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2016年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双年展?

这一期双年展的主题:何不再问?why not ask again?
在影响力和知名度上的成功应该毋庸置疑了,我也是多年来第一次看到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里有这样的人口密度。
但是,其中一些影片和平面作品,似乎和印度或者其他国家的文化有关,并不是那么容易理解。
请问:这一期双年展,相比以往,处在怎样的水平?需要提前做哪些功课?了解哪些文化?如何看待这一期双年展『何不再问』这个主题?
----------------一些有的没的描述-----------------
担心没有人关注这个问题,也担心过了今晚这个展所带来的感触就淡忘了,所以趁现在,在问题描述里说一些自己的想法。
1.宇宙和行星:一个相对『沉浸式』的大型展品。由于人群过于密集,所以观看体验不够沉浸式,也是蛮矛盾的地方吧。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星球表面,黑暗无边际的表面,有一丛被玻璃罩起来的绿植,一层对比,『明灯一般的希望』;而后走进这个星球,看到了绿植的根部,爬满了苍蝇,二层对比,『美好事物的阴暗面』。但整体而言,这个作品有点『外强中干』了。。
2.交谊舞回忆录像:所有的录像带都是由一位经历过文革的男性舞者提供的。作者视角给到的字幕,已经记不准确了,但确实是一个让人压抑的视角。例如,这些路线在当事人或者那个年代的人眼里,是再平常不过的了,然而对于我们,却有着『一种观看文物式的宽容』;再比如,有些记录,若没有经历过时间的变幻,怎么知道,这就是历史,或者值得记忆的时刻呢。这算是比较靠近展览主题『何不再问』的一个作品了吧。
3.噪音录像:记录的是核爆试验后的噪音,和说不上景象的景象。屏幕上所有的呈现基本上是模糊的,辨不出任何,大概只有入静后,才发现,这些『景象』,不过是伴随着这些核爆噪音的遥远、模糊的回忆。对,这是回忆。其实,于我而言,很多回忆并么有具体的场景、图片和人物,只是一些模糊的声音、光影、甚至气味。这个作品,把声音和光影组合在了一起,在还原人脑海中最初始未经加工和润色的回忆。不知道未来是否有可能出现,将『气味』也糅合在一个作品中的『回忆』。
4.广场上的女裸体:一个行为艺术的录像,讲述的是,在人流密集的广场上,一个女性全裸蜷缩在地上,外面罩了一个透明的半球状壳子。在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之时,一群人带上棍棒毫不留情地敲打着这个透明壳子。围观的人中并没有人前来阻止,只是看着这一切发生。其实,如果当时围观的只是少数几个人,或许会爆发人最本真的同理心,会有行动,会去阻止,但是当一群人在围观时,这种同理心反而被平均了。就像站在屏幕前观看的我/我们,当我一个人在看时,看到棍棒相加的一幕,其实忍不住往后缩了甚至要看不下去了,然而当越来越多的人站在我旁边一起看时,好像录像中的这些又没什么大不了的了。人心还是人性呢?

看展览的时候真的好想有人可以分享这种感觉,但无论是语音还是文字,自己都很难确切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更何况奢望这种不确切的表达来获得别人的认同感了。

不过,也正是这种『无处表达、无法表达』的感受,促成了用图画、影像等来表达的作品吧。

以上。希望能收到回应。?(? ???ω??? ?)?


【更新】看到题主的题目也写了很多想法,上双也去看过好多次了,也想写一些作为回应。

(1)本届双年展较之前的双年展的水平如何
“何不再问”是第十一届上海双年展,从第九届开始,双年展每两年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举办。所以说这一届双年展是PSA举办的第三届,可以说psa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当代艺术馆之一成熟了许多,许多观众(比如我哈哈哈哈哈哈)跟随着她的脚步一点点看展,慢慢地喜欢上了当代艺术。伴随着2012“重新发电”双年展的开始,psa也开始了她的不间断“发电”。所以,五年多过去了,美术馆在累积经验,观众也在进步,中国的艺术家也在国际化和本土化当中不断探索,如今大大小小的当代艺术展遍布整座城市,如果从这样一个角度来看,那么本届双年展的水平应该是能够体现中国当代艺术这几年的状态和发展的。

