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國外繪本比國內繪本更受歡迎呢?


謝邀。

確實是水平有差異。美國、歐洲、日本的繪本,甚至韓國、台灣的繪本都比我們發展的早很多,也好很多。

獲國際大獎的那些繪本,文字作者有的自己根本就是詩人,而繪畫作者基本全是正經畫家。但國內的作品,有很多圖畫是工美的學生畫的,文字是看圖說話配上去的。還有的是先編了個故事,再電腦畫個圖就算。

對於繪本,故事要有文學性,我們太多作者只會講道理,不會講故事。圖畫要有藝術性和人性,我們很多畫者以為小孩子看的書色彩鮮艷就行,以為可愛就夠了。

當然,這幾年本土圖畫書發展的越來越好。除了有先天優勢的傳統題材,「普世」題材的好作品也越來越多。比如陳江洪,這是真正的畫家。比如《團圓》,我覺得是比得上《媽媽的紅沙發》的。

這和市場也有很大關係,肯為繪本花錢的家長多了,願意從事繪本創作的好畫家、好作家就多了。這幾年,說「那麼幾個字賣那麼貴」的人越來越少了。

好繪本和差繪本,比較一下《逃家小兔》((美)赫德 繪;黃逎毓 譯)和《離家小兔》(班昭譯,三棵小樹繪)

下面兩圖是關於「如果你遊走了,我就變成捕魚的人來捕你」那頁。(圖片均來自百度)

構思上,《逃家小兔》中用胡蘿蔔做釣餌是多麼有趣有愛的想法。

構圖上,《逃》遠景近景層次分明,意境深遠,主題突出(紅蘿蔔多麼顯眼)。而《離》則基本是平鋪。

色彩上,《逃》豐富而不雜亂。《離》綠得混沌一片,小魚顏色雜亂。
形象設計上,《逃》基本是兔子原型,大兔子是一個發胖了的中年婦女的感覺。《離》卡通化了,這無可厚非,可小兔子的大紅眼睛,比例太奇怪了,眼睛大就是萌嗎?萌就好嗎?。而大兔子,只是個頭大,並沒有母親的神情。

布局上,《逃》是寫在前一頁上(它是黑白和彩色間隔),到彩色、跨頁、全圖無文字的這一頁,每每有種被震了一下的感覺。而《離》基本是平鋪直敘,且文字堆疊在畫面上,干擾了畫面。咱們自己的國畫在哪裡題詩是很有講究的,可是《離》基本沒考慮這個問題。

整體來看,《離》的畫面很像遊戲,查了查作者,是影視動畫畢業的。我並不反對繪本有創新,動畫風格也沒什麼不好,可是《離》真的不美。

最後,翻譯上,「離」也是不如「逃」的。這本繪本,畫的是一個有點叛逆,想要離家出走,又惴惴不安,盼望媽媽跟著的小兔子,這是很多五六歲,乃至十幾歲孩子,女人戀愛時會有的想法。瑪格麗特懷茲布朗把這種心態揣摩得極其精妙。而「離」只是個行為,看不出「逃」的心態了。

正文里的譯文沒有比較,不好說是不是哪本好。

可笑的是,在網上還看到有的家長說《離》裝幀精美(大概是銅版紙印的)、雙語,而《逃》開本小、有黑白畫,價格還貴。她大概覺得買《離》才賺了。可《蒙娜麗莎》寬才半米,高也不足一米啊,唐詩往往才20個字啊。繪本是這麼比的嗎?

還有的人說,很高興看到咱們中國的女孩名列在瑪格麗特懷茲布朗旁邊,盼望中國的繪本能早日超過小日本。水平不能靠憤恨衡量,在繪本領域,日本可是「大」得很。比如說,《蘇和的白馬》銷量百萬。這是內蒙古的故事,日本人創作的。咱們自己珍惜過、包容過咱們的民族多樣性嗎?

