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事治療和心理動力取向治療有什麼不同?
由於敘事治療已經處於後現代思想當中,還用精神分析這處於上世紀初的用語不免有點不公。(小小地順便提升問題難度)
@佘炤灼 從1895年Freud與Breuer合作出版《癔症研究》至今,精神分析的理論發展算是跨過了一個20世紀。這篇回答主要關注精神分析體系下的幾個理論模型特點,大家可以結合對敘事治療講述較多的回答對比看看,形成自己的意見。
- 一人心理學模型
總體而言,Freud的經典理論和後來的自我心理學(self psychology)都可以算是一人心理學的理論模型。在Freud的眼裡,人的種種心理問題在於各種心理衝突失調和所致,而自我心理學重點關注自我(ego)的功能和失功能帶來的問題。
故其對應的工作焦點在於幫助來訪者面對此前無法面對(甚至排除在意識之外)的衝突,以及幫助來訪者建立更好的自我功能以適應生活中的各種困難。而諮詢師的角色有嚮導和教育家的傾向。
- 二人心理學模型
客體關係(object relation)學派則屬於二人心理學。其最大的特點在於將諮詢當中的咨-訪二人關係放在來訪者過往的客體關係經驗中進行思考。問題的呈現、其實質是關係的呈現,是主體和客體關係的呈現。而關係的停滯與變化,又常與心理構建的發展心理學息息相關。問題的解決,在於對關係本質的清楚認識和新關係經的體驗與創造能力。諮詢師的角色既是投射認同的參與者(舊客體表象)和觀察者,又是新關係經驗中的新客體。有的時候,諮詢師會呈現出養育者的特質(區別於自我心理學的教育者)。
- 場-自體客體模型
區別於前兩者,精神分析中還有特別關注於「場」的學派。
一派是以沙利文為先驅的人際關係學派(Interpersonal psychoanalysis),重點關注人的社會性,強調將人的問題放在與社會環境互動的角度上思考。最經典的例子是與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工作(沒看錯,沙利文的工作當年以60%的重症療愈率而出名),將住院患者放回其生活的環境中,很多看似不可理喻的癥狀都能發現其內在的意義和聯繫。一句話來說,該學派關注的是人在「場」中的狀態。
另一派實際是從自體心理學(self psychology)發展出來的。由於主體間是一個相當複雜的話題,在這裡僅僅給出非常概括性的描述:比起人際關係學派,自體心理學中的主體間更關注人對於場的製造能力(融合-密友-理想化自體客體)及其對個體心理發展的意義。在這樣的理論框架下,諮詢師的工作狀態是高度神入(empathy 常譯共情)的,甚至有個體消融或者人的獨立性不被承認的時刻,故區別於咨訪關係分明的一人心理學模型。
- 主體間模型
主體間性(intersubjectivity)的提出實際上算是後現代主義對精神分析影響下的結果。主要的幾個理論貢獻有:來訪者的訴說和呈現,既來自於過去經驗對當下的影響和再現,同時也是當下對於過去經驗的再構建;咨訪關係既來自於來訪者對諮詢師進行的各種投射,同時也是來訪者和諮詢師共同完成的新關係的創造;而心理諮詢中的關係與呈現,既屬於又不完全等同於二者的總和,自有其獨特性。故主體間性的諮詢關係有「一期一會」的味道。(關於一期一會,可參考:茶道里的「一期一會」是什麼意思? - 日本)
- 精神分析理論的共性
雖然現代精神分析理論間的差異頗多,但之所以都叫做精神分析理論,還是有其共性的:
- 對於無意識領域的關注;
- 對諮詢中呈現的關係、移情-反移情的關注
- 重視來訪者的心靈現實
- 對發展(development)的重視,關注過去對現在的影響(而非唯過去決定論)
至於具體的技術、療程、工作對象等等,早已隨著臨床工作和研究有了諸多的變化,對應不同類型的來訪者和主體開發出各種各種系統治療技術的模型。