(2)对于主题“何不再问——正辩,反辩,故事”的理解
本届上双的主题为“何不再问:正辩,反辩,故事。”当看到“何不再问”时,我想到的是,如果人类作为一个共同体,曾经在历史上的许多时刻,人类共同体的代表提出问题并且尝试着解答问题,这些围绕着“问题”做展开的讨论所组成的便是人类的文明史。而这些曾经的“大哉问”,诸如“我是谁”,“我从哪里来”,“人性本善,人性本恶”,“上帝存在吗”,在千年一瞬被反复诠释,而问题本身的魅力使其得到了永恒的生命力,则我们又何不再问之?而另一类问题如“太阳为何从东方升起”,“月球表面是怎么样”,“天空为什么是蓝的”,这些问题在如今看似已经被科学解释得几近完美,是不容置疑的。但当我们再次仰望星空时,百万光年前的亮点刺穿理性,这不是幼稚的浪漫主义,而是反思的勇气。

“正辩,反辩,故事”是将故事的元素加入进“正辩”与“反辩”之中,打破正与反的二元对立,产生一种动态的叙事(按开幕式中文导览所言)。艺术展览本事的生成机制可以参考上述的解释,而观众的观看亦可,不将正与反的两段进行绝对化的处理,换言之,用一种辩证的方法去看,使“观看”产生活力而不是凝固于特定场域的经验。
本届上双的主策展人是来自印度的raqs媒体小组,而两个关于展览重要的线索是电影“正辩,反辩,故事”和小说《三体》。在整个展览中,完全将策展人概念中的历史的、宇宙的、文明的元素全部铺开,回应题主的问题“需要提前了解哪些文化?”与其说提前做功课,不如说先看看双年展,里面有没有和你本身所知所思所想相契合的作品。如何去解读当代艺术或许会是许多观众的一个迷思,但是放下许多“这太怪异了”的偏见,当代艺术并不是一个远离当下的存在。

(有关于越南近代将近50年的战争记忆的作品。将战争炸弹爆炸瞬间的照片拓印在蓝色瓷片上,与云朵拥有了何其相似的形状和颜色,仿佛最血腥的温柔。)
(3)交谊舞的记忆
交谊舞的这段影像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作品,她来自北京女艺术家郝敬班的一个纪录片项目。这段影像的名字叫做“正片之外”,是艺术家完成的纪录片之外,被抛弃的片段,而她的性质却与“交谊舞”本身在人们当下生活的处境不谋而合。作为90后生人,对于“交谊舞”这件事还有依稀的一点记忆,所以第一次看完影片还是颇为喜欢。影像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段家庭录像带,一段如今在北京舞厅里的交谊舞(舞者可能60岁上下,亦有着自己与舞蹈与社会运动之间的故事),一段在交谊舞厅举行生日派对的录像(女主人公与国家总理跳过舞)。每一段故事不过都是小人物小家庭,通过交谊舞这个共同的主题呈现出来,反应了一个时代的变化。
(4)行为艺术的影像
在三楼展厅入口就是这位来自危地马拉女艺术家的作品(不好意思,没有记下名字),很喜欢她的作品。对于她的作品,我更倾向于串联起来看,作为一个艺术家她的作品有个人的连贯的风格,许多情况下她本人都是静止在画面中间,周围的人会做一系列暴力的动作,而在一件作品中则是她赤身裸体站在草地上,一个大型挖掘机不断铲走泥土,缩小着她可站的范围。从一系列作品中可以感受到她作为一位女性艺术家的力量,虽然外形是那么瘦小,但是她敢于去抵抗,不但是身体上的抵抗还有思想上的抗争。这种力量感是她的作品让我愿意静静观看的原因。

