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紅樓夢前八十回的一些細節與伏筆,你覺得黛玉之死應該是怎麼樣的?

由於我覺得高鄂寫的在很多地方上都與前八十回不符合,比如史老太太對黛玉的態度,以及黛玉死之後居然沒有什麼比較奇幻的場景,類似於秦可卿,尤三姐死後的場景。

從前八十回冷月葬花魂這一句詩,葬花吟,和芙蓉女兒誄這些詩詞還別的一些細節,你覺得黛玉之死應該是一番什麼樣的場景?


林黛玉是病死的。

原因1,她本來就有病而且越來越重,這個都知道吧。

原因2,黛玉的詩詞、箴言已經伏線無數次紅顏薄命了,但是這命的薄在各種詩詞中都是一種質量上的薄,是說這紅顏她就是脆,容易死,並不是被殺被害的那種意思。

原因3,晴雯作為黛影已經病死一回了。

原因4,劉姥姥進大觀園講過一個故事,說是有一個老爺,只有一個女兒,視若珍寶,不想活到17歲,一病死了。小姐還被立了個廟,賈寶玉聽後還特意想去祭拜。

黛玉死後肯定是土葬,別的葬法猜猜也就罷了,投水是打死不可能的,黛玉為什麼要葬花好好再研究下,怎麼可能沉湖。

黛玉死的時候應該是未婚,因此不能葬入夫家,是否葬入賈家不好說,不排除黛玉被扶靈送回姑蘇林家和自己父母葬在一起的可能,就看黛玉死的時候賈府還有沒有這財力了。

賈母只要還活著,就應該還是支持寶黛成親的,既然黛玉是病死而不是被氣死或者自盡,就說明還沒走到賈府硬頂著讓寶釵和寶玉結婚的時候,那就很可能黛玉死在了賈母前面,或者死在了賈府大亂沒工夫給寶玉訂婚的時候。

從前八十回來看,其實我真沒看出在寶黛戀上有任何「林黛玉活著的時候黛釵就在爭寶玉」的跡象,且不說賈母的支持,寶玉的心思,薛寶釵後期是林黛玉的閨蜜更注重禮法,也沒道理在黛玉活著的時候搶老公,這也不是寶釵幹得出來的事情。

寶釵和寶玉成婚後舉案齊眉意難平,平時聊天以聊舊人聊黛玉聊湘云為主,寶釵在黛玉死後甚至有點和黛玉的性格合二為一的性質(以上都出自脂批),說明寶釵嫁給寶玉的決定明顯是黛玉死徹底了之後才有的,屬於寶釵代死去的黛玉正常嫁給了寶玉,可見黛玉活著的時候,寶黛釵三人並沒衝突和矛盾,那麼黛玉就只能是正常病亡的。

更新:

另外補充一下,賈寶玉曾經兩次出家,第一次被甄寶玉給送回來了。我個人推測寶玉這第一次出家是因為黛玉病亡,如果是這樣,那寶玉是在哪兒出家的時候遇到了甄寶玉呢?如果黛玉真的是扶靈回了姑蘇,那有沒有可能寶玉是送靈到姑蘇去的呢?放在姑蘇的黛玉墓對於京城來說,算不算「天盡頭,何處有香丘」?寶玉費了半天勁跑很遠去找劉姥姥說的廟拜祭那個十七歲妹子,是否也是伏線?寶玉不可能不葬黛玉,不可能不悼念黛玉,若他真的送葬後一時情難自禁,出家了,那會怎麼個出法呢?

蘇州有什麼?葫蘆寺呀。附近還有什麼,甄家呀。

寶玉會不會就是送靈到姑蘇,出家葫蘆寺,遇到甄寶玉,並被送回去還俗了,並最後娶了寶釵呢?

以上都是推測,我覺得黛玉之死只是賈府敗亡的一個表現,以及自由戀愛的元素,並不是曹雪芹真的要表達的核心,所以黛玉死後寶玉應該還有一段低檔但勉強能過活的時光,這才有二寶夫婦接受襲人救濟的說法,而後再敗到底,才是大結局。

而寶釵在對鴛鴦酒令的時候,鴛鴦給的酒令是「鐵鏈鎖孤舟」,寶釵對的詩詞是「處處風波處處愁」。我個人也認為這是寶釵最終命運。

黛玉和寶釵的命運還可以對照到晴雯和襲人身上,即前者病亡,後者雖嫁的也算不磕磣,但是命運並不好,為各方壓力所累,鬱郁一生。


《紅樓夢》第五回賈雨村與冷子興八卦賈府的時候曾發過一段議論,特別有趣。說天地有正邪二氣,稟正氣者為大仁大賢;稟邪氣者為大奸大惡;而稟正邪兩氣者,上不成仁人,下不成奸惡,「置之於萬萬人之中,其聰俊靈秀之氣,則在萬萬人之上;其乖僻邪謬不近人情之態,又在萬萬人之下。若生於公侯富貴之家,則為情痴情種;若生於詩書清貧之族,則為逸士高人;縱再偶生於薄祚寒門,斷不能為走卒健仆,甘遭庸人驅制駕駛,必為奇優名倡。」紅樓的女兒們,大抵是秉著這正邪兩氣的。

