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魔戒/指環王3》得了那麼多奧斯卡獎,而《魔戒》《霍比特人》其它幾部卻得了很少?

為什麼《魔戒/指環王3》得了那麼多奧斯卡獎,而《魔戒》《霍比特人》其它幾部獲得的奧斯卡獎卻少很多?這個系列裡的六部電影差距有那麼大嗎?


霍比特人的質量確實遠遜前作,沒得獎實屬正常 。

魔戒三部曲質量都差不多,或許第三部更好一些(戒1的IMDB評分為 8.8, 戒2為8.7,戒3為8.9)。
得獎多的另一原因是情懷......戒3是完結之作,評委們或許是出於向這一系列電影致敬的想法而多給了它幾個獎。
例如戒3得的最佳影片獎(1、2沒得)其實是授予整個系列影片的。


指環王3的榮譽是屬於整個系列的
霍比特人系列么,you deserve it,情懷而已


其它的先不說,《魔戒3王者歸來》與《霍比特人3五軍之戰》無論在劇情、內容、人物、特效場面、熱血、震撼程度、氣勢上都差別很大吧,《王者歸來》真正是奧斯卡級別,《五軍之戰》則太令我失望了,情節和激情都不夠。完全不像同一個導演十年後的水平,反而成了為讓人重溫《魔戒》的「前傳」而已。


霍比特寫作時候是童話故事,那時候中土怎麼來,霍比特是什麼,巫師甘道夫從哪來,矮人從哪裡有什麼歷史,龍從哪來,這些托爾金都不知道。除了霍比特之外,巫師,矮人,龍都是童話的常見元素。比爾博的魔戒真得只能隱身,不會蠱惑內心也不是至尊魔戒。
而魔戒寫作時中土歷史已經有大概構建,歷史和宗教哲學意義都有眉目了,每個人物代表的東西不同,形象更加飽滿。巫師來到中土有責任使命,甘道夫就更加具體。魔戒的特殊意義也就體現出來了,這有很深的哲學含義。魔戒是奇幻史詩,霍比特只是童話故事。
再從電影說,彼得拍魔戒本來只想拍兩部,感謝新線老闆說要拍就拍三部。初始設定投資1.8億,資金很緊張的,人物道具製作很節儉,而且彼得拍攝的時候一再強調:我們不是在拍電影,而是在重現一個曾經真實存在過的世界。這是劇組的理念,維塔工作室用了很多創新技術。最後因為前兩部的成功,追加了一些投資,但是可以看到這些都是融資,老闆拉贊助廣告的方式,不是自掏腰包投資。劇組大量使用紐西蘭當地的廉價勞動力和志願者。所以魔戒電影是空前的傑作。
再看霍比特,用營銷的話叫炒魔戒冷飯,用經濟學的話叫搭便車!公司拍攝目的就是要圈錢!甚至最初導演都不是彼得傑克遜。這時候魔戒劇組的演員挺老了,想拍好也力不從心,年輕的也大牌了。霍比特投資巨大,影史應該拍得上號的,貌似5億還是6億刀。所以預算充足不必精打細算好多東西也就沒那麼細緻了。而且五軍之戰結尾太倉促露了好多東西。
最後是奧斯卡的文化,奧斯卡叫學院獎,影迷很關注,但是業內卻很多人不在乎。奧斯卡有個文化就是不喜歡虛擬的,所以像穿越星際和布達佩斯大飯店基本不考慮。星球大戰和魔戒則是空前絕後的才能打破學院派的偏見,力排眾議技壓群雄拿獎。魔戒拿了很多技術和造型的獎,這些在技術積累在拍攝霍比特時輕車熟路,一脈相承,評委當然不會再給獎了。配樂的話Howard Shorn確實功力衰退。奧斯卡另外的一個文化就是補償,比如一個人連續入圍都沒得獎,很可能某年入圍但是不是最佳也會拿獎,那個最佳就悲催了。據說聞香識女人的帕奇諾就是如此。所以魔戒前兩部沒獎一方面學院派的偏見一方面就看你全系列的效果,結果王者歸來眾望所歸了。

最後說霍比特雖然是公司圈錢但是也對得起觀眾的。維塔工作室是世界特效最好的公司,你看看大鬧天宮什麼的國產那個渣渣效果。電影用了48幀技術可惜大陸沒採用。
我的話就是路人看特效,粉絲看情懷。
中土的一草一木,都真實的在你眼前,多看幾次又如何。


首先,由於《霍比特人》與《魔戒》系列本身故事的先後關係,《霍》本身故事情節上就相對有些單一。其實無論是特效還是演員的呈現都不遜《魔戒》。只是故事情節和場面上沒有老三部更加豐滿和宏大。
其次,由於《魔戒》誕生的時候還沒有諸多優秀的大片,剛剛看到的時候用兩個字形容就是:震撼。如今電影市場的繁榮,也造就了很多視覺盛宴,《霍》的特效再優秀也喚不起初見大片是的激動。
可以想像,從前吃不起肉的時候聞到肉味都會流口水。現在滿桌的雞鴨魚肉都覺得膩了,一樣的道理。


其實我覺得(很多看過的朋友也說)指環王1是最好的,指環王3橫掃奧斯卡創下11座小金人神跡是對系列的總結。


我倒是覺得魔戒第二部是最好的,狼騎士遭遇戰印象深刻,特別是聖盔谷之戰,那種感覺太震撼了


推薦閱讀:

《魔戒》里幾枚戒指的下落?
美國電影攝影(Cinematography)的藝術水準是否在下降?

TAG:電影 | 奧斯卡 | 美國電影 | 魔戒 | 霍比特人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