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印象深刻的雜誌封面有哪些?

中外皆可。
希望舉例時能夠配以圖片。


嗯在我的印象裡面,美的令人印象深刻的貌似沒有,不過丑的令人髮指的倒是有不少誒。。話不多說,下面我們就來領略一下華夏泱泱大國的土鱉雜誌,看看他們坑害明星的能力有多強

廣袤的華夏大地上有一本叫《女人》的雜誌,用最艷俗的美工配上明星的精選丑照,拍出九毛九都不值的廉價氣質

訴說著「王八蛋老闆帶著小姨子跑了」的愛情傳說

可以堅強,但不必逞強」的婚姻法則

女人都要善於經營夜晚」的做人真理

另一本女性雜誌大亨《37度女人》,則卻對《女人坊》的艷俗嗤之以鼻

(連調色都不會有啥好拽的)

它用最高貴的紫色和最性冷淡的黑白,讓每張封面都看起來都像——路邊的人流廣告

而封面上的明星更是自帶央視主持氣質,分分鐘可以組合出道撐起一台春晚

不過上面的雜誌千炫萬酷,都不如我最近超愛的課後讀物

每每路過書店,都會被它獨具設計感的封面吸引

迷幻的配色廉價的字體,引來無數女神為它留步

一線女星雙冰為它折腰

更有志玲姐姐多次光顧

反正不管咖位一線二線,在這裡都自動變成鄉土十八線

因為寫有餘力,它還發行了很多副刊《知音勵志》,《知音打工》,《知音文摘》用來滋潤百姓,荼毒明星

還推出了海外版,讓whole world都能感受知音style

話說回來,知音好歹只是個兩性啟蒙雜誌

不能對它的時尚水平要求太高,最可恨的是時尚雜誌也土成渣。。。

本以為女神上時尚雜誌畫風都是介樣——

而《女刊》卻用五毛濾鏡,把女神造成了務工的小芳

Real雞蛋炒番茄的廉價配色,讓人懷疑它是不是和樓上《知音》共用一個設計師

它蹂躪的明星也不算少,從兩岸三地到韓國友鄰

還有多種旗下系列《白嫩派》《瘦美人》《愛之城》供各位女星爭奇鬥豔

內地雜誌乳齒驚人,彎彎當然不會認輸

台灣雜誌它用獨特的審美,以摧枯拉朽之力,毀滅時尚消滅美麗,成功企業家雜誌Esquire

比《知音》還知音的台灣Cosmopolitan

街邊色情廣告GQ

不過這些並不算什麼,國際中文版Vogue才是台灣時尚圈的大姐大,他們拍腫了林依晨的臉蛋

拍沒了林嘉欣的脖子

拍大了楊謹華的腦袋

本該霸氣衝天的金九群星大片

到了彎彎卻成了怡紅姐妹趴

它對蜜汁髮型沉醉不已

鬼畜妝容瘋狂迷戀

女星乳溝愛得深沉

它能把純情玉女拍成越南野雞

把輕靈女神拍成充氣娃娃

然鵝它還不打算停止,被禍害過的明星可以繞地球130圈,歌舞廳時尚三姐妹S.H.E

牧場務農女青年郭采潔

頭毛不順的森系白蓮花小嶋陽菜

小鎮洗頭妹桂綸鎂

霹靂無敵殺馬特舒淇

KTV陪酒女郎陳好

十八線影樓模特楊丞琳

(對辣,告訴泥萌一個小秘密楊丞琳是上過VOGUE封面最多的亞洲女藝人)

看完這些雜誌封面,徐老師突然覺得

自己的自拍也是美如畫呢呵呵呵呵

今天就說到這裡吧~

畢竟人家時尚雜誌的專業造型師和P圖師

也不過搞成了那副樣子,讓我們對生活充滿信心呀!!!!!


最後噠牛皮小廣告,更多有趣的內容都在我的微信公共號深夜發媸(ID:shenyefachi)哦,沒啥事兒歡迎來跟我嘮嘮嗑~~~~


首先是一組值得稍微解說一下的封面。

時代雜誌

2014年6月9日

封面上的這個女人叫Laverne Cox, 她是Netflix美劇《女子監獄》(Orange Is the New Black)的演員。這個封面之所以引起很大關注和好評的原因是,她是一位變性人,而且是首位登上時代封面的變性人。而這期雜誌主要探討的問題,也是變性人的權益維護。

滾石雜誌

2014年4月

53歲的電視女星Julia Louis
Dreyfus全裸秀背上的美國憲法紋身,憲法文字下還有美國獨立宣言的第一個簽署人約翰·漢考克的簽名。但其實這裡有一個烏龍,約翰·漢考克事實上並沒有在當時的獨立宣言上真的簽名。

