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聿銘是個怎樣的人?
建築大師 那是當然 然而 我希望我能從回答中學到更多 東西
主動來答。
1.貝聿銘一開始沒想要學建築,他在去美國的途中,乘船在日本停留了幾天,看了賴特設計的帝國飯店,覺得很有意思。
2.貝聿銘擅長走高端路線。
在考慮肯尼迪圖書館委託時,傑奎琳·肯尼迪本來將建築師人選限定在密斯·凡·德·羅、路易斯·康和設計過美國國家博物館東館的貝聿銘三個人上。貝知道主要掌握決定權的她非常在意別人對她的尊重程度和儀錶。貝聿銘重新布置了事務所,並擺放了一些肯尼迪夫人喜歡的花草,在見面時給她留下了很好的印象。相比之下,密斯很驕傲。路易斯·康有一半臉上有疤痕,平常衣著也不是很講究,辦公室更是亂糟糟的。一比之下,貝聿銘顯得更像一個有風度、優雅、有效率、運籌帷幄的建築師。
在設計盧浮宮前廣場的玻璃金字塔之後,他最主要的是爭取到了當時的法國總統密特朗的認同。建造之前的公開展覽和媒體辯論,輿論的聲音幾乎是一邊倒的反對。但最後密特朗還是堅決要建。
蘇州博物館、日本MIHO美術館……
3.說到預算超標,沒有一個明星建築師是不超預算的,他們的牛逼之處在於,甲方只能選擇承受這種超預算。他們可以通過三寸不爛之舌、撒嬌、社交手腕、籌資等重重途徑搞定預算問題,而並沒有讓創造力和建築物的品質打折。
4.貝聿銘人生中的低谷是波士頓漢考克大廈的玻璃幕牆脫落,當時他和他的合伙人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但這也證明了他有強大的抗打擊能力和抗壓性。
北京香山飯店、香港中銀大廈,都是非常難做的項目。
香山飯店幾乎每一個設計點都被人詬病,尤其是在1980年前後,10元一塊的灰磚、價格與一顆雞蛋相當的鵝卵石讓人難以接受。甚至現在說起來具有中國傳統意味的符號也被批評是形式主義或者不正宗的變體,包括貝聿銘畢竟是個外國人這種話當年也說了不少。但貝聿銘說:「做事情最重要的是維持十足的信心,你必須對自己說,如果我相信某件事是對的,就不必在乎我是誰。」
香港中銀大廈相當於是個政治任務,貝聿銘要想繼續接中國的項目就必須做這個設計。中銀大廈的建築基地非常小,而中國銀行要樹立中國政府在尚未回歸的香港的國家形象,要求建築要盡量高、盡量現代、盡量氣派。為了讓中銀大廈有一個較為寬敞的大廳,下面幾層的柱子是在基地四角(左下的兩張圖),但又為了讓建築物在有限的預算內盡量有科技含量地高,四根柱子托起一個鋼結構柱,上面的各層分成幾段圍繞這根主體結構柱攀升。
5.貝很善於跟人搞好關係,除了上層路線之外,像中銀大廈這個項目能有效完成國家任務,還是得益於與他合作的結構工程師 Leslie E. Robertson,他們之間有長期良好的合作,貝聿銘也經常表示沒有他就沒有我的今天。很少有人在進行自我炒作和自我宣傳的同時能夠長時間處理好跟同伴的關係。貝聿銘在這方面非常老道、圓滑,對他抱怨的甲方也很少很少幾乎沒有。6.陳從周與貝聿銘的交往淵源是,陳從周作為中國園林大師研究蘇州園林,獅子林是貝家的祖產。貝聿銘是1950年代看了陳從周的《蘇州園林》才特意與他結識的。
貝聿銘:「這是我設計的最後一座大房子」
1988年,建築大師貝聿銘做了一個決定:不再接手大規模的建築設計。那一年他71歲,大工程已開始讓這位老人感到身體吃不消。同時,在對建築的思考上,他也更傾向於回歸自然,探索小而美的東方意境。
因此,當1995年貝聿銘擔綱北京中國銀行總行大廈設計顧問時,業內一片嘩然。這座大樓由貝聿銘之子貝建中、貝禮中組建的貝氏建築事務所承擔具體設計,而貝聿銘則為整體方案提供諸多靈感。2001年,貝聿銘專程來北京參加了大樓竣工儀式。「這座建築,我花了7年時間。這是我設計的最後一座大房子。」
中國銀行總行大廈外觀
* * *
建築愛好者常在全球搜尋大師的作品。藉由貝聿銘的華人身份,北京有兩座建築出自這位大師之手。一座是1982年修建的香山飯店,另一座就是位於長安街和西單大街交叉口的中行總行大廈。與秀麗寫意的香山飯店不同,中行大廈修建之初就面臨著各種限制和挑戰。
中行大廈和天安門及故宮的直線距離只有2.5公里。根據北京市有關規劃,故宮周邊老城區限高30米,二環45米,三環60米。這意味著貝氏必須在45米的高度內完成這座大體量建築,處理不當,建築就會顯得笨拙。
貝聿銘面臨的這個挑戰,恰恰是他自己「一手促成」的。1974年,中國政府邀請他在故宮旁修建一座高層建築。「我的良心不允許……我不能想像有一幢高樓俯視著紫禁城。」後來,有關部門充分考慮他的意見,出台了上面的限高規定。
「唯一的解決辦法,是把建築物的內部設計成擁有大空間的花園,讓光影進來。」在建築中做花園,西方有先例,但「中國有自己的做法。樓內有園,像四合院,四合院裡面就是空的。」就這樣,一個11層樓高的巨大中庭出現在中行大廈內,頂部和四周配以通透的玻璃,整座建築頓時輕盈靈動起來。
輕盈的大樓中庭
在園林設計上,祖籍江蘇的貝聿銘選擇了他最喜愛和擅長的蘇州風格。然而在景觀行業,一直存在「南園北調」的說法。簡單說,就是江南的嬌小與北方的粗獷並不相宜。就銀行建築而言,過於玲瓏也不合適。
貝聿銘從選材上破題:他沒有用柔細的太湖石,而是從雲南石林運來了壯實的石頭,同時配上高大的毛竹。山、石、水、池、竹、窗,這些園林元素在大樓內移步一景,與龐大的空間十分協調。
中庭園林及細節
走進這座被命名為「四季大廳」的樓中花園,會有一種輕鬆美妙的感受,這與其中的色彩密不可分。建築的牆面和地面都使用了米黃色的義大利凝灰石,溫暖的色調加上玻璃窗透射的陽光,形成變幻莫測的光影,寧靜和諧又充滿活力。
中行大樓中常能看到這樣的光影遊戲
沒有使用任何符號化的傳統裝飾,卻透露出濃濃的中國韻味。貝氏極具特色的幾何結構與抽象到極致的中式園林元素相得益彰,「限制」被巧妙轉化成讓人愉悅的個性和風格。
