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國內有許多人不喜歡美式遊戲?

我有一台xboxone,曾經也有一台xbox360,裡面有很多美式大作,特別喜歡。我在二次元遊戲公司工作,但是自己不愛玩二次元遊戲。除了看動畫漫畫以及畫原畫之外,其他方面就基本上和二次元沒關係了。我喜歡美式遊戲,喜歡第一人稱射擊,喜歡gta,使命召喚,戰地等單機遊戲。喜歡遊戲中美國人說話的調調。後來身邊的人就勸我買ps4,體驗體驗索尼的IP,玩一玩日式RPG,還有二次元卡牌遊戲。並且說國內還是喜歡日式遊戲的人多一些,那些美式遊戲,除了賽車射擊無腦突突突體育競技之外就沒有別的了。真的是這樣嗎?還是說,自己身處的圈子有問題?
另外,最近二次元遊戲越來越火爆,傳統遊戲公司涉獵二次元遊戲項目也越來越多,是否與之有關係?隨著95後,00後這些偏向喜愛輕度休閑與二次元等新的核心玩家崛起,輕度遊戲、氪金內購遊戲和二次元遊戲會否越來越火,甚至有擠壓傳統美式單機遊戲發展空間從而導致傳統單機遊戲轉型的可能性?


國內的「二次元」概念已經泛化了,在陰陽師上多氪幾單就是血統純正二次元。你真的去把日式傳統RPG拿到檯面上來玩,DQ接受的人都不多,更不要說galgame了。

你要說亞洲文化上有共通之處,所以日本的一些遊戲在國內會有天然加成。這倒是沒錯的。如龍系列的中文版銷量成為了這個系列續命的動力,法老控這個小廠憑藉軌跡熱潮席捲國內,在歐美市場肯定達不到這個水平。

現在日式遊戲想要打國際市場,基本上是小廠親中華,大廠親歐美。很多傳統的日式遊戲,只要在日本銷量過關,加個中文在中華區就不會太差,算是很保險的一種做法(就算在日本銷量不行,加個中文說不定還能火一波)。但你要真的面向全球,為亞洲市場的妥協可能就會排到比較靠後的位置。

真的要說因為中華區日式遊戲的火爆能夠影響歐美遊戲的銷量,這倒是不太可能。畢竟歐美廠商的技術勢力和雄厚資本擺在那。就比如你想看英雄故事,就算你的童年是奧特曼不是蜘蛛俠,美式超級英雄大片就是比日本特攝好看。你想經歷酣暢淋漓的冒險,也只有德瑞克和勞拉真能把精細絕倫的建模場景給分分鐘踩塌,軌跡里只有各種重複建模來迴繞路的迷宮。

遊戲你們也管它叫第九藝術,說是文化作品倒也沒大錯。不論遊戲的劇情怎麼包裝,在遊戲里必然會帶有製作方本身的文化內容與思維方式,從而隨著這款遊戲推廣開去。說好聽了叫文化融合,說陰謀論點叫文化侵略。不過仔細想想,這個世界本就是這樣子的呀。


是的

同時還有許多人不喜歡日式遊戲,另外還有許多人日式美式遊戲都不喜歡,更有甚者連電子遊戲都不喜歡。


所以該幹啥幹啥,多打遊戲少撕逼。某種程度上天朝玩家有一點好就是大家口味多元化,任何類型都有一定的受眾和土壤,多找同好不好嗎。大好的遊戲時光都消耗在說服不可能說服的人身上,你還不如找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們一起吹水互相吐槽。

你會發現,事實上,有很多人喜歡美式遊戲,也有很多人喜歡日式遊戲,還有許多許多的人日式美式遊戲都喜歡。

玩遊戲的,都是朋友。by雞盒網


針對這個「美式」說一下。這倒是一個有趣的問題——遊戲產業的地域分布。

「美式遊戲」也就是跟「單機遊戲」一樣,為了區別一個本來很小的門類而把其他所有補集強行歸到一起造出來的分類而已。很明顯造這個詞的目的就是為了區分日本的遊戲,最後的話題也明顯是要被帶到討論日本遊戲的風格上。但把不是日本出的遊戲就籠統丟到美國一個國家並冠以「美式遊戲」之名,這又是「世界只有一個外國,美利堅合眾國是外國的唯一合法代表」的經典想法,只是每次被習慣性無視的都是歐洲諸國,人家真是要哭暈。不是說遊戲里的人物是美國人甚至說英語這個遊戲就是「美式」。