時代雜誌

2014年9月1日

密蘇里州弗格森小鎮的黑人少年邁克爾布朗被白人警察槍殺事件震動全美,隨後引發了經久不息的騷亂,所有新聞媒體都做了報道,但時代雜誌的這個封面,是其中最讓人難忘的。諷刺的是,拍攝這張照片的攝影師Scott Olson也被當地警方當場逮捕。

紐約客的封面也與之類似,但畫出來的效果明顯沒有攝影震撼。

人物

2014年8月25日

羅賓威廉姆斯的死是新聞媒體的焦點,這期雜誌也因此成為《人物》全年賣的最多的一期,共賣出116.98萬冊。

紐約時報雜誌

2014年1月24日

這張標題為《希拉里星球》的封面也曾經在社交網路上瘋傳,希拉里構建起了自己的宇宙,把很多柯林頓時代的政治人物變成了環繞她運行的行星。

時代雜誌

2014年3月22日

MH370的神秘謎團。

彭博商業周刊

2014年12月11日

講在中國推行戒煙運動為什麼困難重重。

紐約客

2014年10月6日

這是紐約客雜誌有史以來第一個動圖封面,叫《雨天》。你可以看到窗玻璃上的雨水在一滴滴滑落。今年很多美國雜誌都在網路上推出了這樣的動圖封面。

紐約時報雜誌

2014年8月31日

因為封面故事是關於正在悄然興起的「推動在家墮胎合法化運動」,所以封面設計成了一個裝著墮胎藥物的包裹。

經濟學人

2014年4月19日

俄羅斯地圖變形成了一頭貪得無厭的北極熊,隨時準備把烏克蘭吞進肚子。

Wired

2014年9月

斯諾登緊緊地抱著美國國旗,他說自己想以此表明並非叛國,恰恰相反自己其實是一個愛國者。

紐約雜誌

2014年12月15日

這本紐約本地的雜誌每年都會做一期「熱愛紐約的理由」,今年已經是第十年了。

星期四雜誌

2014年7月

這是阿曼的一本雜誌,這一期專題講的是社交網路時代現代人的孤獨。「你在Facebook上有14538個好友,有多少是你在現實生活中認識的?」

The Advocate

2014年12月

這是一本同性戀雜誌,他們把普京評為年度人物,應該是因為普京的一系列鎮壓同性戀的政策和言論。「Person of the Year」印在鼻子下,普京看起來像是希特勒,設計十分巧妙。

Femina

2014年7月

這是一本印度雜誌,封面上身材並不苗條完美也沒有修圖的印度女星散發著獨特的自信和魅力,她手上拿著的模特印著的字是「我的身體我自己做主,我不需要為你變得完美。」

下面是幾張涉及中國主題的封面,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比較敏感的我就不貼了。

財富雜誌

中國如何解決污染問題?

That"s Shanghai

這是上海出版的一份面向老外的免費英文雜誌,它們的很多封面都不錯。

下面是一組我印象比較深刻的人物封面。其中最後一個Neil Patrick Harris就是今年大衛芬奇的電影神作《消失的愛人》里那個被女主角殘忍殺害的千年備胎。

下面這組封面來自彭博商業周刊,這本雜誌的封面水平非常之高,幾乎每一期都讓人愛不釋手。

時代,是另一本神一樣的雜誌。

最後附送一張2013年《波士頓》雜誌的封面。

主題是波士頓馬拉松爆炸,畫面上許多跑鞋圍成了心的形狀,點題的那行字簡短而有力:「我們會跑完全程(We will finish the race)。」


圖片內容來自網路


bloomberg business week 的每一期封面


《體育畫報》在1964年推出第一期泳裝特刊,其封面在當時的年代就被譽為「扔下了一顆原子彈」。這本體育類雜誌將毫無關聯的泳裝女郎以各種誘惑姿態搬上封面,將她們打造成好萊塢青睞的超模,雜誌自身也收穫了豐厚的經濟效益。

可以說《體育畫報》千挑萬選出來的赤裸尤物,已經遠遠超過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範疇。從保守的年代一步步走到今天,這中間是一個漫長而曲折的故事。

