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還記得朝陽摸金校尉嗎?根據山脈河流走勢定位墓穴,為什麼不能被國家收納?


的確是有這樣的人,七八十年代左右在我們這邊也有這樣 的一個人,在一個山邊上買了個院子,然後養豬。很奇怪的養豬方法,搭個窩棚,類似挖了個口大肚子小的瓮,經常看他在修繕,當地人問他就說不會養豬,這樣養著豬會白白胖胖什麼的。後面搞明白他是一個人在盜挖這邊的一個墓地,具體是哪朝那代的就說不清了,應該是也是挖出來東西了。因為光養豬也不做別的還有錢賺,後面被村裡來支持建設的人給舉報了,就帶走判了十幾年。後面回來這個人還娶了個媳婦,生了兩個兒子,但是都是智力發育不完全的。老一輩人說他盜墓作了孽了,後代必然有影響的。

說這個意思是,這樣的人肯定是有的,但是國家是不會允許去挖別人的墳墓的,從古到今都是這樣的,最簡單的,秦皇陵早就找到在哪個位置,但是沒辦法挖,挖出來很多東西都沒辦法保存的。只能幹瞪眼。而這樣的人本身不穩定的因素太多,敢把老祖宗的東西都倒賣出國去,一般政策就是抓一個收拾一個的,這時候不是考慮那點學識的時候了。穩定是第一位的。


作家岳南,在一本書中對盜墓賊有過詳細的描述。

為掩人耳目,盜墓賊往往想方設法在墓周邊地區以不同的理由蓋間各種各樣的房子,然後從屋內挖地道通向墓室。因是夜間行動,外人很難發現端倪和破綻,在看似風平浪靜的環境中,墓內隨葬品已被洗劫一空。

  在綿延幾千年的盜墓歷史上,採用這種方法者不乏其人。曾為乾隆進士、官至湖廣總督的清代學者畢沅,在其《呂氏春秋新校正》中有這樣一段記述:

  有人自關中來,為言奸人掘墓,率於古貴人冢旁相距數百步外為屋以居,人即於屋中穿地道以達於葬所,故從其外觀之,未見有發掘之形也,而藏已空矣。噫!孰知今人之巧,古已先有為之者。小人之求利,無所不至,初無古今之異也。

  與畢沅同一時代的學者紀曉嵐在他的《閱微草堂筆記》卷九《如是我聞三》中,說到盜竊陵墓時,曾記錄了這樣一種隱蔽方式:
  康熙中,有群盜覬覦玉魚之藏,乃種瓜墓旁,陰於團焦中穿地道。
  所謂「團焦」,即鄉村原野瓜田中搭建的圓形瓜棚。這個方法與畢沅所述基本屬同一類型,也是「墓冢盜」們使用最多的經典性版本。當然,不是所有的墓葬都適合在周圍蓋房屋和瓜棚,一旦遇到不能在周邊下手者,且判斷墓中必有重寶,盜墓者便不惜拼上性命搞迂迴戰術,在相對較遠、隱蔽的地方垂直下挖,鑿成一井,然後順井斜挖,直至通入墓室。

  這種方法費時費力較大,為避開眾人耳目,有時甚至距離墓室幾公里開鑿,盜墓者吃住均在洞里,工期達幾個月、半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這樣漫長的工期,就需要盜墓者有吃大苦、耐大勞、甘於寂寞的特殊精神,否則很可能會因種種原因前功盡棄。而一旦成功,所得墓中財寶也就夠吃喝玩樂一輩子的了。
  河南三門峽地區有一個虢國墓即以這樣的方法被盜劫一空。盜墓者用了4個多月的時間,先打豎井,然後斜著打了一條2公里長的地道。從一個雜貨鋪一直打到虢國墓的中心位置。盜墓者鑿開了一個40米深的大洞,直接進到古墓的核心位置,將地下珍寶洗劫一空。不過這是近兩年的事,經考古人員清理後發現,盜墓賊已經使用了最先進的軍事裝備——擠壓式炸彈進行定向爆破,比之古老的老鼠打洞式挖掘要容易得多了。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招數,就是在古墓邊修一假墳,以便暗中掘一地道通入古墓內盜取財物。這種方法偶有為之,不太普及,因為新修的墳丘很容易引起外人的注意,從而導致事敗。幾年前北京西郊老山漢墓就是一個典型個案。

