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的《錦瑟》,表達了哪些思想感情?


高中的時候學《春江花月夜》,鋪天蓋地的「孤篇壓倒全唐」,我很悲憤。《春江花月夜》是不錯,但是也就不錯而已,如果一定要說什麼壓倒全唐,那就壓除李商隱之外的全唐好了。

在我心目中,真正的孤篇壓倒全唐之作,只有《錦瑟》。如果再主觀一點,《錦瑟》不用四聯全上,只用一聯就可以壓倒其他所有的詩。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錦瑟》的解釋無比之多,愛情失意說、政治受挫說、悼亡說、自傷身世說、懷才不遇說……從古到今的名家,說了無數,都沒說到點子上。

為什麼一定要將其中的感情挖得條分縷析,跟參考文獻一樣寫得句句分明?為什麼一定要將其中的感情對應到詩人的某些具體事件,跟盜墓一樣破壞整體、販賣奇珍?為什麼糾結於詩中所用的典故,卻不去感受所有物象抒寫的氣韻?

整首詩的迷惘和悲傷,在這一句達到了巔峰。滄海月明,藍田日暖,眼前是一幅寥闊而溫暖的畫卷。滄海之中有明珠鮫人,暖陽之下有美玉生煙,華貴而奇異。

可是我每次讀到這一句詩,都泫然欲泣,這其中的感情太過複雜。月光雖然明亮,大海雖然宏大,卻有掩不住的清冷。那麼陽光呢?總歸是溫暖的吧?可是我看到一個人,雍容華貴如明珠美玉,行走在最燦爛的陽光下,卻依然凄神寒骨。

就是這樣寥闊、溫暖、高貴、美好的畫面,沒有一個字用了代表悲傷的物象,更別提什麼「凄凄慘慘戚戚」;滄海還是滄海,卻分明不是「直掛雲帆濟滄海」的滄海;明月還是明月,卻分明不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明月;暖陽還是暖陽,卻分明不是「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的暖陽;美玉還是美玉,卻分明不是「玉人何處教吹簫」的美玉。

一切都不一樣了。

迷惘和悲傷彌散開來,無處解脫,無可逃離,無人訴說。

含蓄蘊籍,洶湧澎湃,千載之後,依然讓人潸然淚下。情不知何所起,悲不知何所終,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推薦王蒙《一篇錦&<瑟解&>人難》中的解釋。
《錦瑟》,成詩以來多少人給它評註歸類,悼念亡妻、感懷身世,都是難以考證,難及此詩的意境。王蒙的觀點視野更廣,此詩也許包含了悼亡、感懷,包含詩人一世的五味雜陳,絕不是一首小情詩那麼簡單。表什麼情?表難表之情,人生有多少困惑是說不清道不明的,付諸義山的詩方覺與美更近一步。
多嘴一句,網上有很多解釋誤導了最後一句「只是當時已惘然」。正確的意思應該是」只是那個『過去』已經惘然了「,遙遠不清如夢如幻了。主語是」當時「,而不是詩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搬運工的分界線
---------------------------------------------------------------
王蒙:一篇《錦瑟》解人難

「一篇《錦瑟》解人難」,從北宋到清代至今,許許多多學人詩家討論李商隱的《錦瑟》,深鉤廣索,密析暢思,互相引用,互相啟發,互相駁難,雖非汗牛充棟,亦是洋洋大觀。一首僅僅五十六個字的「七律」(加題目不過五十八字,但幾乎所有的解人都認為此題不過取首句頭二字,相當於無題,那就是56+2-2還是五十六字了)引發出這麼聰明智慧學問考證來,在詩歌研究領域,確實並不多見。

「追憶」「當時」,筆者則是在沒有什麼學問考證的情況下讀這首詩的。少年時代,初讀《錦瑟》便驀然心動,覺得詩寫得那麼憂傷,那麼婉轉,那麼雅美。那時我根本不知道望帝化杜鵑的典故,根本想不到類似「錦瑟」「玉煙」「珠淚」等字面上談不上「隱僻」(明代詩論家高對商隱詩風的概括)的字詞也連接著那麼多書卷掌故,雖不能解,卻能欣賞,並能背誦上口。其意境、其情緒、其形象的幽美與形式的完美、其音樂性,似乎都是可以用現代人平常人平常少年的平常心感覺到的,也是完全接受得了的。

及長及今,病中憑興趣讀了些與商隱詩與《錦瑟》有關的書文,才瞠乎於解《錦瑟》之複雜深奧紛紜。宋代劉攽提到「錦瑟」是令狐楚家丫環的名字。宋黃朝英又假託蘇軾名義說此詩是詠瑟聲的「適、怨、清、和」。清朱鶴齡、朱彝尊、馮洗、何焯、錢良擇以及今人劉開揚先生等認為是悼亡詩。何焯、汪師韓以及今人葉蔥奇、吳調公、陳永正、董乃斌及安徽師範大學中文系古典文學教研組諸先生,則認為此詩是詩人回首生平遭際、有的還特彆強調是政治遭際之作。吳調公先生明確此詩應屬於「政治詩」,而須與多首屬於愛情詩的《無題》相區分。葉蔥奇先生認為此詩「分明是一篇客中思家之作」。程湘衡以為「此義山自題其詩以開集首者」,就是說以此為序,概括回顧反思自己平生詩作。周振甫、錢鍾書二先生亦主此說。錢先生在《談藝錄》中更具體分析錦瑟猶「玉琴」喻詩,首兩句言「景光雖逝,篇什猶留」,三四句言作詩之法,五六句言「詩成之風格或境界」,七八句言「前塵回首,悵觸萬端」,等等。

筆者才疏學淺,不敢炒熱飯而露底虛,這裡只不過是想探討一個問題:何謂解詩,何謂詩解,何謂解人,如何區分解詩的正誤,如何解釋一般人時人對這一難解的詩的喜愛呢?

「詩無達詁」說明了解釋的困難,但也沒有說「詩也無詁」。詩仍然是需要解釋可以解釋的,不準解釋於詩無補,也行不通。那麼我們平常(即包括一般讀者當代讀者一首首詩所需要了解的)所說的對詩的解釋,究竟包含著一些什麼樣的意思呢?

第一層應是詩的字面上的意思,每個字、詞、語、句和上下文關聯的意思,包括文字的諧音、轉義、語氣、典故。沒有這方面的起碼知識和判定,當然很難讀一首詩。例如「此情可待成追憶」句,有解釋「可待」為「豈待」之意,而我們的舊詩是不標問號或逗號的,這當然有點麻煩也頗有趣。「當時」亦有解作今時即現在時的,與彼時即過去時不同,而我們的動詞又不分加不加ing或者ed。這樣,「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的《錦瑟》最後兩句,也就不好解釋了。看來,字面解釋亦殊不易。但一首詩能夠長期流傳廣為流傳,終應證明此詩整體字面上沒有什麼不可能的地方,只不過一些解釋留有彈性、留有變通的餘地罷了。

從字面上看,「錦瑟」就是「錦瑟」,何必是無題呢?援引詩中字為題即無題么?那為何不標無題呢?那時又沒批過「無標題」。有題又如何?有的題力圖把一切告訴讀者,也有的題不過是個影壁,是個記號罷了。從錦瑟及其弦柱開始,寫到華年,寫到迷蝴蝶與托杜鵑故事,寫到海、月、珠、淚與田、日、玉、煙之景觀,歸結為惘然之情,此詩是從錦瑟出發(是興還是比還是賦就不能僅從字面上看了)寫詩人的惘然之情的。這樣說雖嫌淺俗乃至鄙陋,卻應是探討的出發點。對嗎?

