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評價希區柯克的電影《驚魂記》?

現在看了感覺不是特別震撼,當時的時代這個電影到底有多大的影響,還有這個是第一部把雙重人格搬上銀幕的電影嗎?


《驚魂記》是1960年的電影,黑白片,導演是阿爾弗雷德·希區考克。
我貧乏的辭彙沒有辦法去形容這部電影有多麼經典,它是現代所有驚悚電影、恐怖電影、懸疑電影、精神病類電影和敘述類電影的始祖。在那個有聲電影剛起步的年代,它的敘事方式、表演方式和蒙太奇運用在當時都非常的前衛新潮,影響了無數電影人在自己的職業生涯里不斷的重複和模仿這部電影的橋段。
一部好的電影里的所有一切都是為劇情在服務的,再多的技法和智慧,都只為了講好一個故事。當現在的電影用越來越多的特技和酷炫的鏡頭去欺騙觀眾的時候,糟爛的口碑和可悲的票房在提醒他們,故事才是電影的靈魂。
《驚魂記》可以說是一部沒有浪費任何一分鐘時間的電影。就連影片開頭用字幕交代具體時間,都是為了體現女主角對其男友愛得深沉,寧願佔用午餐時間不吃午餐也要和他私會。男女主角在房間里的對白,無一不是在表現女主角內心無法壓抑的愛意,也通過二人的語言把女主角身處的急迫環境完整交代,為之後女主角的行為鋪好了足夠的理由。
當女主角逃逸的時候,有一段女主角開車時的鏡頭,畫外音卻是被女主角行為影響到的其他人的對話聲。這一段既表現了女主角內心的焦躁不安,又交代了事情另一端的發展,互相穿插,卻又互不耽誤。
故事進行到女主角住進旅館之後,電影給了諸多鏡頭去交代錢的去向,把觀眾的好奇引到了錢的上面,但最後卻發現,錢不過是無關緊要的一環。導演把重點轉移,是為了讓女主角遇害的情節來的更加猛烈驚悚。
而女主角遇害的那一段鏡頭,則成為了影史上最經典的蒙太奇剪輯,被人們津津樂道至今仍未見人超越。
48秒,76個鏡頭的快速剪輯,沒有任何一個鏡頭有兇器與人體的直接接觸的血腥畫面,也不見任何一道傷口和一滴血液的飛濺,但是恐怖效果卻因為蒙太奇、場面調度、節奏、燈光以及音響手法的綜合運用達到了無以復加的境界。
這個橋段在被無數次的效仿的同時,也被TBBT拿來惡搞了一番。

當然,除了這個橋段,電影中的每一個元素基本上都被應用在了之後的電影製作中。
無論是多角度的鏡頭展示,人物對話時的鏡頭關係,周圍環境對人物心情的表現,人物和道具的構圖,行車畫面的拍攝方法,場景轉換的方式,這些都成為了後人的教科書,不斷被學習和模仿著。而舉起的尖刀、噴水的蓮蓬頭、迎面而來的車燈、只有眼睛的黑影、高光下的孤樓、雙眼空洞的乾屍等,都成為了這部影片不可或缺的標誌性元素。
而電影中最重要的一個元素,就是關於最終兇手的設置。
片名叫《psycho》,直譯過來是精神病患者。那麼在電影進行時,觀眾自然會去猜測誰是那名患者。電影中通過角色的介紹,很明確的告訴了我們「母親」是精神病患者。但是導演的精明之處在於,他卻讓真正的精神病看起來最像正常人,而觀眾一直確信的精神病人,卻有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身份。於是我們在「正常人」的引導下,走向了故事的另一端,一直到最後謎底揭曉,我們才知道被導演玩弄了。
也許在50年後的現在,我們再看這部電影時,很容易就猜到了兇手是誰。但是想想在1960年,當觀眾看到這部電影的結局時,內心會受到何等巨大的震撼?
另外,這部電影的海報設計簡直就是藝術,喜歡的朋友可以點擊http://b278.photo.store.qq.com/psb?/V140sfHX33G17q/uhMX.4*Ry*IUeWL6faxsJuyya6G33AD.RQQ*GJdzQ8o!/b/dG.KtqWLDgAAbo=oQFYAgAAAAABAN0!rf=viewer_4這裡來欣賞。 評分:95分。
綜評:如果我人生中看的第一部驚悚片懸疑片是它,我一定會給它滿分。