在知乎上認識一位從事繪本行業的姑娘,對繪本很痴迷,對自己的老闆和尊敬,我很敬仰她,虛心請教。她請我看他們公司的APP。我看到的第一個作品和柳原良平的《臉,各種各樣的臉》創意幾乎完全一樣,只不過也畫的像時下流行的卡通畫。這算不算抄襲?後面我就沒再看了。

中國的繪本,文學性、繪畫的藝術性、從業人員、消費者的水平,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所幸,我們步伐很快。

說了太多,怕事,匿名了。


早期閱讀(早教)教育,中國為什麼落後日韓(台灣省)那麼多? - 瑞達小馬的回答 - 知乎

「繪本」一詞源於日本,是日本的本土辭彙,意為「畫出來的書」,其實廣義上的繪本也包括傳統意義上的「圖畫書」,不過在如今它又被又賦予了新的內涵,成為提供兒童早期閱讀教育的重要讀物,逐漸成為兒童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環。「繪本教育」最初由歐美髮展而來,50年日本引進並本土化,70年代韓國加以消化,而中國的台灣以及港澳也是在那個時候市場開始萌芽,中國大陸則是同樣跟隨,中間中斷了些許時期一直到21世紀如今開始重視和開發!

有人說「繪本」就是個偽概念,其根本就是圖畫書,也有人質疑繪本的教育作用,稱其功用被誇張化了,當然更多的中國家長則是對此不感冒甚至不屑一顧!所以中國的早期閱讀還停留在固有觀念上不可自拔,歸根結底還是早期閱讀的觀念不強所導致,家庭閱讀的概念更是無從談起。

從孩子很小的時候開始,到他們十歲左右,一直念書給他們聽,從沒有間斷過。數不清我到底念過幾百本書。孩子長大以後,我才真正了解到,當時我用自己的聲音、自己的語言講了這麼多故事,意義在哪裡。我也發現,透過這些書,我已經在他們小時候,把一個父親想對孩子說的話都說完了。—日本繪本之父【松居直】

日本在50、60年代就已非常重視兒童教育的發展,大力引進歐美經典繪本,逐而培養國內一大批優秀繪本作家,現如今日本的繪本文化已非常完備,堪與歐美比肩。繪本館在日本隨處可見,繪本也不僅僅是培養兒童早期閱讀、豐富心靈及想像力的讀物,同時也是大人們找回童真的相當不錯的選擇。在日本幼兒園可不像國內幼兒園那般學算術學英語……每月一本繪本足矣,有位從事多年教育的日本幼教老師坦言:「如果沒有繪本,她將對於幼兒教育無所適從!可見,繪本教育在日本早期教育中的地位!

繪本館幾乎遍布日本各縣角落,裡面陳設全部按照兒童設計,溫馨、乾淨、整潔,讓人一進去足以聞到書本的芳香並被閱讀的氛圍所引誘,還會時不時的舉辦繪本小型講座,分享心得、講解給幼兒讀繪本的正確方面和技巧等,同時近年也盛行一種旅行項目「繪本之旅」,也就是說造訪日本各地的有名繪本館;反觀中國教育觀念接軌國際的北京、深圳、上海的繪本館又是另一種景象,艱難維持,本來數量就不多,雖沒有競爭壓力但經營舉步維艱!在日本不僅繪本館可以看到繪本書籍,隨處可覓得繪本的蹤跡,比如咖啡館、遊樂場、車站候車室甚至連麵包店都有擺放以供孩子閱覽,有時候大人也會充滿童趣的翻翻看看!

而韓國的傳統文化教育類繪本更是國際繪本界的一股清流,不僅在韓國異常受到歡迎和追捧,同樣受到國外人士的好奇和青睞,因為這是對孩子進行傳統文化普及的最佳橋樑。而在我們的祖國寶島台灣同樣存在著華人世界以及世界著名的繪本大師、幾米和郝廣才等,在香港更是非常注重兒童的早期閱讀以及繪本教育;日本更是為推動兒童閱讀專門進行了立法,政府頒布了推進兒童讀書活動基本計劃,每五年修訂一次,真正以國家戰略的高度抓閱讀。

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繪本是孩子們難以分割的夥伴,我想若是沒有繪本,我絕對無法做好保育的工作。—日本兒童教育專家【佚名】