- 當精神分析VS敘事治療
有人在回答里提出不同療法的區間,這裡把之前引用過的諮詢流派分區圖再放一下:
(河合,《心理治療之路》,P134)橫軸的兩級指向「來訪者的現實」,即外在現實與內部現實;縱軸的兩級指向「諮詢的過程」,即個體對外的適應與對內的自我實現。
從敘事治療的形成淵源、技術以及背後的哲學理念來看,我認為其更多地在左上偏下的範圍。但正如提出這個分區克勞福和斯皮格曼所言,實際工作當中的諮詢師應當根據自己與來訪者工作的狀態自在地在四個區間滑動,以找尋適合於二人的節奏與方式。
嚴格意義上來說,敘事治療的框架並不見得與精神分析有多大的衝突。相反,精神分析和敘事的後現代主義觀點之間能夠產生相當不錯的整合。具體在臨床工作上:
- 關注來訪者腳本構建的同時亦可運用精神分析的觀點對腳本進行動力學觀察和解析;
- 局外見證人對於精神分析是一個不錯觀點的同時,精神分析中對移情關係的關注以及對於諮詢師無法脫離關係客體而成為「局外人」的指出亦是對敘事治療在面對關係上很好的補充。
- 敘事治療對於問題的命名和外化,使得來訪者能夠騰出「空間」休息與談論問題的技術,與溫尼科特提出的過渡性客體、分析中遊戲的空間等概念有著非常相似的地方和功能。
- 考慮問題的政治和文化背景因素,與人際關係學派強調人與「場」的關係亦有相通之處。
總體而言,敘事和精神分析都屬於包容性和吸收力較強的理論框架,在部分理論構建的文化背景上有一定的重合。而相對於有百年歷史的精神分析,較為「年輕」敘事在將來還會有非常多值得探索和發展的空間。
(初稿於2015-5-15,增補於5-18)
看到了,好激動,竟然有人會問這樣的問題,這這這!這簡直是心理治療兩大流派(精分亂飛派vs人本媽媽派)分庭抗禮的大作戰啊啊啊!!!!
-------這是華麗的分割線-----------------------------------------------------------------------------------------------------
請無視以上發瘋,介於一個初學者,以自己的觀點稍微回答一下題主的問題。
第一,歷史起源不同
哈哈哈,雖然這句話很廢話的,不過還是要提啊!!!!
精神分析的創始人,毋庸置疑,就是老佛爺,弗洛伊德,那個絡腮鬍子咬雪茄成性的猶太人大叔。精神分析治療起源於上世紀初,屬於維多利亞時代。
弗洛伊德刻划了精神分析的基礎地圖,潛意識的理論依舊是跨越時代的發現。除此之外,也提出了內驅力、性發展階段(包括最著名的俄狄浦斯情結!!!!)、「冰山」模型、防禦機制、自戀等也在後人共同的開發、不斷地挖牆腳還有堅持不懈地翹邊下,有了新的發展。
由於時代和個人的局限性,弗洛伊德的經典精神分析體系並不完美,乃至漏洞重重,被同代人和後代人所詬病。不過毋庸置疑,他在上個世紀初打開了人認識自己的方式新大陸。
而敘事療法-敘事療法是目前受到廣泛關注的後現代心理治療方式,創始人是澳洲臨床心理學家,麥克懷特。定性的說,是人本主義心理治療在後現代里的發展。
人本主義么很熟的呀,羅傑斯那個大菩薩樣金光、馬斯洛的自我實現等等等等,強調的是人人都是潛力股啊,偶爾跳水不用怕,是因為取經路上碰到妖怪了,只要打敗妖怪,我們就能更快更高更強!(啊!多麼奇葩的比喻= =)而後現代,是與現代相對應的一個概念。說的簡單一些,就是去中心化。(不求甚解者,請自行百度,傳送門biu:後現代主義_百度百科)。什麼規則,不要!什麼主流,不要!什麼診斷,不要!什麼標籤,不要!大概就是這樣洒脫自然性情亂飛的節奏(當然,小夥子,你不能違法亂紀啊,呵呵呵呵呵呵= =)
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故事的主人。1980年初誕生,發展至今30餘年的敘事療法就是這麼酷炫,在多元、開放、接納的後現代里,給君一個自由馳騁的空間,盡情可能的梳理自己的人生故事。
第二,哲學觀念不同
