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跨結構中哪種梁能實現最大跨高比?有哪些工程實例?
身為建築師總想盡量減少結構的尺寸,卻經常被結構師告知不切實際。
剛剛在archdaliy上看到了這個, 瞬時就有點坐不住了 :
http://www.archdaily.com/554514/footbridge-ribja-brv-arhitektura-d-o-o/?utm_source=ArchDaily+Listutm_campaign=bcbd23bb54-RSS_EMAIL_CAMPAIGNutm_medium=emailutm_term=0_b5a382da72-bcbd23bb54-40987196925米的單跨,最大的結構卻只有0.5米高,跨高比竟然達到了50! 這對於平時總被告知不超過15-20的孩紙來說,無異於被刷新了三觀啊!
這個看來是箱體結構,肋板間距大約是2米。
想問問大牛們,哪種梁結構做單跨可以實現最大跨高比? 箱體? 桁架? 或是其他? 普通工程中他們相應的最大跨度一般取多少呢?像問題所舉例子,能不能作為設計中的選型參照?
想問的是直梁,斜拉索、懸索、拱這些非直線系統不在討論之內。另外就所舉箱體的例子,應該分幾個箱體單元焊接起來比較好?單個箱體長多少為最優? 現場焊接是否可行(從圖所示環境看,空間較小,組裝之後整體吊裝似乎有點難度。)?
這你都敢邀請我……郭德綱郭師傅說了,「你要捨得死,我就捨得埋」,你不知道我專註黑XXX三十年么?
知道為什麼說你們「不切實際」么?我問你幾個問題,讓你考慮一下「實際」。- 橋樑是只走人么?還是要過土方車?
- 橋樑跨越的是二三十米的小河,還是五六十米的大河,抑或跨度更大?
- 當地有預應力加工廠么?有鋼結構加工廠么?價格、工藝水平如何?如果沒有,最近的在哪裡?中間的公路運輸情況如何?超長超寬的預製構件能夠順利運過來么?
- 業主的預算如何?業主會為了更好的效果而心甘情願的多掏錢么?還是連一點點鋼筋錢都斤斤計較?
既然提到建築選型參考,那麼對於房屋建築,同樣也是如此。
- 房屋用途如何?是不是圖書館那樣的重荷載用途?會不會有大批人員聚集?對於樓板振動舒適度有什麼要求?
- 柱距如何?八九米?抑或二十米?
- 業主和承包商願不願意做預應力或者鋼結構?願意的話,有沒有合適的分包商?
- 業主的心理價位是多少?願意多掏錢么?
如果所有這些問題的答案對於建築師來說都是最理想的,荷載非常小、跨度也不大、業主不差錢、工藝有保證,那當然可以放心大膽的去做。跨高比50算什麼,比這還大的多了去了。
好些建築師津津樂道的極端例子就是石上純也的這張桌子,為他跨刀的結構工程師是小西泰孝,跨度9.6米,厚度6毫米,跨高比高達1600。
可惜現實世界並不是一場藝術展,現實中的業主也不會任由你砸錢玩。某種程度上,設計更像是戴著鐐銬跳舞,更像是一門妥協的藝術。所以,你得知道如何妥協,你得知道先犧牲哪些。
我覺得,不需要什麼所謂的選型經驗,需要的只是計算和分析,也不用很複雜,一目了然。
正常使用狀態下,我們需要的是保證變形不會太大,否則會影響使用。如果跨中變形太大,可能結構承載力並沒有問題,但是看上去太嚇人,裝飾面層也會開裂,防水等等也可能會受影響。
跨中的豎向變形 u 跟什麼有關係呢?
也就是說,豎向變形跟荷載 q、跨度 L 的四次方成正比,跟截面的彈性模量 E、慣性矩 I 成反比。
對於變形控制來說,需要控制的是跨中變形和跨度的比值,這個比值不能大於某個確定值。一般來說,這個確定值來自於當地的建築法規和規範。
也就是說,我們的設計目標是 必須小於某個值。
一般來說,對於實際設計問題,q 和 L 可能都是確定的,如果材料也定下來的話,那 E 的變動餘地也不大,你能做文章的只有慣性矩 I 這一個變數。
如果跨度變成原來的 2 倍,因為是三次方關係,所以 I 需要變成原來的 8 倍,才能保證 u/L 還是原來的值。也就是說,20 米跨度的梁需要 8 倍的 10 米跨度梁的截面慣性矩才能滿足同樣的變形要求。
所以對於大跨度的梁,我們需要的是非常大的截面慣性矩 I。但是同時,我們又不希望花太多的錢。所以最終的問題就是,我們希望用更少的材料、更少的人工、更少的成本,做出最大的截面慣性矩。
那怎麼辦呢?抓主要矛盾效果才能最好。我們知道,對於矩形截面來說,,您覺得是增加寬度效果好呢,還是增加高度效果好呢?
簡單的小例子,以厘米為單位,假設 10 米跨度的梁截面為 30x90,我現在要做一個20 米跨度的梁,梁截面應該多少呢?我們已經知道,跨度放大到 2 倍,截面慣性矩需要放大到 8 倍。
兩條路任你選- 高度不變,寬度變為 8 倍,也就是 240x90,面積為 21600
- 寬度不變,高度變為 2 倍,也就是 30x180,面積為 5400
您會選擇哪條?