中行大廈頂部運用的幾何結構是貝氏建築的標誌之一
貝聿銘設計的日本京都美秀博物館
貝聿銘設計的巴黎盧浮宮金字塔
* * *
十里長安街幾乎成為了北京近幾十年發展的縮影:CBD,高級寫字樓和星級酒店林立;建國門內,政府行政大樓龐大莊重;從東單到王府井,街道開始變得熱鬧;天安門至西單的2.5公里最為靜謐;過了西單圖書大廈又是人聲鼎沸;復興門外則開始出現居民樓,洋溢著生活氣息。
中行大樓俯瞰圖,紅色為西單大街,藍色為長安街
貝聿銘將中行大樓的兩個主入口分別設置在面向長安街和西單大街的南面和東面,正對著公交車站和地鐵站口。「園林是為公眾設計的,大家要去西單買東西,可以從這裡面穿過。」在建築功能上也進行了精細安排,中庭設計成對外服務部,往來的顧客帶來持續的人氣,大型玻璃窗也展現著開放的態度,邀請大家來參觀、散步,整座大樓和這座城市的生活融為一體。
從東側的西單文化廣場遙望中行大樓
黃昏時分中行大樓外的街道。這裡是很多人上下班的必經之路,也在他們的記憶里佔據著一席之地
在中行大廈落成的年代,對傳統的承續、對建築公共性的思考乃至對中西建築元素的組合運用,在中國建築界仍處於十分初級甚至空白的階段。最初,人們只是欣賞這座大樓的雅緻,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大樓背後所隱藏的設計師的苦心與思考開始慢慢呈現在人們眼前。一個好的建築能夠超越時空,回應人心。
從自行車王國,到今天的車水馬龍,這座大樓也見證著中國的改變
對於這「最後一座大房子」,貝聿銘的自我評價是「滿意的」。 「我父親屬於中國的第一代銀行家。在他那個年代,人們用的是算盤,現在人們用的是電腦。一個世紀的變化發展之大令人無法想像。用建築來表達傳統的延續是很難的,但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在北京的工程做到了這一點。」
更多有趣內容歡迎
Lens-知乎、Lens-專欄
微信、微博 「WeLens」
Lens是一個致力於發現創造與美、探求生活價值、傳遞人性溫暖的文化傳播品牌
本來是跟建築業沒什麼關係,不過08年做地產廣告的時候曾經系統的看過有關他的資料。因為有些日子了,很多東西記不清了。所以想到哪兒寫到哪兒。可能邏輯會有點亂。大家見諒。
1.最早知道貝聿銘(之前一直念「律」,後來關心了才知道念「玉」)還是因為中銀大廈那個刀鋒,因為風水的關係吵得甚囂塵上。但真正關注起來是因為貝聿銘做的盧浮宮的改造擴建工程。貝老做的金字塔,經過時間的考驗,讓挑剔的法國人也不得不心服口服。
2.他的設計很在意建築的功能性,舉兩個例子說明。
比如美國達拉斯音樂廳的弧形設計,就是為了獲得更好的音響效果而特別設計。一方面在外形上強調了音樂廳的屬性(五線譜和律動效果),同時也在空間以及更好的控制聲音效果上下了很大功夫。保證音樂廳本質的屬性不被建築結構破壞。
然後就是這個,盧浮宮的玻璃金字塔。現代與傳統的完美結合。
金字塔的意義,不僅僅在於它的光芒和稜角,而在於它實際的用途。
金字塔實際上是為整個盧浮宮提供了一個入口。讓幾個獨立的宮殿統一起來成為一個完整的建築群。
這樣,盧浮宮在擴建工程完工後,不僅有了新的視覺主體。而且,也幫助年代久遠的盧浮宮分擔了大量的人流。另外,金字塔的玻璃材質也不是單圖好看,透明的金字塔實際上是給入口開了一扇天窗,為原本昏暗的地下區域,帶來了更好的採光。而且由於是整個建築的入口,也避免了天窗在炎熱天氣下可能給室內帶來的高溫。
3.貝老是一個在設計中非常喜歡用光的人。而且因為是蘇州人,他雖然在西方學建築,對中國園林里「庭院」的觀念卻非常在意,典型的就是早年他主持設計的香山飯店。一定會有影壁牆,有水,前庭的尺度一定保證讓人覺得很敞亮。他自己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有很深的造詣,而且印象里都是在國外自己慢慢練就的。當年他本來也是要回國的,好像是因為父親勸說才留在了美國。而這一耽擱,也許倒幫助他逃過一劫,成就了一代建築大師。
提到香山飯店,好像還有一個段子。82年貝老做完香山飯店的工程後一段時間,貝老慢慢意識到自己做香山飯店是個錯誤。這座建築物的修築,破壞了香山原本的自然風貌。間又家人提起,香山飯店因為管理經費欠缺以及有關部門的不重視。香山飯店已經髒得不成樣子。窗欞上已經積了厚厚的一層土。這事兒讓老先生非常的不高興……以致他終身沒有再回那裡。甚至,他再次回國做建築已經是02年的蘇州博物館了。(感謝評論區宇多田同學的斧正)
4.雖然同為建築大師,但和安藤忠雄那種藝術范兒的建築師相比(吐槽:身為外行的我非常不喜歡安藤的光之教堂)。貝老的形象其實更逼近一名商人。沒有名氣的時候,就用設計去換名氣,有了名氣,就用名氣去換地位。有了地位以後,就更加隨心所欲地在建築領域揮灑自己的追求和報負。總之,其實是個非常精明的商人兼設計師。永遠會用精彩的作品和演講來獲得客戶的認可。不會拿著客戶的錢去做一些實驗性的做品。在這一點上,貝老的風格倒是很容易讓我想起李安。精準而本分。不過兩人不同的是,貝老其實骨子裡有一種很世故圓滑的狠勁兒。而且是從年輕時代就開始的。不過具體事例我記不清了,總之,他可不是尋常概念里的那種好好先生。
不是建築專業的,盡量回答。
1.名門小開。祖父是上海顏料鉅賈,父親是銀行家(香港中國銀行創始人)。家大業大,蘇州四大名園之一的獅子林是他家捐給國家的。他的建築作品很多都是超出預算的,這也間接證明他對金錢無明確概念。
2.社交達人。相對於路易康,貝聿銘絕對是一個社交高手。康一直是踏實做建築,貝則是建築名人。
3.名校精英,先到賓大建築系,嫌教育方式偏畫匠,轉入MIT。後到哈佛建築系,師從格羅皮烏斯(現代建築四大師)。
4.沒寫過專業論著。
5.對中國傳統文化尊重。跟陳從周是好友,在造香山飯店時,堅持用蘇州傳統工藝處理部分施工。
.。。。。。。
4.