現如今,中國市場算是引進國際繪本數量最多的,歐美日韓的獲獎繪本、經典的等同樣被國內引進並加以翻譯,在龐大的市場和需求面前,中國本土的有名繪本作家很是稀少,這是相當不對稱的,沒有活躍的土壤是一方面,而創作的思路和觀念也是一方面,中國本土繪本與國外繪本最本質的區別則是國外繪本大多講求在兒童觀看繪本的同時可以潛移默化的接受知識並自己得到答案,而國內的繪本則是迫不及待把答案直接灌輸。

(「早期閱讀」就是讓孩子看書識字)這樣的錯誤觀念依舊根植於中國萬戶家庭,買圖畫書盡量購買字數多的,彷彿字數越少越覺得虧,對於兒童閱讀不正視對待;繪本作為孩子通向世界的大門,擁有很多潛在的功效,或許它的好處未能及時反饋,可是在孩子的成長中會逐漸展現它所為孩子帶來的可喜變化。繪本的類型多種多樣,生命教育類的、情緒教育類的、心智教育類的等,對兒童學習語言、培養審美、提高表現能力、豐富創造力和拓展人生感受而言必不可缺!

改變觀念、拋卻舊有思想,讓孩子愛上閱讀,遠離電子產品帶來的衝擊,與孩子一同在閱讀的海洋中盡情遨遊!

整個大中華地區的繪本水平跟歐美日本等國相比,差距有多大? - 瑞達小馬的回答 - 知乎

引用 台灣兒童繪本作家劉清彥(兒童文學先行者)先生:

基本上華人地區繪本發展比日本晚了50年,比歐美晚了90到100年。但是我要說一個事實,在今年的波隆那童書展上的插畫展裡面,全世界入選的插畫家77個,台灣佔了7個,內地有3位,台灣還有1位插畫家拿了一個特別獎叫拉加茲獎,更不用提今年國際安徒生獎得主是曹(文軒)老師。所以雖然起步晚,但我們的創作能力不輸日本也不輸歐美,包括獲第一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的《團圓》已經賣了十幾個國家的版權,證明我們雖然比較晚,但是可以趕得上。
我們比較欠缺的是創作者閱讀的視野和生活的經驗必須要拓展,拓展到它能夠發展出來的作品是具有全世界共同語言的,這樣比較能夠讓外面的人看到;同時這些作品中又有屬於華人的東西。這其實是我們的優勢。


有眼睛的一看就再明顯不過了吧。


這個問題適用於很多產品,大多數類似的問題」為什麼國外的叉叉比國內的更受歡迎呢?「
這個叉叉可以替換成很多商品,例如:奶粉、兒童座椅、汽車……等等等等。

那麼,具體到繪本,為什麼國外的比國內的受歡迎?

先說第一個原因:標準!
舉個栗子,國內外寫科幻玄幻小說的很多,但是國內的跟國外的差得遠得多了。為什麼?因為國外有各種大獎:星雲獎,雨果獎。三體得到雨果獎後,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大增,甚至在國內,得獎之後,肯定也是又擴大了影響力。

為什麼?

因為國外獎項所代表的:影響力、品質、標準。

國外的兒童圖書三大獎項:安徒生獎、凱迪克獎、格林維納獎,還有其它很多獎項。國內呢?無論是獎項的數量,影響力,標準,品質,都完全沒法跟國外比。

國際間的競爭,很大程度就是制定標準。繪本界也是如此。一本翻譯過來的安徒生獲獎圖書,品質根本不用懷疑。絕對夠好。

所以,在標準上,國外圖書就甩國內的幾條街。

有空再在標準上進行展開,介紹幾個國際大獎項。


說國外繪本比國內好之前,我們先看一下,

國內繪本和國外繪本有哪些差別?

