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再也沒有像 90 年代《有話好好說》《股瘋》這樣特別真實的電影了?

《有話好好說》里的李保田和姜文,《股瘋》里的潘虹,刻畫的都特別真實,說出來的話就是我們身邊人會說的話,透著煙火氣。

而今天的中國電影無論拍的再好,裡面的對白總覺得有一股筆墨氣,再無煙火氣,不像是真實世界裡會說的話。


所謂的「煙火氣」,無非是真誠地說話。

90年代是屬於藝術家的真誠年代。市場經濟的大潮把第五代導演里的田壯壯這一波人推向了尋路西方的第一個十字街口。借著一股韌,這撥人拍出了《活著》《天浴》《藍風箏》《陽光燦爛的日子》等一系列承載中國文化反思的作品。

有對過去的反思,勢必要有對當下的總結和未來的憧憬,所以那時中國最有潛力的電影題材都是題主所說的「煙火氣」——轉型期城市工廠里機器的轟隆聲,沉悶廣袤的華北平原收割期鐮刀割麥的嘩嘩聲,燈紅酒綠的迪斯科里李克勤的《紅日》,央美外頭賣打口碟和連環畫報的小販的叫賣聲,北京城大院子弟的老永久自行車駛過皇城根下的鈴鈴聲,都是那麼鮮活。

那時的電影人普遍有一股剛剛邁入市場經濟的實幹精神,有點像剛剛脫貧後邀你來家做客的鄉親,你炕頭還沒坐熱,他就眉飛色舞地把家裡最好的土特產都招待上了,特別真摯,所以煙火氣旺。

反觀現在的電影作品,簡直就是魔幻現實主義的失敗展,向東歐抄抄獨立小流派,向西歐借鑒小資愛情片,向美國學習好萊塢的大製作,弄出一票不倫不類的中國製作也就算了,更別提營銷水軍、偷盜票房這類的負面新聞。在這當中熱度居高不下的居然還有綜藝大電影 (我是在《爸爸去哪兒》大電影之後才知道的這個弔詭的電影分類......

所以你就知道為什麼再也不會有90年代的煙火氣了。經濟上不去,階層通道受阻,房價居高不下,這代人普遍飄著,或在大城市裡飄,或在小縣城裡飄。現實里得不到的歡樂,去綜藝電影里找;現實里得不到的財富,去《小時代》顧里穿著的奢侈品里找;現實里得不到的愛情,去霸道總裁的腦殘片里找。

如果說90年代的優秀電影的主題是煙火味,那現在大多垃圾電影的主題則是一種高位截癱的都市味,頭上戴著名貴的耳環和項鏈,然而經濟基礎不足,腳板不硬,下不了地。你若細心往床底一探,啊哈,那兒竟然還擺著一雙長毛的拖鞋。

所以你在現在的中國商業或都市爛片里看到的,大多都只是一個十八線城市的婚紗店老闆,拿著攝像機,在攝影布景前展開的一場關於大城市燈紅酒綠生活的貧瘠想像。


今天的社會,矛盾複雜化了。別說電影人,搞文藝創作的大多數從業者都沒辦法提煉出讓大部分觀眾同時認可的戲劇衝突了。
前陣子把大腕挖出來重新看了一遍。大腕里批判的、諷刺的、讚揚的,在今天的中國社會都有一批堅定的支持者,也有一批堅定的反對者。支持者與反對者之間的共識相比上世紀,要少很多了。沒有了共識,也就不再能互相理解。

《有話好好說》這個典型的秀才遇上兵的故事,其逗樂的很重要的一個部分在於理解,每一個人的行為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湊到一起就如此荒謬。但是擺在今天,這種理解的空間小了。新時代的白領們不能理解咖啡與大蒜的結合,斥之以土鱉;藍領們不能理解為什麼王二狗要叫james,要支持什麼獨立書店。安紅在今天會被罵XX婊,趙小帥則是臭流氓,劉德龍是為富不仁的惡霸,我們的李保田則是迂腐可笑的知識分子(好像唯獨這個是亘古不變的真理XD)