精神分析的哲學觀有一些本能還原論的觀點,而且理論越是早期,其口味越是消極。它總認為羊毛出在羊身上,問題出在了小時候的撫養和創傷。Childhood is father of adult,老佛爺註明的論斷,標誌著我們悲劇性的一生啊,一生啊,一生……而且他認為,人是幾乎無法主宰自己命運的。情緒只能經過宣洩,現在的疾病是由於潛意識裡癥結(complex)作祟。無意識的衝動里絕大部分是動物本能性的內容,包括攻擊、掠奪、性、毀滅等等,人的理智的有限性導致無法改變驅力的影響,在慾望與血的深淵裡苦苦受罪。
而隨著精神分析發展,後期諸如阿德勒、霍妮將社會性互動因素引入了對人性塑造的構成;埃里克森拓展了個性發展的階段,一改「童年決定一生」變成了「畢生發展」;沙利文認為人際互動制定了人的最初交往模式;而後又如抑鬱症愈後大爆發的克萊因提出的假我障礙(認為自己不是真的自己,假我保護了自己,委曲求全於社會,而離真實越來越遠了);溫妮科特的母嬰關係理論,科恩伯格的強迫性重複,還是柯胡特的自體心理學雖然都大大拓展了精神分析的邊界,不過究其本質還是類似的:人這一生一直在玩著一個遊戲:叫自己玩自己。人被自己的潛意識玩弄著,通過誇張、複雜、精妙的防禦機制(mechanism)趨利避害,自我欺騙著。
而敘事療法的哲學觀念更偏向於人本和現象學一些。這強調了此時此刻的重要作用。也許過去是那樣的,也許過去是對現在的你造成了這樣或那樣的影響,讓你這樣或那樣的表現,不過此時此刻坐在諮詢室中的你,是真實存在的。你的選擇,你的覺知,你的故事,成為了現在的你自己。你是自己生活的主人,你有許多心理的資源,它們讓你富裕,讓你長大。你是一顆善良的種子,只需要在溫暖合適的壤土裡,就能茁長長大,成為你想成為的樣子。不定性、不評價,你此刻的感受最重要。敘事的場域就是這樣的溫室,敘事的問話技術,就像在溫柔的滋養,讓自我這棵大樹茁長。
心理諮詢很強調人性觀。人性觀是個人價值觀的一部分,是對人的基本看法和假設。人性觀,也即各個流派對於人格形成的所持有的觀點,精神分析認為人格形成於無意識衝突之中,它來源於早年,發酵著長大,伴隨著一生;而敘事和人本的哲學觀則認為人活者就是為了探索、為了實現潛能、為了成為自己的,也許是資源不夠,也許是環境制約,才會出現萎頓感。
也因此,導致了兩種療法的治療目標不同。
第三. 治療目標、設置及諮詢風格不同
由於精神分析對於人格理論的假設,因此它的治療目標自然落到了調整人格結構中。根據精神分析的觀點,蘇大的李鳴教授認為,精神分析所要做的就是不斷挖掘成人行為中的這些這些,就是童年性發展中的那些那些,即,讓潛意識的內容意識化,療愈就開始了。真正造成人的內心衝突的,是無意識中的癥結(complex),而這些強烈的、優勢的、情感集團,多半都是一些童年的未盡事宜(unfinished business)。所以諮詢師要做的是,做你的再生父母,爸爸媽媽,陪你再走一段辛酸童年路 = =。!
而敘事的治療表明看起來似乎就沒有那麼深刻和嚴謹,它更重視的是此時此刻溫情的陪伴,在問話里,讓來訪者找到自己成長的力量和資源,讓來訪者珍貴的聲音被聽到,讓來訪者看見自己的價值,讓他意識到自己是被共同「建構出來」的,問題不等於自己,情緒也不是自己。那就可以功成身退了。
精神分析取向的治療師,一般採用的是詮釋性的技術,他們像一個個精明的偵探,透過現象看本質,從一句口誤中層層抽絲剝繭、挖出背後巨大的心理動力癥結。而且在精神分析里,很強調諮詢設置、移情和阻抗的內容。因此,諮詢師要盡量的清空自己,把自己當做是一個容器,甚至會很節制自己的言語,來誘發出來訪者特有的情緒。而且在背後,又要不露聲色的逐步假設、逐步分析,還要有一定的想像力。因此,一般比較成熟的精神分析取向的諮詢師,總讓人感覺神神叨叨,乃至高深莫測的。哦!順便一提,因為潛意識喜歡在黑暗裡作祟,所以精分走向的諮詢室,有時會刻意營造昏暗的氣氛,甚至放一把弗洛伊德牌催眠椅!
