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是靠什么钳制住光绪的?

对于近代史上慈禧和光绪的事情,我一直存有一个疑问:
为什么在光绪亲政以后,仍然是慈禧掌握最高权力?光绪为什么完全受制于她?
思考类似的情况:嬴政与吕不韦,崇祯与魏忠贤,康熙与鳌拜,都是皇帝亲政以后便夺回了权力,这说明皇帝的正统性本身是一种很强大的力量。慈禧为什么可以对这种力量无所畏惧?她依靠的是什么?


这是个好问题,需要从宗法、政治、军事等多个方面分析,才能窥探“权力”这两个字的真正内涵。

1,身份的受制

光绪帝原本是醇亲王的儿子、道光帝的孙子、咸丰帝的侄子、同治帝的堂弟,按宗法实际上是没有资格继承大统的。慈禧太后因他与自己血缘最近,将其过继于咸丰帝,名义上继承咸丰帝而非同治帝的皇位。也就是说,在宗法上,咸丰帝是光绪的父亲,慈禧太后是光绪的母亲。

做儿子的要遵从孝道,自然是要听母亲的话。何况慈禧认为皇位是我给你的,你得感恩图报,要好好听我的话。

在小光绪的成长的过程中,慈禧以母亲的身份对他的教育也加以控制,比如由翁同龢做他的老师,但只能教孝经,各项活动更是被李连英监视。从小就在光绪心中树立了绝对权威的形象。

直到后来光绪大婚,娶得是慈禧太后的侄女叶赫那拉氏,仍然是受慈禧太后的操控。即便在现代社会,嫁娶这类的事情都要征求父母的意见,何况在封建时代?儿子自然是要听从母亲的意见。

光绪帝的儿子身份就是第一道枷锁,先天受制于名义上的母亲——慈禧。

2,年纪和威望不足

光绪帝亲政之初,因为年轻,并不受亲贵大臣的尊重。毕竟慈禧太后是久经考验的政治人物,手段手腕都很硬,最初的辛酉政变正是得意之作,后来又把小叔子奕?教训的服服帖帖。但凡是个人,都能看出来这俩人谁更强悍,你是愿意跟光绪混还是慈禧混呢?官场上的这帮老油条自然很容易做出选择。

再加上慈禧太后自同治时代开始掌管最高权力,到现在已经二三十年,大臣们实际上已经习惯了这种政治体制,很少会有人单纯的为了“一把手该是男人”这种理想挑事。即使有人挑事,慈禧太后也会给你扣上“破坏母子关系”的大帽子。

况且光绪帝亲政之后,也没有多少能拿得出手的政绩,威望自然是远不如慈禧了。单单靠“皇帝”两个字是没什么用的,没有实权就是傀儡。

3,人事权缺失

这是最关键的因素。

慈禧太后在辛酉政变和打压奕?的过程中,安插了很多亲信在重要的职位上,可以说上层核心权力体系中基本上都是她的人。不信可以去查查军机处、六部、各省督抚等机构的任职人员名单,看看有几个是光绪的人?

因为上层的要职(尤其是军机大臣和吏部尚书)都是慈禧的人,所以在中下层的人事任免上,光绪是没有什么话语权的,直接结果就是整个官场绝大多数官员都站在慈禧这边。

官员是政令的具体执行者,即便光绪帝亲政后可以发号施令,但架不住底下的人阳奉阴违,政令实施起来阻力很大,而有没有阻力很大程度上要看慈禧是不是支持该政令。

到了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也任命了一批自己的亲信在各处担任要职,但只有虚衔没有实权。实权是什么?实权就是每一层的官员是不是听你的话。

4,军事力量的忽视

如果政治斗争到了最后的关头还没能达成一致,往往需要军事力量的介入,准备打仗。这一点,不管光绪帝是有意但办不成还是无意忽略了,反正他自始至终就没有忠于自己的军队。

卫戍北京的军队,一部分由步兵统领衙门(俗称九门提督)节制,一部分由直隶总督节制。这两个职位是皇权保障的重中之重,光绪年间,慈禧一直是紧抓不放。而荣禄,这个慈禧的铁杆盟友,先后担任过步兵统领和直隶总督。