第二層是作者的背景與寫作的觸發與動機,就是作者因何要寫此詩。這實際上是從創作論及作家論的角度來解詩,這就需要許多歷史、傳記、文化背景、創作情況資料方面的積累,需要許多考據查證的功夫。如果不了解牛李黨爭、義山與王氏的婚姻、王氏的夭亡、商隱仕途之坎坷等情況,當然也就無法做出悼亡、感遇等推測。如不知舊版《玉溪生集》《李義山集》多以此詩為開篇,也會大大影響詩序詩憶詩論說的信心。至於令狐家是否有婢名「錦瑟」王氏是否喜奏錦瑟?商隱是否精通音樂適、怨、清、和之律與偏愛錦瑟這一樂器,這就更需要過硬的材料了。所謂「聚訟紛紜」,往往偏重於這方面的歧見。

這樣的對作家創作背景緣起與創作過程的研究雖然符合從孟夫子到魯迅的「知人論世」的主張,卻也有兩個難處。第一,往往缺少過硬的與足夠的材料,特別是古代詩人作家的情況,常常是一鱗半爪,真偽混合。因此許多見解、推測、估計,論者一廂情願的想像的成分有可能大於科學的、合乎邏輯要求的論斷的成分。如《錦瑟》乃政治詩說,根據是李商隱一生政治上坎坷失意,卻並沒有他寫此詩抒發政治上的不平之氣的任何佐證。再如令狐丫環說,究竟今天誰能論證清楚令狐家有還是無這樣一個丫環呢?即使確有這樣一個丫環,又怎樣論證《錦瑟》一定是為她而寫呢?即使令狐家絕無此婢,又怎樣論證李商隱畢生不可能遇到過一個名錦瑟的女子,引起他愛情上的悵然惘然之情呢?或謂「若說是一時遇合,則起二句絕不能如此摯重」(見《李商隱詩集疏注》第2頁),這話當然深有其理,但做詩不是有由此及彼的「興」法嗎?從一個無緣相愛相處而又給自己以美好印象的女子身上聯想起自己的愛情生活愛情苦悶,聯想起自己一生愛情上事業上政治上的不如意,這又為何不可想像呢?這裡,不論是全稱的肯定判斷或否定判斷,似乎前提都還不充分。紛紜聚訟的結果肯定是莫衷一是。

第二,即使作家死而復生,陳述講明自己的寫作緣起和過程,又如何呢?即使我們的論者掌握了可靠的「海內孤本」「獨得之秘」,以至能相當詳盡準確地複述作家的寫作情況,這些材料與論斷的傳記學史學意義仍然會大於它們的文學意義。我國古典詩作中,題明寫作緣起的並不少,如王勃詩《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為人熟知,除了專門家誰又在意王勃此詩具體對象呢?「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一聯,概括性強,氣勢也好,其文學意義社會乃至政治意義不知超過送少府外放做官多少倍!再如「訪×××不遇」這一類的詩題,又怎能概括得了詩的具體意蘊?一個作家的寫作緣起很具體很微小很明確,但是一篇感人的作品卻往往包含著巨大深刻的內容,包含著作家本人的人格、修養、追求和畢生經驗,包含著作家所處時代、國家民族地域許多特徵,其內涵甚至大大超過作家自己所意識到的,這不已是很普通的常識了嗎?現在回過頭來說《錦瑟》,即使證明它確實是寫一個女子或一張瑟或瑟樂演奏的適、怨、清、和,又能給《錦瑟》這首詩增加或貶損多少東西呢?

第三層,對於一般讀者來說,最重要的是詩的內涵,詩的意蘊。這既與作家創作緣起有關,又獨立於作家意願之外。拿《錦瑟》來說,則是它的意境、形象、典故和精緻完美的語言與形式。一般讀者喜愛這首詩、閱讀吟哦背誦這首詩,應該說首先還是由於美的吸引。它的意境美、形象美、用事美、語言美、形式美是充滿魅力的。其次會著迷於它的惘然之情,它的迷離之境,它的蘊藉之意。「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這兩句琅琅上口,文字幽雅卻絕不艱深。從錦瑟、起興回憶起過往的年華,這個基本立意實在並不費解。「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回憶之中產生了(或瀰漫了、籠罩了)類似庄生化蝶不知己身何物的迷惑,回憶之中又萌發了類似化為杜鵑的望帝的春心。或解為去回憶那種類似庄生夢蝶杜宇化鵑的內心經驗,也可以。就是說,這裡表達的是一種失落感與困惑感,更是一種幻化感:庄生化蝶,望帝化鳥,幻化不已。

失什麼惑什麼化什麼?詩人沒有說,一般讀者亦不必強為之說。華年之思化為詩篇,生化為死,青年化為老年,胸有大志化為一事無成,愛情的追求化為失卻都說得通。「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神遊滄海藍田,神交明月暖日,神感珠淚玉煙,又寥廓又寂寞,又悲哀(淚嘛)又溫暖,又高貴(珠、玉、月、日)又無奈(有淚生煙,都是自在的與無為的啊),又闊大(海、藍田)又深幽(淚也煙也轉瞬逝去也終無用場也)又艷麗;又迷離又生動(孤立地解釋中間四句其實是生動的),又阻隔(神秘)又親切。這是什麼呢,當然不是詠田詠海,詠珠詠玉,不是詠瑟詠物,而是吟詠自己的內心世界,自己的精神生活,自己的內心感受。內心不過方寸之地,所以此詩雖有海田日月字樣並不令人覺得詩人在鋪陳擴張,此詩並無宏偉氣魄。內心又是包容囊括寬泛的,其中不但有庄生望帝,蝴蝶杜鵑,滄海日月珠玉,而且有愛情,有藝術有詩,有生平遭際,有智慧有痛苦有悲哀,其核心是一個情字,所以結得明明白白:「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寫惘然之情。為什麼惘然?因為困惑、失落和幻化的內心體驗,因為仕途與愛情上的坎坷,因為漂泊,因為詩人的詩心及自己的詩的風格。更因為它把詩人的內心世界寫得太幽深了。

一種淺層次的喜怒哀樂是很好回答為什麼的,是「有端」可講的:為某人某事某景某地某時某物而愉快或不愉快,這是很容易弄清的。但是經過了喪妻之痛、漂泊之苦、仕途之艱、詩家的嘔心瀝血與收穫的喜悅及種種別人無法知曉的個人的感情經驗內心經驗之後的李商隱,當他深入再深入到自己內心深處再深處之後,他的感受是混沌的、一體的,概括的、莫名的,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因而是略帶神秘的;這樣一種感受是惘然的與「無端」的。這種惘然之情惘然之感是多次和早就出現在他的內心生活里,如今以錦瑟之興或因錦瑟之觸動而「追憶」之抒寫之么(我傾向於此說)?或是從錦瑟(不論是一件樂器,兩個字,類似「玉琴」的一個借喻典故或一個女子的名字,一個女子)得到即時——「當時」的靈感衝擊從而獲得了幽美婉轉的惘然之情?對這兩種可能的解釋各人又如何能是此非彼呢?

此詩首二句與尾二句其實還是相當明白的。有了「思華年」做嚮導,有了「情惘然」做總結,也就不至於聚訟於庄生望帝滄海藍田之間了。思華年思出了蝴蝶杜鵑淚珠煙玉,情惘然惘成了「迷」、「托」、有珠淚之滄海與生玉煙之藍田。鄙陋之見,能無太廉價及少學乏術之譏乎?

