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真的具有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實力嗎?

-----------------------
原題主的題目描述包含主觀判斷,我認為並沒有寫在問題描述的必要,所以都刪掉了。如果題主有自己的見解請寫到回答裡面去。


首先,我反對以是否獲得諾貝爾獎對作家的能力進行簡單粗暴的評價。
憑什麼幾個瑞典文學院的老傢伙,就能決定誰是最好的作家?
而我們的讀者又為什麼要唯命是從?像小學生一樣那麼在乎寫在卷子上的分數?一邊批判應試教育唯分數取人,一邊又紛紛嚮往成績好的學生並為之諂媚?
說回來。我個人十分喜歡莫言,特別是早期的作品,《透明的紅蘿蔔》、《檀香刑》、《豐乳肥臀》等等,當然,他得獎的《蛙》也十分優秀。
然而,任何事物必無法完美。
看莫言,就難免要忍受他毫無節制或許也無法自控的冗長的文字,儘管其中充滿著瑰麗奇異的想像,但有些段落和描寫確實過於繁複,看的累。
比如《蛙》最後的劇本,在我淺見,真是多了。好比,我跋山涉水終於爬到山頂,結果你告訴我還要走兩公里才能吃飯,不走覺得可惜,走又嫌累。
我有時想,換另一種寫法,會不會更好呢?
當然,這只是我淺薄的一點想法。但,這並不妨礙我在看《蛙》的時候,哭的難以自制。
我的母親生我弟弟的時候,在鄰居家躲了一個月,搬家到城裡以後,鎮上的幹部還費盡心思找來要罰款。我那時年幼無知,只是偶爾聽母親念起,卻不能理解其中的世事艱難。及至看《蛙》時,才心驚肉跳,原來在如今貌似平靜的生活後面,曾經發生過如此恐怖的故事。
這便是我個人看小說的標準。
作家就好比浪跡天涯、孤獨衰老的爺爺,坐在村口的樹下,曬著夕陽,碎碎念過往的時光,或是偶爾嘆口氣,僅此而已。
在這一點上,莫言做的已經足夠好了。
我不需要你告訴我什麼道理,畢竟每個年代每個人都會面對具體而複雜的情況,你說的也許對,但我用不上也不想重複。更何況,你說的可能還不對呢?
同樣具備這樣講故事的能力的,還有阿城,早先的余華,閆連科,乃至更早的魯迅,郁達夫,胡蘭成。
說書的人,偶爾因為老爺的賞賜多得了幾塊錢,就能認定他是最好的?
又或者,梗著脖子,硬要問老爺為什麼單單給莫言那麼多錢?
老爺笑笑說,今天娶了新姨太,心情好。
你聽完故事還賴著不走,還不回家吃飯,是要幹啥?


不要把諾貝爾文學獎太當一回事。能拿到是對作家文學成就的一種肯定,不能拿到也不能說明什麼。
說到底由於文化差異,諾貝爾文學獎還是西方人的獎項。只有在寫作符合西方文化認知,才入的了評委的眼。中西方文學走的路是不同的。莫言只不過走的是一條與西方相近的路。而中國的文學卻是在對中國以往的思想觀念繼承的基礎上觀察、思考、開拓。當然,莫言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確實是很了不起。但他卻不敢說自己是近現代文學以來第一人。畢竟諾貝爾文學獎並不是中國文學的標杆。
我們作為一個文化獨立,與眾不同的民族中的一份子當然會有自己的眼光,有自己的看法。


個人淺見,可能不完整,望海涵。
的確,莫言在中國當代小說家中的地位不是最高的,余華等等一部分作家也很優秀。但是諾獎實際上是針對歐美國家設置的,注重於西方世界的文學,考慮更多的是作品是否符合西方的審美。就像我們讀翻譯而來的西方作品會覺得生澀難懂,西方人讀翻譯而來的華人作品也是一樣的。而莫言的《蛙》很大的一個特點就是魔幻現實主義的風格,這個與西方文學後現代主義中的風格是一致的,這是他獲獎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第一位獲得諾獎的華人作家高行健也是一樣的。
就我個人看來,他的《蛙》還是很有可看性的,雖然我個人不是很喜歡這種風格,但是也不得不承認它的優秀。文無第一,文學真的很難說出來哪個是最優秀的,題主不如放寬心,多看看各種文學作品吧。


