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有哪些值得深究的情節?

刷了李安導演的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和導演過往的其他作品一樣,電影中有很多細節很值得玩味。


很多電影里有正義使者也有反派惡魔,而李安的電影里,從來沒有清晰的黑白之分。

他不給觀眾出簡單的是非選擇題,他只會認認真真地用電影里隱藏的細節向你提出一個又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


問題1

比利·林恩們是英雄嗎?

還是病人?

失敗者?甚至潛在罪犯?

片中的主角比利·林恩只是個19歲的,參軍去了伊拉克的少年。

之所以他會成為全美關注的戰鬥英雄,是因為在一次戰鬥中,林恩所在的B班的班長遭到當地聖戰徒的槍擊和劫持,林恩發現後,立刻衝過去救班長,和對方槍戰,還經歷了一場兇險異常的貼身肉搏。最後林恩和B班戰友們雖然打退敵人脫了險,但班長還是因傷重犧牲。


B班戰士們和聖戰徒搏鬥,林恩勇救班長的這段經歷被一台攝像機偶爾錄了下來,錄像傳回國後,林恩和B班戰友們在全美迅速變成家喻戶曉的美國英雄。


而李安在開頭快速交代完這幫軍人成為英雄的過程後,第一次讓這些軍人在觀眾面前亮相就是他們站在一起嘻嘻哈哈聊昨晚看脫衣舞娘,跳大腿舞的事。


李安讓你看到這些「英雄」尋常人,甚至有點小猥瑣的一面。

之後李安又告訴你,林恩是為了什麼去當兵的。並非因為愛國,而是因為愛姐姐。


林恩口中像天使一樣美的姐姐,因為一起車禍毀容,未婚夫立刻拋棄了她。

林恩一怒之下砸了姐姐未婚夫的車,還追著打他,犯了罪。父親把他保釋出來,交換條件是他必須參軍。


最初在B班班長和中校眼裡,林恩就是一個闖了禍的毛頭小子和少年犯。當他回國後,發現周圍人都把自己當英雄時,他尷尬又茫然。


在新聞發布會上,記者問他們這些軍人在作戰之餘,都做什麼時,戰友們給出一本正經的回答。而比利·林恩很清楚真正的答案上不得檯面,那就是「想女人」。

發布會上,他滿腦子想的就是站在一旁的美麗拉拉隊員。發布會一結束,他就和啦啦隊員在後場來了次親密接觸。


美國國歌奏響時,人們看到他淚流滿面,卻不知他是為自己遙不可及的夢想生活而哭,那個夢和國家無關,只和他自己有關,有一個房子,養一條金毛大狗,和心愛的女人床笫纏綿。


但民眾大概是不會接受英雄這一面的,你都是英雄了,怎麼能有慾望呢?


李安的解剖刀並沒有只是停留在英雄只是普通人的層面上,他接著往下劃,讓你看到英雄身上那有關病人、失敗者、甚至是潛在罪犯的一面。


林恩和隊友參加橄欖球中場表演時,全程頭疼,他不斷催經紀人給他一片止疼葯。戰場的慘痛記憶也不時在他眼前閃回,讓他眩暈。


而他的戰友們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情緒高度緊張、不穩定,暴躁易怒。在外界環境嘈雜時,他們尤其容易反應過激。比如當中場表演的高潮,他們需要走上舞台,和真命天女同台演出時,煙花爆炸,巨大的響聲和煙霧立刻讓這些軍人聯想到了危機四伏的戰場,甚至喪失了現實檢驗能力——當一個編導推搡催促這些軍人快走時,林恩一位戰友的第一反應就是把編導打倒在地。

林恩和他的戰友們應該都有不同程度的PTSD(創傷後應激障礙)。


如果從心理健康層面,看這些所謂的英雄,其實都是需要治療但沒有得到治療的心理病人。他們傷人甚至傷己的概率都不小。


當林恩和戰友們坐在台上看橄欖球表演時,坐在他們前排的一位白人男子用開玩笑的口吻說,「軍隊里有人搞基,有些同性戀在戰壕里卿卿我我」時,這群戰士覺得受到了侮辱。其中一個戰士立刻死死勒住他的脖子。


如果不是周圍人及時勸阻,那位嘴巴不太乾淨的白人男子差點被勒到窒息而亡。


在這裡,宣傳中的衛國英雄和衝動的殺人犯之間的界限十分模糊。如果周圍人勸阻的再晚一點,那個戰士勒脖的時間如果再長一分鐘,可能他的下半生就在監獄中度過了。


更荒謬殘酷的是,這些內心有創傷的病人之後還要頂著英雄的頭銜,回到伊拉克的戰場,繼續殺人或被殺。


比利·林恩這樣有PTSD的軍人並非少數——根據美國創傷後應激障礙基金會的數據,每3 名從海外行動中歸國的美軍士兵,便有一人被診斷為患有嚴重的PTSD。


戰爭除了帶給這些士兵PTSD,還會帶來什麼呢?


李安借B班另一位班長之口說出了,「戰爭會扭曲人」的話。


在發布會上,被問到在伊拉克做什麼事來娛樂時,林恩的一個戰友回答「打死那些敵人,聽他們的寡婦們哀嚎」,這個回答讓全場氣氛凝固了。這傢伙意識到場面尷尬,補充說,他說的只是一句電影里的台詞。

然而當他脫口而出這句話時,是不是也帶著一些真心呢。

人是情境的產物。在戰爭這種極端環境下,人的行為和心理很容易會被異化、扭曲。軍人即使之後退伍離開戰場,多少都會留下一些心理陰影——


我查了下,據美國「戰友基金會」統計,美國平均每天有22 名老兵自殺,每年超過6000名老兵自殺。很多人在自殺前有暴力傾向,而受傷的大部分是家人和朋友。


看到這樣的數據,再去看「戰鬥英雄」四個字簡直像是諷刺。


而如果讓林恩這些英雄回到正常社會,他們又能做什麼呢?

片中用一處鏡頭告訴了你答案:林恩和戰友Mango,以及Mango的朋友,一個做酒保的黑人小哥,溜出去吸煙時,黑人小哥說,現在在做的這份工作薪水和待遇太糟,沒法養家,為了老婆孩子,為了6000美元入伍獎金和付給他家人的保險,他想去當兵了。


而Mango和林恩也開始思考,如果回來,自己能做什麼呢?漢堡王的服務生么?


回去很糟,留下來也很糟。「還有什麼辦法呢」這是他們面臨的現實。


李安在接受陳文茜採訪聊新片時說過一段話:「現在美國的職業軍人都是在『好鐵不打釘』的這種情況下,因為奇奇怪怪的原因去參戰。所以這個階層的人跟社會其實是脫節的。」

入伍參軍的那些人中有的因為需要錢;有人像林恩一樣犯了事,為了逃避入獄,而參軍。

他們往往教育程度不高、缺乏一技之長,離開戰場,回到國內,未必就能順利融入社會。


他們去當兵,也只是一種討生活的方式。


問題2

戰爭真的能帶來

和平和民主嗎?


比利·林恩和戰友深夜闖入伊拉克民宅,發現男主人藏了一把槍、一張入伍證,這讓他們高度緊張:眼前的這個伊拉克男人或許是無辜的,但也有可能是潛在的恐怖分子。不管如何,先抓走再說。


即便這個男人的妻子在默默流淚,他的母親在哭喊在祈求,他的孩子因恐懼和悲傷瑟瑟發抖,其中一個小男孩的眼睛被憤怒而絕望燒成了紅色。他直直看著林恩,這個帶走他父親的美國人。


這一刻,仇恨的種子已經種下了吧。


如果這個伊拉克男人之後沒有回來。他的孩子、他的妻子、母親在未來會不會成為復仇者,成為美國人口中殺不絕的「恐怖分子」。

李安在接受陳文茜採訪時,說到為了拍這段,特地去約旦訪問難民,他了解到的情況其實比電影中呈現的要嚴重得多。電影中雖然有美國軍人爆粗口、在證據不足情況下逮捕伊拉克人的畫面,但還是比實際情況溫和許多了。


在李安看來:「這是既不是士兵的錯,也不是那些人的錯,可是這樣的事情就是會發生。你會真的會替去搜屋的人,跟被搜屋的人這兩方都感到難過,會恨那些政客,為什麼他們布下了這麼迷亂的局面,不把人命當一回事。」


李安在片中穿插了多處情節來展現戰爭實際效果和政客口中效果的差距——


1處是,在新聞發布會上,記者問「這場戰爭給當地帶來了哪些變化」時,林恩的戰友回答:「只是增加了更多對抗之人。」。


另1處是,林恩回家,姐姐問他,戰爭真的能帶來民主嗎?林恩默然。


所以,這場戰爭的意義是什麼?到底為了什麼?


李安很清楚,這多多少少會刺痛一些美國人吧。


本土從來沒有被戰火侵擾過的美國人可能不大能感受到伊拉克那些平民的感受。「我是從第三世界來的,我會比美國人更敏感」,李安自覺應該站出來表達自己的看法,「(拍電影)還是要有一些理想和客觀(眼光)」,為此他甘願承受別人的批評。

問題3

軍人打仗是為誰賣命?

你們是真的在保護民眾

還是成為強權打手?


在林恩和戰友們吃自助餐時,一個做頁岩氣開採的老總過來和林恩他們說,如果美國頁岩氣開採技術進一步改進,我們可以自給自足能源,你們這些孩子就不需要為了佔有伊拉克的石油資源而去伊拉克當兵了。


班長聽完就發飆了,為了讓對方難堪,而故意說自己和手下的這些戰士就是因為享受殺人,享受戰爭才去當兵的。你開採你的能源,我們殺我們的人,兩不相犯。


這當然並非實際情況,這些軍人並不是窮凶極惡的屠殺者,班長只是在表演。當那位老總識趣黯然離開後,班長也有點自責,覺得自己過分了,問林恩,我是不是個混蛋。


班長的反應其實是一種自我價值被否定後的應激反應。按那老總說的邏輯,他們這幫軍人被送上戰場,不是為了保護祖國啊,而是為了掠奪別人家的石油資源,為了赤裸裸的利益。他們這些人冒著生命危險去戰鬥就成了一件道德上站不住腳的事。


班長之所以會這麼表演,是因為他覺得,在頁岩氣老總眼裡,他們是被人利用的棋子和殺人工具。與其這樣,我還不如讓你覺得,我就是喜歡殺人,我上戰場因為我開心,而不是因為被利用。


看這段時,我內心被巨大的悲哀和無力感壓得喘不過氣。人為了活下去,為了精神不垮掉,是需要自欺欺人的。


這種感覺大概是:我知道我的生活爛透了,但我不需要一個高高在上的救世主來拯救我,來質疑我為之獻身的事情的價值。比起被拯救、被憐憫,我更需要被肯定。


即使我知道你說的可能是真相,我也不會承認,因為那會導致,我的付出都成了笑話。

問題4

民眾真的

如他們所說

愛「英雄」嗎

民眾們找林恩們握手、簽名、擁抱,喋喋不休訴說對他們的崇拜、感恩,但這就是全部真相嗎?


片中橄欖球隊員也好,新聞記者也好,普通市民也好,都會問林恩們,關於戰爭,關於殺人的細節感受。


沒有人關心,對他來說,回憶那些事,是一種創傷記憶的反覆重現,是一次次展示傷口。

大家只是滿足自己的窺私慾、獵奇心理和隱秘的嗜血慾望。


在商業社會,一切皆可被消費。他們這些軍人不過是一種被消費的對象罷了。

那些坐在電視機前面看比利·林恩救戰友所消費的可能是一種對戰友情誼、對英雄主義的憧憬和意淫,想要把這個故事拍成電影的那些投資商們,看到的是未來的票房投資回報。

對於當事人而言,自己生命中重要的經歷、感受、情感,在別人眼中不過是一個可以賣錢的故事。


而且還不大值錢——開始說的是每人10萬美元,到最後成交時,就變成了5500美元。而願意出5500美元的也只有一個人而已。

當林恩站在舞台上表演時,黑人伴舞演員一邊圍著林恩跳舞,一邊對他說,fuck you,傻大兵。即便是這樣萬眾矚目的場合,他依然能清晰感受到來自其他人的惡意。


而且他還不能反抗。如果是在台下,他或許會一記左勾拳砸過去。但那時,他在台上,那麼多雙眼睛看著他。他只能像一個道具一樣一動不動得站著。


之後表演一結束,他和他的戰友們就立刻被工作人員像清掃垃圾一樣驅趕。那意思再明顯不過,表演結束了,你們這些用完的道具還不趕快離開。


當林恩要離開,和啦啦隊員吻別時,林恩忍不住脫口而出,我很想帶著你逃跑,那個女孩子當時就笑容就僵硬了。你要去哪裡呢,你不是美國的英雄嗎?