造成這種現象,是有很多原因的。有主觀也有客觀,畢竟繪本產品在國內發展才十年。

公正的講國外繪本整體水平比國內的高,但現在國內也有不少優秀的繪本,比如豐子愷兒童圖畫書、信誼圖畫書獎的獲獎作品。推薦幾個我比較喜歡的中外繪本,你可以感受一下國內外繪本的不同,書的內容網上都可以搜索到,以下是純文字:

國內我喜歡的繪本:

《公主怎麼挖鼻屎》

獲的第二屆「信誼圖畫書獎」圖畫書創作組入圍獎。第一次看到這個書名的時候就被驚艷到了,有種我一定要看看講什麼的衝動。結果一直顯示無貨好久,一顯示有貨的時候,立馬下單,急切的想帶回家給姑娘一起分享。這是一本讓人忍俊不禁的圖畫書,幽默頑皮,讓孩子哈哈大笑。同時又可以在不知不覺中,讓孩子習得一個好的衛生習慣。說到最後,難道你不想知道公主到底是怎麼挖鼻孔的嗎?

《媽媽買綠豆》

最近想找一本可以和姑娘一起動手做點什麼的書,發現了去年買的《媽媽買綠豆》。有些繪本一看書名就有一種讓人喜歡的感覺,很溫馨,很有生活感,這本就是。有不少的媽媽問,「什麼樣的繪本是好繪本?」。簡單來說,可以讓孩子笑,讓孩子動手做的書都是好書。阿寶和媽媽上街買綠豆,阿寶專註於綠豆,從買綠豆、煮綠豆湯、吃綠豆到種綠豆,整個過程處理得十分生活化和趣味化。

《兔兒爺》

本土熊亮創作,第一次接觸到熊亮的作品是《灶王爺》,在我們原有的民間故事上有了新的創作。後來又發現了《兔兒爺》這本圖畫書,說實話北漂這麼多年對兔兒爺並沒有太多的了解,僅限於兔兒爺是北京市的地方傳統手工藝品這樣的理解。《兔兒爺》給我對兔兒爺的另一種印象,很可愛。很喜歡這種有濃郁中國民族風味的東西

《葡萄》

愛是恆久忍耐,《葡萄》讓我牢牢的記住這句話,這是一本關於愛的書。從前有一直狐狸,他勤勤懇懇,種了一園子葡萄。可是怎樣才能種出最多嘴甜的葡萄呢?狐狸最後得出的結論是要有愛,可是怎樣才算是有愛呢?神父說愛是恆久忍耐。《葡萄》就是這樣簡單的娓娓道來,自然而然的引入《聖經》中的「愛是恆久忍耐」。單看這句感覺晦澀難懂,看完葡萄真的是茅塞頓開。

從去年開始公眾號開始瘋狂團購的《中國原創繪本節日禮品裝》不管是內容還是畫風都還不錯。

大多數國內的繪本題材集中在民間故事、三國、水滸的階段,要不就是太多的說教。國外繪本題材多樣少說教,道理都值得讓人深思。不過國外的一些繪本也有矯枉過正的感覺,比如凱迪克大獎的一些作品太晦澀難懂了,要不是要看介紹真的很難理解,例如大獎作品《再見,小兔子》。

國外我喜歡的繪本

《煩人的兔子》,關於分享

孩子在一起玩的時候,我們常對孩子說的一句話就是,要和小朋友分享你的玩具。是否喜歡分享這都是孩子的權利,我們無權強制要求。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想要獨自擁有的東西。就像書中的大熊一樣,「我只想一個人呆著!」。可是有時和大家一起分享不是更快樂嗎?分享的意義不是奉獻自己東西,而是讓自己得到更大的快樂。這是我看完這本書的感受,你呢?