里德·奧爾巴赫是人類體育史上最後的衛道士,他塑造了波士頓凱爾特人在NBA歷史上的輝煌,也和人類歷史上的每一位暴君和獨裁者一樣,酷愛抽煙、羞辱團隊和凈化人類心靈。當2006年10月29日,紅衣主教溘然長逝的消息傳來,波士頓扼腕嘆息。不過令人欣慰的是,通往天堂的最後一座堡壘終於淪陷,這座城市終於可以看到——奧爾巴赫咬牙切齒竭力禁止的——身姿曼妙火辣的啦啦隊女郎的場間表演了。

正義聯盟中最早領悟真諦的是《體育畫報》的主編安德魯·拉蓋爾,1954年他突發奇想,第一次把泳裝女郎送上體育畫報的封面,60年之後,泳裝特刊上26頁的泳衣僅靠廣告,就可以為《體育畫報》帶來3.75億美元的廣告收入。

如果可以的話,拉蓋爾當年最大的遺憾是:為什麼不讓這些女郎在封面上把衣服全脫光呢?

承認吧,不要相信實現理想或者改變世界的屁話。男人們的終極目標無非兩點:女人,以及更多女人。

這是磅礴的男性市場中唯一永恆不變的公理。

泳裝特刊,一顆爆炸的原子彈

膚色黝黑、身型消瘦的芭貝特·貝蒂看向攝影師指示的方向,海浪在她的背後畫出一道界線分明的銀痕,濺起的飛沫沾濕了深棕色的短髮,加勒比海的神秘味道和陽光撲面而來。在美國任何一片沙灘上,你都能找到貝蒂一樣的女子,沒準下一秒就像貝殼般倏爾消失。

這是1964年1月20日第一期《體育畫報》泳裝特刊的封面,如今貝蒂的一頭捲髮已現斑白,歲月的紋路讓少女改變了模樣,唯一不變的是那抹曾和海灘鬥豔的微笑。如今泳裝特刊的攝製已成為體壇和時尚界一年一度的盛事,但貝蒂受邀成為令人妒羨的第一任封面女郎時,內心幾乎毫無波瀾。

「它只是我的另一份工作,」出生於德國的貝蒂回憶道,當時她是在紐約謀生的普通底層模特,「我從沒預料到會發展成今天這樣,一點類似的念頭都沒有,我沒把這份工作看得有多了不起。我只為了賺錢,試著在紐約生存下去。」貝蒂接受了為期10天、每天100美元薪酬的拍攝工作,她抱著短途旅行的心態跟著去了墨西哥。

就這樣,第一期泳裝特刊被遞交到《體育畫報》第二任主編安德魯·拉蓋爾的手裡,雖然從攝製到發行暢通無阻,但拉蓋爾最開始決定增刊時,著實經歷了一番思想鬥爭。

從1954年《體育畫報》創刊開始,每年冬季賽事稀少導致報道素材奇缺,泳裝特刊誕生前一年,《體育畫報》嘗試發表介紹冬季度假勝地的文章,封面是一個女子破水而出,凸顯「遠離喧囂」的主題。顯然這樣沉寂淡雅的畫面無法滿足拉蓋爾的胃口,更別提訂閱運動主題雜誌的萬千男性讀者。

於是拉蓋爾將年輕的女編輯朱利·坎貝爾叫到了辦公室:「你覺得找個風景宜人的地方、將漂亮的女人弄上封面上如何?」讓我們翻譯一下:「你將漂亮的女孩子帶去人煙稀少的地方,扒去她們的衣服,並拍下來勾引男人的慾望如何?」

坎貝爾帶著模特、泳衣、攝影師去了海邊。泳衣最早出自法國設計師雅克·埃姆和路易斯·里爾德之手,1946年美國在馬紹爾群島的比基尼環礁上試爆了原子彈,於是雷亞爾將泳裝命名為「比基尼」,並用這個新鮮事物向傳統社會宣戰。凱利·本西蒙在《比基尼之書》上寫道「它的爆發力不亞於一顆原子彈」。

比基尼泳衣誕生的前15年,遭到各個國家「正派人士」的抵制。那個年代,女人都穿著將身軀包裹得嚴嚴實實,海邊景象和黑壓壓的鬧市區沒什麼區別。比基尼倡導在公眾場合毫無廉恥地暴露身體,一時間成為「下等人」的代名詞。拉蓋爾和坎貝爾要將女子的軀體堂而皇之搬上紙媒,這在世俗的眼裡更是大逆不道。

那是一個欣賞「骨感美」的年代,拉蓋爾認為貝蒂這樣瘦骨嶙峋的女子遠遠「不夠火候」,《體育畫報》需要的是讓男人看一眼就再也不想挪開目光的尤物。坎貝爾在各個模特公司串門,但都吃了閉門羹——那些爭先恐後擠著踏上巴黎紅毯的模特,誰會跟你到冷清的海邊,給一本體育雜誌拍「傷風敗俗」的照片?