而敘事治療師則不同。在場地布置方面,需要柔和、溫暖、閑適。比如台灣敘事大師,吳熙琄老師,在諮詢的時候,就會特意準備清香的橘子燈;此外,由於敘事要營造出一個充分尊重和共情的空間,敘事治療師的聲音也是經過特別訓練的,嗓音柔和、清晰、緩慢,一般會給人一種如臨春風的舒適感。敘事的技術一般是引導、開放的問話技術。因此諮詢師越是平和、中立,氣質越是慈祥、溫暖,越能給人支持性和鼓勵性,那麼敘事治療的效果越好。
而在時間的設置上,精神分析恪守約定的時間,50分鐘到1個小時,一周1次到3次,且灰常有可能持續幾年;而敘事療法的時間相對彈性。
從療效上看,沒有切實的證據證明那個比較好。不過主觀體驗,敘事讓人舒服,精分讓人難受= =。
第四. 諮詢技術不同
精神分析的技術一般是詮釋性技術,言語上進行認知干預,激發情感體驗,尋找問題癥結。
常用的有(1)自由聯想(2)夢的解析(3)阻抗分析 (4)移情分析 (5)分析性解釋等。
因為又長有多,我講不清楚,以後再補充,這裡就不做贅述了。
而敘事療法的開放、引導問話是它的主要特點,常用的有:
(1)去中性化技術(包括去標籤、去專家、去診斷化)
這個技術很體現後現代的觀點的。我們常常被主流文化綁架了,用主流文化來定義自己。從某個角度上來說,這樣建立起來的自我認同讓自己不想自己。敘事強調一種開放的感覺,在這裡,一切都是被允許抒發的。孩子就是孩子,不是「壞孩子」;罹患抑鬱症,只是一條診斷,不等於我自己;「專家」只是一個頭銜,他也可能犯錯……等等,在敘事的問話里,是保持著一顆平等尊重共情的平常心,與來訪者對話的,不會因為他身上各種標籤對他有一個先行的預判。
(2)情感外化技術
即情緒是情緒,我是我,我的情緒不等於我。在敘事的問話里,可以邀請自己的情緒出來與自己對話,看看它要告訴自己什麼。尤其是邀請負面情緒出來,聽聽看,它要說些什麼。一方面,可以有助於緩解來訪者的焦慮,而另一方面,也讓來訪者可以主動坦誠的面對自己的負性情緒,而不是逃避。
(3)擬人化技術
擬人化技術就是利用身邊一切非活物的資源,讓他們試著同自己對話。擬人化技術有許多優點。第一,可以就地取材,任何事物都能成為資源。比如「桌上的花看到那麼努力的你,它會和你說什麼呢?」;第二,在恰當的時候擬人化,可以增添諮詢對話的藝術感,營造舒適的氛圍,如來訪者發現自己努力至今,不禁唏噓落淚,此時諮詢師就可以說「如果你的眼淚會說話,它要告訴你什麼?」第三,擬人化技術可以加強來訪者的共情能力。如「你一生氣就砸桌子,來傷害自己。如果你受傷的手會說話,它會說什麼呢?」
(4)局外當事人邀請技術
就是來訪者心理層面的重要他人參與討論,雖然人不在現場,不過能讓來訪者又一次體會到心中的感動,增加自己的心理能量,調動自己的心理資源。比如:「你說你很崇敬初三的班主任,因為他一直鼓勵你,給你媽媽一樣的關愛,讓你考上了重點高中。雖然她不在現場,不過老師如果邀請她,那她會對此時的你說些什麼呢?」
(5)跨越時空的對話和say hullo again
我們有的時候不是沒有力量,只是自己的力量沒有得到他人的見證,這樣的無回應感讓自己疲憊和泄氣。因此跨越時空的對話可以幫助自己進行自我鼓勵,看到自己身上的閃光點。如:「雖然現在沒有人認可你,不過,十年後的自己看到為了考研那麼拼搏的自己,他會說些什麼呢?」;而有的時候,親人離我們遠去,我們氣惱、我們悲傷,可是都無法表達,say hullo again 在時空上建了一條軌道,能讓我們的心意傳到很遠很遠。「如果過世的媽媽看到現在的你因為思念那麼傷心,她會說什麼呢?」
(6)搭腳手架
腳手架是發展心理學中類似於最近發展區的概念。敘事諮詢師要一步步的引導,陪著來訪者探索,隨著自我能量的上升,看到自己的價值。搭腳手架是一種的問話的策略和技術。
「老師,我好痛苦,他們看不起我。」
「你很痛苦,不過老師很好奇,你說的看不起我,是什麼意思啊?」
「是這樣的,我明明很努力了,通宵達旦的複習,可是我考試還是吊車尾,同學還嘲笑我。」「哇,老師看到,為了想要獲得好成績的你那麼努力。能不能告訴老師,為什麼那麼想獲得好成績嗎?」
「因為,因為成績好了,同學才不嘲笑我,他們,他們才會和我玩!」
「恩,那假如你的同學現在就在現場,你想對他說什麼呢?」(跨越時空的對話引入)
「我會說……」(此處省略)
「那麼你現在,相對那個努力的自己說什麼呢?」
「我想告訴他,謝謝你的努力,雖然成績不好,不過你好用心,我……我好喜歡你……老師!我還喜歡我自己呀!」
在這個案例里,諮詢師沒有任何的批判評價或者假設,她就從問題本身入手,一步步的貼著來訪者初中生的情緒,並且適時的使用跨越時空的對話技術,最終讓來訪者能理解自己和接納自己。
-----------------------------此處是萎頓的分割線------------------------------------------------------------
我發誓要換液晶屏!!!!!眼睛都瞎了!!!!以上是一些區別!請大神踩踏和指教!!!!!!也請大家為了那麼努力想要說明清楚問題的我,點一個讚唄~~~~
3,2,1,撤退!
