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排與橫排對中文書法有何影響?

50年代以前中文都是縱排的,傳統書法作品中字帖也都是右起縱排。對於中文書法而言,橫排和縱排有何具體的影響?存在哪些藝術形式的出現和變化?


直書一直以來就是中國人的書寫習慣,所以和書法的契合度非常高。
事實上除了少數空間有限的地方(如門楣上的橫批),中國人是不會橫著書寫的。(即便橫著書寫,也是從右往左寫)

現代的橫書(從左往右寫),很顯然是從西方傳過來的。為了的是契合排版中各類洋文的需要。
當然,一開始,橫書是很被知識分子鄙視的。他們將「橫書」蔑稱為「蟹行文字」,意思是西方文字只會像螃蟹一樣橫著走,不會像人一樣直著走。(還是咱漢字高端霸氣上檔次)

有圖有真相

(萌典、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那麼,橫書對傳統書法究竟有什麼影響呢?
以筆者自己的經驗來看,若是習楷書、章草,那麼關係是不很大;若是習今草或者是狂草,那麼就很有影響了。


首先我科普一下什麼是章草、今草、狂草。
「章草」是由分隸(隸書與八分書)所生(圖①),而「今草」(圖②)則從章草演化而來,它們之間最大的差別在於,章草是字字獨立,字與字之間並無連筆,而今草則有兩字連筆,甚至數個字連寫的特殊形式,有人稱為「連綿草」(圖③),但最後通稱為「草書」。章草尙保留八分體之波磔特色,但比八分書更為簡化放縱,今草雖從章草而來,但已捨去波磔,連筆增多。而比今草更形飛舞了的是後來的「狂草」(圖④)。

圖① 皇象(三國吳)·章草
章草字字獨立,筆劃含括後來的行書、楷書及今草的筆法。

圖② 王義之·尺牘草書·今草
今草無隸書重壓波磔,較易於連筆。常常可以兩字或兩字以上相連。

圖③ 傅山·杜甫五言律詩·連綿草
字字相連,且一氣呵成。

圖④ 張旭·狂草千字文
張旭與懷素同為唐代狂草名家,草書連筆非但字字綿連,且忽大忽小,時左而右,狂顛不已,時人謂張顛素狂。

可以看出草書這種書體(不論是章草還是今草,當然章草沒那麼明顯),在書寫時都要講究字與字之間筆勢的通暢連貫(體現在前一個字的末筆與後一個字的起筆要銜接自然)。這就與中國人的直書習慣密切相關了。

舉一個最典型的例子,習書法的同學都知道,「以」字的草書幾乎都應該是這樣子的:

(王羲之·游目帖)
注意看「以」字的末筆,是往左下角走的,為的就是與直書中下一個字的起筆(一般都是在左上角起筆)相連。

若是要換成用橫書來書寫草書,那麼至少「以」字的傳統草書寫法就要大改。(至於怎麼改,我也不知道。)

所以一般練習書法的人,都是以直書寫繁體字為主。為什麼呢?因為有現成的大量的碑帖可依。用橫書書寫,或者寫一些新造的簡化字,沒有古人的經驗可以依照,全都需要自己進行藝術創作,其實難度更大。

————————————
關於草書的發展歷史,筆者悉照《中國書法之旅》(臺灣·李蕭錕)錄入,並將台灣標準字轉換為大陸規範字,以方便大陸讀者閱讀(同時為了尊重古人,保留了其姓名和作品的原始用字)。
若有轉載請務必貼上李蕭錕先生版權所有,避免侵權。


直書的話好像一筆呵成,手腕是一路向下,而橫書,寫完一個字就得從左上角再開始寫下一個字


一樣,狂草一樣可以橫寫,我常這麼寫,醫生也是


推薦閱讀:

為什麼很少有人練習手寫微軟雅黑字體?

TAG:書法 | 排版 | 豎排 | 漢字 | 練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