林黛玉,祖上襲過列侯,到林如海這一代從科舉出身,前科探花,皇帝欽點的巡鹽御史,出身可謂富貴與詩禮雙全。父母年將半百,卻只剩她一個孩子,在家時被愛如珍寶,到了賈府又得賈母寵愛,在眾多姊妹里也是最得寵的。她的成長環境大概決定了,她從不需要為物質、地位這些東西煩憂。能讓她煩惱的大概只有人情和愛。事實上,在賈府她的煩憂也主要集中在這兩點,初入賈府時步步小心、時時在意,唯恐被人恥笑了去;到後來身體需要燕窩調養,也不敢開口問老太太要;在愛情上,金玉良緣始終是她心頭的一根刺,每一次使小性子都是針對寶玉,天生的冤家。

關於黛玉的人生去向,個人不大喜歡後四十回的結局。客觀來講,黛玉之死那一段寫得很好,一個出嫁一個歸天這樣的對比也更有戲劇感染力,但始終覺得這個結局不夠令人信服。原因且聽我一一道來。

第一,曹公寫這篇小說反覆修改增刪,以至於小說沒有一字閑筆。許多伏筆的內容在後四十回並沒有發揮作用。然後我把這些線索理出來,得到的結論我自己都吃了一斤。

第32回寶玉訴肺腑的一段,讓襲人發現了寶黛之情。第33回寶玉挨打,第34回襲人就跟王夫人建議把寶玉從大觀園遷出來。以下摘錄襲人的話:

「如今二爺也大了,裡頭姑娘們也大了,況且林姑娘寶姑娘又是兩姨姑表姊妹,雖說是姊妹們,到底是男女之分,日夜一處起坐不方便, 由不得叫人懸心,便是外人看著也不象。一家子的事,俗語說的『沒事常思有事』,世上多少無頭腦的人,多半因為無心中做出,有心人看見,當作有心事, 反說壞了。 只是預先不防著,斷然不好…… 」

之前有好多文章說襲人告密的,但告密的對象不是晴雯哦。這一段里,她說要「君子防不然」,防的是寶玉和黛玉干出什麼不才之事。襲人說這些話絕對沒有惡意,只是防著這兩個人做出不名譽的事,壞了二人名聲。她也沒有告密說寶黛二人有私情。

但是這段話的作用是很大的,「王夫人聽了這話,如雷轟電掣的一般,正觸了金釧兒之事,心內越發感愛襲人不盡。」金釧兒是怎麼死的,來來來,我們複習一下,王夫人是怎麼罵金釧兒的:

"下作小娼婦,好好的爺們,,都叫你教壞了。"(請腦補一個大耳光)

金釧惹惱王夫人的緣故,就是勾引、教唆寶玉。

襲人這麼一提醒,王夫人會想大觀園裡有誰最能勾引、教唆寶玉呢?所以襲人這一番話,雖然算不上告密,效果卻跟告密沒什麼兩樣。典型的好心辦了壞事。

這邊廂襲人剛跟王夫人提完建議,那邊廂寶玉就差晴雯給黛玉送兩條家常的舊手帕。馮夢龍《山歌》唱得好:「不寫情詞不寫詩,一方素帕寄心知。心知拿了顛倒看,橫也絲來豎也絲。」黛玉看懂這帕子的意思,當天就在手帕上題了詩。這TM是表完白開始談戀愛的節奏啊。雖然說小情侶之間送點信物表個白沒什麼,但放在那個時代,一方面是落了私相授受的口實,另一方面,如果這些東西被人看到,那就是幹了苟且之事的證據啊(不管事實上有沒有)。

那這些東西有沒有被發現的可能呢?我覺得有。第七十四回,轟轟烈烈的抄檢大觀園。起因是一個春宮圖香囊,導火索是眾奴才誹謗晴雯,勾起了王夫人的心事(關於王夫人這檔子心事,以後寫文分析)。所以這次抄檢,一面是查綉春囊的事,另一方面,是想把可能勾引寶玉的人清理出去。

需要注意的事,抄檢到瀟湘館的時候,王善保家的從紫鵑屋裡翻到寶玉的舊物,自以為得以,特地向鳳姐兒邀功,被鳳姐壓了下去。但是誰知道這幫唯恐天下不亂的奴才會在背地裡怎麼說林黛玉?黛玉在府里沒有根基,即使跟寶玉沒有私情,也會被下人們說得不堪入耳了。

另一方面,王善保家的是邢夫人的人,邢王二夫人素來有利益衝突,如果能從王善保家的嘴中得知寶黛二人私相授受的蛛絲馬跡,她會怎麼做呢。蠢一點的,讓下人在府里造謠;聰明點的,想方設法從寶黛手裡搞到證據,再向王夫人發難。這時候如果那幾方帕子被找出來了,寶玉不一定有事,黛玉絕對毀了……

聯繫到十二釵的判詞,「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我覺得黛玉最後不是病死,而是被人誹謗,夭折。另一方面,晴為黛影,「壽夭多因誹謗生」,晴雯的死與黛玉的死可以互相對照。

至於黛玉死的時間,應該是八十回後不久,寶釵定親之前。很多人喜歡把紅樓當瓊瑤奶奶的言情小說看,女主必定白蓮花,女二必定心機婊,黛玉寶釵分別對號入座。老想著寶釵要搶寶玉的男朋友。須知前八十回寶釵跟鳳姐兒都是開過釵黛姻緣的玩笑的,寶釵一個事不關己不開口的人,絕逼是府里上上下下默認的事情才敢拿來玩笑的。加上寶釵素來為人和自尊,明知道寶黛二人心意相通,自己還巴巴的委身嫁過去,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忖度著寶黛定親應該是顰兒已經仙逝之後的事情。