很顯然,她愛的並不是比利·林恩,而是「美國英雄」比利·林恩。


很心痛是不是?李安不顧林恩的心痛,繼續往前走——


在影片末尾,他讓你看到,維修工操著鐵棍報復B班,這些軍人被自己宣稱要保護的民眾往死里暴打。這大概更徹底讓林恩看清了現實——人們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他們即便愛你,愛的也只是他們需要的那個你。

問題5

比利·林恩為什麼選擇回到戰場?

這選擇是勇敢還是懦弱?


比利·林恩本身不是一個支持戰爭的人,甚至可以說,他內心是反戰的。


他看到過伊拉克小男孩流淚的眼睛,看到過那片土地上人民的敵意,他內心無法不懷疑戰爭的意義。


但最終他還是回到了伊拉克,繼續做一個軍人。


即便他真的有PTSD,即便心理醫生打電話告訴他,你這麼做不是懦弱,而是真正的勇敢,你站出來,會讓更多人意識到PTSD的存在,更多戰士能得到應有的治療,而不是繼續被戰爭、被精神疾病折磨。


他也一度被醫生說動,答應希望他接受精神診斷並退伍的姐姐,考慮一下她的提議。


然而最後,他還是做不到。在停車場,他和姐姐對視的眼神里有那麼多無奈和憂傷。


他害怕戰友們不會理解他,甚至唾棄,覺得他是一個貪生怕死、背棄兄弟的逃兵。


他害怕中場演出時見到的那些說著愛卻好像要把他吃掉的人。


雖然他並不想做軍人,但諷刺的是,他實際上具備做一個軍人的很好素質,用班長的話說,在戰場上,他勇敢鎮定,能冷靜處理問題,安撫戰友的情緒。


軍人這個職業能給他成就感、榮譽感,如果留在國內,他害怕自己不過是個最平庸無奇的服務生。


和這些害怕一樣真切的是,他愛和自己一起出生入死的戰友。


當初他上戰場是因為愛姐姐,現在他回到戰場,則是因為愛兄弟。


他不是什麼英雄,他就是一個天性純良的少年啊。他在意的始終是,能不能和愛的人在一起。


去向哪裡從來沒有與誰同行重要。即使前方是戰場,是死亡又怎樣,起碼我有你們。我不能拋下你們。他走上那輛戰車時,眼前出現了死去班長蘑菇的臉,他情不自禁說了,「我愛你」。


這種愛是最動人的。


蘑菇曾經告訴林恩,你要找到比自己更大的東西。

林恩已經找到了。對他而言,那個東西是和戰友生死與共的集體歸屬感。


比起站出來承認自己有PTSD,讓自己以及更多像自己這樣有PTSD的人離開戰場,他更在意,能不能得到認同、歸屬和愛。


為了這些,他可以上戰場。


李安在《十年一覺電影夢》里說過他對戰爭的看法,「有時人加入戰爭跟理念並無太大的關係,只因為要在群體中證明自我價值,一如為球隊加油,你一定是站在本鄉本土這邊,未必是理性的判斷。」


你可以把這句話當成林恩最後選擇回歸戰場的註腳。


所以,人能在多大程度上作出自由選擇?又究竟哪種選擇才是真正的勇敢?


用李安的話說:「往深處追究,人在人際關係,在社會群體里,不就是有一種不自由?我們每個人都是人際關係的奴隸:家庭、朋友、國家、族群等的奴隸,黑奴只是個最極端的例子,這是人性的枷鎖。」

但誰又能逃開這人性的枷鎖。

人如何才能自由?


李安說過,之所以想拍片是因為「拍片給了我發言權。你不拍,大家就以為是現成的樣子;你拍的話,人們在現成之上又多了一種選擇……若我不爭取、不表達、不發言,徑直讓它過去,將來的歷史、大家腦海中的文化印象就是另一回事。藝文工作者就是要把它反映出來,讓世人看到人們真正的心聲。」


這部片子做到了。


他讓你反思固有的觀念,讓你對那些「理所當然的正確」產生懷疑,讓你多一個角度看待人和事。


最終李安想做的,是讓你活得更加自由。


因為「自由的精神,就是對何謂正確不那麼確定的精神;自由的精神,即是儘力去理解別人見解的精神;自由的精神,即是將別人的利益與自己的利益不帶偏見一併考慮的精神。」(勒尼德·漢德法官語)


我很感激李安拍了這樣一部電影。


——


我的微信公號「雅君的好用分享」(yakishare)

http://weixin.qq.com/r/b3UEHAbEo1vcrUJ-9yB9 (二維碼自動識別)

歡迎來這裡找我玩兒

和你分享閱讀、寫作、電影、音樂、APP以及吃喝玩樂


謝邀


我發現,當大家討論起《比利·林恩》,好像都把目光放在了技術上,卻很少有人深究故事本身的細枝末節,因此今天我特意來跟大家說說一些值得討論的地方。


表面上講戰爭,實際上是聚焦內心。

1.

先說電影背景。電影改編自本·方登的同名小說,被稱為伊拉克戰爭版「第22條軍規」,原著好到什麼程度呢——李安決定把它改編成電影的時候,甚至都還沒讀完整本小說。


李安給原著的評價是:「這是一部可以立即吸引我的小說」。

故事說的主角,是一個B班的士兵,比利·林恩,既年輕又沒經驗,卻奔赴戰場。


電影開場的畫面,是一台破舊的DV偶然拍到了林恩在伊拉克戰場上奮勇救下自己的戰友。這一畫面在網上廣為流傳,機緣巧合下成為了美國人「精神的寄託」,因此林恩所在的整個B小隊獲得了回美國參加慶典的機會。


整部電影講的就是B班參加慶典過程中發生的事,從此期間,林恩慢慢回想起戰場上的一切,於是,隨著過去戰場上的那些段落一幕幕回溯,我們的思緒也隨著比利的思緒到了那片戰場上。

過往凡是涉及戰爭的電影,第一個值得深究的一定是導演對於戰爭的態度。


可李安在此片中的態度似乎有點曖昧不清。


從美國網上的部分評價可以看出,美國人也在問這樣一個問題:你李安如果要批判越戰,為什麼一邊給大家看戰爭到底是什麼樣的(並且我覺得李安做了一些柔和的處理),一邊卻讓這些士兵們說笑打趣,好像想用戰友情誼去掩蓋戰爭的殘忍似的。


其實可以理解,李安的電影飽受讚譽,一部分原因就是其在跨文化傳播的獨特的東方思維,但這次李安拍的是一部美國主旋律電影,在李安的東方思維里那些美國人難以理解的部分終於被放大了。


李安在接受GQ訪問時就承認了這一點。他說,他很清楚為什麼《比利·林恩》在美國的口碑不會好,因為這個片子一定程度上很難融入當今美國人的價值觀。

李安作為一個東方人,骨子裡中庸,不可能是好戰的。


只是對看夠了大場面戰爭片的美國人來說,電影好像還不夠反戰。


特別是其中幾個段落:


在餐桌上,商人說出一番意指軍隊不過是為了石油才戰鬥的話,其實商人是誠懇的,但在士兵們面前卻是莫大的嘲諷。隨後班長戴姆漂亮地回擊了商人,是電影的一個小高潮,也讓我們暗暗佩服這些士兵。


並且在電影最後,當比利在思索中最後還是決定回歸戰場,在看著他回到車上跟B班的戰友們一塊,說該回他們的老窩了,我們也不由地心生敬意和同情。


如果要激烈地反戰,這樣的段落設置顯然有些不合理。

但又有幾個段落有力諷刺了戰爭。


在餐桌上士兵們們聊完了大規模殺傷武器,畫面一跳轉,戰場上,他們卻在伊拉克人的家裡因為一把手槍讓一家人跪地。當B班士兵給伊拉克人戴上頭罩時,鏡頭對準那家的小男孩的眼睛時,誰不能感受到戰爭的殘酷呢。


而之前升旗敬禮時,本該是愛國氣息最濃烈的時候,比利林恩卻在想和自己親熱過的那個拉拉隊員上床的場景而流下了眼淚。


說到這裡是不是覺得這部電影給觀眾的感覺有點矛盾呢?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感覺,其實是因為李安並不想表態。他自己採訪時也解釋過:他對錶態戰爭毫無興趣,何況關於伊戰根本不需要再次定論。


於是他把表態的任務留給了觀眾,而他,只要把真實剖開,擺在我們面前,讓我們所見即所得。


他讓我看到戰爭的真實面貌:

戰爭既像大部分人認為的那樣殘酷,同時又有某些乾淨純粹的部分。


這種多面描寫帶來的真實非常難得。

2.


但戰爭本身,僅僅只是李安要表達的一小部分而已。


這就是標題所說的:李安不只是關心戰爭,他是在關心人——《比利林恩》展現的,其實是一個社會群像。


在其中你可以感受到的是,戰爭雖然發生在戰場上,但它還存在於戰場外,發生在社會裡,改變著社會裡的每一員——有為戰場英雄傾心的姑娘,有想利用士兵的老闆,有惡語相向的群眾,還有關心愛護的家人。


不同的人對戰爭的態度有極大的反差,就像我們這些觀眾一樣,這也是電影引發廣泛討論的原因之一吧。


戰場內,戰場外,甚至熒幕外,都是矛盾的發生地。

電影名字里的「中場休息」,其實不只是比賽的中場休息,也是指這些士兵們的中場休息,而在戰場上出生入死的士兵們的中場休息,是這樣一場盛大的表演與狂歡,本身就有點荒誕。


這場表演是有原型的——原作者本·方登在2004年達拉斯牛仔主場迎戰芝加哥熊時,通過電視轉播觀看了現實中的這場中場表演,當時,碧昂斯領銜的「真命天女」組合勁歌熱舞,引爆全場。


當年,本·方登意識到了這種荒誕性,立誓要將這個現實場景搬到文學作品中,才有了寫下這部小說的靈感和衝動。

從情節上來說,故事本身也許並不能算是環環相扣。李安在上影節論壇也說過,故事只是一個手段而已。


從電影的情緒性的剪輯就可以看出,這部電影要傳遞的,是一種感覺,一種心理,一種情緒,最終目的是讓觀眾感同身受。所以,你不要去想故事的起承轉合、高潮起伏,而是要用心去感受。


主演克里斯·塔克曾經描述這部電影:

你將看到比利看到的所有東西,你身處電影之中,你就是比利·林恩。

這種對人的聚焦,在3D和120幀技術的幫助下把效果達到了最大,人臉的血管清晰無比。為了力求真實,大部分演員還素顏出鏡,劇組的化妝師也都替換成了營養師,為了好氣色所有演員都要食補 。


對此,李安說:

「人有一種內在美,人的眼睛非常喜歡看自己的臉,3D最好拍的就是臉部,因為那是我們自己,看到皮膚的層次、氣色,就能感應到內在的感情、腦筋的思緒。演員只需要相信那些思緒,給你的呈現會非常豐富和可貴,因為他在感受而不是表演...」

不僅如此,片中還用了第一視角、人物直接對著鏡頭對話——打破第四面牆,這種手法在過去的電影里使用是非常謹慎的,而在片中卻有大量此類鏡頭,就像在同你、我對話一般。

這是第一次,在熒幕上的人物如此接近真人。


這是第一次,我們在熒幕上這樣靠近「人」這個符號。


沒錯,李安要做的,正是對焦人物——這個從戰場上帶著一身「懷疑和傷痛」回到家鄉的年輕士兵林恩,該如何解決與家人、社會的「隔閡」,該如何選擇今後的人生,才是李安真正要講的重頭。


林恩在整部電影里,都在思考自己該如何抉擇,而讓他需要、想要做出選擇的有兩大因素。


一是啦啦隊女孩,那個和林恩初次見面就和他親熱的女孩,那個讓他說出「我的每一刻都是你的」這種動人情話的女孩。(林恩表現得倒有點像我們常常打趣說的「才第一次見面,我連我們孩子的名字都想好了」。)


林恩動心了,他不想失去這個姑娘。

二是姐姐,那個他一回到家就讓他脫下軍裝的姐姐,那個懷疑他有PTSD,還叫心理醫生給林恩打電話的姐姐。她開車去接林恩,只希望他能跟她去看心理醫生。


而林恩在中場休息中的種種表現就連觀眾們都能絕對的指出這是典型的PTSD。


林恩受傷了,心理的傷,他需要治療。

實際上,應該有選擇的人難道只有林恩一個嗎?


