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圖片加兩條白杠就能營造出 3D 效果」利用的是什麼原理?

1、如圖,微博上看到很多類似的圖片,請問到底是什麼原因或者原理導致這種錯覺的產生?
2、現實中讓人產生錯覺的例子,比如清晰記得某人死亡後來卻證明只是個人錯覺,這又是如何產生的?
ps.知乎貌似無法貼動圖,上網址Sina Visitor System


人都有觀察3D世界,和判斷物體遠近的能力,即所謂深度知覺(Depth perception)。即使用一隻眼睛也可以根據各種線索來判斷物體的遠近。

我們可以通過感知物體的相對大小(Perspective)來判斷。如果兩個物體具有相同的體積,經驗會告訴我們,看起來遠處的物體較小,近處的物體較大。

這張圖裡,鉛筆離我們近的部分看起來更大

我們也會通過景深(Depth of field)來判斷,人眼聚焦的物體看得最清楚,那麼模糊的物體肯定與清晰物體不在同一個距離上。

這張圖裡,明顯桌角離我們最近

我們還會通過物體的重疊情況(Occlusion)來判斷。如果A物體蓋住了B物體的某一部分,那麼通常A物體離我們更近

例如這張圖裡,離我們的距離紅色&<綠色&<藍色

這類加兩條白杠營造出3D效果的gif圖,叫做Split-depth GIFs,用到了上面所有的原理。

普通的gif,只是選取有趣的鏡頭,而不會刻意去選特殊的場景。Split-depth GIFs選取的,通常是電影鏡頭裡背景虛化的場景,用來營造景深效果。有物體快速向屏幕移動的場景,製成的3D效果更好,因為可以把物體相對大小的變化看得很清楚,移動的效果更強烈。

殺手鐧是白線,主要作用是Occlusion。

簡單地說,就是兩條白線被我們當做了參照物。我們會不自覺地認為,白線離我們更近,所以白線能擋住後面的圖像。而當圖像里的物體蓋住白線以後,就會立刻給人該物體越過了白線、向我們飛來的錯覺。

所以就不用想給家裡電視貼白條變身3D電視了,電視屏幕里的物體暫時沒辦法覆蓋住白條的。也許某一天會有根據屏幕內容變化的白條出現也說不定。

場景選得好,即使只蓋住一條白線,甚至是靜態圖,都有不錯的效果。

製作這類3D圖也一點都不難,只需要仔細分解圖片、photoshop仔細加白線再合成就行。這裡有教程:https://www.youtube.com/watch?x-yt-ts=1421914688v=5emrD-Fdo_0x-yt-cl=84503534
看不到Youtube的話這裡也許可以:http://cdn.tutsplus.com/ae/video/Tuts_Fake_3D_Tutorial.mp4
另一個:一點都不難!自己製作裸眼3d圖片...最後,是我自己收藏的經典Split-depth GIFs:Sina Visitor System


先簡單解釋一下,兩個白邊被我們知覺為前景(離我們較近的地方),後面的圖片則被知覺為背景(離我們較遠的地方),而圖片中間的一部分(比如海豚、小黃人)在運動的時候,從背景圖形的部分跨越到前景圖形的部分(即海豚的一部分跑到了白邊上邊),就會被我們的視覺系統知覺為一個從遠到近的過程,從而產生了所謂的立體感。
不知道解釋清楚了沒有。。

這個的確是屬於認知心理學範疇,與感覺和知覺的研究相關,主要是涉及到深度知覺(就是你怎麼知道一個東西離你遠還是離你近。。。)。

不太願意用教科書裡面的文字來說話,雖然那樣才有知乎的逼格吧。。。→_→【我才不承認是我自己學藝不精。。。。】

簡單介紹一下深度知覺:

當光線通過人的眼球在視網膜上成像時,視網膜上的像也是二維平面的圖像,此時個體之所以能夠知覺到事物的立體性以及深度主要有兩個方面的線索:

一是雙眼線索,包括

雙眼視差(左右眼位置不一樣看到的圖像不一樣,因此大腦可以根據這種差別來還原立體性);

視軸輻合的角度(看位於兩眼之間的物體時,兩邊的眼睛都會往中間看,這樣就會變成一個三角形,三角形的角度會隨著物體遠近不同而變化,而不同角度下眼睛的肌肉感覺不一樣。。這樣就可以分辨遠近啦);

等;

二是單眼線索,包括

紋理差別(例如近處的物體比較清楚、遠處的物體比較模糊);

大小差別(近處的物體比較大、遠處的物體比較小);

遮擋(被遮住的物體位於遠處)

等等等等等【大概還有好一些。。。】


這裡就是因為我們看這種圖的時候,會覺得是白邊遮住了後面的圖片,所以將白邊知覺為離自己近,從而產生了這種錯覺。


我真的懶得去翻書了,也沒法寫得跟書上一樣。。。可以自行度娘。。。也可以再問?