黛玉的死法就是晴雯的死法。 因為書的後面28回不得不砍掉,所以把黛玉之死的內容轉移到了晴雯身上。

證據就是晴雯死後,寶玉的芙蓉女兒誄。 芙蓉本來是黛玉的象徵,書裡面也說,晴雯當芙蓉花神是小丫鬟瞎編的。 寶玉念完誄文,黛玉出來了,跟他有一段對話,脂批說,看似給晴雯寫的誄文,實誄黛玉。 話已經說的這麼明顯了。


首先,絕不是「小人撥亂其間」的劇情;其次,黛玉寶玉的關係,賈府上上下下無人不曉。

在我看來,與晴雯不同,林黛玉不是被迫害至死的,至少前八十回里,看不出誰有陷害林黛玉的動機。沒什麼文字能證明王夫人反感黛玉,黛玉還不至於「教壞」賈寶玉。瀟湘館裡的下人,紫鵑不必說,那些婆子也都盡職盡責,為人隨和,和林黛玉有說有笑,關心她的婚事,不是賈寶玉說的什麼「魚眼睛」。瀟湘館可以說是賈府難得的一片清凈之地。而大觀園裡那些丫鬟都能和黛玉聊天「嘲笑」(三十七回)。小說開頭黛玉較任性,小紅也說她「愛刻薄」,但不能老盯著前面看,黛玉知禮且待人真誠,其實很得下人之心,蘅蕪苑裡聚眾賭博的婆子在黛玉面前都毫無戒心。

《紅樓夢》不是什麼煽情文學,晴雯之死的悲劇氣氛,都被賈寶玉一段相當理智思及古人的心理活動給當場衝散,然後用丫頭胡謅的話和賈寶玉的舞文弄墨、東掰西扯來了結。夢稿本和程本被改的很煽情,其實賈寶玉並沒有看上去那麼悲痛,以他的視角寫出的文字自然沒那麼悲痛,前前後後更像一場情感作秀。他可不管你晴雯直著脖子叫了一夜的娘有多凄慘,他倒是更想趁此良機搞點新花樣,寫個誄文都能寫歪寫到嗨。也別以為這篇任意篡著大肆妄誕的《芙蓉女兒誄》是什麼好詩文,有什麼微言大義,黛玉說媲美曹娥碑的話不過是日常打趣,賈寶玉也說是「一時的玩意」,沒錯,他寫誄文是寫著玩的。黛玉說的是「長篇大論的,不知說的是什麼,只聽見其中幾句」,而只有那幾句,是這篇又長又扯的誄文中值得看的。

與晴雯不同,林黛玉的死,應該是既平靜又無可奈何的。生老病死,誰也避免不了。賈府敗落,已無法像之前那樣顧及林黛玉,而賈寶玉有可能被牽扯到某些事,林黛玉就在此期間淚盡病逝。藕官蕊官菂官的故事已經預示黛死而後釵嫁的劇情。至於婚姻,黛玉並沒有像讀者普遍認為的那樣看重,頂多是一開始還有些在乎,她更多是為她的心。事若求全何所樂,眼淚之下,林黛玉比讀者想像的要豁達的多。


謝邀,平時收不到邀請的提示,所以一直都不知道被邀請了,回答晚了,十分抱歉,恰好在寫這部分內容,簡單說一下,林黛玉是被誹謗中傷後,憂憤而死,並非自殺,但是本來就體質弱,多病,這樣死也屬合理推測。

大致的致死過程據我推測是這樣的,起先,寶玉被王夫人逼迫搬出大觀園,同林黛玉隔離起來,此後,探春被朝廷定為番邦和親的公主,準備遠嫁,而賈寶玉在陪送探春遠嫁的人當中,也就是說,因為賈寶玉送行探春,很長一段時間,不在賈府了。此前林黛玉的詩作因為被賈寶玉傳播到外界而被北靜王看到,又聽聞林黛玉才貌雙絕,從而心生仰慕,此時,北靜王有意納側妃,打算向賈府提親,對象就是林黛玉(也有可能北靜王妃忽然死了,北靜王打算續娶林黛玉做正妃),賈府上下都傳說這是一門好親,且又風光體面,惟獨林黛玉很不願意,心中十分憂慮,過了一段時間,忽然又聽聞北靜王放棄了提親,林黛玉心中十分高興,終於放下心來,她以為是賈府中人明白自己的心意,替她婉言謝絕了這門親事,但是不久,人們看到林黛玉就神色奇怪,似乎有什麼事情瞞著她,背著她竊竊私語,見到她又掩口不提,林黛玉敏感多疑,總覺得似乎背後隱藏著什麼可怕的真相,終於有一天,她無意間偷聽到下人們之間的悄悄談話,說是北靜王原本仰慕林黛玉,之所以又不提親了,原因是聽說林黛玉身為閨中女兒不守禮法,竟與人有了私情,證據就是林黛玉題帕三絕上的幾首情詩,所以北靜王認為這樣的女子不是清潔女兒了,所以才不再提親了。並且下人們還說,北靜王都不要的女子,賈府也不會把她許配給賈寶玉,因為這樣名聲不好的女子,賈府也不會要,林黛玉聽聞,泣血憂憤而死,此時賈寶玉不在她身邊,無法替她到北靜王那裡打探出實情,賈府日漸衰敗,賈母也可能病重,連藥物也無法正常配給,林黛玉就是這樣凄慘而孤獨的死去。