忍不住來答一下。總體上說,貝聿銘是一個比較獨特的建築大師。他最大的特點是不怎麼著書立說,靠作品說話。他是現代派建築的堅定支持者(他沒有這麼說過,不過可以根據他的作品來證明),不過他的作品不僅僅是幾何圖形的簡單堆積,有文化內涵,然後有點後現代派建築的影子,但是本質上肯定屬於現代派建築。
貝聿銘很少公開表達他的建築哲學和建築觀點。他參加建築師行業的會議的時候,很多建築師熱衷於表達自己的建築觀點和理念,乃至批評同行的東西。貝聿銘幾乎總是不置可否,不表達自己的看法。這也引起了一些建築師同行的不滿,說他圓滑世故。客觀來看,他是建築師裡面比較擅長交際的,也有一點圓滑。
然後解釋一下為什麼說他是現代派建築大師。現代派建築發源於上個世紀二十年代,當時有一群建築師,包括後來大名鼎鼎的柯布西耶,格羅皮烏斯,覺得歐洲傳統的建築過於注重裝飾和外觀,建造的教堂等公共建築儘管漂亮卻不實用。古羅馬光柱子的形式就有五種,愛奧尼亞式什麼的,裝飾得比較精緻。他們採用簡潔實用的設計理念,在具體的設計實踐中,充分利用各種幾何體,就此形成現代派建築理念。貝聿銘的很多作品都是現代派建築的巔峰之作,比如美國國家藝術館東館,在寸土寸金的華盛頓國會山附近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充分利用了三角形元素,每個房間都是三角形形狀的,而不是大家熟悉的長方形。又例如香港的中銀大廈,其高度現在仍然排名全世界前20。當時香港中國銀行的預算實在有限,又希望高度超過中環的另一家銀行——英國滙豐銀行,貝聿銘採用了類似竹子的幾何結構,成功做到了這一點。不過樓主至今沒搞懂到底是怎麼做到的,畢竟不是學建築的。
然後說一說後現代派建築。現代派建築有非常好的理念,但是在執行的過程中出現了問題。二戰結束之後出現了嬰兒潮,需要大量的住宅區。很多開發商直接購買圖紙蓋房,蓋出的房子外觀基本一樣,只是內部的戶型稍微不同,和現在的中國差不多。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現代派建築也遇到了瓶頸期,有限的幾何圖形使得公眾和建築師出現一定程度的審美疲勞。於是在70年代,一些建築師提出回歸古典建築,將古代經典的鐘樓塔樓、柱子什麼的引進現代派建築,這就是後現代派建築。值得一提的是,貝老的美國國家藝術館東館建成之後,這一現代派建築登峰造極的作品告訴所有的建築師:現代派建築還有發展的空間,算是給當時的後現代派建築的擁躉的一個提醒。
說貝老的建築有後現代派建築的影子,是因為他的很多作品注重吸收當地傳統建築的特點,富有文化內涵。1982年建成的香山飯店,吸收了中國傳統江南建築的特點,很多裝飾和布局的細節處理得很好。蘇州博物館類似的,畢竟他在蘇州長大,對蘇州的文化和傳統有自己的理解。最近南京有個六朝博物館,說是貝老的作品,不過應該只是他的設計團隊的東西,畢竟他已經九十五歲了。2008年建成的卡達多哈的伊斯蘭藝術博物館,吸收了阿拉伯傳統建築的特點,是他最後一個傾注心血的作品。由於對伊斯蘭建築不太了解,所以也不好多說。
題外話,也許這個獨特用得不太好。從某種意義上講,建築師也是藝術家,每個建築師都是獨特的。
補充一點吧:貝聿銘在成為職業建築師之前,做過8年的房地產。
十年前在《讀者》上讀過這篇文章,感慨至深,同大家分享一下
貝聿銘:他和他的建築都像竹子
八十好幾的貝聿銘和他的建築一樣令人心動、難以捉摸。就像他童年時代蘇州四面高牆的祖上老房子,儘管足跡遍布世界各地。但即便是他的合夥老熟人,也不曾真正跟他親近過。他擅長表達抽象的力量,在才華變成建築品質的神秘工作里,精緻、抒情和美麗使他的建築充滿人性的光芒。
巴黎人,罵了我兩年
一生有70多件建築作品,他最得意的是在64歲時被邀請到法國巴黎參加盧浮宮重建計劃。有人質疑:貝聿銘行么?能承擔得起這項重任嗎?那個時候,貝聿銘面對的,是優越感極強的法國人。畢竟,盧浮宮是全球人都嚮往的地方。
當法國總統密特朗選中貝聿銘時,整個巴黎大吃一驚!兒子貝執中回憶說,「當時法國人真是目瞪口呆。甚至惱羞成怒」,大叫:怎麼叫一個華人來修我們最重要的建築?貝聿銘會毀了巴黎!他們不分晝夜地表達不滿。指責這項建築已經超出了法國人的心智空間,而且是一個龐大的、破壞性十足的裝置。法國的政客、建築界也輪流起身攻擊。貝聿銘說,「我的翻譯當時聽得全身發抖,幾乎沒有辦法替我翻譯我想答辯的話。」
輿論方面總是批評居多。貝聿銘在巴黎做盧浮宮的14年。跟巴黎民眾、法國民眾討論誰來重建這個問題差不多就費了兩年。
「普通人接不接受。對我並不重要。批評是需要歷史的,需要時間,要過幾十年再看。說今天做了明天怎麼好不好,這個評價我覺得沒有價值。」
就這樣,貝幸銘用表面上無所謂的態度,承受著他建築生涯中最嚴重的考驗。貝聿銘的助手說:「我從不記得貝聿銘曾經沮喪過。他是位非常冷靜的人,每次看到他的時候。同樣也得保持著那種獨有的迷人微笑。」貝聿銘像許多了不起的人一樣,總是淡定平和,而且不受外界強大壓力的影響。
1988年,金字塔帶來的「橫禍」,轉變成為貝聿銘和他的支持者最大的喜悅。喜歡爭吵、也喜歡意見一致的法國人接受了貝聿銘。那年3月,密特朗在新建成的金字塔里授予貝聿銘法國最高榮譽獎章。令法國人難堪的是:曾經極力反對的金字塔。成了他們每一個人的驕傲,因為貝聿銘把過去和現在的時代精神的距離。縮到了最小。
有人回憶,金字塔落成那天,記者採訪貝聿銘時,「他的臉亮的像金字塔」。他說,等這一刻等了很久了。他真心希望人們喜歡他的作品,但作品的持久性對他來說更為重要。
沒學他喝酒,學他的建築
在紐約,貝聿銘度過了他的大部分職業生涯。他長袖善舞,八面玲瓏。與企業大老闆、藝術家和國家元首交情不淺,但他的內心世界不是西方所能了解的。
貝聿銘1917年出生在蘇州。母親是一位笛子高手、虔誠的佛教徒,給他起名聿銘,有光明的意思。貝聿銘屬蛇,蛇年出生的人被說成是迷人,直觀,果斷,虛榮,固執。
貝聿銘的祖父是一位書法家,父親貝祖詒從美國大學畢業後投身中國銀行會計部。貝聿銘1927年被送到上海青年會中學,掌握了流利的英文。
大光明電影院是貝聿銘中學時代消磨時間的主要去處,他看最好的好萊塢電影、唱英文歌。美國文化對那時的上海青少年來說並不陌生。
父親建議貝聿銘從事金融業或者去學醫。但父親的經驗使他很早就明白:銀行家一直在承受壓力,並不快樂。
國際飯店當時是遠東最高的建築。聽說會蓋26層,貝聿銘不敢相信,每周六都要去看著它往上冒。覺得太神奇了!
