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第三次諸葛亮正好不在,而且不是故意的,那劉備還能請到他嗎?故事最有可能會怎麼發展?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微妙的地方就在這兒了。
琅琊諸葛氏,在諸葛瑾、諸葛亮、 諸葛誕以前並非是一流的世族,即便在二流世族中也在下游。在諸葛家三傑之前,有記載的諸葛家族的成員入仕的,最高官位是諸葛亮的父親諸葛珪,為泰山郡丞,秩六百石。諸葛玄為劉表屬吏,曾被袁術舉薦為豫章太守,未能就任。而諸葛氏將自己的族譜上推至西漢元帝時期的司隸校尉諸葛豐,這顯然不能作為其家族聲望的憑藉。
而諸葛亮讀書更能體現其家學淵源,「只觀其大略,每自比管仲、樂毅」,這也不是一個家學傳世的一流世族的行為舉止,河內司馬氏在由地方武裝豪族轉為世族的由武入文的過程中也是類似,司馬儁讀書「尤好漢書名臣列傳」。而諸葛亮所結交的好友為徐庶、崔州平、石廣元等也可佐證諸葛氏真實的階級層次。
說諸葛亮在荊襄士人內聲望高崇以至於劉備數次屈尊是不符合歷史語境的。
但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又是,通過諸葛玄的努力,諸葛氏與荊襄士人的三巨頭都建立了姻親關係。諸葛亮的兩個姐姐分別嫁入了蒯家和龐家,而諸葛亮本人又迎娶了黃家的女兒。
以這樣的前提,說諸葛亮在荊襄士人中默默無聞更是不對。
但是這裡我們要提示幾個細節,你知道諸葛亮的兩個姐姐都分別嫁給誰了嗎?為什麼說黃月英長得丑?為什麼諸葛亮一直不入仕?而為什麼龐統入劉備賬前一直看不起諸葛亮?
嫁入龐家的諸葛亮二姐我沒有去查過,龐統看不起諸葛亮跟這次聯姻不無關係。蒯家我們能輕易查到的就只有蒯越、蒯良兄弟。偶然在《三國志-劉封傳》看到過孟達攻房陵時候被孟達殺死的房陵太守名蒯祺,而《襄陽耆舊志》中證實了蒯祺是蒯良、蒯越的弟弟,諸葛亮的大姐嫁的就是他。此時房陵是歸誰的呢?曹操的,蒯祺是曹操的官員,這裡先打個伏筆。
說到這裡,感覺有點黑武侯的意思了,但是
請相信我,並沒有的。
顯而易見的事實是,諸葛氏靠著聯姻進入了荊襄士人的交際網路,但是並不能宣之於口。而諸葛只能躬耕隱居,不能入仕,一來,入仕將坐實聯姻以抬身價之事,而隱居除了能明志以外,也可以培養聲望。這一點諸葛跟司馬懿很像;二來,在劉表處入仕已經完全沒前途了,上面巨頭太多,最終屬吏而已,武侯鴻鵠之志,安能止於此?對於諸葛,除非風雲際會,再入亂世,否則不如躬耕一世。
而曹操取荊州時候,事情變得微妙起來,可以看到,荊襄士族內部並沒有非常明顯的主戰和主和的分野,只有低智商的蔡氏兄弟明顯得傾向於主和,蔡氏長期把持軍權,劉表坐有荊州要地而無所作為,被以蔡氏為首的地方豪族掣肘不能乾綱獨斷不無關係。因而蔡氏認為,自己作為雞頭,攜劉琮降曹後雖說進不了曹操核心圈子,仍為雞頭是沒什麼問題的。但是其他大族卻看得很清楚,曹操的幕府里,潁川人已經擠滿了,容不下更多的人了。平常都是江湖聲望差不多的家族,潁川人只不過是跟對了領導而已。而且,主動投降是影響家族聲望的,到時候給潁川人打下手還要被看不起的。最後,就算不主動投降,曹操來了,該有的還會有的,不要那麼著急。你看蒯祺這樣名不見經傳的人,都能當上房陵太守。所以這部分人是曖昧的,內心裡不情願阿瞞取了荊州,但是並不強烈排斥。
