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科幻作品的意義和價值在哪裡?
2015.08.23 美東時間更新
撒花!恭喜大劉的《三體》,由劉宇昆翻譯後獲得今年的「雨果獎」!撒花!原問題:
本人是一個文科妹子,在被推薦三體(不要噴)之後就掉入了科幻小說的大坑,開始拋棄之前自己中意的所有小說類型,只想找科幻作品看了。跟了現在的先生以後跟著他又補了很多國外科幻影視作品。可是我自己發現一個問題就是每當我想找人聊科幻的時候,身邊真的很少有人(特別是女生=。=)1.看過科幻(哪怕一本,青少年讀物除外)2.能和你聊起來。家裡先生工作比較忙,看書速度慢,常常是我看完一本他才看一章……為了不劇透我也只能逛論壇交流了。我自己透過看科幻受益匪淺,我就想知道大家為什麼喜歡看科幻,你認為科幻作品的價值和意義在哪裡?-啦-啦-啦-我-是-快-樂-的-折-疊-線-君-咩-
謝謝大家的回答!
看了好有啟發,樓下說我是孩子的我要澄清我不是孩子好么。。。都是可以當媽的人了。。。說羨慕我家先生的已經轉達,忽悠到手一個冰淇淋。希望大家都繼續支持科幻!
我想用兩張照片和幾部小說回答你的問題
第一張是1968年聖誕節那天阿波羅8號在環月球軌道上拍攝的地球的景象,它讓人類第一次感受到地球是廣闊無垠的宇宙中如此美麗而又珍貴的孤島,第二張是1990年2月14日,旅行者1號剛完成其首要任務之際,美國國家航太總署發出指令指示太空船向後看以拍攝它所探訪過的行星,其中一張照片剛好把地球攝於鏡內。什麼看不見?因為在這個距離,地球只是一個渺小的「暗淡藍點」,只佔整張照片的0.12像素。
這張照片的拍攝創意發起者,天文學家薩根博士曾經有一段解讀:
我們成功地(從外太空)拍到這張照片,細心再看,你會看見一個小點。就是這裡,就是我們的家,就是我們。在這點上有所有你愛的人、你認識的人、你聽過的人、曾經存在過的人在活著他們各自的生命。集合了一切的歡喜與苦難、上千種被確信的宗教、意識形態以及經濟學說,所有獵人和搶劫者、英雄和懦夫、各種文化的創造者與毀滅者、皇帝與侍臣、相戀中的年輕愛侶、有前途的兒童、父母、發明家和探險家、教授道德的老師、貪污的政客、大明星、至高無上的領袖、人類歷史上的聖人與罪人,通通都住在這裡——―一粒懸浮在陽光下的微塵。
人是一種健忘的動物,當人們樂觀時,他們很容易陷入「世界本來就是這個樣子,人類一直如此生存」的情緒中,而當人們悲觀時,他們也自然而然的認為「飢餓戰爭、能源危機、環境危機……,人類面臨如此多的困境,為什麼還要花費那麼錢研究太空的問題」的困惑。
事實上,我們無法解決我們面臨的問題,因為我們本身,包括我們生存的地球本身就是個問題。
科幻小說的黃金年代,是人類第一次進入太空的時代,也是人類第一次意識到地球目前所面臨的種種嚴峻形勢(如環境污染、飢餓、貧窮、過度城市化、糧食問題、水資源問題、人口問題)的時代等,不能不說這三者毫無關係,太空帶來了對於人類自身家園的全新視角。
無論樂觀還是悲觀,我們終於有史以來第一次有了一個全新的審視自身的視角。
回到科幻小說的意義這個話題,有人說,科幻小說的意義應植根於文學的想像力傳統(軟科幻),那麼它與奇幻的區別何在?有人說,科幻小說的意義在於探索科學未來的可能性(硬科幻),那麼它難道只是有情節的科普嗎?
我覺得兩者都不對,科幻小說是從一個基於科學的核心設定出發(比如《基地系列》的心理史學,《機器人系列》的機器人三定律,《三體》的黑暗森林理論),然後試著去構築一個完整的世界,看看將會發現什麼。
好了,我們現在有一個設定,那又能怎麼樣呢?奇幻小說也有設定,玄幻也有設定。關鍵在於科幻的設定能為我們帶來什麼?
