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好的校園,如何才能設計好一個學校?

本題已加入知乎圓桌 ? 建築日用指南,更多關於「建築」的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

可從幼兒園,小學,中學,高中,大學作為切入口。


謝邀,我先講個案例。
我的一個老師帶了一個團隊做一個學校的標。這個學校包括小學部和初中部(被一條馬路隔開,要考慮聯繫方式。)老師的設計是把所有班級按年級組成院落配合植被覆蓋基地。「好久沒有看見過從樹與樹之間走去上學的學校了。」他說。專家組正好有和他很鐵的朋友後來知道那個方案是他的以後很覺得不可思議:「我以為兩層的房子這樣平鋪加這麼多院子還要考慮體育設施綜合樓是不可能的事情,我當時一個個面積核算了,完全可以!」評標的時候他是力挺這個方案來著,無奈還是最後落選了。我老師說那個學校的一個女校長看了他們的模型以後第一個問題是:「下雨的時候學生怎麼辦?」「我就回答:『我認為小孩子經歷點風雨沒有問題。』」這是他的脾氣,不對路的就寧願一句話噎住你,而實際上有廊道和植被的情況下遮雨並不是問題,他只是反感校長打著一個呵護的旗號卻忽視更多的東西。當然的最後的中標方案我們都很熟悉,入口廣場接中軸線接教學樓前坪,教學樓照例是中軸對稱的洋派建築,再往後就是盡量沿襲「風格」的圖書館,和突然又曖昧出一些弧線的體育館。

拍板的人不變的話,我們在探討的就是偽命題。

什麼樣的學校是好學校?山溝溝里一間瓦房,最遠的學生要在翻三個山頭才能來聽支教的大學畢業生講山外的故事,這也許就是附近最好的學校了?又或者「重點高中」這種抬頭的學校,軍事化管理產業化運營,交幾萬『贊助費』就享受和未來文理科狀元一起讀書的機會只是有可能高考的時候掛在別的莫名其妙的高中名下?或者你高考前,別人家長喜歡有意無意提起的那幾個出國潑熊,投毒,派系鬥爭一路帶到海外去的學校?

其實,首先應該談教育。

Ken Robinson在TED的演講都可以看看,TED | Search 這裡有四個講座。他作為教育學家主要反思的是現代以來將學生像生產線上的產品一樣對待,按年份,優劣來區分,灌注固定的課本內容。他的這些演講暗合了義大利女教育學家蒙特梭利的教育方式(Montessori
education)主張混年齡的教育方法,著重培養孩子動手,自學,合作的能力。他們甚至把荀子的一句話奉為經典: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If
I listen I forget, if I see I remember, and if I do I understand);學至於行之而止矣(《荀子·儒效》)這裡不扯遠了,我給一個有意思的例子,巴厘島的這個綠色學校。起因是創辦者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快樂成長,於是他舉家遷往巴厘島,由於不滿足一開始建築師給的太普通的『方盒子』設計,他和本地人決定用竹子建學校,摸索出來的技術越來越成熟,甚至可以吸引附近的居民和世界各地的志願者來這裡搭建這種綠色學校。小孩子在這裡學習辨別野果,插秧,摔跤,編製,聽世界各地的志願者講故事(孩子大多來自世界各地,但是明確規定了本地小孩一定要達到一定數量)。

其實中國也有年輕家長漸漸有了這種訴求,比如首頁-在家上學,在家上學聯盟,China Homeschooling, 又或者杜郎口中學這種混著蒙特梭利影子的的例子。

(微博信息,杜郎口中學,不太了解略有保留)

一方面看看這些學校的模式以及其所包含的建築規劃景觀上的可以借鑒的優點有助於在學校設計中跳出傳統的等級制的學校模式。另一方面,我們當然明白要這樣全然改變目前來說還不太可能,但正如Ken
Robinson在「如何逃出教育的死亡谷」這一演講結尾處講的故事:死亡谷是美國加州的大峽谷,常年乾旱寸草不生,一年春天偶然的暴雨後,從來沒有生命跡象的死亡谷居然開出了鮮花。Ken以此來鼓勵我們改變現狀的信念。所以如果結合以上所說,我們的確可以總結出一些在做學校設計時可以把握住的原則,也許不能立竿見影的改變死亡谷,但是請相信潛移默化的作用。不成系統的列舉三個設計上的可能,聊表回答問題的義務。

開放空間:
玩的天性實際上有助於學生髮現問題和揣摩夥伴之間合作關係,文章最開始提到的庭院就是這種空間:它大小適合併含有暗示性的所屬關係(屬於周邊幾個教室),活動被監督(視覺中心)並且擁有多種可能(視覺,嗅覺,聽覺,觸覺)。這些都在刺激和增強學生(特別是低年級)的感知。

屬於學生的空間
在中國的教育中信奉家長式的監督,創造一些空間用同齡人的看與被看替換師長的監督有利於學生之間的交流,也許就是過道旁邊一個小型的閱讀空間,學生席地坐下正好可以擋住老師的視線。但同時,需要配套的就是在家長式監察下降時如何避免諸如學校霸陵等不良行為的發生的考慮。這樣的事件可能發生在教學樓一樓樓梯背面又或者廁所。我去過一個倫敦切爾西附近的學校,設計師在設計廁所時使用的是並排單間設計,開敞的盥洗室僅用顏色與走道區隔(男廁是綠色,女廁是粉紅色)

有教育暗示的空間
好的無障礙設計,生態設計,展示空間設計等等這些都在非說教的表達人與人的尊重,對環境的責任和自我才能的欣賞和被欣賞。

還是那句話,真正意義上的好學校依附的是好的教育,但是在目前的現狀下花都一點的心思站在學生的立場會收穫一個稍好寫的結果。那樣我們至少沒有讓事情更糟。


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不同種類的校園,它們的差別很大,很難通過一題提問,這樣也很難作答。而我下面的回答,大概更切「當下中國好的校園設計(中學)是什麼樣子?」請允許我又一次用案例說明,而當下中國也正好就這一枚栗子。歡迎知友推薦分享更多的栗子,謝謝!

——————我是開始正式答題的分割線——————

這個問題應該是很久以前提出的,大部分回答者的答題時間也很早。時鐘指向2015年,這些年教育建築有什麼進展和改變?有什麼範例在悄悄地改變著世界?答案是有的——北京四中房山校區,建築師李虎、黃文菁,OPEN建築事務所作品這個項目登上了2015年1期的美國《Architectural Record》雜誌的封面(通俗點兒說就是建築屆的時代周刊的封面),而提要就是「21世紀的學校」。當然,此前也國內外各種媒體報道,也入圍了一些國際獎。

(這圖我從微博搜的,圖片來自一位在微博上@建築師李虎,並向其道喜恭喜上封面的建築愛好者,id請見右下角水印)

國內專業媒體和大眾媒體均有大篇幅報道

大家都會說,設計要人性化,為使用者考慮。不論醫院、學校,其實所有的建築,我相信想要設計好的建築師都有一顆為使用者考慮、站在對方角度設計的初心。這也是建築師們的基本素養。
這所學校就實現啦,這所學校基本滿足了你對一所中學的全部要求與想像,為學生們留足了足夠的豐富的室內室外的各種空間,便於學生自發地展開各種活動。擁有寬闊明亮的走廊,走廊中間還有幾十個定製的圓形書櫃或各種傢具裝置圍合成的孤島,學生們有時候躲在裡面安靜地看書,有時候三兩成群地聚在裡面說悄悄話。。。(之後我上圖吧)總之,這真是很受學生們歡迎的學校,你在裡面走著就能感受到孩子們的快樂。

現在,這所校園成為了中國中學建築的範例,全國各地的中學校長到此參觀,老有「100個中學校長來參觀開會」這種事兒發生。時代在變,校長們校方們的的思維也在變,有了好的範例,大家也都想在可能的範圍里儘可能地把自己的學校建設好。我有朋友的單位也在做學校,代建公司、學校校長、設計院領導、項目組頭兒就聯繫好教育局來北京參觀這個校園。