  1999年冬,幾個賊娃子結夥盜掘北京西郊老山漢墓,起初是在白天干,後來為了掩人耳目,又改在夜裡盜掘。盜墓的三個人準備了鐵鍬、鎬頭、鏟子、編織袋等工具。為了挖掘方便,這些工具比平常的工具要短一些。
  一人挖土,一人提土,一人望風。挖出來的土沒法做隱蔽處理,只好在墳丘外堆了幾個小墳頭,偽裝成剛有人死去埋葬的樣子。新堆成的墳包一天天變大,這個異常舉動引起了晨練的老太太的懷疑和警覺,一個電話打到派出所,警察前往刨開墳堆,發現是人為的假墳。
  順藤摸瓜,很快找到了盜洞。警方冒險鑽入盜洞,發現通道縱向已挖了6米,橫向挖了10米,已經接近墓槨,於是開始蹲守。
  幾個賊娃子不知自己的行動已被盯上,於夜裡再度潛入洞中挖掘起來,被設伏的警察當場擒獲。

  以上的方式、方法多適應於北方盜墓賊。與北方洛陽、關中等地不同的是,南方許多地方土薄石多水位高,無論是早年的鐵錐還是後來發明的洛陽鏟等探測工具,發揮的效果並不明顯。當地盜墓賊經過長期的摸索和總結,「因地制宜」地形成了一套覓冢、識寶的方法和發掘技巧。如湖南長沙一帶在舊社會就有一大批專以盜墓為業的「土夫子」,新中國成立後,有一批經驗豐富者進入省博物館,搖身一變成為考古工作者,著名的長沙馬王堆漢墓發掘時,就有幾名「土夫子」參加並發揮了特長。據這批「土夫子」向身邊的考古人員透露,過去長沙周圍地區盜墓賊的方法和技術,像古老的中醫學把脈看病、治病一樣,歸納起來可分為「望、問、聞、切、聽」五字要訣。
  「望」是望氣看風水。老一點的盜墓賊經驗豐富,又多擅長風水之術,每到一處,必先察看地勢,看封土已平毀的古墓坐落何處。按照土夫子的解釋,只要是真正的風水寶地,一般都會有大墓存在,且墓的規格高,陪葬寶物既多且精,許多是國之重器。以風水之術預測地面有無標誌墓址,幾乎百發百中。

  民國年間長沙一蔡姓盜墓高手極擅風水之術,他若出門選點,從者必雲集左右。一次他到寧鄉縣走親戚,行至一風景甚佳處,指著一塊水田對同行人說,此田下必有大墓,若發之,墓中寶物可使你我驟富。同行者半信半疑,蔡夫子可能是想在眾小子面前故意露一手,於是打賭:若發之,無古墓和珍寶,自己輸一千美元;反之,墓中出了寶物自己獨佔七成。
  眾人賭興大發,遂暗約鄉民數十人於夜間發掘,至半夜,果然掘出磚室大墓,墓壁彩繪死者生前生活圖景,墓內有寶劍、寶鼎、玉璧、漆器、金餅、硯、竹筒等物幾百件。後來這批寶物被賣給美國一傳教士,得大量美元而暴富(後蔡氏在長沙子彈庫盜掘出著名的戰國繒書,同樣被美國傳教士弄到了國外。
  打虎亭磚室墓壁畫,蔡氏所盜壁畫與此畫部分內容有類似之處。