不,整個B班都應該有選擇。


林恩的戰友們,同樣年輕的士兵們,在中場秀的時候,因為不習慣這些熱熱鬧鬧的場景,變得像個小孩一樣,易喜易怒,情緒不受控,與觀眾、工作人員發生衝突,被噴涌的煙火就嚇到卧倒。


這些年輕的士兵們又何嘗不是另外一個個林恩呢?


很明顯,在高強度精神集中的戰爭狀態下,B班的大部分戰友都多多少少有應激障礙,其實他們都滿足停止服役的要求。


B班,其實就是一個大寫的林恩,李安正是要在此強調:


他,他們,才不是什麼英雄。


他們不過是一個個鮮活的、受傷的人。


李安所要關注的,和傳達到觀眾這端的,就是這些人的內心。



3.


這才是李安真正要說的——在大的環境之下,我們個人的選擇與命運該何去何從。


人們不能理解真實的戰爭。坐在他們前面的觀眾出言不遜,說他們是同性戀,這是對軍人的極端不理解,而如果他們不理解,自然也不會去尊重。


橄欖球隊老闆嘴上說著漂亮話,所謂把B班的實際傳播給更多人,但卻只肯給B班的軍人們一個不能再便宜的價格(五千五百美元),甚至不如此時入伍的新兵得到的獎金(六千美元)。


林恩怒斥球隊老闆:「這不是一個故事,而是我們的生活。


這句話非常貼合主題。確實,這不是拉拉隊女孩愛慕的故事,這不是商人撈金的故事,這不是鼓舞民眾的故事,它並非真的屬於大眾,而是屬於林恩們,屬於他們的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在洗手間里,黑人經紀人發生了態度的轉變,對林恩怒斥球隊老闆表示了支持,說「假如拍成電影了,那這就是電影的高潮。」這其實是李安借黑人經紀人來表達自己的想法(有人說黑人經紀人就是李安在電影里的化身)。那也的確是整部電影的高潮之一。

等到他們要離開時,他們被一群工作人員偷襲,一個工作人員被林恩抓在地上,這時,表演場面和戰爭場面一幕幕快速切換著,林恩按住工作人員的畫面和林恩與恐怖分子肉搏的場面交替,真正迎來了最震撼人心的十幾秒鐘——


原來,經歷了戰爭的他們,早已將與這個社會脫節,這個社會對他們來說已經比戰爭更加兇惡。


就連那個讓林恩覺得自己想要選擇的啦啦隊女孩,聽到林恩無意中透露的關於他的選擇的想法,她也說:


你是英雄,你怎麼可以不回到戰場上去呢?

毗濕奴是印度教三相神(可以理解為神的「三種形式」)之一,是「維護」之神,其性格溫和,對信仰虔誠的信徒施予恩惠,而且常化身成各種形象拯救危難的世界。


每當宇宙循環的周期一「劫」(相當於人間43億2千萬年)之始,毗濕奴一覺醒來,梵天就開始創造世界,而一劫之末濕婆又毀滅世界。毗濕奴反覆沉睡、蘇醒,宇宙不斷循環、更新。


我想這些特徵所代表的寓意正是,世事的歸向不過都是宿命

多麼殘酷。


林恩和蘑菇在樹下的對話是全片中最美、也最點明題意的鏡頭,文迪賽爾飾演的蘑菇一直在對比利林恩說:「我們就應該屬於這裡」,還給他講了毗濕奴的故事。

毗濕奴是印度教三相神(可以理解為神的「三種形式」)之一。


梵天主管「創造」、濕婆主掌「毀滅」,而毗濕奴即是「維護」之神。其性格溫和,對信仰虔誠的信徒施予恩惠,而且常化身成各種形象拯救危難的世界。


每當宇宙循環的周期一「劫」(相當於人間43億2千萬年)之始,毗濕奴一覺醒來,梵天就開始創造世界,而一劫之末濕婆又毀滅世界。毗濕奴反覆沉睡、蘇醒,宇宙不斷循環、更新。


我想這些特徵所代表的寓意正是,世事的歸向不過都是宿命。

值得一提的是,細心的觀眾還會發現,在片尾有一個對著車后座的鏡頭,上面擺著一個小神像,那是象頭神迦尼薩,在印度教中,他是排除障礙之神,是命運之神。


士兵帶著象頭神,應該是想要祈求自己能夠掌握命運,並在戰場上掃除一切吧。

這是繼《少年派》後,印度教第二次出現在李安作品裡。


《少年派》中,李安讓男主角在印度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中展開選擇,甚至向天怒吼尋求答案。


這就是電影中尋求宗教的作用:給人答案——世事的答案,生命的答案。


尋求答案的派,其實也是尋求思考的李安。


到了《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中,他延續了這種哲學思考。

林恩與拉拉隊女孩第一次見面時,林恩說他還在尋找信仰,而後,在林恩的思緒里,蘑菇幫他做選擇,告訴他要回到戰場,這種帶有「因果輪迴」的「兄弟情義」一定程度上就成為了當下林恩的信仰。


說到因果,林恩一開始加入軍隊,其實是因為砸了姐夫的車教訓了姐夫,軍隊對於他來說也不是他一開始的個人選擇,而是其父表達愛國主義的方式。


而其他戰友呢,也不過是另外的一個個林恩——他們或為金錢,或為家庭,或為不同的原因加入了軍隊。一開始,軍隊可能都不是他們眼中的歸宿。


而如今,軍隊成了他們的地界,成了他們的家。


你看,我們一開始也沒有選擇呀。


細數李安過去的電影,其實都是這樣:外部環境所使,我們走到了沒有選擇的路口。


《色戒》里的王佳芝,本來就是一個女學生,卻在國家動蕩之下成為了特務。


《少年派》里的派,想要人生的答案,不得不質問上天。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里的林恩,並非生於戰場卻必須歸於戰場。

但最後,人物們都聽從了內心。


王佳芝最後還是選擇了愛,哪怕最後面對萬丈懸崖也面不改色。


派最後選擇了皈依。


林恩明明可以退縮,卻依然回到了軍隊。


這就是這些電影動人的地方。


李安的口頭禪就是:唉,這都是沒辦法的事。既然沒有辦法,就乾脆聽從了內心吧。


你說我在情緒面前安之若泰,其實那是我在自渡啊。

李安說:

「少年人容易這樣……(原本年輕時以為的)那個東西常常是要破滅的,在(你變)成熟後,(你才)對於自己的屬性、自己的歸屬有一個認識,我想這才是你成熟的象徵。」

文章的結尾,也是故事的結局,林恩就是這樣找到了自己的歸屬。


他上了車以後,不自覺地對戰友們說:我愛你。他的戰友們也一個個地回應他:我愛你,就連不肯輕易說我愛你的班長戴維都說了:我愛你。


至此,我不僅被深深打動,更真正理解了林恩。


你看,這就是這部電影給我最強烈的情感共鳴——


我們的命運有時候不被我們掌握,也許我們只是被命運的大手操控,最後選擇的路也不知道是不是對的。


這像不像現實中的我們?


而當我們到了分叉路口,還是要聽從自己的內心吧——哪怕那不算的上選擇,哪怕不知道是對還是錯。


總之,既然如此,自己選了這條路,就走下去。


這種「因果輪迴」,不是說,我們做出的選擇就一定正確,而是讓我們去相信,我們應該這樣選擇,我們的選擇是值得的。


我們需要被理解,但又不可能被所有人理解。


既然如此,就讓我們到那些理解我們、離我們最近的地方去吧。

4.


最後,我要說,過去的3D電影,亮度過低,模糊現象普遍,尤其是在快速動作場面中。如果攝影機在拍攝中快速移動,還會出現圖像抖動、閃爍等的情形,這些毛病通通在《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中不見了。

畫面極強的縱深感給本來起伏並未如此強烈的故事注入了許多信息量,我個人的觀影體驗是流暢的。並且很少人提到,音效真是太出色了。(那聲槍響和中間幾處音效簡直震到了我)我真心覺得《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這是近幾個月來最值得走進電影院的一部電影,也謝謝在年末的影院里能讓我看到這樣的作品。

我想,這部電影需要的也許是這樣的觀影方式——沉浸進去,不要去想故事的起承轉合、高潮起伏,而是去感受那種心情,那種情緒,我相信這樣的話,你也會被這部片子打動。

如果你要去觀影,我希望你打起十二分精神去觀影,盡情吸收熒幕上的信息,感受人物的情緒。那絕對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觀影體驗。

-----
最後打個小廣告,我自己的微信公眾號:陳亦飄(或搜 withyipiao)。

不在知乎發的文章都在那,歡迎去找我玩。

祝你有個愉快的夜晚。

http://weixin.qq.com/r/9zksNBDEd00IrVRX92zl (二維碼自動識別)


我是一名退伍軍人,這個曾經的身份讓我覺得美國大兵回到社會中的真實和我身邊普通戰友沒什麼兩樣。。在平時會多看幾眼美女,會在平時不停嬉笑打鬧來緩解平時壓抑枯燥的生活,也會為特定的聲音神經過敏(學校上課鈴聲和我們出警的鈴聲一樣),作為一名曾經的消防兵上火場的感覺能讓我體會到他在戰場的那種心情。
我會深切體會到他們跟普通社會人的對立面,原以為只有中國有傻大兵,原來世界警察也是一樣!他們在球場座位上和前排球迷的衝突,當球迷說的那番話後美國大兵鎖喉時候的心情就跟我看天朝各種鍵盤俠噴軍人一樣。每個人經歷到不同的東西,你無法理解他們在中場表演的窘境,你也無法理解他的家人那種擔心害怕。
電影院里的我目不轉睛,覺得電影真實的害怕,旁邊的觀眾在笑聲和哈欠中早早散場走了。


鍵盤俠們,每個人生軌跡都不同,我經歷過的你未曾經歷,跟你們打嘴炮沒有任何意義。


電影訴說的不是戰爭,訴說的是人的「內心」與「理解」。

還記得當時蘑菇讓林恩和他一起衝出戰壕,可林恩沒有反應過來,如果不是這樣,或許後面的一切都要改寫了。

很多人好奇李安這次運用的120幀/4K技術,說實話當我看到三分之一時,我明白了李安的意圖,只有足夠細膩的鏡頭與畫面,才能將我們帶入比利·林恩豐富的內心中,讓人接近真實。李安用一種符合人眼移動的拍攝技巧去讓觀眾站在林恩的角度看世界,除了技術外情節也很好的展現了真實:


在一個記者會上,記者問:「你們是如何度過閑暇生活的?」林恩腦補了個畫面,就是大家齊聲說出,當然是想女人了;當他們參加宴會時,林恩盯著美食的樣子,到最後不顧形象狂吃;在作戰前,伴著急促的呼吸聲下瑟瑟發抖的林恩。


但是,真實,恰恰又是最難被感知的。如果我們不是坐在熒幕前,也無從理解他們的感受。

他們被標榜為英雄,但是也有人說他們是沒用的傢伙甚至大打出手,也有人利用這種英雄故事以拍電影的名義撈金。正如林恩結尾說,每個人對戰爭都有不同的理解。還有讓我回味時顫慄的是,他與拉拉隊員的那場艷遇,最後離別時的場景,他提到想帶上她,可女生並不了解其中的含義,他只能無奈的笑笑說是開玩笑。女生或許覺得英雄就應該再回戰場,但誰知林恩內心的矛盾。


在中場表演前,林恩動搖過,但當他站在舞台中央時,我想他想明白了。


在杜比音效和華麗的畫面下,我彷彿和林恩一樣在舞台中央,伴隨著high翻的音樂,心中卻只有說不出的痛楚。為什麼自己最糟糕的一天,卻被人歌頌,如果要我選擇我才不要這壓的喘不過氣的榮耀。因為我多麼希望當時我是和班長蘑菇一起衝出戰壕,那麼也許蘑菇就不會死。可是,幾乎沒人會意識到他的內心衝突,更別說理解了。