我也參觀過這所學校。下圖裡沒有水印的來自我的手機拍攝,有水印的來自水印。。。
先看組官方圖片吧,媒體照(攝影師蘇聖亮、夏至)

這所學校本來處在的是一個有點低洼的地勢,一般的設計方就會買土回填變成平地然後就展開設計和建設了。但是這所學校的建築師李虎沒有這麼做,他們創造了地形。這是這個學校設計的特點之一。把一些功能置入地下,並運用了豐富的採光設施,讓地下部分也非常舒適明亮。而創造地形的最關鍵作用,在於創造了豐富多彩的空間,各種大大小小想像不到的空間,都可以被學生們自主利用起來。

各種公共空間,便於學生開展各種活動

帶自行車坡道的地下停車庫入口,坡度非常舒適

採光井

屋頂種菜,每個班級有一塊地兒,大家可以比賽誰種的更好。四中黃校長說,以前四中本部也給學生聯繫了郊外的地兒學農種菜,但是太遠了不方便,一年去不了幾次,孩子們也沒有得到鍛煉,現在學生課間啊午休啊都可以隨時上來看看,照顧自己的蔬菜。

下面上一組我的手機拍攝

看台,也結合成各種公共空間

景觀。實施的非常好,完成度非常高。

其實整棟學校的完成度都非常高。這是非常令人讚歎的!儘管李虎也各種吐槽施工方、吐槽各種不可抗力,但是,他們在可能的範圍內盡了最大的努力!並且最終的效果也基本實現了。李虎自己說,最後他都和工地上的工人成為了朋友,他自己掏腰包給工人們買啤酒,什麼地方施工錯了工人不願意改,就請他們喝啤酒,軟磨硬泡地爭取他們改一點,就是這樣做下來的。

我們普通人都知道效果圖和實際建成的差別,也有人在知乎上問有哪兒些建築建成後沒達到設計時的理念。面對這種問題我個人都沒法回答,因為幾乎是全部的建築都存在這個問題,只是差多差少而已。如果說沒有建築的完成度能達到100%,那李虎他們也是付出了150%的努力達到了95%的效果,這足夠了。(所以說,就我個人而言,李虎也是我非常尊敬與敬佩的建築師之一,因為他有理想,並且也會努力實現。不是說他不會遇到阻力,誰都會遇到不理解的甲方,但是他能努力說服和改變,這中間就見功力,這也就是本事。而我們一般人可能就吐槽或抱怨,嘴上念叨,但心理上屈服命運行動上放棄了。)

扯遠了,回到建築本身

別人家的學校走廊的工作坊展示

別人家的教室(大概是歷史或國學?)

別人家的閱覽室
他家的閱覽室圖書館不光學生可以來,學生家長也可以辦家長卡來,黃校長說特別欣慰的是看到周末有學生一家三口來閱覽室看書。

寫不下去了,別人家還有可攀岩的牆壁等等呢。。。現在的孩子好幸福,好羨慕啊哈。我參觀時學校已經開學幾個月了,很多建築在使用前是一個樣子,使用後就是另一個樣子,連建築師自己都不忍心回去看的樣子。但是這個學校不是,這是一所越用越好的學校。

這所校園,它所營造的環境,也在改變著在這所學校上學的學生。這不是一所私立或者國際學校,這是一所公立的,只要住在它周邊就可以進去讀書的學校。因為位置在城郊,以前周邊有一些家庭環境不那麼好的孩子也進入這所學校念書,黃校長說,開學第一天集合時,有的孩子是穿睡衣來報道的,也有孩子不那麼懂禮貌。但是在這裡上課後,被這麼好的校園環境和氛圍影響,他們都特別愛這所學校,也都特別積極地表現,希望自己的所言所行能和學校匹配。我覺得,這就是建築帶來的改變。

這個項目也第一次讓我有一點信心,建築還有那麼一點點的力量,能夠改變世界。它不光改變了、影響了在這所學校念書的學生,令人欣慰的是,它也在漸漸影響著更多的有理想有抱負的校長,每個人都希望做出好的改變,令這個世界更加美好。

這大概也是我用爪機打了這麼長的答案的原因,希望對大家能有點幫助。讓我們樂觀一些,充滿希望。謝謝~


謝邀。@銘蔚 已經寫得很好很全了,我只補充一點:
留出一點空間,讓師生在對的時間邂逅那個對的人,把這空間營造好,一代又一代的人會感激你很多很多年。


-
「僅僅依靠物質方案本身無法解決社會和經濟問題,但是,如果沒有一個緊密聯繫和相互支持的物質結構,經濟活力、社區穩定和環境健康也無法維持。」——《新城市主義憲章》。

一、
學校在較小的尺度上,更多的傾向於建築的設計與排列組合、空間的營造及推敲,正如@銘蔚答案;但當校園擴大到一定的尺度,成為校區甚至大學城,單純的建築學視角恐怕就不再足夠了。

古埃及卡洪城面積只有 10 公頃,佛羅倫薩在九、十世紀左右大約只有 97 公頃大小,梵蒂岡的面積現在也不過 44 公頃,而現在很多大學的佔地面積都在 200 公頃以上(中國內地面積最大高校排行榜,2011),更不用提我母校華中科技大學,佔地面積 467 公頃( 7000 畝),幾乎與國外的一些小城市無異。

以現代城市規劃的視角看,多數偉大城市的活力關鍵都在於社區。一個社區,如果在規劃時做好了系統的分區、適度的功能混合、人行優先的尺度,往往就可以作為一個統一的整體發揮功效,形成一種有序、健康、活力的生活氛圍。而作為足有幾個甚至幾十個社區尺度的校園,必須從社區營建的角度確立一些原則,來確保校區的活力與學術氛圍。

二、
推薦閱讀《城和市的語言:城市規劃圖解詞典 》一書。在此書中,有不少關於如何營建大學城的詞條,歸納起來與空間規劃聯繫最緊密的內容,大多體現在聖地精神、標識性、功能混合、提倡步行尺度、娛樂與商業活力、限制停車以及景觀和建築營建等幾個方面。

比如,詞條「Campus Elements For Creating A Successful Academic Environment / 成功創建學術環境的校園要素」下羅列了 22 個要素,我認為特別重要的元素有以下幾個:

1、神聖空間
每個高校校園,都應有一處核心、一個中心、一個保持永久開發和不加建設的神聖空間。該神聖空間向天空和世界之軸開放,代表還沒有揭開的知識奧秘,也是對學校不斷追求知識和真理的提醒。

2、空間序列
主要指位於室外空間或建築之間空間的校園焦點。在高校空間中,存在3種空間類型:位於社區內的寬敞空間,可視作該機構的公眾形象;屬於高校社區的空間;較小型團體和個人的基本空間。

3、功能混合
令人滿意的校園通常具有在較近範圍內整合管理、教學、學生生活、科研以及娛樂等多種功能的土地利用模式。而功能被割裂的校園,單一功能的環境都只能在一天中的某些時間點發揮作用,在未利用的時間點卻被閑置且變得不安全。

4、形象式的建築
標識性的歷史建築,會對校園的整體特性有提升作用。

5、運動和娛樂
處於鼓勵鍛煉和健康方式的目的,校園內應設置多處娛樂設施和運動場地。校內或競技性體育設施最好設置在校園的邊界處,以滿足比賽期間的停車要求,又不至對靜謐的校內環境產生干擾。

6、步行環境
校園核心區最好以步行為主。服務型的機動車可以連通核心區。私人機動車應當限於校園的邊界處使用。在公共道路橫貫校園的區域,應當對步行優先於機動車做出明確的標識。

