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盡量客觀的前提下評價一個歷史人物(尤其是政治人物)?

我在很多地方看到的對歷史人物的評價自認為都有失偏頗 不論官方或私人 可能有過譽或過於貶損 尤其是當評價政治人物的時候 評價者所處的勢力 社會環境等等很多因素都會對他做出的評價造成影響
那麼 在不完全言論自由的情況下 應該如何做到盡量客觀的評價一個歷史人物 或者說 可以從哪些方面去考慮 謝謝


第一,不要用道德的眼光去評價歷史人物,比如秦檜,他的主和是政治主張問題,不是個人品格問題。
第二,要將這個人物放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去看,尤其不要用已知的結果,去否定之前的作為。比如宋太祖「文以靖國」是為了解決安史之亂一來藩鎮割據的局面,不能因為兩宋在對外戰爭中的長期下風,去質疑這個政策,因為在宋太祖的時代,解決藩鎮問題遠比解決邊疆民族問題迫切、重要得多。
第三,不能只看評論,要看史實,從歷史記載中獨立分析。比如以前一直流行「國民黨消極抗日,積極反共」,但現在還有這麼認為的嗎?
第四,不能有偏見,但這個很難做到,太難了,只能降低感性,弘揚理性,沒有偏見是不可能的,儘力而為吧。


知識越多越反動,某種意義上是這樣,但如果知識多到足以理解歷史的必然性,可能就會看穿不說穿了

越是動作大的權力人物越會改變社會結構導致越多人利益得失,所謂領袖殺人多,犧牲了也未必有好結果,權力運動是最大的集體賭博

與其說盡量客觀,不如說盡量多角度,盡量從更多人的立場看待,這樣盲人摸象更接近摸得全面,光從利害無關角度仍然是片面的,而且即使沒有直接利害也會有間接利害,還是多角度對沖辯證看待得到的信息更平衡
任何觀點都必須有屁股、有視角、有立場,所以嚴格意義上任何說法都是偏見,只有參考更多不同的偏見,才能得到更【客觀】的解

最後,因為史料證據考證等信息會不斷更新,更多潛在的視角可能出現,評價也就自然得無限更新了
對於這個動態過程來說,的確急不得什麼,到一定時候甚至不那麼看重評價了,天地不仁,君子不仁,無論是大人物還是草民眾生,都只能在有限的時空環境下做一個箭在弦上火上眉毛的決策,得失計算是個可以無限複雜的過程

返璞歸真後,又會一無所知般坦然接納了,一切只是相對主義,【齊物論】


其實從本源來講,「客觀」這個詞本身就存在一定問題。因為要對一件事、一個人做出判斷和評價,人的主觀能動作用決定了對事物看法的主觀因素。作為一個普通人(在此排除得道高人、四大皆空的高僧等),總會對一些事物產生喜歡或厭惡的情緒,心理暗示也好、個人好惡也罷,這是無法避免的。因而,「客觀」只能是相對而言的。

首先,我認為要做到盡量客觀,必須摒除待評價事物或人物與自身的利害關係,也即你說了實話不會對你造成任何負面影響。當然這一點在評價政治人物時很難做到,但凡一個沒有脫離社會的人,都具備階級屬性,存在階級立場的條件下,客觀幾乎不存在。

其次,不要受到某一思想或某一言論的洗腦。思維模式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當你多年受到某一思想熏陶時,你考慮問題的方式總是會圍繞著這一模式進行展開,自然而然地,你做出的評價便是思維灌輸者的評價,更談不上客觀。

最後,跳出自我角色去考慮問題。這就是為什麼我要排除那些得道高人的原因,因為這並不簡單。


世間萬物沒有絕對的好壞優劣,而人性同時又是複雜的,掌握權力的政治人物更不能以常理去揣度。若後世要做出評價,理應分出兩個方面,一是客觀的事實,指他們的功過;二是主觀的思想,即他們的道德品格修養。 首先我們要明白的是被評價人物與評價者之間的利益攸關度,一、與他屬於相同陣營的、他的思想理論有利於評價者的政治目的或是想要達成的目標的時候,人們就會弱化甚至無視、顛倒歷史人物的缺點而強調歷史人物的優點與功績;二、反對其所屬陣營、靠反對他達成自己的政治目的或者維護、獲得自身的利益時,人們就會弱化甚至忽視、顛倒其功績而強調歷史人物的錯誤。歷史上的曹操就就由於後世皇帝士大夫為了封建正統的考慮而被徹底抹黑。而至於普通人的好惡一般大都是通過自己看到的有限的資料或是接受的外界的言論而產生的判斷,這個判斷大致是受外界所影響的。
弄清了這個問題,我們才會明白,越是有影響力的歷史人物特別是政治人物其正面和負面的評價爭議就會越大,在離其離世不太遠的日子尤甚。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孫武以及《孫子兵法》?
在歷史上有哪些毀譽參半的人?
秦叔寶一生更換三次主子,為什麼後人沒有給他安一個「三姓家奴」的誨名,反而成為「道義仁」的化身?

TAG:歷史人物評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