北靜王不再提親,或許是聽聞賈寶玉與林黛玉之間有真情,不願奪人之愛,畢竟他與寶玉關係一直不錯,並非真心嫌棄林黛玉,但是,之所以到了賈府變成下人們口中的謠言,是因為金玉陣營刻意散播流言和誹謗,就是為了達到詆毀林黛玉的目的,促成金玉姻緣,林黛玉顯然是其目的的最大絆腳石,所以要先趁寶玉不在,除掉林黛玉,而北靜王的有意提親,而未正式提親,最後又不提此事,就彷彿從來沒打算要提親一樣,是被金玉陣營利用來做文章了。

以下為推斷和證據:

一、賈寶玉搬出園子,被迫同林黛玉隔離了

證據:第三十四回襲人對王夫人進言說:

「我只想著討太太一個示下,怎麼變個法兒,以後竟還叫二爺搬出園外來住就好了。」

第七十七回原文:

王夫人又滿屋裡搜檢寶玉之物。凡略有眼生之物,一併命收捲起來,拿到自己房裡去了。因說:「這才幹凈,省得旁人口舌。」又吩咐襲人麝月等人:「你們小心,往後再有一點分外之事,我一概不饒!因叫人查看了,今年不宜遷挪,暫且挨過今年,明年一併給我仍舊搬出去,才心凈。」

二、林黛玉死的時候,賈寶玉並不在身邊,

證據:

第二十八回林黛玉對寶玉說:

黛玉向外頭說道:「阿彌陀佛!趕你回來,我死了也罷了。」

這句明顯是讖語,表明寶玉遠行歸來時,林黛玉已死,賈寶玉能夠離家遠行的可能性不多,護送探春遠嫁是相對比較合理的一個理由。

三、北靜王與林黛玉的關係:

書中暗示頗多:

1、第十六回:寶玉又將北靜王所贈鶺鴒香串珍重取出來,轉贈黛玉。黛玉說:「什麼臭男人拿過的!我不要他。」遂擲而不取。寶玉只得收回

似乎在暗示林黛玉與北靜王似有聯繫,但林黛玉拒絕這種聯繫,並對其非常不屑。

2、賈寶玉穿著北靜王送的蓑衣去看望林黛玉,寶玉又說要送林黛玉一套,林黛玉再次拒絕,還說了暗示漁翁漁婆是夫妻的話

3、林黛玉所住瀟湘館匾額題為:「有鳳來儀」鳳是皇室身份的象徵,儘管表面上是指元春省親,有如鸞鳳駕臨,但林黛玉後來是瀟湘館主人,這個鳳應該與她後來可能的身份有關。

4、林黛玉的詩社名號是瀟湘妃子,又是與王妃有關。

5、但是林黛玉並沒有王妃之份,證據是:在說到探春的花簽詞的時候,大家都說:「我們家已有了個王妃,難道你也是王妃不成」顯然只說到了元春和探春,並沒有說到有第三個王妃的可能性,並且林黛玉也沒有抽到「必得貴婿」的花簽。

6、賈寶玉出門祭奠金釧,卻假稱北靜王的一個要緊的姬妾沒了(襲人語),賈寶玉說:「北靜王的一個愛妾昨日沒了,給他道惱去。他哭的那樣,不好撇下就回來,所以多等了一會子。」

似乎暗示林黛玉的死,和未來林黛玉的身份是北靜王的要緊的「愛妾」,但是林黛玉死時應該未嫁,證據是《葬花吟》里:質本潔來還潔去,應該未嫁而亡,因而林黛玉與北靜王應該是有議婚而未有實際的婚配,所謂的「愛妾」應該是可能的假設,但未成實際婚姻。

四、北靜王因何得知顰兒才貌世應稀?

證據:賈寶玉有一次提到自己把姐妹們的詩作傳到外面去,很多人傳抄,當時眾姊妹們都說不妥,但是賈寶玉毫不在意,紅樓夢中無閑筆,這樣寫必然作者有他的用意。屬於賈寶玉親密朋友圈的北靜王,極有可能因此見識過林黛玉的詩作,從旁人口中得知林黛玉才貌雙絕,薛蟠曾為林黛玉美貌所傾倒,薛蟠又是個最口無遮攔的,難保不亂講話,傳到別人耳朵里,例如,薛蟠就曾對酒席上的人提過賈寶玉的近侍襲人。

五、林黛玉死於謠諑構陷,但並非自殺,有幾個大的證據:

1、葬花吟:「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這應該是未來林黛玉所面臨的悲慘局面的預言,表明她曾經面對著風刀霜劍嚴相逼的局面。

2、薛寶釵在滴翠亭外無意間聽見小紅與墜兒所密談男女私情之事,卻被小紅髮現,情急之下使了個「金蟬脫殼」之計,將一切推到林黛玉身上,這也罷了,後面說了一句:「一定又鑽在山子洞里去了。遇見蛇,咬一口也罷了!」紅樓夢是情節非常「險」的一部小說,其玩笑話都不能輕易無視,俱各有深意,多為讖語,遇見蛇,咬一口就是未來林黛玉的真實遭遇,所謂的蛇咬就是林黛玉遭小人污衊誹謗悲慘而死。說這個話的是薛寶釵,未來蛇咬一口林黛玉的正是金玉陣營的謀劃。

3、脂批有晴為黛影,襲為釵副的說法,晴雯判詞:壽夭多因誹謗生,林黛玉之死多半也是如此。

4、《芙蓉女兒誄》脂批註明:明為晴雯所做,實誄黛玉所做,且小說中明顯的暗示當把原文改寫作:「茜紗窗下,我本無緣,黃土壟中,卿何薄命,」時,林黛玉悚然變色,心中狐疑不定,就是暗指這篇誄文實為黛玉所做,是黛玉未來死去的預言和賈寶玉的悲痛的預演。其中有這樣的描寫:

孰料鳩鴆惡其高,鷹鷙翻遭罦罬;薋葹妒其臭,茝蘭竟被芟鉏!花原自怯,豈奈狂飆;柳本多愁,何禁驟雨!偶遭蠱蠆之讒,遂抱膏肓之疚。

杏臉香枯,色陳顑頷。諑謠謑詬,出自屏幃;荊棘蓬榛,蔓延戶牖。豈招尤則替,實攘詬而終。既忳幽沉於不盡,復含罔屈於無窮。高標見嫉,閨幃恨比長沙;直烈遭危,巾幗慘於羽野。

嗚呼!固鬼蜮之為災,豈神靈而亦妒?箝詖奴之口,討豈從寬?剖悍婦之心,忿猶未釋!

這些所有的指責小人饞陷,誹謗,諑謠謑詬都是指林黛玉為人所誹謗中傷而死的悲慘描寫。其中「偶遭蠱蠆之讒,遂抱膏肓之疚」告訴我們林黛玉未來是病亡的,是因為遭受讒言,抱膏肓之疚後病死的,而不是自殺。

5、林黛玉死於什麼樣的流言誹謗呢?

在第五十四回史太君破陳腐舊套中,賈母批判說:「賈母笑道:「這些書就是一套子,左不過是些佳人才子,最沒趣兒。把人家女兒說的這麼壞,還說是『佳人』!編的連影兒也沒有了。」

這是在敲打某些人,並非是敲打林黛玉,而是在敲打那些扯謊的人,說他們將「人家的女兒說的這麼壞」,這裡面提到的「人家的女兒」,便是遭受諑謠謑詬的林黛玉。林黛玉是被扯謊的人說的這麼壞以後才悲慘死去的。

賈母又說:「一個小姐,必是愛如珍寶。這小姐必是通文知禮,無所不曉,竟是『絕代佳人』,只見了一個清俊男人,不管是親是友,想起他的終身大事來,父母也忘了,書也忘了,鬼不成鬼,賊不成賊,那一點兒像個佳人?就是滿腹文章,做出這樣事來,也算不得是佳人了。」

賈母從頭至尾,批判的都是扯謊人,也就是說,賈母批駁的是那些專會諑謠謑詬的無恥小人。這話並非是諷刺林黛玉,而是在預言——未來扯謊的、編的連影兒也沒有的小人將林黛玉說成是「只見了一個清俊男人,不管是親是友,想起他的終身大事來,父母也忘了,書也忘了,鬼不成鬼,賊不成賊」,換句話說,林黛玉是被人誹謗成是「見了一個清俊男人便父母也忘了,書也忘了,鬼不成鬼,賊不成賊」以後,才憂憤而死的,從賈母這段話里,可以清楚的看到林黛玉是遭受了何種類型的誹謗,進而悲憤而亡的。

6、按照《紅樓夢》的時間線,五十四回賈母當面批駁諑謠謑詬的無恥小人以後不久,第五十七回紫鵑便試探賈寶玉,結果導致賈寶玉誤以為林黛玉要回家從而痴狂了,薛姨媽當時在場,還替賈寶玉圓話:

「薛姨媽勸道:「寶玉本來心實,可巧林姑娘又是從小兒來的,他姊妹兩個一處長得這麼大,比別的姊妹更不同。這會子熱剌剌的說一個去,別說他是個實心的傻孩子,便是冷心腸的大人,也要傷心。」

薛姨媽表面上是這麼說,但賈寶玉來了這麼一出,使得金玉陣營明白了一個殘酷的現實,那就是從感情上他們是無論如何無法打斷木石二人的真情的,只能另尋辦法,這另外的辦法就是伺機誹謗中傷林黛玉。薛姨媽是金玉陣營的主導人物,最早就是她對王夫人說,薛寶釵的金要揀有玉的來配。果然在寶玉痴狂後不久,薛姨媽便愛語慰痴顰了,這段話里透露了金玉陣營對於金玉姻緣的勢在必得,以及對林黛玉未來的不詳預言:

薛姨媽道:「我的兒,你們女孩家那裡知道,自古道:「千里姻緣一線牽".管姻緣的有一位月下老人,預先註定,暗裡只用一根紅絲把這兩個人的腳絆住,憑你兩家隔著海,隔著國,有世仇的,也終久有機會作了夫婦.這一件事都是出人意料之外,憑父母本人都願意了,或是年年在一處的,以為是定了的親事,若月下老人不用紅線拴的,再不能到一處.比如你姐妹兩個的婚姻,此刻也不知在眼前,也不知在山南海北呢。」