7、自行車出行
應當在教學樓、學生宿舍和餐飲設施附近,提供足量的帶雨棚的自行車停車位,以將鼓勵自行車作為往返和環繞校園的基本交通模式。此外,校園內應設置自行車修理點。

8、停車管理
盡量將私人小汽車停留在校園邊界,避免對校內環境產生干擾。

9、治安環境
環繞校園建設治安點是一種失敗的提議,而街道監控、密集人群和傳統社區模式,被證明是控制犯罪的更成功的途徑。

10、生命循環成本
在學校修建一棟建築之初就應當充分考慮其所用的材料和方法的生命循環成本,分配給該項目的資金足以建設壽命超過50年的建築,而無需對其系統的維修和更換持續投資。

11、景觀
校園通過景觀及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之間的和諧關係,獲得辨認與識別。景觀要素與外部空間的設計、養護和升級是一切校園最為重要的物理層面的工作,不應忽視。不過也不應對景觀進行頻繁的變更。

12、大學城
獨立選址的大學越來越難以吸引年輕教師、學生和職員。具有知識的工人和富有創造性的課堂,需要志趣相投、才華橫溢的個人組成的社區。他們希望享受高品質的生活,而且能夠便利地參與娛樂、文化事件、極限休閑以及住所選址。

13、公共交通
在校園內,不應允許學生以任何理由使用私人機動車。每個校園都應投資一套高效耐用的公交系統,為校園、鄰近的城鎮以及主要公交樞紐服務。

14、教職工住房
學校應當為生活在距離工作單位步行範圍內的教職工提供補貼,以取代校園內設置的停車場。

其他的一些元素,比如明確學校教學、科研、服務三位一體的職責,建設服務區,建立綠色良知等,當然也是營造一所好的高校所不可或缺的,但是不屬於規劃的責權範疇,在此略過不提。

三、
一個好的校園環境絕不是單純的物質空間策略能解決的,但是缺乏妥善的物質空間規劃,校園內的活力和學術氛圍也是難以持續的。經驗表明,一個學校的優秀與否,往往依賴於其生源、教職工和研究人員的水準,那麼能否營建一個足夠吸引人才的校園環境,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這個學校的成功程度。

關於吸引人才,弗羅里達(《創意經濟》一書的作者)曾提出了所謂的「3T」特質 ——talent, technology, tolerance,三者之間的邏輯是包容和技術的集聚吸引高科技人才,人才反過來又不斷創造科技。三者之中,talent 和 technology 都是非常重要的,但 tolerance 無疑是二者的前提。弗羅里達在書中寫到他曾對全美同性戀社區和高科技產業區的地圖進行疊加,結果發現二者高度重合。這兩者之間當然沒有什麼直接的因果聯繫,但很顯然的是,二者的存在有一個共性條件——「包容」。

大學校園環境和氛圍的營造,也應當努力滿足「3T」特質,尤其是包容的特質,才能吸引更多的優秀的教職員工、學生和研究人員。這是大學城能否獲得成功的一個關鍵因素。

滿足「3T」特質應當從他們的生活和消費需求出發。衣食住行和安全當然是最基本的需求。除此之外,豐富的娛樂、高水準的學術機構、繁榮的零售業、便捷的交通、酷的環境,乃至@袁牧老師提到的邂逅,都是滿足「3T」特質的重要方面。反映到空間上,變化多多,有做不完的設計方案,但大致應當依據以下原則:

  1. 娛樂場所要夠酷、足夠多樣且符合學生和研究人員的負擔水準,並且場地相對集中,擁有較高的空間識別性。
  2. 擁有藏書豐富、空間足夠大且交通便捷的圖書館。擁有高水準的研究場所,並最好位於住宅的步行範圍內。
  3. 校園公交車的停車點要多並在住宅的步行範圍內;班次足夠頻繁,並與校園邊界有足夠多的溝通。擁有足夠多的自行車停車場所。
  4. 零售商店的連續界面不宜超過400米,即5分鐘的步行路程。
  5. 擁有安全且相對私密的空間,滿足校園使用者邂逅和約會的需求。

另外,詞條「College Town: Key Strategies For Success / 大學城成功的關鍵策略」也與上述原則大同小異,一共12條,摘錄如下:

  1. 創建擁有可識別的中心空間或焦點;
  2. 利用購房補貼和在里大學城較近的地方設置託兒所和小學,吸引年輕教職員工;
  3. 界定公共區域,並保證公共領域的潔凈和良好的維護;
  4. 設置零售業,滿足居民需求;
  5. 提供餐飲和娛樂;
  6. 提供方便易得的設施,如書店、郵局、收費處等;
  7. 道路應形成高度連接的路網並設計為慢速交通;
  8. 提供周密的停車方案;
  9. 提供令人滿意的住宿選址;
  10. 為公共建築保留特別選址;
  11. 吸引可為學生提供工作的零售業;
  12. 人為打造和實踐高環境標準,如更高節能保準的建築、更多的垃圾回收容器等等。

-


已更新

----------------------------------------------------------------------------------------------------------------------------------------

註:95%圖片是自己公司或者自己拍攝的,請勿轉用,謝謝。


首先:粗分下有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研究院等等;

其次:功能劃分有文科、理科、工科、藝術學校類別,這片文章的切入點在高校。


在設計高校園區的時候要考慮:

  • 總規模、基本風格、格局、交通組織、市政配套等等;
  • 校區規劃中要傳承歷史文化、體現地域和行業特色,創建學校人文精神和特色的生態化、園林化的校園意境;
  • 功能要齊全、劃分/兼容要明確:運動區、生活區、教學區、行政區、綠化區、教職工活動生活區、圖書館、會議活動區以及遠期建設發展預留;

因為隨著高等教育理念的變化和發展,嚴格強調統一規劃和建設的方式已不能滿足師生的使用要求。適應現狀的膜式是運用「以人(這裡用人而不是學生是因為學校里除了學生更多的是各類支持學校存在人)為本」的理念使各功能區域之間相互交融、滲透,並且方便分期建設的這種建設模式。

教育建築的功能的實現:

  1. 滿足審美:總布局、建築風格、校園文化、專業特點、校園點綴等,強調突出特色 ;
  2. 基本功能:環境要求、交通要求、室內基本格局、建築設備基本配套情況;
  3. 延伸使用:(實驗)設備的使用配套要求、室內設施配套的完善情況、校區整體功能的實現等;

作為公司一員,親身參與的只有一個國際教育中心的總體規劃,請注意只有總體規劃,建築設計我們到現在只作了第一期學院,在此就不貼了 (我所在公司無室內設計業務,是一所比較小的精品公司),佔地54公頃,規劃面積達到40萬平方米,業主方面會邀請五所頂尖高校下工程及科技學院教學樓及配套學生公寓等全套設施將落戶。,所以一共分為五個獨立的學院、獨立的教職工宿舍區等等。可以看下當時的體量研究(教學樓最多四到五層不讓大家太累):

黃色部分是學院,一共有五個學院每個差不多4-5萬平米;紅色的都是教職工和學生的宿舍和獨棟別墅,正中間的六棟是學生公寓,左上方的是酒店室公寓用於交流學者,右邊的分別是給單身教師的板樓、還有一家子從海外搬過來的特聘教師的獨棟別墅。

(大家懂的,效果圖很多喜歡用夜景)

這個效果圖已經初現步道,但是步道真長阿,不知道學生從第一個學院要去第五個學院要走多久,這個長條形的地塊以及地塊本身的一些限制讓這個步道成為最佳的選擇,中間的學生活動中心可以作為兩邊幾個學院的destination。


先不說設計本身,說說這個教育中心的周邊環境;

1.
這個區域本身比較符合吸納工程和科技學院的大環境;整個園區位於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目前開發區引入了眾多世界500強企業並集聚了15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大批國家級研究機構,包括引進包括英特爾、微軟、東軟、克萊斯勒、中航通用電氣民用航電系統有限責任公司、中國航空無線電電子研究所、中航商用飛機發動機有限責任公司、埃克森美孚、納米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東麗先端材料研發(中國)有限公司、國家動物醫學研究中心、國家組織工程研究中心、吉爾多肽、基因科技等;