遭受打擊的坎貝爾沒有喪氣,她自覺擔當起化妝師等角色,並將目光瞄向加利福利亞的女子,那裡的高個子模特散發出加州陽光般火辣辣的氣息。經過三年摸索,她定下自己的一套擇人標準:「沒什麼特別的,只要是我丈夫喜歡的那種就行。陽光有朝氣,能讓男人情不自禁地回頭。」

彼時,在二戰中出生的一代人正開始對社會文化和道德觀念形成影響,他們追求標新立異,在大行其道的披頭士音樂中耳濡目染,奔放張揚的迪斯科舞曲也從六十年代的法國流向世界各地。民權運動日益高漲的社會風氣中,不少守舊派人士開始認為,極端主義也是一種美德。

在當時比基尼泳裝正是社會服飾的極端,恰巧好萊塢掀起一場「性感革命」,以瑪麗蓮·夢露為代表的女星穿著尺度大膽頻頻上鏡,其中不乏最節省布料的泳裝。於是,普通女子也開始跟風,憧憬成為舞台上那般耀眼的人物,泳裝不再是演員和模特的專屬,這種變化鼓舞著讓泳裝特刊轉型的坎貝爾。

她對自己親手挑選出來的模特始終保持信心,讓她們敢於裸露豐滿的的軀體和挑戰各種款式的泳裝。坎貝爾將模特的名字搬上封面,這在當時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嘗試,此舉為模特個人品牌的塑造鋪墊了道路。1966年的封面女郎是桑尼·比普斯,當時她收到不少保守人士嚴厲的勸誡,讓她收斂自己的身體。但是也不乏例外,比如一名男士直接來信求婚,表達赤裸裸的愛意。

1978年坎貝爾的一次嘗試是特刊發展史上的轉折點,她讓模特謝麗爾·提亞格斯穿上白色網狀的透明泳衣,胸前秀色一覽無餘。這一期發行後,宛如一顆重磅炸彈在讀者群體中爆發。無數信件從四面八方湧來,其中有340封左右都是要求取消訂閱。

「把它們扔進垃圾桶,我們繼續。」拉蓋爾說。

不少人擔心愈發露骨的泳裝特刊遭到女性讀者抵制,但根據1987年的一項調查顯示,平時閱讀《體育畫報》的成年讀者平均每期有1900萬人,其中大約80%為男性;而在閱讀泳裝特刊的3400萬成年讀者中,只有60%為男性。也就是說,在增加了的1500萬讀者中,近一半為女性讀者。

《體育畫報》編輯部從提亞格斯的事件中汲取了經驗,在此後幾十年的發展歷程中,他們學會在尺度中拿捏平衡,不在乎模特裸露多少,而在於讓畫面看上去更活潑積極,不直接給予讀者色情的暗示。多年之後,許多人將提亞格斯的漁網泳裝照視為開創性事件,認為坎貝爾推動了超模時代的到來。

身份是「星探」的坎貝爾也因此走紅,尋求合作的模特擠破了門檻。著名模特經紀人艾琳·福特坦言:「現在的泳裝模特,總體來看比之前更『胖』了,都是源於《體育畫報》的影響。現在即使是傳統的時尚雜誌,也傾向於使用更年輕、有朝氣的『坎貝爾式』女子。」80年代初期,泳裝特刊已經憑藉兩塊布料,在時尚界佔據舉足輕重的分量。

泳裝特刊的走紅也讓芭貝特·貝蒂成為傳奇人物,雖然她不是受人追捧的「坎貝爾式」女子,但泳裝特刊第一位封面女郎的身份,讓所有愛獵艷的男人對過去那段歷史充滿強烈的好奇。如今76歲的貝蒂透露,至今還有從全國各地發來的郵件,向她毫不客氣地索要個人生活照。

晚年沉迷於藝術、經營著美術館的貝蒂已經逐漸遠離時尚界,這位泳裝特刊的先驅者在2011年看到後來的「繼承人」時,只能感慨:「你得理解我生活的年代,我已經跟不上現在的潮流了。」2011年泳裝特刊封面女郎的名字是凱特·阿普頓,時隔六年她恰巧再次出現在最顯眼的頁面。

2017年是阿普頓第三次成為泳裝特刊的封面女郎,從她每一次上鏡的變化就能觀察到,泳裝正一步步突破本身的概念。從裸露面積逐漸擴大的遮羞布,到透明化、毫無遮攔的人體彩繪,最後只剩下單純為吸引眼球設計的裝飾。

