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蘭芳歷次出國演出的盛況及影響簡單介紹一下好嗎?
遭到舉報,管理員通知我修改問題。…已改…
我知道56年是在周總理的關心和幫助下,為了促進民間交流,更為中日邦交正常化打前站。但對於梅蘭芳本人來說他是怎麼轉變的?我們都知道他抗戰期間蓄鬚明志,有強烈的民族大義情感,這也使他成為戲曲界樹立愛國教育的典型,相似的有畫壇「我是中國人」的徐悲鴻,科學界回國報效的錢學森。無可爭議這些典型代表在各自的領域成就非凡,但作為知識精英,在那個時代又被政治裹挾,作為個體他們是否真的心甘情願甘為宣傳題材,還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成分更多一點…
2016/7/6 22:00 更新一下這個問題
我雖然認為高票答主說的並沒有什麼不對,但還是懷疑答主有沒有認真看我的問題。首先我對黑梅蘭芳,搞大新聞沒什麼興趣。我的關注點仍然是作為一個遠離政治並且有民族大義的藝術家個人,相隔不到二十年,經歷這麼大的世事變遷與情感變遷,他個人內心是怎樣的。然而,答主以上帝視角說了一堆歷史事實和「真知灼見」,並不是我想要的…
難道之前問題描述真的那麼模糊嗎?怎麼絕大部分答案都扯的很遠…
2016/7/7 18:40 更新一下這個問題
我也在思考是不是我問題描述的問題,導致大部分人都沒回答到點上…
這幾張貼圖裡的答主可以說是最理解我想法的人,並且客觀理性的做了討論,十分感謝…
另外高票答主主要從時代背景等側面回答了問題,也表示感謝…
嗯,我本來先是用百度搜索來解決我的疑惑,但是沒搜到我想要的,搜到的基本都是歷史背景的介紹,然而作為現在的我,一個歷史愛好者理解時代背景以及事情的前因後果是完全沒有障礙的。搜索的結果中除了一處提到梅蘭芳當時是不願意去的,周總理做了思想工作最後才成行,就再沒有其他關於當事人梅蘭芳的情況描寫了。這反而加重了我的疑惑,我想到了歷史的冷冰冰,想到了歷史書寫者筆下寥寥幾句背後的故事。帶著疑問我來到了知乎提問,本來是想有朋友能提供一些戲曲研究的學者或研究梅蘭芳的學者的考究文章幫我解惑,但事與願違跟我的意願大相徑庭。
在此,反對那些以上帝視角談笑風生的人。他們大致有兩種觀點:
1/題主這個腦洞問題沒什麼可討論的;
2/兩個時期的梅蘭芳心境沒有變化。
第一種觀點沒什麼值得辯駁的…
第二種觀點真的是以,後來者全知的角度(已發生的歷史事實)來推斷當事人梅蘭芳行為的合理性,正當性。這種以結果來反推動機合理性的思維實在不能苟同。最後,提一下那些用寥寥數語去嘲諷,鄙夷他人的人,你們真不配擁有回答、討論問題的許可權,然而你們確實有了,但煩請珍惜,慎重…(微笑臉)
完全沒有轉變。抗日期間京劇界的共識是,可以演出,甚至可以為日本人演出。
這個「為日本人演出」,指的是,可以在平時業務場,允許日本人入場。也可以應日本人的私人邀請,演出堂會。
畢竟這種形式,日本人是以個人身份來花錢買票的,同時也是以個人名義邀約演員演出的,這完全沒有問題。儘管當時中國的領土被侵佔,但不意味著土地上的百姓都應該停止生產,一同殉節,他們仍然要生活要吃飯要掙錢。包子鋪的包子被日偽漢奸花錢買走,這個包子鋪就算是通敵嗎,必然不是啊。同樣,演員也要吃飯,北平淪陷數年,京劇演員就都應該停業數年嗎?這也是不現實的,演出還可以繼續。
唯一一條鐵律是,演出不可帶有任何為日本侵略軍以及日偽政府宣傳的政治色彩。抗日戰爭期間,有數位京劇名家,應私人邀請赴瀋陽(當時是偽滿洲國領土)進行演出,之後也沒有任何人追究其責任,也是因為並無政治色彩。只有馬連良先生,受邀參加一所學校的籌建義演,卻被說成是「慶祝偽滿洲國成立十周年」的演出,在光復後遭受冤獄。然而最後仍然平反,被證明是遭人陷害。
