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有些人沒讀過金庸的原作小說,只看過影視作品,就強行討論的現象?

怎麼看待有些人根本沒看過原作小說,只憑影視印象就強行討論金庸作品和人物的現象?


看電視劇不是不能討論金庸人物,然而最討人厭的是強行把電視劇原創甚至於相較於原著來說各種OOC的東西說成是小說里的,什麼金庸手筆。

比如黃蓉經典語錄不是「活你背著我,死你背著我」而是謠傳千里的狗屁【三準三不準】,還一堆人以為出自金庸手筆,原著黃蓉口裡說出來的,一口一個【讀金庸,讀到黃蓉的三準三不準,這】,真是書都沒碰過還喜歡掉書袋。

金庸先生?一臉懵逼


他們只是默認省略前綴罷了。。劇迷討論的內容是某某版東方不敗,某某版天龍八部。
說到這我想起古龍書迷和古龍劇迷基本沒什麼好聊的。
幸耶?悲耶?
其實沒什麼大不了,愛看什麼看什麼唄。


瀉藥。
我個人是不提倡的。
類似的做法就是以三國演義去解讀三國。
如果我們在討論金庸影視形象,我覺得沒有任何問題。
但是討論金庸文學形象這個就差的有點遠。首先承認的是對於小說的解讀每個人都是不同,但是影視劇相當於對文學的再加工,是編劇對於文學的解讀。所以在解讀影視人物形象的時候,相當於你在解讀編劇編寫的形象,而不是在解讀金庸。
雖然我非常喜歡很多影視劇里的改編,尤其陳版韋小寶。在談論文學的時候,可以把影視的解讀作為參考,但是以影視為綱,確實是跑偏了。


不是不能評論,電視劇,翻拍。就是一個編劇,按照自己對作品理解的方向向別人轉述這個故事,當然這是指良心時候的情況。各人理解不同,傳述之後自然有所偏差,當然會與直接接觸原著有一定區別。但是,這其中加入了一些編劇自己的理解,也會更容易讓你理解某些文中比較晦澀的部分。為了理解小說,你也會看別人的評析,再通過別人的評析來建立自己的理解。通過別人的點評不是可以去理解原著的,不可以的是,有些人會頑固的把有些被人導入的偏差當成正理。
我覺得這個問題,討論的就不是通過影視作品可不可以理解原作,而是對於那些通過影視作品理解錯了的人,還不去悔改的人,怎麼看待。
九陰真經本是武學正道,只看下部尚且會誤入歧途,何況看到的是郭靖瞎編、黃蓉瞎解的。歐陽鋒練它可以,但你非得覺得它是對的,硬練,那非瘋不可。
現在,產生的對這種現象存在疑問,就是因為有很多人把這種偏差當成了實際。的確,在於大多數同學交流的過程中,他們對金庸小說的了解,多在於,這是言情或者這是爽文。
但要是錯,也不全在改編。認死理,強行出頭,這樣的性格加上認到了錯誤的死理才令人討厭。
得到了錯誤的理解本身沒有錯,即使看原著,無法理解、理解錯誤也無法避免。但你要不加改正,那就是自己的性格缺陷,人品問題了。
針對人品問題╮( ??ω?? )╭
你能有什麼好辦法嗎?
反正我是沒有。


謝三哥,我這輩子就沒說過一個謝字。

對這句話深惡痛絕,見了必噴。


說得好像討論三國的人有幾個看過《三國志》一樣。
行,要求低點,
讀過《三國演義》的有多少?

四大名著尚且如此,金庸嘛...

只能心疼我古龍劇了。


您別不信,這樣的人會越來越成為知乎的主流。


感謝邀請。

一般會提這種問題的題主,自己心裡已經有答案了:「我很討厭這種人!