首先來說,拿美國來代表所謂「車槍球」實在是過於狹隘,就說車這個門類,拿來做「美式車槍球」舉例的代表——微軟的Forza,其地平線系列是英國做的。實際上賽車遊戲的大半壁江山都是英國製作組的天下,近十年來活躍的,極品飛車、賽車計劃、Driveclub、The Crew、Codemaster旗下的塵埃、GRID、F1……這些統統是英國工作室的作品。然後剩下日本的GT加上歐陸的義大利、法國出品的硬核向模擬作品。就算邊開車邊打槍的遊戲,GTA從第一代起就是純正的蘇格蘭愛丁堡製作,其他的凡是有車的元素在裡面的,看門狗、睡狗、黑手黨、黑色洛城、正當防衛這些沒一個是美國的。美國何德何能來命名車這個門類?

然後說球,EA Sports旗下的絕大多數品牌是位於加拿大溫哥華的EA Canada做的,包括現在的頭牌FIFA,在二十年來一直是EA Canada出品,還包括現在的NHL、UFC和當年的NBA Live。而PES是日本出身,目前由英國製作。另外FIFA作為一個加拿大製作、美國發行、主要市場在歐洲的遊戲,你要定義它為什麼「式」?

至於槍就不用說了,一人稱三人稱射擊都有大把大把的非美國製作組作品,現在的射擊界巨頭之一的戰地就是瑞典的DICE的。當然美國遊戲業在「槍」這個門類上的確有相當大的勢力,但拿「美式」來代表射擊遊戲還是算了吧。

從遊戲公司的角度,EA旗下BioWare是加拿大的、DICE是瑞典的、Criterion是英國的,做體育系列的EA Canada是加拿大的。育碧就不用說了,發行主體在法國,製作主體在加拿大法語區,其他工作室分布於法國本土、德國、東歐、北歐等地。美國的發行商,Bethesda旗下有法國的Arkane和瑞典的MachineGames,2K有2K捷克、2K澳大利亞等,華納有英國的Rocksteady和TT Games。而日本發行商SEGA、SE等的西方部門,旗下作品的工作室大多數在歐洲和加拿大。從國家的角度,英國、加拿大、法國等實力強勁的且不說,就拿瑞典來說,戰地、全境封鎖、德軍總部、正當防衛等射擊3A,Paradox系策略遊戲,Minecraft、糖果粉碎傳奇乃至山羊模擬……這些全是瑞典公司製作的!遊戲界能有的領域,這一個不到1000萬人口的國家不僅全包了,而且各個領域的實力都是巨頭的級別。而且在某些門類里,最典型的便是策略和模擬題材領域,美國遊戲業在當代除了文明和模擬人生這種巨頭產品外幾近沉寂,反倒歐洲在這些門類如今一片欣欣向榮百花齊放,乃至瑞士、捷克、波蘭、保加利亞、芬蘭等小國都能推出不少優秀作品。

不可否定的是,美國在90年代這些遊戲派別發端的時期的確有著卓越的開創性貢獻,這得益於早年美國在計算機領域的領先地位和當時環境下眾多成功創業者在美國的努力,在當時美國的確可以擔當起「美式遊戲」之名。但如今已經經過20多年的時過境遷,早期的美國開拓者,今日仍有暴雪、Valve、Bethesda等延續至今並仍能引領一方甚至定義某一遊戲類別的,但更多門類早已遍及世界。我們看到電影或互聯網這些行業為美國壟斷,但當今的遊戲業沒有哪一國有壟斷的實力和資本,相反遊戲業的頂尖技術在世界範圍內的流通幾無壁壘。所以每年的頂級電影大片只能不厭其煩看美國人灌輸「美式主旋律」「美式英雄主義」,但遊戲界的頂尖就可以是GTA這種赤裸裸地嘲諷美國價值觀的作品。