(大烟囱里!不知道这个作品现在还开不开放)
(时间非常匆忙,考好GMAT再来写点儿!)

update一下,想写一点关于本届上双展览之外的事儿

所谓展览之外,其实是指传统的陈列在美术馆的展品之外的事情,“理论剧院”和“51人”便是如此的存在。
一个题外话,可以一起思考一个问题:美术馆能展览什么?上双之前,PSA办了一个戏剧节“聚裂”(只能说,错过的朋友就真的太可惜了,期待明年的聚裂继续!),最后一场是来自香港的Y空间带来的“身体的展览场”,六位舞蹈演员贯穿这个美术馆的表演着重地展现了身体的某个细节——骨节,睫毛,手掌,伴随着各种道具——酱料,洗发水,水彩笔。整个表演,舞者通过最日常之物、最日常之肢体的夸张展现,不断重复确认自己的身份,身体—身份之间相互印证又能相互混沌。一系列的,如此这般的,活生生的呈现在了美术馆中。
回归上双的正题,“理论剧院”和“51人”两个项目正是一直打破静止的、在固定场域中的呈现,而是在另一套有机的体制与策划下,和传统的展览形成了良性的互动。
“理论剧院”在二楼四号和五号展厅都有一个小舞台,这样在展厅中的剧场必然和许多小剧场不一样,“表演者”或者多数时候都应该说是“讲者”并没有过多的剧场中的肢体表演,大多数都是用语言来进行思想的传达。我去看过的一个活动是“民哲大会”,形式就更像一个“研讨会”吧。完全是标题党,看到微信推送以后,邀上另外两个也有兴趣的好友就一起去了。实际去了以后,我个人对于实际上发起人(实在不知道能不能说是艺术家)的观点并没有觉得不妥,可以反权威(反对学术权威,反对美术馆权威),但是“反”的方式是需要斟酌的,是需要有分量的,是需要有思考的。科学家解释世界并不是把难题问一百遍,然后难题就自己迎刃而解的。问题的本身并不带来解答。相反,其实觉得民哲们都很真诚。(没有其他的意思,就是摘掉民哲的帽子,他们都算是真诚甚至都与这“高大上”的当代艺术馆格格不入。)

(会谈现场)
51人
微信上关注公众号“定海桥”应该可以看到更多的活动预告和活动回顾。51人的项目总共17周一周三位(组)分享者,他们的故事或者带来的活动都与这座城市息息相关,有的活动关于历史、旧时的集体记忆,有的活动会让你发现这座城市中有趣的能人。总之,上海人很值得参加,新上海人就更值得参加,看到一个别样的都市,活泼泼也有苦有愁。
一个我参加的是关于上影场老美工的,三位老丫叔来到psa画了过去的电影海报,可惜现在馆内已经没有了。

第二个活动是一个非常“高能”的活动:看康定路从色变空/黑暗城市寻访者
http://mp.weixin.qq.com/s/nvVh_67289yD_dHk1-eEVQ
微信公号上活动的发起者已经把她的想法说的很详细了,真的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建筑师。
整个活动的形式是城市行走,大家现在四块板报前,听发起者做了一些介绍,关于这一带“足浴点”的变迁。除了年轻的讲者以外,活动中还来了一位70岁的老静安,于是一老一少带出了两条路线。作为“上只角”的静安自然有许多名人故居,但是老丫叔带我们去看的,比较符合主题的则是——taiping garden

(当年咸水妹居住的地方)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微信看看,觉得发起人写的很好。就我个人而言,觉得这次行走很有意义,第一次美术馆外参加美术馆主办的活动,在更加开阔的城市,获得了更多新视角。


今天下午和朋友去看了一下上海双年展,上次来看“一席”的时候已经看到了海报,上周又有朋友推荐,今天算是拔草了。在旁边听到大学生志愿者在聊天,说几年前双年展根本没什么人来参观,今年倒是挺火爆的。事实确实如此,对于一个当代艺术展来说参观者算是比较多了。展本身也是值得推荐的,作品质量可以说还不错,有几件印象深刻的回来赶紧写篇文推荐给大家。