--------------------------此處又是死而復生的分割線-----------------------------------------------------
順便一談,我很認同樓上將敘事和精神分析相結合的觀點!!!!!!!!
在近代,精神分析的沙弗提出的自我「主宰性」觀點,並把「敘事」納入精神分析的體系里,實足是一類突破!從精神分析的角度來說,人是混沌里誕生,受傷里分裂,分裂後整合,最終趨於完美的過程!我也相信,分析人之陰暗的精神分析和看到人的光明的人本主義不單單是一桿上的兩極,他們會在「去中性化」的後現代里,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成為一個獨特的新的療法。
竟然會有人來問敘事。
以前一直以為敘事就是講故事嘛,後來跟了一個敘事治療的課程才發現,圖樣圖森泡。
題主既然問了,也可以在這裡介紹一下。好像很少人知道的樣子。
至於區別嘛,精神分析大家感覺應該都差不多的,就是很神秘啊,看上去也不那麼科學。一張沙發躺上去,什麼都是童年、什麼都是性。導致很多人都不喜歡。
敘事是後現代的療法。他的哲學觀非常吸引人。對於心理諮詢師、來訪者的自我成長都是非常有力的工具和途徑,起碼是讓我更好的接納自己。
忽略這段:雖然我上課是睡覺的,但我不是故意的,我是受到了敘事精神浸泡、氛圍感染、內心震動的。因為老師說,上她的課,餓了吃困了睡,隨自己身體的自在。(這樣的老師哪裡尋,仙風道骨的,笑意盈盈,第一次上課時確實沉醉了)
敘事,我記得的:去標籤化,外化,omg其他的我記不住名詞了。
印象深刻的:
問話:你有這麼多的不容易,那是什麼讓你帶著這些不容易熬過來的。
跟短焦一樣吧。都是後現代的嘛。
外化:把問題和人分開。非常有意思的一個技術:來訪者談到害怕,諮詢師會說「這個」害怕是什麼來到你身邊,如果給「這個」害怕起個名字,你希望它叫什麼。當時覺得,哇塞,這樣也可以嗎?除了起名字,比如諮詢師會使用玩偶。會問:如果這個玩偶是那個害怕, 你想對他什麼,你覺得他會對你說什麼。
穿越時空(忘了是不是這個名字):來訪者在講述自己過去的故事之後,諮詢師會問,現在的20歲的你,會對過去那個小小的7歲的你說什麼。能不能給你那個小小的7歲的你寫信。80歲的老太太的你看到今天的你會說些什麼?
相信每個人都是自己問題的專家。
每個人都是帶著自己的故事與你相逢。
帶著好奇去看來訪者的故事。
感恩。你能想像老師下課的時候說:讓我們謝謝今天來上課的自己,謝謝教室、謝謝燈、謝謝讓我們坐了一天的椅子。。。。。當時心中不是崩潰的,是shock到的
完了其他的我想不起來了
斷斷續續的上課去感受敘事,也在生活中對自己應用。很深的體會是:敘事給我力量。給我挖掘自己寶藏的力量。讓我知道我有力量背著過去這個包袱前行,甚至可以把包袱變成拐杖、變成交通工具載著我前進。
而精神分析是告訴我,我為什麼會變成今天這樣。把自己身體解刨開來,看看裡面哪些爛了,哪些發炎了,告訴我我是吃壞了什麼才變爛發炎。
如果精神分析是一種解釋,那敘事或者說後現代,就是力量的挖掘機。用新的角度看過去,把困難和問題轉換成力量。
-________-"" 這完全是流水賬嘛。
謝邀。
學了一段時間的後現代,包括短期焦點和敘事,也學了認知行為,對精分只是大致了解。不過也可以來談談。也感謝這個問題讓我對幾種療法有個系統的整理。
心理治療的流派看上去很多:精神分析、行為主義、存在主義、人本主義、認知行為、後現代短期焦點、敘事……以及家排、格式塔,乃至沙盤、箱庭……
不過總體來說,我們可以建立一個四象限:
1.諮詢師中心;來詢者中心
諮詢師中心:其假設在於:來訪者的問題、困惑,諮詢師可以通過自己的理論、技能及學習體系加以分析和介入,從而帶來訪者澄清信念,走出困境。諮詢師是主導者,是專家。
來詢者中心:其假設在於:來詢者是自己問題的專家,他了解自己困惑的來龍去脈。諮詢師只是營造了一個環境和氛圍,促進來訪者自我覺察,並自我發現。諮詢師唯一確定的就是不確定。
舉個例子:
來詢者說自己幹啥啥不成,吃嘛嘛不香,沒自信,小時候被父母挑剔,長大了被老師和領導罵。反正就是自卑狗。
諮詢師中心的話,就會介入,要麼回歸到小時候,重新修復關係。要麼給予建立自信的方法,比如脫敏,建立一個小目標,然後一點點形成。諮詢師會給建議,會主導行為改變。又或者調整來訪者的認知,你幹啥啥不成,是因為你遇到事的時候,形成了一個限制性信念:「必須做到特好才算好。」所以你做的什麼都沒達到你的標準,所以你就挫敗了不是?把這個限制性信念改了。來跟我念:「0.1&>0,只要有改變,就是好的。」念100遍!