今時今日的中國社會,是一個相比上世紀在文化上更加分裂的情況。文藝創作從業者們已經很難同時做到討好絕大多數人的同時又在現實社會中提煉出足夠的矛盾衝突。

如果他們這麼做了,往往要麼是矛盾不夠真實,於是作品顯得假;要麼是矛盾真實,卻找不到一個中立的安全區,作品失之偏倚。二者兼而有之,則是小時代這種又假又偏的作品。

如果現實不改變,那麼從業者就只能在假與得罪一部分人之間做抉擇。
而得罪人是很嚴重的,所以大部分的結果就是作品最後出來非常的假。


我覺得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文藝青年被邊緣化了。
現在的導演要麼拍迎合主流的商業片,要麼拍更加自我的文藝片。很難見到八九十年代那種上帝視角全開卻又關切現實的影片了。


2007年范冰冰梁家輝佟大為演過電影《蘋果》,年後被禁止公映了。
2013年賈樟柯執導、姜武王寶強出演的電影《天註定》,賈導說在去電影局溝通《天註定》公映的事情之前,影片已經流出到網上。我不確定這是無意流出還是有意放出,印象里這片子最後也沒公映。
這倆片子我都看過,都是社會現實劇。

對了,還有郝傑自籌資金30萬元拍的電影《光棍兒》,是以中國農村老光棍兒性苦悶為背景的社會現實題材電影。倒是沒聽說該電影被禁映,但聽說拍的該村子裡的其它人都跳著腳的罵,認為給村裡抹了黑、丟了自己的臉。


哈哈,因為好多都不能上映,然後好不容易上映的你們都不願花錢去電影院看啊。我是經歷過中國電影最蕭條的那段時間的,2000年前後互聯網興起,盜版異常嚴重,電影票當時還要幾十塊,誰會去看?全都去下載了好嘛。當時我去市中心的電影院,不管什麼時間段,商業大片都沒幾個人看,更不用說文藝片了。也就是說中國電影從2000年前後到2009年大概有個10多年的斷層。好不容易從這麼蕭條的環境下活下來的行業倖存者又發現老一輩觀眾已經不再進電影院了,看電影的全是20歲的年輕人,其中大部分還都是女性觀眾。。。讓這些60,70,甚至80年代初出生的導演拍出符合當下90後女性口味的內容是不太可能的。要等到這一代觀眾成熟起來,估計還需要好多年的沉澱。


這個還真不是廣電的主要鍋,這個主要鍋是票房。


強烈反對那個兩百多個贊的答案。目前,網上一股懷舊90年代的奇怪風氣,初步判斷是90後成人了,就和我們懷舊80後是一樣的。從90年代過來的人,都知道那個時候社會治安多麼混亂,經濟多麼凋敝,文化多麼貧瘠,好轉都是要到了加入世貿之後的事情。

而且,如果對中國電影史有一點了解和研究,就會知道90年代,簡直是中國電影史上最糟糕的時代,沒有之一。論藝術質量和群眾基礎,和80年代沒法比。從專業和電影史定位角度,張藝謀自己的《活著》和陳凱歌的《霸王別姬》和《紅高粱》、《黃土地》是沒法比的,只不過前者通俗易懂,在普通觀眾看來是神片。再說煙火氣,這基本是因為還沒有市場化,是80年代製片廠時期的優秀傳統的殘餘,強烈推薦去看八十年代珠江電影公司拍的《雅馬哈魚檔》的場景和美術設計,那才叫煙火氣。論經濟狀況就更慘了,90年代電影業根本還沒有市場化改革,但是計劃經濟也不管它了,整個行業瀕臨破產,哀鴻遍野,大家都紛紛自救去拍電視劇,所以90年代電視劇質量高啊。

再說,那個時候的人民根本不看電影,拍成什麼樣都沒用。為啥不看?第一因為沒好片子,一年就能拍70、80部電影,還基本都是主旋律,然後進口不到10部電影,電影院沒啥可看的,第二因為窮,93年票價放開之後,快速漲到一張票幾十元,絕大多數人根本買不起。哪像現在,電影票價十幾年沒漲,互聯網資本進來之後還降了好多。