2017泳裝特刊三個版本之一的鏡頭裡,阿普頓像是一條被白色漁網從脖頸束縛到腰肢的美人魚,只能伸出手臂遮住胸前秀色。「我感覺自己在海灘上一覽無餘,必須保持警覺,它給人的感覺就像繩子。」

男性視角下的商業版圖

被阿普頓稱作「繩子」的泳裝出自設計師奈德·霍爾之手,她在三年前成立了自己的夏沫莎泳裝公司。其實關於泳裝營銷,《體育畫報》出版人戴夫·莫里斯早已窺探到巨大商機:「這當然是我們要考慮的方向,我不知道盈利空間有多大,但我和任何泳裝製造商提起這件事時,他們都表示非常想讓封面女郎穿上他們的泳裝,因為我們就是銷量的保證。」

泳裝特刊名氣的提升,得益於八十年代的悉心推廣。1984年,新上任的主編馬克·穆沃爾認為泳裝特刊的知名度仍然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間,坎貝爾也深有同感,她推出泳裝年曆的建議得以實施。穆沃爾隨後拍板,1985年起特刊的頁數要從前一年歷史新高22頁增加到30頁。

由於廣告商的青睞,穆沃爾加強了宣傳力度,雜誌上市的前一天,先在《今日美國》的娛樂頭條上亮相,這成為之後每年的一個傳統。登上封面的泳裝模特,除了能獲得更矚目的名聲和廣告資源,還會參加電視直播里的脫口秀,坎貝爾也頻繁出現在公眾視野……一系列舉措讓泳裝特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1983年提格爾斯作為封面的特刊銷量是30萬份,但《體育畫報》「以人為本」的造星路線,讓紙頁上靜止不動的女郎躍然於公眾眼前。泳裝特刊也不吝呈現模特生活中最真實的一面,在1989年25周年的紀念特輯里,編輯部用284頁的篇幅介紹了歷年登上特刊的19位模特。此後每隔25年,讀者都能享受一次模特雲集的視覺盛筵。

對內心愛慕的泳裝女郎,讀者不可能只滿足於知曉她的姓名——甚至有些模特進入這行後就隱藏起了自己的真名。《體育畫報》抓住了這一心理,巧妙地引導讀者探尋女郎背後的真相,激發他們產生不期邂逅的幻想。如此一來,當期雜誌銷量達到270萬份,26頁介紹新款泳裝的廣告收入就超過了3.75億美元。

隨著銷量逐年上漲,大約每5名美國成年人里,就有1名泳裝特刊的讀者,尋求商業合作的《體育畫報》贊助商排起了長隊。21世紀初,廣告商每年在泳裝特刊上的投入超過300萬美元,大概是超級碗單節比賽的廣告收入。擁有如此龐大的受眾和經濟來源,泳裝特刊很早就開始考慮第二產業的發展。既然封面女郎都登上大熒幕了,按理說雜誌里的任何因素都能在生活中大做文章。

坎貝爾在1983年就開始倡議發行泳裝日曆,緊接著是六年後特刊製作錄像的發售;喬布斯重新回到蘋果公司設計藍圖的年代,市場上出現了泳裝特刊模特的手機貼紙,單價為2美元;2005年2月,特刊將模特「選秀」搬上了電視大屏幕,在530萬觀眾面前,那一年的封面模特艾麗西婭·霍爾脫穎而出……《體育畫報》在2004年公布的7億2600萬美元收益中,廣告利潤只佔據4%。

莫里斯解釋:「我們的優勢在於能向用戶銷售媒體包裹。」他指出《體育畫報》也沒忘了與時俱進,他們在互聯網上也提供包含廣告的泳裝特刊下載渠道,和報攤上的價位一樣,單價都是5.99美元。並且提供下載的不僅是模特圖片和文字,還有補充背景資料的鏈接。2007年,閱讀泳裝特刊的成年讀者達到6700萬,《體育畫報》官網上特刊的點擊量突破億人次。

借鑒一些職業體育賽事,《體育畫報》還推出了特刊封面模特的明星卡,滿足收集癖的愛好。第一套明星卡於2003年至2006年期間陸續發行,能登上交易卡對模特個人而言是一種成就的認可,這也是她們個人形象的傳播,有利於接觸更多電影試鏡和廣告代言的潛在機會。

上個世紀NBA球員羅尼·塞卡利的前妻艾爾莎·貝尼特斯,在2001年、2006年兩度當選泳裝特刊封面女郎,她的明星卡在eBay上單張要價達到100美元。維持著最高紀錄的則是2003年封面女郎佩特拉·涅姆科娃,以她的當期封面照片做成的明星卡售價達到150美元。