第四層是欣賞者個人的獨特的補充與體會或者某種情況下的特殊發揮。例如我在六十年代就對引用晏殊名句「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來講國際政治大為嘆服。情種從《錦瑟》中痛感情愛,詩家從《錦瑟》中深得詩心,不平者從《錦瑟》中共鳴牢騷,久旅不歸者吟《錦瑟》而思鄉垂淚;這都是賞家與作者的合作成果。我們還可以設想,知樂者認為此是義山欣賞一曲錦瑟獨奏時的感受——如醉如痴,若有若無,似煙似淚,或得或失。除了音樂,哪種藝術能這樣深入地卻又是渾然地打動它的欣賞者呢?這恐怕可以說得通。我們還可以設想一個旅行家、一個大地與太空的漫遊者在他晚年時候對他的漫遊生活的回憶。再設想一個愛因斯坦式的科學家從這首詩中獲得做學問的體味吧——何自然萬物之無端也,以有涯逐無涯,何光陰之促迫!功成業就而兩鬢已斑,未竟之志雖有春心已無青春年少矣!或功未成業未就而此身非有,鳥乎蝶乎,將有托乎?茫茫廣宇,人類智慧之珠上凝結著多少淚水!還有多少科學真理如美玉而埋在藍田之下,人們略察端倪如玉之或有之煙,何時能開掘出來呢?一切科研成果都需要時間長河的沖刷淘洗,即時即地,誰又能判斷吾人之科學新說的價值故而哪個智者又能不惘然呢?

這樣說下去或有似相聲《歪批三國》之嫌,但筆者雖然性喜調侃意卻不在調侃。我只是想肯定李商隱的《錦瑟》為讀者、為古今中外的後人留下了極大極自由的藝術空間,當然大而無當亦不佳,組合這藝術空間的一句句詩其實是很巧妙很貼切很有情有象的。八句詩如八根柱子,讀者完全可以在這八根柱子建造的殿堂里流連徘徊,自得其樂。

第五層則是對《錦瑟》做學問研究。因《錦瑟》而及李商隱全人全詩,因一詩而及我國的與世界的詩的寶庫詩的海洋文學的海洋,因一詞一典而及天文地理歷史政治哲學宗教語言音韻直到自然科學,那當然是研究不完的。此是以學問而解詩乎?抑或因由一詩而弘揚學問乎?到那時《錦瑟》真是起興了,起中外之才智而興古今之學識,大哉學問,真無涯而壯觀也!吾人自當望洋而興讚歎!

順便說一句,按五層之說,有許多明白如話的詩,至少前三層很容易統一。「床前明月光……」就不必解釋得這麼複雜,也沒有這麼多爭論和學問,同樣是好詩,而且是更普及的好詩。本文沒有偏愛乃至倡導隱僻之詩的意思,也沒有把「五層」割裂的意思。


一九九〇年


「珠」「玉」,自比,「珠有淚」,自傷遺珠;「玉生煙」,美質難埋。「成」「已」無實在意義,僅表示「追憶」「枉然」的時態,可以去掉。
《李商隱評傳》:
《錦瑟》實際上是李義山一生遭遇蹤跡的概括。宋刊義山詩集把它置於卷首決不是偶然的。首聯以「錦瑟」興起,是虛寫。「思華年」三字統攝全篇,是本詩基本主題思想的概括,中四句是純系自傷生平之辭。「庄生」句包含兩方面意思。一方面是實寫,即追憶青年時代仙游生活。「庄生」,詩人自謂;「迷蝴蝶」,喻入道仙游。另一方面又是虛寫,是說自己青年時代有過許多綺麗美好的理想,後來在冷酷的現實生活中逐一幻滅,化為泡影,晚年回憶起來真是既辛酸,又甜蜜。「望帝」句謂我滿腹憂憤,惟有假詩篇以曲傳。「春心」寓遲暮之感。「滄海」句取滄海遺珠之意。意思是說:滄海的遺珠長對明月而垂淚。「藍田」句意思與上句相近,是說藍田的美玉,每臨暖日而生煙。總的說來,這兩句義山自慨不遇。珠、玉,詩人自喻美才;淚、煙,抒寫沉淪不遇之痛。尾聯運用遞進句式,今昔對照,突出詩人內心的惆悵寂寞。詩用反問句式更有力地肯定正面意思:凡此種種遭受,何待今天回憶,就在當時也夠令人惆悵傷感的啊!又詩題曰《錦瑟》,取首二字為題,猶《無題》也。


李義山的詩要從心想,第一次看腦子裡想什麼就是什麼,千萬不能讀不能想。
我們家老先生七十多歲的時候告訴我的原話,當時我六歲,聽錦瑟聽成了景色。
我認為詩存在的意義就是被人感知,如果你情場失意那麼此情就是求之不得的愛情。如果你碌碌無為此情就是義薄雲天的豪情。
義山詩文好在晦澀,教學很少要求賞析,可以最大保留人的想像力,可是他的詩文也過於晦澀導致他極其小眾,讓人一直擔心其作品的傳承。
有些強答,李商隱有關話題太少,無乾貨題主見諒。


錦瑟無端五十弦:無端端多了25根弦,說明此事無中生有。
一弦一柱思華年:每一根都在回憶,我的這個經歷啊,就是………
庄生曉夢迷蝴蝶:蝴蝶x泉邊,某著名歌手參與演出。

望帝春心托杜鵑:研究決定了,這心就託付給杜鵑了。
滄海月明珠有淚:捉放曹好聽吧。
藍田日暖玉生煙:製圖,痛苦。
此情可待成追憶:不禁回憶過去的事情。到了xx年底。
只是當時已惘然:啊?沒聽說過。


人生如此短暫,眼看已將年過半百。這些年,或迷或亂,如夢如幻。現在想來感觸頗多,只是當時迷在之中不得看清罷了。


補充,心急的可以直接看結尾意譯。歷來解讀的誤區就是把背景想得太複雜。作者當時的思想已無可考而且也不重要。可以自傷,可以悼妻,也可以就是喝高了,但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本詩是描寫一種朦朧的心理狀態。就把它當作古代的一首朦朧詩來理解是最自然的。而且歷來的解讀太偏於找典故,過於神秘化,解釋太繞。好像詩人不用典就不高級,事實上高手無須定式,詩人用典故能力很強,不等於一定是用典。

****************************************************************************************************************
最近正好讀過,找不到好的解讀,幾乎沒有能明白解釋的,只好自己琢磨了一陣,這是我發在博客上的解讀。轉載請註明出處。

李商隱~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這是史上最著名朦朧詩,自來沒有定論,但還是可以讀明白的,只是不要想得太複雜

錦瑟:紋飾如錦的瑟
無端:無緣無故

五十弦:很多解釋都牽強。一說瑟二十五弦,五十為斷弦,或者天上之瑟,皆扯。辛稼軒有五十弦翻塞外聲。我認為這句比較直觀的解釋是醉眼迷離,看似五十弦。或者恍惚以為錦瑟無故奏出華美的樂曲,使作者產生追思。不論如何,五十不是實指。

思華年:追憶美好年華。李商隱活了四十五歲,本詩作於晚年,前文提及五十弦,故追憶自己的年華說得通。追憶妻子的年華也說得通,但事隔多年。不知道錦瑟是否遺物,所以大致就是懷舊。竊以為追憶自己的年華更自然一些,此時人生末年,一生的風雨,才華,感情,仕途從眼前飄過,無限感慨,但作者並沒有顯得特別悲傷,更多的是無奈。可以說思華年就給全詩定了中心思想,因回憶流逝的時光而失落。按照這個主題理解很自然,沒必要糾結無憑無據的具體的感情等線索。下面兩句都是思華年的具體表現。

庄生:莊子夢蝶的故事。表達夢與真之間不斷變幻的迷惑。指這裡代表自己。
望帝:蜀主杜宇死後化為杜鵑悲鳴。這句可以理解為我想像望帝一樣拋棄煩惱化為杜鵑,也可以是望帝已然退位,仍然化成杜鵑悲鳴,表示過去之事仍然縈繞不去。因本詩全為描寫感覺似後者更妥。望帝因此可以指自己。如果思念的是亡妻,也可理解為亡妻化作杜鵑勾起往事。
春心:傷春之心情,表達愁緒。不是男女之情。