大劉曾經舉過一個科幻的設定,這在多部小說中都出現過:一艘巨大的宇宙飛船,在漆黑寂靜的太空中飛向一個遙遠的目標,它要用兩千年時間加速,保持巡航速度三千年,再用兩千年減速。飛船上一代又一代的人出生又死去,地球已經成了上古時代虛無飄渺的夢幻,飛船上考古學家們從飛船滄海桑田的歷史遺迹中已找不到可以證實它存在證據;那遙遠的目的地也成了一個流傳了幾千年的神話,成了一個宗教的幻影。一代又一代,人們搞不清自己從哪裡來;一代又一代,人們不知道自己到哪裡去。大部分人認為,飛船就是一個過去和將來都永遠存在的永恆世界,只有不多的智者堅信目的地的存在,日日夜夜地遙望著飛船前方那無限深遠的宇宙深淵……
有虎軀一震的感覺吧?相比而言,什麼中土世界,霍格沃茨學院不過是騙小孩子的玩意兒。
如果我們的地球不過是幾億年前被太陽引力俘獲的自由行星呢?我們從哪裡來?我們向何處去?我們遺忘了什麼?那些恐龍真的滅絕了嗎?我們看到的世界是真正的嗎?
我們並不指望所有人都喜歡這種設定,但毫無疑問,科幻小說在所有的類型小說(所有的類型小說都需要設定)中,最天然接近哲學思考的。
再舉一些例子:
《星》(克拉克):毀滅了一個文明的超新星,僅僅是為了照亮伯利恆的夜空!
《獵戶座防線》:一個文明用改變宇宙基本常數的方法,阻攔人類向銀河系的另一個旋臂擴張。
《奇點焰火》:一群超級意識用舉行一場焰火晚會,一個焰火就是一次創世大爆炸。
……
——————解釋分割線——————
引起評論區不快的關於「中土世界」的評價,只是針對「小說設定」的特點而言,並不貶低奇幻小說的整體價值,而且我很喜歡馬丁大叔,下面的回答是我對幾篇短篇小說「科幻設定」的分析(包括馬丁大叔的)
除了「困在同一天」,科幻小說還有哪些清奇的腦洞? - 李剛的回答
——————分割線完畢——————
科幻歷來有兩大經典主題,一為星際旅行,一為生命智能,前者以宇宙為舞台,拓展人類生存空間的廣度,後者以人為核心,探索生命自身生存的意義。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計算中的上帝》?還是更智慧體的傑作《2001:太空奧德賽》?
文明的本質是什麼《螞蟻》?生命形態永遠是向前的嗎《最後的城堡》?
機器的本質是什麼《差分機》?機器可以擁有生命的意識嗎《機器人三部曲》?人與機器的區別是什麼《仿生人會遇見電子羊嗎?》?機器人可以自我進化嗎《趁生命氣息逗留》?機器人可以建立一個比人類更美好的世界嗎《艾比斯之夢》?
道德的目的是什麼?它是人類進化的奇蹟嗎《鄉村教師》?還是人類發展的障礙《冷酷的方程式》?
宗教是一種統治工具《銀河帝國》?還是一切科學的盡頭《光明王》?人之初,是性本善還是性本惡《超新星紀元》?
時間的本質是什麼,是否只是人的一種幻覺《時間旅行:永恆的終結》?還是人類的獨特選擇《你一生的故事》?或者是一種概率《賭一把》?
意識是什麼《夢偵探》?意識的時間是否擁有不同的維度《Y先生的結局》?人是被意識控制的《黑暗的速度》,還是可以控制意識《天淵》?世界什麼時候是真實的,又什麼時候是虛擬的《神經漫遊者》?
……
如果說以宇宙為舞台的科幻讓你擁有一種走出去的衝動,那麼以「生命與意識」為核心科幻就讓人五味雜陳了。可這同樣是一種走出去,正視自己的弱小和無敵,認清自己的局限和偽裝,這同樣是對極限的挑戰。
最後再回到那兩張照片,從你見到它的那一刻起,你的人生應該有一個改變,就像河伯看見了滄海,青蛙跳出了枯井。
科幻小說的意義在正在於此,沒有任何小說可以代替。
本人的文章結集在個人微信公眾號「人神共奮」中
科幻作品事實上主要集中在兩個母題,當然從這兩個母題細分下來的細節很多。:
1,探討塵世之外的世界是怎麼樣的。實質上文明擴展的廣度,無論是理論建構還是地理開拓。