  「問」就是踩點。善於此道者,往往扮成風水先生或相士,遊走四方,尤注意風景優美之地和出過將相高官之處。這些人一般能說會道,善於察言觀色和與長者老人交談講古,從交談中獲取古墓信息與方位。因多年練就的功夫,加之口才又好,很容易取得對方信任。一旦探聽到古墓的確切地點,便立即召集群賊在夜間盜掘。長沙的土夫子的盜墓方法,主要是根據古墓的封土和墓坑的回填土的成色、夯層、含水濕度來判斷其位置和年代,隨後在古墓適當的部位開挖豎井式盜洞,為了節省工時,盜洞長寬大小以容納兩個畚箕為限。盜洞筆直向下,當挖到一人高的深度,就在盜洞的兩壁挖成兩個馬蹄形的足穴來踏足,雙手將洞內裝土的畚箕舉上來。再向下挖時,就採用搭人梯的方式。當接近棺槨部位時,就由有經驗的「師傅」親自探索,如果棺槨保存尚完好,就用斧頭砍,鑿子鑿,爬進棺室去摸文物。如果棺槨已經腐壞,師傅就用竹籤子在泥土中去仔細探查,就是很小的印章也能找到。

  「聞」即嗅氣味。有此奇術的盜墓者專練鼻子的嗅覺功能。在踩點時,若發現墓葬所在位置,便翻開墓表土層,取一撮墓土放在鼻下猛嗅,從泥土氣味中辨別墓葬是否被盜過,並根據土色判斷大體時代。據說功夫最好的可以用鼻子辨出漢代墓土與唐代墓土的微妙氣味差別,準確程度令人驚嘆。
  這是唐末割據寶雞一帶的秦王李茂貞夫人墓45層磚砌穹窿頂上的盜洞,如此細小的盜洞在盜墓史上非常罕見。
  「切」即中醫學上的把脈之意。分三個步聚:

  第一是發現古墓之後,如何找好打洞方位,以最短的距離進入棺槨,這種功夫不僅需要豐富的盜墓經驗,而且要有體察事物的敏銳感覺。擅長此道者往往根據地勢地脈的走向,如給人把脈一樣很快找到病源,也就是古槨室的位置,然後從斜坡處打洞,直達墓室棺頭槨尾,盜取葬品。位於長沙的清代中興名臣曾國藩之墓曾先後五次被盜,陪葬的頂帶花翎等珍物被盜得片甲無存。據考古人員清理髮現,幾次被盜幾乎每次都是從墓頂直接打洞進入墓室的。

  第二是鑿棺啟蓋後,摸取死者身上寶物。從頭上摸起,經口至肛門,最後到腳。摸寶物如同給病人切脈,要細緻冷靜,講究沉靜準確,沒有遺漏。古人死後,據說在屍體的各竅放入玉器等物填塞,可避免腐爛。於是,許多貪得無厭的盜墓者便連這一個細節都不肯放過。1994年荊門市郭家崗1號戰國墓被盜掘出的楚國貴夫人屍體,之所以遭到劈棺拋屍,衣服被扒光,頭髮被撕掉,嘴被敲開,牙齒被敲碎之禍,主要是盜墓者想從這些地方找到藏匿的珍寶所致。

  2007年6月玉溪盜墓賊掘出172年乾屍拋入荒野,女屍五官清晰保存完好。
  第三是以手摸觸出土文物。凡行內高手所過手的文物不計其數,往往不需用眼審視,只要把物品慢慢撫摸一番,即知何代之物,價值幾何。這個妙法主要是靠經驗取得,若無長年與出土文物打交道的經驗,再偉大的天才也望之不及。業內高手常以此技與人賭輸贏,勝算很高。
  「聽」即盜墓中的綜合功能,由聽而觀察世界萬千事物的異同,從中對心中所期望的目標做出正確的判斷。《清稗類鈔·盜賊類》有「焦四以盜墓致富」條,其中說到「廣州劇盜」焦四盜墓的方式,可作為這個「聽」的精彩操練,其技術之精,詭計之神奇,令人拍案叫絕。  