1935年。貝聿銘到美國賓西法尼亞大學學建築。但古板的教學觀念讓他還沒到開學就離開了。在對繪畫基礎並不自信的情況下,他來到波士頓,報考了麻省理工學院的建築工程學專業,系主任基於他畫畫的基礎,建議他重新考慮,但貝聿銘堅持自己的選擇,從此沒有再回頭。
當時,歐洲正興起一種新的建築風格。貝聿銘面對國際化的潮流,很難全部接受下來。因為他來自另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在貝聿銘的學習過程中。哈佛大學的Mreel教授對他的影響極為深遠,Mreel提出——光線對建築是最重要的。他是太陽的崇拜者,認為太陽的光芒使得建築有了生命。Mreel天生會喝酒,一杯接一杯,不用吃任何東西。貝聿銘說:我沒有學他喝酒。我學他的建築。
在貝幸銘結束了學業的時候,他和夫人盧艾琳來到歐洲。這是他們的第一次歐洲之旅,10年前他們在波士頓相遇。1942年結婚。「我們在最差的地方住,在最好的地方吃。」
跟風水是有關係的
貝聿銘一生的70多件作品無一例外地與金錢、權利和政治糾結在一起。他將外交手腕和設計的獨特,混合運用在中國銀行、華盛頓國家藝術館、法國巴黎盧浮宮等建築上。
儘管有巴黎民眾對盧浮宮改建的反對聲浪、波士頓保險公司大樓窗戶紛紛跌落街頭的災難事件……這些並沒有影響貝聿銘躋身全球最重要建築師的行列。
香港,中國銀行大廈。1926年,貝聿銘的父親曾經是這裡的經理。中銀大廈曾經是全亞洲最高的建築,他接受這項使命的理由也許更多的是感情上的因素。貝聿銘試圖使中銀大廈的設計近乎純真,一如他童年時的純真。因為建築賦予人類尊嚴,它必須要代表「中國人的雄心」。
「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在香港呆過,和今天太不一樣了。事實上,我最懷念的是當時咖啡豆的香氣。」遺憾的是。貝聿銘的父親去世時,連兒子設計的中銀大廈模型照片也沒有見到。
大樓竣工後,很多香港人說中銀是一把刀,關於風水的話題就此展開。貝聿銘承認吸收了風水先生的一些說法:用水。在高樓兩旁都有水下來。水是源。是財源。所以水到下面變成一個池子,池子養魚。中國人認為就把財給蓄住了。
貝聿銘說,風水是很有道理的,但不能太那個。不過風水你不能不信,中國以前就說你造房子依山傍海,這個話是對的,朝南也是對的,所以很多地方跟風水是有關係的。
給房地產商打工
在上世紀40年代。貝幸銘的父親讓兒子學成回國,要建設和分享中國的未來,而日本入侵,中國人正奮起抗日,貝聿銘失去了和家人的聯繫。後來。貝聿銘決定加入美國籍。這於他而言是一個困難的決定。也是一個痛苦的抉擇。「我成了一個美國公民,有一個美國家庭。我的孩子們都是美國人,他們也都還是中國人。」
戰後的美國紐約百廢待興,使貝聿銘無法安寧地處在哈佛的講台上,他投身到快速發展的經濟大潮中。但做夢也沒有想到:第一份工作是為一位房地產商工作。這個開發商極端自負。以至於想滿足他的自負,你就得做出很特別的事情。
貝聿銘和他是截然不同的人,但他們都擁有同樣的夢想,當時城內最具創造性的建築是一些廉價的房屋。1951年的華盛頓貧民窟,有的人住在破舊的屋子裡,灰塵亂飛,水管也是露天鋪設的……貝聿銘開始對民宅產生興趣。
在建民宅這段時期里,貝聿銘積累了工程的經驗。不久幸運的貝聿銘接到一個單子——國家大氣研究中心,這是貝聿銘在事業上新的起點。也成為貝聿銘一生中第一次與客戶建立長久的、友好的私人關係。
美國公眾人物
貝聿銘真正成為公眾人物是在美國歷史出現轉折的時期。1963年,肯尼迪總統遇刺,修建肯尼迪圖書館成為總統家族的頭等大事。他們邀請了世界知名的建築家,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聚會,每個人都想得到這個機會。貝聿銘當時名氣不大,只做過一些民居建築。也受到邀請。
圖書館的館址選在哈佛,花了10年時間選址,工程才得以完成。肯尼迪的夫人傑奎琳說貝聿銘的唯美世界無人可比。
就在貝聿銘春風得意,人們開始關注他的作品的時候,波士頓保險公司大樓的窗戶被風吹落下來,玻璃散落了整個街道,三分之一的窗戶都掉了!
批評和責難蜂擁而至,貝聿銘幾乎被推到懸崖邊上,儘管他努力證明自己的清白,七年以後,門窗公司對這件事情做了了結,但對貝聿銘及其家人的傷害已經造成。貝聿銘說:「那次事故以後。那些公司都愧見我們。」
就在貝聿銘招來罵名的時候。華盛頓的國家藝術館 迎來了它的落成之日……貝聿銘在美國的生活就這樣起起伏伏。他喜歡和青年人在一起。和青年人在一起,他自己似乎也變年輕了許多,每次在這種場合。他總是穿著在中國縫製的那套西服,身上流露出的藝術氣息讓人一目了然,俏皮的眼睛使他文質彬彬的外表充滿活潑的情緒。
貝聿銘一生鍾愛音樂,他把自己的建築比做巴赫的音樂。美國的達拉斯擁有一流的交響樂。卻沒有一座真正的音樂廳。貝聿銘正想造一個音樂廳,兩者一拍即合,貝聿銘用環形結構創造空間,一旦你開始走動。整個空間也開始移動,讓人們忘記白天的瑣事,進入另一個時空。貝聿銘用這種設計來放鬆人們的精神。這裡頭他運用了中國園林里「移步換景」的方法。
第一次回到祖國,貝聿銘設計的作品就是香山飯店,他想通過建築來報答孕育自己的文化,協助中國建築界探索出一條新路。他想振興一般人都能了解的特色——不是迂腐的宮殿,而是尋常人家的白牆灰磚。他相信這絕不是過去的遺迹,而是告知現在的力量。
在美國,移民一般都會迷失在不同的文化中,最後找不到真正的歸宿,只有中國人例外。身為一個文化縫隙中的優雅擺渡者,貝聿銘魚和熊掌兼得。他吸收西方最先鋒的事物。同時又不放棄本身豐富的傳統。
他的建築像竹子,比如中國銀行,他自己也像竹子,再大的風雨。也只是彎彎腰而已。
貝聿銘把每個醒後的早晨都當成一件禮物,因為這表示還有一天可以工作。他只做他認為美麗的事。在紐約,人們常常看到建築大師貝聿銘像青年人一樣,敏捷地衝過第57街。趕著回家。
更正,抱歉,感謝陳大浪的指正,貝確實是師從格羅皮烏斯,關係還很親密......