除了第二產業,投資專家埃里克·弗萊還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外籍模特如果能成為泳裝特刊的封面女郎,會影響其家鄉股票市場的動向。巴西女郎瑪利亞·喬讓自己國家的股票市場在四年內瘋漲465%;澳大利亞人艾麗·麥克弗森在1986年首次佔據特刊封面,此後四年間澳大利亞股票交易所前50位上漲91%……

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弗萊列舉了2000-2009年期間,所有外籍封面女郎對家鄉股票市場的影響指數。封面女郎的挑選不僅是文化的呈現,其中還包括時尚界對經濟某種微妙的觸覺。近年獨佔鰲頭的則是美國本土的幾位模特,例如上文提過的凱特·阿普頓。

體育雜誌的赤裸世界

《體育畫報》圍繞清新脫俗的「情色」審美,打造出自己的「泳裝產業鏈」。同時,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泳裝特刊又不斷豐富著自身的文化底蘊,用激進又充滿誘惑的畫面動搖著固化的思潮。與時俱進,是《體育畫報》斑斕泳衣上的一大亮點。

1991年,受到社會呼籲男女平等風氣的影響,《體育畫報》新主編約翰·帕帕涅克突發奇想,為何不讓男人也登上泳裝特刊?帕帕涅克沒有和坎貝爾商量,而是不動聲色地和NBA巨星「魔術師」約翰遜接觸,後者對擔任泳裝特刊的第一個男模熱情高漲。那年秋天,兩人一拍即合。

結果不到一個月,約翰遜就因被檢測出艾滋病被迫宣布退役。帕帕涅克緊急聯繫「魔術師」經紀人倫·羅森,要求進行一次獨家專訪。羅森委婉地提出「魔術師」仍想執行特刊的拍攝計劃,但帕帕涅克猶豫再三,最終拒絕了。

第32期泳裝特刊發行後,為泳裝特刊鞠躬盡瘁的坎貝爾在1996年退休。在她最後操辦的特刊封面上,出現了第一個黑人女模特瓦萊麗亞·瑪扎爾。坎貝爾退休時留下的突破性靈感,讓編輯部對未來的計劃展開了熱烈討論。他們達成讓更多運動員亮相泳裝特刊的意見,這個決定鞏固了特刊和體育的之間關係。

第二年,三名來自不同運動領域的女運動員亮相泳裝特刊,分別是排球運動員加布里埃爾·里斯、網球運動員斯黛菲·格拉芙和沙灘排球運動員卡里·波平嘉。截至2006年,共43名運動員客串了特刊的模特,其中28位是男性運動員,NBA和NFL球員就佔據5到6人,例如賈森·基德和理查德·傑弗森等人。

封面模特中不乏全世界家喻戶曉奧運會種子選手,包括阿蘭·休斯頓、威廉姆斯姐妹和莎拉波娃等知名運動員,幾乎涵蓋了所有主流運動領域——排球、網球、籃球、足球、橄欖球、游泳、田徑、高爾夫、拳擊、棒球、冰球、壘球、滑板、賽馬、花樣滑冰等。這一舉措不僅讓體育迷看到偶像嶄新的一面,也讓《體育畫報》在向其他國家「出口」方面找到了新思路。

對運動員個人而言,成為泳裝特刊的模特也是一種全新的體驗。卡洛琳·沃茲尼亞奇就加入了泳裝特刊的攝製,這位曾經世界第一的網壇女將在2015年期刊上留下了自己在墨西哥海灣的剪影。沃茲尼亞奇談到自己的體驗:「這是我夢想了很久的事,不可思議,很少有人能得到這樣的機會,我享受其中的每一分鐘。拍攝過程非常有趣,攝影師沃爾特非常棒,我對結果完全滿意。」

沃茲尼亞奇從2015年開春的頭號種子,在三月份跌至第18位,隨後媒體鋪天蓋地報道其和未婚夫複合不久,又僅僅因為一通電話再次破裂。經歷各種曲折的沃茲尼亞奇,終於能褪去戰袍,穿上輕便的泳裝,在無拘無束的海邊對著鏡頭肆意微笑。也許在泳裝特刊的世界裡,運動員們都能輕易找到人生的另一種樂趣。

《體育畫報》不是第一家在運動員身體上動心思的體育媒體。2009年10月9日,ESPN雜誌發布了第一期「美體特刊」,內容全部是運動員在全裸狀態下的特寫鏡頭。第一期的出場人物有網壇名將小威廉姆斯、NBA球員德懷特·霍華德等人。