而當他提出這一問題時,他並不是真的想看我們一本正經的說這類人做的是對是錯,而希望我們每個人都在回答里大罵這些人不懂裝懂永世飯桶,然後自己在評論里湊幾句,不亦樂乎。

所以,如果題主只是希望我陪你一起罵人的話,那不好意思,我一直都不喜歡噴人。

雖然作為原著黨,我每次看到別人討論林青霞版東方不敗都會氣的發抖,但我仍不喜歡罵他們無知。

畢竟尊重每個人的選擇,對每個人都多一份寬容少一份苛責,這就是金庸一直希望傳遞給我們的東西。

狄雲原諒了戚長發、萬圭和凌退思,楊過和張無忌甚至連殺父之仇都放棄了,謝遜也只是讓成昆瞎了雙眼作為償還;反而是堅持要報仇的林平之卻落得這麼悲慘的下場。這表達的還不夠明顯嗎?金庸就巴不得所有人都是以德報怨、普度眾生的聖人。

他可以寬恕一切傷害自己的人,為什麼我們粉絲不可以?如果連偶像的思想都學不會,我們算什麼合格的粉絲?如果金庸看到有人因為他的書爭的面紅耳赤、頭破血流,他該多心痛?

何況這群瞎J8討論的傢伙,也沒有侵犯到我們的利益啊。你今天沒事幹,可以在他們說錯的時候指出來,科普一下原著里令狐沖沒有和東方不敗相愛過,兩人見了一面就打起來了,令狐沖在書里也沒和任何女人上床過。

否則,就當看一群孩子討論戰鬥暴龍獸厲害還是卡布達厲害一樣,一笑了之吧。


謝邀。

不局限於影視劇和與原著,我覺得討論任何一個命題,首先要在自己所熟知的範圍內。超出自己認知去討論,我認為是不明智的,而且容易出現謬誤。

所以我對這個問題是持審慎的態度。

金庸的影視劇,改編的比較多。一是版本比較多,二是內容改編的多。所以討論起來,聲音也比較多。

比如說討論金庸劇中某個演員的表演水準,B站上很容易就能找到各個版本演繹的合集,看過的人必然會有所比較。這就是一個很主觀的問題。觀眾喜歡誰,都是無可厚非的。

但其實類似這樣有比較的討論,比較的對象都是書中原文樹立的一個文學形象。影視劇所呈現的形象,也是導演、編劇和演員對這個文學形象的一個解讀。那如果是認真討論解讀,都不應該脫離原文。當然,如果觀眾去解讀的對象是導演、編劇和演員,那大可不必拘泥於原文。

我的生活經歷是,現實中,真正認真討論的機會很少。強行解讀,比比皆是,不但是金庸劇。如果是閑聊扯淡,那上下五千年,、四海八荒古今中外、上至國家元首下至販夫走卒,可以無所不談。題主也不必太掛礙於心,與值得討論的人討論。不能討論的,可以一起扯淡啊。


謝邀。
我覺得這是一種好事,因為金庸的作品被翻拍的次數是很多的,每次翻拍其實都加入了編劇、導演和製片人乃至演員的再創作,這些再創作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這些藝術工作者的思想和市場需要即受眾的價值觀。
那麼看過這些影視作品的朋友們在與原著黨(原著黨也分連載黨、三聯黨和新修黨,當然相互之間有交集,也有全部讀完了的)進行討論的時候,其實就是金庸思想原教旨與不同翻拍時代的價值觀的碰撞,也是金庸本身的價值觀念與不同的藝術工作者之間價值觀念的碰撞。
雙方就情節或理念發生衝突時,原著黨們應該用寬容的態度來對待影視黨,並且儘可能地引導他們去閱讀原著。影視黨們則應該用謙虛的態度向原著黨請教,並且儘可能地抽時間閱讀原著。畢竟,原著所創建的世界至少目前來說,我認為沒有一部影視作品能夠展現出來80%。
但是影視作品對於普及金庸文化是一項非常重要的途徑,拿我本人來說,我是幼兒園時期看了83版射鵰英雄傳和孟飛版雪山飛狐、學前班看了劉德華版神鵰俠侶、小學時看了黃日華版天龍八部和陳小春版鹿鼎記後才陸陸續續啃完十五部原著,在啃完原著後又把幾乎所有金庸影視作品看了個遍,包括香港TVB版、大陸張大鬍子版、台灣台視版、新加坡版乃至於同人的《東邪西毒》《九陰真經》等等。
總而言之,我覺得這是一個好現象。


不是所有的白學家都全線通過白2,大多數人也就會那麼幾句某三某碧。不是照樣自稱白學家?
同樣,
不是所有mo法師都讀過j選.就會那三篇的一些台詞不是也可以在我乎上混的風生水起?