2.
周邊也有兩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華東師範大學;


在《Observations for
Young Architects》一書中, Cesar Pelli先生闡述了高品質校區都共同具備的特質:

-
校區首先是一個步行「村」 - 一個糅合建築和開放空間的統一的、獨立的社區形式;

-
校區建築不是獨立的對象。相反,大多數建築都在強調周邊的街道、人行道和開放空間等大環境。某些別具一格的建築可以更加突出,成為整個校區中特別的興趣點;

-
最好的校區在擁有統一建築風格的同時,也包容多樣化的設計實踐和經驗。

這個國際教育中心的設計挑戰在於需要在一片綜合片區內將七個可建面積和高度限制各不相同的區域整合為一個可容納5,500個學生與教職工的聯合社區。


學院:

1.
每所學院從建築尺度,建築材料語言等方面與鄰近學院略有不同,但近似的材料和比例尺度作為共同的建築語言但是仍然歸屬於同一大學校園建築語言之內。這讓每所學院可以為其各自的教職員工,學生學者乃至來訪者展現其獨立的形象和特徵,在此語言中,兩座塔樓以門戶的姿態成對出現,作為學院的出入口與許多其他紫竹校園的建築物一樣,各學院建築將採用三段式組成-石質基座,磚砌中段以及玻璃頂部及挑檐。

2.
學院採用半圍合的設計,保持自己獨立性的同時又和其它學院在建築語彙上保持一致,半圍合的中央庭院則成為一個擁有開放式公共景觀空間;在景觀設計上採用了不同高度的綠色植被設計讓學員和綠色零距離。

3.
學院建築通過一系列側翼體量,圍合出各自獨有的靜謐內院,營造特有場所感,將教學空間延伸至景觀之中;內院的尺度結構可以大至供畢業典禮或紀念儀式舉行所需的大型方形廣場,小至教職員工乃至學生活動室旁邊的小型庭院;

4.
在首層,建築流線的關鍵節點上設置了茶室以及咖啡吧,其空間與華麗的種植花園空間融合。為了促進討論,保證研究者與學生間交流的便捷,每個學院都有各自的研究室,分別由兩個玻璃圍合的教室以及實驗室,辦公室,討論區等組成。總體規劃鼓勵將學術研究延伸至公共流線以及社交空間之中。

5.
樓梯通常放置在建築角部,自然光以及自然通風會帶來愉悅的使用體驗,增加除封閉式電梯之外的垂直交通可能性。這些樓梯塔將穿插於立面之中,形成另外一種立面邏輯,與各公共交通樞紐處的門戶式塔樓相呼應。這樣的設計在我們之前設計的耶魯大學丹尼爾馬龍工程中心中體現的比較明確(下圖),自然的採光和通風以及營造立面功不可沒,讓本來暗沉的空間也有活力起來;

學生住宿:校園的中心作為活躍的公共區域,用來作為學生住宿。

1. 學生住宿區比較高效,把學生活動空間以及零售商業融於其中,並與規劃中的東部地鐵站以及西部的鎮中心直接相連。
建築體量可以最佳地迎接日照以及主流風向,益於學生健康;

2. 我們在垂直上進行分區,將使用和活動空間上最大化,基座部位布置的局部地下停車場將提供至停車空間的主要入口,在場地周邊對車輛進行疏散,維護校園的內部步行區;所以我們也加強了校園宿舍內的沿街零售設計,在方便學生使用的同時也可以以最大化減少停車空間的需求,強化步行領域,並良好利用鄰近的地鐵站;

3. 裙房配套設施的屋頂部分玻璃大廳與綠屋頂相連,綠屋頂及頂部退台配備有桌椅,可以遠眺校園;住宅需要補充學生生活,並將自然環境引入日常生活中;

學生中心

1. 充滿陽光的穹頂和下部圓柱形的形體共同創造了強烈的天際線;

2. 在廣場層的學生活動圍繞著大型景觀開敞空間展開。供應校園內種植的有機蔬菜的餐廳俯望著室外足球場,並有很多室外餐飲座位。穿過廣場的校園購物場所位於圓形大廳的兩側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了方便的購物去處。學生服務管理處也位於這裡為學生和訪客提供服務。學生組織及社團的場所位於活動中心的上層,使這裡成為整日活動的樞紐。學生中心通過街道與涇泗塘河之間的橋樑連接著學生居住區和教學區。

當然大面積的玻璃幕牆結合磚石/陶瓦(陶瓦造價比較高)的使用也出現在去年的Bill和Melinda Gates計算機科學綜合樓的設計上,但是這棟除了巨大的玻璃創戶以外採用了通縫砌法以及格狀砌法,巨大的窗戶使綜合樓顯得非常通透明媚。

之前也提到了有五個學院呢,怎麼和宿舍區域還有活動中心連接呢?那就靠景觀步道了, 所有學區通過綠色步道連接,該步道起伏與地坪之上,跨越道路與河流,為整個場地提供無交通工具干擾的流線。這個步道促進了低碳生活,鼓勵人們將步行或騎車作為最安全便捷的交通方式;這條綠色之鏈在連接校園各場地的同時,並沒有影響建築性格或各學區內部的私密性。

遵循7個原則進行設計

1. Celebrate Community - Carefully Managed Encounters

生機勃勃的社區環境 - 精心設計的生活模式


2. Connectivity - Enduring Planning Framework
連接性 - 耐久的規劃結構框架

3. Green Living Room - Compelling Landscape Character

綠色共享空間 - 引人入勝的景觀特質

4. Global Landmark - Strong Architectural Character

全球地標 - 強烈的建築特徵

5. Vibrant Quaters - Rich and Varied Townscape

充滿生機的圍院 - 高檔而豐富的城鎮景觀

6. Harmony with Nature - Increased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與自然相和諧 - 強烈的環境意識

7. Intelligent Framework - Controlled Network of Services

智能化框架 - 未來再布局的靈活性

------------------------------------------------------------------------------------------------------------------------

------------------------------------------------------------------------------------------------------------------------------------------------謝謝 @田桂華 評價。


其實也不能說現在已有高校存在的都是問題,有一些大學還是建設的很不錯的,拋開這些,新的學校建築有太多的為了追求線條、凹造型(絕對沒有黑zaha的意思)。
舉幾個在造型上的例子,當時在new haven大部分耶魯的建築大多數都是哥特式風格,這些古建多建於1917-1931年期間,使用了大量的浮雕來展現了當時的大學生活,如下圖:

公司就在中軸線上,風格也是有點類似,感覺很好。

景觀分兩種:大片的圍合中央庭院綠地或者上圖這樣。

這是舊的圖書館和前面林瓔的小景,SOM設計的相對較新的珍本圖書館的時候也才用了石材的設計,圖書館外形如同一個巨大而精緻的首飾盒(寓意裡面都是圖書界的珍寶 - 個人想法),外牆框格中鑲著能透進光線的薄大理石板,內部另有玻璃圍封的套樓,還有一部分書稿藏在地下一層,當然有認為這座形式特異的「盒子」與周圍的舊建築不協調,但是個人覺得至少在材料的使用上保持了石材風格的一致,而且在使用上別具一格,不多說大家看圖會被吸引:

還有不是新建但是造型也和整體耶魯風格不一致的冰球館,建於1958年的冰球館外形十分奇特,看起來好像一隻巨大的海龜(我總覺得看上去更像鯨魚是為什麼 -_-")。在四周古建中顯得非常突出。這座體育建築的形狀基本上採用懸索結構,懸索中只有軸向拉力,最能發揮鋼材的抗拉能力。