題主把諾獎看得太重了。
那無非就是一個獎而已。
本質上和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區別不大。
新概念一等獎的獲得者,未必是好苗子,好作家吧。比如,郭敬明。

拒絕諾獎,那才是真正的高逼格。


英國作家蕭伯納就曾拒絕過這一獎項。1925年,諾貝爾文學獎落到了他的頭上,但他認為,該獎只不過是「拋給那些已經渡過苦海的人們的救生圈而已」,這筆獎金給他「一定是因為我這個時期沒有寫出什麼東西」,因而他拒絕領獎。後來,迫於輿論壓力,他還是領了獎,裝逼失敗。他沉痛得表示:「幹嘛要在一個老頭子的脖子上繫上一隻金鈴?」蕭伯納領了獎狀後,便把它掛在別墅的牆上一個不顯眼的角落裡,並將這筆約合8000英鎊的獎金捐給了瑞典的窮作家們。

2004年10月7日,瑞典文學院宣布2004年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為奧地利女作家埃爾弗里德·耶利內克,理由是:「她的小說和戲劇具有音樂般的韻律,她的作品以非凡的充滿激情的語言揭示了社會上的陳腐現象及其禁錮力的荒誕不經。」耶利內克卻發表聲明,正式宣布自己不會去斯德哥爾摩接受該項大獎。她羅列了兩條理由:第一,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不佳;第二,自己沒有資格獲得這一大獎。

在所有拒絕諾貝爾文學獎的世界作家裡,最有逼格的是薩特。1964年,瑞典皇家學院將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薩特,理由是:「他那思想豐富、充滿自由氣息和探求真理精神的作品已對我們的時代產生了深遠影響。」可讓他們根本沒有想到的是,評委會的熱臉貼在了薩特的高冷的翹臀上。他們很難理解,也不相信,竟然有人會拒絕那大筆令人艷羨的獎金和能給他今後的寫作帶來「更大推動力」的獎狀。

那還有沒有更高逼格的做法?有。

那就是拒絕接受諾獎榮譽,只領諾獎獎金。

誰?

可能是我,也可能是@馬伯庸。當然,有最大的可能是題主。題主才不想排在莫言後面去領那個獎呢,這簡直是侮辱,太沒逼格了。

(拒絕諾獎的作家,來源:寶安日報)


以下是個人觀點。
第一,國內比莫言寫作水平高的人比比皆是。拿莫言的代表作《豐乳肥臀》來說,作品讓我想到了《紅樓夢》和《百年孤獨》。男主活脫脫一個轉世賈寶玉,而裡面的描繪又帶一些魔幻風。很遺憾,這部作品正因為如此而拖拉,他想要面面俱到,這本該是優點,在這裡卻是缺點。補一,補二……各種敗筆和贅述。馬爾克斯讓人擺脫肉體的沉重,超脫升華,從而經歷一場精神的洗禮,而莫言卻只是個講故事的。
第二,莫言的筆能流出血來,他的筆一揮,可以有一幅靜謐恬靜的農家風光,又一揮,一幅血肉橫飛刀光劍影的野蠻殘忍。然而他的筆真的算不上如椽大筆,可以堅實地撐死某種文化脊樑。我只能說他積累的語料很多,但寫作的獨具匠心卻沒有。
第三,莫言作品的語言特點便是,因堆砌而豐富,因豐富而堆砌,亦褒亦貶。
第四,我們老師以前也有提到過,莫言獲獎要感謝他作品的翻譯者。我想,也許正是莫言描述的故事背景以及作品的鄉土氣息甚至是某些久遠的中國符號,向西方傳達了東方的神秘,這些東西,通過翻譯是可以做到的。也許正是通過這些符合西方人眼中的所謂的東方,他才獲得了諾獎組委會的認可。