珠有淚:歷來認為這是用典,鮫人泣而成珠,十分牽強。應該按字面意思,月落水中如珠,水波蕩漾如淚。李商隱用典多,故後人總以為必是用典,其它三句用典,此句必用典。實則詩人自創,更高於用典。如果說跟典故有關,或因典故而起,也未嘗不可,但既難以考證,也沒有幫助。本來字面意思就是非常美的詩句,不能簡單解釋為用典,至少不是直接用典。
藍田:玉山。
玉生煙:《困學紀聞》卷十八:司空表聖云:「戴容州謂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於眉睫之前也。李義山玉生煙之句蓋本於此。」 應該是表達朦朧,不可仔細分辨的感覺

此情:我認為是此種情狀,並非一段具體感情。這樣解釋則此情,可待,當時,惘然不會矛盾。此情就是思華年的心情,這一句是上面兩句的總結。往日已逝,甚至對往事追憶的感覺也留存不住
當時:應該就是現在,正當時,不是過去
惘然:迷茫。

按照現代通常的理解,此情句是過去將來時,懷念的是當年惘然的一段情感。這兩句本身這麼理解是可以的,也很有味道,但放在全詩里就不那麼自然了。可待和當時的時間關係難以理清。而當時惘然則更難以理解。因為不論是懷舊或懷念妻子,有一弦一柱思華年,說明是有一段歷史,不是惘然的一夜情之類。而且全詩描述的重點是當前的感覺,庄生,滄海,藍田全都是在寫當前朦朧回憶的感覺,所以當前的感覺本身是可待追憶並且已惘然的,就像崔健的歌詞,「感覺不到自己想還是不想知道」。這樣理解應該更加自然,也貼近李商隱的整體詩風,而所有那些牽強難懂的說法都迎刃而解。如果按流行理解,突然出現的此情為感情,前文沒有鋪墊,有跳躍脫節的感覺。如果你硬說是感情,我也沒有證據說不是,你也沒有證據說是,所以不妨拋開,按照最自然的節奏發展。

至於說表達仕途或政局的離題太遠,思念中也許包含了那些,但不是主題,不是每個人都像老杜那樣苦巴巴的。詩人未必只對一件事抒情,而是作者多年來的各種積累在當時的情況下的表達本人認為體會詩意本身才是讀詩的重點。而不是費儘力氣去找原因和典故,完全影響了對詩的純粹的欣賞。詩的背景是重要的,但不應該喧賓奪主,生挖背景而偏離了詩詞本身。結果十分牽強。詩詞的意思都不明白怎麼欣賞,挖出來的各種背景和主題又有什麼意義?

綜上,我認為本詩是一首感嘆年華流逝的朦朧詩,大意如下:

錦瑟怎麼無故變成五十弦,錦瑟伴我多年,一弦一柱中都能讓我追思美好年華。往事真的是那樣,還是我的幻想,好像庄生夢蝶,難辨真假,往事早已過去,為何縈繞不去,令我哀傷,就像望帝化為杜鵑仍然悲啼。明月映照在蒼茫海上,恰似明珠,水波蕩漾,彷彿含淚,藍田日暖,良玉生煙,那些往事,就像珠淚玉煙一樣,朦朦朧朧,meiniao不能看個清楚。這樣朦朧回憶的感覺可留待將來重新回味,可是如此虛幻現在就已經茫然失落。

另一種意譯(本人認為略牽強但亦可湊趣),思念亡妻或舊情人:
錦瑟怎麼無故奏響,一聲聲讓我追思我們的美好年華。是我在夢中,還是你化作杜鵑啼唱?明月映照在蒼茫海上,恰似明珠,水波蕩漾,彷彿含淚,藍田日暖,良玉生煙,思念的感覺,就像珠淚玉煙一樣,朦朦朧朧,難以捉摸。這樣的情景可以留下來回味,可是我現在就已經茫然失落。


哈哈,我是這樣看的。

這首詩是放在詩集的第一首的,很大可能性是說作者悟到的寫詩標準,起到總綱領的作用。我的歪解如下:

錦瑟無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華年。

不知不覺50多歲了,我開始回首過去的歲月。

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寫詩的目的無非是表達自己,就像莊周的夢寄托在蝴蝶那裡,分不清現實與夢境;就像望帝的感情都託付在杜鵑的悲啼裡面。詩歌,就是我感情的寄託。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好的詩歌應該就像這樣,滄海月明下的珍珠好像能夠流出淚水,以寄託悲傷的感情。儘管珍珠是死物,我為了表達感情,不妨用「流淚」來形容。玉本來是也是冷冰冰的,靜止不動的,我形容其在暖融融的太陽底下裊裊生煙,以動寫靜,可以表達我活波溫暖的感覺。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可惜啊!我現在才悟到寫詩該這樣去寫。過去的幾十年自己完全迷失其中,找不到訣竅。年華易逝,在此把我的詩集《李義山詩集》奉獻給各位,bla..bla...

管窺之見,考究黨勿太追究。。。。


錦 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最近對李商隱比較著迷,覺得李的詩歌反應出來的這個人非常像周耀輝,辭藻華麗瑰奇,一面是一展宏圖的雄心壯志,一面是飛不起來的沉重肉身,無法拋開又不能為外人道的憂愁,兩方夾擊平衡出的結果就是他們一首首晦澀瑰麗纏綿幽峭的詩歌。
從現有的資料看,李商隱屌絲出身,童年父親去世,之後隨母親返回家鄉生活(我覺得這種童年成長環境的變遷對李的性格和情感影響很大,是他後來詩歌形而上層面的源頭,但沒看到關於這方面靠譜的材料),很小就在詩詞方面展露才華,並得到實力派權貴令狐楚的賞識,可以說令狐楚是李商隱仕途的鋪路人。當時唐朝處在牛李黨政時期,令狐楚父子是牛黨重要人物,其對李的賞識除了看中其才華也必然有自己考慮,至少是自己一方勢力的後輩力量。

古代飽讀詩書的文人,彼岸就兩個,一個是封侯留名,一個是江湖泛舟。李當時年輕,作為一個有理想的屌絲青年當然渴望著建功立業封侯留名,但李也許更渴望愛情。於是在李和李黨成員王茂元閨女結為夫妻之後,李商隱不知不覺的就中途變道成了李黨的一員,李在政治上的白痴和對仕途險惡的天真,讓他在李黨徹底失敗之後也成了犧牲品。這是李一生不得志的現實路徑,他的根基本來是牛黨。
在這個背景上我們再來看《錦瑟》也許就好理解了。秦漢時期的瑟是五十弦,秦漢帝國到現在也是華夏世界輝煌的象徵。那前兩句可以理解成,「晚年世俗上來看一事無成的李商隱(他自己也覺得自己很失敗)聽到古琴的聲音,想起了年輕時候的豪情壯志」。
莊周夢蝶,杜鵑啼血,都是典故,裡面用了「迷」和「托」兩個字,可以看出對杜鵑和蝴蝶作者此時的心情不是什麼正面的。這兩句更像是作者想起年少時的豪情壯志後的意識流,為什麼當年那麼有追求的青年現在這樣了呢?過往的畫面再次在腦子裡閃現,都是因為鬼迷心竅,迷上了杜鵑蝴蝶荒廢了年華。
接著「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玉暖日生煙」,肯定否定之後是否定之否定,作者的意識流再次回到自身和理想上面,感嘆自己受到的委屈以及自己一直空有一身抱負而得不到重用的人生。藍田玉暖是個典故,大概的意思是玉成熟 了以後會冒煙,皇帝就會看見來采玉。

最後這句名句太有名,但也許我們誤會了,此情不是說愛情,結合前面的邏輯,這個此情是指自己的志向,這是跟皇帝或者國家等等的抽象權威隔空宣誓,我對祖國和人民的忠心……只是因為杜鵑和蝴蝶啊……唉,反正當時已惘然,有苦難言。

有境界的詩詞大多都是香草美人,因為這是每個人都熟悉,都為此心動過的東西,最能走進人的潛意識。而把愛情或死亡上升到一個非常非常高的高度的詩歌都有一種神奇的魔力,愛情是美好的死亡是偉大而神聖的,而讀詩的人是不可能擁有的,於是放下一切意志癱軟在地並心嚮往之。

以上受喵神啟發而作,感謝命運感謝喵喵[偷笑]


錦 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最核心辭彙是藍田。這個涉及作者生活經歷,藍田在其生命中到底留下什麼軌跡?有何關係?