現在你覺得那時候好片子多,是因為離得遠,大浪淘沙,十年就那麼幾部,而現在,離得近,一部小時代你就覺得是這個時代的全貌了。但是你完全看不到現在的好電影。比如上面有人舉例,去年的《拯救吾先生》、《烈日灼心》,還有你根本不知道的前些年《天狗》、去年的《家在水草豐茂的地方》。而且,90年的審查極其嚴苛,馮小剛的甲方乙方都是和電影局周旋了好幾年才搞出來的。關於90年代的審查控制嚴苛程度,不是我隨便說的,是從那個時代走來的電影人和官員親口對我講的,而且不是一個兩個,是每個。


電影是真實的分泌物,因為真實粗糙的質地,可以讓人相信,感動的落腳點不是一塊人造板,最大的摩擦力來自於對事實最小規模的篡改,這讓人踏實。

由此電影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以羅伯特·弗拉哈迪的[亞蘭島人]為代表的,自然是電影唯一的語言。一類是以愛森斯坦的[戰艦波將金號]為代表的,不表達,毋寧死。

電影人是一群對真實有著天然的熱情的傢伙,但正如赫爾佐格所言,今天談真實,要面對很大的考驗與挑戰,因為真實已經死於六零年代。

電影人熱愛真實,同時又背叛真實,因為真實往往不美,無法滿足技巧對所要歌頌對象的熱情。

現在的電影人更願意談論合理,在不同的框架內,合理都是一個迷人的辭彙,它既可以屈從於評論的大棒,也可以委身於商業的勾引,更重要的是,合理可以為理論鍛造一個可供膜拜的弧度。