《我想吃一個小孩》,關於吃飯

看到題目就有一種想看故事的衝動,要吃一個小孩都可以成為一個可以出版的故事?《我想吃一個小孩》有一種與眾不同的誠實和前衛,僅看書名你就能知道這不是一個甜蜜的小熊寶寶之類的故事。每天早上,媽媽都給小鱷魚奇奇拿來好吃的香蕉當早餐,但是有一天早上,奇奇不肯吃香蕉了。鱷魚媽媽非常擔心,她不停地問:「這香蕉多好啊,多有營養啊!你不吃嗎?你真的不吃嗎?」(好真實的媽媽寫照)「不,謝謝媽媽,」奇奇回答說,「今天我想吃一個小孩。」鱷魚爸爸帶來了一根卡車那麼大的大香腸,又做了一個巧克力蛋糕。小鱷魚還是說,我想想吃一個小孩!記得林語堂先生說過,中國人與法國人性格上有百分八十相似度。這本書足以看出法國父母與中國父母具有的相似度,然而我覺得那百分二十的區別體現在孩子身上,法國的小鱷魚抵制了父母替代品的誘惑自己嘗試了一把,而中國的小鱷魚可能會倒在了巧克力蛋糕上…好吧,開始說人話,其實選擇這本書很簡單,世界精選幽默圖畫書之一(其中還有之前分享過的《我是最厲害的大野狼》),剛念過這本書的那段時間,每到吃飯的時候,爸爸和姑娘都在不停的喊,今天我想吃一個小孩。這就是繪本給我家帶來的快樂。

《狼大叔的紅燜雞》,關於有愛

狼大叔好可愛啊,這是姑娘看完後對狼大叔的評價。故事是,在這個世界上,狼大叔除了喜歡吃,就沒別的愛好了。一天,他特別想吃紅燜雞。正想著,突然看到了一隻非常合適的母雞。之後他又想,如果能讓這隻雞再胖點,到時候他就能多吃幾口肉了。於是,他趕快回到家開始準備各種美味佳肴,希望雞能快些長胖。狼大叔想這次母雞肯定長得夠胖了,當他最後一次去母雞家時,意外的事情發生了,有一百隻小雞吻了它,狼大叔竟然不再吃母雞了。回家的路上,老狼想明天給小雞送一百個小餅乾。愛是什麼?愛能讓壞人變好人。

《沒有耳朵的兔子》,認識自己

這是一本風靡德國的兒童圖畫書經典,德國圖書銷售排行榜暢銷作品。書中沒耳朵的兔子與其他兔子一樣,能跑、能跳、愛吃胡蘿蔔。可是,其他的兔子都不和他做朋友,就連狐狸都懶得捉他……一天這隻孤單的兔子,撿到一顆蛋,蛋並沒有人認領。沒有耳朵的兔子把蛋帶回家了家,每天給蛋念書、教蛋游泳和蛋一起睡覺…蛋孵了出來的那天,沒有耳朵的兔子的世界就變了。也就是從那天起,沒有耳朵的兔子覺得,有沒有耳朵已經一點兒都不重要了。其實認識自己,接受自己,喜歡自己,每個人都一定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天地。

《米莉的帽子變變變》,關於想像力

很可愛的店員,很溫馨的故事。作為家長我們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呢?

《我是最厲害的大野狼》,幽默故事,大野狼也是可愛的。

入選是世界精選幽默圖話書叢書系列,故事結局大反轉。哈哈大笑之餘,我在想:這還需要什麼導讀啊?小孩的笑聲就是很好的評論。不過有些大人就要想了:這到底有什麼教育意義呢?很遺憾,這說明你太一本正經了。

《小紅狼和小黑狼》,你肯定猜不中故事的結局

《小紅狼和小黑狼》還是我一貫喜歡的風格,幽默風趣。如果你們對小紅帽這種老生常談的故事感到膩了,就來看看這本吧,絕對有意想不到的結局。閱讀吧,給孩子閱讀吧,這是我一直以來想告訴你的一個教育理念。在曾經寫的【給孩子讀繪本有什麼作用】文章中,提到了可以增加兒童的辭彙,我當時就以「躡手躡腳」這個詞為例,可寫的時候竟然忘記這個詞出自於哪裡。隨口問了一下姑娘,她竟然不加思索的說是《小紅狼和小黑狼》,太震驚了有沒有。我們在第一次念《小紅狼和小黑狼》時,其中一句是「小黑狼一點點走近她,躡手躡腳地」,姑娘以自己的理解手和腳捏來捏去的,太好玩了,當然我立刻給姑娘表演了什麼是真正的「躡手躡腳」。這個事情說明了兩個事情,一、孩子的記憶能力真的不能低估;二、他們以自己的方式理解故事,或許不對需要家長的糾正,但他們真的是能聽懂的。

《巫婆的孩子》,誰說故事裡的主人公只能是一個乖寶寶?