--------------------------------昏割線-------------------------
就幾個問題簡單說兩句吧,以前寫論文研究過他,不過記性不好,很多都忘了,有錯漏的地方請糾正。
1,貝的祖父是茶葉商,父親是中行(香港/上海)經理。家族的商業背景對他日後的設計風格和為人處事影響極大。簡單地說就是實用有效。有人說他沒有自己的設計理論或哲學,他的解釋是建築師是為客戶服務的,最好地解決問題的設計就是最好的設計 ,建築師不應該只考慮拿業主的項目做自己的情懷。至於他善於交際,這是優點也是商人家族背景的熏陶,不是黑點。路易斯康和各種大師,行事乖張,私德低下,生活混亂,家庭狗血,雖然提供了很好的談資和傳奇,但那其實才是真正的黑點。
貝的家庭背景對他的影響可以對比下馮紀忠,兩人是同學,人生如果能假設,馮的成就可能不亞於貝。
2.貝最大的幸運是當年他父親勸他不要回國。
3.貝在賓大開始是學結構後轉建築,另外他的建築是學的芝加哥學院派,不是現代建築。(馮學的是現代建築)
4他和格羅沒啥關係,上學時看過格的畫冊,非常喜歡,好像後來還去聽過一次講座。
5他畢業後跟著一個地產商做設計,類似於地產商自己的設計院,這個階段他學會了怎樣從社會/經濟角度綜合考慮一個建築項目,讓建築承擔社會責任,而不是單純的只是做作品(請對比扎哈)。同時也學會了如何和客戶及政府打交道。這一段經歷奠定了他後來設計生涯的基礎。這段經歷不是黑點是絕對的金點。
簡單地說盧浮宮大家只聚焦在入口形式,但最了不起的其實是盤活了整個盧浮宮地區。據說貝老之前拿破崙庭附近常年屎尿橫流。美術館東館也是一樣,外形還是其次,功能第一。
6香山飯店他不願去看是因為施工太差,去現場看過,嚴重同意。
貝聿銘,美籍華人建築師,1983年普利茲克獎得主,被譽為「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作為20世紀世界最成功的建築師之一,貝聿銘設計了大量的劃時代建築,他設計了波士頓肯尼迪圖書館,完成盧浮宮的擴建,伊斯蘭藝術博物館等等,都是十分出色的傑作。
肯尼迪圖書館
盧浮宮擴建設計
更多規劃、建築、景觀設計行業乾貨文章請關注本人的公眾號馬良行mlhang(ID:cn-mlhang)很多建築師的成長,伴隨著對貝聿銘的不同認知更新。從剛接觸行業時對貝大師的崇拜,到慢慢建立了自己價值觀以後對他的質疑,甚至對他的一些「商業性」行為的不屑,到成熟了以後慢慢重新對貝大師充滿敬意。
回頭看,一個建築師怎麼評價貝聿銘,可以很好的反應出這個建築師處於哪個階段。
早年有人採訪貝聿銘問為何他的收費極其高昂。
貝聿銘笑笑說:my name is I. M PEI(諧I"m pay), not I.M FREE.
圓滑老練可見一斑。反對 @獨眼 說貝聿銘學建築是因為參觀了帝國飯店!小透明第一次為了反對而認真答題呢!
先插播幾個梗:
- 001 -
貝聿銘在 MIT 的老師為了安慰身為畫渣的他說:「沒有一個中國人是不會畫畫的」。然而這地圖炮打得並沒有什麼卵用,小貝學得不開 shing,於是去了 Harvard。
- 002 -
他的眼鏡從年輕時就一直是同款,好像那個年代的人都喜歡一老永鏡啊。
概要:
第一部分講貝老為什麼學建築,主要是為了慫最高票。(好吧其實這部分背景也很重要,都是人生伏筆!)
第二部分講他成名歷程,這個人最矛盾的地方。
很多人喜歡貝聿銘,因為他的建築普通人都能體會到美,但也有很多人討厭貝聿銘,說他虛偽說他攀附權貴,這一段幫助你更客觀完善地認識貝老。
第三部分講他與中國有關的建築。
--------- 我是正式開始的分割線 ---------
1. 為何學建築 - Suzhou Shanghai
貝聿銘1917年生於蘇州望族,父親貝祖貽是中國銀行香港分行的創始人。(這裡用創辦人還是創始人就不要追究了,我沒考證過他父親怎麼辦的分行。總之就是:知道他為什麼能接香港中銀大廈的項目了吧!)
著名古典園林獅子林是貝家祖產,也是貝聿銘兒時玩耍的場所。(知道他為什麼會接蘇博的項目了吧!)
10歲到上海念中學。他的同學回憶說那時貝聿銘就有說服人的才能,應該去當律師,沒想到當了建築家。(知道他為什麼能讓甲方心甘情願為他超支買單了吧!)
2、30年代的上海有2個建築對他影響頗深,一個是興建中的「遠東第一次高樓「國際飯店。當時小貝每周六都會去看鋼筋混凝土的高樓一層層壘起,因此喜歡上了建築。
我想這對他早期的建築風格是有影響的,成為了現代主義建築里的鋼筋混凝土派,而不是玻璃幕牆派。(不是學建築的,這段只是我的個人感受,不嚴謹勿噴)
另一個是大光明電影院。在這裡能看到最好的好萊塢電影,從這裡傳遞出的美國文化吸引著他遠渡重洋去留學。有一個細節是,當時像貝聿銘這樣富裕家庭的孩子也不能加入網球俱樂部,也許少年時代一次小小的身份不認同,化成了他後來一直想要融入美國上流社會的雄心。
貝聿銘報考了 MIT 的建築工程系。當時 MIT 仍然是學院派的教學思路,貝聿銘的畫工又不好,所以他覺得這並不是他想學的建築,不過這段工程方面的學習,讓他日後的建築在結構和實用性方面都有獨特之處。
1938年大名鼎鼎的 Walter Gropius 來到哈佛建立設計學院,貝聿銘對這股現代主義思想注入哈佛很感興趣,所以他就決定過去念 master 啦。
這也對應上了高票答案下另一個質疑的聲音:
貝寫過一篇文章叫《Architecture is Art and History》,開篇提到: I went to MIT to study engineering, where William Emerson first made me think about architecture. The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t MIT had a number of joint program with Harvard, so I got to know about that institution before Walter Gropius arrived.
順便一提:Gropius 一共教過2個中國學生,一個是貝聿銘,另一個是黃作燊(shēn 不用謝!)。黃作燊是誰呢?同濟建築的創始人。(真的好羨慕同濟設計的氛圍啊!)
