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稱禹為「大禹」,卻不稱堯舜為「大堯」、「大舜」?


並不十分認同樓上的回答。我們不否認漢語對於雙音節詞的偏好,題主問的是為何稱「大禹」,如以王先生之所見,大可稱之為「禹王治水」,按禹王也是一較為常見之稱呼。而且觀及古今人神,稱謂前冠之以「大」者,幾乎只有大禹,這不僅僅是一耳光四字詞語所能含混的,故不好言之「沒啥好深究的」。

典籍中提到禹的:
《論語》
《泰伯》3處,《憲問》1處,《堯曰》1處,

《孟子》
《公孫丑上》1處,《滕文公上》3處,《滕文公下》3處,《離婁下》7處,

《萬章上》10處,《告子下》3處,《盡心下》2處

《禮記》
《禮運》2處,《禮器》1處,《祭法》2處,《表記》1處,《緇衣》1處,
皆曰「禹」。

傳說是大禹所作的《山海經》中,出現禹有11處,也不見「大禹」的稱呼。

而「大禹」,出現較晚,《賈子新書·修政語上》「大禹之治天下也,諸侯萬人,而禹一皆知其體。」「大禹曰:民無食也,則我弗能使也,功成而不利於民,我弗能勸也。」另外就是著名的古文尚書《大禹謨》,以及《列子·湯問》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史記》中稱及「大禹」則都在《殷本紀》之後,在之前的《夏本紀》中則皆成為禹。

普遍而傳統的觀點認為「大禹」是後人感禹治水之功的尊稱,這種尊稱越到後世越普及,逐漸使得人們言及禹必成大禹。治水之功,澤被萬世。

一句題外話,在漫長的歷史中,有一個皇帝的謚號就是「大皇帝」,那就是吳大帝孫權。
還有宋先生提到的國號,大唐大宋的大是習慣性稱呼,但是有的國號是有「大」的,明人朱國禎《涌幢小品》卷二「國號」條:「國號上加大字,始於大元,我朝因之。……其言大漢、大唐、大宋者,乃臣子及外國尊稱之詞」。另外北方遼金的「大遼」,「大金」。


沒有大堯,有大舜的說法。


禹為夏禹,是夏代的創始者。《左傳》:「夫能夏則大,大之至也,」夏有大之意。大禹實為夏禹的轉稱或引申,以大代夏也。禹也曾為夏伯,伯禹,伯,大也。《帝王世紀》可以為證:「堯美其績,乃賜姓姒氏,封為夏伯,故謂之伯禹。天下宗之,謂大禹。」


從構詞來看,「大」的適配性不是太好。

大唐,大宋,大明。(聽起來不錯)

大黃(黃帝),大漢(總讓我想起摳腳大漢)。


大禹不是治水有功嗎,上古時期水患嚴重,人們渴望水患減輕。大禹治水,符合百姓的心愿,在百姓心中,就治水這一點禹的功勞遠遠大於堯、舜。所以稱禹為「大禹」。


則天大聖皇帝


因為人家有稱呼「唐堯、虞舜」~


推薦閱讀:

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兒子哪裡來的?
知乎中國上古史、先秦歷史、夏朝、商朝、周朝關注的人都很少,如何改變這一現狀?
有傳聞夏朝其實就是古埃及 ,如何反駁這種說法?夏朝又是個什麼樣的朝代,目前的考古停留在什麼階段?

TAG:中國歷史 | 冷知識 | 夏朝 | 中國神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