而來詢者中心,諮詢師只會提問,接納來訪者的狀態。諮詢師會巧妙的問大量的問題來邀請來訪者自己看到自己的信念,自己的行動,自己的改變。比如簡單的焦點問題:「那假如有一天你完成了一個工作,突然感覺一個奇蹟出現,你發現自己覺得有能力完成這樣的事情,那是因為發生了什麼?」這背後的原因,諮詢師完全不知道,但是通過問題,來訪者自己會有一套語言和行為。
2.過去導向;未來導向
過去導向:其實是問題和來源導向。即來訪者現在所呈現的心理問題,其原因來自過去,無論是遺傳,還是家庭,還是社會學習社會認知,都來自過去。諮詢的目的是找到現在問題的原因,然後重新整合。
未來導向:不是問題導向,而是目標導向。即來訪者問題的成因不重要,重要的是來訪者對未來的期待是什麼,並採取什麼行為。焦點聚焦於未來。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小明門門掛燈籠,先焦慮,然後開始對生活沒希望。過去導向的諮詢就是:看他打小是怎麼生活的,父母學習怎麼樣,中間發生了什麼社會學習。然後找到原因,然後諮詢會回到過去,重新成長一遍。而未來導向則是,小明,你下次考試及格了。舊賬就一筆勾銷。我們關注你能做些什麼讓下次考試及格。
於是,就形成了這樣的四象限。
下一步,我冒昧把幾種治療方法放進去。這是我個人的感受,不代表權威啊。。。。。。
這樣看。
精神分析從某種角度而言,是一種考古式的諮詢。就是探索來訪者現有狀態的過去成因。
而跟精神分析完全相對的,則是短期焦點治療,那是一種科學幻想式的諮詢。就是聚焦未來的目標和行動。
敘事儘管是後現代的流派,但我發現它並不簡單關注未來的目標,它要花大量的時間跟來詢者聊過去,並營造一個氣氛,讓來詢者從過去看到力量,用到未來。
從這裡角度來看,敘事比精分更站到來詢者角度。精分會假設來詢者現在的問題來自過去,來自童年,而敘事沒這個假設,敘事的最主要假設就是:「關於來詢者的一切,我都母雞。我也很好奇。」精分還一個假設,來詢者的問題源自本能,力比多,群體無意識……反正就這些吧。而敘事的假設是:「問題只是問題本身,人不是問題。」這似乎是敘事跟精分在假設上的區別。
但是,精分跟敘事在某個維度上是一致的。他們不是完全對立的兩個方法。
大家可能都知道吳熙娟,是華人裡邊敘事治療的前輩。確實,吳熙娟是大師。不過我更喜歡李明,李明是大陸里敘事的前輩。但我想說的不是這個,而是:
李明竟然也是大陸里精分的前輩,他曾經是大陸精神分析協會的理事長。
他有一回跟我們聊天說:「其實敘事的老祖宗不是麥克懷特,而是佛洛依德。」當然,這是玩笑話,但他提了一個很重要的依據:
是佛洛依德提出的「均勻懸浮注意」,提到的自由聯想,提到的聽來詢者說的一切。而這恰恰是敘事諮詢師的最重要能力。
個人感覺,用敘事諮詢的最大價值其實是諮詢師很舒服。諮詢師放下了自己的一切,聽來訪者的故事。我每次用敘事跟人聊天時就沒啥倦怠。而用認知行為來做,用短期焦點來做,做多了就會倦怠。
先寫到這裡,累了。過幾天繼續。————————————————我分我分我分割線——————————————————
利益相關:本人屬於敘事取向
提示:本人對精神分析了解並不深入,所以只能從基本框架上把握兩個流派的區別。
正式答題:如果要問兩個流派有什麼不同,我覺得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它們的哲學立場與世界觀的不同了。
精神分析是建立在弗洛伊德的個人哲學之上的,認為人的一切心理活動和行為都是力比多通過潛意識在起作用。
而敘事是建立在後現代哲學、當代社會學思想以及人類學研究之上的一個諮詢流派。敘事認為人的問題、人的自我認同都是建構(construct)出來的,說白了都是一種社會建構(social construction),也就是相比傳統流派,敘事全面引入社會文化視角,而不是把問題局限在人本身。所以敘事才會有外化(externalization)、解構(deconstruction)、發展(developing)、重構(reconstruction)等技術和概念。簡單來說就是外化並解構人的問題和困擾,在去中心化的諮詢關係里鼓勵和引導來訪者發展並重構更偏好的現實。(當然,敘事遠遠沒有這麼簡單,簡單到我一句話就能概括並且讓不懂的人一下就能聽懂)