如何看待?
保持平常心,他們討論前如果加了一個前提,我沒看過原著,現在就根據電視劇展開討論,那我覺得也有討論的價值。因為電視劇雖然有改動,但也算是原著的孩子。
但是如果只看過電視劇就覺得自己把金庸研究透了,那我覺著這個人不是腦子有問題,是人品有問題。就好像他吃了一袋零食,就把這袋零食從原件到加工運輸最後到他胃裡的事都知道的一清二楚,這不是裝筆,這是煞筆。沒有調查,絕對沒有發言權。要讀懂金庸,要了解他的童年經歷,家庭環境,成長曆程,思想轉變。尤其是不管看任何書,序言和後記都很有閱讀價值。因為這個評論是言之有物的見解,能幫助更好的理解和鑒賞作品。正如不懂中國瓷器發展史就貿然判斷一個瓷器的年代那不是瞎蒙么?你得了解每一個時代下物質生產條件和原料的不同。才能有一個基本的判斷。

說起來,馬未都的瓷器鑒賞真是和判案子一模一樣,看的很爽。


影視劇是影視劇,小說是小說,兩個是分開的,不要放在一起討論。連百度貼吧都分書吧和劇吧,人家看了影視劇沒有必要去看小說。你可以鄙視製作影視劇的人,但不應該鄙視看影視劇的人。舉個例子,我覺得哈利波特第三部之後的導演都是狗屎,但不會覺得那些粉盧娜納威的有什麼問題。

書粉劇粉討論的本來就是兩個故事,就像封神榜和西遊記一樣,兩個世界觀了。


相互互不干涉就好了,劇迷去討論劇,書迷去討論書,都看過的討論一些改變地方的優劣,彼此誰也別有優越感,書迷別動不動拿出「原著里說的XX,電視劇瞎改。」,劇迷別動不動:「我覺得XXX的表演才是我心目中的XX」就好了。

當然對於類似因為東方姑娘的遭遇而黑令狐沖渣男,進而黑金庸原著的,就只能當做奇葩論了。


不是不能討論,金庸影視劇也有很多話題討論,但從根本上說,就不應該在一個板塊討論,
如果是貼吧,直接說明本吧只討論原著小說,一切影視劇遊戲漫畫不在本吧討論,
知乎最好也應該把話題明確,加一個金庸影視劇的話題。


只看過影視作品的觀眾當然可以談論金庸人物與劇情。

他們看的就不是金庸么?只要在談論時,不特意強調自己談論的是原著就行;不強行將原著與影視作品混淆就行,沒什麼好指摘的。

即使沒做到以上幾點,怎麼談論也是他人的權利。自己不喜歡,繞道而行就是了。面對面指摘當然也可以,但發生衝突就不要怪別人了。

要知道,很多影視劇都是改編自小說漫畫的。比如《風雲》,比如《人民的名義》。那你沒看過原著,難道就不能討論其中人物形象嗎。

要求別人的時候,想想自己在其它方面能不能達到這個標準,不要動不動就給人分門別類。


現在重讀經典的還有嗎?到處都是快餐式的網路劇。


強行討論???
看劇的人就沒有人權不能發言嗎?人家看得開心然後把內心想法表達出來這不是很正常嗎?

心胸開闊點吧兄弟,所謂話不投機半句多,少一點撕逼多看看書。

對了,我也是原著黨,記憶中的幾次和看劇的小姐姐討論電視劇劇情,結果都是收穫滿滿的筆芯和小崇拜,灰常開心。


當時的問題是:


就是那種哭著喊著李若彤不符合書但已經演的超越書的高級黑?


推薦閱讀:

金庸小說中有哪些溫馨時刻,日後回想都會覺得很溫暖?
金庸小說中最刻骨銘心的愛情是哪段?
為什麼知乎里關於金庸小說的問題比古龍的多?
客觀講,東方不敗個人能力是否強於前任教主任我行?

TAG:武俠 | 金庸 | 金庸小說 | 金庸電視劇 | 金庸群俠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