必須對真實保持必要的警惕,在電影的語境內,真實的危險性在於可以解釋,因為它同時披掛著唯物與唯心兩套鎧甲。

[唐山大地震]耗時漫長的收集年代舊物的過程,讓我們觸碰到了真實唯物的一面,它遵循了「君子之所以動天地、應神明、正萬物而成王治者,必本乎真實而已」的古老訓誡。

最尖端的技術和最高端的技巧,擺放在一個被時間氧化了的年代面前,猶如蠟質的玩偶。

[陽光燦爛的日子]是真實唯心一面的榜樣,姜文向他所經歷的那個時代索要了一份只忠誠於自己內心的真實,他一直秉承著藝術真實是事真、情真、理真的三位一體的最高準則。

陽光燦爛就是他記憶里漸漸堅硬的一面,他必須把這份堅硬化作一塊石頭,扔給現實。在急呲掰臉青筋暴露的電影現實面前,他選擇不背過身去。

在真實與不真實的二元論中,還存在另一類衍生物種,即現實。現實永遠比真實更有話題性,因為現實最容易與利益坑瀣一氣。

利益的特長是人造的美,因為唯美是受眾的普遍需求,利益可以冒犯真實,但不可以怠慢顧客,於是就誕生了一種為了呈現一種觀看的需要而製作的真實,在中國它被命名為清純。

從2002年至今的15年時間裡,中國電影三級跳地越過了其他國家需要幾十年時間去經歷的幾個時代,應該被風化的沉澱,被氧化的觸感,變成了沈從文口中「小巧的雜感」。

我們的電影心事重重卻了無牽掛,目光熱烈其實眼神冷漠,只需要驚訝,不需要感嘆,票房是它最順手的浮木。

無論是拍時代的馬屁,還是取悅受眾,都和厚重的真實格格不入,因為人造的美只需要營銷手段造勢,必須躲開現實,因為逼視需要勇氣,而勇氣一直沒有形成最好的盈利模式。

所謂真實,一個最根本的原則就是,要為自己所做的一切負責。但現在都只願意為票房負責,


《神探亨特張》或許不是非常出色的片子,但是「煙火氣」挺接近《有話好好說》這樣的片子。


我覺得這個問題可以從全世界來看。縱觀整個90年代,基本上是電影最為絢爛奪目的時代,誕生了巨量的偉大級別的電影,不論是美國,英國,中國,日本。基本都在這一時期爆發。
90年代電影的導演大多數50-60年代出生的,在國內有文革洗禮,在國外有冷戰和越戰思考。整個社會是以反叛,批判為主旋律去思考。
20世紀隨著互聯網的普及,電影技術高速發展。科幻片,打特效的電影開始替代傳統的寫實電影。依靠特技,特效作為電影的主幹支撐開始更為廣泛,而單純靠故事和劇情這種寫實的電影,開始慢慢變為小眾電影,藝術電影,或者文藝電影。
時代的發展改變了電影的發展,而大陸受制於廣電總局的審核以及電影技術落後,資金匱乏,導演,編劇,製片,髮型,宣傳,攝影,美工,剪輯,配音等各環節的人才缺失,導致在這一時刻的電影轉型中沒有成功,而中庸的結果是,特效是五毛,而寫實的手法也不會了,成了四不像。


這樣的電影沒有大批出現你有沒有想過。
這樣的電影賺錢么?因為觀眾的愚蠢。很多這樣的電影拍了就等於賠錢。那麼誰願意拍?
同時還有愚蠢的廣電的多管閑事。
這樣的電影越來越少。


萬箭穿心,孫子從美國來,綠帽子,鋼的琴,我11,盲山。


題主覺得 「 無煙火氣,不像是真實世界裡會說的話 」
那是因為有 「有煙火氣,說的是真實世界裡的話」 那些叫做記錄片。。。
好,我答完了。

這樣有點對不起題主,這樣吧。
99年有個事情叫做《賀歲片的「輓歌」》,可以去了解一下,基本就是馮小剛夫婦和一些官方文化人寫的7篇文章之間的事。
這些官方文化人的其中一個觀點就是說小馮你搞得這些東西啊 「脫離現實 拿觀眾開涮 玩小聰明「
我覺得這寫話翻譯成 」無煙火氣,不像是真實世界裡會說的話」 也無不可。
希望這個能解答你的問題。

--------------------------------------

之後想寫點沒有幫助的東西。
先看看葛大爺的時間線。。。葛大爺這傢伙在2000年之前真的是無處不在

1993 霸王別姬
1994 活著
------第一條線-------
1997 甲方乙方
1997 有話好好說
------第二條線-------
1998 不見不散
1999 沒完沒了
再後面的 大腕 非誠 估計不入各位法眼了,不提也罷。

簡單講一下,有空展開。
--94之前的 《霸王別姬》 《活著》 估計最合大家口味,又反思又現實主義的。但它們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商業電影。沒人和他們爭票房。

------第一條線------- = 1995《真實的謊言》,第一部好萊塢引進大片。其造成的盛況,為當時的電影人打開了一條 「票房至上」 的門縫。

--之後出現的《甲方乙方》《有話好好說》已經在追求票房的路上了。雖然投資方還是那些製片廠。

------第二條線------- = 1998 《泰坦尼克》,其影響之大,你直接在輸入法打 TTNK 就會拼出來。。並且它徹底打開 「票房至上」 的大門。

後面都是在 「票房至上」 這條路上發生的趣事。廣電?這是歷史的進程。誰又可以預料呢。

-----------------展開---------

回到94年。。。
這是谷歌給的 94 年之前的中國電影名錄
-- 其中大部分是港片。基本上只有2-3部內地電影是有競爭力的。

再看同期的好萊塢。。。。

真是要死啊。。。如果這些電影當時引進1/10,也足夠讓上面那3部「大作」 銷聲匿跡了。
就比如93年,你就看一部電影的余錢,你是去看《霸王別姬》還是《侏羅紀》。

然後就是之前說的《賀歲片的「輓歌」》事件,馮導最後其實是道歉了,但是事情是屬於不了了之。。
之後國產片一直在合拍 / 自拍(霧)與賀歲之間急劇的商業化。

直到有一天,一部精濕之作誕生了。
《一個饅頭》。。啊不《圓環套圓環》。。。

從這裡開始,國產片開始重回華語電影舞台中心。
接下來5年,大家會記得的應該有這些:
《滿城都是大饅頭》《瘋狂的xx》《好幾個呼叫轉移》《色戒》《投名狀》《集結號》《赤壁》《非誠。。》《TG大業》等等。。其實也沒有等等了。。對了還有《三槍》,我真不想記住這玩意,但是它爛得太有水平了。。。