敘事和精分之間的差別在於:
1、視角方面:精分完全是向內的視角,問題就是人的問題,要從人本身去挖掘問題的深層次根源;而敘事則是向外的視角,人是人,問題是問題,人不是問題,問題是建構出來的,人只是被這個建構出來的問題給困擾了。
2、諮詢師的角色:精分的諮詢師是專家、是權威,他知道你的潛意識出了什麼問題,他有解釋權,你必須無條件地信任他配合他,不然就是阻抗;而敘事諮詢師不是專家也不代表權威,他頂多就是個聊天方面的專家,但不是來訪者人生的專家,來訪者才是他自己人生的專家,他自己享有他人生的解釋權和重構權(reauthoring)
3、問題解決模式:精分致力於改變來訪者的潛意識;而在敘事的世界觀里,問題不是被解決的,而是被解構的(後現代的體現),好吧,還是稍微解釋一下解構,通俗地說解構可以理解成通過問話深入細節以及通過社會歷史化過程將問題鬆動、消解,再通過後續的問話重構偏好敘事。
4、諮詢體驗:精分由於把問題看成是人自身的問題,再加上諮詢師的專家角色,導致諮詢過程會給來訪者帶來很多壓力和自責;而敘事由於把問題定位在人本身之外,並且尊重人的差異和獨特性,相信人自身的主動性,加之諮詢師的去專家化角色,給來訪者帶來更自由更寬容更放鬆更有獨立自主性的體驗。
5、諮詢效果與療程:說實話精分的效果頗受質疑但療程是真的長啊長~敘事效果較為明顯,且療程相對短很多。
其他想起來再加,以下全是私貨,可看可不看,但是還是建議看一下(此處壞笑臉)
在我看來,諮詢流派的理論體系是有層次性的,這種層次性體現在每個流派的理論都大致可以分為哲學立場和臨床技術這兩個層面,哲學立場就是一個理論體系的核心,臨床技術則是在它的哲學立場指導下發明出來的。這就解釋了一個現象:很多不了解各個流派的人乍一看或者剛學技術的時候會覺得每個流派沒有太大差別呀,完全可以做個大融合呀。因為他們只看到技術層面,很多技術乍一看的確差別不大,但是當你真正了解到技術背後在支持和指導技術的哲學立場和世界觀的時候你才會真正了解流派和流派之間的差別,那是遠遠大於第七套兒童廣播體操和第八套兒童廣播體操之間的差別的!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我一直堅持認為學心理諮詢首先要慎重選擇一個流派,因為你選擇一個流派就意味著選擇了一種特定的哲學立場和世界觀,並且確定了一個流派之後首先要沉下心來學它的哲學基礎,而不是上來就先學把式,先學把式的純屬本末倒置。私以為,哲學基礎學紮實了,看待人和問題的視角整個就進入了這個流派的模式了,然後再學把式(臨床技術)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只要多見習和練手就可以了。
但是這裡面還有一個現象:很多傳統流派並不強調哲學立場,而更多地強調技術,比如行為主義。我的解釋是這樣的:因為這些傳統流派和我們主流的哲學立場是一致的,這裡面就會有一個快速的系統自動匹配過程,速度之快,過程之順利,以至於我們都會忽略這個過程,並且壓根意識不到這裡面還有一個哲學立場的建立問題。還是拿行為主義為例,行為主義是典型的現代性的產物,是建立在巴普洛夫、桑代克等早期生物學家的實驗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個科學主義取向的流派。人類主流社會自從工業革命之後就全面轉向了科學主義,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育也是科學主義的教育,思考任何問題都是在科學的框架下進行的,所以從廣義上來說我們系統自帶的哲學就是科學。