其他都好說


《錦瑟》,是李商隱的代表作,愛詩的無不樂道喜吟,堪稱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講解的一篇難詩。有人說是寫給令狐楚家一個叫「錦瑟」的侍女的愛情詩;有人說是睹物思人,寫給故去的妻子王氏的悼亡詩;也有人認為中間四句詩可與瑟的適、怨、清、和四種聲情相合,從而推斷為描寫音樂的詠物詩;此外還有影射政治、自敘詩歌創作等許多種說法。千百年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大體而言,以「悼亡」和「自傷」說者為多。

  詩人大量借用庄生夢蝶,杜鵑啼血,滄海珠淚、良田生煙等典故,採用比興手法,運用聯想與想像,把聽覺的感受,轉化為視覺形象,以片段意象的組合,創造朦朧的境界,從而藉助可視可感的詩歌形象來傳達其真摯濃烈而又幽約深曲的深思。

  詩題「錦瑟」,是用了起句的頭二個字。舊說中,原有認為這是詠物詩的,但註解家似乎都主張:這首詩與瑟事無關,實是一篇借瑟以隱題的「無題」之作。

  首聯「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無端,無緣無故,生來就如此。樂器,琴有三弦、五弦;箏有13弦;而「瑟」卻有五十弦。用這麼多弦,來抒發繁複之情感,該是多麼哀傷。古有泰帝與素女之典故,已是哀傷至極了。詩人以這個典故作為喻象,暗示自喻詩人與眾不同,別人只三弦、五弦,而詩人之瑟卻有五十弦之多。真是得天獨厚之天才。暗示他天賦極高,多愁善感,銳敏幽微。比興用得多麼高妙。下一句,一弦一柱,追憶青春戀愛的年華。首聯總起,引領下文,以下都是追憶美好的青春。但又美景不長,令人失落惆悵。

  頷聯的上句,用了《莊子》的一則寓言典故,說的是莊周夢見自己身化為蝶,栩栩然而飛,渾忘自家是「莊周」其人了;後來夢醒,自家仍然是莊周,不知蝴蝶已經何往。下句中的望帝,是傳說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後來禪位退隱,不幸國亡身死,死後魂化為鳥,暮春啼苦,至於口中流血,其聲哀怨凄悲,動人心腑,名為杜鵑。此聯二句,寫的是佳人錦瑟,一曲繁弦,驚醒了詩人的夢景,不復成寐。迷含迷失、離去、不至等義。隱約包涵著美好的情境,卻又是虛緲的夢境。錦瑟繁弦,哀音怨曲,引起詩人無限的悲感、難言的冤憤,如聞杜鵑之凄音,送春歸去。一個「托」字,不但寫了杜宇之託春心於杜鵑,也寫了佳人之託春心於錦瑟,手揮目送之間,花落水流之趣。詩人妙筆奇情,於此已然達到一個高潮。

  律詩一過頷聯,「起」「承」之後,已到「轉」筆之時,筆到此間,大抵前面文情已然達到小小一頓之處,似結非結,含意待申。在此下面,點筆落墨,好像重新再「起」似的。其筆勢或如奇峰突起,或如藕斷絲連,或者推筆宕開,或者明緩暗緊,手法可以不盡相同,而神理脈絡,是有轉折而又始終貫注的。當此之際,詩人就寫出了「滄海月明珠有淚」這一名句來。

  頸聯前一句把幾個典故揉合在一起,珠生於蚌,蚌在於海,每當月明宵靜,蚌則向月張開,以養其珠,珠得月華,始極光瑩。這是美好的民間傳統之說。淚以珠喻,自古為然,鮫人泣淚,顆顆成珠,亦是海中的奇情異景。如此,皎月落於滄海之間,明珠浴於淚波之界,在詩人筆下,已然形成一個難以分辨的妙境。一筆而能有如此豐富的內涵、奇麗的聯想的,實不多見。

  後一句的藍田滄海,也並非空穴來風。晚唐詩人司空圖,引過比他早的戴叔倫的一段話:「詩家美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於眉睫之前也。」這裡用來比喻的八個字,簡直和此詩頸聯下句的七個字一模一樣,足見此一比喻,另有根源,可惜後來古籍失傳,竟難重覓出處。引戴語作解說,是否貼切,亦難斷言。晉代文學家陸機在他的《文賦》里有一聯名句:「石韞玉而山輝,水懷珠而川媚。」藍田,山名,在今陝西藍田東南,是有名的產玉之地。此山為日光煦照,蘊藏其中的玉氣(古人認為寶物都有一種一般目力所不能見的光氣),冉冉上騰,但美玉的精氣遠察如在,近觀卻無,所以可望而不可置諸眉睫之下,這代表了一種異常美好的理想景色,然而它是不能把握和無法親近的。詩中此句,正是在「韞玉山輝,懷珠川媚」的啟示和聯想下,用藍田日暖給上句滄海月明作出了對仗,造成了異樣鮮明強烈的對比。而就字面講,藍田對滄海,也是非常工整的,因為滄字本義是青色。詩人在詞藻上的考究,也可以看出他的才華和功力。

  對於詩人 來說,滄海月明這個境界,尤有特殊的身後感情。有一次,他因病中未能躬與河東公的「樂營置酒」之會,就寫出了「只將滄海月,高壓赤城霞」(《病中聞河東公樂營置酒口占寄上》)的句子。如此看來,他對此境,一方面於其高曠皓凈十分愛賞,一方面於其凄寒孤寂又十分感傷:一種複雜的難言的悵惘之懷,溢於言表。

  此聯和上聯共用了四個典故,呈現了不同的意境和情緒。庄生夢蝶,是人生的恍惚和迷惘;望帝春心,包含苦苦追尋的執著;滄海鮫淚,具有一種闊大的寂寥;藍田日暖,傳達了溫暖而朦朧的歡樂。詩人從典故中提取的意象是那樣的神奇、空靈,他的心靈向讀者緩緩開啟,華年的美好,生命的感觸等皆融於其中,卻只可意會不可言說。

  尾聯攏束全篇,明白提出「此情」二字,與開端的「華年」相為呼應,筆勢未嘗閃遁。詩句是說:如此情懷,豈待今朝回憶始感無窮悵恨,即在當時早已是令人不勝惘惘了。對於一般普通人,往往是人到老年,追思以往:深憾青春易逝,功業無成,光陰虛度,碌碌無為而悔恨無窮。但天資聰敏的詩人,則事在當初,就早已先知先覺到了,卻無可奈何,無限之惘然若失。這就是詩人李商隱,借錦瑟而自況了。

  李商隱一生經歷坎坷,有難言之痛,至苦之情,鬱結中懷,發為詩句,幽傷要眇,往複低徊,感染於人者至深。他的一首送別詩中說:「庾信生多感,楊朱死有情;弦危中婦瑟,甲冷想夫箏!」(《送千牛李將軍赴闕五十韻》)則箏瑟為曲,常系乎生死哀怨之深情苦意,可想而知。如謂錦瑟之詩中有生離死別之恨,恐怕也不能說是全出臆斷。

參考資料:


1、周汝昌.千秋一寸心:周汝昌講唐詩宋詞:中華書局,2006年9月:187-191頁
2、陳國林.高中生必背古詩文:龍門書局出版社,2012年8月:77頁


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繫作者。
作者:Xiao錦(☆_☆)(來自豆瓣)
來源:豆瓣