  最後一招,也是絕頂的特技——「聽」,即盜墓賊一生練就的綜合功能,相當於武林中的陰陽十八爪絕活功。這種功不是一般人可就的,必須如愛因斯坦或愛迪生所言「天才加勤奮」才可達到這種境界。由聽而觀察世界萬千事物的異同,從中對心中所期望的目標做出正確的判斷。《清稗類鈔·盜賊類》有「焦四以盜墓致富」條,其中說到「廣州劇盜」焦四盜墓的方式,可作為這個「聽」的精彩操練,其技術之精,詭計之神奇,令人拍案叫絕。文中說:
  廣州劇盜焦四,駐防也,常於白雲山旁近,以盜墓為業。其徒數十人,有聽雨、聽風、聽雷、觀草色、泥痕等術,百不一失。
  一日,出北郊,時方卓午,雷電交作,焦囑眾人分投四方以察之,謂雖疾雷電,暴風雨,不得稍卻,有所聞見,默記以告。焦乃屹立於嶺巔雷雨之中。少頃,雨霽,東方一人歸,謂大雷雨時,隱隱覺腳下浮動,似聞地下有聲相應者。焦喜曰:「得之矣。」
  翌晨,焦召集其徒,建篷廠於其地,日夜興工,力掘之。每深一尺,必細辨其土質。及掘至丈余,陡聞崩裂聲,白煙一縷,自穴口噴出,約炊許而盡。焦乃選有膽勇者一人,使手炬,持刀懸長繩以下。
  眾人謂若有不虞,當振鈴為號,以待救援。約盡五丈余繩,筐頓止。逾時,有鈴聲,引下穴諸人以上,述所見。或謂穴底有數大殿,或謂中藏十餘柩,或謂正中一棺面列銅人,高可數尺。焦悉頷之。
  這是唐代割劇寶雞一帶的秦王夫人墓磚雕端門。唐秦王李茂貞是唐末重臣,卒於公元924年。其陵墓位於寶雞市北塬飛機場西端的陵原鄉陵原。因被盜而發掘,考古發現,墓內分三重,高數尺,恰似瓊樓玉宇,與焦四等人所盜古墓相同。
  入夜,焦乃選十餘人,令持炬下穴,則見穴有三殿:中殿金棺,列銅人數具,貌猙獰;前為饗殿,鼎彝具備;後殿殘破,有柩十數,蓋當時殉葬人也。及啟棺,則見屍之長髯繞頰,骨肉如石,叩之有聲,中實金珠無算。其卧處,鋪金箔盈尺,卷疊如席。亟將各物取歸,漸貨之,遂以致富。
  焦四組織集體盜墓,其徒數十人,各有分工,計劃嚴密細緻,步驟有條不紊,可謂是盜墓門道、經驗、技術和智識的集大成者,也是少有特例,非達到一定境界不能為之。只有達到了如焦四者爐火純青的奇妙地步,才能做到百不一失。否則極有可能一無所獲,枉費心機,弄不好被官府捉去,或梟首,或扒皮,或凌遲,反誤了卿卿性命。

  珍貴的文物換成的金錢套在脖子上,而脖子上的肉球時刻都有被砍掉的可能。
  至於上述所言在勘察墓穴地點時,觀草色、泥痕之術,則是利用古墓多採用夯築技術的知識,並不足奇,遠沒有所謂聽雨、聽風、聽雷等術玄妙。若加以分析,這聽雷之術也不是順口胡謅,當含有一定的科學道理。比如「大雷雨時,隱隱覺腳下浮動,似聞地下有聲相應者」,是因為地下空曠遇雷雨而容易受到震動甚至下陷的緣故。