不過新建的丹尼爾馬龍工程中心和珍本圖書館也還是在立面上較多的使用了石材且造型簡潔雋永。

在看到MIT frank gehry的設計的Ray and Maria Stata Center的時候也是有點彈眼落睛(請原諒我是個傳統保守派), 雖然之前看到很多frank gehry老先生的設計,但是前面還和朋友做老式拉門電梯吭哧吭哧到studio,下樓開車怪個彎兒就看到這個還是很帶勁兒的!而且和Media Lab也不遠,大家一起感受下(網上的圖片有點速度與激情即視感)


好的校園跟設計關係不大。誰在使用這個校園才是最重要的。

設計不是神,解決不了所有問題。

大學,非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問題已經被修改了(原題為:如何設計一個好學校),因此這個答案答非所問。求摺疊。

但是,我依然堅持,沒有好的教育理念,沒有好的管理模式,沒有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就不會有好的校園。也不會有好的教學建築。

從技術上看,一個"好"學校只要能滿足使用功能要求、滿足規範要求、施工質量較好這幾點就可以了。

但是從為師生營造更好的生活環境角度看,"好"的定義就太廣泛了。拋開結構的部分不談,建築師充其量只能在空間營造上有所作為。但是空間的安排終歸是要為教學安排服務的,沒有好的教學方法,即使空間的設計理念再先進也只能抓瞎。

說到底,建築只是一個工具,脫離使用工具的人談工具好不好,就是耍流氓。


這個研究了2年了,先從大家可能默認的「設計」來談,手打兩個真實案例:幼兒園、大學。

-

幼兒園:


FUJI KINDERGARTEN 東京都立川市藤幼兒園
藝術總監:KASHIWA SATO 佐藤可士和

這是一個翻新案例,校方希望拓寬孩子們同外界的交流的渠道,以探索一種新的幼兒教育方式,而日本學齡前兒童越來越少,競爭越發激烈也是學校求變的主要原因之一。

當下不論是設計師,還是尋求設計的甲方,設計只是將表面裝飾一新的想法是根深蒂固的,要想做出真正有用的設計,必需雙方緊密合作。這個案例最重要的第一步,便是和校方積極溝通,在這個過程里,藝術總監佐藤可士和逐漸意識到,孩子們是通過玩耍來學習各種知識的,在一個清新的自然環境中將玩與學結合起來培養孩子們形成一種暢然豁達的心性,正是這個幼兒園的特色所在。於是得出了一個理念:校舍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玩具。這個理念就是整個校園設計的核心,設計師需要從設計師思維中脫離出來,而校方也要從傳統思維里脫離出來,互相溝通,才能找到最適合這個學校的設計。下面直接放圖感受:

簡直就是直接在大自然里上學的感覺。而且,這是一個集在學學童、畢業學童、家長老師、市民遊客都可以一同玩耍交流的場所,也就是通過玩耍的與外界世界溝通的渠道。最後這所幼兒園吸引了當時很多媒體的報道,也成為了遊客遊覽的景點之一,很好地向社會宣傳了藤幼兒園的價值和教學思路。

-

大學:


MEIJI GAKUIN UNIVERSITY 明治學院大學
藝術總監:KASHIWA SATO 佐藤可士和

校方希望學校可以在少子化社會中,建立有別於其他大學的身份象徵,嘗試將「do for others」的教育理念推廣至校內外。這個項目陸續推出了推廣大學形象的介紹工具、文具用品、體育團隊制服等,校內學生專用咖啡館以及其他校內翻新。

這個項目中,最重的任務就是在於校內委員會的溝通,因為對方年紀都普遍偏大,並且溝通的時間沒有那麼多,決定權在多人手中,設計師方便花了最多的精力在兩點:1. 儘力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 2. 製作最大化溝通效率的展示文件。 這樣的情況往往是最普遍的,作為專業人士,雖然最終的目標是把學校的理念傳達給學生和社會,但是第一步必須把對方的理念深刻理解,然後再把自己的理念準確地傳達給對方。

而這個方案又很好的體現了校園「軟環境」的重要性,這個詞是我自己這樣講的,因為還找不到比較好的詞。相對於校園的建築、教室這些「硬環境」,學生們的校服、文具、校內軟裝更能帶出一個學校的氣質,這個氣質也是師生們的獨有群體氣質。幾個學生穿著校服一起走在街上、用著本校的文具周末在外補習,不但能很好地宣傳學校本身,對於學生們自身也會有種驕傲的感覺。我的中學很早就為學生免費提供簡單的文具,那種用自己學校的文具寫作業的感覺我永遠都不會忘記,這種基於簡單文具的集體歸屬感是我至今都珍惜的回憶。而女生們突然作業寫的特別認真,可能是因為她剛買了一隻漂亮的筆,往往這些小的細節都被我們忽略,專註於更大更新的校舍,缺忽略了「人」的部分。在我看來,校園設計中,「軟環境」甚至比「硬環境」更為重要,那些年的課桌不是每張都足夠光滑平穩,教室堆滿書卷擁擠不堪,但是那最美的回憶里有一幫同學們都穿著一樣的校服-被嫌棄著也被永遠珍藏於記憶的深處的校服。

所以從上面兩個比較成功的案例中可以發現,最重要的:設計師和校方都要從自身的單一思維里跳脫出來,接納對方的思維,充分溝通,才能得到最適合自身的設計方案,絕對不是各執一詞地從各自的一些關鍵詞開始寫出一大堆文字。我見過太多各方寫的長篇大論,最後就是互相都無法理解,甚至產生隔閡,最後就是簡單的翻新而已,而且還都互相不滿意,相互抱怨,絕無談設計的價值了。

果然溝通才是第一要務。

-

但是我覺得「設計一個好的校園」不是僅僅做到這些就「默認的設計」就足夠的,因為有太多的方面去「設計」,粗分以下兩個點:

1. 內部資源的優化

這裡既包括了物理方便的校園環境改造翻新(軟環境+硬環境),還應該包括了教室資源、教師資源、歷史儲備、基礎設施等資源的優化。

舉個例子:

校園食堂一直被忽略,但是健身過的朋友們都懂吃什麼就是什麼,而且吃的如何能很大程度上決定我們的工作效率,那麼學生也一樣。如果早晨匆忙起床,來不及吃或者著急吃點就匆忙趕路,或者到了學校吃零食,中午吃路邊攤或者在晚自習前大量攝入飲料和亂七八糟的零食,學生的身體狀態絕對無法保證。而對於現在越來越忙的家長,做一頓不著急的可口還要營養豐富的早飯、午飯、晚飯,絕對難上加難。對於教室們也是,不少教師要匆忙趕回家給自己的孩子做飯再匆忙趕回來上課,她們自己本身的飲食就無法保證,進而影響到上課的狀態。那麼在所有人都關注教材更新、習題夠不夠全面、學習方法正確不正確的時候,去關心一些師生的飲食健康,是不是更有效果,也更有意義呢?

如果學校有健康的飲料去和路邊小賣部的飲料去競爭,有健康的沙拉對抗小賣部的辣條,是不是家長、學生、老師都願意看到的情況呢。而學生和教師一同吃三餐這種生活化的共同行為,是人類加深溝通拉近距離的最好辦法了,減少了隔閡的師生關係是不是更有利於教學?而平時被拿到會議上大談特談的師生關係問題,其實並沒有那麼複雜吧。

其他能展開的就更多了,比如教室的分配、教師的分配、萬年落灰的圖書館等等。

2. 外部資源的整合

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是我非常羨慕現在學生們的地方,如今的網路可以看到太多我當年渴望讀到的書籍、人物啟發、觀念思想等等,如果我在我迷茫的高中,給我多開一點眼界,而不是更多的卷子,我相信我不會那麼的迷茫,不知道為了什麼而學習。

同樣由於能展開太多,簡單提兩個問題:

a. 中國人是世界上最勤奮的種族(先不要爭這個點),但是我們從初中(甚至小學)開始,6年中學,4年大學後,大部分人還是無法掌握這門世界上最簡單的語言。多少英語專業的同學,也就是可以簡單交流,多一點詞就得查字典,網路上的外語資料或者著作完全看不下去。

b. 孩子們花了6年的時間學習數理化,但是只有在高考前的幾天去拿著一本志願書,看著那些如天書一般的專業名詞,然後按照「過來人」的建議挑選著自己未來4年生活的城市?這樣合理么?我身邊很多當年的優等生們,在「求學」 的路上越走越優秀,也越走越「遠」,不但是地理位置上的遠,也是與自己內心的距離越來越遠,最後突然有一天哭著問自己:真的想要這樣么?而他們這些優秀聽話、努力學習的學生們,絕不應該得到這樣的結果。

結合我們現在擁有的這個依然無限潛力的網路,我們是不是可以通過整合外部的資源,來解決更多類似的問題?