在我看來,除了戰友外,最懂林恩的或許是他姐姐,她起初阻止他回到戰地,可最終當林恩選擇回去後,他們還是以互相擁抱的方式告別了,最後姐姐說的是我其實一直為你感到驕傲。


劇終時,林恩表達出戰地才是家,我想就是因為那裡足夠真實吧,真實的隊友,嗯,真實的敵人也比勢力的商人要好。


李安把這部電影拍的很細膩,不細細品味是感受不到的。它不像劇情片那樣引人入勝了,如果大家去欣賞的話,建議讓自己完全沉浸入主人公的視角去體會情緒。誠然,沒有經歷過的我們體會到的也只能是隻言片語,不要妄想感知主人公深處的情感。


這部電影並非訴說戰爭,而是訴說內心和理解的。當他在伊拉克去一戶可疑人家搜查時,他看著他們可憐無助的眼神,耳邊回蕩的是無法理解的語言,他在想自己做的是否應該,可是這沒有答案,想要了解一個人的真實內心太難了,只可以抓回去檢查一下。另一個場景是,當蘑菇在臨戰前第一次對隊友說:「我愛你」時,他們也不理解,最後經歷了,在尾聲,林恩對每一位戰友真切地說了「我愛你」。


同理心是彌足珍貴的東西,但是真的太難了。即使我全展現給你了,你也未必會懂我,那我還是回到那個令我失望過,痛苦過但真實的地方去吧,至少那裡的人與我共同經歷過。不理解才是常態。我們的生活中也經歷過很多困苦,之前有段時間我特別的抑鬱,關注過知乎上的抑鬱症板塊,發現抑鬱症患者也是不被人所理解的。要自己經歷過之後,才會真正的理解,才能體會真實,而沒有經歷過的人,不該隨意評論與干涉,應該始終保持一顆敬畏之心。


所謂真實,不是理解懂得,而是經歷過。


能夠回味的情節很多,這裡沒有全部寫出來,看了其他知友的答案,大家真的都好仔細!


寫過關於NFL和橄欖球的部分:

如何評價李安的新電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 知乎用戶的回答 - 知乎

另外值得一說的元戲劇梗。

比利正面拒絕了諾姆·奧格斯比的電影改編報價後,在洗手間里經紀人說:「如果這是一部電影,剛才就是高潮時刻了!」這就是20世紀以來戲劇作家們很喜歡的「自身指涉」元戲劇元素(雖然沒有打破第四面牆)。

後來他又說:「我會努力為了這部電影融資的,哪怕去中國也在所不惜。」這部電影最後的確也拿了博納影業的錢。


李安在拍攝《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里伊拉克戰爭的場景時,本打算是去到伊拉克取景的。但由於某些原因,劇組未能去到伊拉克,只能在摩洛哥取景。

有一場戲,就是美國士兵夜裡跑到一戶居民家搜查那一段,請的是當地伊拉克社區真實的伊拉克人。其中有一個鏡頭是對準一個小男孩,那個小男孩坐在家裡的地毯上,眼睜睜看著自己的父親被美國士兵用槍指著頭、按在地上、套上頭套。

電影給了這個小男孩好幾秒的鏡頭,如果大家在觀看的時候有注意到,應該也會記得,小男孩目光中帶著的那種恐懼與憤怒。

這個鏡頭和比利·林恩幹掉一個敵人時那個「對方瞪大眼睛,鮮血慢慢流出」的鏡頭一樣震撼。戰爭帶來的震撼有許多,凸顯在孩子身上的力量最震懾人心。

李安在清華大學和馮小剛對談的時候,提到了這個細節:「那場戲是我們在摩洛哥拍的,找的伊拉克社區里真實的伊拉克人。我讓那個伊拉克籍小男孩作出那樣的表情,其實很不忍心。拍完後,我抱了他蠻久。

李安說的時候,語速緩慢而溫和,但看得出來,他在想起那一刻時,還是有些內疚。他抱了那個孩子好久,覺得自己有些殘忍,讓他那麼小的年紀,就目睹那樣殘酷的畫面。儘管是拍戲,也會覺得,對孩子的認知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而作為觀眾,在聽到李安說這一段的時候,也深有感觸。看電影的時候或許不會太注意到這一個細節,但一旦去注意到,就會深深地被震撼到。

如果聯想到現實里那些生長於戰爭環境里的孩子們,內心或許就會難受起來~

李安的這部電影,值得細看。


普通3D版,四刷,繼續修正細節和更新。
從2016年11月12日晚寫起
·· 比利和一個戰友及現場工作的朋友,三人坐在一個沒人沒景的看台上放鬆一會兒:
我想乾脆去當兵吧,現在的工資太低了,入伍至少有完整的保險還有6000元。
比利和戰友表示當初他們入伍可沒錢拿。
……最危險的「工作」仍然還是屬於最沒有選擇權的底層人民有限的選擇。
對應:球隊老闆最終竟然只願意給他們每人5500元買故事……
6000塊能賣命
5500想買用命換來的「故事」…
而「有錢人花幾萬塊買的是買票的資格」…他們那麼平淡戲謔的說出來。聽著格外難受。

·· 記者會上,比利轉頭去看旁邊,那姑娘的神情與別的拉拉隊員都不一樣。
拉拉隊員第一次單獨和比利在掛帘後邊聊天,表現是那麼的善解人意,那麼多的體諒,而且關心比利的真實想法(此時的比利是少有的「如實表達」了想法,他並不順暢的表達…三刷再看,仍是動人)。
然而,兩人在卸貨區最後一次見面時,雖然姑娘說了很多不舍的話,但是在比利表示想要帶上她一起逃跑時,姑娘神情立變。
「你不是應該回到戰場上去嗎?」
比利的笑容和意亂情迷也立刻掉了下去——因為他終於明白姑娘只是迷戀自己「英雄」的光環,而非真實的自己,那時,比利那努力擠出的笑容讓人有點心痛。
而在此之前,比利在看台上將姑娘指給班長看的時候,班長毫不猶豫的說,你做什麼夢,犯什麼糊塗?不要瞎想這種不可能的事——還是班長真的更有生活經驗吶T_T
(三刷回來,覺得其實比利和姑娘以後也會繼續戀愛,甚至在他活著回國之後結婚。但是,真正理解比利的,還是他的戰友們。菲珊是「有精神追求」的姑娘,所以因為這個英雄的光環,比利還是留得住她的。只是,兩人卻並未「心意相通」。)

·· 球隊派去接待B班的跑腿「喬西」,一開始的時候表現的有點緊張,什麼都不太清楚,而且彷彿在應付。但是他比B班其他人更早發現聯絡員(失聰的那個紅帽子的麥少校)不見了,最後也還是記得比利的止痛藥——所以這其實只是一個認真工作普通人。
· 黑人演的經紀人,從開頭就一直在打電話,好像只關心賣掉故事賺大錢,但是他講電話內容里從來沒有其他人那麼多的自以為是,直到最後在衛生間,對比利又說的那一翻話——這個人其實真的很在意B班的經歷,希望能讓美國人看到真實的B班。這明明就是一個有良知而且真的很努力的經紀人。
·球隊老闆,最開始在球場旁邊出現的時候是那麼有氣場,那麼淡定,那麼超然,但是最後到了買故事的階段,才展現出商人本質——什麼「這個故事已經不是你的了,是美國的」不過就是談判用語,想要人家便宜賣給你罷了。
以上三者,都是開頭的印象和後來漸漸展現出的本質並不一樣的人。
所以「日久見人心」什麼的還是應該信的。

·· B班在錄祝福片之前,在橄欖球場邊玩樂打鬧,阻礙了場地工作員,開那個開小車的人很生氣的在趕他們,而B班的少年們就像學校操場上不聽話的孩子一樣不予理會。
· 在中場表演剛開始的時候,他們走在舞台的陰影里,現場表演的聲效使幾乎全部隊員本能的躲避,並且嚇到了其中那個戰爭創傷比較嚴重的大兵,他控制不住的打了帶他們走位的工作人員。
· 表演過程中,所有人都努力剋制自己,保持一個軍人的立正姿勢,但是所有為了配合歌曲而做的相似戰場的音效卻使B班每個人都神經緊張。
· 表演結束時,本應帶他們離場的人沒有出現(細想起來,很可能就是之前被打的那個人負責此事)。而剛剛受到表演音效打擊的B班不得不在正在拆解的舞台上彷徨。
而負責拆舞台的工人很明確的說「必須在9分鐘內拆完舞台!快點,快」
B班的人明顯是阻礙了正常的工作程序。但是他們也無法知道應該怎麼辦,應該去哪兒。
一邊是失落且尚未收拾妥當的情緒失控,另一邊是工作壓力分分秒秒的催促,於是就撕扯起來。
· 在離場的B班路遇明顯是在等他們的幾個工人
· 在B班即將上車離開之前,被明顯是有意召集的眾多黑衣現場工人武力碾壓……
B班的孩子們,在自己的國家,被需要的時候,就是英雄、是表演道具、是增光添彩的光暈;不被需要時,就是另一些人的麻煩、仇敵、沙袋……
(帶紅帽子穿禮服且「神出鬼沒」的麥少校出現之後,鎮住了場面,而比利怔怔的坐起來,看上去又是那麼的無助)
對很多普通人來說,他們根本不在乎什麼英雄不英雄:
「我只要過好我自己的日子,和我自己的小夥伴們,一起揍自己看不順眼的人。」

·· 比賽開始之前,B班剛剛坐定,現場巨大的熒幕展示著「英雄們」,很多鼓掌,很多歡呼聲,然而,對面看台上觀眾寥寥——又一個細思起來讓人難過的情節。

·· 接著又陸續來了很多普通人,說著各自的想法,比利只需要面帶友善的聽著。
· 記者會上,記者們提問,大兵們回答。
他們有真實的想法,但是只回答記者們想聽的答案。
· 球員更衣室,他們追問比利:殺人什麼感覺,什麼感覺……直到比利用比賽做比喻。
人們其實並不真的想知道你在想什麼,也並不真的想知道你的真實經歷,他們只說自己想說的話,只聽自己想聽的話,只相信自己想像中的你的樣子,聰明人都明白此事,所以心照不宣的按默認劇本表演著生活。
·· 剛剛又重看了一遍預告片。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中國預告片1:終極版 (中文字幕)
我想說,這實在是難得少見的反諷式預告片吶^_^

·· 電影開篇,由記者扔下的攝像頭從側面拍下的比利救蘑菇的鏡頭
· 球員更衣室里,橄欖球員們尋問「點50打在人身上是什麼效果?跟我們說說」
比利說,「我們稱之『粉色的霧』 」
· 比利衝出矮牆,打空了彈匣,扔掉槍,伏下身體去查看蘑菇,還有戰友掩護他的子彈在敵方土牆上密集的炸響,比利正面出現在鏡頭裡,他拾起蘑菇的手槍,在還擊,鏡頭轉換,對面卡車旁正在開槍的敵人被打碎,如粉色的血霧。鏡頭再轉,隊友車頂上每分鐘550發的機槍仍在持續開火。

11月13日更新
·· 搶下蘑菇的比利,在交火雙方的中間,他先將蘑菇推到安全些的地溝里,他在想什麼,他向兩邊看去,到處都是紛飛的子彈,於是他也跳了下去。
比利在呼喚蘑菇,在召喚醫務兵,從管道另一邊出現一個敵人,擊中了比利的防彈衣,那人沖了過來,蘑菇最後一次救了比利——拉偏了敵人的槍口。
一切發生的很快,快到只剩下生存本能。
在巨大的排水管道里,比利和敵人在肉搏。
最終,比利按倒並殺死了那人。

血,緩慢的流淌漫溢(我彷彿聽到比利的心跳,也聽到那人正在死去)。
· 最後離場,現場工人武力碾壓大兵。
比利也被按倒在地,反抗無效——就如那死去的人最後的時刻。

……誰是敵人?誰是朋友?
……誰的勝利?誰的死亡?