今天,一夢之中,竟然夢見對於李商隱《錦瑟》一詩的解釋。雖說為一家之言,但是,醒來之後,用理性推敲,竟然覺得…比較合理,給大家分享一下吧…不喜勿噴…
首先,我先闡明一下觀點:詩人寫詩,必定是有自己主線的、明確的思想感情線來貫穿全詩的,即便是用典,其中的隱喻也必定有共性一以貫之。而錦瑟的難以理解之處,也是前人解讀的謬誤所在,都是沒有找到這個連接的思路節點。
莊周夢蝶、杜宇化鵑,之間一定是具有相關性的。同理,珠淚、玉煙,表達出來的思想情感,必定也是一致的、相似的。所以,我的解讀如下:(改寫成了小散文 呵呵 加入了自己的情感):
錦瑟,爾無緣無故,無人知曉,偏偏有五十道弦。每一弦、每一柱,每一種婉轉輕顫、每一次輕攏慢捻,令我脫真入幻,憶起塵封華年中一幀幀畫面。
唉。莊周逍遙,一夢脫俗,化身為蝶;杜宇哀愁,一念絕思,演身成鵑。唉,世人啊,盡去追問莊周夢蝶亦為蝶夢莊周,然而,真幻之間是否就真的有不可跨越的天倪?人是否也可以借著一念,橫渡過真假的鴻溝,達到所思所挂念的彼岸?
回首,人魚感傷流淚,悲情竟化作顆粒圓珠;韓重思念紫玉,冥冥煙氣竟化人形。
我放不下的念、剪不斷的情,是否也可以等待此刻的我穿越真幻,棄絕了什麼虛實,挽住那些夢裡出現、哀念不斷的過往啊!
可惜,情若塵沙,越是緊握,越是忘卻。憶及遺迹,竟已惘然。只留下我在此間不知所措、錦瑟空鳴、唱和著,嘲弄浮生,封結遺憾。
就這樣。我感覺是史上最靠譜了哈哈哈哈哈哈


從《錦瑟》解讀李商隱的四大困惑

——全新解讀《錦瑟》主旨

李商隱被稱為朦朧詩之祖,其詩大量運用典故與比喻,且比喻多為隱藏本體的借喻手法,往往將心中的朦朧情感,化為恍惚迷離的獨特意象,觀之如霧裡看花,思之則飄渺難尋。《錦瑟》一詩尤為突出。該詩成為千古詩謎,甚至被稱為中國文學界的「哥德巴赫猜想」,主要原因是中間兩聯典故描繪出的四幅畫面,包含豐富的象徵意義,涵蘊著人生的幾乎所有境界。而該詩之朦朧,也主要由頷聯頸聯氤氳而出――人生之大,莫若死生無常;處世之困,莫過真幻不分;情感之擾,莫非或喜或悲;學成之惑,莫如或用或藏。生與死,真與幻,悲與喜,用與藏,都是鮮明對立而易於分別的概念,但《錦瑟》一詩卻有意羼雜之混淆之,故其不朦朧也難矣。

  「庄生曉夢迷蝴蝶」,其典故出自《莊子?齊物論》。「莊周夢蝶」的典故主要表現了莊子「齊物」的思想。人生在世,連夢與現實都不能分辨,連自己是人還是蟲豸鳥獸都無法判定,又怎能確切地界定身外之物呢?此為朦朧之第一重。

  「望帝春心托杜鵑」句中的「望帝」,是傳說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後來禪位退隱,不幸國亡身死,死後魂化為鳥,暮春啼苦,口中流血,動人心腑,名為杜鵑。為人的望帝早已仙逝,為鳥的悲啼依然揮之不去。無論從佛家的輪迴轉世說來看,還是從情感與精神兩層面來看,孰能斷言望帝是死是生?此為朦朧之第二重。

  珠生於蚌,蚌成於海。月本天上明珠,珠似水中明月;淚以珠喻,自古而然,鮫人泣淚,顆顆成珠。「滄海月明珠有淚」,眼淚因悲傷而墜落,卻化為價值連城的珍珠,此處「悲」與「喜」相反相成,而老子的辯證法亦把事物看成彼此對立的兩個方面,且這兩個方面互相聯繫、互相依存、互相轉化。他說:「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聲音相和,前後相隨。」明月朗照,滄海微瀾,鮫人有感,淚落成珠。孰能斷言這璀璨的「淚珠」,是悲大於喜,還是喜多於悲?此為朦朧之第三重。

  玉是君子的愛物,是才華的象徵。《禮》曰:「君子必佩玉」,要求君子時刻用玉的品性要求自己,規範道德,用鳴玉之聲限制自己的行為舉止。藍田是有名的產玉之地,藍田玉躋身三大美玉之列,馳名至今。「藍田日暖玉生煙」,此句寫藍田山為日光煦照,蘊藏其中的玉氣,冉冉上騰,但美玉的精氣遠察如在,近觀卻無。美玉深埋地下,對士子而言意味著不受賞識,或是不願出仕。而其上若有若無的煙氣,又隱隱暗示著李商隱對入朝為官的悠然神往和對湮沒無聞的心有不甘。

  從個人身世看,李商隱捲入了晚唐有名的「牛李黨爭」。無論是「牛黨」還是「李黨」得勢,李商隱都沒有機會晉陞。官場失意和晚年喪偶使他篤信起了佛教,後不久即病故。李商隱原想置身於牛李黨爭之外,結果卻兩邊不討好。年少才高,卻被捲入晚唐的政治漩渦,進退維谷,懷才不遇,竟致終生潦倒無為,經歷之慘可謂古今罕見。古代的讀書人,多有「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的理想,連「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的李白,也有「仰天大笑出門去」、「五侯七貴同杯酒」的得意與誇耀,何況命途多舛的李商隱呢?然而嚴酷的現實,似乎又讓他萌生了退意。真可謂欲走還留,欲說還休。此為朦朧之第四重。

  《錦瑟》所呈現的,是一些似有而實無,雖實無而又分明可見的一個個意象:庄生夢蝶、杜鵑啼血、滄海珠淚、暖玉生煙。死生無常,真幻不清,或喜或悲,或用或藏,這是自然人、社會人、情感人、學問人最大的困惑。從另一角度看,「庄生夢蝶」和「滄海珠淚」體現了李商隱的道家思想(前者體現莊子的「齊物論」,後者體現老子的「辯證法」),「望帝啼鵑」流露出他的佛家思想(輪迴轉世說),而「用」與「藏」的困惑其實就是儒家「兼濟天下」與「獨善其身」的糾結。由此可見,通過本詩,李商隱從唐代盛行的「儒釋道」三教的角度,對自己的坎坷人生進行了形而上的哲學思考,列出了自己曾經百思難解的「四大困惑」。

  本詩的主旨歷來有多種解讀,但無論「悼亡說」、「戀情說」還是「自傷身世說」,往往只涉一點,不及其餘,自然難免聚訟紛紛,莫衷一是。如「悼亡說」主要依據「望帝啼鵑」,「戀情說」主要依據「滄海珠淚」,「自傷身世說」主要依據「暖玉生煙」,都不能對全詩進行整體解讀。關於本詩的主旨,作者其實已經進行了明示:尾聯中的「惘然」二字,指的就是頷聯頸聯提及的「四大困惑」。只不過「困惑」再多,早已往事如煙,是非功過又有何人評說呢?此時的李商隱,早已擺脫了一事一物的桎梏,思接千載,視通萬里,由「不惑」而「知天命」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錦瑟》又何嘗不是唐代的《天問》與《離騷》呢!


李商隱的這首詩信息量太豐富,實在沒有空全部都分析寫出來。還有,李商隱在這首詩中包含了太多的情感,那就只說其中一種吧。。。。

人嘛,同樣的才華,卻有不同的命運,這是人生第一嘆。而且,人生更加讓人惋惜的事,人在最高峰的時候,自己還以為自己能走更高,結果拒絕了一些實際上對自己來說已經是超值的大禮包,等自己走下坡路的時候回頭一看,我的天啊!我錯過了一世繁華!!