所以說拋開具體門類去談「X式」那實在是毫無意義,你要講習慣那也是習不習慣某一個派別,比如射擊、動作、策略、格鬥、獨立等等,跟習不習慣哪個國家做的遊戲毛關係都沒有(反正遊戲用的都是英語)。只有在具體的派別之中,談論某個國家的風格才有意義,比如RPG,你可以區分出東方的日本、韓國、中國,西方的北美、西歐、東歐各自的獨特風格,來定義「X式」,再在這基礎上討論各自的風格與其受眾群體,即習不習慣的問題。哪怕就說氪金手游,你也得限定在這個領域裡再比較東方和西方的氪金手游各自如何運營,拿中國的借用日式畫風氪金手游去比美國的現代3A射擊遊戲,這能產生任何參考價值嗎?

當然很多的遊戲派別已經根本分不出東西方,更別說具體到某個國家的特徵了。切題地說,要說到今日東西方理念上還存在巨大分歧的,adventure這個門類大概可以算一個。東方式AVG注重人物、對話以及對話對於劇情走向的影響,直至特化成了「視覺小說」「文字冒險」的形式,並發展出了完全以達成特定選項組合來模擬與遊戲角色戀愛過程的Galgame(ギャル,就是美少女遊戲)這樣的高度凝練濃縮的AVG門類。而相反在西方,AVG的主題從一開始就設定在情節、懸疑、環境互動等截然不同的路線上,最後發展成了精簡遊戲操作而高度模仿影視劇的敘事手法的所謂「章節式冒險」,以及大幅度壓縮人物對話,乃至連情節都精簡掉,只留下人物、環境和少部分文字說明的所謂「步行模擬」。這個派別大概是最能體現「不習慣」的。比如長期接觸東方AVG的,玩美國的Telltale的章節遊戲,那絕對是完全被丟到另一個星球上的感覺——不能跳對話、不能存檔、對話選擇限時,而且遊戲中的選擇對劇情走向幾無影響,唯一感覺到自己在玩遊戲的環節只有分量很大卻沒什麼技術含量的QTE動作,尤其對於接觸過大場面動作射擊遊戲的人來說,由這樣一堆既沒場面又沒可玩性的環節構成的遊戲確實是很難接受,而要看情節我還不如視頻通關。但在西方的體系下,Telltale所代表的卻正是AVG的發展方向,以致12年的《行屍走肉》能擊敗眾多3A作品拿下年度最佳遊戲這等的殊榮。所以談這樣具體的門類的時候,你也才有所謂習慣還是不習慣的說法。


其實之前就想回答了,但是因為答案太簡單不知道怎麼展開。

現在想好了

是,不僅是美式遊戲

國內還有很多人討厭日式遊戲,還有很多人討厭主機遊戲,還有很多人討厭網遊,還有很多人討厭手游,還有很多人討厭......

不是你圈子的問題,是世界的問題,是個人習慣的問題。

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的思維方式習慣愛好完全不同,所以問這個問題毫無意義。

國內從以前到現在有幾個神奇的觀點,都是我接觸過的,我給你總結一下。

1、電視遊戲是沒有未來的,電腦遊戲開始搶佔遊戲機市場了。(2002年)

2、單機遊戲是沒有未來的,網遊開始搶佔單機遊戲市場了。(2005年)

3、客戶端遊戲是沒有市場的,頁游現在佔據了絕大多數人的無聊時間。(2009年)

4、現在遊戲時間碎片化了,所以人們都在玩手遊了,非移動遊戲是沒有未來的。(2012年)

5、現在誰不玩LOL啊,你還玩單機?


我要是真聽了,我能玩到現在?