最後的最後,我很尊重這位作家。他說他為了能每天吃餃子而寫作,說明他是紮根大地的。


看到這個問題覺得比較客觀,比剛剛搜到「莫言是個三流作家?」好一點。
實在不能想像為什麼會有人質疑莫言的小說。可能我太喜歡他的小說了,沒有人知道他的時候就開始看,他是一位才華多的要冒出來的作家,中國難得的好作家,從開拓性,普及性,作品的完整性和數量上都是非常優秀的作家。
我們中國讀者建議還是要自信起來,不要一提外國作家就很牛很好,中國作家就覺得比不上。莫言老師不太會包裝自己,但是他的才華看過他小說的人都會懂得。他們那個年代是經過文革,文化荒漠的時候,在那個年代能有寫作已經不易,更重要的是,在沒有受到高等教育的培養前提下,中國作家集體都是去吃外國作家的奶,寫出來的作品不能和外國那些受過高等教育,父母可能都劍橋牛津甚至教授的相比,所以。對中國作家,不是要我們寬容,而是要我們不要自卑。

如果中國這一百年中出的作家誰能有資格得諾獎而傲視世界的話,老舍是一個,莫言是一個。

不論怎樣,大家還在關注中國純文學,就比讀雞湯文好多了。給點贊。但是,請自信。


大部分國人做的最多的一件事是聽信跟臆斷,但從未自己去實踐、自我思考,即使有,也僅是淺嘗輒止,隨後便是跟著一起下結論。

記得當時老師說的最多的,說老舍的語言文字,多一分則膩,少一分則缺,外國人翻譯不好。但是,除了聽過《駱駝祥子》或是讀過,真正看完《茶館》原著的有幾人?

說沈從文是大文豪,文風浪漫詩意又極具地方特色,除了讀過《邊城》,你是否還知道還有《八駿圖》《長河》等不同類別的小說?

說魯迅是我國文化先驅,除了初高中必修的那幾篇《孔乙己》《阿Q正傳》《葯》《記念劉和珍君》等,有多少人完完整整看完了《吶喊》《彷徨》《朝花夕拾》《故事新編》?

世界不缺少人云亦云的眾者,但卻少有願意依靠自己睜眼看世界的人,所以也註定了後者才能脫穎而出。

文學之事,最好的文學,是不應有國界區分的,正如眾生所言「愛」一般。能傳達到世界各個角落的文學,與眾人同分享,才是算是最好的文學,這也是文學最終要走的路。

很多人說,國外的人不懂欣賞,我想,作為文化之一,假若沒有這個獎項,國外有幾人知道中國有個莫言,又有多少人會來認同我國的文化。假若我國民眾全是抱著國外人不懂文學的態度,我們現在的文學與當年所說閉門造車又有何卻別?

最後,說一句,能有這些時間,多看幾本你認為的名家的書看看,再細讀幾篇莫言的作品,與之一較,答案自然在你心中。


依我看,莫言錯就錯在他不是港台籍作家或者華裔作家,畢竟體制內的作家怎麼可能寫出好作品呢,是吧題主?


題主,你是知乎開放後的新用戶嗎?


莫言的水平在中下游?!

答主和我是活在同一個中國么?


這是題主的提問部分文字
——————————————————

自魯迅成為中小學教材釘子戶至今,你的直觀感受是什麼?他真的給國人帶來了文學上的精神衝擊嗎?還是一場政治遊戲?或是教材編輯者的個人喜好?


所以為什麼莫言要給國人的文學精神有衝擊啊?


