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像雕塑和紀念性是如何分離的?

據蔣勛所說,埃及人的大量人像雕塑,為「雕塑」和「紀念性」做了不可分割的聯繫,在西方直到19世紀末羅丹之後,雕塑才叛逆了這一傳統。

那麼人像雕塑和紀念性究竟是如何分離的?以及造成這種分離的歷史、美學原因是什麼呢?


謝邀
我個人對於「雕塑與紀念性的不可分離」的理解是作為雕塑作品,特別是大型的雕塑作品,其具有一定的功用性,而這種功用性賦予雕塑一種紀念性。
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裡,藝術家做藝術品其實並不是自發的,藝術品更多的是被作為一種「訂件」。藝術品的製作往往是有固定的買家,是有目的性的製作。所以在古典時代的藝術家大多是會根據買家的要求去完成藝術品的製作。
雕塑,特別是大型雕塑的出現其實就是一種紀念。在埃及,我們要麼看到的是對於法老王及其妻子家人的雕塑,要麼看到的是對於神靈的雕塑。而這種雕塑就是一種權力不朽的象徵,無論其代表的是神權還是王權。出於此種目的,雕塑自然就需要彰顯出一種「紀念性」,讓民眾對於所代表的對象感到敬畏。而在古代,任何地方的文明對於民眾的教化歸根到底就是引發人民的兩種情感:憐憫(多用於宗教)、敬畏(多用於世俗王權)。
其實我個人並不認同是埃及給雕塑確立了這種紀念性。這種紀念性的特性是雕塑作品作為一種公共的教化手段的產物,很多別的藝術形式也具有類似的特點,只是雕塑較為明顯,而且,這種紀念性又能和雕塑這種藝術形式結合得非常好,似乎成了其固有的美學特徵。埃及只是得益於文明發生的較早。而後期的宗教雕塑,對於神靈的雕塑也是用一種具有紀念性的人物造型引發人民對於神靈的偶像崇拜。
羅丹的出現,並不是有意地改變了這種雕塑具有的紀念性。其實羅丹的雕塑作品,也具有一定的紀念性,比如《巴爾扎克》、《加萊義民》。但是正像我們評價但丁那樣:「他是舊時代最後一位詩人,也是新時代第一位詩人」。我們可以說,羅丹是舊時代最後一位雕塑家,也是新時代第一位雕塑家。羅丹恰好處在一個分水嶺中。
那麼這種雕塑的紀念性是如何去除的呢?
這其實和19世紀中到20世紀這段時間裡藝術整體的去公用化有關。首先它發生在繪畫領域,當有了照相機後,繪畫的功用性被代替了,而藝術在古代所具有的教化、啟蒙作用也早已被被書籍或信息流通發展取締。藝術品的功用性在這時候似乎只剩下審美。而藝術家創作的藝術品也慢慢的從早先的訂件,為一些固定的對象(皇室、教廷或貴族)服務,變成了自產、自賣的商品。這為藝術的轉型奠定了一定的外部基礎。
藝術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轉變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我歸結為藝術家的「自覺」。這種自覺來源於傳統藝術觀念的崩潰(藝術品功用性的被替代),以及藝術創作形式的改變。以繪畫為例,在繪畫上,畫家的第一批自覺者是後印象主義者,他們幾乎開啟了現代繪畫的發展。而在這之前,印象派對於他們的啟迪也是功不可沒的。在古典繪畫中,畫家基本都在工作室完成作品繪製。而印象派畫家基本改變了這一創作模式,他們走出畫室直面自然。雖然印象派還是寫實繪畫,但是在當藝術家直面自然的時候,為了捕捉稍縱即逝的自然光影,畫家需要快速地、即興地作畫,而不是像古典畫家那樣可以在畫室中精雕細琢。而這時候,畫家的手就「畫開了」,從繪畫技法上可以說比古典時期的畫家們更自由。我們看印象派作品時看到的和古典繪畫做大的不同除了光色的處理,還有就是那些自由的、帶有個人色彩的筆觸。這就像中國的藝術的「自覺」最早來源於魏晉時期的書法家一樣。這些筆法的自由也為藝術家個人對藝術的自覺起到了很大的影響。
雕塑也有類似的現象。雖然在雕塑中沒有印象派。但是羅丹本身的藝術創作就在形成一種突破,這種突破時反傳統的、反學院的。
比如紀念性的雕塑《巴爾扎克》

