想成為影評人,應該怎麼努力?
不是豆瓣上那種個人表達類過多的影評,而是雜誌報刊能正式刊發的那種比較客觀的影評~~~~比如周黎明~~~
Sight and Sound的主編Nick James認為,影評人的職責主要有這八種:
(1) Saying if a film is worth seeing.
(2) Championing good unknown work.
(3) Giving a wider historical perspective.
(4) Offering the insights of technical knowledge.
(5) Conferring useful prestige and kudos upon producers of good cinema.
(6) Earmarking the best works for future historians.
(7) Counteracting marketing untruths.
(8) Opposing the retrograde.
[我的粗略翻譯]
( 1 )推薦值得一看的電影(告訴人們一部電影是否值得看)
( 2 )發掘不為人知的好作品
( 3 )提供更廣泛的歷史觀點(在歷史的縱深維度給電影一個評判)
( 4 ) 提供技術方面的真知灼見
( 5 ) 鼓勵和推薦好的電影人
( 6 )讓好作品不被時間淹沒
( 7 )揭露營銷謊言
( 8 )反對倒退
基於以上原則,影評人需要對電影史有詳細了解;對電影技術的發展過程基本掌握,有明確的個人觀點,同時視野廣闊。
多看書,多看電影,關注當下。努力積累。
(雜誌報刊能正式刊發的影評也未必是客觀的影評)
@張小北回答的很全面了。我僅對其中一點做一些補充。
「基於以上原則,影評人需要對電影史有詳細了解……」
我個人認為,學電影和拍電影,做專業影評人,三者的共同點就是:電影史的重要性。
有一次,中國美術館舉辦【美國藝術展】,一個身著黃色西服的,美國大使館文化處的一個年輕人充當講解員,說的是英語,我大概聽的半懂。
他站在美國現代藝術家波拉克的一幅看似完全塗鴉的作品前面給一群人講解,大致意思如下,我聽了之後很震撼。
」……很多人說,我也可以做出這樣的作品,或者說,這樣的作品毫無意義。我的意思是,你們是對的,你們完全可以這樣做。但是問題是,誰第一個做?波拉克是第一個這麼做的,他第一次在畫布前面這樣揮動畫筆的時候,這是一個偉大的時刻,現代藝術作品,必須放在歷史中……「
舉個例子,1982年的迪斯尼電影《Tron》,裡面的故事,人物和技術和現在電影比起來,簡直慘不忍睹,也不是那種有深刻世界觀的電影,但是他真的是世界上第一個使用CG角色的主流電影,在電影史上功不可沒。
這樣的電影,只能放在電影史上去評價,單獨說技術,故事,技巧都是毫無意義的。
而一個技巧的使用,雖然看起來已經稀鬆平常,但是歷史上第一個這麼使用的電影,將是經典,比如大量使用景深調度和多角度敘事的《公民凱恩》,而這是電影評論的重點。
任何一個好的電影,都是一個新的電影。這句話裡面的」新「,是針對電影史的。電影的突破和創新,是針對電影歷史的創新。單看創新本身,似乎是沒有意義的。
而很多普通觀眾,很難明白一個好的電影到底好在哪裡,為何成為經典,而答案,就在電影史中。
為什麼《銀翼殺手》好?故事,人物依然還是沉悶的。但是他奠定了以後所有未來世界科幻電影的一個基調:文化混疊,東方要素,骯髒潮濕街道,巨大的顯示屏,黑市交易,機器警察……
《Avatar》前面一段被剪掉的片段,基本複製了《銀翼殺手》的設定,可以說,詹神也沒有超越《銀翼殺手》。該片的地位,是歷史給與的。而《角鬥士》的成功,普通觀眾的解釋似乎是」好看,壯觀「,而電影評論家的解釋卻和觀眾有所不同,在專業影評人眼裡,這是「劍與皮涼鞋片」(古羅馬軍團戰士的裝扮)的復興!