《驚魂記》是恐怖驚悚片的代表作,被美國電影機構選為最重要的一百部美國片之一。 編劇喬瑟夫·史蒂芬諾營造的驚悚懸疑劇情加上希區柯克運用純熟的電影技巧,例如主觀鏡頭和斷斷續續的剪接方法,都把觀眾見到人性最黑暗的一面,讓他們在戲院體驗前所未有的恐怖氣氛。

浴室殺人那場戲,其中的恐懼表情被英國電影雜誌《TotalFilm》評為歷史上最經典的死亡鏡頭,當時把多少人嚇得不敢一個人洗澡,足見其影響力。至於題主說,現在看了感覺不是特別震撼。但事實上是由他發明了「驚悚文藝類影片」(the thriller genre)這一電影類型,日後的影片,例如007系列等等,都是受希氏的啟發,希氏開創了一種全新的電影模式。可能現在人看了沒什麼感覺,但在當時足夠震驚和震撼了,因為以前沒人看過這種類型的。

根據希區柯克的理論,所謂的懸疑必須是假設以觀眾群為主線,透過提供觀眾劇中角色陷入危機的情節來發發展,但是觀眾卻無法得知這些角色與危險是誰而造成、或是會再造成什麼樣的危險的這種緊張氣氛。但是為了達到能令人印象深刻和感情印象,又必須讓身處其中的無辜者不會受到傷害,於是男女角色之間的互動,都呈現在觀眾面前,唯劇中的男女主角彼此都毫不知情,我們可以藉由故事的敘述發展來了解男女演員之間的錯綜複雜,但是我們卻無法推測下一步。這種聲東擊西的遊戲手法,卻是讓後人回味無窮的戲劇張力,他的多部片子都成了經典的代表,為許多後輩導演模仿學習。

《驚魂記》里「浴室殺人」的片段,僅僅只有48秒,希區柯克卻花了差不多7天的時間來拍攝,攝影機的移位達60次之多,有78個快色切換的鏡頭組成。儘管一個刀刺入人體的血腥畫面都沒有,但是恐怖效果卻因為蒙太奇、場面調度、節奏、燈光以及音響手法的綜合運用達到了無以復加的境界。

至於是不是第一部把雙重人格搬上銀幕的電影。不是。至少《愛德華大夫》中已經有這個元素了。


被公認為第一部「現代」的美國影片,它顛覆了好萊塢五十年代千篇一律的敘事結構和好萊塢經典的敘事模式,甚至顛覆了通過好萊塢經典敘事模式而建立的價值判斷而體現的一種現代主義的特性。

在那個年代,驚魂記帶給當時觀眾的震撼肯定是大於對現在觀眾的震撼。希區柯克一方面假裝運用好萊塢經典敘事手法把觀眾領入故事中,一方面他又拒絕給予關注普通敘事可帶來的愉悅和快感。而是用一種極端的方式來顛覆觀眾的傳統思維觀念,惡狠狠的懲罰觀眾。但觀眾以為電影的中心在A處,B是好人時;A消失了,B露出了邪惡的微笑。這種冷漠與無情,邪惡的人物形象,在當時確實對觀眾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你可以看看我這個答案:為什麼電影《致命ID》評分這麼高? - runner time 的回答 - 知乎

等於說一個1960年的電影比2003年的電影還要完美(只談「完美」,畢竟諸如技法之類的是在不斷發展的,沒辦法橫向比較),你說它牛不牛B?


一句話:精分片的祖師爺

應該算是第一次把精神分裂這種題材的片子搬上大熒幕吧,上面同學提到了《愛德華大夫》,其實我覺得那部更像是弗洛伊德「童年陰影」說的片子,不能說是精神分裂或者雙重人格。希胖的很多電影都為後來的懸疑驚悚片格局開創了先河。《驚魂記》的旅店老闆就是個典型的精分患者,有兩種人格,一種是自己的,一種是他母親的,這點在影片最後一個特別詭異的特寫鏡頭展現地非常清楚。至於為什麼會形成這樣的雙重人格,影片裡面沒有過多交代,猜測和母親生前對他的態度以及母親的死對他的打擊有關。馬上會有個美劇Bates Motel要播,據說拍的就是《驚魂記》前傳,也算是該劇編劇的一種解讀吧


以下內容轉自 映畫建築周刊(yhjzzk)


本文就《驚魂記》中出現的十組畫來分析下這部影片驚悚背後的特殊含義。

第1組:銀行大廳的風景畫

女主角 Marion在銀行大廳里工作,她背後的牆上畫著碩大的兩幅風景畫,在風景畫的襯托下,Marion顯得格外嬌小。提到銀行,想到的首先應該是財務、生意、資產這些事,為何會掛著兩幅風景畫呢?銀行大廳里穿梭的人無非是金錢往來,有人會注意牆上的風景畫嗎?難道不應該是名人信條或者成功人物畫像?