那首先第一嘆,什麼是同人不同命呢?李商隱這樣表達——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沒運氣的,只能在夜裡偷偷地發發光,就說你的本質有珍珠那麼貴重,沒人看得見沒人重視,你只能掉眼淚……懷才不遇,洗洗睡吧

反過來,太陽(皇恩浩蕩)照到的地方,你的才華就會騰空而起,世人仰望……遇上貴人,被人發現,施展才華,揚名立萬,也許他跟上面所說的珍珠的才華是不相上下,但問題就他有飛黃騰達的命!

李商隱的意思是說,我自己的實力我的IQ我的才華,我統統知道,我就他媽缺一個機遇……什麼都跟當宰相的一樣,但我就不可以當宰相!

所以人生不甘心的第一定律是----我不可以

然後接下來說第二個遺憾。人總有那麼一段時間,突然時來運轉,做什麼事情都順利,像有一股無形的力量推著你走,很快就到達人生的高峰。你甚至覺得,你還沒有怎麼認真出力,已經走到了一個很領先的地位,題目只馬馬虎虎做了一半,已經屠夫變狀元!哈哈哈!你對你的將來充滿期待,認為只要你用心努力一下你的前程將會翻兩倍甚至10倍。

這時,西施走過來跟你說,帥哥,我覺得你還不錯,有心的話就叫媒人過來提親吧?你心裡還想,等我翻了十倍,配得上我的,也只有川普的女兒了,西施你不就土妞一個嗎?。。你就敷衍西施說,等我三年,三年後我事業有成一定回來娶你。。。

西施魂不守舍的說:come on,你現在就娶我,求你了,你現在娶我,我保證永遠都不會後悔,無論你高高低低我都會跟你一輩子!你知道我本來是怎麼樣高傲的一個人,我現在求你了行不行?

你瀟洒地打個響指:小美女,鎮定點,如果你足夠好,我會回來娶你的!然後你就豪情萬丈的走了。。。

結果,你的那個所謂神力,其興也勃、其亡也忽,三個月過後,你的守命星已經變得暗淡無光,高峰守不住,坐滑梯一樣掉下來,侭管你已經實實際際比當初努力十倍,但明顯就是能力被掏空,根本架不住下滑。。。。

一年後,你已經恢復了原來的樣子,你又是平凡的你了。當初簇擁你的記者,不停閃爍的鎂光燈,都好像是一場笑話的背景,隨著人生華彩的落幕而隱去了。。。

你心裡想,好吧,那就娶西施算了。。。。。等到你重新向西施發話的時候,才發現微信里的西施,已經把你拉黑了。。。。沒錯,人家沒變,還是富家女西施,而你自己,又從狀元變回屠夫了

是的,就是因為對自己的實力判斷不清晰,明明自己能娶西施已經是天上掉陷餅了,還以為西施配不上自己,還以為自己能娶川普的女兒。。。陰差陽錯,把原本可以娶到手的西施給拒了。。。

然後你,就門當戶對地娶了一個臉長得跟鍋魁一樣的農村女人,每天都想起本來自己可以摟著西施錦衣玉食地吃軟飯,現在要天天修理地球吃剩飯,感覺比1000個鎚子插在心臟上還疼!!

之後,你都只能在那比馬里亞納海溝還深的怨念和後悔中度過餘生。。。

關於這種心情,李商隱是這樣寫的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不是嗎,在某個時段,西施對你的愛是真實的(此情可待的),而你也有能力承擔,可你頭腦發熱非去打川普的女兒主意不可,自身實力又不持續,後果就是你在人生最高光的一瞬間兩手抓空,沒有撿到最大的麥穗啊!(全他媽成追憶了)

李商隱又深深體會了人生不甘心的第二大定律——我本可以。。。。

最後,李商隱這首詩整篇都在呻吟人生不甘心兩大定律

第一、我不可以;第二、我本可以


轉載

李商隱,號義山,懷州河內人,也就是今天河南省沁陽。雖然姓李,與唐代皇家同姓,卻不是富皇親貴胄。李商隱9歲時,父親去世了,年幼的他,獨自承擔起生活的重擔。

直到他23歲這一年,他到故鄉鄰近的玉陽山的道觀里,讀書備考。這一天,山上的道觀趕上做道場,李商隱也跑去看熱鬧。只見一群女子來到道觀祭拜,為首的女子,衣著華麗,舉手投足顯得十分高貴,而女子身邊的侍女,更是楚楚動人,氣質不凡。李商隱不知不覺看得出了神。原來,為首的女子是桂陽公主,而侍女名叫宋華陽,隨公主入山修道,住在玉陽山西峰的靈都觀里。

不久以後,李商隱通過多方打探,終於和宋華陽相見了,李商隱的才情打動了少女的芳心,很快兩人雙雙墜入情網。

中國李商隱研究會 理事 和洪範

常常是月明星稀的時候,兩個人到玉陽山的中間那個峽谷,山谷里有條河,李商隱就把它叫作「玉溪」。他自號:玉溪生,就是從這兒來的。我去過玉陽山,從東西玉陽山頂的斜坡下來,也要四公里,兩個人在一夜間都下到山溝底下,那要走四公里的路,當時唐朝,就是幾千萬人口,那時人少,動物也多,虎狼豺豹都可能有,兩個情竇初開的年輕人,冒著生命危險,下到玉溪旁,來見自己的情人,那是以性命相求的,我想那是真愛。所以《無題》詩就是愛情成就了他精神上的產品。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李商隱這首《無題》詩,或許表達了他的相思之苦。然而,就在李商隱為情所困時,一場風暴驟然降臨。

這一天,桂陽公主勃然大怒,她發現身邊的侍女宋華陽,竟然懷孕了。在她的逼問下,宋華陽交代了她和李商隱暗中幽會的事情。

桂陽公主不顧主僕之情,把宋華陽遣返回長安,關進長安華陽觀,讓她從此與世隔絕。而李商隱也被逐出了道觀。從此,李商隱再也沒有了宋華陽的消息,開始終日為生計奔波。

一次他在長安的大街上行走的時候,過來了一架帶著華蓋的馬車,正好走到他面前的時候,這個轎子的帘子掀開了,他一看是宋華陽,宋華陽也看到他了,後來,就給他寫了封信,邀請他到華陽觀敘舊,李商隱搖搖頭說,不是那麼回事了,生命的疲憊,和情感上的百孔千瘡,給他留下的是一種情感上的沉重,或者心中是一種苦澀。所以在《錦瑟》詩中,最後兩句「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這首《錦瑟》是李商隱最著名的傳世名作,似乎也見證了他人生最無奈的一次愛情經歷。


如果真要知道一個這麼含蓄的詩人寫了這麼一首含蓄的詩的意思,那怕是只有詩人自己知道了。

所以我來yy一下,拙見 ,輕噴~

此詩作於作者晚年(年紀大了真讓人捉摸不透),對此詩的歷來眾說紛紜。或以為是愛國之篇,或以為是悼念追懷亡妻之作,或以為是自傷身世、自比文才之論,或以為是抒寫思念待兒之筆

而《李義山集注》第一首就是錦瑟!

此為背景~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第一首?第一首!那麼這可能是這是作者的自序!