具体推荐之前还是要唠叨几句,因为现代艺术毕竟还是比较“难懂”,无论是对于成人还是青少年来说都是如此。今天逛展的时候,听到的最多的话和说过的最多的话一样,就是“这是啥?“

为什么大家会问“这是啥”?。因为看到了很多未曾见过的概念和观念,或者遭遇了许多未曾有过的眼光(看待世界的角度)。就像一个作品中摆出的一本书的书名:“How to See the World”。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Introduction: How to See the World
1. How to See the Yourself
2. How We Think About Seeing
3. The World of War
4. The World on Screen
5. World Cities, City Worlds
6. The Changing World
7. Changing the World
Afterword: Visual Activism

这本书的目录非常有趣,每一个都是好问题。其中有一个媒介的传统,从本雅明到约翰·伯格再到尼尔·波兹曼,我们需要反思媒体和文化如何塑造了我们观看世界的方式,继而塑造了我们自己。

正如上面这幅拼贴作品的局部,两把手枪对立,文字写的是:“我们塑造了我们工具然后工具反过来塑造了我们”。还有一个作品是同样的意思,没有拍照,摄影师在刚果一个矿场村落,拍摄了几张照片,里面的景物就是开挖了一半的矿、黄土坡和茅草房村落,每一张照片的旁边连接一张中国制造的海报,浓浓的挂历风,内容是热带泳池、森林秘境和高级酒店,然后设问,“刚果人也许会认为只要他们努力工作,海报中的天堂景象是他们未来的生活,事实将会如此吗?”我们虽然与闭塞的刚果农民不同,但是机场地铁的巨幅广告与这里的挂历风海报有本质区别吗?

有时候孩子会比我们更加困惑,因为他们生活的世界并非米老鼠和唐老鸭的世界,而是一个冰冷甚至奇怪的世界,但是成年人却总是拿米老鼠唐老鸭那一套来往他们脑子里灌。而当代艺术很多时候并不是“美”的,它们冰冷而残酷,带我们反身观看我们生活的异化世界。

是不是我们用别人的眼光来看世界会有不一样的认识?

克里斯蒂安·汤普森的三幅摄影作品《他人的博物馆》正试图呈现这个观念。没幅照片中作者本人都举着一副画作,画布上是大英帝国殖民时期的显要人物,一个探险家、一个艺术评论家、一个民族志学者和一个人类学家,这些人物画像上的眼睛被小心翼翼的挖掉了,被换上了克里斯蒂安自己的眼睛,于是画布成了他戴的面具。这些眼睛在问一个问题:“你们当时是如何对这个世界进行划分归类的?

要想试图看清楚自己,看清楚世界,人生观、世界观不够,需要上升到宇宙观。双年展一进来第一件展品就是一个非常震撼的装置。从楼顶悬挂的钢丝牵拉着一个锥形的金属在沙盘上画出纹路。

《月球空间站——移动轴心》 ,马卓林·戴克曼,2015

自牛顿以来,我们大多数人都在用牛顿的眼睛观看整个世界——世界变化的规律是确定的,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而且可以用简单的数学公式表达,这些规律又是普遍的可以在各个领域指导实践。但是世界是充满随机性的,我们虽然心里都明白,但是却在面对这种随机性的时候不能免于恐惧。

钢丝的顶端应该是没有任何机械控制,如果你追随垂摆的运动轨迹观察一段时间,一定会被吸引住——因为在由大到小完成椭圆的轨迹之后垂摆会选择另外一个方向再次画椭圆,这个方向是完全随机的,你可以观察沙盘上的轨迹感受一下。细思极恐,这完全是一个“命运装置”啊,宇宙是一个大摆锤,我们是“微尘众”,被塑造成什么形状根本没有规律可言。