每種觀點要展開的話,自己去百度搜,一搜一大堆。

我只能說一句,This is shit


其實,真正擠壓傳統美式單機生存空間的是美式網遊。

就拿你最熟悉的xbox來說吧,xbox主管Phil Spencer曾在2015年的e3上毫無掩飾地表達了對英雄聯盟和坦克世界商業績效的羨慕之情。

曾經給xbox360做獨佔的epic則乾脆把49%的股份出售給了騰訊,基本上完全變成了網遊廠商。

至於國內,英雄聯盟這樣的美式網遊統治地位非常強大。

LOL的人氣可謂一騎絕塵。哪怕在線人數能一度衝到600萬的cf如今在國內也被LOL遠遠甩在了後面。

另外大部分日系玩家對美式主機玩家都是很友好的,畢竟大家都是比較邊緣化的玩家群體。


國內玩日式遊戲的和玩美式遊戲的玩家沒什麼變化,因為這兩類人各自來自於不同的地方。

日式遊戲玩家大多都是2000年前後就開始玩主機的那波人,他們經歷過SFC到PS1的技術爆炸,人類史上第一次次世代,他們主要玩的是FF、DQ、傳說系列等JRPG。

美式遊戲玩家大多是2000年左右開始在3DH下載遊戲的那波人,那時候博德之門、榮譽勳章、半條命、暗黑2還有日後的魔獸都是這波人最常玩的遊戲。

當然還有一類人,就是在機房搓KOF和街霸的,這類人現在已經非常稀少,而且網路上也不怎麼見得到了。

這三類人到了現在這個時間點,日系玩家是最多的,畢竟PC上前後經歷了網路遊戲和MOBA競技遊戲兩撥浪潮,把歐美派洗掉了一大批,而固守主機的日系玩家沒有什麼影響,殘存的歐美派主要來源於pc,到了ps3和ps4時代也有不少轉入主機中,於是你在A9經常可以看到兩撥人互掐,爭論P5和巫師3哪個好。

歐美派分流了,散布在pc和主機上,而國內沒有什麼聲音比較大的正兒八經的pc遊戲論壇,所以歐美pc派的被3dm和遊民的盜版噴子們稀釋掉了,剩下的轉入主機的被a9的索青和日呆狂草著。

現在全世界遊戲的大環境是歐美遊戲獨霸天下,賣得最好的絕對是歐美的,他們的遊戲也簡介引領了潮流,比如沙盒、比如開放式世界、比如寫實化的風格。這是構建在堅實的技術之上的,日本人短時間內無法反超。

日本不是技術不行,是不肯投入更多資金在技術上。ps2時代你說日本人賺到錢沒?ps3時代集體縮卵又是什麼意思?眼看歐美那邊虧本也要砸錢把技術弄上去,終於把市場搶到手,現在ps4時代跑出來說我們賺的不多所以沒錢搞技術?

合著ps2時代那些做古惑狼、挖金子的廠商比做鬼武者的日廠還賺錢?當年這些廠在ps1和ps2上還不是順著日本人的規則做關卡,做打擊感,做卡通。還不是被日本人按在砂紙上摩擦?

2017年,我們能玩到的最頂尖的Jrpg,依然還是P5這種回合制,FF15拖了10年終於在兩個製作人磨洋工和爭權奪利中拉出來一坨半成品。你說這是天災還是人禍?是道德的淪喪還是香香雞的懲罰?

幻想一下,你們就用你們的腦洞幻想一下。

日本戰國時代,德川一家子和全國的大名開戰,你作為一個小忍者,在半藏的提攜下幫助德川家康暗殺各地的大名,整個日本都是戰場,滿地圖都都是織田信長大面積屠殺忍者時期散落的忍法帖收集點和隱居的老忍者。

你能用各種忍具、你能去任何地方、你想去屋頂,直接用抓鉤,而不是爬牆,你暗殺目標,直接用手裏劍而不是袖劍。

你說天誅如果有5,你說天誅5如果在07年之前出來,是不是就沒刺客信條什麼事了?