梅蘭芳先生因為之前曾赴美國演出,也曾兩次赴日本演出,其國際知名度較高,料想到日偽可能會利用其做文章,為了防止被人扣上「漢奸」帽子,索性停止一切演出。蓄鬚的意思是,連私下演出的可能性都沒有,畢竟留著鬍子沒法唱旦角,讓人想造謠都無法下嘴。這樣做,他個人在經濟上會蒙受很大損失,但他之前也有了一定積蓄,能夠維持生活。所以梅蘭芳先生的停止演出,是個人的愛惜名節的行為,是值得讚揚的,但不能以此為標準來要求別人,更不是仇視日本人民的表現。
而梅蘭芳先生1956年的赴日演出,是帶有民間友好任務的外交活動。彼時日本軍國主義政府已然倒台,東條英機等戰爭罪犯受到了應有的清算。日本政府內閣的首相是鳩山由紀夫的祖父鳩山一郎。中國政府與日本政府雖然尚未正式建立外交關係,但雙方都很支持民間友好的交往。梅先生此行,雖不能說沒有政治色彩,但代表中國人民自己的政府,去向鄰邦拋出友誼的信號,與日本民間人士相互交往,我看不出這裡面有什麼奇怪的東西。
圖為1956年5月26日至7月17日,京劇表演藝術大師梅蘭芳率領中國京劇代表團赴日本訪問演出,引起巨大轟動。
說真的,如果題主你提出,京劇不要和政治挨得太近,這個觀點我是贊成的。但梅蘭芳去日本,又不是去宣揚共產主義的,不是去唱樣板戲的。題主你這樣上綱上線,是否不太合適,有給人扣帽子的嫌疑?我就是為了這一點,多費一點筆墨,把這件事里的前因後果都說一遍,供各位評判。
——————補充一下————————
題主的質疑以及我的回復:————————再更————————————
看了最高票下答主與題主的討論,我來試著答一下這個問題。
梅蘭芳拒絕為日本演出和之後赴日本演出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呢?我想從三個方面說說:
第一,民族大義。抗日戰爭期間,最高領袖說過,「中華民族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皆守土抗戰」,那麼遵守民族大義,蓄鬚明志就是梅蘭芳先生做出的選擇,當然,我同意最高票的觀點,你可以佩服梅蘭芳先生的這一舉動,但不需要每個人都這樣,只要守好底線就不愧列祖列宗了。56年,世界風向已經有所改變,畢竟美國都可以讓日本開工廠幫著製造低端武器和彈藥了,而我黨更是一直把日本軍國主義和日本人民分的很開,在戰後大審判之後,並不鼓吹仇恨,反而更推崇「全世界勞動人民聯合起來」,所以在這樣的政治氛圍下,梅先生作為中國的民間藝術代表進行演出,不違反民族大義,更不能算作黑點。
第二,個人感情。而從個人感情上說,除了侵華,梅先生的個人生活上和日本人並沒有深痛的仇恨,其實從梅先生蓄鬚明志,日本當權者並未強迫或威脅梅先生進行演出就可以看出,雙方還是有種「和而不同」的默契的(引號里的這個詞可能不太妥當,恕我學淺,沒找到更合適的語言)。那麼在不違反民族大義的前提下,梅先生從個人感情上也不抗拒赴日演出,或者說為日本人演出,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從促進兩國人民交流的角度來說,更是應當鼓勵的。
第三,歷史沿襲。梅蘭芳先生的戲曲藝術是世界性的,在全球各國都受到廣泛歡迎。單說日本,其實在1919年梅蘭芳先生就已經做了第一次的赴日演出,並取得了熱烈的反響。24年日本關東大地震之後,梅蘭芳先生更是在日本連續演出20場(東京15場,大阪5場),所得款項全部捐獻給了日本災區。有這樣的歷史前提,56年新中國的勢頭正是欣欣向榮,梅蘭芳先生帶著祖國的囑託,為促進中日友好,再次赴日演出,也就不是什麼難以接受的事情了。
國際政治,譬如鬥地主,上一局的敵人,可能是本局的盟友,也可能是下下一局的敵人。
那些個第一局成為敵人,以後幾局就都把這人視為敵人的牌手,都是初學者。
其實,題主啰啰嗦嗦這麼大一通,就是想推出這麼一個結論:
梅蘭芳抗戰時期蓄鬚明志,短短20年後,竟到日本去給日本人演出。梅蘭芳要麼是受了tg的脅迫,要麼是被tg洗腦了。
把國際政治玩成恩怨局的人,本身就是頭腦簡單拎不清的選手。
蓄鬚明志的對象是日本侵略者,
赴日演出的對象是日本群眾。
對象不同,方式不同,政治,文化,國際交流不是恩怨場。
這道理60年前的人活得已經挺明白了。
