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永遠不發怒,永遠心態平靜?


方法有很多,有無為法,有有為法。
所謂無為法,就是不需要刻意的做什麼,看清楚實相就行。

什麼實相呢?
從究竟上來說,你並「不存在」,惹你發怒的人事物也「不存在」。這裡說的不存在是指時刻都在變幻著,沒什麼是固定不變的。你現在已經不完全是剛才點開這個回答的那個你了,因為就這麼點時間,構成你的粒子已經有很多更新換代了,你之所以會發怒生氣,說到底是不合你意,但當你發現連這個「你」也並非真實存在的時候,你有什麼好執著的呢。外界的一切也是如此。金剛經里所提到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說的都是這個道理,你了解了實相,可以減少你的煩惱,當你真正地證悟到了空性,而非只是頭腦上的理解,那你就解脫自在了,這些看似負面的情緒煩惱和想法就再也不能粘著「你」了。

上面說的是釜底抽薪的方法,
下面再降格一下推薦一下有為法。
這裡的有為法,就是拿念頭來抵制或者掰回念頭了。還是上面提到的,你之所以發怒,是你遇到的場景不合你意,那麼為什麼會不合你意?為什麼你做不到讓它們合你意呢?說到底,還是你自己不夠強大,你能力不足,這分兩點:要麼是你自身的外在能力不足,無法奮起反抗,但又對現狀充滿抵觸,所以你很生氣,你想通過發怒來證明自己點什麼,而這恰恰是「懦弱」的表現(假裝生氣例外,假裝發怒可以是一種手段),因為強者根本不需要表現什麼,直接做就行了;要麼就是你內在調節自己心理狀態的能力很差,這種能力跟其他技巧一樣也都是可以通過學習而獲得的。總之,根本就是你自己能力還不行,所以會發怒,別人惹到你了,只是按到了你身上的某個「按鈕」,如果你足夠強大,身上就不會有很多「按鈕」。蔡志忠說過「如果你誇我,我就高興,你罵我,我就生氣,那我就不是自己的主人了,這個世界上還沒有人可以偉大到讓我生氣」,這話多霸氣!這是源於他內在的智慧而得出的見解,當你要發飆的時候,可以馬上回憶起他這句話來提醒一下自己。

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傀儡,各種情緒想法牽制著我們,讓自己身不由己。
某種程度上來說人就像瀑布一樣,瀑布從遠處來看像個固定的狀態,但只要你看得足夠微細就會發現瀑布時時刻刻都在變幻著,裡面全都是些不斷流逝和續上的水滴而已。人也是如此,你所有的一切,包括你的生理、心理,你外在所有的關係,都是如此。

人之所以痛苦,很多時候都是腦子造成的,因為喜歡比較,製造差異感,然後抵觸抗拒不接受,通過這種方式來強化自我(用自虐的方式刷存在感)。傻子腦袋不好使,也就沒那麼多痛苦。腦子因進化而變的好用,也因為好用而自尋煩惱,但這不是腦子的錯,最終取決於你如何降服你的心。

如是降服其心


只要看得開,沒什麼做不到的,認識到「憤怒是對自己無能的表達」,就不會怎麼生氣了,孔夫子有個學生(忘了名了),背了個罐子上街,罐子被人不小心撞碎了,他頭都不會繼續走,別人問他為啥這樣,他說:我回頭理論,罐子能夠恢復原狀嗎?

要是有這股子豁達的態度,就不會生氣了。

不過,也不應該追求永不生氣,就我所知,格鬥術中有個技巧,就是打起來的時候要讓自己怒火中燒,好像對方是自己生死仇人一樣,這樣氣勢上就勝過對方,呵呵


海靈格談憤怒

第一種憤怒:
如果有人攻擊我或對我做出不公平的事,我自然會有的反應,這種憤怒驅使我作出有力的反抗,而且給予適當的回應。當目的達成之後,憤怒也會消失。

第二種憤怒:
當我察覺到,我沒有獲得我可以、或者是我應該獲得的東西;或者是我認為我應該去要求、請求一些事情,但是我卻沒有這樣做,我會感到憤怒。
我們會對別人生氣,用憤怒來取代行動,而憤怒也就成為沒有行動的結果。這種憤怒通常會持續很長的時間。

第三種憤怒:
當我冤枉了某人,但我又不想承認我的行為,我便會對那個人生氣。
這就是用憤怒抗拒自己行為的後果,而讓他人來承擔我的罪惡感。

第四種憤怒:
某人給予我太多,使我無法報答,這是難以容忍的,我會帶著憤怒抗拒他的施予。
這種憤怒是以責備的方式表現出來,例如子女對父母表示憤怒,憤怒便代替了接受和感激,這種憤怒使人空虛;或者也會以意氣消沉和憂鬱表示他的憤怒,用以取代接受、感激和給予。
憤怒也會在分離之後以長期持續的的哀傷方式去表現,尤其是對某個死去或是離去了的人,假如我依舊欠他一份接受和感激,或是無法承認自己的過錯及其後果的話,就會表達出這樣的憤怒。