有一撥人是絕對不允許曹操取荊州的——荊襄士族的年輕一代,他們的父輩歸降了曹操,尚可延續餘生仕途,但是可以想見,假如曹操統一天下,他們這些亂世之末才加入的第二代,就永遠被定格在下品以下,辜負平生抱負。龐統就是典型代表,聰明又有抱負的人,做事情永遠比書上寫得複雜。龐統入仕就是個很典型的例子,龐統作為荊襄青年俊秀,入仕既不在劉表處,也不在孫權處,而是在周瑜處。因為劉表處位置也已經滿了,而且劉表是不可能有所作為的,劉表在官渡之戰以前就有很多機會,但是景升「坐談客」而已;孫權處此時也是被東吳世族佔據著第一品,他也不可能進入權力中樞,但是周瑜這樣的實權派就不一樣,觀周瑜赤壁前後舉止,他是有很大野心的,死得也蹊蹺。
還有人更不願意看到荊州落入曹操之手,江東孫權。荊州是三地咽喉,對東吳尤其是,東吳後來都不惜跟蜀國撕破臉白衣渡江,就是因為蜀國一直掐著他的脖子。曹操此時若取了荊州,孫權的統治基礎還遠未穩固,你看曹操剛取荊州時候孫吳滿堂朝臣一片主和之聲,東吳將如南陳事。如果孫權心裡還有疑慮的話,那由人傑周瑜幫他來拍醒,而假若周瑜曾有過那麼一絲擔心,他身邊的鳳雛龐統已將其輕輕拂去。假如荊州全體投降,東吳也要對抗到底,但勝算非常有限,賣主保家族的不要太多。所以。東吳最希望看到的是,荊州不是鐵板一塊,只要荊州有主戰之人,即便不直接參与戰事,東吳內部局勢都會好很多。猶疑的中間不會一邊倒。
而這一切,劉備心裡看得清清楚楚。此其此生最後之機會,必奮而一擊。
這裡就體現了後進優勢,在這樣的微妙環境中,敢於抓住機遇豪賭的,不會從穩定階層中出現,往往是一無所有而又目標堅毅之人。而我昭烈帝,迅雷性情,除了半生積累的崇高聲望之外一無所有,正是不二人選。
而荊襄集團,需要一個人,這個人能夠代表荊襄集團,代表其曖昧中主戰的一面,又能夠在失敗了之後撇清關係,保證雙收。最合適的,就是那卧龍崗上一直俯瞰局勢的諸葛武侯。我諸葛武侯豈會在意這冢中枯骨的金銀算盤,我準備了這麼久,要的,就是風雲際會而已。
凡三顧,使得見。
這只是碰撞之前的小小試探,探其心誠,探其志堅,因為只有足夠堅硬的基石才能承受那一步踏出去的力量。
你放心,一百次劉備也會去的。
武侯輕輕合上手中書卷,踱出草屋,觀遠方雷電攜暴雨將至。風雲際會時候,正好卧龍遨遊。
後話,觀諸葛氏三傑龍虎狗的仕途,很值得玩味和借鑒。首先在一個階層固化的社會中,對於這種剛剛夠得著的階層來說選擇面並不多。諸葛誕走得是常規路子,但是你再反過來看,路途一片艱辛,先從縣令做起,要業務精尖,要自己玩命培養聲望,跟杜畿一起乘船落水,虎賁來救,水中諸葛誕大喊先救領導,自己被淹暈了過去,被沖數里衝到岸上才獲救。要擠進高端交際圈,跟著夏侯玄一起臧否時政連官都讓明帝給去了。若不是他的兒女親家司馬氏起,諸葛誕的仕途也就止於此了吧。而諸葛瑾和諸葛亮就很明顯得在去尋找增量,而且眼光精準,諸葛瑾作為一個外人,最後做到了東吳的大將軍,其子諸葛恪更是煊赫,究其原因,就是諸葛瑾準確判斷到孫權的處境,入仕並成為其腹心之人,一直為孫權鞏固政權出謀劃策,所以即便外戰戰績平平也沒影響。而諸葛亮就最典型,觀其所為,非常人所能任,心如明鏡,如磐石,胸有丘壑,有氣象,能夠抓住機遇,敢於跟著一個潦倒半生無所作為的主公以小博大,最終鼎盛時期坐有荊益。「君才十倍曹丕」,曹丕的才能還蠻高的嘛