因为没有绝对忠于自己的军事力量,所以戊戌变法最后的阶段,维新派孤注一掷想要拉拢袁世凯,最终未能如愿。


我觉得慈禧能钳制光绪的主要原因是,她手中握有清末中国绝大多数的兵权。
但是慈禧绝不是亲手掌握兵权。在清末中央政府的权威已经跌落到了一个相当低的地步。从太平天国、发捻之乱开始,逐渐形成了“汉人督抚半天下”的局势,在同光中兴阶段,督抚专权的已然形成。而地方督抚才是兵权的实际拥有者。那么为什么说慈禧掌握了绝大多数的兵权呢?
因为地方督抚绝大多数支持老佛爷。
地方督抚毫无意义是“维稳派”的代表,对于他们来说,一个执掌权柄数十年的政治老手无疑要比一个从未接触过大权的毛头小伙子靠谱。另一方面,虽然我们一直在骂慈禧,但是不能否认的是,慈禧所导演的同光中兴确实为清朝挽回了一线生机,她的政治手腕是为地方督抚所认可的。还有一个非常主要的问题是,督抚专权的局面是在慈禧听政时期形成的,而慈禧显然已经默认了这种督抚专权的政治形势,哪怕她并不想见到这一局面(从东南互保后慈禧却对地方大员们无可奈何足以看出)。可支持光绪帝的酸腐书生们,一心想要使皇威浩荡,谁能保证光绪不会被他的军师们影响呢?地方督抚们是不会冒这个险的。
通过以上就可以看出,地方督抚是不愿让年纪轻轻的光绪帝上位的。
在中国绝大多数兵权都在慈禧手中时,光绪该靠什么摆脱慈禧的钳制呢?


很简单,因为皇帝正不正统和他是否为实权皇帝实在是没有什么关系

皇帝之所以牛逼,之所以能够号令天下,不是因为他皇帝这个名号有多么唬人,而是在于皇帝的背后一般来说都有一股极其强大的力量在拱卫着皇帝,如果说皇帝这个名号真的那么神奇的话,历史上也就不会出现那么多的傀儡皇帝了

在历史有很多皇帝登位那是名不正言不顺,但是这并不妨碍他是个实权皇帝,只要你背后的利益集团足够强大,理论总能找到的

如果说皇帝的背后没有足够强大的利益集团进行支撑的话,是不会有人把皇帝当根葱看的

因此就可以回答题主的问题了,光绪之所以一直没有实权,是在于始终没有足够强大的利益集团愿意站在光绪的背后,因此就算慈禧突然暴死了,如果她背后的利益集团没有毁灭的话,那么光绪会仍然无法掌握最高权力,

因为这个利益集团会重新推出一个领袖人物来制衡光绪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总有那么多的人愿意支持慈禧呢?

教科书告诉我们,慈禧是满清顽固派的代表人物,而光绪呢?可谓是雄心勃勃,一心振兴大清帝国,要是他掌握了权力,那改革想必在所难免了,而且改革的动静肯定不会小,改革这种大家都明白,某些人是肯定要付出一定代价的,改革是必然会伤害到某些人的利益的,那么这些人会束手待毙吗?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光绪与慈禧之争,本质上是改革派与顽固派之争

咱举个例子吧,从正常人的角度来说,肯定都是希望本国强大的,这也是为什么满清朝廷进行少量改革的原因,但是如果说国家强大是以牺牲自己的利益为前提条件的,估计很多人就不会希望国家强大了,如果说国家变得非常弱小,但是自己可以拥有很高的地位,很多的金钱,很大的权力,那么你还会选择让国家强大吗?

我估计是不会了。

对于这些顽固派来说,稍稍的受损,限量的改革是可以接受的,这也是洋务运动如火如荼的原因,因为这对于他们来说,伤害并不大


清朝类似一家即将倒闭的企业,面临外部几大集团并购,内部员工自立门户、挖公司客户等危机。

上一任老板由于体弱多病,将公司大小事务交给小老婆经营。老板挂了后,留学在外的弟弟来接班。少老板刚继位不久,就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企业改革。首当其冲地罢免了小老婆的职务,给她挂个虚职,只有工资没有实权。小老婆一一同意,遮一只眼闭一只眼,一切为了公司正常经营。

人事方面,少老板空降了很多新人来公司,比如在外一起留学的好友小康、小梁、小谭。因此寒了不少元老的心,本计划老老实实地做到退休。少老板太年轻气盛,再瞎搞下去,大清药丸!于是,元老骨干们都跑去小老婆那告状。小老婆说,忍忍就好,少老板不会做出什么事。

第一次尝到权力滋味的少老板决定清理以前公司的旧帐,包括小老婆在内等各种亏空公款等事宜,决定一举把小老婆踢出公司。少老板把这个计划告诉经理人小凯,督促小凯好好准备。

洞悉一切的小凯跑去小老婆那边高密,小老婆知道后大怒:这还得了!!!

马上小老婆召开董事会。会议上少数服从多数。“小子,you are fired。”

改革意味着重新利益分配,权利洗牌:

少老板有啥资源能促进改革成功吗?