寶玉夢兆絳芸軒時說:「什麼金玉姻緣,我偏說是木石姻緣!」,那時薛寶釵在場,可以算是賈寶玉親口對金玉之論的當面反擊,後來賈母破陳腐舊套時也對金玉一黨當面反擊,之後又從僕人興兒的話和王熙鳳的玩笑里得知,寶黛二人結親已成為賈府上下的一種共識,是眾人眼中公開的秘密。那麼金玉陣營的人就此作罷了嗎?仔細分析一下那些作者暗示的情節,就會發現賈母在破陳腐舊套時當面駁斥之後,金玉陣營不但沒有作罷,反而對賈母的那一番訓斥發出了非常厲害的反擊聲明,這個聲明就如同宣戰書一樣,書中人渾然不覺,但在讀者看來卻已經是非常震撼人心了。證據就在薛姨媽上面的那段話里,我覺得這段話裡面有一個雙關的含義,一是表達了薛姨媽自己的願望,即:別看你林黛玉跟寶玉年年在一處,以為是定了的親事,尤其是前面興兒的話和王熙鳳的玩笑都展現出賈府上下人等的一種錯覺,覺得將來準是寶黛二人結親是共識了,若是沒有緣分或者說沒有辦法斗過我金玉一黨,憑父母本人願意也是不可能的。而寶釵跟寶玉,則是憑你兩家隔著海,隔著國,有世仇的,也終究有機會做了夫婦,是出人意料之外,等於說將來寶黛婚姻的結局必出黛玉寶玉及賈府上下一眾等人意料之外。最後的話,直接點明寶釵,黛玉二人的婚姻,說:「你姐妹兩個的婚姻,此刻也不知在眼前,也不知在山南海北呢」。暗示前面說的話就是關係著她們倆的婚事暗喻。暗指寶釵的婚姻就在眼前,而黛玉的婚姻則未必如她自己所想,也許遠在山南海北了。

  另外一個含義,則是作者暗示給讀者的,即寶黛二人的婚姻,必然不是如他們所想的一帆風順,因為有個「月老」在攪渾水,這個「月老」就是寶黛二人必須面對的阻礙和壓制他們二人走在一起的那些暗中勢力。

接著薛姨媽又說出了四角俱全的話,這段的原文在此:

  「薛姨媽忙笑勸,用手分開方罷。又向寶釵道:「連邢女兒我還怕你哥哥糟蹋了他,所以給你兄弟說了,別說這孩子,我也斷不肯給他。前兒老太太因要把你妹妹說給寶玉,偏生又有了人家;不然倒是一門好親。前兒我說定了邢女兒,老太太還取笑說:『我原要說他的人,誰知他的人沒到手,倒被他說了我們一個去了!』雖是頑話,細想來倒也有些意思。我想寶琴雖有了人家,我雖沒人可給,難道一句話也不說?我想著,你寶兄弟老太太那樣疼他,他又生得那樣,若要外頭說去,斷不中意。不如竟把你林妹妹定給他,豈不四角俱全?」黛玉先還怔怔的聽,後來見說到自己身上,便啐了寶釵一口,紅了臉,拉著寶釵笑道:「我只打你!為什麼招出姨媽這些老沒正經的話來?」寶釵笑道:「這可奇了。媽說你,為什麼打我?」紫鵑忙跑來笑道:「姨太太既有這主意,為什麼不和老太太說去?」薛姨媽笑道:「這孩子急什麼!想必催著姑娘出了閣,你也要早些尋一個小女婿子去了。」紫鵑飛紅了臉,笑道:「姨太太真箇倚老賣老的。」說著便轉身去了。黛玉先罵:「又與你這蹄子什麼相干!」後來見了這樣,也笑道:「阿彌陀佛,該該該!也臊了一鼻子灰去了。」薛姨媽母女及婆子丫鬟都笑起來。」

婆子們因也笑道:「姨太太雖是頑話,卻倒也不差呢。到閑了時和老太太一商議,姨太太竟做媒保成這門親事是千妥萬妥的。」薛姨媽道:

「我一出這主意,老太太必喜歡的。

這段話里,明顯只有紫鵑一人是真心為黛玉的前途著想,薛姨媽明明是製造和散播金玉之論的始作俑者,連林黛玉對金玉之論也是無比防備和在意,此時這個人卻在林黛玉面前說起「愛語」來了,居然要把林黛玉說給寶玉了,這段情節緊接著發生在紫鵑試探寶玉,寶玉誤信了紫鵑的話,以為林黛玉要回家鄉從而瘋魔了的情節之後。一方面紫鵑是為林黛玉的前途憂心才試探寶玉,說明了黛玉這一方陣營對自己前途命運的擔憂和試探;而另一方面一直在密切觀察寶黛之間情形的金玉黨——薛姨媽等人則藉此清楚的看到了寶玉和黛玉之間無法打斷的真情,在這種情形之下,必然他們要另做一番滿含心機的打算。

書裡面林黛玉似乎還沒有察覺薛姨媽的虛偽,但是讀者讀到這裡,估計沒有不反感薛姨媽的假面孔的,但是薛姨媽為什麼要在林黛玉面前說起這番話來?紫鵑書里有明寫是真心實意為林黛玉的前途命運做打算,她日夜看寶黛二人的情景,也明白林黛玉的心事,只是這份心事無人為黛玉做主,此時薛姨媽忽然這樣一說,紫鵑以為事情有希望,就托實了問薛姨媽能不能真幫林黛玉去說媒,可是薛姨媽輕輕巧巧的把這事推搡過去了。薛姨媽這番「四角俱全」的話除了試探黛玉主僕二人的意願,同時也在某種程度上燃起了黛玉的希望,獲取黛玉的信任,但是薛姨媽的態度又實在可疑,一開始薛姨媽說的是「我雖無人可給」,難道連句話也不說?明明寶釵就在旁邊,金玉之論傳遍賈府,可是薛姨媽卻睜著眼睛說瞎話,故意說無人可給,是存心把寶釵摘出去了,在黛玉面前做的姿態。但是,等到紫鵑真的求薛姨媽去說媒的時候,薛姨媽卻壓根沒有打算去說的意思,而是話頭一轉,打趣紫鵑,就把她真心不願去替黛玉說媒的尷尬搪塞過去了,然而在後面黛玉為了緩解尷尬居然罵的是那個唯一真心為她好的紫鵑,這篇文字讀來真是令人五味雜陳……

