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準備在學校弄一個裝置作品,需要做哪些準備?

個人準備在學校做一個互動式的裝置,應該需要哪些準備呢?
學校可以提供場地,但似乎沒有補貼。
基本構想為:立方體,表面質感為普通牆面。讓人們用便利貼的方式貼上5面牆,便利貼上為他們要寫的隨便什麼話,貼滿後將一個鐵籠(方牢)罩在上面。最後裝置完成。
最後的籠子未定什麼方式,材質。
-----------------------------
現在決定不使用籠子,而是使用鐵絲進行纏繞~
目前正在準備方案中。
那麼,這需要做什麼準備呢。
如果對於一個真正的裝置藝術家對於資金,用什麼方式獲得贊助呢?對於這樣的裝置有專門獲取資金的方式么?
當然也可以個人出錢啦~
非常感謝!!
-----------------------------
果然在實際使用磚頭搭建時發現了問題,裝置1.6*1.6比想像的大的多。
是否可以用其他材料進行構建呢~像是木頭,泡沫之類的~
——————————————————
作品已經做出來了~看下面題主的回答


剛開始做裝置藝術的錢基本都是自己掏腰包,做到一定高度,有了知名度,才會有藝術類的機構找你談合作。你目前的情況就只能是自己出錢。你也可以試試搞個眾籌,看有沒有吸引別人的點,但似乎也沒有。所以最終應該還是你自己出錢。

再來談你的作品,一個立方體,普通牆面肌理,腦子裡意象應該是很普通的東西,你確定別人知道你這是個裝置?難道你要在旁邊寫個牌子說請賜留言?這種只有你擺在美術館這種地方興許還會有人給你寫東西貼。沒有擺在一個特定的環境下是不行的。籠子的話,鐵管焊接就行了,噴漆。所以算一下,你籠子花的錢比這立方體還貴,立方體可以拿木板和木條來做,直接用氣釘槍釘,先搭骨架,再封板,最後刷牆面漆。

總結,你需要一筆資金,你的這個立方體的形體一定要吸引人,夠藝術,要擺在一個高大上一點的環境里,人流量大,駐足時間長,所以最好就是美術館,只要有人給你寫,就會有很多人也會去寫,這就跟某些人去旅遊景點一定要留名字的心理是一樣的。


2017年1月3日,這個裝置終於還是在學校完成了手工的階段。

我猜這個回答我應該會寫的很長,我準備將所有的過程都寫下來留做記錄。
做為第一件個人的裝置作品還是從中學習到了很多東西。也明白公共藝術不是那麼好做的,而頭腦中的意向化為實物的過程中也是會有許多偏差和某些新的東西產生的。

作品名:《片段的片段
材料為:1.5m*1.5m*1.5m的鐵皮立方體,下方立座位40cm,中間部分為便利貼製作過程中使用了5000張左右,最外邊的部分為大概有1500m的2.1mm*2.1mm的刺繩。
裝置現在如下:

這些現階段的結果,預計在經過時間的流逝之後,上面的刺繩會隨著時間越來越生鏽而變黑,留下來的東西也會漸漸的融合腐朽在一起。
不過果然我照相技術不行 _(:3 」∠)_ ~

這個設想產生於2016年的端午節,在那之前我玩到了現在我心目中最佳的遊戲《新手指南》。這個遊戲給了我極大的震撼,其中某些藝術性的東西讓我感到有很多的共鳴。在遊玩的過程中就像是體驗了一個又一個大型的藝術展一樣,一個半小時的流程我反反覆復的玩了六七遍,某些的特定章節玩了相當多的次數。其中的一個章節「留言」如下

在這個章節中作者宣稱這是一個聯網的用來四處留言的遊戲,但實際上這些留言全都是作者一個人所留下的,其中的孤獨感讓人感同身受。
從中獲得的東西讓人總想表達什麼東西,這個時候我也十分關注和感興趣各種裝置藝術,感覺做裝置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比單純的畫畫或者雕塑更有意思。

再後來就有了基礎的想法,想要表達孤獨感於是認為或許用籠子比較好,後來被提醒籠子這個意向或許太過於俗氣了,再後來想到用鐵絲包裹,最後確定了使用帶刺的鐵絲也就是刺繩來進行包裹。這樣以刺繩所製作的感覺會跟加給人以距離感。
最後確定了想要表達的東西為『疏離感』,也就是當下對過去的距離和陌生感。


到了新學期開學的時候,雕塑老師告訴我想要做裝置的話最好的方式是向雕塑的方向走,我向老師表達了想要製作這個東西的想法,他認為單純的放置在地面上正方體沒有意義,豎起來的立方體本身就具有了空間形式和雕塑感,於是將正方體設計為立著的形態,也確定了立方體的材質為鐵皮這樣容易生鏽更容易表達時間的流逝感。
簡單的草稿設計圖如下