贈品:本片中出現的一些歌曲[易雲歌單]
http://music.163.com/#/playlist?id=508529652
強烈推薦這首 Soldier - Radio Edit ——B班參加表演的第二首歌
耳機聽效果更佳,可用來回味電影。
…… …… ……
在刷了兩遍豆瓣劇照之後,深深的記住了比利的眼睛

比利的眼睛 畫於12日

~~~~~~~~~~~~~~~~~

我的眼睛裡

映滿你的眼睛


你的眼睛裡
滿溢迷茫的淚水


淚的熒幕里
映滿遙遠的此刻


划過面頰
路過唇畔
浸入衣襟

你的眼淚


深印入心

寫於2016年11月13日 晚20:00

…… …… ……

現在是看過電影的第三天(13號20:18)

在影片中呈現出的視聽情緒如此精緻,讓平凡的生活顯得更加無聊。

我發覺自己完全被這部電影迷住了。


2016年11月14日 16:50 更新

·· 記者會後,和拉拉隊員,在落地簾後邊,比利的第一次。(我以為比利和拉拉隊員菲珊做過了這一點沒什麼可爭議,然而在其它地方發現很多人竟然沒看明白這段)

· 結尾時姐姐開車來接比利去見心理醫生,但比利正式的謝絕了。然後為了緩和氣氛,比利笑著說:可能我到死都是處男了(可能很多人是因為這句話產生的誤解吧)。

……其實這是一種很常見的「最省力淺交流」而已

因為B班馬上要出發了,沒有時間解釋太多事,所以比利就順著姐姐的話「讓別人繼續認為自己是他們所以為的樣子」。

很多事,別人一但存在了什麼「以為」的內容,解釋是很花時間的,而且常常無效。

其實,這也表明。看似最在意比利,最懂比利的姐姐,也有她自己的主觀限界。

但是比利和他的戰友們就沒有這種交流障礙,他可以直接告訴他們發生了什麼。

……血緣並不能幫助你了解一個人,但是共同的經歷和完全的坦誠可以幫助人們互相理解。


14號晚18:39更新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劇照]一共39張,部分高清(內有小驚喜)

圖片包下載請戳這裡:
https://pan.baidu.com/s/1dFaG8N3
密碼: 2j65
(這個圖片包可以用來做屏保^_^)

2016年11月15日18:50 三刷回來

不到三十元,我一個人包了場^_^

19:32 三刷回來的第二次更新

· · 先表白中文對白翻譯=_=
一刷是英文對白,中文字幕;二、三刷是中文對白(如果不是因為本地英文版的全面下線,我真不會去看第二遍中文對白版的)。
中文配音說心裡話,相當不錯,語音、語氣、聲音特徵、情緒表達和口型對應都很完美,唯一讓我受不了的就是部分台詞翻譯。
英文字幕是關於比利是處男的,但是中文對白這裡用詞變成了「小男生」=_= 我還能說什麼,翻譯認為是哪些古董去看這電影啊?難道處男這個詞是什麼禁忌嗎??

「我可能到死都得獨處了」…誰翻譯的?能不能別文雅過頭,就如實翻譯不行啊?

· · 在記者會上,比利想像隊友們如何回答問題。
「你們如何打發閑暇時間?」
「想女人。」比利的想像中大家這麼回答。
然而,中文配音就變成了「想老婆」。有沒有搞錯啊!?明明只有一個人明確表示結婚有娃了,剩下的大部分都能確定就是單身的好不好。

……不好意思,中文配音版的部分台詞和原文差異過大,忍不住插播一段吐糟。

· · 在球場,所有人一起聽美聲版的Heroes.比利一邊聽著,一邊想像自己渴望的美好生活。
一隻漂亮的大狗,一棟可愛的房子,房子里的嬰兒床,廚房的餐具,卧室里自己和心愛的妻子在親熱(好吧,這真是個青年式的標準版美國夢啊^_^還有,不用爭了,三刷確認,躺著的100%是比利,和什麼中後位無關)。
· 比利實際擁有的家:坐在輪椅里,只看政治正確軍事節目嚴肅的父親,苦苦支撐生活以至於失去應有溫柔的母親,曾經美麗卻已失去一切美好可能的姐姐,工作忙到回家當天都見不到人的哥哥…
……我不知道還能說什麼。夢想和現實。所以比利的情緒受到這種矛盾的衝擊而流淚吧。

· · 2016年11月15日21:42更新

在中場表演之前,現場導演說「現在最重要的是,先解決你們的服裝問題。」
「我們就這一套軍禮服。」
「但是現場穿軍禮服的人太多了,我希望能你們能更突出。」
· 中場表演開始了,B班在隊伍的最前面,後邊方隊整個都穿著軍禮服。
· 在最後比利和剛趕到姐姐告別時,不遠處的背景里還有兩個穿著軍禮服的襯衫長褲的演員經過。
……我還能說什麼呢?對真的戰士來說,是榮耀與莊嚴的軍禮服,對秀場來說,不過只是表演服裝。

· · 2016年11月16日下午2:24(在猶豫今晚是否去四刷)

想起電影開頭,蘑菇的葬禮。現場只有B班和軍隊的派的禮儀隊(負責開槍的那一隊,我不太清楚準確的名稱,但是在美劇或美國電影里見過很多次,通常警察或軍人因公殉職的就會有穿警服或軍裝的那麼一個槍隊)
鏡頭最初並沒有給在場的人放在中心。
最初鏡頭裡出現在視線中心的是巨大的墓地。
數量眾多,整齊排列的墓碑。
三刷時看到這一幕才忽然被震撼。
究竟有多少人無聲息的死去,靜悄悄的長眠?

· · 超長悍馬帶著B班到達賽場的路上,到處都是熱鬧的人群。
伊拉克的普通街道上,一切都很破舊,沒有汽車,交通工具是驢子。
記者會後,B班參加的宴會裡,所有的桌子上都堆滿了食物。
比利想起在伊拉克的一次日常搜查。
那麼一大家人,擠在小小房子里。
男戶主僅僅因為自保的武器和留作紀念的舊證件和一本舊書就需要被帶走審問——而這常常意味著永遠消失。
……我知道為什麼在美國這部電影不受歡迎了,因為沒有人喜歡被別人揭短。
電影只是說了大實話:
美國的人民啊,你們以為你們在享受什麼?
…… …… ……
2016年11月17日下午4點多,看淘票票的時候發現沒有第二天的票,於是當晚緊急四刷

次日,此電影在本地全面下線。
20號,在城市的另一邊又上線了。但是只安排在晚上20點,看完之後要10點了。我回不了家T_T怎麼辦啊,還想第五刷T_T
還特別想去五刷一下4K120幀的。但是去最接近我的北京,往返火車票要500元+,影院較近的住宿,最便宜的50,考慮一下打車和飲食的費用……足夠我一個月的伙食和水電手機費還能再買兩條打底衫…而且我下個月工作室又要搬家…這也是要花錢的事…讓我再猶豫猶豫……
…… …… ……
發現一個有趣的問題:
電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中,比利·林恩使用的是什麼口紅? - 予泓的回答 - 知乎

2016年11月19日15:15更新
· · 比利跳下排水溝時,蘑菇還有氣息,他在試圖救治蘑菇(布萊姆上士),敵人忽然從排水管另一邊出現,一槍打中比利的防彈衣,那力量將他擊倒在地。
· 電影剛開始,播過了新聞之後,鏡頭轉到還睡著的比利被電話叫醒。
他接電話時可見到胸前有個紅印子。
(我第三刷的時候恍惚看到他胸前有個紅印子,但是以為自己看錯了,四刷時確認沒看錯。)
要知道,防彈衣的防彈效果,只是能救命,並不能完全消除子彈擊中時的力量,所以還是會留下淤傷(我以前看過一個關於防彈衣測試的紀錄片【額…我好像看過不少奇怪的東西啊,難怪總覺得時間被添滿了】)。
想起某集美劇的台詞:
「被擊中防彈衣什麼感覺?」
「像被驢踢過。」
……1、這個紅印表示B班剛失去蘑菇沒幾天就被叫回國進行「巡展」的。
……2、電影細節做到這種程度,我真的無話可說。只能點贊。
……3、過度解讀一下,電影就從新傷未愈的比利開始講起。

· · 11月20日凌晨(工作間歇又想起一個細節)
奧克斯比先生說:這是真正的比賽用球,如果簽上名會更有價值。
然後發給每人一支簽名筆。
B班那個誰拔開筆蓋就要往球上簽名,旁邊的芒果抽走他的筆,輕輕搖了搖頭。
……看來B班之前也有過被人要簽名的時候啊^_^
但是,這也側面表示,奧先生心裡,B班只是個帶著「熱門」標籤的普通人而已,遠比自己年年都打不進決賽(「季候賽」?)的球隊社會地位低得多。

11月22日更新(本來以為自己不會再來更新了,然而,又想起一些細節)
· · 在拍祝福視頻之前,B班在球場上玩橄欖球,奧克斯比先生出現了,成功制止了他們的胡鬧。
此時B班成員們還在互相調侃閑聊。其中的中士(皮膚比較深,面相老成許多的那位)說,很抱歉,我們平時就是這樣子的。
奧先生說:沒關係,能把廢話說好雖然不算好,但也不賴。
· 傳說中的電影高潮部分,班長、比利、經紀人、奧先生在一起談故事售價的時候。
奧先生說:有一點兒,總比沒有好。
……嗯。奧克斯比先生是否長期保持這種「雖然不夠好,但是也不算太差就行」的觀念呢?
難怪他的球隊長期打不進決賽=_=。

··
電影還有更多值得深究的情節,但是我這會兒想到的都寫完了。

未完,是否更新不一定。
(其實,從12號起,這句話就一直放在文末,然而我已經更新了不知多少次了=_=)


荒謬的戰爭——《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Fuck爛番茄,這是我第二次Fuck爛番茄,中場戰事絕對是一部經典之作。我上一次Fuck爛番茄還是《魔獸》上映的時候,大概30%左右的新鮮度吧。

但是,上次我知道,我對《魔獸》的評價摻雜了許多主觀感情,對於不玩遊戲的人來說,對於影評人來說,這種低分我可以說我充分保留自己的意見,但是理解你們的批評。(爛番茄打分跟豆瓣不一樣,不是觀眾評分,而是媒體和影評人評分,換句話說,都是有地位、有話語權的KOL)

但是!這次!中場戰事爛番茄評分49%,已經是一個小爛片了,我就要說,這就是美國主流影評人的傲慢與偏見!《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是一部好片、是一部經典,在我心目中不亞於任何李安其他的作品!


李安的電影批判了一場荒謬的戰爭,而美國主流影評人給出了一個荒謬的評分。為什麼說荒謬,我們慢慢來談。


本文主要分為四部分來講,什麼是「荒謬的戰爭」,李安在電影中用那些細節來證明伊拉克戰爭是「荒謬的」,李安對於美國主流價值觀的「打臉」,荒謬戰爭的終結。

(一)荒謬的戰爭


美國打伊拉克的動機是什麼,現在依然眾說紛紜。至少美國官方宣布的動機——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已經被他們自己打臉了。看當時的新聞:「有關伊拉克可能存在WMD的文件一出來就開始了檢查,聯合國的監督人員根據英美提供的情報到那些可疑地點進行勘查,結果什麼也沒找到。700名核查人員共對500個不同的場所進行檢查,結果一無所獲——那些所謂隱藏在養雞場的秘密武器點其實就是養雞場。」最後國防部自己也綳不住面子了只能澄清「情報有誤」。


美國,這樣大的一個國家,如此成熟的國家機器,會因為一個還沒坐實的情報發動戰爭?「國之大事 在祀與戎」,小布希腦子不好使,怎麼可能華盛頓千錘百鍊的精英決策層也會腦子不好使。我不用說為什麼打,我只列一些新聞:


2000年11月,伊拉克央行宣布以歐元替換美元作為外貿結算貨幣,並把100億美元外匯改換為歐元。


2002年初伊拉克政府徹底廢除美元作為外貿結算貨幣,伊政府要求伊國有和私營企業遵照規定,使用歐元進行貿易結算。


由於從2001年中期開始美元對歐元持續貶值,薩達姆此舉使伊拉克從中獲取豐厚的利潤。隨後,很多歐佩克國家也紛紛響應,準備向歐盟出售石油換回歐元。