結合之前講到行為主義就是一種科學,所以說當一個系統自帶科學主義的人去接受一個科學主義的理論流派的時候,那個過程當然是快速且順利的,並且不需要過分強調哲學立場,因為自動匹配了。不過這個現象只局限於科學主義取向的流派,除了行為主義,還包括認知、神經科學等。但是到了非科學主義取向的流派那裡,或多或少地要先強調本流派的哲學立場。比如精神分析,肯定一上來就要強調弗洛伊德本人的人性觀,本我自我超我、潛意識、力比多balabalabala…比如人本主義,肯定要強調羅傑斯的人性觀和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等等。雖然學習這些流派和學習科學主義的流派不太一樣,會明顯地感覺到一上來就要接受他們特定的哲學立場(人性觀),但是這些流派的哲學立場其實並不難接受,這是因為他們的立場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還是能接觸到的,比如潛意識,尤其在大陸,幾乎所有不懂心理學的人都知道潛意識,並且把精神分析就當成全部的心理學了,比如說人本主義,我相信只要是學商科的學生都會學管理學原理,只要是學管理學原理的都知道馬斯洛,所以一句話,這些流派雖然不像科學主義取向的流派那樣可以「系統自動匹配」,但是由於他們的哲學立場較為普及,所以匹配起來也不麻煩。說到這裡終於可以說到敘事為什麼那麼強調哲學立場了——因為它匹配起來太麻煩。那可是現代性和後現代之間的匹配呢,可不得上來就大講特講後現代哲學?不然怎麼體現我們走在了時代的前列線上呢?敘事是1980年代的,屬於後現代流派,基於後現代哲學觀,比如建構主義,傳統精分產生於100年前吧,工業時代,哲學基礎可能還是現代哲學,客觀主義,科學主義,他們倆對現實,真理,的看法不同,隨著後現代主義哲學的興起,精分也做出回應,有後現代的精分。現在的精分很最初已經很不同了。
好複雜好專業啊都,我就是來打醬油的。我的理解好簡單,敘事嘛名副其實就是讓來訪者敘述自己煩惱的事情,而諮詢師在這個過程中一是耐心聆聽來訪者的敘述,二是準確地引導來訪者在敘述中去思考探索問題背後的原因,因為是來訪者自己說自己逐漸理清思路跟情緒,所以當找到背後的各種來源因素的時候會豁然開朗,效果會比普通諮詢的告訴來訪者你的問題在哪裡你要怎麼做才好之類的方式簡直好太多好嘛。不過關鍵是諮詢師看待來訪者的態度以及看待其問題的角度,當然是本著尊重每個生命和珍惜每個不容易的原則,只有看到眼前來訪者的不容易和值得讚賞的在磨難里掙扎再難都不放棄的精神,被鼓勵和肯定的人都會獲得能量。同樣,從自己內心獲得的能量更能讓人勇敢起來去面對和解決問題,敢於直面人生的慘淡了還有什麼好怕的
精分是現代主義代表,心理諮詢的大鼻祖。基本人性觀是人是本能(本我)驅動,道德(超我)約束的群體。認為問題來源於早期童年經歷,但凡出問題都是要追根溯源深挖的。
敘事恰恰相反,是後現代主義陣營的老大哥。基本人性觀是人本質上是好的,是積極向上的。問題出在對事件的解讀上,敘事不深挖,把關注點放在當下,幫助來訪者發現過往經歷中來忽略掉的積極因素,重新講一個正向的新故事。這也正是後現代的解構體現。
這個問題非常有意思,基本順著說能把整個心理諮詢流派的問題說下去。既然涉及太多,倒不如只挑本質的重點的內放上來了。
以上
簡單說,後現代之前的心理學都關注「個人」,認為心理出問題是個人或自我的事,如精神分析認為是個人的過去(童年)出問題,心理治療與調適也強調個人與自我,如自我覺察,自我成長,自我療愈…
後現代起,認為不是個人或自我的問題,是所處的立場,環境,場域不同,人們看到的和感受到的有所不同,也因此療法上是去中心、外化、移位等。
精神分析是說你有個埋藏很深的膿包引起了這一切,它是個定時炸彈必須排除;
敘事和SFBT說分身你自己就能走出死胡同。
一個是講故事,一個是瞎逼逼。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