其實不光是影評人,專業一點的資深影迷也知道一個簡單的真理:
電影看得越多越有趣,因為這裡面有一種發現的快樂。
我覺得影評人,就三件事,可以判斷好壞。
一是垂直的知識。(@羅登 說的,影史)
二是平行的知識。(@張小北說的,那幾點)
三是功用。(這是我說的)
罵電影爛,簡單。但,你罵歸罵,觀眾照看,你就失效了。
讚電影好,也簡單。
但,你讚的口沬橫飛,無人信服,觀眾根本不上戲院。
連你的體己朋友都叫不動:
「看了我的影評沒?」「看了。」「電影好看不?」「電影?沒看呀,不大想看。」
若是這樣,影評人不如洗洗睡了,比較實在。
ps:
台灣媒體大亨,邱復生曾說過(大意是),
「什麼是好電影?好電影就是,一個阿婆看了,跑去跟第二個阿婆絮叨……,第二個阿婆聽了好興奮,拉著第三個阿婆買票,跑去看了電影。」
要說最好影評人,就是那第一個阿婆。我也粗略翻譯一下一樓那八點:
1講出值得觀賞的影片
2捍衛不為人知的佳作
3展現更為寬廣的歷史視角
4提供技術層面的洞見
5賦予優秀的製片人以名譽和聲望(以使其為大眾熟知)
6刻錄佳作以示後人
7抵制虛假宣傳
8反對倒退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竟然沒有人提抱團?
先看2000部以上電影再說吧 其中1000部以上是好片
其實呢 開始就是把自己的觀影感受寫下來,把你覺得好的電影推薦出去,慢慢的完善自己的能力和專業知識,需要有自己的獨到見解以及相對客觀的評價。
有時候真佩服豆瓣上的影評人,看五分鐘的預告片都能寫上千字的影評。
我覺得想成為一名專業的影評人是需要很高的電影素養職業道德的
這個人一定得在電影某方面很有建樹,或者是對電影史深有研究。
但是那都只是對於電影這項產業而言的。
這些文章在評論電影的同時,能帶入作者真實的情感,加上引人入勝的詞藻,更能吸引讀者。
個人覺得影評人是要寫影評的,而不是觀後感,這需要你的知識面很寬泛,還需要多多閱讀《認識電影》《導演藝術導論》《電影史》之類的書籍,另外需要多參加有關電影的實踐活動,你可以通過這些活動認識電影圈內的一些人,比如媒體,製片人,演員,導演等等,與他們多交流拍攝電影時的知識與經驗
推薦大家看央視10科教頻道 《第十放映室》
也在嘗試影評,我的看法是,要有獨到的見解,而獨到的見解必然是來源於知識的積累,多讀書多聽聽文化講座,熏陶一下自己,有時候也不要太功利了。
想成為專業的影評人,就需要多讀專業影評...豆瓣上隨意的影評個人色彩太嚴重......但也不失為一種好的影評方式.....想寫出專業客觀的觀點.....看影片就該挖掘其內部的精神色彩.....而不是表面的 歡笑或悲傷......抓住電影畫面的每一幀....通過伏筆.人物色彩.....人物性格....來分析到底影片想表達的是什麼....
我也只是豆瓣上影評常客.....很少寫...也不專業,....只是簡單的一點意見......這個需要磨練吧...
多看書,多看歷史,多看藝術,電影史,懂音樂,不無知,會三門外語最好
我很喜歡電影,也喜歡寫影評。經過努力,現在某些影評已經在一家新媒體影業公司的平台上發表了,正在努力向南周的影評板塊靠攏中(我個人覺得是國內文藝板塊做的最好的報刊)
影迷和影評人的最大差別,其實不是興趣,不是熱愛,兩者對電影的喜愛程度其實差不多。重要的是寫作時一些遣詞造句的把握,一些專業電影辭彙的運用。只要把這些專業知識完善了,閱片量多了,加之更加廣泛一點,不要只局限於一種兩種類型的電影,也可以踏上影評人之路。
知名的影評人也可以參與到一些電影電視劇的生產製作中去,這才是我所關注的。
努力傳播基礎的視聽語言,為大眾普及影視美學。
影評人最重要的工作是基於對電影史的理解,提供對一部影片的全面分析,判斷它在敘事、表演和視覺風格等方面的成敗得失。
愛看電影發感慨的普通人,也能成長為影評人嗎?
有沒有入門的經驗介紹呢?
個人覺得先不要把此作為目標的好。
如果你目前寫的影評能在你的圈子廣泛傳播那麼再去考慮平台的問題,成為影評人應該是自然而來的事情。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