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洋蔥復旦?

微信公眾號洋蔥復旦,微信號FDUonion

不是廣告貼QAQ我是想跟大家交流一下這個專業造謠在復旦火起來是為什麼,背後有沒有說明什麼現象。


今天靈光一閃大致猜到了作者是誰,忍不住笑了很久。來答一下。

這個賬號能騙到那麼多人,因為它滿足了「真實性」以外所有好新聞的條件
也就是說,如果那些事件真的發生了,那麼洋蔥復旦的稿件完全可以正式刊發。
從選題看,對(偽)新聞熱點的判定和捕捉很準確;從採訪看,多方信源交叉採訪;從寫作看,邏輯清晰,行文流暢。此外,版面和營銷也相當老練。

所以它類似於,一個受過全套正統訓練的狙擊手在一本正經地瞄準一隻不存在的蒼蠅。荒謬性和趣味性皆誕生於此,這也讓它處於一個提供諷刺性的絕佳位置。說反話本就是是傳統諷諫手法之一,洋蔥顯然也有足夠的情懷和機智。如果洋蔥復旦能健康地嘚瑟下去,是對復旦校媒很有趣的補充。

如果用滬上媒體作比,那麼《復旦》類似黨報,《復旦青年》類似《東方早報》,《復旦人周報》類似《新聞晨報》,《九十九度》類似《新周刊》+《外灘畫報》,都蠻正經的。洋蔥復旦這類搗蛋鬼,在校園之外不可能存在;因此,它在校園內的存在更加重要。

所以它被端掉以後我周圍的朋友都很惋惜。但站在校方的立場,洋蔥的確造成了不可控的負面影響,「簡歷使用校徽涉嫌侵權」一篇甚至到了需要闢謠的程度。這顯然也不是洋蔥的初衷。
想想也挺無奈的,「我逗小明說冬天鐵門舔起來挺甜的,誰知道這傻孩子真去舔……怪我咯?」

我覺得偏差在於受眾。洋蔥一開始定位的受眾應該是復旦在校生和校友,預設他們熟悉復旦的一些梗,有相當的判斷力以辨識真假、有足夠的幽默感以領會笑點。但實際上,經過朋友圈的多次傳播,這些假新聞的讀者還涵蓋了學生父母(足夠關心復旦卻不夠了解)、外校人士(完全get不到梗)、職場人士(MBA中文網什麼的)……他們沒有足夠的背景信息或判斷力來辨識真假。誤解就此產生,並隨著轉發次數的增多而漸次放大。

往深里說一層就涉及到媒體責任了。做自媒體的好處在自由,需要警惕的是自由的邊界。作為信息提供方,時刻要考慮到受眾的接受水平如何。在腦海里設這條線蠻沒勁的,但手握話筒,有話語權就有責任。洋蔥已經有意識地在降低理解門檻了,人名諧音等刻意誇張的細節都是對讀者的提醒。但它低估了自己的影響範圍,高估了受眾的平均水準

解決方案我也沒想到。迎合受眾意味著將門檻降低至大眾水準,這將失去「最洋蔥」的讀者;一直把刀尖當馬路牙子走,好玩是好玩,就怕又玩大發了。

不過反正你們也關門了,哼。


1.做的全是假新聞,讓人很放心;
2.每次文章長長的,有料翔實不拖沓,從字裡行間還能讀出情懷;
3.運作公眾號的人依然存疑,但這種神秘感讓人興奮;
4.喜歡洋蔥復旦。


丟一個洋蔥自己也推薦的專訪,看起來是真的訪到它了的:專訪「洋蔥復旦」:一個「大腦洞病」患者的幻滅


是一個 ID:xunrenandqishi 的微信平台「尋人丨啟事」做的


秉持著好東西要看原版的態度,只丟小部分內容在下面,剩下還有三分之二的內容,兩個小標:「『洋蔥』閱讀量越高越幻滅」「我沒和美國的『洋蔥新聞』談笑風生」。


尋人啟事丨獨家報道


3 月 12 日凌晨,「洋蔥復旦」推送了第一條圖文頁《選課預警:本學期給分料將出現大量 F》,當天便收穫了兩萬多閱讀量。


此後「洋蔥復旦」保持著每周三篇推送的頻率,直到 3 月 22 日,一條《簡歷上寫「復旦大學」涉侵權,校方近期將維權》的推送在第二天閱讀量破萬之後,「洋蔥復旦」突然刪除了全部推送,清空了大部分關鍵詞回復,只留下一句自動回復:「本號永久停刊。」


正當「查封」的疑雲漸漸密布的時候,沉寂了 4 天的「洋蔥復旦」又突然發起了「真新聞」,推送了一條轉發自《復旦青年》的真實報道《一場講座前後》,還原的正是之前一天鬧得沸沸揚揚的「崔永元講座」。

到了愚人節,「洋蔥復旦」在早上 9 時許的一條「降智商葯」推送,又拉開了當天「假新聞大戰」的序幕。


「洋蔥」真的活了嗎?這個 20 天攬來 6400 多訂閱用戶的復旦「大號」,在回復「尋人啟事」時,給出了「繼續休眠」的回答。

「洋蔥復旦」截至昨晚的用戶數


這個號沒被「查封」過,但我當時的確慌了


尋人啟事:你在愚人節推送的結尾附上了一句「隨手發篇文章不代表本號不會繼續休眠」,這是「真新聞」還是「假新聞」?


洋蔥復旦:自我標榜「假新聞」的好處就是哪天變了主意也用不著太多顧慮,說一句之前說的是假的唄。不過按我現在的想法,「繼續休眠」就是「繼續休眠」,短期不會再有比較長的推送,當然平時發幾行段子這種事情還是幹得出來的。


尋人啟事:可能之前大家一直覺得「洋蔥復旦」還很火,而且也都挺有意思、質量不錯,為什麼不繼續做下去了?是因為受到壓力了嗎?