-
暫時先聊這麼多。

一位校長曾對我:「該是什麼樣的孩子就會是什麼樣」。但我相信,提供一個更好的學習、成長的環境,是教育或者學校的義務。#FORaBETTERworld

---
添一個當下很被推崇的「短平快」案例,花錢少見效快blablabla

中學:


Achievement First Endeavor Middle School

DESIGN ASSOCIATE: Pentagram


如何提升中國學校的建設基礎建設水平,如何能夠從教育設計的實際需求,從未來學生人才培養的定位,以及從教育裝備技術的改進等等多個角度看待學校基礎建設。其中涉及到的已經不僅僅是學校設計問題,也不是存粹的建築設計問題,可能是一個跨學科的問題
一、中國學校建設的挑戰以及問題
從三個方面分享我國學校設計基本情況:
1 我國學校設計面臨的基本問題
2 在這些解決問題時,應該如何認識未來的學校教育空間
3 當設計一所好的學校的時候,應該具備怎樣的創新思維,更好服務學校設計

這是幾張教室圖樣。從中可以看出,這些學堂我們很熟悉,左邊近100年前的學校教室布局與教育模式在如今依舊沒有大的變化。除了今天教師裡面引入現代化投影儀、電子白板等等一些設備之外,一百年前和如今的教室相比並沒有本質性的差異。事實上,如今的人才培養目標、學校教學理念、課堂教學模式以及學生的具體學習方式包括背後技術
支撐條件已經發生很多變化。但為何課堂布局,或者是教學空間卻沒有很大的變化。難道學校不需要改變嗎?是什麼原因導致沒有變化的?其中有很多問題值得我們去深入探討。

個人覺得有很多原因導致今天國內學校沒有很大變化。相比國外學校,特別是二戰之後,美國、英國、日本,這些國家的學校建築空間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一月前在北京我參加的一次學校建設會議,一些來自國外發達地區的學者分享給我他們國家學校空間設計的時候的一些思考,很明顯感覺到其他國家的教育空間和我們的有很大的差異。

無論是美國也好,日本也好,他們的學校設計非常強調一棟建築體內部的平面布局以及每一個空間的具體教學功能。而國內的建築事實就是,聚焦點都在建築立面、總體布局上。個人認為兩者之間有很大的差異性,而在這種差異的背後,可能還包括一種支撐的理論基礎。這種現象可能跟中國設計界,教育界、學校基礎建設界等等很多不同層面的人的觀念和行為聯繫在一起。個人覺得這不是一個單一現象,而是群體性的集體共識。這種共識,如果和西方主要發達國家相對比,就可以看到彼此之間的一種不同和差異,也可以看到國內外之間存在的距離。我們可以嘗試從幾個方面來探討中國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人為因素導致學校建設不合理

今天國內學校建設存在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原因,個人認為是人為因素導致的,比如場地問題。很大比例的學校在規劃選址時的場地條件是不適合建設學校的。例如將學校建在地震斷裂帶上,建在毒場地上,這種情況是經常發生的。

右邊的圖片是某地的一所初中,所在區域有一個經濟開發區,經濟開發區在規劃時當地即規划了相關企業也規划了相關學校。但在學校建成連年後,這個經濟開發區引入了兩家污染企業。這兩家企業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每過12個小時就需要進行一次尾氣排放,這些氣體都都有很強的刺激性氣味,直接導致這所學校在尾氣排放階段無法正常教學。
除了這些,還可能有一些其他問題。如指標設定不科學。

和大家分享一個案例:我曾經接手過一個幼兒園的設計,幼兒園是12個班,土地面積並不大。那麼政府給定的相關指標比如容積率要求不大於1.0,建築密度要求不大於25%,綠地的要求不少於35%,建築高度不高於15米。我根據班級規模進行測算,發現一個很苛刻的情況就是這樣一個幼兒園,要死死扣住25%的建築密度這個指標,然後把這個幼兒園建成四層才能夠達成相關建築指標要求。

而在國內建築規範里規定,幼兒園要求建造高度不超過3層,那四層空間如何利用?顯然不能夠作為普通教室使用,只能來做一些輔助用房,但輔助用房在平面布局在上面這張圖中是很不合理的,這就產生了很大的衝突。

我試圖去解決這個問題。比如幼兒園設計是否可以引入新的設計結構,像lofter結構來解決這種困難,這種結構的一個優點就是可以在相同建築高度的情況下更好的解決建築面積不足的問題,因為在lofter上面可以解決老師辦公空間的問題。但是,採用這種結構後,15米的建築高度設計3層lofter結構是比較困難的,如果是16m就比較好解決了。但是當地規劃局規定建築高度不能超過15米。

對於學校的用地,也沒有很好的落實一個關鍵政策:教育優先發展。我國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在國家政策層面提出教育優先發展一說,教育發展要置於經濟宏觀發展的前面,包括教育相關投入優先保障,經濟區規劃包括城市規劃要有限考慮學校規劃等等.但實際情況是中小學用地往往是一些邊角的用地居多,很少把最好的土地讓步給教育用。這樣的結果就導致學校選址上可能有很多不合理的問題。

第二個因素就是,投入不到位或投入不足以及外部評選的問題

我國絕大多數的公建學校普遍存在投入不足的情況。對學校的投資量基本停留在二三十年前對於學校面積的框定,然後根據框定的基數,乘基本建設經費標準(每平方米1600或者1800),作為學校的總投資量。

這種方法存在兩個問題。1:面積規定太死,對於學校空間靈活性,建築用地或者建築餘地問題考慮不到位。2:每平方米單位造價規定較死,很多學校建築要做的很好,不單單是毛坯房的設計和經費問題,還有學校文化和室內設計,但往往由於經費而擱置。所以總投資量可能普遍存在不足。

我也經常被邀請,作為評標專家去幫助甲方進行學校設計,自己也參加過學校的一些邀標設計。在這些體驗過程中,可以經常看到,有時甲方邀請的一些評標專家在評學校建築設計時往往偽專家比較多,所謂偽專家,就是他有一些建築學背景但是在學校設計領域往往懂的不太多,這樣一些專家在評學校建築時往往依據自己以往的經驗和對建築的理解,導致最終評選結果往往存在一些差距。

評標過程中很大的一個問題,就是真正的使用方,比如學校,老師很少能夠參與到評標的過程中去,導致甲方或者使用方的一些實際使用需求往往在評標方案里不能夠得到很合理的表達。

最後,在學校設計中,更大的問題是國內設計能力的問題。

這個問題也是在學校設計中比較大而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學校設計是一個很複雜的事情,並不簡單。表現為教學需求如何在空間中得到合理的表達。丘吉爾有一句話:我們塑造了建築,建築反過來影響我們。有一些學校設計很好,能夠很好的反映教育的功能,對於教學促進影響是很大的。但問題是目前對於學校空間對教育教學的促進與推動的理解和認知是不到位的,合理的教育理念在教育空間設計中的表達是不到位的,設計師對於學校空間,教育空間,教學需求的理解也是不到位的。