但它們的本質是「人」,它們對於宇宙的描述是建立在人類文明中的某類邏輯之中,甚至頗具政治現實主義的色彩,他的描述核心仍然是「人」,在大部分探討的價值觀命題上,最後也會回到人這個主題上。。而這種對宇宙宏大敘事的想像和對人在宇宙中定位的描繪,都是建立我們這個狹小歷史觀中的有限理性,去發展的宏大的有序世界,這個世界與我們不同,視野要宏大得多,規律與秩序更為普世,但是又與我們的世界如此近似,因為他們表達著同樣的人文主義母題,無論是在磐石般命運下的渺小和無力感;還是在無垠的虛無世界中最美的價值基點,無論是愛還是羈絆。它的想像也完全是人類社會中某些現實主義情景的擴大化,甚至有些時候會看起來有些可愛的幼稚。於是這種疏離感和親緣感並存的有序世界,就是如文藝復興將神的第一性轉向對人本身的實現與關注一般,科幻小說一直受著嚴肅文學的排斥,但是卻承擔起了特殊的文學責任。
諸如《Stranger in a Strange Land》作為探險性比較重的科幻小說,最後也回到了人性上。《基地》系列如此,甚至《三體》也在無時無刻去探討人類的行為邏輯和心理,雖然有比較明顯的傾向。
2,探討某種社會結構或者組織邏輯之下的社會是怎麼樣的。反思人本身或者說生命本身的邏輯。而由於科幻小說的社科轉向以後,社會科學尤其是政治學和社會學,技術哲學的探討往往成了頗為主流的東西。
諸如蒸汽朋克,很多人認為這類作品只是拋開了電氣革命的歷史敘事,從古典機器的質感上給我們發展了一個二手未來。而實際上不完全是,蒸汽朋克所建構的新維多利亞主義的社會環境其實才是比較有價值點。
如同我在蒸汽朋克(Steampunk)的核心魅力是什麼? - acel rovsion 的回答 里說的一樣。
古典機器這種自組織體是符合直覺的。這種直覺是一種機能化的視角,古典式機械的設計,我們想要增加動力就加一個鍋爐,想要一個側向的驅動力,齒輪組,扭桿組可以很直覺的形成模塊,我們可以依靠直覺粗暴地構成一個可以運作的有機體。而這種機能主義,就如同這個技術變革剛解體原秩序,新秩序剛形成的社會生態一樣,我們在解決一個社會問題,只需要建構一個符合直覺和普遍認識的機制來解決就行了,社會生態還在初期的建設階段,而這一切是符合直覺的,也是從經驗主義學理傳承下來對於歷史語境的推崇。整個社會生態就如同一個精密設計的,符合直覺和經驗的有機體,各模塊(階級,共同體)之間被分割放置,各司其職,就如同古典式機器一樣
而在這個世界,科學是有序的,是可以觀察的,我們不會陷入各種不確定性的困局中不能自拔,形式邏輯的通用性在這個世界變得無比有趣,我們似乎可以通過經驗和科學的觀察方法在機器崇拜中去征服世界。同時這個世界還是秩序的,這個根本不存在的保守主義烏托邦裡面,你的知識就是你的身份認同,你可以自由去保持古典時代的禮儀和審美,並自由定位你自己,當一個匠人或者藝術家。其一切的原因,是這個社會是符合直覺的。
這如同,古典時代是被技術革命毀滅成一張白紙,我們在這個白紙上繪出未來的圖景;而現代是一張鄒巴巴的紙張,並被塗得亂七八招,無從下筆。。這種反差性和矛盾感,也是這個世界觀的美感源泉。。
而社會科學探討中,另一派人也是如此:
Ursula Kroeber Le Guin將女性主義的探討放入了科幻小說中,《黑暗的左手》預設了完全沒有實質性性別區分的世界,去探討我們這個世界有「男女二元分割」帶來一切社會關係,習俗,以及觀念的荒謬。
在她的設定中,每一個個體都是 androgyne,性周期分為 Somer 和 Kemmer 兩個階段,在二十二天左右的 Somer 階段,個體沒有性別差異,既非男性也非女性,在四天左右的 Kemmer 階段,個體會受身邊其它個體性別變化的影響隨機變為男性或女性,一旦懷孕,孕期和哺乳期將使女性期延長。
於是她開始藉助這種性別模糊化,自我認同模糊化的背景,開始探討一些列人類學的命題,包括一切本位主義帶來的人類爭鬥,演變的軍事鬥爭,本位認同,政治傾向,以及這些爭鬥的意義。。
而Donna Haraway甚至從科幻作品中的cyborg開始探討人類的身份實在性,和技術哲學中技術結構本身的客觀性開始探討。足以證明科幻小說中的社會科學探討,已經被學界開始重視。而這些靈感很大程度來自於賽博朋克和探索系小說,尤其是《攻殼》甚至被社會學哲學拿來當一個研究對象。。
而反烏托邦作品對於政治學的探討,雖然戲劇設計感過重,但是依然也立足於探討這些東西。
那麼科幻小說的價值是什麼???