過去典型的紀念性的雕塑是這樣的

就像我們過去的歷史畫一樣,紀念性的人物雕塑也必須典型人物、典型造型。而《巴爾扎克》乍看之下卻像是一件未完成的作品。它並不如那些古典主義的作品精緻,甚至也沒有體現巴爾扎克作為一代文豪的的光輝形象。而是截取了巴爾扎克的一個瞬間,好似造成剛蘇醒正披著睡衣正站在陽台上惺忪地望著巴黎,望著芸芸眾生。而正是這種非典型的創作表達了一種真實的人的氣質。
《巴爾扎克》還是一個紀念性的雕塑訂件,而另一件我很喜歡的作品《青銅時代》則更具有突破性。

《青銅時代》是羅丹真實人物塑造的男子裸體雕塑,手法寫實,以「青銅時代」為題,象徵人類的啟蒙時代。從創作手法上來說,這具雕塑似乎很保守,但是其形態與藝術家最後賦予其的意義卻是非常現代的。雕塑不再是對於某人、某事、某神的紀念,而是表達了藝術家對於整個人類文明啟蒙時代的象徵。也就是說在此刻藝術家可以賦予藝術品獨特的含義,用以表達自己的個性及追思。
羅丹之後的雕塑家在整個現代藝術興起及現代藝術家們的「自覺」中開始新的嘗試,不再局限於題材,不再局限於材料、更不局限於形式等。整個的藝術發展的「自覺」套用畢加索的一段話就是
「現代藝術家們需要找尋自己的太陽照耀自己。」
藝術創作包括雕塑已經從最早的訂件變成了藝術家自覺的行為,而在這個過程中雕塑所具有的紀念性也一併瓦解。雕塑變成了一種藝術的表達手段。藝術家為了彰顯自己對於藝術的理解,按照各自的美學追求來創作雕塑。
下面是羅丹後的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雕塑作品:
馬約爾《地中海》

畢加索《牛頭》

杜尚《大馬》

里普希茲《形象》

波丘尼《空間中獨特的連續型》

布朗庫西《吻》

賈科梅蒂《指手的男人》

以上是我自己對於題主問題的理解,可能比較偏面,望對題主有幫助。


我先說下人像雕塑只是雕像藝術形態的一種,如果按照雕塑的應用範圍分為:紀念性人物雕塑、主體性人物雕塑、裝飾性人物雕塑。紀念性雕塑主要表彰歷史人物或紀念重大歷史事件題材的圓雕或浮雕,是緊密聯繫廣大群眾的最生動活潑的有效的宣傳教育手段,通過紀念性雕塑再現的偉大歷史事件,塑造的傑出的歷史人物,來顯示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崇高理想。

羅丹立了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善於用豐富多樣的繪畫性手法塑造出神態生動富有力量的藝術形象。他的《青銅時代》、《思想者》、《雨果》、《加萊義民》和《巴爾扎克》等作品都有新的創造,曾受到法國學院派的抨擊。

羅丹所塑造的人物都是忍辱負重、現實生活的內涵寫照,他的藝術力量不是外在的呼喊,而是理性意義的表露,是內心情感與思想的自然爆發。羅丹堅信:「藝術即感情」。他的全部作品都證明了這一觀念,都深刻揭示了人類的豐富情感。他的作品所體現出的思想和精神魅力,永遠帶給人以深沉的美,啟迪著人們不停地思考。


推薦閱讀:

銅奔馬的馬腿的姿態是錯誤的嗎?
想了解雕塑專業的日常、知識等內容,現在准高二女美術生以後想考雕塑有什麼建議嗎?

TAG:藝術 | 藝術史論 | 雕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