你觉得各个部门的老领导会听从少老板的意见吗?

演变成后面的结局我猜两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小老婆知道少老板经验浅,放权让他累积经验,挽救大清企业;另外一种可能,小老婆明知道少老板的决策不可行,在放鱼饵,等到少老板失去老臣的拥护,一举拿下。

小老婆多年的经营,对公司战略、各项业务的熟悉程度,以及对各个部门领导的性格、能力以及利益关系相当娴熟。哪怕她退居幕后,公司重大的决定都需要她审查后才能通过。反观,小老板除了血缘上是老板弟弟,有继承权外,其他牌面都输。可怕的是这个继承权的抉择还是得经过小老婆的同意才有的。小老婆几乎完全压制光绪,除了年龄和性别。我猜最大可能是前一种,小老婆给少老板机会,可是他不好好珍惜。

晚清就靠慈禧还有几个强悍的职业经理人撑着的。

你看看清朝没有了小老婆后:

清朝能存活多久?

日子过得多窝囊?

会被职业经理人小凯给趁虚而入吗?


这个问题很复杂……简单的说,就是光绪太蠢…………

首先,慈禧也是一心为大清好,光绪想做的事情,慈禧30年前就做了,只要真的能让大清得益,慈禧不会反对,但你不能推翻并打倒前人的旗帜……

说到亲政夺权,朝鲜就是一个极其好的教材……


魏忠贤掌权才5年多,权利基础不知有多虚。
鳌拜是宫廷中被暗杀的,况且有个孝庄太后两朝太后级别。
始皇帝怎么扛的吕不韦是个迷,史记没有看出来背后权利怎么运转的。
连汉武帝那么强的bug人物,掌权多年的窦太皇太后在的时候,他也没任何办法。


你娘怎么支使你的?


你妈靠什么钳制住你


= =其实也不需要靠什么,光凭慈禧是光绪宗族关系上的妈以及把他养到这么大就够钳制他了。事实上到现代很多人都没法彻底摆脱自己父母的钳制,哪怕就能力上来说父母比自己差很多。何况那个孝大于一切的年代……


主要在于外部的局势。不能攘外就不能安内。所以光绪亲政失败了。


谢邀哈哈哈
一是慈禧和光绪的亲缘关系
二是光绪是被慈禧培养出来的 自己性格本身一定不是太强势那种
三是朝堂上手握大权的很多是被慈禧筛选过的,光绪没有实权。
四是戊戌变法侵犯了既得利益者的权利 本身推行就很困难 大家更支持慈禧了
个人一点愚见 望大家指教


我就这样说一个是王者段位,一个青铜,换你你也知道该怎么做了吧 ,她的手腕强。她把顾命大臣清理了,地方汉人督抚支持,有权有势,皇帝大义在手没实际支持也是废纸一张,,清流派虽然支持皇帝但是注定不能成事的。我就这个表情,图ps图为同学╮( ̄▽ ̄)╭不侵权喔


好像慈禧将乾隆和嘉庆帝的事情为例,在嘉庆即位后,太上皇乾隆仍没有完全交出实权,大清帝国的重大的事项依然由乾隆最后决定,这叫做训政。因为有此先例,慈禧就暗地示意自己在朝中培养的心腹大臣向光绪请折子,请求训政,迫于压力,再加上慈禧借口为皇帝教年轻,还未有老练治国经验。所以掌权就很容易。
还有就是慈禧很疼光绪,光绪也很敬畏慈禧,而且光绪很孝顺,所以,如此说来,慈禧掌权也很容易。
一点浅见了,??多提意见


感觉当时光绪得罪的并不仅仅是慈禧

或者说其实更主要的并不是慈禧

慈禧真的失去权力了还能当个太平太后扎扎花

他得罪的最狠的是那帮掌握核心权力的满洲亲贵,封疆大吏,士大夫,甚至读书的学生(废除八股),很多人连饭碗都丢了……他的一系列变法政策都广泛的深深的得罪了他们……我觉得这是维新变法不成功的根源……

慈禧只是将这种不满力量集中起来打击光绪,毕竟只有两个中央,一个中央欺负他们,那么这帮“至关重要”的人只能去无限抬高另一个中央的合法性,借以保全自己的既得利益……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高曉松對慈禧的評價?
晚清立憲是否真像羅輯思維里說的那樣?
在古代皇帝為傀儡,權力極弱時,親手暴力奪權的現象為何鮮有發生?
為什麼西方國家對於慈禧太后的評價和中國人自己評價西太后不一樣?

TAG:慈禧太后 | 晚清史 | 权力斗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