注意到,,而 。我們把 I 的表達式帶進去,可以得到
我們的設計目標是 u/L,而這個式子告訴我們,對於某個確定的 u/L,實際上存在著一個對應的 L/h。L/h 是什麼?就是跨高比啊。
所謂的 15~20 的跨高比是哪裡來的?猜出來的?亂說的?跨高比的限值其實就是這個式子得出來的。u/L 是法律規定的,是一個定值。根據這個定值,再根據彈性模量E、寬度b和荷載q,我們就能得出跨高比的大致數值。
鋼結構的 E 大於混凝土結構的,所以鋼結構的跨高比也可以大於混凝土結構的;人行橋的荷載小於鐵路橋,所以人行橋的跨高比可以大於鐵路橋。小西泰孝的桌子用的是鋁合金,E 不算小,荷載 q 約等於0,寬度又是整個桌面,所以可以做到跨高比 1600。
在設計里,沒有什麼是不可以的,只不過你總要付出代價。你就是想要更大的跨高比,沒問題,但是我們上面的式子告訴你,荷載不變,E和b的乘積就必須變大,而且,不是線性變大,而是三次方的關係。跨高比變大2倍,E和b的乘積要變大8倍。寬度 b 變大,意味著更寬的梁,意味著更多的錢;彈性模量 E 變大,意味著要用更好的材料,或者預應力,也意味著更多的錢。
再回到「不切實際」這個問題,讓我們看看實際是什麼樣子的。
這是 Ian Ritchie Architects 中標的 Stratford-upon-Avon 步行橋項目,因為場地原因,設計師需要盡量把對環境、風光的影響減小到最小。為 Ian Ritchie Architects 捧哏的結構工程師是德國的 SBP,大名鼎鼎的結構工程界泰山北斗 Jorg Schlaich 的公司。50米的跨度,跨中截面高 35 厘米,跨高比142。怎麼樣?
結果呢?業主的預算是200萬磅,平均每平米預算超過1萬磅,這已經算是非常充裕的預算了。但是這個超薄設計的造價是330萬磅,超過了初始預算一半還多,平均每平米高達17500磅。這個價錢是業主,也就是當地議會所不能接受的,所以雙方一拍兩散,項目也擱淺了。
設計超薄超漂亮的結構,我們能,但是,我們不常那麼做是有原因的。你如果捨得用碳纖維、鈦合金、超強鋼絲束、阻尼器,跨高比 140 也只是小菜一碟。但是,業主肯不肯跟著你瀟洒走一回,那就是另一回事兒了。你看,CCTV 跟著庫哈斯瘋狂了一把,又是挨罵又是火災的,折騰到現在還是頭疼不斷,這就是慘痛的前車之鑒啊。
圖片來源一村的相冊-像鳥兒那樣輕
? New River Avon Bridge
題主所給的圖片上的橋是人行橋,荷載很小,通過在混凝土裡加入預應力並不是很難實現。實際上箱梁橋邊緣人行道的部分,也就是箱梁的翼緣板外沿也只有10-20cm,即便是翼緣板與腹板相連的位置也不會超過50cm,現在等截面箱梁的橋跨度可以達到60m以上沒有任何問題,這一切都是預應力鋼束的功勞啊。所以,像這種人行橋的話真的實現起來不難的。
另外,不知道樓主有沒有見過這種東西。我們家是農村的,小時候甚至現在仍然有人用這種預製板_百度百科做屋頂,厚度大概10+cm,但長度大概4、5m。
15~20是普通混凝土結構的跨高比。我想說的是,咱們國家的施工水平,很多工程質量都保證不了,偷工減料的事情,多多少少的都會存在,國外的是專業建築工人,咱們更多的是農忙時種地,農閑時綁鋼筋的農民工,這也是為什麼這麼多結構工程師謹言慎行誠惶誠恐的原因,也是為什麼在配鋼筋的時候,放大百分之十五的原因。從材料力學上考慮,跨高比確實可以做到很大,但放大到現實尺寸的建築物,考慮的問題就不僅僅是材料的問題了。
手機簡單回復,跨高比15~20一般是指房建混凝土結構,lz不要被局限住。一般使用預應力可以極大提升跨度。
跨高比是指梁高和跨度的比,矢跨比才是橋樑的術語,要說跨高比,眾多懸索橋豈不是大去了!矢跨比好不好,給題主修正一下。
這人行橋跨度230m.這種橋力學方面早就不是問題了。被很多人沒提到的是風荷載。風荷載才是跨度大輕型結構的災難。跨高比越大結構對風荷載越敏感。
大跨結構第一要考慮的是其支承第的數量,即在保證建築美觀的前提下儘可能的減小結構跨度。之後是結構選型。包括有桁架、蜂窩梁、拱、張懸樑。就圖片看,中間加一個支點後,做懸索是第一選擇(當然建築師有同意)。最後次橋應該是自振頻率控制的。另外拱也是不錯的選擇。
如果板厚作到100mm你可以輕鬆的以這樣的梁高跨越,不過經濟性就別提了
橋樑是要考慮行人心理的
我不知道現在的建築師有沒有考慮到這些
我去重慶出差,看到跨江大橋,從上面過的時候就很擔心
因為橋墩太細了,我要在心中反覆告訴自己,相信科學
但是,還是會害怕
不是恐高,作為前橋樑施工人員,高空作業是常事
但是,下面的橋墩換粗一點的,我就不害怕
放在跨度上,也是一個道理吧推薦閱讀:
※結構工程師當初為什麼會選擇去做結構工程師?
※那些明顯很奇葩的戶型是怎麼設計出來的?
※BIM 今後的趨勢歸進是施工總承包還是設計總承包?
※清華的二校門還能保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