仔細看了看懂題主新加的問題描述,加幾條我的看法:
1.題主在初始提問上有不恰當的指向性,題主問的是「為什麼有這種轉變」,眾多答主把整個歷史事情的前因後果時代背景都簡述一遍,做出總結:轉變的根源是時代背景的變化影響個人行為(這是我的總結),這個不是說上帝視角,更不能說人家答不在點上。
題主在描述中:
「作為個體他們是否真的心甘情願甘為宣傳題材,還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成分更多一點…」
我個人看這句話,真的就是以為題主問的是時代背景對個人影響,畢竟討論內容指向是政治、外交、宣傳這些話題,回答的時候必須是結合時代背景。然後,題主在新加的內容中說其實想問的是內心變化。。。
2.關於上帝視角這個點,我個人認為:作為一名後人,我們在學習歷史的時候都是上帝視角。我們在討論一個歷史話題,歷史人物時候,不可能說是拋開時代變化和背景影響,不可能不去考慮事件的總體進程和最終結果。我反對以結果反推原因這種研究方式,但反過來只推測個體的活動,忽視時代影響也是矯枉過正。非要說:只有當時的人才能真正知道真相,那我們還讀什麼歷史?(其實受到歷史局限當時的人也未必知道歷史全貌)。
跳出時代背景去臆測歷史人物的內心變化,並把這種臆測當作歷史真相,是不可取的。
我個人的看法是區分你的研究層次,如果只是了解大概,明個宏觀,最高票答主已經說得很好了。如果題主非要從心理學上去分析梅蘭芳先生內心的獨白,建議找找梅先生的自述一類的文獻,以及合作過的京劇表演者的回憶,找更原始的資料,可能對題主的疑問有幫助。
3.學習知識(姑且把知乎作為學習知識的平台)必須循序漸進,對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分析不是簡單的看幾個故事查幾篇文獻就可以總結出一個自己的論點。如果要深入的去了解探討歷史人物,該人物詳細的生活經歷,所處時代背景變化影響,人物自身和同時代人物直接或間接地回憶評價,以及後人站在結果論的角度的總結評價,綜合各種資源才可能會得出一個成型的結論。如果相關基礎工作不到位,跳躍性的查看歷史文獻,反而對陷入片面化、印象化、極端化等誤區。
以前看袁騰飛的時候說過一個觀點(這裡不討論他作為歷史發明家的原創歷史),大概意思是:
歷史不是一定怎麼樣的,不是一個單一的形象。
討論知識是在平等的基礎上進行的(姑且把知乎作為討論知識的平台),大家提出不同的看法,角度不同,層次不同,選取的材料不同,研究方向不同,討論話題本身不同,都會造成不同的結果。
從現有情況上看,之所以題主有大家答不到點上,不是我要的答案這種觀點,可能是題主局限了自身的思考範圍,我想從個人心理角度去了解梅蘭芳先生,所以只要說得不是個人,說得不是心理分析,都不是我要的答案。個人覺得這種思路對學習知識,特別是可能未全面了解的知識沒有幫助,會限制你的思維。
個人觀點而已
56年的日本已經不是45年以前的日本,既非寇讎,哪裡還需要什麼「轉變」?
如果想要帶一波節奏,那算我沒說,因為完全是不同層面的事情。謝邀!
今天正好讀到一篇講張愛玲當年為什麼要離開中國的文章,裡面提到說1950年代開始,文藝界的人逐步都必須掛靠單位,而不可能再獨立行事,張愛玲出走的原因之一,正是無法和「單位」協調同步。
而梅蘭芳當時也已經是「有單位的藝術家」了,工資津貼用車住房乃至演出事項都由「單位」來安排,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所以即使梅蘭芳真的不願意給日本人演出,為了「中日友好」,他也必須服從「單位」的安排。
不肯服從安排的...1957年後就都挨批挨整,甚至有直到現在還沒能翻身的。梅蘭芳先生堵住了當時日法西斯和民間群眾的嘴,卻救不了現在公知噴子們的腦。
怎麼著,藝術家就不能有政治立場了?藝術家就不能參與政治活動了?
別說去日本演出了,就算是拿起槍去支援日本人民驅逐米帝駐軍,只要組織上有決定,那梅身為共產黨員就得去!
還「如何看待或評價」,酸,真特么酸!