先聲明一下,PS4遊戲不等於只有日式RPG,索尼雖然是日本公司但是同樣他也是世界級的大型故事,舉個 ,像頑皮狗工作室的兩款經典遊戲——美國末日和神秘海域幾度成為年度最佳遊戲,但是同樣他是美式遊戲風格,當然微軟也有很好的遊戲,例如光暈和量子破碎。喜歡硬核遊戲的玩家依舊大有人在,所以例如戰地,r6等遊戲的銷售額度始終屬於比較高的。像樓主所言的氪金之類的快速遊戲絕大多數依舊只是存在與手機端,而手游本身就是以打發時間作為他的核心發展方向,因此即使他的玩家再多和3A作品之間還是存在差距的。不是所有公司都和科樂美一樣,為了一塊蛋糕而且放棄自己手上已經握住的蛋糕


國內PC玩家是玩美式遊戲長大的,但是國內遊戲機玩家對於槍車球並不反感,因為無論RPG還是FPS其實都是外來的,和中國文化不是完全對口,一般是誰主流就玩誰。另一方面,即使是中國的核心PC玩家,對於美式遊戲的理念也不是照單全收的。畢竟文化和市場差異太大了。

美式遊戲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 對角色扮演近乎宗教式的虔誠
這個角色扮演不是指RPG,而是說讓玩家帶入角色。美國人經常在根本不適合主視角的遊戲中亂用主視角。美國人討厭預置劇情,連上田文人的體驗型敘事都反對。你別看美國人現在電影化玩的最溜,其實每個美國製作人都有一個狂野的理想,最好遊戲里什麼劇情和任務都沒有,全靠玩家自己去創造
可想而知,這個想法在現階段根本行不通,否則WOW也不會設計副本這個東西了。

2 對模擬的異常迷信
至少到可見的將來,遊戲要從系統層面上模擬還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尤其是ACT SPG這類遊戲,遊戲系統都是高度抽象的。甚至可以說,遊戲系統越是脫離現實,遊戲性就越高。典型就是任天堂的遊戲。
美國人往往為了追求真實,機械化地照抄現實規則,導致的結果就是遊戲根本沒法玩。他們總是想著復原了現實的動作過程,手感自然就和現實一樣了,然而實際的復原度連10%都沒有,歐美ACT的手感糟糕,根本原因就是這個。而日本人喜歡完全拋棄現實,按照現有遊戲設計水平和硬體水平設計一套高度抽象的系統。
但是隨著技術的進步,模擬的程度也在不斷提高,很多原本不可行的思路現在也能實現了。比如最近的榮耀戰魂,通過複雜的動畫系統復原格鬥的過程,這個思路20年前日本人就搞過,比如拳打到對方身上被擋住,應該中途收回才對,過去的硬體不可能實現這麼複雜的過程,除了掃腿外的攻擊都是直接透過人體的。
宏觀的說,美國人的遊戲製作思路其實一直都沒有變化,只不過20年前硬體水平無法支撐他們的想法,日本人的製作思路更適合低水平的硬體,而到了現代,模擬的優勢就逐漸體現出來了。

3 性解放與審美差異
不要聽信國內媒體關於回歸家庭的那些胡說八道,現代的歐美社會是一個絕對性解放的社會,遠比中日韓開放得多,很多在亞洲屬於福利的東西,在美國都是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這就導致在亞洲大行其道的軟色情在歐美很不受待見,而歐美的硬色情亞洲人完全接受不了。
美國文化強制要求外向,強制要求開朗,與要求穩重有城府的儒家文化正好180度相反。所以在中日很有基礎的GAL GAME在美國完全吃不開。
美式遊戲女主角比例低不說,就算有女主角,往往也會因為女權問題故意醜化。你要是問歐美製作人,他們會告訴你,「現實中就是沒有女戰士,現實中的美女就是很少」,又拐回模擬問題上了。

4 生活習慣與其他文化差異
美國的槍文化和狩獵文化,在亞洲完全不存在。獵鹿人在美國是白金級的招牌大作,我見過的亞洲人100%不能理解其遊戲性所在,就如同美國人不能理解女生偷偷放情書。
美國白右政治家公開宣稱「踢足球的人缺少男子氣概,是一種同性戀運動。」,大部分美國紅脖子也有這種看法,外國人無力吐槽,而NFL在北美外乾脆就不存在,明明日本人也玩棒球,世界盃卻只有美國加拿大。