「我永遠也不會問喬恩,那天為什麼走進那家寵物店。」


三顧茅廬

和平年代默默無聞,時代不行了就立馬就爬起來似乎是諸葛家族的宿命。在兵連禍結、瘟疫橫行、伸手不見五指的東漢末年,一個叫做諸葛珪的年輕人當上了泰山郡郡丞(相當於副市長),他的弟弟諸葛玄當上了荊州牧劉表的屬官(主要負責向朝廷彙報工作),在官本位的時代蟄伏了兩個世紀的諸葛家族,終於看到了一點崛起的苗頭。可好景不長,正準備去洛陽出差的諸葛玄得到了兄長病故的噩耗,立刻請了長假,馬不停蹄地前往徐州照料三個侄子(諸葛瑾、諸葛亮、諸葛均)和兩個侄女(不是我不尊重女性,實在是史書上沒有留下她們的名字),剛到徐州就趕上曹操前來攻城。諸葛玄趕忙帶著五個孩子逃往揚州投奔和他關係不錯的袁術,在兵荒馬亂中,與諸葛瑾走散。


要說這諸葛玄可真不是一般人,不僅能帶著一群孩子逃跑還能讓眼高於頂狂妄自大把出身看的比什麼都重的袁術對他青眼有加,立馬任命他為豫章太守(相當於市長)。諸葛玄興沖沖地跑去上任,心想著諸葛家族馬上要在這亂世當中有一塊自己的地盤兒了!可諸葛玄這個太守只是袁術封的,隨他去上任的也只有家屬,朝廷任命的太守借了點兵馬分分鐘就把諸葛玄趕跑了。諸葛玄只好又跑回荊州投靠他的老領導劉表。舟車勞頓加上大喜大悲使諸葛玄生了重病,按說是命不久矣了,但上天似乎一定要諸葛玄完成他的使命,偏巧他的私人醫生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神醫,《傷寒雜病論》的作者張仲景!要是換一個大夫,他的身體能不能支撐到孩子們長大就很難說了。

在諸葛玄生命中的最後幾年,他的主要成就是把兩個侄女嫁入了荊州豪族蒯氏(劉表的鐵杆心腹蒯良、蒯越的家族)和龐氏(龐統的家族),使諸葛家族進入了荊州的上流社會。在那個特別注重門當戶對的時代,只是小康之家的諸葛玄竟然能做到這一步,只能說諸葛玄是一個有著超強人格魅力、使人無法拒絕的奇男子了,他的這種特質對從小跟著他長大的諸葛亮的影響想必是不容小覷的。


諸葛玄去世後,諸葛亮、諸葛均兄弟在卧龍崗隱居。雖然諸葛亮後來總憶苦思甜說自己年輕時躬耕於南陽,可從他整天不是走親訪友侃大山、就是看書睡大覺順便搞搞發明創造的生活狀態來看,他不可能是一個農民,而是一個有錢有閑的小地主。


身高一米八五,儀錶堂堂、風流俊雅、有很多闊親戚又志存高遠、才華橫溢的高富帥諸葛亮輕易得到了荊州最高軍政長官劉表的連襟,名士黃承彥的垂青,把頭髮黃、皮膚黑但智商很高的女兒嫁給了他。從此諸葛家族與荊州五大家族劉、蔡、黃、蒯、龐、都成了親戚。諸葛亮雖然只是一個無職無權的小地主,卻可以自由出入於荊州的頂層社會、地位超然。需要注意的是,雖然諸葛亮的婚姻是一次政治聯姻,但他主要靠的還是他的人格魅力,證據是他的弟弟諸葛均從出身上看和他完全一樣,卻沒能討到豪門大族出身的老婆。