第五種憤怒:
有些人的憤怒是從別人那兒,或是為了別人而承受來的,例如在團體中,有個成員抑壓自己的憤怒,久而久之,團體中另一個成員(通常是最軟弱的那一個)他會亳無理由地生氣。
在家庭內最弱小的成員是孩子,例如母親壓抑對父親的憤怒,其中一個孩子便會從母親那裡承接到憤怒,而對父親生氣。
在一個團體中或是家庭中最弱小的成員,不但經常會承接到憤怒,而且也經常會成為憤怒的目標,例如下屬對上司生氣,但他卻將憤怒壓抑,發泄到更加軟弱的同事身上;或者男人對女人生氣,卻將怒氣壓抑,然後把憤怒發泄在孩子身上。
憤怒的對象通常不只是由一個人轉移到另一個人身上,例如由母親轉移到孩子,而且也是沿著一個方向,由強者轉到弱者身上,所以,縱使女兒從母親那兒承接了對父親的憤怒,她也不會發泄在父親身上,卻是會發泄在一個讓她感到安全的人身上,例如她的丈夫。

第六種憤怒:
有一種憤怒,那是德行,也是能力。勇敢且清楚的面對困難和強權。但那不是情緒作用。

————————————

情緒是有內在原理的,這些原理放之四海皆準,

忽視情緒發生的主因而只顧舒緩、掩飾、抹殺,會讓神志紊亂乃至崩潰。

如同拿塗改液描顯示器以圖重裝系統,無有是處。

在這個誤區上,大多數心法、身法修習者,自以為是如實觀照,但這觀照的背後,有個未被覺察的抵觸動機,真相就被刻意掩蓋了。

執相而求,刻舟求劍,求習慣了再推銷安慰劑,是傷人慧命,瞎人正眼。


無情皆豎子,有淚亦英雄。


足夠強大。一個是財富和權力上的強大,一個是心態上的強大。

這個雖然聽起來挺雞湯的,貌似是廢話,但現實中做起來,感覺也真的就是這麼回事兒。

如果自己的財源和權力來源都是要仰人鼻息的,是沒有什麼獨立性的,那肯定免不了受各種閑氣,免不了要去討好這個,看那個的眼色這種,應對各種各樣的瑣事,這種狀態下的人是不可能不生氣不發怒的。

可反過來說,也不存在完全獨立的財源和權力。

不論多富裕的人、有多高的權位也會受到一些制約,也會感到很多事情力所不及,那是不是意思每個人多少都會生氣?可以說是這樣的。所以永遠不發怒,永遠心態平靜,做不到。只能盡量迴避。

而心態上的強大總結到實際的行動中,個人認為是不去參與不必要的競爭(比如不參與不必要的討論或撕逼)。

盡量保持自己的節奏,不去爭這爭那,不在乎名利。

好吧……聽起來又扯淡了= =。

其實所謂心態強大,也是建立在物質強大的基礎上的。

只要自己的慾望不超出自己的物質基礎,人也不容易生氣發怒,心態也會平和許多。

比如絕大多數的普通人,其實衣食住行吃喝玩樂都能比較舒服的話,就滿足了,不是每個人都想去當首富、成大師之類的,大多數人的慾望,其實是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的,所以總體還是能快樂地活下去。也就是說,不生氣、心態平靜的「秘訣」是注意調控自己的慾望,不能沒慾望,也不能慾望過大。

反之,如果慾望因為某些事情(比如感情受挫、事業受到強勢者壓榨和打擊、來自親友的傷害等等)受到極大的刺激,大大超出了自身能力,這樣的人也就永遠平靜不下來了。

就是這樣的想法吧。


發怒不是錯,這是正常的情緒反應。長久發怒或者發怒導致不好的後果才是錯的。所以要學會正確發怒。


我寫過若干個關於如何不生氣的回答,畢竟我們都會受到「憤怒」情緒影響,生氣的時候也不會有人感到舒服。

不過,若說憤怒沒有任何好處,似乎也並非如此。無論對方提出多不合理、多令人生氣的要求,若自己總是笑嘻嘻接受,一定會讓人覺得「你是個不懂拒絕的濫好人」,反而在心裡看輕你,索性開始控制你的一切。

為了守護自己的尊嚴,有時必須發怒來威嚇對方或提出警告。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用媲美影帝、影后的演技表現「怒氣」。雖然很難做到,但若能控制怒氣,就能讓憤怒的情緒轉化成「不算討人厭的憤怒」或「有益的憤怒」。