如果我說你的孩子會一句魔法咒語,可以解決任何問題,你信嗎?《巫婆的孩子》是一本充滿童真童趣,超級搞笑的書。一天巫婆的孩子來到了公園裡,他們為了幫助小美拿出池塘里的小船,大哥將小美變成了青蛙,二姐又把樹林變成了巨大的皇宮,鴿子變成了胖胖的僕人。可是當小美想變回去的時候,大哥和二姐說自己只學了一招,後面的還沒學會。然後就輪到魔法力量最小的三妹不好意思的說「我。。我只會一招小小的魔法」。三妹只說了一句魔法咒語,所有的人和動物就都恢復的原狀。三妹說的這句咒語十什麼呢?

沒看過癮?這樣好玩的繪本還有好多,加微信好友tallulah2014,每天都在推薦。

--------------------------------------------------------

我是郡主媽媽一個繪本愛好者,有一個愛繪本的姑娘。開了一個公眾號【繪本郡主】,沒事的時候分享一些親子閱讀中的經驗,但願可以給你啟發。


1、國內繪本起步時間較晚。我國的教育情況一直落後於其他的發達國家,繪本也是近兩年才開始在我國國內開始盛行。在此之前,國內很多人的觀點都是:啊,這樣一本書,又沒多少字,還賣的這麼貴!那個時候,他們並沒有意識到,繪本所能給孩子帶來的重要意義。而缺少了市場對於這一部分的需求,繪本就是想發展也難以發展起來。

2、畫技和故事內容還不夠成熟。不得不承認,我國大部分繪本畫手的畫風、畫工,想像力和創新力還是普遍弱於外國畫手的。當弱勢比較明顯的時候,即使是沒有專業眼光的普通人,也是能看出一些差別的。畢竟現在是一個看「」的世界,大部分的人還是更願意選擇好看的東西。再好的內容,如果你丑的讓人不忍直視,你也難以推銷出去。

實際上,優秀的繪本都是有故事隱含其中的。它們的人物(含動物做主角)、場景、故事都會有一個整體的劇本,而畫出來的十幾二十多頁就是這些故事「關鍵的幀」,而沒有畫出來的中間故事情節都要靠孩子自己閱讀時去理解和發現。所以,一般來說,優秀繪本的每個頁面都有一些需要靠多次閱讀才能發現的「點」,如果孩子找到了這些點,那麼他們就能體會到別樣的樂趣。而且孩子熟讀幾遍後,就不會再像第一次讀的時候那樣去關注主要情節,而是會直接去找這些有趣的點。所以好的繪本他們會讀非常非常多次,遠遠超出我們大人的想像。這也正是我們國內繪本故事缺失的非常重要的一點。

而大多數國內繪本的故事還是太過著重於去講一個道理,執著於讓孩子們在其中學到些什麼,反而忽略了如何讓孩子從中感受到閱讀的樂趣。要想創作出更受歡迎的繪本,我們就必須要「懂」孩子的心,在這方面國外繪本的內功領先很多。國內的繪本要想做的更好,就必須改變自己的一些「意識」。

畫風的精美與否,細節的到位與否,故事的有趣與否,情感的充沛與否,畫手的用心與否,每一個願意認真去看,認真去感受繪本的人都是能夠有直觀的體會的,這就是為什麼國外的繪本會更受歡迎的原因。國內繪本要想改變現狀,就必須不斷地去完善自身,更加註重與孩子進行心靈的對話

最後繪本和任何文字作品一樣,都是需要精心打磨的,而那個打磨的匠人決定了它的高度。也就是還需要更多能讀懂孩子,更多對生命坦誠的繪本從業者。

以上。

如果你對繪本感興趣,關注一下我們的公眾號吧!