小時候讀三國讀到三顧茅廬,不禁替諸葛亮擔心,要是劉備不來他可咋辦?後來知道了諸葛亮的人際關係網才明白,只要諸葛亮願意,就能讓全荊州握有話語權的人在任何人面前給自己美言。表面上劉備是主動來的,其實是諸葛亮做了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聘請軍師哪家強?荊州卧龍諸葛亮!憑藉廣泛的人際關係,劉備每次動身他都能得到消息,拿捏好分寸,事不過三,嗯。


孔明隱於草廬,先主枉駕顧之。一顧不在,曰云游未歸;二顧不在,曰訪友未回。先主頗悵然,乃留書云:「仆有重耳志,君是介子推。」 三顧乃見,相談甚歡。


《三國志》只說「凡三往,乃得見」,把「三」理解成一個泛指多次的虛指在古漢語里是很常見的。可能本來的意思就是去了很多次才見到呢?
三顧茅廬的故事被形象地演繹出來,那是後來的事情了。


劉備會去第四次的


古人的數字有表示多次的含義,不特定指僅僅去了三次,也可能是多次


首先從三國志來看,有兩處談到「三顧茅廬」,一處是」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還有一處是出師表裡「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從這兩處看,我愚見草席販子不止一次去找了諸葛亮,古代「三為多」,「三人為眾」,很可能此處的三不是一個實數。而且這兩段描寫里也並沒有劉備多次撲空的意思表達,相反倒是有兩人多次見面談話的跡象。所以劉備拜訪兩人見面多次,劉備一直「咨以當世之事」,很可能是想考察一下眼前的這個年輕人是否真的名符其實,是否能助他完成天下霸業。
至於小說里,羅貫中小說家言,自然是把故事好好的演繹了一番,以他描述劉備的性格和當時的狀況,應該會一直來一直來一直來…至於諸葛亮,本來就胸懷大志,自比管仲樂毅,自然是等著劉備上鉤,像姜子牙一樣。怎麼會讓劉備白白錯過自己呢。


其實諸葛亮是漢獻帝,他怎麼可能不知道事不過三 哈哈。。@殷守甫


果粉會不會因為首發日沒買到新機而放棄? 當然不會。
同樣,諸葛亮在當時為自己塑造這樣的形象也是一種「飢餓營銷」,為的也是給自己「賣個」「好價錢」,並且找個好主顧。
在當時的局勢,
從上看:群雄逐鹿,有點兒能耐就建立自己的勢力;
從下看:平民百姓出頭建業的唯一途徑不外呼找到一個好主子,並且賞識自己。
所以,對自己如此「包裝」和「營銷」,正好一舉兩得。如果他不這樣做,他也不過就是一個諸葛村夫,而不是諸葛孔明了。
因此,如果如題所示,也無非就是「四顧茅廬」或是另一個人來「三顧茅廬」罷了。


諸葛亮已經GPS定位劉備很久了


呵呵,個人認為,事情真相要簡單的多。。。

眾所周知,諸葛亮他老丈人和劉表是連襟,他自己也是個士人出身,和當時一堆名士也有交往。他肯定也是荊州文化圈中的一員,鑒於當時名士們和諸侯們之間頻繁的互動。
諸葛亮很有可能早就已經在各種酒會、沙龍、春遊活動中見到過劉備,並給劉備留下了深刻印象,劉備也對他進行了多次的私人拜訪,在最後徐庶再那麼順水推舟了一下,劉備自然而然就給諸葛亮發出offer了,而諸葛亮在這麼多次的會面中也知道了劉備是一個怎樣的君主,也就笑納這份offer了。。。


三顧不是個人行為,而是近乎儀式的禮數,是要讓對方在內的所有人知道的。

首先明確一點,諸葛的重要固然有其個人才智的因素,但更為實際的是他的身份--南渡荊州派推選的與劉備聯絡的線人,如果劉備能和荊諸葛接好頭,那麼就與荊州派搭上了線,反之很難立足荊州。