它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邏輯視角的可能世界,以至於我們可以在可能世界中探討一切學術,非學術的問題,雖然由於通俗性,大部分作品還做不到這種程度,但是隨著時間推移和本領域文學的發展,這類文學與科學結合所帶來的新興視角中的最高價值將得以體現。你仍然很幸運,大多數人,到死都沒向塵世之外瞥一眼。
----《三體》
1,你能欣賞到在別處欣賞不到的人物和故事;
2,你能順便收穫科幻的知識、觀點和思維方式;
3,有時候,科幻里的部分設想推動你去行動,將它變成現實;
4,你已經經歷了無數個未來,相當於比別人多活了無數個輩子。
我們可以設想這樣的一篇小說:一個科學家造出了一個機器人,然後科學家愛上了這個機器人。
這好像可以算作一篇科幻小說。但是一定會有人說這篇小說很軟。原因可能是,在這篇小說里科學幻想只是一個背景,而非內核。例如,我們可以完全把這個故事換一下:
- 皮革馬利翁,愛上了自己雕塑的少女雕像,然後茶飯不思。
- 一個魔法師愛上了自己召喚出的精靈,犧牲了自己的魔力,讓精靈永存於世。
- 一個武學大師愛上了自己教出來的徒弟,為了救回徒弟,犧牲了門派的聲譽,當了魔門走狗。
- 一個二戰時的軍官,愛上了自己訓練出來的諜報人員,為了救她而放棄了任務,導致一場戰役的戰敗。
- 一個霸道總裁,愛上了實習生,為了把她留在身邊,不惜展開商戰。
怎樣寫才能把科學家愛上機器人變成一篇科幻小說呢?我的話,大概會這樣寫:
科學家愛上了自己製造的機器人。但根據機器人三原則,機器人滿足他的所有要求,並隨時注意不讓他受傷害。但這種對科學家的百依百順和小心翼翼,反而讓科學家倍感傷害。因為在這樣的百依百順中,他無法感受到愛。只感受到冷冰冰的邏輯。這讓科學家倍感失望併產生自殺的念頭。意識到這一點後,機器人自毀了。自毀的原因可能是她為了不違反第一、第二原則,而選擇違反第三原則。也可能是她像科學家期望的那樣,產生了愛。但你永遠不知道機器人的這個判斷,是出於邏輯,還是出於愛。
這並不是一個很好寫的故事。更慘的是,把它改成奇幻,武俠,戰爭,商戰。似乎毫無違和感。甚至還更有故事性,衝突更強烈。
那麼我們為什麼要寫科幻?
如果我們寫那個二戰時的諜報官和自己培訓的女間諜的故事,我們可以寫火辣辣的床戲,可以寫為了心愛的女人放棄了極機密的情報,導致了戰役的失敗。可以寫明知是要培訓對方去犧牲色相,而又暗生愛慕的內心糾葛。
你會發現,寫這些要好寫的多,好看的多,好賣的多。
那還為什麼要寫科幻呢?寫一篇科幻,不一定好看,還幾乎一定賣不出去。那為什麼還要寫科幻呢?
我認為,因為科幻能引導你,以全新的尺度,來衡量事物。
什麼叫全新的尺度呢?舉個例子:
大劉曾經開過一個玩笑。如果世界末日,你必須吃掉眼前的妹子才能活下去,為了傳承人類文明,你吃不吃?
吃人這種不道德的事情,為什麼在那種情況下會變成可能的選擇之一。這就是世界末日,傳承文明這個預設語境,改變了你的尺度。在這種全新的尺度下,你發現一些原本不可接受的事情,變得可接受。一些可接受的,變得不可接受。
這是科幻作者玩的最多的把戲。把讀者帶入到一種全新的語境中,從而在不可能的前提下,或者從不可能的角度出發去挑戰讀者腦海中某些即有觀念。探討它的正確與否,完整與否,適用與否。展示其中意義、價值,或者其荒謬或局限。從而讓讀者更新即有的觀念。
- 雕刻家為了愛情而愁眉不展。
- 魔法師為了愛情而放棄了作為魔法師的前途。
- 一代宗師為了愛情而放棄尊嚴。
- 軍人為了愛情而放棄責任。
- 霸道總裁為了愛情而放棄霸業。
在這些小說里,前途、尊嚴、責任、霸業,都只是被用作一般等價物來衡量並表達愛情的偉大。
但只有科幻的版本,是告訴你「邏輯的殘酷」。
是的。科幻版的故事裡有愛情。但這裡面,愛情是用來衡量「邏輯」的等價物,而不是被衡量的那個。
我認為這就是科幻的意義和價值所在。
順便關聯一下科幻類目下,我對另一個問題的回答。或許對回答這個問題有幫助:有哪些堪稱偉大的科幻小說? - 周華明的回答
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是人類不能永遠生活在搖籃里。 ——康斯坦丁·齊奧爾科夫斯基
科幻可以很驚悚。瑞士的山川湖泊間,奔跑著弗蘭肯斯坦的怪人,躲避的不是復仇,而是孤獨。
科幻可以很瑰麗。從太平洋到大西洋,蜿蜒游曳兩萬里,跟著鸚鵡螺號的客人,穿越變幻莫測的海底。
科幻可以很奇妙。喝下一口藥水,時間變慢,笑容凝固在臉上,杯子懸浮在空中,只有自己可以動。其實世界沒變,是自己變了,變快了。不要跑,衣服會著火。
科幻可以很遙遠。未來怎樣,八十萬年後會怎樣,一邊是柔弱嬌小埃洛伊,一邊是月黑風高的莫洛克,誰是剝削者,誰是勞動者?