2. 成為大師 - Architecture Authority
忘了是哪個僱主,對貝聿銘說:「小貝貝你真的好貴啊!」(已經成名了嘛)
貝聿銘說:「Because I"m pay, not I"m free.」(他的事務所叫 I.M.Pei)
貝聿銘現在以項目超支,但僱主心甘情願為他買單聞名 = = 看到其他回答的評論區有人問 「為什麼喜歡把貝聿銘和路易康放在一起講?」 我想就是因為兩人在這方面的區別,一人譽滿天下名利雙收,一人死在「討債」之路上,在孟加拉的國家會展中心還被當地人認為是路易巴拉甘的作品,只是活在建築愛好者的心中。
殊不知,貝老走出象牙塔進入建築行業的起始,是在紐約最大房地產商 William Zeckendorf 那兒做低成本住宅設計。所以,人家不是不會控制成本,而是心裡清楚甲方願意為他付出的天花板在哪裡。
這段長達12年,與大多數建築大師的發展道路大相徑庭的城市規劃和低成本住宅設計,讓貝聿銘有了房地產開發經驗,學習了社會如何運作、營造業政治和控制預算的能力。在他日後的作品裡,也常可以見到其中有城市規劃的思想。
提一個他在這個時期的作品:Kips Bay Plaza
貝聿銘很欣賞Mies van de Rohe,Mies喜歡用「幕牆」(用玻璃和金屬覆蓋結構骨架,也意味著昂貴)。貝聿銘想要超越Mies,他想把牆面直接變成外立面,就可以兩步並做一步了。通過運用一種特殊的水泥達成這個方案,但這使得每平方英尺的成本超出了住宅標準一倍,在不斷與混凝土公司、政府人員的談判周旋之後,這個項目被完成了。
在基普斯灣廣場和後來 Zeckendrof 建造的低成本住宅里,都採用了這個方法。貝聿銘完成了一種低成本的創新,有內涵又利落。我相信這段時期和混凝土公司打交道的經歷,也為他之後成為一個混凝土現代派打下了基礎。
貝聿銘有一個評價是 「現代主義最後一位大師」。沒有異議的是誇他長壽(也許一老永鏡是某種長壽秘籍?),有異議的是把他列為現代主義大師。
基普斯灣廣場落成後,貝聿銘覺得大樓中心太開闊,想要買一個畢加索的雕塑來做中心裝飾。預算已經全部用完,Zeckendorf 給了他2個選擇:要麼雕塑,要麼50棵樹。對於居民來說一個中心花園顯然比畢加索的雕塑要來的實際,所以他選擇了後者,至今生活在這裡的居民都感謝貝聿銘給了他們一座美麗的花園廣場。
純粹現代主義的低成本住宅是怎樣的呢? 就像山崎實的 Pruitt–Igoe 一樣
原因不多做分析,總之就是因為缺少人性,成了犯罪溫床,結局是這樣的:
建築史上標誌著現代主義的結束和後現代主義的開始。山崎實這個建築師也很有意思,在建築史上留名靠自己的作品被炸...一個是上面這個低成本住宅,另一個就是眾所周知的世貿中心了。
接下來是他獨立之後的故事。
美國大氣研究中心是一個不太被提及的作品,但其實這裡有很多伏筆!在現代主義大師林立的時代,貝聿銘之所以能成功,除了才能,還有機遇。給他美國大氣研究中心這個項目的 Walter Orr Roberts 就是影響他建築生涯的貴人之一。
Walter Roberts 常和貝聿銘在山頂搭個小帳篷徹夜長談,要這個建築既充滿藝術感,又要和自然景觀融為一體。因此也結下來一生的友誼。
時代又給了貝聿銘一個機會,1963年肯尼迪總統遇刺推進了總統圖書館的建設。肯尼迪家族招來了當時最著名的設計師提出計劃書,貝聿銘因美國大氣研究中心而受到關注,也被邀請了。
所有設計師不記名投票選出了6名最終候選者,肯尼迪夫人傑奎琳一一拜訪。貝聿銘也在其中,在Mies這樣的大師面前當時的貝聿銘只是一個無名小輩。(想說那些1票的都是給自己投的么...)
但與其他大師不同的是,貝聿銘是個很講究的人,他的事務所整潔明亮,在傑奎琳造訪的時候,接待室被粉刷一新,門口擺放著新鮮的白荷花,傑奎琳問「您的事務所每天都有如此美麗的鮮花嗎?」貝聿銘微笑著回答「這是專門為您準備的。」
相比,Mies 很高冷,路易康臉上的燙傷讓人恐懼,據說桌上還有吃剩的披薩可樂。貝聿銘事務所的一切都給傑奎琳的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最後她選擇貝聿銘的時候說:「我覺得可以和貝聿銘一起實現一次飛躍。」
這個項目的中標,讓貝聿銘這個名字被全世界人知曉。
之前的肯尼迪圖書館讓貝聿銘聲名遠揚,那麼美國國家美術館東館則將貝聿銘穩穩推上了建築大師的位子。
介紹這個項目的人是之前在設計大氣研究中心時結交的Walter Orr Roberts,因為他的父親是這個項目的基金會的贊助人。項目另外一個贊助人曾經寫道:當初是我最後拍板用貝聿銘的,我也永遠以此為豪。可見貝聿銘對於搞定委託人真的很有一套。
立面由天然石材切割而成,工匠告訴他會碎,貝聿銘說:「我知道可能會碎,但我想試一試。」 經過遊人撫摸的尖角逐漸變得圓潤,很像中國人摸石獅子,表示遊人很喜歡這個角。
世界上有3個建築是用水晶來命名的:1851年巴黎世界博覽會的 Crystal Palace,1972年飛利浦約翰遜的水晶大教堂 Crystal Cathedral,1983年 Crystal Pyramid。
盧浮宮是法國大革命200周年紀念巴黎十大工程之一,也是唯一一個不經投標,直接由總統親自委託的項目。我並不清楚法國總統密特朗何時對貝聿銘「一見鍾情」,但是在充滿爭議的盧浮宮擴建工程中,密特朗是貝聿銘最堅定也是最有分量的支持者,他以國賓的禮遇邀請貝聿銘前往法國,3次秘密參觀盧浮宮。
「客戶與項目本身一樣重要」 是貝聿銘一生的信條。他不僅熟知建築與人的關係,也遊走於權利之中,把握機遇,為了達到自己的雄心永不停止。
3. 新中式風格 - Orient Modern
第一部分提到貝聿銘的父親是中國銀行的創始人,中國銀行委託貝聿銘設計香港的中銀大廈。
當時已經知道了香港97年要回歸,因此這個建築需要代表「中國人的雄心」,也要代表銀行的「力量」感。但是當時國家並不富裕,給出了1億8千萬美元的資金,而旁邊 Norman Foster 的滙豐銀行有10億美元。
有一天貝聿銘在他辦公室里玩這3個東西。
玩著玩著就省了一半的鋼材~總之香港中銀大廈在有限的資源內,雖不能說「打敗」了滙豐銀行,但也不落下風。
早年在哈佛時,貝聿銘為中國藝術品量身定做了一個上海博物館作為畢業設計,由於從小家中就一直收藏有藝術品,他感到中國的藝術品都不大,不適合氣勢恢宏體量巨大的建築。
現在位於人民廣場的上海博物館落成時,邀請了貝聿銘來參觀。有人問「貝先生你覺得這座博物館設計的好嗎?」這當然不是貝聿銘心中上海博物館的樣貌,他微笑著答「我還會再來的。」答得好妙啊。
獅子林中的假山都是太湖石,石匠們根據石頭的可塑性來選擇,然後放置在仔細尋找的河邊空地上,任憑流水衝擊,再由子孫收回。經過堆疊,終成假山。貝聿銘把他年少時的對於中國博物館的美好暢想在晚年實現在了他的故鄉蘇州。他用幾何圖形構築除了一座屬於現代的博物館,精緻、抒情、細節豐富。
小插曲:據說工人們種竹子時種得太整齊,現在這幅錯落有致的自然狀態,是貝聿銘讓他們重新種之後的樣子。
--------- 我是結束的分割線 ---------
終於寫完了...喘口粗氣...