《漢書郊祀志》:「 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為二十五弦。」後常用以稱瑟


首聯就是說自己也不明白啊,為什麼自己的詩總是那麼的深元凄婉,無由的發大悲音,可是那一句一言都是我情絲的凝結,我歲月的摺疊

次聯就是說詩的內容:對色空人我的迷惑、探究,對皇上的痴心——杜鵑啼血總是該人人知道吧

中聯是說詩的藝術:先是用詞,如海闊,如明月,如珠圓,後是造境,大概是瞭然的話吧:如藍天日暖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於眉睫之前也

結聯是回顧,是嘆 !一情一景如在眼前,可為什麼當時那麼糊塗啊。


你這個問題好嚇人,諸如此類的問題,還比如中學的老師問,詩人想要表達什麼,作者想要闡釋什麼,結合作者生平賞析……
你想通過某人的作品分析某人的意圖,而某人都已經無法開口,你竟然想從我這得到標準答案,嘖嘖,你看向我的時候,心真的很大!
所以題目至少要換成,從這首詩里我們可以讀出什麼或者此詩有哪些可能的解讀角度!
如此之後我才明白我回答不了這個問題嘛!
憑自己的見識,理解一首詩的內涵,折射出的詩的樣子,就是於我而言詩最好的樣子!
而這一切最好與詩人的意圖無關,否則這首詩多可憐啊!


在回答「表達了什麼思想情感」前,我們先要弄清《錦瑟》究竟講了些什麼,我們一聯一聯來看,首先是首聯: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詩的開篇就發問:錦瑟為何要是五十根弦呢?「無端」是「無來由」的意思,在情感上還帶著一絲埋怨,這樣的發問可以稱得上是「無理」了,難道錦瑟作為一種樂器,天生不就是五十根弦的嗎?所以後人評論二字「無理而妙」:

屈復《玉溪生詩意》:以「無端」吊動「思華年」。中四緊承。七「此情」緊收「可待」字、「只是」字,遙應「無端」字。一,興也。二,一篇主句。中四皆承「思華年」。七八總結。詩面與「無題」同,其意或在君臣朋友間,不可知也。

薛雪《一瓢詩話》:此詩全在起句「無端」二字,通體妙處,俱從此出。意云:錦瑟一弦一柱,已足令人悵望年華,不知何故有此許多弦柱,令人悵望不盡;全似埋怨錦瑟無端有此弦柱,遂使無端有此悵望。即達若庄生,亦迷曉夢;魂為杜宇,猶托春心。滄海珠光,無非是淚;藍田玉氣,恍若生煙。觸此情懷,垂垂迫溯,當時種種,盡付惘然。對錦瑟而興悲,嘆無端而感切。如此體會,則詩神詩旨,躍然紙上。

那麼仔細考察一下錦瑟為什麼是五十根弦的,據說瑟這種樂器本來有五十根弦,有次太帝讓素女鼓瑟,覺得音調過於悲傷,就改了瑟的形制,變五十弦為二十五弦。(《史記?封禪書》)李商隱說錦瑟「五十弦」,說的是傳說中的瑟的古制。 至於發問的原因,要看下半聯」一弦一柱思華年。「

這一句的意思很明顯,是說錦瑟的一弦一柱都令自己緬懷起逝去的青春歲月,雖然李商隱寫錦瑟的時候未必正好五十歲,但所謂數字往往是虛指,不管三五九都有多的含義,不必在此上面過分考據,否則就有膠柱鼓瑟的弊病了。

所以首聯基本說清楚了:詩人由錦瑟五十弦生髮感慨,懷念過往年華。這種情感是非常平常的,但稍縱即逝,只有敏銳的人才能把握到它。就像晏殊登高,望見大好河山,卻發出「滿目河山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的嘆息,觸景生情往往都是跳躍性的,所以也富有藝術。

接下來的頷聯用了兩個很有名的典故: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莊周夢蝶和杜鵑啼血。因為典故太有名,所以就不贅述了。一般來說,頷聯的作用相當於文章起承轉合中的承,既然之前提到了青春,那麼承接的就是作者的回憶。莊周夢蝶,本來是一個哲學概念,但是後世的人常常將其簡化,來營造一種分不清現實和夢境的虛幻感。所以這一句,可以理解為作者對回憶的抽象概括。

那麼望帝的故事又和回憶有什麼關係呢?這就涉及到什麼是「春心」的問題。雖然春心可以是春天的心境,但春天本身,就有很重要的象徵作用,象徵新事物,也可以象徵美好純潔的理想,所謂「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就可以暫且將其理解為理想的代名詞。

談到這裡,關於李商隱的理想,如果繼續寫下去就要花很大篇幅,所以這裡只說結論:春心代表了李商隱的最初政治理想,想要出仕報效國家,但這份理想,漸漸被黑暗的現實所侵蝕。這樣解釋,則望帝的典故也顯得很恰當。

下兩句: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已經有些「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的味道了,多個意象並置,所以一個一個的說一下:

滄海、月明:沒有歧義,不解釋。

珠有淚:南海有所謂鮫人,他們哭出來的眼淚會凝結成珍珠。

藍田:地名,在陝西省,盛產美玉。

日暖:和月明相對,一冷一暖。

玉生煙:玉的特點是光潔溫潤,玉石蘊藏在山中,在日光之下,隱隱然有一種光暈冉冉升騰。古人相信偉人和寶物、寶地都會發出一種常人很難辨認的「氣」。

頸聯是最妙趣橫生的一聯,對仗極為工整。但是,這兩句之間的關係是什麼呢?李商隱也有其他句子:比如「紫鳳放嬌銜楚佩,赤鱗狂舞撥湘弦。「」 玉輪顧兔初生魄,鐵網珊瑚未有枝「意象派風格的作品,重點是找到意象之間的關聯,也可以是衝突。至於解釋,引用葉嘉瑩的說法:「私意以為義山乃藉二種不同的意象來表現人生中種種不同的境界和感受,所以這兩句乃處處為鮮明之對比,因為唯有在對比中才能誇張地顯示出境界之不同的多種變化之可能性;如此則無論其為明月之寒宵,無論其為暖日之晴晝,無論其為寥落蒼涼之廣海,無論其為煙嵐罨靄之青山,無論其為珠有淚的凄哀,無論其為玉生煙的迷惘,凡此種種乃都成為了詩人一生所經歷的心靈與情感之各種不同境界的象喻。」

結尾: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最後回歸現實,感慨「此情為何到現在才來追憶,只因為當時心中一片茫然。「題主問的表達了什麼思想感情,就是在問此情是什麼。有人說是懷念愛情,也有人說是悼亡,也有人就認為是自傷年華,個人傾向於最後一種。但所謂詩無達詁,錦瑟一詩正因為有著種種歧義,才如此經典,引人入勝。若一旦坐實,反而失去魅力了。我想最重要的是,讀者可以從文字中,感受到浪漫主義的極致之美,這便足夠了。


讀書不多,但是這首詩讀了很多遍,李商隱用一首詩,寫全了人生的所有困惑苦楚。他的詩集一定是用這首詩來作序的!
看到《紅樓夢》里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想到的,冒犯勿怪。


無端:莫之而為之,天也。命中注定。
五十弦:瑟25根弦,斷裂後方成50根
錦瑟無端五十弦:有著精美紋飾的瑟何故斷了。美好的事物為何以悲劇收場。
一弦一柱思華年:瑟彈出的美好音樂讓人思美好年華時的人和物。
庄生曉夢迷蝴蝶,曉夢,拂曉之夢,很短暫。
望帝春心托杜鵑,死而不已,總有牽掛和寄託。
滄海:廣闊無垠之海
月明:月明星稀,月很孤獨
珠有淚:美好事物背後隱藏著不好的一面
藍田日暖玉生煙:煙只可遠觀,近則不見,一種朦朦朧朧之感。遠觀時美好,近則美好消失不見,並不是那麼回事了。
最後一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推薦閱讀:

古詩鑒賞:鑒別一首詩歌的價值?
請用一句蘇軾自己的詩詞評論蘇軾?
有哪些讓少女心炸裂的詩詞?
有哪些好的讀唐宋詩詞集的軟體?求推薦!
分享下你最喜歡的一句詩或一句詞?

TAG:典故 | 詩詞 | 唐詩 | 詩詞賞析 | 李商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