科幻可以很警世。小隱隱於山,大隱隱於市。別人看不到自己,還需要有什麼顧忌?可以殺人,可以放火,可以保有絕對的自我。人追逐的東西,反而異化了自己。
科幻可以很幽默。在宇宙盡頭的 餐館裡,富豪們正等著看宇宙毀滅的美景,一頭牛來到了亞瑟跟前,推薦自己身上最好吃的部位。
科幻可以很政治。在沙丘的世界裡,政府,協會,大公,香料,水源,生存,鬥爭,殺戮,交織在一起,為的只是權利。
科幻可以很宏大。一部「心理史學」,預測了銀河帝國的殞落。為了縮短三萬年的黑暗時期,謝頓建立兩座基地,一個遠在邊陲,一個在群星的盡頭。化解一個又一個危機,等待著第二個銀河帝國的崛起。
科幻可以很錯愕。打飛了沖向地球石頭,卻發現那是6500萬年前毀滅恐龍的小行星,恐龍安全了,人類怎麼辦?趕快回去看一看...
科幻可以很傷感。 看著夏群芳把兒子寫的書,偷偷塞進圖書館。
科幻也讓人哭笑不得。在練了無數議論文後,來到考場,卻看到作文題是《假如記憶可以移植》。
書可以給讀者不同的生活,科幻可以給讀者不同的世界。
A reader lives a thousand lives; A Sci-Fi reader lives a thousand worlds.
活在未來,再把缺失的做出來。(Live in the future, then build what"s missing.)
為什麼沒有人替科幻小說的通俗性辯護呢?那我來好了……
科幻小說難道不是一種通俗小說嗎?非要給它附加那麼多意義嗎,能娛樂大眾不就行了。
但是需要考慮的是通俗性的來源。通俗性和娛樂性源於兩點,一個是技術文明的新神話,另一個是敘事這個手法本身的娛樂性。
很顯而易見的是,科學技術的進步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我們的社會發展,因此我們的現代文明很大程度上具有技術文明的特徵。普羅大眾們需要經由對於科學的信仰確認證明自己的現代生活方式和現代文明的合法性,於是科學就成了一種新的神話。
但是科學本身只是科學共同體生產出來的知識觀念,和廣泛的普通人構成的社會共同體之間具有一種知識的鴻溝。因此出現的問題就是,普通人不了解科學,但是卻信仰科學,他們只能通過其他的方式來證明自己對於科學的信仰。
在米勒的敘事學中提到,敘事,也就是講故事是人類社會把它的道德體系灌輸給小孩子的最好方式。現代文明的道德就是尊崇科技,用講故事的方法來表達對於科技的信仰就是科幻小說了。所以你完全可以把這種意義的科幻小說作家看成是現代社會的新薩滿,通過傳授母題相同的故事來穩固文明的根基。
當然,因為一開始科幻只是普羅大眾向著科學一廂情願地套近乎,所以才會有太空歌劇這種畸形的東西。但是你能說太空歌劇沒有體現對於科學的愛嗎?這就像是幼稚的孩子初次墜入愛河,寫出一封封拙劣的情書表達內心的激動,你可以說他完全不了解自己愛的人,但是你能否定他的一腔熱血嗎?
這是自下而上的彌合裂縫的努力,還有種努力是自上而下的,那就是科普。這二者都是對於科學共同體和社會共同體之間裂縫的粘合,因此我們看到阿西莫夫既是著名的科幻小說作家,也是著名的科普作家。
總之,科幻是一種科學和文學經由敘事而交媾的產物。你信仰科學嗎?你喜歡聽故事嗎?這兩者共同構成了科幻特有的通俗性,也就是娛樂性。
最後回到我們開頭的論斷:科幻,娛樂大眾就可以了。
對了,即使是最狹義的科學精神在這裡也可以被通俗化成為娛樂的對象。科幻當然和真正的科學知識的生產沒有任何關係,但是誰能說它不是另一種科普呢?至於科普的意義嘛,這裡再說就太多了。
我的理解如下:科幻是想像,想像基於理想和現實的差異,源於無限意識和有限軀體的矛盾,而科幻通過想像將抽象的精神需求具象到現實層面反映出來的能力,怎麼說呢,非常迷人。
對於智慧生命來說,科技是最能反映進化本能和實際造福物種的人造物。它從無到有,從玄妙到普及的整個過程大概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理論和實踐)及三個階段:根據需求提出概念,依據概念發明技術,仰賴技術改造世界。Sci—fi本身主要就是在理論部分對三階段中的概念設想及技術影響上進行探討研究,而中間那個把空想變為科技的部分本身就是由正規的科研去擔當的,此所謂術業有專攻。藝術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科幻源於科技而妙於科技。
所以既然只是設想,其意義何在?即便我們要參與上述三階段的全程而非僅僅進行文藝創作,共通的第一個步驟仍然是提出idea。在作為導向的科幻需求和科技需求產生共通之處時,這些腦洞就能夠起到素材,思路和試錯案例的作用。很難具體去描述那種感覺,但如果說要從零開始提出新的設想是憑空畫畫的話,科幻可以作為一個輔助上場———它能夠提供大致的模糊輪廓,減少不必要的胡思亂想。最終在物理層面被定型出來的科技實物實際上是靜態的,而在精神層面存在的科幻由於沒有束縛時刻處於動態,按照矛盾論來說,兩者甚至可以稱為科學這枚硬幣的一體兩面。