洋蔥復旦:如果你是說之前清空全部內容那次的話的確就是「感覺玩大了」,那天那篇「簡歷維權」的推送被一個叫做「MBA中國網」的看起來還挺正經的網站轉發了,要命的是他們剔除了文中全部的「洋蔥復旦」四個字。雖然閱讀量不高,但是就是有一種「不作不死」的感覺。


而且當時很多人在朋友圈裡發消息說這個雖然聲明過「純屬娛樂」,但還是違背了剛剛出台的那個《互聯網公約》的真實性底線什麼的。當時真的是有點慌,儘管我也去問了法學院的同學,說是聲明過假新聞就沒什麼問題,反倒是轉發我的那個網站是不對的,但這只是理論上,實際上會怎麼樣還真說不好,那我就索性不玩了。

我其實當時是連電腦里的底稿、圖片素材都刪掉了的,所以現在再讓我把之前的推送恢復給你看也不可能了。


尋人啟事:你在《洋蔥復旦是哪根蔥》這篇算是自我介紹的文章里就提到過搞笑專欄被嚴肅媒體信以為真的例子,可你做「洋蔥復旦」一開始沒想到過會被相信嗎?


洋蔥復旦:想到過,但一開始我其實是做了很多措施來防止別人真信。比如我每次都要在文中放上很多「《洋蔥日報》社駐復旦特約記者站記者」這種一看就很搞笑的頭銜在裡面。而且還要加粗、標綠,以至很多人來後台說這個太影響閱讀了;同時我也會搞很多彩蛋在裡面,就是在一個句子里隨便找個地方斷開來,插入一個括弧,裡面說一句「這也能信」「再來一篇」這種話。


最後我覺得如果這樣都能信,那我也服了。


尋人啟事:但還是有網站轉發了,他們意識到這是一篇搞笑文章嗎?


洋蔥復旦:這篇「簡歷侵權」的推送有點不同,那天晚上急著出門,半小時就寫完排好版,所以就沒有放彩蛋;而且在這之前也正好有人希望我把那一長串的「記者頭銜」縮短一點,以免影響閱讀,我覺得也有道理,就縮短為「洋蔥復旦」四個字;而且我記得那天「洋蔥復旦」這四個字加粗、標綠也來不及做就發出去了。


我事後把這篇發給一個高中的、之前沒接觸過「洋蔥復旦」的同學看,他也覺得這個太像真的了,所以我也沒什麼話好說。


當然也可能有一些笑點不是復旦人可能 Get 不到,比如我看到周圍很多轉發的同學都注意到了那句黑交大的話,這就會心一笑,不可能相信這是真的。


至於那個「MBA中國網」,他們的編輯有沒有意識到我也不能確定,但看起來他們一般不發惡搞文章吧。而且編輯應該是認真看過這篇文章的,比如文中一處「目標年薪的十分之一」,被改成了「百分之十」。


後來他們可能也意識到這篇文章有問題,現在刪掉了。

尋人啟事:在這篇文章之後為什麼又開始推送?而且突然發了一篇「真新聞」?


洋蔥復旦:這個我並不想多說什麼,就這麼說吧,有種「聲援」的意思在裡面,我和復旦幾個校園媒體的關係都還不錯,之前也有《復旦青年》的來後台提醒我「所有人都想找到你,希望你晚點出現」,看到這個還是挺感動的。


其次我當時也想發點東西聲明這個號沒有被「查封」,除了那篇「真新聞」我還發了兩個小「段子」。


尋人啟事:你愚人節又出現也是這個原因嗎?表明存在感?


洋蔥復旦:愚人節的那個推送其實策劃好久了,大概半個月前就有個初稿,然後不停地有人來幫加「笑點」進去。而且愚人節假新聞又不犯法,所以我打算愚人節是要做個推送的,過了愚人節就不好說了。


……


節選自:專訪「洋蔥復旦」:一個「大腦洞病」患者的幻滅


是一個 ID:xunrenandqishi 的微信平台「尋人丨啟事」做的


秉持著好東西要看原版的態度,只丟小部分內容在這裡,剩下還有三分之二的內容,兩個小標:「『洋蔥』閱讀量越高越幻滅」「我沒和美國的『洋蔥新聞』談笑風生」。


就是廣告帖不解釋


洋蔥復旦開始推送一直到現在的讀者,隨便說幾句:

1.把洋蔥新聞模式拉進校園的第二家,第一家我記得是「洋蔥華大」(華中科技的好像)。把校園媒體會做的愚人節策劃做成日常閱讀,彌補了一個假新聞娛樂產品的空白。

2.文章因時因事而起,不忘諷刺,夠長夠有料,get到點還可以笑。

3.社會上有些媒體的水平還是不夠高,轉發洋蔥復旦的文章,搞得像金正恩是全球最性感男人一樣,還是naive!

4.我居然是知道洋蔥原創者的為數不多的人之一,何其有幸享有復旦時下最勾人的秘密。(不用問我是誰在辦了,反正不是我,另外評論關閉私信不回,就不告訴你~)


因為最近畢業紅毯的投票才知道作者是誰 :-)


很喜歡的娛樂公眾號
黑的還不夠有態度
祝好。


推薦閱讀:

如何判斷足療、按摩或推拿服務的好壞?
如何評價《美國隊長 3 》 預告片?
如何評價張火丁?
如何評價電影《圓夢巨人》(The BFG)?

TAG:媒體 | 復旦大學 | 洋蔥 | 如何看待評價X | 微信公眾帳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