有些人像熱水器一樣瞬間就能暴怒,有些人則像佛祖一樣個性溫厚,很少生氣。從人類大腦產生情緒的生理機制來看,不生氣是很難做到的事情。有鑒於此,接受生氣發怒是人之常情,並學會控制怒氣的方法,才是較實際的對策。事實上,每個人控制怒氣的能力落差很大。

不同心理學學派對於憤怒的理論不盡相同,但大致上都包含以下三個原因,分別是「過度忍耐」、「受到阻礙」與「受到不舒服的刺激」。這三點有一個共通之處,那就是自己想做的事情受到外力影響無法完成。

舉例來說,好不容易做完工作可以下班,沒想到主管竟然丟了一份資料過來,要你明天做好交給他。如此一來就會拖延下班時間,原本約好的約會勢必要取消,內心難免抱怨主管怎麼這麼晚才交代工作,甚至覺得今天已經夠忙了,為什麼還要雪上加霜!基於種種理由,生氣是很自然的反應。

不過,從主管的角度來看,他會這麼做應該也是有原因的。或許是他的頂頭上司急著要,或是顧客突然提出要求。商場瞬息萬變,也可能是情勢產生變化,必須立刻應對。在速度決定一切的現代社會中,職場簡直是憤怒與焦躁的溫床。

從前述列舉的三大生氣原因不難發現,日常生活中到處都有憤怒的種子。每個人都有憤怒的情緒,誰也無法避免。

話雖如此,當我們生氣時,無論多努力強迫自己冷靜,也難以通過理智壓抑自己的情緒。

想要控制憤怒的情緒,就必須強化與思考有關的理性部分,也就是大腦前額葉的功能。有幾個思考方法可以鍛煉前額葉,接下來為各位介紹一個簡單的方法。

如果生氣的原因是「沒辦法如自己所願」,不妨降低期待,告訴自己「無法如願以償是應該的」,藉此淡化憤怒的源頭。有些人覺得「我做得到,別人一定也做得到」,這種價值觀或觀念與他人無關,卻很容易不知不覺間加諸在他人身上。正因如此,人才會易怒、很難壓抑怒氣。

當你遭遇挫折或失敗,是否會安慰自己「凡事都有例外,誰都會失敗」、「自己可能也有錯」、「對方也有他自己的價值觀」?如果你能這麼想,絕對可以更客觀地掌握內心湧現的憤怒。

總而言之,感到憤怒時,不妨回頭看看自己的期待是否太高,事情無法如自己所願,人就會生氣;若能將怒氣控制在一定範圍內,則應坦然接受;最後,降低對別人的期望是冷卻情緒的捷徑。


沒良心就行了


不可能,未必是好事,也沒必要這樣要求自己或別人。


把那些會說出讓你發怒的話,做出讓你發怒行為的人都當做AI,而不是真實存在的人。

認定他們存在的意義就是說出這些話,做出這些事,即「讓你發怒」是他們的AI程序設定。

於是當你再看到一堆人跟跳樑小丑一樣,拼了命變著花樣想讓你發怒。

你用以上方式把他們視作AI,久而久之心態就能平靜了。

我現在看到那樣的人真的都不會生氣,只覺得他們可憐...以人的模樣出現在我面前,可惜卻被設定了只能說出那些屁話,永遠都逃脫不了AI的宿命,真是可憐啊....


以我的親身經驗、大概是懶到某一個程度吧......


沒有


可以內心心態平靜 外在表演發怒

至於說永遠 練唄


自己發怒的時候自己能感覺的到,下次試試強制讓震怒的自己冷靜下來,因為接下來要思考事情,發怒的原因是什麼,自己氣自己?陌生人氣自己?親近人氣自己?就在剛才我被朋友氣到了,想發怒但是對方是那種你怎麼發火她都不計較的人,那我只能冷靜下來想想等下要怎麼讓她長長記性了。。工作的事,除非想搞得自己身心更累,不然發怒完還是要面對問題


這種心態跟死人有啥區別,跟機器人有啥區別。
植物人這樣子沒問題吧。


控制自己,給自己定一個行為準則,如:不要在不開心或生氣時做任何決定或行為,這樣便能達到,但是也要讓自己的心情釋放,可以選擇在其他事情上釋放情緒,比如去運動,這是很有效的,羽毛球之類需要爆發力的運動,或者網球之類的需要極度控制心態平衡的運動或許對你的情緒釋放和控制有幫助。

可以去看一看《不抱怨的世界》這本書


你永遠也做不到。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發怒的都是吹牛逼的,別信


情緒不是由理智控制的…
去情緒化
多作事實描述 少做情緒描述
用解決問題的當時思考

會讓你憤怒的本來就是關切己身的
完全去掉情緒還要出個家么


換個問題,可不可以永遠不吃飯,永遠不會餓?


推薦閱讀:

面對從童年持續至今的家庭暴力如何調整心態走出陰影?
如何改變優柔寡斷的性格?

TAG:心理學 | 情緒 | 心態 | 情緒管理 | 負面情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