此外,奇幻和科幻都需要從宏觀層面架設世界觀,它會給人有如造物主般的成就感,如同小時候玩積木那樣,無窮的組合帶來無窮的可能,無窮的可能帶來無窮的趣味,放在現實中地球上也是同樣道理。網易公開課有個講科幻小說和音樂創作等對現實預見性的系列,其中「音樂通過壓縮時間的表達來傳遞漫長時間的意味」(原話忘了,我憑記憶概括的)這個理論在用當下的一本書就跨越萬年光陰直達未來的科幻這裡也非常透徹。
最後還有個私人體會需要引用喬布斯號召大家學編程的句式來說明:科幻給予人一種全新的思維工具;再用知乎的口號來說,就是在腦海里發現了更大的世界。而說實在的,利用包括思維工具在內的各種知識塑形和探索自己智慧的過程真是種美妙至極的體驗。首先,科幻(science fiction)的概念真正開始傳播,是根斯巴克時代。在那之前,大家會把威爾斯的小說成為「科學小說」,而不是「科幻小說」;在那之後,科幻開始自成一派。換句話說,我們現在所說的「科幻」,還不滿100周歲。
其次,科幻是一種藝術方法,不是文學、電影或遊戲中的任何一個。由於科幻誕生的時候,電影已經有了(所以《大都市》這樣的電影與根斯巴克時代幾乎是同時的)。而當特效等電腦技術開始影響科幻電影時,科幻遊戲也應運而生。可以這麼說,任何把科幻的文字表達、視覺表達、操作表達區分開的做法,都是耍流氓。
以上兩點造成了這樣的情況:科幻是產生於工業時代下、與技術密不可分的一種藝術方法。
也就是說,早期工業時代與農業時代的文學特徵對科幻的影響很弱,科幻小說、科幻電影、科幻遊戲的大眾性、通俗性非常強。不如此,不能適應自身的背景。
那麼,閱讀科幻作品的意義在哪?
打開腦洞,娛樂自己,去思考無數個未來。沒錯,但或許還不夠。
因為,說到底,科幻是一種藝術方法。耽溺與幻想的藝術,不是深刻的藝術。如果科幻本身就不是深刻的藝術,那為什麼全世界會有一批學者專註於研究科幻文學,會有為數不少的科幻文學鼓吹者?對詹明勛、蘇恩文、岡恩、吳岩、宋明煒等學者來說,科幻是深刻的,值得閱讀,也值得研究。
那麼,科幻到底有什麼地方是深刻的?
從純文學角度而言,科幻文學用充滿科學性的文字補充了傳統文學在文筆方面的短板
從社會學角度而言,偉大的太空歌劇往往擅長擴大/弱化/強調人類社會制度的脆弱與矛盾
從哲學角度而言,對神的探討,沒有一種藝術能夠帶來科幻的特殊感
從宗教學角度而言,科幻會反思/否定宗教,也會正視/認可宗教。當然,前者居多
...... ......
比如說以下這篇文字:
他打開門,濃濃的油漆味鋪滿了整個走廊,彷彿是巨大行星數百米厚的風暴在迎接客人的到來,仔細一看,似乎還有顆粒狀如冰屑般的物體在漂浮著。棹歌回身,戴上口罩,哪怕住了這麼久,他也沒有適應早晨的問候——當然,是不是早晨也只能憑自己感覺判斷。十米外的吊燈輕浮地左右搖擺,燈罩上勾勒著的線條與藹藹的空氣糅雜在一起,乍一看,好似基站乘著哈雷彗星的尾巴漫遊到了近日之處。這盞燈的來歷,比棹歌的身世要清楚些。是啊,至少他明白這盞燈現在是屬於自己的。他晃晃悠悠走到燈罩下,左手習慣了擰下巴的姿勢,便下意識地把燈罩擰緊了。自從基站只剩下他一個人後,這些事情再也責無旁貸,但棹歌還是習慣能拖就拖。他湊到燈罩的下面,燈罩的紋路是分裂的幾組線條,漫無目的地纏繞在一起,又聚成一根細線直指燈頂。50次,還是100次?整個基站上,就數這盞燈是最鬼魅。棹歌無數次想嘗試數清楚紋路的線條數量,但每每半途而廢。50次與100次差距之大,大到可以讓棹歌通不過離站測試。
這段科幻文字,各位可以評論一下。
還有很多、很多、很多,總體而言,對人類種族進行反思、批評與嘲弄,是科幻最深刻的靈魂。創造一個個世界,塑造一個個人物,講述一個個奇蹟,那是方法。方法好,不一定思想深,比如漫威。思想深,也不見得方法好,如《萊伯維茨的讚歌》。因為,科幻就是這樣,它的維度太多,表現手法太多,乃至令看客們可以選擇的角度,也太多了。
但我認為,深刻的科幻,應當是這樣的:
它不以想像刺激為殺手鐧,想像是為了讓故事更加合理
它不把浩淼的世界作為容納情節漏洞的垃圾桶
它善於用最細微的novum去表達最深刻的主題
它不把科普,當做小說的表達主題
我已經厭倦了
凡事非得求個意義 總要有個價值
夏天的傍晚有兩個小孩帶著小鏟子和其他工具,在一棵大樹下哼哧哼哧地挖土。
路過一個大人見了問:」你們在做什麼呀?「
小胖孩擦了擦汗,抬起頭說,「我們要一直挖洞,挖到地心去呢!」
大人哈哈大笑,摸了摸他的頭,這是不可能的喲!