眾所周知,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後,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就是靠石油的定價權來維持,歐佩克國家紛紛轉向歐元自然是要了老美的親命,這時候槍打出頭鳥就很重要了。所以英國會屁顛屁顛跟在美國後面——勞資又不用歐元,喝湯都不帶上我;所以同為北約重要國家的德國、法國毅然決然地跟俄羅斯走到了一起,組成了「反伊戰三角同盟」——這一切都是屁股決定腦袋啊。


進攻伊拉克背後還涉及到石油商、軍火商的利益,看看小布希競選總統時它們都捐了多少錢就行。

有人問,如果說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是為了維護美元霸權地位,明顯是為了國家利益啊,為什麼要說是荒謬呢?


這個時候我又要用香港的事情舉例子了,雖然我說了很多遍,大家別嫌麻煩:我在香港讀書的時候住在紅磡,離李嘉誠的黃埔碼頭就幾步路,我剛去的時候李嘉誠的工人正鬧罷工,打出的口號是「十年未漲工資」。要知道,這十年,正是大陸開放自由行,香港資本家們賺的盆滿缽滿的十年。香港為什麼鬧,為什麼那麼排外——十年間巨大的收益都被四大家族瓜分,底層人民沒有感到生活任何提升,反而看到的都是內地遊客大量湧入帶來的種種不便。他們看不了那麼遠,看不到背後的吸血體系,只好把因果用簡單的邏輯聯繫起來,在最表面的問題上發泄不滿。


明白了吧,戰爭是誰在賣命?戰爭是誰在獲益?更深層次的一點問題,一個帝國主義國家在外攫取了巨大的利益,國家的普通民眾會分到一杯羹么?


(二)李安的諷刺


荒謬戰爭的根源:資本主義利益分配不統一。


荒謬戰爭的表現:大多數人在為少數上層階級的利益賣命、在為統治階級制定的荒謬的規則賣命。


講完了背景知識,我們可以回到電影了。為什麼說伊拉克戰爭是荒謬的戰爭。李安電影中所有的細節,就是在證明美國社會的割裂、利益的不統一。


記憶力太差,如有錯誤,歡迎指正。細節:


A、史蒂夫·馬丁演的那個大資本家(叫諾曼是吧),看起來是球隊的老闆,應該是這次邀請B班來的大boss,他在迎接新聞發布會上說,伊拉克戰爭是善與惡的較量,這是一次反恐戰爭,更何況我們打倒了薩達姆給了伊拉克一個更好的國家。——這是美國上層社會的觀點,或者更確切地說這是他們宣揚的觀點。


打伊拉克,給伊拉克帶來了民主,美軍是宣揚普世價值的小天使,這是華盛頓政客的言論,我不知道美國有多少人信,反正我從微博上看中國人信的是不少。


細節A中的割裂1:上層階級需要宣揚展現他們價值觀(普世價值)的榜樣,但是林恩表示,這是他生命中最糟糕的一天,卻不斷被人拿出來表揚。


細節A中的割裂2:如果說伊戰給伊拉克人民帶來了「更好的國家」,那麼電影中那個戰爭下滿目瘡痍、民眾朝不保夕、在睡夢中隨時可能被大兵破門而入的國家就是「更好的國家」么?如果說伊戰是一次反恐戰爭,那麼為什麼反出了一個ISIS,通過大規模戰爭消滅了中東地區最大的世俗政權、弔死了他們的領導人,留下的權力真空滋生了「人類之癌」,那麼這一次戰爭有何臉面稱作「反恐戰爭」?可以看到,史蒂夫·馬丁就短短說了幾句話,每句話都直中其要害導演卻安排的如此平淡,李安用的是「潤物細無聲」的打臉,足見大師功力。


B、一回家,姐姐就對林恩的軍裝表示反感;在飯桌上,有直接用「非法戰爭」(這個我記得特別清楚)來定性伊戰。看起來林恩的姐姐是對這場戰爭唯一清醒的人,她從頭至尾都在質疑這場戰爭的合理性。


細節B中的割裂:很明顯,就是一家人對伊戰的矛盾,以小見大,就是整個美國底層社會對於伊戰觀點的矛盾。嫂子(好像是)說了句:你比華盛頓政客還懂嗎?這句話問得好(而且非常眼熟),姐姐肯定沒有華盛頓政客懂,但是她懂的是自己的利益、她自己和他弟弟的利益。她認識到了整個戰爭的荒謬,肉食者謀之、肉食者肥之,華盛頓政客就是再懂,對於這一家小民有什麼意義呢?


C、在B班吃自助餐時,狼吞虎咽的士兵引來了上流社會的側目。這時一位能源商人對他們夸夸其談,他說如果我們能當時大規模開採頁岩氣(大意是這個,反正是個新技術,記不太清了),你們就不用去伊拉克了。


這句話又體現了李安含蓄打臉的風格。小布希要不高興了:都說我打伊拉克是為了石油,但是李安你不能見得風就是雨啊,你替他們講一遍等於你也有責任吧,識得唔識得嘎?


結果班長一句話懟回去了:「你們繼續挖,我們繼續殺。」


在歷史上,曾經的軍隊以貴族軍隊為主,比如歐洲的騎士,等到需要招入大規模的平民來填充部隊的時候,只能依靠行刑隊和獲勝後的燒殺搶掠來維續士氣,可以想像這養軍隊的戰鬥力。所以到了十七世紀的歐洲,西方君主們普遍發現,自己國家的軍隊遠沒有僱傭兵好使。這些僱傭兵就是職業的強盜、天生的殺手,收人錢財忠人之事,戰後的燒殺搶掠更甚。當僱傭兵成為了主戰力登上了歷史舞台之後,歐洲大陸就打出了一個極端慘烈的三十年戰爭(1618-1648)。但這些僱傭兵,某種程度上也是現代軍隊的萌芽。


美國大兵就是典型的「僱傭兵」,我有一位在國內家庭千萬資產的朋友自小在美國讀書,她說美國大兵的待遇能讓她羨慕,要不是個女兒身說不定她也就報名參軍了。馬克思國家觀告訴我們,暴力機器是維護統治階級利益的工具。統治階級用兩隻手來控制武裝力量,一隻給予足夠的利益,不管是僱傭的錢財或是戰後的燒殺搶掠;另一方面為武裝力量規定價值觀:比如說軍人價值的實現(在殺戮中實現)、軍人的天職(為普世價值而戰、為國家而戰——當然不會直白的說為統治階級而戰)、軍人的職責(維護穩定,也就是沒有什麼能衝擊統治階級的利益)、軍人的任務(消滅敵人)。


細節C中的割裂就很明顯:國家的錢袋子-國家的槍杆子-國家的炮灰之間的三重矛盾,這三者矛盾在後來跟大資本家談投資的時候有更明顯的爆發,那個黑人小哥說「哥們你這是電影的高潮」——導演這句話不是白說的。林恩不是僱傭兵,他為了脫罪可以算作是某種意義上的義務兵,也就是說他不得不作為「國家錢袋子」的炮灰。看電影的時候記得留意一下班長說「你們繼續挖,我們繼續殺」之後其他人的反應和表情,都各有特色,非常有趣。


D、這是一場荒謬的戰爭,比利·林恩的中場表演同樣是一場荒謬的表演。讓他們脫掉禮服、各種組織不力、奇葩的觀眾,各種荒謬的細節我就不一一詳述了。


細節D中的割裂非常明顯,同樣是一個三維割裂:「統治階級-普通士兵-普通民眾」。軍人們參加的這個活動想要的是榮耀、想要的是民眾對自己犧牲的認可。然而觀眾們只是看個熱鬧,只是八卦各種軍旅生涯、問一些非常失禮的問題,滿足自身卑微的窺視欲和好奇心。而統治階級需要的,則是一個吉祥物,是一個展示給所有普通民眾的一個標本——看吧,他們符合了我的價值觀,他們用命捍衛了我的利益,這一場表演就是我給他們的獎賞。讓我們繼續在這樣荒謬的規則中荒謬下去吧。


裡面林恩女朋友(或者是幻想中的女朋友),是一個啦啦隊隊員,穿著低胸裝、露著白大腿,做一些火辣的動作——她們是在取悅誰?那麼比利·林恩和整個B班,參加整個中場表演——又是在取悅誰?


因垂死聽。


E、最後的一個衝突是場地工人和士兵的群體鬥毆,這可能是除了戰爭戲之外,整部電影里最激烈的表達了。


細節E中的割裂:軍人們覺得自己為國而戰、載譽歸來,然而在表演中收到了冷遇;工人表示,美國大兵怎麼素質這麼低。


很簡單,B班沒有擺正自己的定位,他們回來參加這種表演,就是一種吉祥物的存在,表演都結束了,誰還會供著你。工人們的不滿也很好理解,你說為了美國的利益而戰,我的利益是什麼呢?我的利益在於趕快收工順利完成工作不被工頭扣工資。伊拉克?石油?反恐?不好意思我不懂。


這個戰爭的荒謬得到了最充分的體現。

《驢得水》的諷刺直接而露骨,就像搖滿汽的可樂;而李安的諷刺含蓄而內斂,盡顯大師的優雅,像精釀的紅酒,三日之後,依然唇齒留香、回味無窮。


另外我說一個題外話,這是一個個人的願望,希望我們可以多關注一下我國的對越自衛反擊戰老兵,他們所經歷的戰爭、他們生活的現狀,與比利·林恩很像很像。


(三)主流的偏見


李安的新片明修棧道——120幀的技術試驗,挑戰未來;同時又暗度陳倉,含蓄而細膩地把美國普世價值打了一遍臉。不管是球隊老闆,公關經理,運動員,拉拉隊員,觀眾,製片人,場工,無一不藉助影片的主人公比利林恩諷刺了個遍。


我認為這次影片的差評,集中體現了美國影評人的傲慢與偏見。


第一世界傲慢已久,因為「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情報有誤,前首相布萊爾對英國政府、軍隊和人民表示了歉意,但至今從未有人向失去了親人和安定生活的伊拉克人民道歉。——正常嘛,第一世界國家的人才算人,第三世界的人只能算牲口,死了多少就是個數字。


許多英美的主流精英,至今都不承認伊拉克戰爭是一場荒謬的戰爭,當然,他們也不需要承認,而當李安認真反思起並對主流價值觀有所批判時,他們又一個一個在電影上踩了一腳。


李安在接受GQ採訪時承認了一件事,他說,他很清楚為什麼比利林恩在美國的口碑不會好,第一,這個片子確實冒犯了美國的價值觀,他這麼做了,所以美國人急了,第二,美國人認為電影是他們發明的,好萊塢的權力系統不允許一個「外人」來顛覆,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可以,但李安不行。李安還在許知遠的採訪中提到川普要抵制墨西哥非法移民,要建立邊境牆的事兒,這與比利林恩在美國遭遇的口碑危機相映成趣。


說道這次美國的大選,看看普世價值如何被川普打臉,看看當今美國社會不可調和的矛盾,與《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配合服用甚佳。


如果單純的把《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看作是「戰後應激創傷綜合征軍人眼中的世界」,那就太小看李安了,他拍了整個美國的割裂。


(四)荒謬戰爭的終結


荒謬戰爭的終結者必將是荒謬的戰爭。


講一講一戰的故事吧。


馬克思用科學的分析指出了資本主義經濟體制下必然出現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而一旦發生了生產過剩,資本主義就只能指望於續命三板斧:「科技、殖民、戰爭」。彼時第二次科技革命已經進入尾聲了,科技能給經濟提供的紅利差不多都已經提供完了,那麼殖民地能夠提供的原料產地和市場——主要是市場,就顯得尤為重要了。而在一戰前,帝國主義國家的主要矛盾就是集中在殖民地上,第二次科技革命中,德國和美國得到了最大的發展,美國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而德國自俾斯麥的統一後,才開始在海外殖民地上有所訴求——這時世界已經基本被瓜分完畢了。德國人在尋求自己的「大國夢」和「星辰大海」的路上,註定要與其他帝國主義國家爆發激烈衝突。


20世紀初,英、法、德三國在殖民地問題上發生了劇烈摩擦:北非成為法德兩國殖民地爭奪的主要場所,兩國為搶奪摩洛哥於1905年和1911年先後兩次爆發嚴重衝突;英德在非洲、東亞和近東的矛盾尤其尖銳,如德蘭士瓦事件、瓜分薩摩亞群島事件、中國膠州灣事件、巴格達鐵路事件,兩國都摩擦出了不同尋常的火花; 同時,德國向近東的滲透,使俄德之間的對抗加劇;此外,德國支持的奧匈帝國在巴爾幹積極擴張,而對俄國來說巴爾幹國家是通往黑海海峽的陸上捷徑。