每个人的命运是如何被决定的,充满了随机性,其中的随机性来自于变量太多。比如我们在平整的桌子上掷色子,我们理论上能够知道骰子准确的形状和密度分布、出手的力量和旋转的角速度、空气流动的速度,桌面和骰子的弹性系数,甚至可以算出色子的哪个点或者哪个面接触桌面,所以我们在理论上也可以计算出它停下来时哪一面朝上,但是由于许多事情都难以测量,比如说出手的速度和力量,因此考虑了所有因素之后,计算出的结果也未必正确,所以一般人干脆假定每个面朝上的概率都是六分之一。


与宏观世界不同,在微观世界里,电子在围绕原子核做高速运动的时候我们不可能同时准确地测出它在某一时刻的位置和速度,也就不能描绘它的运动轨迹,在量子力学有一个测不准原理,像电子这样的基本粒子的位置的测量误差和动量的测量误差的乘积不可能无限小,因为我们的测量活动本身影响了测量结果。

但是请注意,许多事情无法用确定的公式来描述,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无规律可循,我们可以采用概率模型来描描述。科学家们用一种密度模型来描述电子的运动运动,密度大的地方表示电子在哪里出现的机会多,而密度小的地方机会少,这很像在原子核外有一层密度不等的“云”,因此被形象地被称为“电子云”。*

所以在脑洞大开之后我们再来看看这个装置是什么?
一个”对骰子随机性的再现“,或者一个“宏观的电子云原理展示模型”啊。
鼓掌三声这个装置太精彩了。
如果再有人问你,什么是宇宙观,就带他来看这个——非常直观的宇宙观。

这个装置后面有一大块拼贴墙,上面的图片有各种主题,从巨石阵、电击疗法、核磁共振,我觉得也是再暗示整个装置的主题:人是什么,世界是什么,宇宙是什么。

接下来看这个作品,也是提出一个观念。

(不知道为啥反了。。)
廖斐的这件《延长的直线》,解说词是这样的:

”人们通常并没意识到,真正的直线在现实世界中其实是不存在的。该系统总是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之中,而我们的认知是有限的和不完整的,所以我们认识不到其中的脆弱。这件作品通过非逻辑的事物能为逻辑的事物创造出一个框架这一概念,对我们所能察觉到的自然之中的具象的几何与对称进行研究和发展,并对描述的语义重新进行书写。“

在我看来,这件作品的启发性在于,扩展了我们的思维维度——直线每向前延展一段距离,必须要在另外一个维度上有所积累。我们的认知是局限的、不完整的,所以只能看到一个维度上直线长度上的延展,却看不到另一个维度上重量的积累。

非常鸡汤的观念,但是比说教性感。带孩子来看,就可以讲,想要在一个领域有多少进展,就看你在每个阶段有多厚的积累了;刚开始的铁片要宽一些,石头压重一些,通识多学一点,功夫下深一点,刚开始看起来没什么用,后来你就明白了。哈哈哈。

现代艺术的优势在于突破了平面的局限,让观看者可以深入到作品内部中去。二楼上来的一个宏大的装置非常抢眼,你可以深入到整个装置的内部中去,我们本以为很小,谁知道有好几层,空间的复杂加之声光电的配合,走出来之后又重生的感觉。

装置的内部由若干个子空间构成,都是对现代生活的反思,树木被烧焦变成木炭被成为电灯的能源,脑袋变成电视机的人,还有投影放映的地壳内部岩浆的画面,似乎隐喻着现代生活如炼狱般恐怖。

所以我必须说,本届双年展的主题非常好——“何不再问:正辩、反辩和故事”(Why not ask again:Arguments,Counter-argument,and Stories) 艺术没有对错,没有懂不懂,只要能让人们开始提问、思考、开始反思,那就是最好的艺术。有了问题,正反即可对辩,对辩之中即产生故事。木心有句话说得好,二律背反之间是他游戏和写作的场地。