再後來就是拿給工廠去製作,做出了最基本的立方體形態。
在中間,為了取名也想了許多。原本準備就叫做『留言牆』的,結果被老師罵了一番(笑,因為完全么有內涵。於是最後決定名字為『片段的片段』意為每個人的留言是片段,而無數片段組成的又是在這段時間裡一個片段。
後來這個事情得到了學校方面的支持讓我選擇一個適合放置的位置。不過,選了很多並沒有什麼用,領導決定放置在數字藝術系辦公樓下(笑),但是這個位置並不是很好因為並不是很開闊,在收集留言的過程中造成了許多阻礙。

2016年12月5日,終於聯繫到了吊車和貨車,費了一般周折終於將它放置在草坪上。

這個階段顯的十分的單調和普通和無聊。
第二天拿了幾個桌子作為工作台,放置了之前在網上購買的便利貼,透明膠(當時腦子一抽就拿了),一盆顏料。顏料原本是只準備寫一行用來表示這個是用來留言的,而這天拿的東西給後面造成了許多麻煩。

僅僅用了2天時間,這個就變成了完全無序和混亂的塗鴉牆
如下

還有許多無意義的髒話。
然後,就又被老師罵了一次(笑。
告訴我表達的東西不夠純粹和無意義,大家寫的東西不夠有深度,這是個人的作品過程是由我來控制的,如果失控了那就是我的失責。還有被學校領導說這個東西現在有礙觀瞻什麼的。
於是,趕緊做了一張海報告訴大家下個階段是把這些東西都覆蓋掉。

放在了裝置的旁邊,然後花了一天的時間清理了那些東西,包括用丙烯畫上去的,只寫了一個字的,透明膠粘的(心累

再後來,就逐漸走向了正軌,其中有大概30%的部分都是我和朋友們寫的片段,寫到後面就越來越碎。像是把此時此刻的時間一秒一秒的寫下來,當時頭腦想到的話之類的。
不過,有很多內容還是像xxx我喜歡你,逢考必過之類的水水的內容。但還是有很多有意義的對當下的思考。右下角的部分我把這個裝置的做什麼的也寫了上去,不過,沒有記錄下了(攤手~

完全體(差不多是12月25日的樣子

不過由於個人的疏忽,導致了便利貼不夠的情況,又去網上購買,結果又不夠的情況_(:3 」∠)_ 。

12月28日,開始進行鐵絲的纏繞,果然這個階段是最困難的階段。
期初思考的是進行無序的纏繞,不過這個想法被老師駁回了。因為會破壞幾何體的基本形態,而我們是沒有辦法控制這個無序的狀態的。最後決定從一個面開始纏繞,纏繞三次這樣6個面都有2次的纏繞和交叉。
還好有幫忙的朋友們,花了3個下午才將它纏繞完畢

中間因為鐵絲比預想少了相當多,又緊急去都江堰進行了相當困難的購買,因為之前的鐵絲是從網上買的,而都江堰的鐵絲尺寸大小都不一樣最後由從成都訂購然後第二天去拿。(攤手

而在鐵絲的選擇上我預想的是這種刺繩,但是老師提出用刀片鐵絲或許更好,可惜!我還是選擇了這樣的刺繩,(現在覺得用刀片鐵絲有可能真的效果會好很多)。

最後在2017年1月3日完成最後的調整,也就是第一張圖的效果。
細部:

不知道為什麼是反的
晚上效果(手機打燈_(:3 」∠)_

最後

笑~

然後差不多就是現在這個樣子了~
預計後面的過程應該會比較漫長,見證鐵絲的慢慢變銹,便利貼上的字越來越淡,顏色越來越淺。整體銹在一起什麼的~

差不多就是這些,過程是在是太辛苦了。公共藝術絕對不是那麼容易完成的東西,頭腦中的東西變為實際是有差異的,做任何工作準備必須要充分,表達的東西要純粹。
這大概是我從這個活動中學習到的東西~_(:3 」∠)_

不過,我覺得還可以在土裡種上藤蔓什麼的,等長出來再將這個裝置封存一遍。然而這似乎又會時它變得不純粹~
————————————
等它生鏽了應該還會在更新吧~(笑~

希望大家看了可以給我一點建議和反饋~這個我可以知道有什麼地方存在很多不足!謝謝!

————————————

再次,強烈推薦《新手指南》,《史丹利的公寓》作者的後續作品。
如何評價《史丹利的寓言》作者新作《新手指南》(The Beginner"s Guide)?

求點評~
@庄澤曦
@了不起的蘇小姐
@KirnMeng
@金葯


題主在不,我也是本科生,對裝置藝術有過一點研究,我建議把立方體改為球體,在上面用各種字體來寫不同人的吶喊,而外面的"牢籠"依然保留立方體,且要粗鋼筋的那種,四方四正,這樣可以產生"天圓地方"的反向對比,而且表面繪有文字的球體,力量更為集中,你的裝置就有了視覺集中點。有空可以在交流,私聊


推薦閱讀:

為什麼交互設計不研究媒介,而數字裝置藝術對媒介研究這麼關注?
有哪些利用3D列印技術創作的裝置藝術?

TAG:藝術 | 裝置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