同期香港的電影其實也是很猛的,《黑社會1-2》《殺破狼》《色戒》《PTO》《奪帥》《放逐》《竊聽風雲》,我記得基本都是動作片和杜導的片子。而象《喜瑪拉亞星》這種垃圾占的比重也越來越大(對。我對這玩意的印象很深刻,尤勝《三槍》)

之後的5年里。。。其實不用5年,兩年後國產的爛片就已經全面擠占版面了。

你看截圖裡最後一部剛好是《搜索》誒。。。我們陳導的大作還真是頻頻在歷史進程中出現啊。
所以陳導後來就在奧運閉幕式上念了兩首詩。。。。當然也不要拽,你要看看好萊塢11 12年是個什麼陣容。

不過我覺得,這裡面真的沒有一部有 「煙火氣" 啊。。。。
啥?你說中間那部《幫助》?石頭那尤勝周迅的煙嗓子說出來的每句話我都聽著 「不像是真實世界裡會說的話」


想起陳凱歌說的一句類似的話來了,大意是過去的導演骨子裡是文學家,拍出來的是小說和散文,現在的導演都是商人,拍出來的是商品


《有話好好說》是我喜歡的電影風格。其實按你描述第六代導演的風格是你的口味。其中有賈樟柯,王小帥這些導演早期作品都很真實。
我曾經在知乎問題:什麼電影橋段讓你覺得是神來之筆裡面提過這部電影。台詞我真的很喜歡。

按你的描述,我覺得其實中國第六代導演早期作品很符合你的口味。
看過張元的《東宮西宮》嗎?雖然這部電影有點偏文。但我覺得裡面對於那個時代對同性戀的某些打擊的描述是很真實的。
還有賈樟柯導演的《小武》非常真實!而且這部片子,導演就用一首配樂楊鈺瑩和毛寧演唱的《心雨》這首歌作為電影配樂。每一次配樂響起人物的情感都在變化。是部好片子。
王小帥導演的《十七歲的單車》
我覺得這些電影除了張元的東宮西宮,你都能看到最底層的社會青年的生活情感狀況。去看看~


2007年,趙本山主演落葉歸根如何?


還有人記得股瘋!!我作為一個90後,每次同學討論國產優秀電影時候,我提到這部電影時候都沒有幾個人知道,找不到人討論。我就小時候看過,但是印象特別深刻!還有那時候的大時代電視劇,配合股瘋看食用更佳。

優秀國產電影很多。作為一個武漢人,我想推薦一下武漢話版的萬箭穿心,很棒。


回到更早的八十年代,這種現實主義題材在市場上更多。
股瘋算是這種現實主義的餘波,放在80年代並不出挑。有話好好說則比較怪異,小品式表演,眾多明星加盟,內涵簡單直白到類似街道宣傳標語,在當時無法讓評論者準確定位。
當下現實題材比例減少,一是市場問題,大批商業電影佔領市場,觀眾口味也發生根本性轉變。二是現實題材本身創作問題。現在的現實題材更多的打上個人小眾的符號,或者只關注邊緣人群,或者號稱關注底層大眾實際只滿足少數精英階層的審美需求。


這兩部片子重點不是真實,而是基於現實的一股瘋勁兒
其實現在這樣的片子還是有的,比如曹保平的《光榮的憤怒》
其他的,夠寫實的不夠瘋(不要再提賈樟柯了你們),夠瘋的沒有真實感(鄧超說你吶)
不要老把所有責任推到廣電身上,這兩部電影題材本身不算敏感,直到現在廣電也是可以過審的。人家講的只是小老百姓家長里短中的瘋狂,還沒牽扯到意識形態。更何況,學生打架鬥毆的內容都過審了,炒股炒到發瘋、市民糾紛算個啥啊?!
P.S.瘋狂系列如果再寫實一點那也算得上


先問是不是 再問為什麼


推薦閱讀:

電影的首周末票房對電影票房有什麼特別的意義嗎?
《魔戒》《霍比特人》和我國的《封神演義》《蜀山》系列比,真的好很多嗎?

TAG:電影 | 中國 | 中國電影 | 有話好好說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