以上都是第一題。

第1個問題和第2個問題完全是兩個不同的問題好嘛,雖然都叫錯覺。


第1個問題是感覺與知覺的問題。

第2個問題就是記憶問題了,即記憶錯覺。

記憶錯覺真是害死人的一個東西,尤其是在法庭作證的時候,很多證人的證詞其實不一定那麼可信。因為我們在記憶的時候往往還會進行加工,可能是加一些自己想像的東西進去,又或者是加一些之前或之後發生的記憶進去,又或者把主人公張三記成了李四,僅僅是因為你當時在暗戀李四【誤】。。。。

總之,就是這種錯覺是因為你在記某件事情的時候往往會加入自己的加工和想像所產生的記憶錯誤。


謝邀@劉柯。
首先,我覺得這完全沒有3D效果。這只是立體效果而已,然後煞有其事地說是3D效果。完全是愚弄老百姓啊。

3D電影利用的是人眼的成像原理,左右眼在偏振鏡作用下看到的兩個圖像有細微差異,兩個圖像結合起來,才能讓人們產生深陷電影場景中的感覺。3D的效果對應這張海豚動圖就是你應該感覺自己也在海底。

這應該屬於知覺心理學的範疇。
知覺心理學有幾個基本的特性:整體性、恆常性、意義性、選擇性、知覺適應。我嘗試用這幾個特性去理解這個現象。
恆常性是指儘管作用於感官的刺激在不斷地變化,我們所知覺到的物體卻保持相當程度的穩定性。

比如,一個人不斷地向你走近,視網膜知覺到的像越來越大,但你知覺到這個觀察對象的身高確實卻是不變的。藉由這個原理,我們才可以知覺物體在不同距離下的絕對尺寸——在這裡就是身高。
換句話說,與物體的距離和像的大小這兩種信息被整合到一塊了。


在像大小不變的情況下,與物體的距離越大,所知覺到的物體尺寸越大;在距離不變的情況下,物體在眼中的成像越大,所知覺到的物體尺寸越大。


三體中雲天明描述的童話中有一個人物叫深水王子。不管你從哪個距離看他,他在你眼中的成像都是一樣大小的。所以,深水王子離我們越遠,我們的大腦覺得他越高大越魁梧。


大腦欺騙了我們。因為大腦對物體尺寸的判斷遵循著嚴格不變的數學關係。物體的絕對尺寸不變,距離和成像大小成反比。
公式:人腦感知的絕對尺寸=某個常數×物體的成像大小÷物體與觀察者的距離。


兩條杠的物理尺寸(相當於人的個子不變,這是絕對尺寸,可以直接在屏幕上量出來。)是恆定的,在我們眼中的成像大小是恆定的(根據眼睛的成像原理,光線從杠的邊界也就是手機屏幕,反射出來進入眼球形成的),那麼我們所知覺到兩條杠的距離也就是恆定的。於是這兩條杠就成為一個絕佳的參照物。


當海豚在二維動圖上相對比兩條杠變大時,物體的成像變大,而我們內心的認知是海豚沒有變大變小的能力(至少不是全身都可以),於是就有了海豚向兩條杠靠近的效果。畫面裡面也就有了縱深距離。更不用說海豚遮擋了兩條杠。但這就是3D嗎????想多了吧,充其量只是比沒有兩條杠時更有立體效果而已。而立體效果素描也可以的啊。
還有,問題來了,原動圖中不變的背景不也可以作為參照物嗎??是的完全可以!!!

但是根據意義性:我們對事物的知覺通常是和我們賦予它的意義聯繫在一起的。

所以在動圖中可以截然分為海底世界和兩條杠這兩種圖形知覺。分界線太明顯了,對照性當然強。


因為人會把白色的邊框當作現實生活中的遮擋,當圖片里的物體運動的軌跡越過了這條邊框,人就會產生物體來到現實生活的錯覺。
其實3D畫展就是這麼乾的。

圖片來自百度搜索。


來自A島


這種不太明顯,有一種3d圖,可以用"鬥雞眼"——看的才真實


這圖的立體效果真的是兩條白條帶來的嗎?


單眼和雙眼線索,深度知覺


這個和人的深度知覺有關吧。人類深度知覺線索裡面的「遮擋」有關


只是增加了參照物而已


按照這個想法,嘿嘿,還是低調,免得河蟹


這個與知覺的恆長性有關。即知覺對象的物理特性在一定範圍內,如距離,光照變化,不會引起個人知覺,如物體大小,形狀,顏色等的變化。海豚由小變大,知覺已知其大小恆定,於是引起知覺上距離的變化,即出現由遠及近的立體效果。白杠加強了對比感。


視覺差


重疊、陰影、漸變、模糊


封鎖異世界的原理


沒看出來,心理暗示吧?


覆蓋白線的部分增強深度暗示


題主給的圖。。。反正我是沒看出來哪3D了。


推薦閱讀:

大腦:考試時非常緊張,希望集中注意力,但大腦反而會自發胡思亂想?
為什麼同志圈會有(相對)更多的人沉迷於醉生夢死的性混亂生活?
為什麼人們在博弈的過程中,心理上會不自覺地以小數定律作為規律來進行下一次壓注?
面對來自生活「報以善心卻得之苦果」的不平等反饋,如何讓自己找到心理平衡?

TAG:心理學 | 3D | 日常心理分析 | 錯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