在這個育碧新遊戲steam國區銷量能幹翻美帝,origin戰地1淘寶銷量首月數萬,微軟《地平線3》國區銷量差點艹翻美帝,GTA5國區銷量百萬,守望先鋒戰網國內銷量破500萬,H1Z1一個公眾號輕鬆炒上百萬銷量,戰爭機器4突破2000大洋的時代,題主你告訴我國內二次元日式遊戲很受歡迎??


我的感覺恰好和你相反,我感覺身邊都是槍車球在擠壓傳統日式遊戲的生存空間


日式遊戲不等於二次元,謝謝
不如說今天提到日本遊戲就只能想到二次元是日本遊戲業界的悲哀


二次元遊戲「擠壓美式遊戲空間」?請問你說的是哪一類美式遊戲?

這一種?幾十年的老牌漫畫IP,拳拳到肉的動作遊戲?

這一種?席捲全球的全年齡動畫背書,氪金沖錢手機遊戲?

還是這一種?3A大作壓陣,有梗有趣的放置遊戲?

題主樹了一個不存在的靶子,用一把不存在的槍開了一槍,然後宣稱這一槍命中目標後會帶來多少多少結果。

國內的遊戲產業就是把持在這種貨色手裡?那我可以理解為啥國產遊戲都是垃圾了。


更傾向於什麼類型的遊戲是一個複合量,文化認同度x同質區分度。

時至今日我對汽車的認識極限是「抄襲夏利」和「致敬五菱」,
同理,我對近現代戰爭的反感超過了萌豚心導致打死我也不玩姦これ,
每年我爹都試圖為我傳播十個壯漢搶皮球的福音但我還是覺得像動物園逗黑猩猩。
(痛批日本人尷尬中二舞台劇文化的美式愛好者們一點也不承認自己被槍車球文化腦交了。)

雖然日美各有傾向,但是這一點實際是和其中包含的要素有關。
比如「機甲」要素在我的黑名單里,星際爭霸和高達全系列都免談。
「老式RPG」決定了我既能打世界樹迷宮也能打永恆之柱(雖然並不是同一種老式)。

這就要引入另一個概念,同質區分度。
比如說我當年把GTAVC打了個底兒掉之後我今生今世就再也不想玩這個系列了,
我對飆車街頭王八蛋文化的接受度到此為止,5代對我來講玩十分鐘都是折磨。

「日式」同質是國內老命題了,百黑不厭。
你就打了那麼點遊戲看了個介紹就千字長文黑起來我能怎麼辦,我也很絕望啊。

同理,Wolfenstein 3D和HALO 5對我來講也是「同一個遊戲」,或者叫同一種無聊。

我對槍槍槍遊戲的文化都不打算接受,你讓我如何有動力去區分你是不是同質。


是有人不喜歡美式遊戲 也有很多人不喜歡日式遊戲 很正常
換個方面來說其實和日本動畫和好萊塢那些大片這兩種不同的影視文化受眾不同一樣的道理 當然 兩者都喜歡的也有很多
回到這個問題來 你說喜歡美式的不多嘛? 其實各大遊戲網站等討論歐美3A大作的話題量比日式遊戲多的多 日式遊戲幾乎只有幾位大牌 像如龍 FF 女神異聞錄 或者各式魂系列出來後 會有一定的爆發 但總體對於相對穩定輸出的歐美式3A大作來說 確實要少不少
至於題主說的國內不少公司急著進這個二次元圈子 可以這麼說 圈子大 成本低 風險小 說白了 做那個陰陽師 能花多少錢?和動不動幾千萬上億美元的開發費沒法混為一談 央視去年報道中國二次元規模已經達到2E人 hhhhhhh 這比日本總人口還要多個幾千萬——


啊?我周圍都是不喜歡日式遊戲的人啊。題主啊,你問的問題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啊!