然而紫鵑的反應已經讓薛姨媽對林黛玉自己的想法心中有數了。她們藉此段話試探出了林黛玉主僕的態度,試探林黛玉到底是如何想,這個試探並不是指她們想知道林黛玉對寶玉的感情是何種態度,因為這個態度,通過前面寶玉瘋魔的情節就已經能夠很清楚的了解了二人之間的深情了。我認為這裡薛姨媽試探的是林黛玉一方陣營將會有何種步驟和打算,甚至是打探黛玉未來的行動計劃,而我們的紫鵑就妥妥的上鉤了,看紫鵑的反應,就是被實實在在的騙住了。但也正因為紫鵑上當,露了林黛玉的底,那就是林黛玉根本就沒有什麼實際的打算和能力來保障自己和寶玉的愛情,甚至紫鵑也只能趁勢來求薛姨媽去說媒,使得薛姨媽了解了黛玉的孤苦無依的處境,以便下一步安排自己一方的行動,從而達到助寶釵與寶玉成親的目的。

從以上暗示中可以明顯的看出,未來諑謠謑詬林黛玉的是什麼人,以及又為什麼諑謠謑詬林黛玉,因為種種暗示表明林黛玉與北靜王似有議婚之可能,但最後又是遭受諑謠謑詬而死,多半因北靜王提親未成,而此事為人所利用來誹謗中傷林黛玉。而北靜王議婚若成了,金玉陣營沒必要誹謗林黛玉,反正她要嫁給別人了,寶玉就有可能娶寶釵,恰恰是因為北靜王大概不願奪人所愛,議婚不成,才使林黛玉有可能如願嫁給賈寶玉,但這恰恰是金玉陣營最不願意看到的,所以才利用此事中傷林黛玉。

六、林黛玉死並非自殺

而是體弱多病,無葯醫治,加上被人諑謠謑詬,孤單無助,淚盡病入膏肓而亡,除了前面芙蓉女兒誄的證據以外,

還有別的證據,元春省親時點了四齣戲,其中一出選自牡丹亭的《離魂》,脂批說伏黛玉之死,《離魂》應該就是指《牡丹亭》原劇本《鬧殤》里的內容,鬧殤講的是杜麗娘之死,作者應該是用杜麗娘之死來暗示林黛玉之死,鬧殤中,杜麗娘是病死的,病死之時凄涼孤憤,摘抄如下,可以感受一下大概林黛玉之死的境況如何:

〔旦〕 春 香,我亡後,你常向靈位前叫喚我一聲兒。

〔貼〕他一星星說向咱傷情重。〔合 前〕

〔旦昏介〕不好了,不好了,老爺奶奶快來!

【憶鶯兒】〔外、老旦上〕鼓三冬,愁萬重。冷雨幽窗燈不紅。聽侍兒傳言 女病凶。

〔貼泣介〕我的小姐,小姐!

〔外、老旦同泣介〕我的兒啊,你舍的命終,拋的我途窮。當初只望把爹娘送。

〔合〕恨匆匆,萍蹤浪影,風剪了玉芙蓉。

林黛玉正是鼓三冬,愁萬重,冷雨幽窗燈不紅的境況下,身邊只有一個丫鬟紫鵑,孤獨悲慘病亡的。

七、林黛玉死於春夏之交,死去時十六歲:

證據:《葬花吟》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晴雯死於春夏之交,彼時賈寶玉看見池上芙蓉花正開,池上芙蓉,說明是水芙蓉,就是指的荷花,荷花正好開於春盡夏初之時。林黛玉花簽上正是芙蓉花,可見芙蓉也指林黛玉。

《芙蓉女兒誄》竊思女兒自臨濁世,迄今凡十有六載,說明黛玉死去時十六歲。

林黛玉死後,北靜王認為自己難辭其疚,曾經大哭一場

證據前面帖過了,「北靜王的一個愛妾昨日沒了,給他道惱去。他哭的那樣,不好撇下就回來,所以多等了一會子。」。個人認為,賈寶玉平白無故的咒一個等級地位比自己家高很多的王爺,還是跟自己關係很好的一個王爺死了愛妾還是非常古怪的描寫,是有點大不敬之嫌,這在古代也是非常忌諱的。除非這是作者故意設置的讖語,為了暗示未來林黛玉之死,和她死後北靜王的表現的,才有可能。

最後一點不太靠譜的猜測:

「元春不喜林黛玉,怡紅快綠原本被寶玉題為紅香綠玉,元春改掉了香玉二字,而寶玉說笑話的時候說過:「揚州鹽課林老爺家的小姐才是真正的香玉呢!」香玉就是林黛玉,元春卻把香玉改掉了,而怡紅院是寶玉的住處,元春將香玉趕出了寶玉的住處。且元春賜的端午節禮,獨寶玉和寶釵的一樣,黛玉卻只是和其他姊妹相同。元春不會強行拆散寶黛二人,但是會施加一點其他的影響,即給林黛玉找一個看上去無比風光的美好姻緣,讓外人感覺,賈家人對林黛玉是盡心儘力了的,北靜王品貌無雙,身份高貴,在世人眼裡嫁給他只能是高攀,堪配林黛玉,所以推測有可能是元春也向北靜王施加了影響,通過皇帝告知她家有一位天仙一般的千金小姐,堪配王爺。這大概是鶺鴒香串是皇帝賜給北靜王的原因。元春大概是只想把寶黛分開,但又不想害了林黛玉,所以自覺給林黛玉找一個更好的也算對得起她了。但是卻架不住金玉陣營的諑謠謑詬,導致黛玉憂死,淚盡而亡。這僅僅是一點點個人猜測,並不代表我絕對相信就是這樣。僅供參考。