小胖孩不服氣,拿了旁邊的玻璃罐自豪地展示他看,裡面是他們在挖的過程中採集到的一些有趣的小物件。
大人呆住了。
也許他們挖不到地心去,但是只這個過程,他們已經有很多收穫了。
在我看來,這則故事後面給出那些有趣的小物件也有點多餘,僅僅是在做這件」無意義「的事情當中,精神上的快樂與滿足已經足夠太多了。
我希望某天我們能像小孩一樣好奇地打量,說:」這件事好有意思,咱們去試試吧!「
而不是像成熟老道的大人一般,經過一番評判考量說:這件事一點價值都沒有,純粹是浪費時間。
人生苦短,我只想求點意思。
沒有意義
並奉勸三句:不要迷戀科幻,不要迷戀科幻,不要迷戀科幻
劉慈欣曾經拿自戀來形容過主流文學
那麼我們眼中的科幻又何嘗不是呢?
於理不可能觸碰宇宙的邊疆,於文則沾染了主流文學自我陶醉般的刻奇
什麼?你問我到底是不是科幻迷?我當然不是,誰會傻到看那麼多科幻然後身心俱疲。既不能探尋宇宙盡頭的意義,又不能藏在一個角落裡拿所謂的情懷陶醉自己。
我自知億萬分之一的概率對理性的人來說等同於不可能,卻再也回不到過往無憂無慮的田園時光。瞧不起世俗的評價,又沒有出世的勇氣和能力,於是只好妥協––––––我選擇努力成為一個科幻作家。
要知道,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只有兩種,一是什麼都不知道的人,二是絕對全能的人。談未來的作品,十之八九是科幻作品。
這句話反過來說,也成立:
科幻作品,十之八九是談未來的作品。
也就是說,我覺得科幻是一種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給讀者帶來未來想像的作品類型。他的價值和意義,除了娛樂之外,他還能讓我們掩卷沉思。哪怕是很簡單的一個問題,只要你的大腦里產生了那些想法,科幻的意義和價值就體現了。
借用台灣「中華科幻學會」的FB小組簡介語(節選)來總結吧。
俄裔小說家納布可夫(Vladimir Nabokov;1899-1977)曾經說過:「科學離不開幻想,藝術離不開真實。」
如果我們的藝術,向來不足以反映真實;如果我們的科學,向來不習慣涵納幻想;那麼,我們的未來,將鐵定不能從自身的位置出發、看清可能的發展方向、打造出專屬於華人文化的科技新世紀。
今日,我們毫不懷疑「廿一世紀仍會是屬於科學與科技的世紀」;我們也能相信「廿一世紀將會是屬於華人的世紀」;但我們可曾具體想像過,一個從華人想像、華人觀點、華人需求和華人社會出發前往的科技未來,會是什麼樣的一種奇妙光景?
這些事情都還沒有發生──這是屬於「科幻」的視角,也是我們華人社會向來所欠缺的視角。
我們站在地上,偶爾會抬頭仰望星空,因為我們想知道,在那遙不可及的地方,是不是有「人」在做著相同的事情。
初二入坑,至今十六七年了。
科幻相對其他類型的東西,我覺著有這麼些特點
1,稍微有點靠譜的開拓腦洞,而不是漫天隨想
2,讓自身立於迥然不同的背景下看、思考問題,甚至是站在時間之外,以數千上萬年的尺度來看待一些東西
3,暫時滿足對於無數不可知的渴望
4,一定程度的對自己進行些科普,了解前沿科學。
5,科幻的外皮能包的東西實在太多了····
看完後,世界都不一樣了。
《星際穿越》上映的那個晚上,夜空像是一塊被凍透了的玻璃,我走在下面,縮頭縮腦地等著它發出龜裂的脆響。
可惜什麼也沒有發生,那一片墨藍只是溫柔地看著萬家燈火,任由懷裡的星星發出微弱的光。
想起來,已經很久沒有看到過滿天繁星的景色了,就像沒辦法用準確的時間刻度來衡量成長一樣,我們也說不清到底從哪一天開始不再抬頭仰望了,身邊有那麼多飯局要趕,有那麼多錢要賺,有那麼多權力要搶,誰會在意天上還有沒有星星。
在清涼的夜風中,順著父親的手指,奶聲奶氣地數著七顆北斗星——天樞、天璇、天機、天權、玉衡、開陽、搖光。
這樣的記憶可曾重新浮現?