再來看看無產階級這邊的狀況:從恩格斯逝世後到一戰前,國際共運陷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低谷——第二次科技革命帶來生產力大發展,蛋糕做大了工人階級的生活也有所改善,資產階級也明白了一味地壓榨工人不是長久之計——早晚要把自己命革了,因此也自覺出讓一部分生產力發展成果。作為「先鋒隊」的西歐各國無產階級政黨哪裡去了呢——全部投靠到帝國主義的懷抱了。革命黨們領導的政治運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比如選舉權、勞動法令、部長或其他行政職位,也因此在當時的諸多革命當中,認為可以通過和平改良而不是暴力革命的方式實現社會主義。這也完全可以理解,對於一個政黨來說,它能在選舉和議會中獲得的越多,那麼它進行革命的理由也就越少,這就是馬克思逝世後西歐各社會主義黨派所面臨的「美好形勢」。但是一戰的到來徹底讓西歐革命黨們的春秋大夢變成了虛幻的泡影,曾經的無產階級黨派紛紛倒向政府支持備戰,無產階級被送上戰場成為炮灰。列寧一針見血的指出:「第二國際死了,它被機會主義者征服了」。


1914,世界大戰。


引用 @馬前卒 督公歷史上有哪些影響很大的軍隊嘩變事件?產生的原因是什麼,之後又是如何解決的? - 馬前卒的回答中的一段話:

……這種荒謬的戰爭原因一旦被一部分軍人所理解,就不能指望他們安心打仗了。


為什麼1917年,全世界的軍人都忽然理解了這個事實呢?為什麼之前他們不造反?為什麼1914年他們按照軍官的命令走向大屠殺?……世界大戰改變了這個穩定的秩序。


世界大戰逼迫統治集團擴軍,把一支團隊分散在全國,負責對內鎮壓的小規模僱傭軍改造成世界大戰的總動員軍隊。工人和農民被編到一起,驅趕到國外作戰。塹壕戰吞噬了幾百萬人命後,和平成了底層最大的渴望——這次他們不分城市農村,第一次擁有了共同的政治訴求。統治者以國家的名義讓他們作戰,恰恰讓他們思考:什麼是國家?


擴軍也改變了雙方的力量對比。過去統治者有槍炮,造反者只有土槍和刀矛,現在被統治階層拿起了槍炮,擁有了踏平世界的力量。統治者送他們去國外打仗,但人是有腿的,他們如果要回國提出自己的訴求,誰能擋住他們?


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成果保證了軍火供應,保證了足夠的破壞力。但蒸汽機太笨重了,沒法離開鐵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電動機、內燃機還沒法拖動重武器,所以陸軍部隊只有破壞力沒有機動力。雙方的戰法就是在泥濘中互相傾瀉火力,進行無謂的屠殺卻不能取得決定性的勝利。你來我往打了2年多,到了1917年前後,所有的強國軍隊都經歷了一輪戰略進攻和一輪戰略防禦,所有的士兵都厭倦了這種屠殺,開始思考戰爭的意義。這一思考就出了大亂子,正如最前面所說,這場戰爭根本沒有意義!或者說,如果有意義的話,它反映的是資本主義的荒謬性,以及貴族-資本聯盟的愚蠢。所以,原本相對邊緣化的左翼組織,如布爾什維克,立刻成為了最得人心的組織。甚至不用左翼知識分子引導,士兵自己就會趕走軍官,離開戰場,奔向他們的首都。如果矛盾還不夠激化,他們只是拒絕打仗兼示威;如果矛盾激化……他們就是去拿政權的。


這就是1917年所有參戰國的嘩變潮。要知道,法國軍隊成百萬地離開最關鍵的前線,不是因為士兵的懦弱,而是因為尼維爾攻勢讓他們像豬羊一樣填壕溝,填光了整整一代法國青年,資本家卻在後方狠狠發財。德國投降,不是因為戰線推移到了柏林,而是因為士兵們不想為虛幻的德意志民族利益送死,所以把槍口指向了皇帝和容克貴族……

最後還是要誇一誇李安,他在技術上的大膽創新我還沒有提,註定要在影史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所以我建議可以先看2D感受劇情,等120幀、4K票不緊張了再去享受技術。

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ID:knowledgewealth)

http://weixin.qq.com/r/mHUEHDvEVGYrrX9-9yCK (二維碼自動識別)


比利林恩一回到家裡,姐姐就很不耐煩地「訓斥」他讓他脫下軍裝。
比賽結束後,林恩與啦啦隊女孩兒相約在yellow loading area。啦啦隊女孩兒看到他的第一個反應是:你的軍禮服呢?

姐姐一直在勸導林恩,並且想方設法希望林恩能夠退役回家。
林恩無意中透露給啦啦隊女孩兒退役帶她走的想法,女孩兒很好奇:你不是要回戰場上去嗎?

有的人愛你關心你在意你是因為你是你自己;
有的人愛你關心你在意你是因為你是有某一個身份的你自己。

我並不是說啦啦隊女孩兒對林恩是虛情假意,事實上相比較石油大亨與球隊老闆,女孩兒對林恩的愛慕還是單純許多。
只是,真正為林恩著想的,始終是他的姐姐。

中國古人說:天下無不是之父母,世間最難得者兄弟。
我說:天下也許有不是之父母,然而世間最難得者必然是兄弟。

畢竟,父母亦是凡夫俗子,怎麼會沒有過錯?然而兄弟姊妹,卻是難得。
你沒有辦法再去找到這麼一個人,他既與你骨肉血脈相連,又和你一道成長。你們曾經一起嬉戲玩耍,也一同求學求知。你們有一樣的家庭、一樣的成長環境,雖然終究還是不一樣的個體,卻已經是人世間最難得相似的彼此。

詩經中一首《棠棣》,是吟詠兄弟友情的一首詩。

棠棣之花,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死桑之威,兄弟孔懷,原隰裒矣,兄弟求矣。
《詩經.棠棣》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天下最親密的人,誰還能比得上兄弟呢?
父母也許會先你我離去,子女也終將成長與我告別去尋找他的天空。至於身邊朋友,真真假假不說,至少他們也有他們的生活與家庭。
人們也說,一輩子找到真愛的概率也只有二十八萬五千分之一,我又如何確認身邊的她,一定是我的靈魂伴侶?
但是你,我無需確認。
我無來由的牽掛你,無理由的支持你,不因為你的任何身份,只是因為我們有相似的名字,以及一樣的姓氏。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很可惜,我是一個獨生子。
如果你有你的兄弟姊妹,請你珍惜這難得的生命體驗。

接下來是兩學一做的時間:
我們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兄弟。


我來寫一些自己零散的想法
- 橄欖球本應是美國大眾很喜歡的運動,但大兵們對比賽本身似乎都不太感興趣。再看看大兵的狀態,幾乎都是少數族裔和底層人,他們本身很可能就是被美國社會邊緣化的人啊。

- 達拉斯牛仔隊(之前誤解為德州人隊,感謝@俞軼凡 指出)的老闆似乎為球隊投入很多錢,還在興建了新的體育館,中場秀可以請來碧昂斯。然而球隊戰績一般(好像影片中說起過進不了季後賽)。在班長與林恩和球隊老闆談判電影版權之前,老闆在所謂戰術室裡面發號施令。這真是像極了中國北方某支投入巨大還是瀕臨降級的中超球隊啊(雖然我還是支持這個隊的)。不按照橄欖球(足球)的規律辦事,一昧干涉教練的行動,成績不好是最好的懲罰吧。從這個情節還可以看出,球隊老闆是控制慾望很強的人,即使他買去了林恩的故事,恐怕也會肆意按照自己的意願更改。不得不說,班長和林恩的拒絕真是漂亮!

- (此條屬於YY)比利·林恩在記者會幕後與啦啦隊女孩邂逅,開始親熱;鏡頭一轉林恩走出來,班長說,你怎麼像剛被lay down一樣;之後林恩跟姐姐說,也許我到死都是處男了。這中間到底意味著啥,難道林恩是第一次或者長久不接觸女生然後太快了?

- 林恩回到家,家人問他,你怎麼這麼壯了,軍隊餵了你什麼。林恩回答說,達美樂披薩。記得還有家人說,是不是立功可以得到額外的乳酪云云。之後的劇情交代,林恩剛到伊拉克時內心苦悶,總是刻意衝動違反軍規,然後被罰做俯卧撐和引體向上。

- 在家庭晚餐時,電視機中播放著伊拉克戰爭的新聞,姐姐抱怨說應該結束這場無謂的戰爭,媽媽生氣的說不準在餐桌上談政治。其實不管是父母還是電視機,出發點都更加政治;反而是姐姐,抱怨這場戰爭的出發點,很可能僅僅是希望弟弟回來。看到林恩的事迹,全家人都感到驕傲,唯獨姐姐對林恩的處境帶著深深的擔憂。

- 不論是記者,還是普通人,都問了大兵們很多技術性的問題,和一些詭異的建議,例如被機槍打中會怎麼樣,穿橄欖球護具在戰場上會是有效的防禦等等。更有一些人,想誘導大兵說出一些答案,將大兵們的言論作為工具,以支持自己心中關於人性等等的成見。一般人對於戰爭的關注更傾向於獵奇,而不是戰爭本身的敬畏和反思。大家並不理解,也不試圖理解戰爭的殘酷和本質。也許一方面,越戰之後,美國人對於本國戰爭的爭議性開始產生懷疑,由篤定的愛國主義轉向荒誕;另一方面,所謂「冷戰記憶」在逐步消解,很多人已經無法體會和想像人與人之間的鬥爭能夠有多麼殘酷。

- 班長想培養林恩成為職業軍人,因此林恩重返戰場會有職業發展。整部片從林恩的角度敘述,讓我們很容易覺得這點前途的確定性理所當然。那對於其他大兵,尤其是PTSD不能自已的一位,他們最終從戰場歸來的前途是什麼?我覺得這是波瀾不驚的劇情之後隱含的悲劇(也許這也是李安導演的風格,把真正的疑難深藏在看似平淡的劇情之後,類似少年派,斷背山)。他們中的某些人,會不會成為槍殺Chris Kyle的人呢,我希望不是。

- (此點可能引起爭議,只是自己的想法,求同存異)在黑夜抓捕行動中,美軍士兵告訴嫌疑犯家人,就是抓他回去確認身份。嫌疑犯家人完全失控,說去了就回不來了。嫌疑犯本人也向家人告別。這說明有去無回是有很多先例的。既然美軍不會大規模殺害犯人,而且程序上說,這種薩達姆派系的犯人應該是交給伊拉克政府處理的,可見背後故事的殘酷。我想這對於很多國家並不陌生吧。

- 在遭遇戰中,恐怖分子為了抓住一個美軍人質,似乎在近身時保持了相當的開火克制,結果至少有4個人因此犧牲(2人被林恩衝出擊中,1人被機槍擊中,1人被林恩近身刺中)。想來抓美國人質可能是為了從美國那裡交換己方高階戰俘。基層戰士的生命永遠是可有可無,這就是所謂炮灰吧。

- 林恩的經歷,與美國二戰英雄Audie Murphy相仿(而AM據說是美國隊長的原型)。他們同樣來自德州,在加入軍隊的時候同樣有姐姐發揮作用(AM的姐姐替他偽造出生日期證明文件加入軍隊),同樣在遭遇戰中成為戰爭英雄(AM在十字路口利用癱瘓的坦克殲擊車阻擋德軍的壯舉,據說也是布拉德·皮特主演的《狂怒》的故事來源),回國後同樣與電影產生關聯(AM成為一名演員)。當然,都是英姿颯爽。

- 包括本部電影,至少兩部伊拉克戰爭電影中(還有《拆彈部隊》),主角最後主動選擇回到戰場,回想起來,這似乎是與越戰電影很不同的套路。這種轉變背後有何原因呢?是戰爭殘酷性的下降(當然這是一邊倒的戰爭),是軍人的職業化,還是在生產力缺乏飛躍性提升情況下社會生態的平庸化呢?