「一本小世界」,每天一個繪本,告訴你怎麼給孩子講故事!

http://weixin.qq.com/r/KC4-J-zEv6HArbhE93s6 (二維碼自動識別)

下載二維碼,微信掃我哦


發展時間的長短是原因之一。如今這種繪本的圖書形式,在國外發展已久,例如經典的《小藍和小黃》創作於1959年,日本的繪本之父松居直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活躍。再想想國內,身為80後的筆者在幾十年前看的最接近於繪本的圖書便是連環畫,然而連環畫卻多是由中國古典名著改編,很少有符合幼兒心理的故事以連環畫的形式出現。小時候常讀的365夜故事卻是只有文字,極少的插圖。

歐美繪本的創作很多是插圖與文字由一人完成。例如大家熟知的《好餓的毛毛蟲》《棕熊棕熊,你在看什麼》的作者卡爾,《我是霸王龍》系列的作者宮西達也等,他們自己畫插圖、自己寫故事,並且插圖在繪本理解中所佔的比重非常大,文圖結合緊密,不存在意義傳達上的銜接問題。即使是文圖分別創作的情況,圖畫也不是作為文字的配角出現,而是與文字並重、甚至更重的地位。(國內目前繪本創作的狀況是,創作者既能寫故事又會畫插圖的非常少。周翔的《一園青菜成了精》是作者親自繪畫的,文字也是作者改編自童謠,所以看上去也更接近國外繪本的感覺。)

創作者的態度決定一切。多年前,筆者曾經參加了《星月》(《Stellaluna》)的作者舉辦的講座。那位穿著樸素扎著麻花辮的作者講述了《星月》《綠笛》系列繪本的創作經歷,講她是如何觀察那些蝙蝠、小蛇,講她如何隨時隨地地拍照、記錄那些小動物的細節,在座的人們無不為之感嘆:有這樣認真的創作態度和精細的創作過程,作品不受歡迎才奇怪。

最後,從一個普通的家長角度,我非常希望孩子在除了看國外的繪本之外,更能看到一些優秀的國內原創繪本,看到更貼近中國現實的、描述中國孩子成長環境的、符合中國孩子心理的繪本。


「為愛讀吧」原創繪本推薦:《我的飛魚小朋友》(app里可以免費閱讀哦)。


我在旅途中遇到了一隻落單的飛魚小朋友,於是我們開始在這個小城生活。秋天,長大的飛魚跟著其他飛魚們一起遷往了南方。我無比想念我的飛魚小朋友。


從出版成本角度,國外的比國內的要貴得多,所以要精挑細選,否則就得賠本。
哪個地方都有好的壞的。


給大家推薦一個網上書店,我一直在他家買的書,店裡有很多兒童繪本,感覺挺不錯的。
首頁-雅各圖書
青少年暢銷讀物


國外的繪本旨在啟發心智,國內的么,呵呵,講道理,養成好習慣為宗旨,小孩子不是傻子!


我暈X﹏X 我能告訴你我做媒資的時候中央獲獎兒童文學裡前三忘了哪個檔 有一本一上來就是他爸很「幽默」對孩子說 他剛出生的時候想一個小豬似的吃奶 還明確說他媽是母豬一樣的好么。。。。。

不用說作者是個部隊退休的老文藝幹部

中國不需要你真材實料 對特定人群真的有效有用有好處 只要拍對馬屁就行了 媒體又狹隘 除非你微信添加各種畫室設計美工育童等等公眾號 不然好的小眾作品你找不到 更不要說音樂等在CC_TV電視台都排到十以後、幼兒園連世上只有媽媽好都不再教的小時代了昂 想要質量想要真實想要好 就得自己撕下蒙眼布 否則只有給你什麼你聽什麼的份


感覺上是氛圍不同。
你想如果孩子的父母從小就喜歡繪本,那麼他們有了孩子也一定會給孩子讀繪本看繪本吧,那麼再下一代也是。
而繪本這種,我查了一下,誕生於十九世紀的歐洲,雖然都說溯源是我國,然而並無卵用。我國目前僅處於繪本初級階段,和別人那種長時間的滲透當然差距大了。
而且小孩能自己看得懂一點文字的時候...不少父母都會逼他們去學習或是幹些別的什麼為了應對小學的入學什麼,少見有父母好好正視孩子的喜好啊。


推薦閱讀:

家長如何與孩子一起閱讀繪本?

TAG:閱讀 | 早教 | 親子閱讀 | 繪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