  中國著名的史前考古學家、古生物學家、周口店遺址「北京人」頭蓋骨的發現者裴文中,在為北京大學考古系學生講課時,就曾談到尋找遺址和古墓的方法。
  裴說:尋找一個遺址,首要的先去找露頭,這是地質上之名詞,我借來應用。遺址經年既久,埋藏在地下,我們無法知道。這露出之一部即謂露頭。露頭之成因,不外人工及天然所造成。挖掘土坑房基,可以造成露頭,浮淺的遺址,可因耕種田地而露出,但最重要者,卻為公路及鐵路之開掘之地基,或運河之掘挖或開展……但孤零之一二史前遺址,不能謂露頭,更不能謂為遺址。
  再如,在沙土之中,如有埋藏之墳墓,因其地沙土曾經掘挖,後又填起,故土質自較生而未經掘挖者鬆散,地內所蓄之水也較原生土質之地為多。因之,雨季則見墳墓之地較濕;至旱季,則易乾燥。著者曾聞甘肅之史前遺址,於春季,濕氣上升,秋季地內水量充足,每一遺址,均較他處為濕潮,隨葬之陶器,雖埋於二三尺深之土中,亦因濕度不同於地面可隱約見其大形。故掘者可按此而得,百無一失。此亦搜尋之一法也。
  裴文中不是社會上走南闖北飄蕩江湖的所謂風水先生,更不是盜墓者的同行,但他能從自身在田野考察的實踐中總結出一套科學的視察判斷方法,而這些方法與古代文獻、野史中的記載,竟有許多相合相似相通之處,可見「實踐出真知」這句話還是有道理的,盜墓者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練就了一套在外人看來極為神奇的方術,並非虛妄,而是符合事物發展的科學規律的。
  上世紀九十年代,作者按照盜墓賊的經驗與裴文中先生的說法,邀集朋友到濟南洛口黃河大橋北岸尋找古墓,因該鐵路大橋只跑火車不能行人,故找到當時駐守黃河大橋的武警中隊王排長通融。王排長把腰裡的王八盒子拔出來,衝天空猛地一揮,大喊一聲「讓開!」,守橋士兵會意,立即閃開一條小道,我們幾人通過橋面一側僅容一人走動的過道抵達黃河北岸。
  當我們渡過黃河的時候,天空下了一點小雨,我們按照盜墓賊的方法趴在一個茅棚里細聽外面的動靜,結果只聽得風聲沒有聽到地陷或裂開的聲音,算是白折騰一場。後來雨過天晴,只在黃河岸邊一個塌陷的坑中找到了幾塊棺材板子和幾根白骨,其他一無所獲,令人不爽。

  至於墓穴掘開後煙火突現等等異兆,也並非無稽之談,在長沙就有多次發現。中山大學教授,著名古器物學家、考古學家商承祚,為了解古物事,曾數次奔波於湖南、湖北博物館等處,並親自參加指導過湖北紀南城的發掘等工作,不但與當地考古人員如湖北的譚維四,湖南的侯良、高至喜、傅舉有等建立了良好友誼,同時與當地不少改過自新的土夫子也建立了友誼。正是在這樣的情形下,對兩湖地區的古物和盜墓等事宜多有了解。商氏在他的《長沙古物聞見記》中曾說:近代盜墓團伙盜掘楚墓的行動方式,往往是「深得墓穴後於夜間篝籠盜發」,「每於深宵,穴孔而入,及見棺木,即加斧斤,折木穿竇,更翻入內摩尋,古物盡而後已。楚墓田地面至廊,深斜下入,達三四丈,必僅七八小時完成盜掘,否則為他組所知,源源加入,贓潤減少,此不能不速成之一因也。」