請點擊下面鏈接查看千古之謎——紅樓夢總體架構和大結局的真相:

《紅樓夢》的真正結局應該是怎樣的?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5429853/answer/144530999


黛玉與湘雲在湖中賞月,觸景對詩。湘雲的是寒塘渡鶴影,黛玉的下句是「冷月葬花魂」周汝昌評此為黛玉的命運所做伏筆,由此推出黛玉在賈家隕落後,月下沉湖自殺而死。


看了這麼多答案,還不如癸酉本的結局靠譜


玉帶林中掛,上吊自殺。

1. 當時社會上女性自殺,是有上吊這種通行方式的。就像現在農村,女性自殺普遍是用百草枯等農藥。紅樓夢裡,也有很多女性一想死就選擇上吊,比如,鮑二媳婦。

2. 在賈母猝死之前,連茗煙這樣的下人,也知道過幾年林姑娘和寶二爺長大了要成親,但是礙於現實不能說破。也就是說,寶黛二人要成親是全府上下心照不宣之事。賈母猝死之後,王夫人會以寶玉守孝的借口,跟賈政提出把黛玉嫁出去(賈政認為寶玉是有些配不上黛玉的,後院之事他參與不深,不了解輿論,不想耽誤自己寶貝妹妹唯一的女兒婚姻大事的)。

但是,這就於黛玉的名聲有損。她一個名門閨秀,就相當於被拒親,顏面掃地。(參考薛寶琴差點被翰林退婚,薛姨媽跑來求賈家,由賈母出面搞定的)這個時候賈母不在,也沒人為她做主了,她已經無路可走,只能自殺。

冷月葬花魂,八成是晚上自己在什麼花樹上弔死的。

一保名節清白,二是花神歸位,三是也還盡了淚水。

3. 至於北靜王,林黛玉生前,是絕對、絕對不會跟他發生聯繫的。無論是她拒絕了手串,還是她本來的使命,都跟北靜王沒啥關係。

倒是有可能,她死後,賈家在被抄家的情況下,寶玉無能為力,托北靜王將她葬在寶黛二人一起看過書的花樹下。也應了「冷月『葬』花魂」了~


八七版改的那個結局我覺得就很合適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過北靜王。

【寶玉又將北靜王所贈鶺鴒香串珍重取出來,轉贈黛玉。黛玉說:「什麼臭男人拿過的!我不要他。」遂擲而不取。寶玉只得收回,暫且無話。】
【甲戌雙行夾批:略一點黛玉情性,趕忙收住,正留為後文地步。】

眾所周知,紅樓夢裡沒有一句話是多餘的。我認為這個完全不影響大綱的情節之所以存在,一定有原因。

襲人帶了蔣玉菡的汗巾,最後嫁進了蔣府。所以我懷疑,本該接下北靜王的手串的黛玉,很有可能本該要嫁給北靜王。

再結合黛玉的判詞,玉帶林中掛

我認為很有可能是黛玉因為某些不可知的原因,很大可能是拒婚,選擇了自裁於瀟湘館的林子里


曹公寫紅樓是以前文伏筆為後文根據,這個思維模式是在後40回里不會有太大轉變的。
男生是比較遵從理性思維的,紅樓刪減十次我認為就是為了讓裡面的每一個字都打上理性思維的烙印,因為感性是一次性成的,理性是需要反覆修改的,如果我的文章刪減十次我是絕對不會讓文章里有一句廢話,更何況曹公。
而且他寫的是一部抨擊社會秩序(理性)的小說,不是言情小說(感性),他可能並不那麼在意林黛玉會不會因為和北靜王扯上了關係就不純潔了,就像他也並不那麼在意寶玉和那麼多女孩子有染,從一個錦衣玉食的公子到他現在落魄的樣子,他心中是痛苦,所以他要抨擊的是這個讓他流離失所忍飢挨餓的社會!
先要明白曹公的目的再去下結論,所以很支持yunjian猜想的結局。


無從猜測,雖然我們無緣見黛玉之死,至少還能目睹晴雯之死,多半已經了了心愿了

可愛的曉旭老師,也是我心目中最還原的黛玉了


怎麼上面的回答都非跟水溶過不去
我站黛玉好好的嫁給寶玉
然後,賈家徹底垮了,垮的乾乾淨淨的
……算了不編了。
其實我一直覺得寶玉是想釵黛都要的,
或者他想大觀園所有的小姐姐都不要嫁人,都想往常一般,一生就過去了。
而作者為了表達更深刻的主題一定會把他所願的都毀了。
emmmmmmm


推薦閱讀:

為什麼很多人都認為林黛玉本可繼承父親的大筆遺產,但被賈璉王熙鳳侵吞?
为什么林黛玉总被误解?
《紅樓夢》第二十五回中,王熙鳳求黛玉做的是什麼事?
如果游太虛幻境的是林妹妹,故事會怎麼發展?
紅樓夢中林黛玉是什麼星座?

TAG:紅樓夢小說 | 中國古代文學 | 林黛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