在夢中,抑或在電影里。
也許,我們握住不放的,不僅僅只是銀幕里的優美幻象,還有心中的那一刻定格。
科幻從來都不只是人類的夢,它是一種態度,一種精神,一種世界觀。
今天的我們也許還能感覺到小時候站在無垠剔透的夜空下聞到的清新浩淼,那時天上的星星不僅僅是一個個小光點,它們是熊是馬是仙女是山羊,是海格力斯的傳說,是麥哲倫的遠航,是牛郎和織女的等待。
地平線的那一邊就是遠方。
沒有嚮往過么?
不行,還是留在這吧。
我們微渺得像一粒塵埃,蜷縮在自己熟悉的地方,閉上眼,不去想未來,也不去想理想。但是在某一個疲憊的夜晚,當我們偶然間抬起頭看到那些曾經近在眼前的遙遠繁星,也許需要那麼一個機會對站在自己身旁的孩子說——
看,那是遠方。
不邀自答。
剛看完阿西莫夫的機器人全集,有感,湊個熱鬧。
什麼是「腦洞」的最高境界?
科幻,毋庸置疑。然而科幻的魅力絕不僅止於讓你亮瞎雙眼陷入頭腦風暴猛拍大腿智商上線,還包括終極的關懷,使每個讀者,無論你對於科學略有成就亦或是一竅不通,都能暫時飛身於這終將「託付終身」的三維空間之外,去體會穿行於燦爛星空之間的震撼與絕望,哪怕,只有一秒鐘。
這一秒鐘,也許正是我們與億萬年後的宇宙遙相感應的珍貴二神聖的時刻。
還記得高中時的夢想是造出世界上第一個真正的智能機器人。現在回想起那寫在日記本里的莊嚴宣誓,還能依稀感受到其中的溫度,卻只能感嘆現實與夢想的差距。《機器人短篇全集》里,我看見了心中曾經的理想未來——蘇珊凱文,公認的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機器人學家,世界的一位機器人心理學家,冰冷的面容,超凡的人格魅力,以及孤獨而強大的心尖王國——正像一首歌里唱的,「富饒而安逸,盛大而寂寞」;這一切都這定了她傳奇的一生以及浸沒其中的淡如血色的悲劇色彩。
而我等庸人,碌碌於世間,再多功名利祿悲歡離合也不過三維世界裡人類自編自導自演的遊戲。唯一能聊以自慰的,恐怕也只能是於心血來潮時從井底向上一躍,於加速度等於零時一瞥浩渺的天年,再不甘地閉眼,等待向井底的又一次跌落。
還好,科幻永存;只願,此心不死。
個人認為,科幻吸引人的點主要是三個:
1.探討「如果這樣。。。會怎麼樣?」這種思維遊戲非常有意思。
所有文藝作品都是這樣的思維遊戲,只不過科幻作品的設定推演更為嚴謹,要充分考慮科學規律,特別是比較硬的作品,看起來很過癮。
2.科幻作品的視角往往超越個體,時空也不局限於某處,是一種廣大寬闊的藝術類型。比起家長里短的小說電視劇,視野廣大許多,看得不憋屈。
3.合理地展現無限可能性,並且理論上確實有可能實現。可以穿越時空,進入更高或更低維度,面見外星生命,可以死而復生,時光倒流,可以旅行至宇宙盡頭或者去另一個宇宙,可以摧毀或再造一個星球或星系,可以改造身體,強化、共用大腦,移植、上傳記憶,可以用皮膚吸收光能,大象可以只有拳頭大小。。。。。這些在非科幻作品中難以做到。
至於價值和意義,不必做什麼拔高,其實也就是娛樂的一種而已,只不過對於好奇童真常駐探索欲強愛開動腦筋的人而言,比較有吸引力罷了。不是這類人,對科幻不會感興趣的。
至於傳播科學之類的意義嘛。。。很有限,真的為了科學知識原理的探求,不如直接看科普作品或搞科學研究了。
推薦閱讀:
※為什麼超人接住核彈後會骨瘦如柴?
※有哪些好看的經典科幻電影求推薦?
※時空穿越題材的科幻片中最好的是哪些?
※截至 2013 年,人類拍出來的最好的科幻電影是哪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