你覺得哪些作品比他的更優秀,請舉幾個例子出來看看。


我覺得莫言有的,但我覺得余華更有啊


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那麼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莫言。你可以認為莫言寫得不好就有人可以認為莫言寫得頂呱呱。就像題主說余華如何如何,我就覺得余華寫得一般;我認為郭敬明寫的是坨屎,也會有人認為四娘不得諾獎天理難容。畢竟,即使是再沒檔次的書也會給人以啟示(辛波絲卡)。

而且,諾獎有一定的政治因素在,像網上傳的高行健得獎的事,很多人就認為高得獎是法國中國之間政治的博弈。但我還挺喜歡高行健的。
得諾獎只是在一大圈人里選一個最喜歡的,畢竟也是投票選出來的獎項,主觀色彩很濃。並不是說,這一年或者這個世紀,中國作家寫的最好的是莫言,所以諾獎頒給他。
我認為啊,確實中國當代作家裡有很多寫的比莫言強的,可能莫言的小說更容易被西方接受而已。


寫答案說莫言沒有實力或者得獎是因為國際政治情勢的,你們真的讀過莫言的書嗎?!不敢說他國內第一,但是,如果你讀諾獎得主的作品夠多,就會發現莫言的水平肯定超過獲獎標準。


真的具有。


莫言最大的毛病是語言不行。小說靈魂是語言,不是故事。之所以獲獎,是外國人不懂計劃生育,沒見過,就錯認成魔幻現實主義了。再一個,小說沒有深度。中國人生生不息不是他多麼愛生孩子,是因為孩子是寄託。中國人的無望感只能通過生後代來彌補。不知莫言是真糊塗還是沒有意識到,反正小說中莫言。
看看莫言的手筆,就知他的敘事能力如何。請上眼:《李向陽力擒」進淫棍「》
  李向陽手提駁殼槍,衝進艾蓮居住的那兩間廂房時,村裡的「進淫棍」田貴華已經在那裡了。這是個尖嘴縮腮的老男人,當時已經六十多歲,現在早已化為泥土,阿彌陀佛!田貴華屬積極干預一派,李向陽進門後,看到他正騎跨在艾蓮身上,賣力地擠壓艾蓮高高隆起的胸部。這老頭子患有慢性氣管炎,他咻咻地喘息聲與新婦殺豬般的嚎叫聲混雜在一起,製造出一種英勇悲壯的氛圍。地主陳額,跪在牆角,腦袋像磕頭蟲般一下一下地碰撞著牆壁,嘴裡念叨著一些含混不清的話語。
  李向陽多次去過陳鼻的家,熟知他家的結構。那是兩間朝西開門的廂房,房檐低矮,房間狹小。一進門就是鍋灶,鍋灶後是一堵二尺高的間壁牆,牆後就是土炕。李向陽一進門就可看到炕上的情景。李向陽看到了炕上的情景就感到怒不可遏,用他自己的話說叫做「火冒三丈」。他扔下手槍,一個箭步衝上去,左手抓住那老頭子的左臂,右手抓住老頭子的右肩,用力往右後方一別,就把老頭子甩在了炕下。老頭子頭碰在尿罐上,尿流滿地,屋子裡瀰漫著臊氣。老頭子頭破了,流出了暗黑的血。其實他的傷也沒有多重,但他尖聲嚎叫,十分誇張。一般人聽到這樣的哭聲就會嚇暈,但李向陽不怕,李向陽是見過大世面的人。

我只改了一下主人公的名字,就變成了另一個故事。同樣是白話,看下阿城先生的《棋王》,天上地下,雲泥之別。


諾貝爾文學獎真的代表了文學水平高嗎?


還記得我的現當代老師說過一句話,我特別特別的認同,他說:
「莫言獲得諾獎,但這並不代表他是中國現當代的巔峰,只是他有這個能力得這個獎。而中國還有很多比他有能力的人,比如韓少功。」
意思大概就是這樣。
對,沒錯。然後我愛上了韓少功(⊙v⊙)


我只是很好奇「中下游」的看法是怎麼形成的。

就我的理解來說,題主在提的問題中,先給出了兩個結論,其一「莫言作品水平不高,我看不上」,其二「諾獎是應該發給大文豪的」。

問包含著結論的問題,至少先給出論據,不然會很困擾的→_→

先把「莫言的作品文學水平如何?」和「諾獎的評判標準是什麼?」好好解釋下嘛……


推薦閱讀:

魯迅拒絕諾貝爾獎提名的真相到底是怎樣的?

TAG:作家 | 諾貝爾文學獎 | 中國文學 | 文學鑒賞 | 莫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