一幅是沙漠風光,一幅是叢林山水,這兩幅畫本身便是一組矛盾的主體,而他們處於銀行大廳這樣更加矛盾的環境之中,電影的開頭便透露給觀眾「不和諧、有疑惑」的不安的氣息。

第2組:銀行經理辦公室的抽象畫

銀行經理與剛剛支付了四萬美元現金的大客戶談話,Marion敲門進來,推說身體不舒服要早點回家。鏡頭中出現了經理辦公室內的這幅抽象作品,畫中是幾個人的側臉,貼得很近,畫中人一起往門的方向看去。但是畫上是幾個人呢?四個還是五個?你仔細看的話,會發現一共有六個人的側臉,只不過左邊兩個距離太近,幾乎被混成一個。

這個畫面透露出一種怎樣的氣氛呢?一種模糊與不確定。經理對客戶一次性支付四萬塊的不放心,正準備嫁女兒的客戶對Marion的曖昧態度,還有Marion對自己即將做的「攜款潛逃」這件事的忐忑不安。辦公室里的三個人內心的猶豫不定都凝縮在了門口這幅畫里。

第3組:Marion家裡的照片

已經把巨款帶回家的Marion匆忙收拾衣服準備出走,鏡頭隨著她匆忙的腳步掃視整個房間的布置。衣櫥上是一個小孩的照片,應該是Marion自己小時候,靠窗戶的照片上是不算年輕的男女,可以推測是Marion的父母。

一個房間里掛著父母和自己幼時照片的房間主人,應該是有著強烈的家庭觀念、內心很單純的,可是鏡頭時不時掃向床頭——那裡放著Marion剛從銀行帶出來的四萬塊,她要攜款去找情人。

第4組:汽車店衛生間的鏡子

Marion躲進汽車店的衛生間,是為了從厚厚一沓錢中抽出七張付換車的錢。她站在門口化妝鏡的前面掏錢,鏡子此時變成了畫框,內容是Marion的半張臉和一沓錢。她的內心是否確定這麼做?外面還有警察盯著,從偷的四萬塊里花掉七百,還能回頭嗎?此時的Marion是不是變成了兩個人?一個為了錢什麼都不顧,一個還隱隱得想回頭?

畫面選擇的俯視的視角(上帝視角),導演把審判權交給了觀眾——你認為Marion該如何做?

另外鏡子中居於中心位置的是裝錢的大信封,「錢」才是這一幕真正的主角?雖然鏡頭賦予觀眾上帝視角,作為普通人的觀眾有沒有擔心鏡框中還會出現其他?比如:這個衛生間里早就有別的人,或者有人突然推門進來。

第5組:汽車旅館服務台旁邊的鏡子

Marion在雨夜到了汽車旅館,和老闆Norman交談,她的側面有面鏡子,鏡框里完整映出了她的側臉。於是在這組畫面里,出現了三個人,正中間是服務台上的一盞燈,左面是兩個Marion,右邊是一個Norman。這是真實的嗎?顯然不是,這是相反的,了解劇情的人都明白,Marion只有一個,Norman才是兩個人(兩種人格)。

當Norman起身去給Marion取行李,離開了畫面,Marion扭頭去看他,一側的鏡子里頓時空無一物。暗示:Norman離開,於是畫面中只剩下一個人。

第6組:Norman打開的窗子

Norman帶Marion來到一號房間,進門第一件事便是說「房間里太悶了」,接著打開了窗子。窗戶背後掛著潔白的紗簾,窗口打開的寬度正好夠Marion往外探視,也能讓外面的人窺視房間內的場景。

打開的窗口此時成了畫框,Marion看這幅畫:後面的陰森的薑餅樓上住著Norman的母親,並且母子倆發生了爭吵;Norman的母親看這幅畫:這個房間住進了一個年輕姑娘,兒子已對她萌生好感。——這一切,難道不是Norman潛意識裡故意為之?