  湖南長沙近世盜墓者曾多次遇到所謂「伏火」,或稱之為「火坑墓」,或稱之為「火洞子」。發掘時,或有棺木「為火衝破」者,或有「火從隙內噴出」者,有人以為這是「磷火」做祟。商承祚考察後認為磷火不能燃物,白日不可見,「殆槨內無空氣,一旦與外界相接觸,起化學作用而起火耳。」對此,他在《跋柯克思〈中國長沙古物指南〉》一文中,就這一懸而未決的疑案做了較為詳細的論述:「楚墓槨墓完好未入空氣者,如遇明火,其瀉出之氣即行燃燒,《聞見記》曾載其詳,讀者多有懷疑,柯君亦記及此事,皆為土夫子真實之言。余再度赴長沙時,即聞二十八年二月南門外阿彌嶺木槨墓噴火傷人事,乃展轉由土夫子之介,得識蘇三,即被墓火燒傷之人。蘇三為人粗莽愚魯,盜墓經驗不豐,先鋒工作,狡者每使令之。斯墓掘二夕(盜墓皆以夜)始見跡象,群工興奮,子夜而抵其槨,蘇三口銜紙煙,力掀蓋板,轟然一聲,其氣與煙火相觸而燃,蘇三趨避不及,單衣被火,面目黧黑,號啕悲呼,仆地不起,面部胸前幾無完膚,群工驚駭,急送湘雅醫學院治療,月余始愈,創痕斑斑可見,則墓火之說,信而有徵。」按商承祚的說法,近代長沙盜墓者之成熟技術的形成,未必世代傳承,而主要因自身實踐經驗之積累,「因日久之經驗,辨土色與山地即知其下之所有」。處理「火洞」的經驗也是如此。如「木冢,土人分為兩種,曰水洞、火洞。」「火洞則入葬及今仍保持原狀,啟之有火,殉物取出僅微潤;然此種墓千百難值其一也。遇火洞,不能見明火,否則一引即燃燒,啟時見青氣外泄有聲、發火,即此氣。曩日土人或被燒傷,日久始得此經驗。」

  商氏所說當有一定的道理,1972年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發現時,亦出現冒煙噴火現象,據發掘人員記述:「出火的過程大致是,當某醫院工程進行到露出木槨頂上的白膏泥層的時候,施工人員用鐵杆向下穿了幾個孔,孔里就噴出一股涼氣,一接觸火種即燃燒,火焰的顏色類似酒精燈,明火無煙。用水衝進出火孔,出現水花噴濺的現象……出火的原因,可能由於墓室里埋藏的有機物分解,形成一種可燃氣體——沼氣所引起的。


先糾正一個問題,很多人說國家考古隊員偷墳掘墓,這個就是無知的表現了。國家現在的方針是搶救性挖掘。就是說發現盜洞或者已經被破壞的古墓才會挖掘。比如明孝陵、秦始皇陵等等。雖然都知道墓室在哪裡,但是因為保存完好,所以是不會挖掘的。

此外,尋龍點穴來找尋墓葬其實並不難。你不需要了解哪裡是真正的風水寶地,只要對傳統文化了解就可以了。因為你和古代的的風水先生用的是同一套標準,你就能找到古墓。這都是很膚淺的東西,這種技術不值錢。

我和我一個朋友在福州買地蓋會所。他看上一塊地,我說旁邊的山,半山腰肯定有個墳,應該還挺大,你這個地最好別買,買了你的會所相當於給人家上供。他不信找人到半山腰一看,果然有個墳。

我朋友問我為什麼,我說這個地方案砂水口都這麼好,張三不修李四也得修。所以上面肯定有墳。

就是這個道理


考古都是搶救性發掘吧,一般情況下都不會主動去挖墳,盜墓賊才會

並且看山脈來定穴位還真不是什麼高大上的事,屬於入門基本功級別的

其實都不用看山脈的,只需知道什麼村子裡面出了人才,尤其是一直在興盛的,戰亂和十年抽風都沒有波及到的,必有大墓


誰說不能收編的,建國初就收編了一批祖傳盜墓賊,用於作考古隊的風水技術(主要是找古墓)支持

但是盜墓賊多了,被收編的也只是少數,更多的還是終老鄉間


山脈河流,不就是看風水嘛.其實去掉其神秘化.其實約等於:如果,具備這樣的條件,那麼最合適的做法就是.