梅的政治立場,@國樂joker 的回答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壓根就不存在什麼「巨大轉變」。我也懶得贅述了,在這裡我想說的是:
你可以有自己的政治立場,你也可以咒罵曾經的中國共產黨或者現在的TG,你還可以自稱「沒有政治立場」來表達對曾經的中國共產黨或者現在的TG的不滿,但最好不要輕易推己及人、以為別人跟你一樣對「政治」二字過敏,動不動就「被政治裹挾」、動不動就「身不由己」、動不動就「遠離政治」,這樣會顯得很陋,真的。
——「推己及人」是比較委婉的說法,說得難聽點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說實話,看到「政治裹挾」「身不由己」「遠離政治」這些字眼我就想到了「皇帝的金扁擔」啊哈哈哈哈哈哈……
(還好沒用「水螅」「鍵種」之類的詞,不然我都要懷疑自己是不是被牛哞哞附體了233現在國家總說日本人民也是軍國主義的受害者,這不是官話,我黨確實是這麼做的。在我黨多次特赦下,沒有一個日本戰俘被判死刑。我黨一直說共產主義是消滅階級,而不是消滅敵人。梅蘭芳在我黨這種無產階級革命的熏陶下從一個民族主義者變成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也是順理成章的。
我用我手裡的黨章發誓,我所說的都是真心話
梅蘭芳先生在抗戰期間蓄鬚明志,犧牲藝術與收入,杜絕一切可能的政治化演出,是民族大義。
梅蘭芳先生在抗戰之後重登舞台,不計與日本嫌隙,為中日友好向日本人民演出,是民族大義。
題主的邏輯大概是這樣的:
因為梅蘭芳在抗日戰爭期間蓄鬚明志,所以他是一個有民族大義的藝術家;
因為他是一個有民族大義的藝術家,所以對於當年入侵中國的日本侵略者應當是懷有刻骨仇恨的;
既然對日本侵略者懷有刻骨仇恨,那麼他就應該不會願意為日本人表演;
可他56年就去日本給日本人表演了
所以是不是因為:
可能性1.梅蘭芳二十年不到的時間內就把仇恨給放下了?
可能性2.梅蘭芳受到了來自其他方面,比如TG等,的壓力?
或者別的我們還沒想到的可能性?
——————————————————————
而我想說的是,「對於當年入侵中國的日本侵略者懷有刻骨仇恨」,和「不會願意為日本人表演」,中間沒有必然聯繫。
因為在中日關係這個事上啊,梅蘭芳先生既不犯蠢也不使壞。
話說你們老是揣著那點壞心思樂見並期待還宣傳反日即等於走極端打砸搶,是因為一旦他們跌落到這個層次之後,你們就可以憑藉你們在此層次的豐富經驗打敗他們了嗎?
因為二戰中國是戰勝國,日本是戰敗國。
奶奶個腿的,你不都說了是 56 年了么?
題主我懂你,其實我也很關心這點。
其實最高票的回答是對題的,你沒有理解透。你反覆強調自己關注的是這二十年來梅蘭芳的心境變化,為什麼抗戰那會不去給日本人唱,56年卻去了。
抗戰那會的民族大義你是理解的,但你對高票答主建國後梅蘭芳作為藝術家去日本演出是為促進中日友好交流的解釋很不滿意。你想要的是梅蘭芳56年赴日演出的個人內心奮鬥史,而不是時代潮流卷著推著他往前走這種大而籠統的解釋。
所以你看出問題所在了嗎?你的歷史觀出偏差了。一是個人命運、選擇是不能拋開歷史背景單獨拿出來看的;二是事物是會發展變化的,國際上沒有永恆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你樸素地認為日本侵華戰爭給中國人民(這裡具體到梅蘭芳先生)帶來那麼多苦難,我們不會原諒他們誓死也不會踏上日本的國土。
你的問題可以分成兩個,我也很關心。一是為什麼抗戰勝利才10年,國家就和日本交好了。二是選擇留在大陸的知識分子戲曲名人等對新中國政權的看法。
我想第一個問題,相關文獻應該不難找;第二個問題很難回答,大家都知道發生了什麼,反右擴大化、文革十年,這種環境里,為了生存下來,真情假意誰能分得清呢,誰敢把真實想法記錄下來呢。夜深人靜的時候,他們會不會後悔為什麼當初沒有到香港或者美國。冷暖自知吧,當事人的內心的感受我相信沒有一個人能準確回答題主。但就事例來看錢老和梅蘭芳先生還是有所不同的,歷史大背景的話高票答案都說的很清楚了,個人覺得兩者相同的是都不存在政治裹挾的,應該都是你情我願(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相結合)的行為~~
抱歉,不是當事人,滿足不了題主的條件。
我送你的,你可以拿著,但你不可以搶。
推薦閱讀:
TAG:京劇演員 | 中日文化 | 中二病ちゅうにびょう | 梅蘭芳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