每次拜訪一定都會大張旗鼓,起碼在當地圈子以及荊州派中間散布消息,好比廉頗負荊請罪,偷偷摸摸背著柴禾去見藺相如有個毛用?(也就春秋戰國那個人性鮮明到純真的時代能出的事,三顧相對來說更有可操作性,所以更有名,但都是表面的操作)只有張揚,面子才能給足,態度才能亮明,諸葛亮不可能不知道具體拜訪的時間,不僅如此,估計每次訪前訪後都要和荊州派的主要人物開會的。

拜的是諸葛亮一個人,請的可是荊州一派人,不然一個流竄人員短時間內在荊州的影響力能大過劉表的兒子們?

如果就是個人興起串門,那麼不會見不到人還連去三次,又不是神仙,一個縣長在本縣找個人還不容易?更不會錄入三國志,沒有標誌性的聯結串訪、應酬交往是不會寫入正史的,劉備一生串的門子多了去了。

也就是說樓主的問題實際是問劉備沒有找到與荊州派結交的鑰匙會怎麼樣?

荊州派為了自己的利益,是不願意跟隨劉琮投靠曹操的,作為地方實力派,一定會多方面考慮,即派出代表(徐庶)和曹操聯繫,也會有人(諸葛瑾)在東吳搭橋,同時積極找尋利益最大化的路徑。但綜合考慮,孫權生疏,且班子穩固,劉璋暗弱,蜀系也相對封閉,都不足以投靠,而劉琦能力有限領導不了荊州派,只有劉備勢力最合適合作,只要劉備沒有公開投降的態度,那麼荊州派一定會主動聯繫劉備的,至於能否建立穩固聯盟,還是要看雙方的態度,不是對彼此的態度,而是對未來的態度。這樣的話,故事大概就會是龐統那個版本,隨便找個差事,在自己的地盤生出點事來(演義里是龐統短時間內擺平諸多案件,三國志里是不管事走上層),告訴劉備這片我說了算,要不要坐下來聊一聊。

總之,三顧是雙方的默契,是乾柴遇烈火,除非劉備並非梟雄,或者荊派不成氣候。


大耳朵:先生今日在嗎?
小童:先生今日又出遊了,不在。
大耳朵:煩勞再告知先生一次,劉備來訪。
小童:哦
-----------------------------------------
張飛:大哥,這廝村夫如此怠慢,枉大哥三次屈尊,看我不親手縛他來見。
關羽:三弟言之有理
大耳朵:休得胡說!諸葛先生乃高人,想必此次是我等禮數不足,乃致先生不見。傳我令下去,備絹備金,三日一大送,五日一小送。
--------------------------------------------
諸葛亮:劉豫州真乃下士之主啊,與我備馬,我當親自登門

結局:耳朵搞基終遂夢,諸葛二氣張翼德


論男人的宅屬性對成功的重要性


能呀 因為前兩次諸葛亮已經動搖了呀 腫么可能是第一次進度0 第二次進度0 第三次進度100吧


「我永遠也不會問陳喬恩,那天晚上陪我的究竟是你還是詩詩。」
——————令狐沖


會去,反正閑著也是閑著


「歷史不可以假設」


呵呵,諸葛亮在等劉備好嗎?!第三次他一定會在的,不然,沒一點準備怎麼一見面就有著名的《隆中對》呢


推薦閱讀:

為什麼劉關張三人都在那裡冷笑?
在三國時期當一個小兵是怎樣的體驗?
董卓為什麼一入京就能號令群臣百官,廢立皇帝呢? 僅僅一個外臣為什麼像空降大宰相? 難道他兵特別多?
關羽和黃忠在戰場單挑的時候頗有英雄相惜之感,為什麼封五虎上將時關羽得知黃忠在列時很不高興?
假如鳳雛未死,蜀漢有可能一統天下嗎?

TAG:三國 | 三國演義書籍 | 三國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