風水那點東西,朋友,你真用心去研究,再找個有點 家傳的人帶一下,主要把一些書上說的話做一下"正義",然後,其實真不難.

這樣的"人",其實"才"並沒想像的那麼大,但危害及大.....,教育改造才更重要.當然,收編一部分研究一下也是有必要的.這幾個沒收編,主要還是個機會問題.


定位墓穴不難,難在倒鬥打洞的手段


我摸金一脈,在此折腰大半。


1 盜墓並不像小說里寫的那麼神,很危險很累倒是真的。
2 拋開封建迷信的部分,風水學不小的現實意義,我朝上頭絕對有懂行的,舉例,定都北京而不是上海。美國的首都也沒在新鄉而是在花生屯
3 有答主提到了馬王堆的事。其他的也有,參與度也很高,中西結合有療效
4 收編?建國後就一直都有,前提是這人上道……據說不少大學裡相關院系都有懂這個的教授,但是如今這活兒基本上不可能公開教,也沒有理由。貌似曾經還有的去提供挖各種"洞"的技術支持(還是得灰頭土臉地跑工地挖挖挖……)
5 違法犯罪的該抓抓該判判,國寶流失的破事實在是人民群眾不能忍
6 別說什麼找不著活,三本生去搬磚了


新聞上的話怎麼能信,如果直接寫抓了一夥盜墓賊,判了xx年你看嘛?

如果能依據山川河流定位那必須具備一個條件。修建墓穴的人的定位理論必須跟現在盜墓賊的定位理論互通才行。
我們假設上下五千年風水理論是互通的,就存在一個問題,每個人有實力的人都想埋在風水最好的地方,哪怕是一個土豪,就算他財力不足以修建一個帝王墓,佔據帝王級風水是肯定想的。那一個帝王級風水寶地很可能讓名不見經傳的某位土豪提前佔領,那墓裡面的文物肯定相比帝王大打折扣。那風水理論就行不通了,一個帝王級的風水寶地並沒有埋葬一位帝王,前後矛盾。


所謂盜墓看風水還不是依據一定科學理論,首先,在山區交通不發達勢必要開山修路運輸建築材料,。其次,墓修的很大必然要挖出很多泥土,還有,修墓要用很多人,人要吃飯,就要往這裡運糧食,重體力活,再就是挖地下空間會有塌方會死人,死了肯定就地埋,那就會有墓群或亂葬崗。當地還會有很多神神叨叨的傳說。這不都是科學道理嗎


說的好像國家缺這方面人才似的?一堆211應聘者,一堆藍翔技工,招誰不是一目了然嗎?

這年頭不缺有才華的人。


看過一個紀錄片,當年挖馬王堆的時候,土夫子幫了很大的忙,這些土夫子應該就是這類人吧。


首先,考古不等於盜墓挖墳。考古是為了研究歷史,為歷史學說提供根據,從根本上是學術問題。盜墓那目的可是拉動經濟的,國家不差這點錢,也不希望這些抓經濟的去破壞傳統道德文化。這些人國家收了沒用,國家又不靠挖墳搞經濟而且也不想多花錢去探明有價值的墓葬,然後再耗費人力物力保護起來。目前最方便有效的辦法是,把這些人抓起來辦一下。

然後,北大畢業的考古都不好找工作了,再請這些神,進來搞毛線 ,激化矛盾嗎?。


摸金校尉,其中校尉啥意思?本身就是軍銜官職,曹操設摸金校尉一職,就是為國家服務的。


推薦閱讀:

TAG:風水 | 算命 | 高手 | 盜墓 | 星象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