辭彙量有限,一個有厚度的人也很難用幾句話來評價,寫這些,只是想讓大家對這位影響世界的華人建築師了解更全面一點。
以及我個人最喜歡的作品還是世外桃源 Miho !!!
蘋果公司的專賣店的玻璃旋轉樓梯是貝大師他老兄設計的。
喬幫主是個有藝術鑒賞力的天才,能入他的法眼的,一定也是天才。
明星建築師。我喜歡的那一類。
他追求極致效果,同時沒漂到天上。
這類建築師的存在,讓大型公共建築特別是中國的大型公共建築有個比較靠譜的解決方案。
他的名氣讓政府容易接受,他的能力和操守讓項目不至於太坑。
蘇博、香山飯店、中銀大廈等等,再爭議,也是個成熟的案例。而不是瞎搞。
我熱切的希望再出現一位或兩位這樣的人氣王明星建築師。
最好人氣能旺到請不到他們政府和國企都不好意思和兄弟單位打招呼。
這樣至少可以避免被坑。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在說什麼。
呼喚同行業熱切得吹捧貝律銘和其他靠譜的建築師。不要相輕了,至少這種輿論環境可以提高一下領導審美。
貝聿銘在波士頓的"膠合板大廈"被我們老師拿來做反面例子呢。。我個人還是很佩服他的
還有他作為一個建築師,居然活這麼久,給了我在這個行業中生存下去的勇氣。。
另外很有經濟頭腦也是讓他和別的建築師不一樣的因素。
==========2013.4.11更新=========
根據評論里@Jason Lu 的意見,更加嚴肅認真仔細的回答問題~
關於貝聿銘的漢考克大廈
(感謝評論中@豬小寶 的指正,原來的圖片是錯誤的,我果然還是不專業Q^Q)
1973年1月20日,經過夜間的一場大風暴,人們發現,正在施工的漢考克大廈的立面遭到了嚴重的損壞,幾十塊1372*3505的雙層落地玻璃脫落。當時市內最雄偉的建築差點因成為十年來最失敗的建築而聞名。
而這漢考克大廈正是貝聿銘先生設計的。它有60層,790英尺高,立面上倒影著藍天白雲的玻璃幕牆有三分之一的單元脫落,並且有一些玻璃在大風作用下繼續下墜。不得已,大廈所有玻璃脫落的部分都被鑲上膠合板,引起建築界的一片嘩然,當地的民眾「親切地」稱其為「膠合板大廈」。
而大廈的問題到底出在哪裡成為了一個難解的迷,因為當年的合伙人曾經達成一項合法的「不泄露協議」——永遠不在公開場合評論漢考克工程的技術問題。直到1987年在國際建築師協會上,兩位不受「不泄露協議」約束的知情人員才說出真實情況:雙層玻璃尺寸過大,兩層玻璃之間是空氣層,雖然玻璃組合構件本身的安裝組合是嚴格的,但是玻璃在風中向里外連續運動時,引起層間空氣運動使玻璃收縮和膨脹,並將壓力傳送到焊接的邊緣,多次重複的運動使鉛封和焊接處顯露出疲勞狀態,並導致裂紋。
其實大廈的安全隱患還不止這個,早在開挖大廈地基時對面的教堂就發生過下沉,屋頂的木結構出現過錯位,這主要是深層土體出現側移和轉動的結果。隨著所有的樁伸進基岩層,建築框架陸續升起,沉降也停止了。大廈建成後,由於長邊方向剛度不足,一遇大風就晃得厲害,人在其中工作會感到不適,風力大時甚至要面臨傾覆的危險。
經過這一災難,漢考克大廈進行了徹底的修整,最終以嶄新的面貌矗立在波士頓街頭,而且還戲劇性地贏得了「嚴肅美」的美譽,而貝聿銘先生也因為這座建築而得到了國家AIA榮譽獎並得到波士頓「最漂亮的建築藝術」漢列斯頓·派克獎。
但是,隱患依舊存在,在修復後至今,又已破裂了55塊。開始,為了預測即將破裂的玻璃,專門委派了一小隊看守人員分散在大街上,拿著望運鏡仔細觀察每一塊玻璃的顏色變化(好有畫面感233333!還解決了就業壓力呢!),因而成為波士頓街道生活中的一件新鮮事。現在,這種工作已由電子感測器代替了。這是一種大約有50美分錢幣那樣大小的薄片,每塊玻璃上都貼有一片,這10344片感測器隨時將玻璃的內部狀態傳至中央控制室,一旦有玻璃即將破裂,中央控制室即會發出指令,並指出其位置,管理人員可迅速將其換掉。
所以到底還是化險為夷啊,但是我們要思考的是建築藝術與技術如何才能合適地對接,如何在突破創新的同時又滿足功能工藝和安全因素。
p.s.回到原問題:貝聿銘是一個怎樣的人? 通過這個小案例,可以看出貝聿銘的抗壓力超群啊,就是那種「認定對的事情就要不顧一切去完成」的人,這種精神是一個有抱負的建築師所必須的(雖然我不是學建築的,但是園林設計師也同樣需要),我本人也很欣賞他這一點,儘管目前國人對他的評價還是有些偏頗,不是飽含溢美之詞就是批得一無是處。
·參考文獻沈三陵.漢考克大廈的教訓.世界建築,1990,4
東方智慧,新東方風格的奠基者,讓我們明白了「中式空間站」也是有可能的。
怎麼樣的人?估計是問性格之類的。
用貝老爺子的話來說:I am a Chinese
詳細見 路易斯康的紀錄片《我的建築師》 《My Architect》採訪到貝聿銘
貝老說的中國人應該也是中國人中的人精
有韌性 勤勞 精明 講究排場 中庸不極端貝聿銘為蘇州望族之後,出生於民初廣東省廣州市,貝聿銘作品以公共建築、文教建築為主,被歸類為現代主義建築,善用鋼材、混凝土、玻璃與石材,代表作品有美國華盛頓特區國家藝廊東廂、法國巴黎羅浮宮擴建工程、中國香港中國銀行大廈,蘇州博物館,近期作品有卡達杜哈伊斯蘭藝術博物館。 1917年4月26日生於廣州。他的祖輩是蘇州望族,他曾在家族擁有的蘇州園林獅子林里度過了童年的一段時光。其父是中國銀行創始人之一------貝祖怡。10歲隨父親來到上海,1935年遠赴美國留學,先後在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學習建築,於1955年建立建築事務所,1990年退休。 作為20世紀世界最成功的建築師之一,貝聿銘設計了大量的劃時代建築。