從比較簡單或者比較簡約的一種基本認知,可能覺得,目前國內教育界、學校設計界缺乏很好的溝通,這種缺失使得學校在設計上出現很多問題

另一方面,這些建築師設計師對於學校建築應該如何設計,從他們的角度探討並不是沒有價值的,也是很有價值的。只是從加強教育事業,從教育的觀點來結合建築學的專業知識來看待學校建設問題,可能會取得更好的結果。

通過學校設計,將建築學力量和教育學力量結合起來,共同對這個問題進行很好的交流和對話,這樣未來國內學校設計可能會設計的更好一些。從國外比較來看待這個問題,因為個人看過不少國外文獻,當去閱讀國外對於學校建設的一些理論時會猛然發現,國外很多理論學者並不是來自建築設計學院也不是做建築設計的,很多是來自教育學、建築學,但在國內,這些真的很少。

以美國為例,聖地亞哥州立大學教育學院,喬治亞州教育學校,以及台灣政治大學教育學院,這裡很多教育學教授在研究學校設計。而國內無論師範類還是綜合類院校,很少有學者來關注這個問題。目前在教育方面我們需要反思一下,從教育界跨學科探討建築問題的力量不夠壯大,理論基礎還是不夠堅實。

就國內目前狀況,我們如何設計好的學校?

任何一個學校如果很用心的做學校設計,那它的背後一定有很多觀念,很多需求是通過空間設計來表達的。我們建築一個怎樣的學校,不僅反映實際具備怎樣的物質技術條件,而且反映秉承著怎樣的教育觀。設計的核心應該在整合當代技術的前提下,表達怎樣的學校教學理念以及未來想要打造學習空間。一所學校的設計就是在構建這所學校獨特的教育學問題。


一個月前,我遇到一位日本教授:長澤悟。他曾經在國內出版過一本非常有影響力的學校建築領域的專著。他和我分享了一個觀點,建築立在土地上面,而建設學校,是將學校立在觀念上面。

我個人非常認同。其他的很多建築,如住宅、商業區、寫字樓,它只需要把建築立在土地上面,把建築面積做出來,很多設施、功能可以在以後進行陸續的優化。但是學校建設卻不是。學校從一開始設計時就有特殊需求,需要做很多的提前統籌規劃,背後涉及很多觀念,如教育觀念,學生的學習觀念,課程觀念,學校技術觀念等等一系列問題,所以學校確實是建立在觀念上面的。

把教育觀念立在學校建設之上時,就牽扯出又一個問題:在進行學校建設時究竟需要怎樣的觀念。每個學校的觀念都有差異,但在宏觀層面上又有一些共性的認同。在這個問題上,我有一些觀點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

今天的課堂傳播昨天的知識是否能解決明天的問題

這個問題很值得去研究。我們的孩子真的可以用昨天的知識去解決明天的問題嗎?個人認為,明天的問題還是要未來的技術去解決。未來一代要用還未發現的技術去解決即將發生的問題。對於未來孩子而言,未來是不確定的,是充滿挑戰的,對於現在學生,重心並不是在掌握了多少知識,而是一種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通俗來講,學生的學習能力變得越來越重要。

如今在學習空間的規劃建設上,應該從怎樣更好進行知識的灌輸與傳播,轉變到怎樣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怎樣用合理的空間設計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有四個重新認識分享給大家。

重新認識學生

如今網路技術的發展,他們的學習更多是重體驗,重交流,依賴網路這樣的特徵,這些的特徵對於背後的教育理論,教育空間,包括教育基礎設施與傳統教育相比有很大的差異。

重新認識教師

教師一直是教師的灌輸者、傳播者、主導者,但實際上,未來教師的角色,是要發生一定的轉變。北京師範大學一個學者做了一項研究。未來2030年老師的角色究竟要發生怎樣的變化。提出在指導學生這個維度上,從目前20%到30%左右的比重,提高到73%。從老師傳統的傳授知識的維度上,要從今天的80%下降到19%。這方面老師角色發生重大轉變,更多從一個教師轉化為學生的學習導師。

老師成為學生學習的引領者和促進者,對於老師教學能力的評價,慢慢從教的怎麼樣轉變為究竟幫助學生學的怎麼樣。這樣一個重要的轉變,意味著課堂的主題慢慢還給學生。老師在教育中更多的是在激活學生學習的慾望,讓他們可以主動學習,主動探索這個世界,主動構建屬於自己的知識。這就導致學習資源如課堂設置、桌椅布置等等一系列的空間規劃產生很大差異

重新認識學習

很多設計師認為學校空間除了普通教室外就是實驗室、圖書館,初次之外沒有其他學習方式。實際上並非如此。如今的教育教學模式、教學理念已經發生很大變化。越來越強調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越來越注重學生的軟實力,注重溝通合作與創造性思維。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方式和以往有了很大不同,如基於小組的,基於資源的,基於主題,基於項目的,這些都對學習空間提出新的需求,這些在學校早期的空間規劃時都是需要被考慮的。

重新認識學校

學校空間是正式學習空間、非正式學習空間以及混合空間包括對話交流中間整合在一起,不是單獨的一種類型,以往將學校分為教學區,生活區,運動區,後勤服務區,如今從學習空間的角度,如何構造學習空間的搭配打造以適應不同需求變得越來越重要。

優質學校建設的全新思維

學校設計不僅僅是設計師的事情,它是一個多學科、多領域交雜的問題。學校空間在打造上需要越來越關注更多學科領域的問題,需要傾聽不同利益相關者的訴求。就此我提出幾個問題很需要大家共同探討。

學校設計有了設計規劃後,是否應該馬上找設計師。個人認為並不是這樣。而因該思考,究竟我們需要怎樣的學校,我們要怎樣去建構屬於這所學校的空間,需要更多的去思考這所學校獨特的思維,獨特的定位,獨特的教育理念,需要更多的交流,前期的教育學思維,教育理念,定位等等就顯得很重要。

在學校設計時,進行設計規劃、立項前,學校的理念,需求究竟是什麼,在甲方下建築任務書之前,需要去認真思考這些問題從而對學校空間設計提出新的需求。

學校設計僅僅指建築設計嗎?

學校設計很複雜,不僅僅指建築設計,包括前期的概念設計,建築和室內設計,校園文化設計,弱電智能的專項設計,也許後來還會出現更多的設計,但目前學校設計已經不單單是指建築設計了。
比較可惜的是,一些教育局和甲方在學校設計時依舊停留在建築設計,他們需要去改變一下傳統的觀念,更多關注室內、校園文化與弱電智能設計,這樣可以幫助他們打造更好的校園建設解決方案。

我們怎麼看待規範

如今學校建設有諸多規範的制約。規範很重要,是我們進行設計時的導引,但在實際設計時又帶來很多限制。如今如何看待規範並超越規範,變成大家越來越關注的問題。如何在遵守規範的基礎上更多的考慮教育教學的實際需求。要解決這個問題,思維上也要從基於標準的思維轉向基於需求的思維。在學校空間規劃設計上,如果可以對打造的空間從需求的角度,教育學心理學角度校園理念的角度進行合理解釋,這樣就有了很好的理論基礎和需求支撐,設計也就變得合理。而如今很多學校空間,對於為什麼要這樣做並沒有很合理的解釋。

傳統的全封閉教育空間的設計理念,是否可以引入半開放甚至全開放的教育空間,這種建築模式的轉變,對於教育教學提供了很好的發展餘地。

比如這張圖,這種可移動桌椅布置以及開放式空間規劃,目前是很容易實現的,但對於學生合作探討,批判性思維的養成,教學模式的轉變都提供了很好的幫助。
=====分割線=====
隨著學校建設需求越來越多,校園空間需求觀念、教育學以及學校文化觀念等對於學校空間的設計和規劃也是具有很重要的意義的。設計好的學校需要具體分析相關教學需求與學生的學習訴求。這方面,很多國外學校、國際學校以及國內的一些私立學校、重點大學,如復旦,上海交大,他們在學校設計和規划上都有很好的借鑒之處。
以上只是從如今教學環境出發做出的一些分析和改進意見,後續會補充分析一些優秀學校設計案例。
以上。