首先回答:是的。
其次別人不喜歡就別跟他提不就好了,那麼多能聊的非得提遊戲還聊不到一起去就沒勁了


我知道,其實風格不重要,你們只是喜歡玩手機遊戲(逃)


單機領域世界上最火的的三大遊戲類型就是槍車球,基本都是美式遊戲佔大頭了。放在國內的話,這個基數應該也不小。網遊的話,LOL也算美式遊戲吧(笑)。題主身處二次元公司,周圍的遊戲環境肯定是以二次元為主,二次元領域哪家強?道理很明顯了吧。所以周圍的環境可能會有許多先入為主的觀念,私以為美式遊戲仍然是目前的主流。


我有時候覺得世界挺混亂的,一邊有人喊日式是不是要撲街了一邊又有人問是不是你們不喜歡美式啊——

大佬們你們到底打得是啥式遊戲給個准我好跟風啊,你們大旗一天變一個色我很絕望的啊。


回到問題上來,我覺得大部分人打遊戲首先體驗到的是遊戲內的元素而不是這東西的爹媽哪裡人。比如我自己比較能打RPG,所以我選遊戲基本上是往這個類型上靠。然後這又到了另一個選擇,我不太喜歡那種槍槍槍的RPG,因為我玩久了頭很容易暈,所以我會盡量找那種指令式的RPG來玩。最後我按照我的標準找來了P5為首的各路日呆RPG,當然我也花了幾十個小時去玩了廢土2這類老土美式RPG並且樂此不疲,但是實話說白皮做傳統RPG的數量真的遠遠低於他們出產的槍槍槍槍槍槍槍。

所以不是我偏愛鬼子遊戲,是剛好我喜歡玩的那類型鬼子比較擅長而且出產量多罷了。這個情況套在你本人身上也是成立的,你覺得槍槍槍比排排站下指令爽多了,挑遊戲的範圍自然而然就會往白皮身上靠。所以朋友好好打遊戲,不要整天迷思什麼美式日式的,如果鬼子擅長的是槍槍槍槍槍而白皮擅長RPG和waifu你豈不是要上來問是不是國內有許多人不喜歡日式遊戲了。。。

至於朋友的問題嘛,建議不動如山,說不定哪天你朋友又高喊著美式遊戲偉大回來找你一起玩槍槍槍,順便相約周末開著皮卡帶著X1去傳說之樹下一邊燒烤一邊開亂交啪呢。

真的,美國朋友都是這樣跟我描述他們X1的用途的。


所謂二次元火,只是說明以前不火。

國內單機玩家,大多數是玩PC的,很少有人有主機的。

PC上大部分都是所謂美式遊戲大作,日式遊戲很少,也就三國志、真三國無雙了。

事實上GTA5是國內賣的最多的pc單機,然後太多人沒事打打2K、FIFA、實況的盜版。

網吧除了上述遊戲,一般都有使命召喚、求生之路、紅警、極品飛車,這些都時很多人玩了多年的系列。

最常見的是魔獸單機,現在20左右的人基本都玩過。

日式在pc時代小眾的不行。

玩家群體里還有一大片傳統網遊玩家、現在的手遊玩家。對他們來說根本不會去區分什麼美式、日式遊戲,都是中式氪金免費網遊。

現在流行的所謂二次元遊戲,都是中式氪金改造後的遊戲。不存在美式日式的區分。如果說現在國內人不喜歡美式遊戲,那麼也能說國內人不喜歡日式遊戲。

沉默的多數罷了。


推薦閱讀:

國外遊戲廠商不出漢化是因為覺得沒市場嗎?
如何評價高達versus?
從任天堂自身出發,為什麼當初要堅持使用卡帶而不是光碟?
如何看待「[PS4] 這一天還是來了 PS4正式宣告破解 破解機真機演示」這篇文章?
歷史上有哪些被IGN等遊戲媒體低估的遊戲?

TAG:遊戲 | 單機遊戲 | PlayStation | PlayStation4 | XboxO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