第7組:浴室門口的兩隻鳥

羞澀的Norman打開浴室的門,給Marion介紹:「這是……」 Marion介面道:「浴室。」此時的鏡頭中最醒目的是浴室門口掛著兩幅畫,上下排列,畫著相同的、鏡像關係的鳥,一隻鳥朝向浴室門的方向,一隻鳥朝向房間門的方向。

片中的兩個人對這間浴室有著不同的理解,「浴室」是從Marion口中說出來,而不是從作為旅館主人的Norman口中,是否Norman此時已然認定此非浴室,而是殺人現場?

當Marion已經被殺死,慌張的Norman來處理現場,不小心撞掉了門口的一個畫框,等他打掃完浴室,才把地上的畫框撿起來重新掛到牆上。觀眾此時再看那兩張畫,也有了新的意味,兩隻鳥一模一樣,但是朝向不同的方向——一個代表Norman,一個代表「母親」。

第8組:床頭與門口的鴨子

在Marion住的一號房間,門口和床頭掛著兩幅相似的畫,畫面中都是兩隻野鴨子,畫風溫馨可人。這是否是導演拋出的迷魂牌?——雨夜的小旅館裡,年輕貌美的女旅客,善良內向的旅店主人,作為普通觀眾你會產生怎樣的聯想呢?

床頭的一對野鴨並排而立,實際上Marion從來不曾用過這張床;門口的一對野鴨相對嬉戲,但是只有薑餅屋裡傳出驚呼「媽媽,血」之後、Norman倉皇跑進一號房那一瞬間,門後的畫才真正位於鏡頭的正中間。此時導演著實把觀眾捉弄了一把——你們依然覺得這一對野鴨溫馨可人嗎??

第9組:薑餅樓窗口

在汽車旅館往後面的哥特風格的薑餅樓看去,漆黑的夜色與樹影背後是明亮卻狹窄的小窗戶,不時閃過一個女人的側影。Marion、偵探、Marion姐姐與男友都往那個窗口看過,他們都深信那個窗口後面住著一個發了瘋的老婦人,包括Norman自己。

影片結尾,警察局的官員給眾人揭開了真相,一切都是幻象。可是「母親」只在Norman自己心裡嗎?還是所有人的心中,那個薑餅樓里確實住著一個殺過人的「母親」?

第10組:薑餅樓樓梯處的畫

推開薑餅樓的門,眼前便是個大樓梯,二樓平台上掛著一幅挺大的畫,似乎是田野上的一個穿裙子的女人,但是鏡頭從未給觀眾正對它的機會,加上光線昏暗,那幅畫永遠模糊不清。

偵探在這樓梯上走過,惶惑間被二樓衝出來的穿睡衣的人砍死;Marion姐姐也在這樓梯上走過,她驚恐不安地尋找住在這裡的老婦人,希望找到自己妹妹的下落。

在這樓梯上走過次數最多的還是Norman,有時候他兩隻手插到褲兜里,像個年輕的小夥子;有時候他上樓時臀部搖擺地極其厲害,像個上了歲數的老婦人。是否那幅畫本身就是模糊不清的?它就像人心一樣,模糊、猶豫、不停揣測、不斷臆想……

微信號:映畫建築周刊(yhjzzk)

微博ID:映畫建築周刊


希望沒看過的人不要點進這個問題。
和《迷魂記》不同,《驚魂記》屬於一次性影片,一般影迷只會看一次,第二次觀看效果就有極大落差。這類影片最大的敵人就是———劇透!!!!


對普通觀眾而言《驚魂記》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名氣過大,在什麼「燒腦」劇泛濫的年代,這部電影從簡介、截圖甚至片名就開始劇透了,幸而國內翻譯比較有才,沒有把《jsbhz》作為正式譯名。
名氣大的另一個間接影響就是期望過高,我作為懸疑迷第一次看這片時就聽聞浴室殺人的厲害,但那會觀察力不足不注意細節的我根本沒看出厲害之處,反而是樓梯口和牢房的兩幕印象比較深刻。
我一直想找個連希胖都沒聽說過的人測試下此片的最佳驚悚效果,可惜一直沒找到這樣的人選…………


不是希區柯克拍得不夠經典 而是我們出生的太晚


首先,房屋和旅館成直角,橫的旅館和豎的房屋構成了這部影片的主要構圖,一方面避免了構圖單調,另一方面又形成了這樣一種效果:瑪麗安從旅館的窗戶或門往外一望,總能看到夜色中貝茨家神秘的房屋,從而使這棟房屋成為壓在瑪麗安和觀眾心頭的一個陰影。第二,房屋比旅館高出很多,再加上從旅館方向所拍的房屋的鏡頭都是仰拍,顯得更加高大。高大、封閉的建築物常給人以陰森、壓抑的感覺,卡夫卡小說《城堡》里的城堡就是這樣一種意象,本片里貝茨家的房屋給人同樣的感覺。同時,在影片的最後,瑪麗安的姐姐萊拉要走上很高的台階才能進入房屋,這樣就拉長了萊拉靠近房屋的時間,造成了觀眾的緊張感。