最后在三楼有一个小的书店展区,应该是和渡口书店合作的,选书品位不错,下图左二这本帕拉弟奥与威尼斯的书很好,略贵,左三这本讲湿壁画的也很不错,不过也没买。

上面这本《蒙克与摄影》,推荐,亚马逊有售。蒙克痴迷于摄影,并借助摄影进行了艺术创作。本书通过大量文字和影像资料来叙述摄影对他的艺术的影响。丰富的彩色与黑白图像,包括许多从未发表过的图像,让人们对世界上一位最负盛名的艺术家产生崭新认识。

然后收了上面这本, ,开心。640页的全彩,网络渠道也没怎么看到有卖,果断出手。看看大师们如何观看这个世界。普鲁斯特说了嘛,真正的发现之旅,非发现新景观,而是有新的目光。

总结,这届上海双年展不错,虽然布展的灯光水准差了些,还是值得一去。

时间:2016/11/12-2017/03/12
展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花园港路200号
票价:20元


想看双年展我已经念了好久,身边的朋友都快被烦透了。

“那你去啊!”

最近展览的主题都能看到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宇宙,"中华土味"的影子,双年展也是这样。走近当代艺术博物馆的时候,就被《为伊唱》吸引了,我们兜兜转转了好几圈,确定声源来自于内嵌的音响,直到看到喇叭口印着“禁止爬入”这才阻挡了我的好奇心。
在《蜘蛛网》的房间内,我把手升向了镁光灯对着的摄像头,一开始举着相机的各位以为我是个秩序的破坏者,过了半分钟他们才发现我是在启动装置,纷纷把目光和摄像头对准他们背后的“幕布”,于是我又很兴奋地演示了几遍,还邀请了一位来自台湾的妹子配合我表演(图二第一张)。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为伊唱》还有几件展品是不在白墙内的。其中就包括了艺术家维沙·达尔的《马尔殊-暴风神》,这件作品位于展馆烟囱内,而艺术家于吉的《绿毛怪》则位于展馆车库二楼。
当离开展馆的时候《为伊唱》还在轰轰隆隆地响着,我也在想,要不要趁天黑爬进去?但是手里已经捧了一杯关东煮。
“算了吧,我下次还会来的”这样想。


推荐先看完BluePrint再走进去看展,这本书里有对策展从构思到作品解读的精华。

最后一天去看的展,人依旧很多,有点影响观展体验。主题今年很有思辨性,围绕着22个问题展开。个人觉得每一层都有亮点,但前提是做好功课看,或者是借助解说员,否则会容易看晕。因为很多作品偏晦涩,


对于上海双年展,从知道起就一直心心念念想去,终于赶在三月的第一个周末,也是本届双年展闭幕的前一个周末去现场一睹它的盛况。
本次双年展的主题是“何不再问:正辩,反辩,故事”(Why not ask again),来自40个国家的92位/组艺术家用他们的作品向时代发问,关于过去,关于当下,也关于未来。


展会的发生地是黄浦江畔的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远远的就看见展馆外醒目的大烟囱,颇有几分工业感,让人很容易想起巴黎蓬皮社的钢铁结构。

展览分布在三层楼里,第一个吸引我的作品是这个在铁丝牵引下漫无目的摇摆的铅锤,所到之处,细沙上留下富有韵律的轨迹,虽然是重复着椭圆椭圆椭圆???但组合在一起却像极了神秘的图腾,加上现场若有若无的音乐声,让人想到宇宙,命运,古老的信仰,物种的起源和很多莫名其妙的东西。

这两个作品并不是同一个主题,甚至不在同一个展区,但我愿意把它们放在一起。因为从它们中都能感受到一种禅意。一个平衡,一个虚空,虽不全来自中国的艺术家,细细体悟,却能得出一些具有东方哲学的解读。

这是一个大型的可参与的艺术作品,一个没有人表演的戏剧,一个讲故事的机器装置,所有进入其中的人都被拉进场景中,成为演员和场景的一部分,声光电组合在一起使人产生强烈的震撼,一些既有关联又无直接联系的意象引起人们对当代的反思。