比起《體育畫報》的泳裝,美體特刊走的是一種更極端的路線。用拍攝手法或特殊的角度,讓運動員的身體一絲不掛地展現在讀者面前。在往後的期刊中,還運用和運動員掛鉤的場景、道具以及表現某種意象的彩繪,巧妙地遮住越過界限的裸露部位。

除了個別例外,美體特刊著重表現運動員健美而魅惑的身體曲線及光澤,既然《體育畫報》的泳裝特刊是從無數超模中精挑細選,那麼能參與ESPN美體特刊拍攝的,也必須是讀者耳熟能詳的職業頂級運動員。每年ESPN從各個運動領域挑選出的20人規模陣容,至少在身材上符合普通人對「健美和性感」的認知。

受邀拍攝過美體特刊的NBA球員有霍華德、阿瑪雷·斯塔德邁爾、布雷克·格里芬、泰森·錢德勒、賽爾吉·伊巴卡、凱文·樂福、德安德魯·喬丹和德維恩·韋德等人。去年韋德作為34歲的老將登上美體特刊後,眾網友紛紛模仿他在照片中的姿勢,老隊友沙奎爾·奧尼爾也調侃:「自從韋德拍攝了這一套,美體特刊的整個畫風都變了。」

不過,美體特刊對ESPN雜誌的銷量發揮著助推作用,2009年發行後前六個月,雜誌盈利上漲24%。主打陽光形象運動員的美體特刊,將情色成分弱化了許多。當然,美體的價值觀在對軀體線條著迷的人之間,往往能產生共鳴。NBA「半獸人」法里德說:「在NBA打球的傢伙意識到自己有多壯時,也會感到驚訝。你觀察大多數人,都會看到肌肉下掩飾不住的力量;但在我身上肉眼是很難看到的,我還希望自己的腿部能更消瘦一些。」

儘管以肉體吸引關注的雜誌在迅速成長,依舊無人能夠動搖《體育畫報》泳裝特刊的地位。哥倫比亞大學新聞系教授桑迪·帕德維評價道:「他們做的很到位,後面雖然跟著無數效仿者,但他們是這方面的大師。他們很早就在鑽研這一塊,對色情程度的理解具備非常準確的意識。一旦察覺到負面影響就會收斂,但別指望他們停止『賣弄性感』。」

抹掉色情的情色消費

世紀之交,隨著互聯網在全世界普及,受到冷落的傳統紙媒開始尋求轉型之路,《體育畫報》泳裝特刊依舊沿襲一貫的路線,ESPN在逆流中增辦美體特刊,《花花公子》這類不斷試探情色底線的成人雜誌也得以生存下來。無論經濟如何低迷,色情行業都很難出現絲毫動搖,情色消費也永遠不會過時。

披著體育的外套,貼上大自然的標籤,《體育畫報》泳裝特刊可以說是情色行業被包裝得最嚴肅的名片之一,這讓他們能夠將上不了檯面的色情堂而皇之地放在任何消費者面前。二戰結束後的年代,關於色情、法律和道德的辯論,不外乎情慾解放、言論自由和性犯罪等範疇。

美國色情媒介的發展和好萊塢有著直接關聯,六十年代好萊塢女星的艷照出現在尋常人家的日曆上時,《體育畫報》泳裝特刊也在一步步突破著尺度。1978年坎貝爾讓幾近全裸的模特登上封面,發現不同的受眾對色情消費的尺度也參差不齊。

作為體育類雜誌,全裸尺度對消費者而言顯然過猶不及,適度引導消費者審美的色情則不會引起反感。對視覺上極容易受刺激的男性而言,建立在圖片上的幻想本身沒有違反任何倫理;對女性而言,裸露並以自己的身體為榮,是行使身體自主權的體現。泳裝特刊杜絕色情庸俗化,而是暗示著兩性平等共處的模式。

在法律相對寬鬆的國家,色情業蓬勃發展的勢頭不可阻擋,美國每年大概生產13000部成人視頻,累計超過130億美元的利潤。相比之下,好萊塢每年上映的507部電影,產生的利潤只有88億美元。互聯網色情業更是泛濫成災,Pornhub網站每天的用戶人數就超過7000萬。

在一些更加隱蔽的灰色地帶,色情消費無時無刻不在進行。然而,並不是越低俗的色情越有市場,《體育畫報》能從色情產業脫穎而出,在於讓泳裝特刊可以正大光明出現在公共閱覽室里。它細膩地把握住了色情消費的尺度,堅決不跨越道德和法律的界限,但在內容上不斷挑逗著讀者的神經,讓消費者不由自主在大庭廣眾之下掏出錢包買單。