然後,片中的「浴室殺人」場面已成影史上的經典畫面,共歷時48秒,由78個快速切換的鏡頭組成,儘管連一個刀刺入人體的血腥畫面都沒有,但其恐怖效果卻因蒙太奇、場面調度、節奏、燈光及音響手法的綜合運用而達到了無以復加的境界。希區柯克的對這一場景的要求是:「揮砍,用刀猛砍,刀就像要撕碎銀幕,衝出電影。」這種「逼真的恐怖」留給觀眾無盡的想像空間,正如希區柯克所認為的那樣:「最緊張的不是那些噁心的死法,而是在人死之前醞釀的氣氛。」浴室殺人一場戲的高潮部分只有45秒,而希區柯克卻花了差不多7天的時間來拍攝,攝影機的移位達60次之多。

緊接著,電影的配樂乃是一絕。影片除了大量的人物對話之外,儘是專門配器的刺銳弦樂。配樂不僅在刻畫人物心理,烘托電影緊張氣氛有著不可磨滅的作用,更加直擊觀眾的心理,造成緊繃感。

圖片為主人公Marion攜款開車駛離鳳凰城,本來就是下雨天,極速駕車容易引發事故。這時候駕駛全程配有刺銳音樂,觀眾不由得全身緊繃,急切關注主人公的命運。

最後,本片有謀殺案,有謀殺就會有兇手。所不同的的是本謀殺案涉及到心理學裡面的戀母情結。兒子因為受到母親情感上的長期壓迫,在母親死後竟然精神分裂,產生了第一人格(兒子)之外的第二種人格:他母親的人格。表現形式就是他模仿母親的穿著,並以第二人格——母親——的口吻對腦中的第一人格進行強迫。當第一人格(兒子)對女主角產生興趣之後,第二人格(母親)產生了嫉妒心裡,並佔據主角(兒子)的身體,殺害了女主角以及其他無辜的人。影片的結局是主角的大腦最終被作為第二人格的母親人格全權佔據。
"戀母情結"是弗洛伊德提出的,早在1900年弗洛伊德的名著《釋夢》(或譯作《夢的解析》)中已經提出了這個概念。
而希區柯克是第一個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入到電影中的。

另外關於電影為什麼會是黑白片?
在《西北偏北》、《迷魂記》兩部成本較高的彩色片之後,希區柯克率其電視製作班底用極低的成本拍攝了這部黑白恐怖片。按希區柯克本人的說法是,他是不想此片顯得過於血腥暴力(眾所周知的浴室一段),而且想看看一部成本低廉的黑白電影會不會賣座。


因為驚魂記喜歡上希區柯克然後看了他二十多部電影
然後還是最喜歡驚魂記


連殺人都帶著詩意


近去聽了北大陳旭光老師的課,對導演希區柯克的電影產生了很大的興趣,於是接連看了《後窗》、《希區柯克》、《美人計》、《西北偏北》以及《驚魂記》,也許之前也接觸過他的其他片子,但是真正認識這位偉大的導演,卻是在這兩天。

其實驚悚片和懸疑片從來不是我的首選,之前也只是試圖去接觸過日本的推理懸疑片,其實還不錯,就是不太適合文藝小女生。但是人就是好奇的,這個專題一直為人津津樂道。驚悚懸疑片,英文叫Thriller and suspense films,是恐怖片的 重要亞類型,主要表現強烈的刺激和懸疑,強調心裡的緊張感,拿希區柯克的大片來說,確實沒有那麼驚悚和恐怖,而是用劇情和故事來增強懸疑概念。

希區柯克的傳記《希區柯克》主要是講述了晚年拍攝《驚魂記》的經歷和心理,並沒有介紹他的過去和晚年生活。他一生拍攝過很多經典的作品,但是一直沒有得過奧斯卡獎,直到1979年才被授予奧斯卡終身成就獎。在百部驚悚懸疑片排行榜上,希區柯克的影片就有9部,分別是《精神病患者》,《西北偏北》,《群鳥》,《後窗》,《眩暈》,《火車上的陌生人》,《美人計》,《電話謀殺案》以及《蝴蝶夢》。