貝聿銘屬於實踐型建築師,作品很多,論著則較少,他的工作對建築理論的影響基本局限於其作品本身。 貝聿銘被稱為「美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最優秀的建築家」。1983年,他獲得了建築界的「諾貝爾獎」——普利茲克獎建築獎 生平簡介 貝聿銘的童年和少年是在風景如畫的蘇州和高樓林立的上海度過的,從小立志要當一名建築師。後來他留美學習建築學,以超人的智慧多次完成複雜的設計任務,並在紐約開設了自己的建築設計事務所,又成立了「貝聿銘設計公司」,專門承擔工程的設計任務。 貝聿銘於一九一七年四月二十六日誕生於廣州,他的祖輩是蘇州望族,他的童年時光是在蘇州園林里度過的。一九二七年以後,他回到上海讀中學,後來又就讀於上海聖約翰大學。一九三五年他遠渡重洋,到美國留學。父親原來希望他留學英國學習金融,但他沒有遵從父命,而是依自己的愛好進入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攻讀建築系。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在美國空軍服役三年, 一九四四年退役,進入著名高等學府哈佛大學攻讀碩士學位。一九四五年學成,留校受聘為設計研究所助理教授。 貝聿銘從純學術的象牙之塔進入實際的建築領域是在一九四八年。這一年,紐約市極有眼光和魄力的房地產開發富商威廉?柴根道夫打破美國建築界的慣例,首次聘用中國人貝聿銘為建築師,擔任他創辦的韋伯?納普建築公司的建築研究部主任。柴根道夫和貝聿銘,一個是有經驗、有口才,極其聰明的房地產建築商人,一個是學有專長、極富創造力的建築師。兩人配合,相得益彰,是一對事業上的理想搭檔。他們合作達十二年之久。十二年中,貝聿銘為柴根道夫的房地產公司完成了許多商業及住宅群的設計,也做不少社會改建計劃。其間,貝聿銘還為母校麻省理工學院設計了科學大樓,為紐約大學設計了兩棟教職員工住宅大廈。這一切,使貝聿銘在美國建築界初露頭角,也奠定了他此後數十年的事業基礎。 一九六零年,貝聿銘離開柴根道夫,自立門戶,成立了自己的建築公司。 他在建築設計中最為人們稱道的,是關心平民的利益。他在紐約、費城、克利夫蘭和芝加哥等地設計了許多既有建築美感又經濟實用的大眾化的公寓。他在費城設計的三層社會公寓就很受工薪階層的歡迎。 在他的建築公司業務蒸蒸日上之際,他設計的主力逐漸從都市改建和重建計劃逐步轉移到巨型公共建築物的設計。六十年代建於科羅拉多州高山上的「全國大氣層研究中心」可以說是他從事公共建築物設計的開始。「中心」始建於一九六一年,一九六七年落成。它的外形簡樸渾厚,塔樓式的屋頂使建築物本身像巍峨的山峰,與周圍的環境色彩相調和。美國《新聞周刊》曾刊登它的照片,稱貝聿銘的設計是「突破性的設計」。 在貝聿銘早期的作品有密斯的影子,不過他不像密斯以玻璃為主要建材,貝聿銘採用混凝土,如紐約富蘭克林國家銀行,鎮心廣場住宅區,夏威夷東西文化中心。到了中期,歷練累積了多年的經驗,貝聿銘充分掌握了混凝土的性質,作品趨向於柯比意式的雕塑感,其中當以全國大氣研究中心,達拉斯市政廳,等皆屬此方面的經典之作。貝聿銘擺脫密斯風格當屬甘乃迪紀念圖書館為濫觴,幾何性的平面取代規規矩矩的方盒子,蛻變出雕塑性的造型。後來有機會貝聿銘身為齊氏威奈公司專屬建築師,從事大尺度的都市建設案,貝聿銘從這些開發案獲得對土地使用的寶貴經驗,使得他的建築設計不單考慮建築物本身,更關切環境提陹到都市設計的層面,著重創造社區意識與社區空間,其中最膾炙人口的當屬費城社會嶺住宅社區一案,而他們所接受的案子以辦公大樓與集合住宅為主,貝聿銘後來取得齊氏集團的協議於1955年將建築部門改組為貝聿銘建築師事務所開始獨立執業,事務所共從事過114件設計案,其中66件是貝聿銘負責。 建築融合自然的空間觀念,主導著貝聿銘一生的作品,如全國大氣研究中心,伊弗森美術館、狄莫伊藝術中心雕塑館與康乃爾大學姜森美術館等。這些作品的共同點是內庭,內庭將內外空間串連,使自然融於建築。到晚期內庭依然是貝聿銘作品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帷在手法上更著重再自然光的的投入,使內庭成為光庭,如香山飯店的常春廳紐約阿孟科IBM公司的入口大廳,香港中國銀行的中庭,紐約賽奈醫院古根漢館,巴黎盧浮宮的玻璃金字塔與比華利山莊創意藝人經濟中心等。光與空間的結合,使得空間變化萬端,「讓光線來作設計」是貝氏的名言。 身為現代主義建築大師,貝聿銘的建築物四十餘年來始終秉持著現代建築的傳統,貝聿銘堅信建築不是流行風尚,不可能時刻變花招取寵,建築是千秋大業,要對社會歷史負責。他持續地對形式,空間,建材與技術研究探討,使作品更多樣性,更優秀。他從不為自己的設計辯說,從不自己執筆闡釋解析作品觀念,他認為建築物本身就是最佳的宣言。綜合貝聿銘個人所獲的的重要獎項包括1979年美國建築學會金獎,1981年法國建築學金獎,1989年日本帝賞獎,1983年第五屆普利茲克獎,及年裡根總統頒予的自由獎章等等。
很幽默風趣的老人家
白岩松在一次採訪中問貝聿銘,貝老,您覺得北京現在的建築怎麼樣?
貝聿銘回答:北京的規劃非常非常好,將來拆起來會很方便。因為他,我去了蘇州博物館~~從此博物館成為必逛景點之一,顛覆了多年以來的刻板成見~~
推薦閱讀:
※如何建造、改裝一棟別墅?
※sketch up與3dmax哪個好用?
※這幅圖是怎麼運用圓的透視的?
※建築學生走向社會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