这是一幅让我驻足很久的摄影作品。在布达佩斯凯莱蒂火车站中央塔的小帐篷里,躲避内战的人群中,一对恋人忘我的亲吻着,在灰暗破败的环境下显得尤为动人,战争残酷让人绝望,但爱情是一种缺口。

还有一些说不上太多所以然,但依然打动我的作品。

这些图都是我把自己觉得有关联和共同点的作品场景拼起来的,只有下面这张,是我在打算拍一首非常喜欢的小诗时发现它和后面那只眼睛构成了一种奇妙的气场和自成的震撼,于是将两者放在同一个画面里,拍下了这次最喜欢的一张相片。

附上那首小诗

我想告诉你
两件事:
我将要死去
而你
将驱车上路

我将永远活着
而你
将在大马士革的高地上种植玫瑰
叙利亚的土地上流淌着
两条河:
幼发拉底河
和一条血河

那天夜晚
连星星都成为士兵
伊希斯女神对着空洞的天穹
哭泣、哭泣

蜜蜂
恋上桃花
莎翁为它写了一段故事

你长的像玛丽莲.梦露的茶壶
你是那茶壶
长着你的模样

一辆汽车
如同你手上的
戒指
在你睡梦中
追随你

参观结束,虽然对整个展还有很多难以理解的部分,但那种模模糊糊的感知又何尝不是一种美好的体验呢?很多人抱怨像这样的当代艺术看不懂,其实很多作品本身就没有答案,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解读,让人迷惑,怀疑,思索也是作品存在的一种意义,这也是“何不再问”这个主题提示我们的。


门外汉新鲜答一波一、主题:正辩、反辩、故事
二、主题阐述:3楼电子屏
内容主要是策展人员对主题和相关设计作品的阐述。包括印度策展人:希望办成智识传递和文化交流。最喜欢一个女设计师“重力”的理念阐述,从物理常识出发对生活的哲学化阐述。

重力,相当于日常不可或缺的部分
漂浮:为什么我不能漂浮?打破常规
轨迹:连接重力和漂浮的轨道,想象力。

最有印象的设计:
1存在巨链—行星三部曲,floor2
人气最高,排队最长
特色:纵深推进的空间,变化演绎的内容,分为无限视角、时间尽头、黑暗深处三部分。
推荐:最里的黑暗深处,暗黑恐怖的声效,阴气森森的道具,仿佛置身恐怖的风暴中心。通过物化的道具勾起内心恐惧的存在。

排队的人p排队的人群
2古今碰撞短片预告集锦,floor3
特色:
把古早的上海电影和当代演绎剪辑成一体,营造一种间离效果;添加社会学的学术阐述,挖掘片段的深意。
片段:《今天我休息》、《大桥底下》、《姨妈的后现代生活》等

3马国权
特色:探讨个体命运如何被社会空间支配
资料:影像微电影、文字资料
可惜因为断电没看完,整体风格比较平实,让人想起《长江图》。

其他:
1、模拟宇宙的真蜘蛛 ?网

2.

行为艺术的扫地小哥
3.投影和万花筒的叠加

4一个犯法的行为艺术
女艺术家在纪念孟印两国战争的国家性纪念物战斗飞机上—晾衣服,直接把 叔叔搞懵逼了。探讨的是个体私人行为和国家纪念性事物的碰撞

自己的感受:不同形式的艺术对生活进行了高度凝练的概括,作为一种轨迹牵引观众从重力存在的日常生活,抵达宇宙漂浮的艺术世界。就像某幅作品的文字说明:在实践王国里的理论唱歌了,因为它刺破了裹藏在日常生活里的某种深意。


很不错,编者从不同角度诠释了当代艺术家的生存状态,希望这种艺术的火苗形成燎原之势,为中国的文化苏醒奠定基础,期待文化再次显示出她应有的力量,加油中国!


推薦閱讀:

貓是如何俘虜你的?
夫妻一方擅自出售共同房產,另一方該怎麼辦?
在上海使用 Uber 打車服務的體驗如何?

TAG:艺术 | 当代艺术 | 印度文化 | 上海生活 | 博物馆展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