幼兒園,能把孩子放心丟在那兒去放心去上班的就是好幼兒園。
初中,讓學生不崇尚小混混的就是好初中
高中,讓學生坦然面對高考不會一考完就撕書的就是好高中
大學,要灌輸正確的三觀,這個比啥都重要


看到排名第一的答案我必須要說一下,不是建築師做不出來李虎open那樣的校園,而是說大部分項目根本沒有這個錢去讓你發揮。底層一架空要多費多少錢啊,如果不是李虎,而是別人呈現這個方案,你的director肯定會說「你剛畢業的吧,呵呵」。中國的學校通常是政府掏錢,不會有很多錢來做這個,如果你做過學校,那你也應該知道學校的設計費也不高,這個項目的甲方我記得好像是萬科,所以自然有錢讓你去玩兒,美國很多私立學校甚至會請很著名的大師來做,完全不差錢,自然有想要的空間,所以我覺得對中國來說更多是體制或者教育制度上的限制造成的現狀,而不是建築師的無能,或者不全是,這個是需要整個社會慢慢來改善的。

關於這個話題,豆瓣有一個很好的討論比較了中瑞學校平面的差別,我在一樓有一個結合去年做的一個項目的經驗的回復,建議看下。
中瑞學校平面小比較

我們在豆瓣也討論到了李虎的那個,我當時這麼回復的:

對的,李虎那個是做的挺好,但是全架空造價一下子就上去了。。。反正我們是不敢這麼搞,估計李虎在北京的關係很好,學校也很有錢吧。
其實造價不管的話大家都可以這麼玩兒,建築師好多時候就是在條條框框里怎麼再尋找創新,尤其在中國,還挺蛋疼的。

哈哈


「我不能構思一個這樣的學校,僅僅是走廊和教室,有著巨大的體量,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到底有幾個階梯教室。」
「永遠應該有一個角落,能夠讓一個人或一群人在想要時能夠安靜地獨處。」 ——西扎


大學可以參考下 同濟楊浦校區 新樓老校區結合的很好 校園內的綠化和布置也很不錯 也有不足 但比起現在的新建院校還是很不錯的


現在院校 主要是 是 假 大 空 新校區無論規模還是設計 都一味地追求大 氣勢宏大 並沒有考慮到一些實際的需要和要求 許多建完的建築都用不上 校園裡空空蕩蕩 綠化和園林設計 感覺也很一般 並沒有 表現出多麼突出的感覺 主要還是在空間尺度和人的活動尺度上考慮的不是很好


個人意見 不喜勿噴 不喜勿擾


作為一名同濟的非工科畢業生,我必須頂一下母校。
眾所周知,同濟的建築和土木專業都是王牌專業,上海世博會的整個園區規劃也是在同濟完成的。所以,同濟的校園實際上很具有建築規劃的科學性。作為非建築土木專業的學生,我對專業知識一竅不通,但是沒吃過豬肉還沒看過豬跑么?好歹在同濟都待了那麼久了。學生時代同濟的校園給我最大的一個感受就是傳承。
同濟校園(本部)里有許多的老建築,這些老建築隨著歲月的流逝已經不能滿足使用的需要了。這時候,很多的人會想到的是推倒重建,但是同濟的做法是修舊如舊,最好的例子就是文遠樓和圖書館(其實我們都叫手榴彈)。
除了以修舊如舊的方式來傳承之外,同濟學子都會對一座食堂記憶深刻——學生第二食堂。這個食堂早已沒有了當初的功能,甚至沒有了當初的建築,但是兩座大門還是被校方以牌坊的形式保留了下來。於是,你會看到有學生在第二食堂吃盒飯、吃外賣,有學生在第二食堂領新書,有學生在第二食堂收快遞,有學生在第二食堂討論方案,有學生在第二食堂卿卿我我(喂~注意點影響)
建築是給人使用的,但同時人也會賦予建築故事。當一座建築歷經歲月的積澱,記載下太多的故事時,推倒(好邪惡的說法)也許就不是最好的選擇了。而同濟的老建築們傳承下的一代代的故事就是一座大學給學生最好的文化熏陶。


只說大學校園。在大學校園裡生活過,也去過一些校園,印象較好的有四川美術學院新校區,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南京大學鼓樓校區。以上排名分先後。

上述三所有個共同點,尺度十分宜人,人性化細節豐富。反觀現在許多大學新校區,尺度大的驚人,缺乏細節,空曠無人之感撲面而來,實在不能苟同。

------------我是分割線--------
新更
看到樓上有人提到杭州國美~~分享一下我的感覺。王澍先生的建築在視覺和詩意的空間體驗上是無人能及的,但是走出建築,看更大的校園規劃層面,還是犯了上面說的尺度巨大.細節缺失的缺點。 道路空曠,景觀單一,室外沒有可以停留的公共空間。
說到這才發現,仔細用心的設計是多麼重要啊!!!!


給出幾個簡單的案例把:

高等學校: http://www.ikuku.cn/project?t=35-43-3454
中小學: 項目|ikuku.cn|在庫言庫
幼兒園: 項目|ikuku.cn|在庫言庫

我覺得做這樣的分類是有必要的,這樣可以針對具體的學校具體分析。


我一直覺得東大的四牌樓校區(也就是本部),是校園設計的佳作


推薦一個好案例,日本建築師手冢貴晴的作品,這是他在TED上演講案例分析。http://v.youku.com/v_show/id_XOTUwMTU2NDEy.html?x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題主可以研究一下集美學村,校主陳嘉庚先生及其胞弟二校主陳敬賢先生於一百多年前開始創辦,從幼稚園、小學、中學到專門學校一應俱全。她是我個人心目中國內最美的教學建築群,「頭戴斗笠,下穿西服」的閩南僑鄉風格,又稱「嘉庚建築」。

紀錄片《百年學村中國夢》:
http://m.iqiyi.com/w_19rqrhq3v9.html

感恩校主,誠毅二字心中藏。
=================================

集美學村是集美各類學校及各種文化機構的總稱,位於廈門集美半島坐落於集美村。它由著名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於1913年始傾資創辦,享譽海內外。學村總建築面積達三千餘畝,擁有在校師生十萬餘人,形成了由學前教育至小學初中高中、從本科教育到碩士博士教育的人才培養體系。原集美學村包括:廈門水產學院、集美航海學院、集美師範專科學校、福建體育學院、集美財經專科學校(現已全部併入集美大學),集美歸國僑學生補習學校(華僑大學華文學院)、中國語言文化學校、集美中學、集美小學、集美幼兒園等學校,還包括福南大會堂、圖書館、體育館、音樂廳、龍舟池、航海俱樂部等設施。其建築融中西風格於一爐,體現了典型閩南僑鄉的建築風格。學村中的龍舟池節假日常舉行賽龍舟。

資料來源:
http://wapbaike.baidu.com/view/152886.htm?uid=44ACCC6070FF5AD6419BA98D9CE7594Dssid=0pu=usm%407%2Csz%401320_2001%2Cta%40iphone_1_8.3_3_600bd_page_type=1from=844bst=3step=3net=1ldr=2statwiki=1


「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


雲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推薦閱讀:

為什麼許多日本的設計在不隨意引入傳統日本元素的情況下,仍能讓人感到有「日本的感覺」,而非模仿他國?
有哪些交互設計的網站值得推薦?
部分號稱喜歡「簡約設計」和「黑白灰」配色的人,其實是由於無法鑒識設計和色彩而選擇了相對保險的品味。這個推論是否成立?

TAG:設計 | 建築學 | 建築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