也許去掉《體育畫報》這個招牌,泳裝特刊就和色情雜誌如出一轍,但這四個字作為時尚和藝術的象徵已經深入人心,能在剎那間化庸俗為高雅,賦予普通人一雙撇開色情審美的眼睛。即使在陰雨連綿的午後,也能浮游於書中無邊光景的世界,只可惜「紅衣教主」生錯了年代,否則他也會是泳裝特刊的忠實讀者。

只要是個正常男人,都不可能招架得住泳裝世界那道貌岸然的誘惑。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身體很誠實(id:chumenquwan)


在島國,就舉例下島國的雜誌了。是一本藥局發行的健康情報雜誌、名為ヘルス?グラフィックマガジン。關於內容。。。可以自己看~(^◇^)。。。


頭疼

鼻炎

便秘(好形象~)

乾燥肌(過了幾個世紀當然乾燥了σ(^_^;)。。。)

睡眠不足(因為夜行性了)

花粉症(過敏性鼻炎)

浮腫(繼母的女兒好想拚命穿進水晶鞋~!!)

眼睛(鬼太郎的爸爸)疲勞

肩周炎

身體脂肪。。。(好大一坨。。。)

中暑。。(穿這麼厚,當然了!)


美好江山的倒影是一個在林立高樓間走鋼絲的人,看似一片繁榮,前方卻是萬丈深淵。
p.s. 經濟學人封面常有神作出現(組圖:神一樣的雜誌封面大盤點)


今天正好買了一堆雜誌回來,看到這個話題就來說說
首先出場的是Freelance Photographer
這個封面可以說個人覺得很失敗,
作為一個photography類雜誌,圖片上的噪點很多,圖片質量不行,構圖不好,女人不性感,而且雜誌針對的以男性為主的Freelance市場,女性也不夠專業。
從壓字的角度來說,首先給人一種沒有重點的感覺,在中間的Maximise your sales是一個賣點,但是上面的Printed Media的專欄名字卻比題目還大。
失敗。

其次是一般封面,GQ
其實基本上每一期GQ的封面都差不多,一個比較性感的男人。
對於以男性讀者為主體的雜誌來說,男性渴望成為封面男人,這才是要點,看了這樣的男人,誰不想買買試試看看書裡面怎麼樣讓他變成這樣的男人?
另外封面故事用很大的字體標出來,也出現了Exclusive的字樣,說明刊物裡面有一片很大的文章和這個封面息息相關,也說明這個封面是一大賣點。
這麼性感的男人不買去看看怎麼樣變成他,難道還等這雜誌擺在架子上向你招手么?
缺點:GQ的封面難以驚艷,大部分都是比較性感的男人。

接下來就是個人認為比較驚艷的雜誌封面

看到這本雜誌封面你們最先想到什麼?
苦逼白領還是程序員?
這本雜誌就是給這些人看的。
Are we headed toward chronic unemployment?
這標題和上面的煞筆表情多麼切合!看到這本雜誌的封面我二話沒說就買了,回來才發現怎麼買了本Technology review的雜誌,但是這也從側面說明這本雜誌封面設計的好。
另外,News stand 的雜誌,想必出版人都有經驗,一般一排排的雜誌裡面只有雜誌的做伴部分是露在外面(或者是上半部分),這就是為什麼雜誌的Title都要放在左上面和雜誌的上部。
P.S. 這一期的National Geographic的封面也很棒,上傳上來作為參考。

第二次回答問題就這麼長,希望大家多點喜歡,讓我也有點動力。



我只好默默地自己答一個了...

其實有很多,不過最近能想起來的,就這個:TIME Magazine Cover: The World According to China
以後再慢慢補充

封面是誰做的來著?咋忘了呢?
我這健忘的老毛病啊.......


課堂內外高中版
每一期的封面都是…
印象深刻到不行…
這麼久以來盤踞在我腦海深處…
好歹是打著學習的名義…
給我的感覺…就是曬自拍的感覺…
圖片官博找的…基本都是這個畫風…


有誰和我一樣看過已經停刊的《啟迪》雜誌?高中時代的回憶。


時代周刊每一期封面都印象深刻~


推薦閱讀:

根據業內人士的經驗,什麼樣的雜誌封面會顯著拉高該期雜誌的銷量?
如何評價《意林》這本雜誌?
如何提高網頁設計的功力,包括美感、排版?

TAG:雜誌 | 設計 | 調查類問題 | 雜誌設計 | 印象最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