《驚魂記》好像也叫做《精神病患者》,算是希區柯克最負盛名的一部。這部片子的內容豆瓣已經有簡介,故事情節起伏波盪,引人入勝,可惜我看的是騰訊剪輯過很多場景的片子,覺得意猶未盡。黑白片子充滿了陰鬱恐懼的氛圍,哥特式的住宅和地下室,讓整個事件充滿呼嘯山莊式的懸疑驚悚,黑夜和雨夜增加了恐怖的縱深感,提升了觀眾的緊張情緒和焦慮程度,在那個年代實屬難得。

其中最令人覺得詭異的場景莫過於浴室謀殺那短短一分鐘的鏡頭,已經是好萊塢電影史上經典的場景之一。這幾十秒的鏡頭裡面其實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謀殺和恐怖,而是通過蒙太奇手法將女子的多個身體特寫鏡頭組接在一起,重點突出女主被殺時候的恐懼和害怕,突出兇手的殘忍程度。

希區柯克拍攝電影還喜歡用重複突出的鏡頭傳達懸疑的導火線,反覆出現錢包的特寫,設置懸念,也反映人性的貪婪和害怕心理,表現出人物的恐懼心理和犯罪感,同時有利於觀眾一起參與到劇情中去,切身感受到人物的情緒。

希區柯克還善於用心理學知識剖析人物,體現人性的荒謬。整部片子中的精神病患者就是貝茨,他喜歡偷窺女租客,通過一個孔觀看房客的動態,是一名性變態者。他還戀母,具有雙重人格,他用母親的身份殺了每一位對自己有威脅的人,母親的虛構最終被識破,但是他的整個心靈已經被母親的人格佔據,沉迷於此,還露出勝利的微笑,令人膽寒。最後心理學家詳細剖析了他的雙重人格,謀殺揭秘,懸念揭開。

也許,希區柯克的《驚魂記》對現代的我們來說已經沒有多少驚悚可言,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他的懸疑片獨樹一幟,風格獨特,剪輯奇妙,是世界驚悚懸疑片的始祖。另外強烈推薦希區柯克的《後窗》,如果你對人性心理和懸疑感興趣的話。


這可以說是人格分裂系列電影的始祖級作品了。
結局很出乎意料,影片屬後十分鐘腎上腺素飆升系列(前幾十分鐘也不低)。
影片的配樂也是一大特色,能很好地營造出一種驚悚感。
據說有很多鏡頭(有些還是挺嚇人的)和劇情都具有開創性意義。比如那個推車下水銷毀證據的鏡頭,在《看不見的客人》和《誤殺瞞天記》中也有出現。


女主角拿到四萬美元的時候,我以為她會邊逃逸邊打電話給情人然後一起私奔,然而她沒有。她先獨自開車去了城外。 我以為到了小旅館,諾曼對她的好奇,會是這部電影浪漫的一小環。結果他開始變得令人叵測。到了諾曼與母親那段小小的爭執,我以為這是一位有著戀子情節的母親在嫉妒發狂。結果是一位有著戀母情節的男人在發狂。到了女主角被遇害,私人偵探已經偵查到了小樓房的時候,我以為他是一把揭開真相的鑰匙,結果他遇害。到了山姆和姐姐駕車前來的時候,我多害怕在她打開1號房門的時候已經被諾曼發現,結果她沒有。姐姐才是發現了秘密。我以為那位婦人轉身是正在哭泣的淚痕,因為「她兒子」把「她」藏在陰冷潮濕的地方,結果轉身是乾屍。我以為事情的轉折還在於,在門外衝進來的是真正的老婦人,結果是諾曼的第二個人格。我以為最後是諾曼終於發現了自己第二人格的狀態,進而精神奔潰,不知道自己犯罪的種種,所以檢察官才會用「是」「也不是」來回應。結果是腦袋的「母親」已經佔了上風。希區柯克,驚魂記,把我所有以為的以為全部都扭來擰去,不給心臟一刻喘息,我真的不知道等下事件會變成什麼樣子。他成功讓觀眾在一部電影內, 把所有角色的緊張焦慮不安全部給體驗個遍,真的真的真的非常佩服他。


這個故事最深刻的道理是

遠離神經病
還有,不要做壞事


第一次看時我就猜中了真相
那個年代的驚魂記
確實是代表作
畫面和配樂營造的氛圍挺不錯的
當然現在看來沒有那麼多震憾


推薦閱讀:

TAG:電影 | 娛樂 | 懸疑電影 | 希區柯克 | 驚魂記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