有些地方我不太理解
- 蘑菇衝出缺口的時候,好像並不是在同伴提供火力掩護的情況下,這跟一般的戰爭片橋段不同(參看拯救大兵瑞恩中,登陸時漢克斯為狙擊手提供火力掩護)。難道蘑菇是為了培養林恩,所以故意拉他冒險?

最後,感謝所有能讀到這個地方的知友。希望自己一點微小的總結能跟大家有些許共鳴,謝謝大家~


當時比利其實已經下定決心要回戰場了,只是心裡還有著一些對國內生活的眷戀。他給佐恩小姐(拉拉隊姑娘)發簡訊說卸貨區見面,然後佐恩小姐興高采烈地過來。

比利是個淳樸的、有點害羞的男孩。他輕聲和佐恩小姐袒露心聲,說你不知道我差點就run away with you,然後上一秒還在深情地說著「哪怕一分鐘我都想和你在一起」的佐恩小姐立刻流露出詫異的神情,說怎麼可能你是英雄啊你難道不回去嗎。

比利愣了半秒鐘,然後露出一個笑容。像是驚訝,又像是意料之中,有點苦澀,又帶著寬容。

他們道別。

佐恩小姐轉身離去,腳步輕快,一次回頭也沒給。觀眾們從比利的視角看她的背影,只看到她飄逸的長捲髮和外套下細長結實的腿。

她愛的從來不是那個質樸的、敏感卻也勇敢的德州小夥子比利·林恩,而是那個被塑造出來的、只存在在她臆想之中的「伊戰英雄」。

前面比利說不想失去她時,說原因是他覺得他們「心有靈犀」。

然而其實沒什麼心有靈犀,她其實和別的普通人沒什麼不同。


片子一開始,黑人經紀人打電話:不,這不是什麼反戰題材,幾個孩子並非出於他們本意到了戰場上,在戰場上體現出的兄弟情誼,這是最感人的。


林恩砸壞的是薩博車,薩博車最重要的就是硬,安全係數高。


說個我看到的細節
比方說,你作為一個在球場上最底層的工人,拿著稀薄的頂多能保證自己餓不死的薪水,每天的工作就是搬拆舞台,卸貨和打掃衛生,然後在工作的間隙看著台上的球星和歌手們風光無限。
這一天,來了一群被稱為美國英雄的大兵,他們受邀和碧昂斯同台共舞,享受整場觀眾的歡呼,而你依然在舞台的陰影看著習以為常的這一切,等到中場表演結束,工頭催促著你趕快在下半場比賽開始前把舞台拆除掉,不然影響到了比賽進程輕則扣工資,重則炒你魷魚,你加緊進度幹活,這時候這群剛剛享受完掌聲的「英雄」們竟然賴在舞台上不走了,然後你去勸他們離開,對方還和你吵了一架,說除非你道歉否則他們就不走了。
不走了~~~
如果你是這群工人中的一員,會是什麼想法,想不想干丫挺的?
所以覺得看了戰爭片,就了解了軍人;看了勵志片,就了解了工人;看了宮斗片,就了解了貴族的諸位。

你們覺得人類之間是能相互理解的嗎


心動的幾個瞬間:
Lynn對啦啦隊女生說「幾乎有一刻,我就要帶你走」時,女生突然冷靜,不敢相信的表情。
小k坐在床上,不自覺掐自己膝蓋。
步槍打在伊拉克軍人身上的那一攤血霧。
以及每次聽見美國國歌響起時,那一抹烏托邦的電光夢幻。


我或許最無法在內心貼近,喜愛李安的原因,就是他太狡黠,太聰明,太中庸,什麼都要,什麼人都不得罪。就像《Billy Lynn》的最後一場戲。就在我幾乎哭出聲的瞬間,一場犧牲戰友回魂的爛戲,把整部電影的冷靜,自省,審視,絕望的堂吉訶德式的崇高氛圍徹底給毀了,把千辛萬苦用無數不發聲的細節所構建的不矯情給毀了。要知道,理想主義和中二的區別,就在這裡。我寧可相信這不是導演的原意,但他是接受,甚至屢次展示出這種對妥協的忍耐的。
我看的60幀帶來的是一種「常規時間內的慢動作」。我或許不認為這是一種真實,這是一種更加潛移默化的「drama」。技術以另一種方式征服了我,這就是未來。


翻了不少答案也看過了不少影評,還沒看到有人提及這一點:整個片子都是從林恩的視角來講述的,觀眾看到的都是林恩所見,不存在林恩不知道、而觀眾知道的情節。

舉幾個例子:

1)發布會後,林恩和啦啦隊長在幕布後親熱,外面的戰友在幹什麼?林恩不知道,觀眾也不知道;

2)戰場上,觀眾一直跟著林恩的視角,蘑菇的情況都是從林恩的視角觀察而來,戰友的位置也不清楚,突然就來了輛架著機槍的裝甲車;

3)與橄欖球隊boss談判時,班長被經紀人叫出去,他們談了什麼?

等等。

李安把這部電影拍得像第一人稱遊戲一樣,加上4k120幀的技術,為的就是讓觀眾沉浸其中,體驗林恩的這一段人生吧。


理解和宿命。這是我在李安的新作里體會到的兩個關鍵詞,我覺得李安提了兩個問題,給出了兩個答案。
先談理解
當李安決定拍這部電影時,英國還沒有脫歐,川普也沒有逆襲,社會的割裂沒有通過政治的放大鏡折射而出,僅僅是初現端倪。在這樣的前提下,李安敏銳地捕捉到了「理解」這一可能是我們這個時代最為忽視也最需要關注的命題,不管是有意還是無心,僅憑這一點,李安無愧於奧斯卡最佳導演之名。
在我眼中,整部電影里沒有任何一個人真正理解了男主。這也是這部影片最讓人壓抑和揪心的一點。認真看電影的人不難看出,就算是比利最親近的人,姐姐,戰友,啦啦隊女孩,都沒有一個人真正理解他內心所想。姐姐一心只想讓弟弟脫離這場「非正義的戰爭」,班長一心要帶他回到「他天生屬於的戰場」,而啦啦隊女孩,她只深愛比利身上的英雄情懷。而比利內心的痛苦,掙扎,猶豫,無人關心。
姐姐,戰友,女孩,這三者,不正代表著親情,友情,愛情這人生三大支柱嗎?如果我們在這三者中都無法尋求到理解,那麼我們還能向何處尋覓?
我們再來看看,電影中的大部分角色就算不理解比利,但他們依舊不乏judge和定義比利和這場戰爭的需求和勇氣,他們靠什麼定義?靠社會標籤和自身固有價值觀
頁岩氣大亨說,你是去搶石油的,我支持戰爭,但我希望能讓你們早日回來。
啦啦隊女孩說,你是戰場英雄,我支持戰爭,我愛英雄。
吃瓜群眾說,你們在戰壕里搞基,雖然不關我事,但我還是支持你們。
黑心商人說,你是德州精神,也是美國精神,你要繼續為美國而戰。
比利說不,戰爭是我的生活,僅此而已。
批駁商人的那一段是整部電影的高潮,比利受夠了不同人形形色色的誤解和標籤,他爆發了,他拒絕精美華麗的宏大敘事,拒絕任何出自惡意或善意的揣測,他不想再對著攝像頭說謊,他只想要回歸生活,回歸那個湮沒的真實的自己。
但其實我們捫心自問,沒有經歷過真實的槍林彈雨,沒有真正地與敵人近身廝殺,沒有眼睜睜地看著戰友在身旁死去,沒有真正的經歷,誰又能奢談理解比利?
理解他人這件事,真的需要很高的成本。
這讓我更加絕望。
當電影接近尾聲,啦啦隊女孩驚訝地對比利說「你是英雄,你怎麼能不回去?」的時候,這部電影給我的絕望感達到了頂峰,當時我腦子裡閃過一個念頭:這不是李安的作風。
果然,李安給了我一線光明。當比利的姐姐得知比利決意回到伊拉克,她很憤怒,很不解,但最後,她選擇了尊重比利。
「我真想成為你的驕傲,但我不知道怎麼做。」
「你一直是我的驕傲。」
若真的無法理解,我們至少可以選擇尊重。
英國脫歐,川普當選,社會的割裂被擺在了明處。受過高等教育的精英們無法理解為什麼底層群眾會如此愚昧,而自認沒有享受到全球化浪潮福利的底層民眾們更是樸素地認為是精英們在吸他們的血,認知與理解的鴻溝橫亘在不同階級之間,很多人這才驚覺,原來自己所處的社會早已被撕裂,我們活在同一個社會,卻不在同一個世界。看看英國的倫敦獨立鬧劇,再看看美國大選後的藍紅對立,我想我可以說,當今社會的各個階層之間,缺乏理解,缺乏尊重。
前面我也提到,我不知道李安是不是有意把握住了時代的脈搏,但他做到了,我就願意在他的導演頭銜之前冠上偉大之名。
再談談宿命。
李安已經不止一次在電影中加入宗教元素,這次他選擇了印度教為切入點。比利的戰友「蘑菇」是個印度教徒,他向比利講述了部分印度教的教義:履行本職,悅納命運。我認為「蘑菇」的「傳教」,對比利最後的選擇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我們不妨看看,影片中的士兵們包括蘑菇和比利自己,其實都不知道自己在為何而戰,他們僅僅是「沒有選擇」,正如影片中出現的那個中年白人,想參軍貼補家用,「不然又能怎麼樣呢?」他這麼說,比利和他的戰友也這麼想,他們大部分沒有一技之長,沒有富裕的家庭背景,還多多少少帶著應激創傷綜合征,回到社會的他們,又能幹什麼呢?
更嚴重的問題是群體認同和歸屬,比利本人也認為他們在伊拉克的所作所為只是在「製造更多的反抗者」,換言之,他不認為自己的行為具有正義性,他也不是個殺人狂以戰爭為樂,他起初參軍也只是為了姐姐,但他別無選擇。被貼上了英雄的標籤,在戰場上他可以繼續扮演美國人心目中的英雄形象,離開戰場卻不可能得到他人的理解,正如啦啦隊的女孩所說,他是英雄,他怎能不回去?只有回到戰場,和他的戰友一起,扮演好他的角色,他才能找到歸屬。
很自然的,比利認為,「回到戰場」是他的宿命。最後他向戰友說出的「我愛你」,既是對人說的,也是對自己,對命運說的,他悅納了自己的命運。
我個人認為,這部電影里的理解和宿命兩個主題是息息相關的。若非社會大眾對軍人這個群體的觀點嚴重標籤化和異質化,比利和他的戰友其實可以有更多選擇。至少啦啦隊的女孩不會理所當然地認為「英雄就應該回到戰場」,當然,如果比利褪去了英雄的光環,不知道這個女孩還會不會愛上他......
正如比利對商人所說,這不是你的戰爭,這是我的生活。信念,精神,氣概,這些都是好東西,但若不是我的而要強加給我,我寧可不要。
悅納命運,擁抱真實,比利找到了自己的止痛藥。
尋求理解,其實就是在尋求展示真實的自己。
那麼李安呢?我們呢?
李安提了兩個問題,我們是否能夠相互理解?我們是否應該接受宿命?他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並不完美,但最接近現實。這也符合他這部作品的主旨,真實高於一切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場只屬於自己的戰爭,這場戰爭別人連理解都很難,更別說認同,他人可能都不會給你起碼的尊重。
但那又怎麼樣呢?我們別無選擇啊。
也許對李安來說,他的戰爭就是拍電影吧。
最後,再次僅代表我個人向李安導演致敬。


一個石油大亨無意間說出這場戰爭的真實面目: 如果我們有了新技術,你們就不用去伊拉克了。

戴姆上士是怎麼回答的呢?

我們愛殺戮,所以你們是否有新技術和我們去伊拉克沒有關係。

石油大亨走了,戴姆上士跟那個黑人經紀人說,他很和善為什麼我要這麼對待他?

然後他又問了比利一句,我難道是個混蛋?

比利說,好像是的。


在今天,我們都知道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是為了什麼。不是獨裁,不是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只是因為薩達姆選擇歐元進行石油結算。

這場不義之戰,身處伊拉克的美國士兵們難道一個都沒有察覺?不可能吧。

但是在電影中美國士兵的代表B班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他們不願意麵對現實,不願意被人指出,你們只是一群暴力機器,不是什麼美國英雄。

包括最後B班回到了伊拉克,有人說還是在戰壕安全,這裡每個人都想宰了我們。

他們已經與這個社會脫節了,或者說,是被民意、政府、自己強行割斷了與這個社會的聯繫。


他們被「割離」了,那麼這場電影的每個人呢?

啦啦隊員,她愛的只是一個英雄身份;

工作人員,他們討厭這些從戰場活下來的士兵;

球隊老闆,只想著如何賺更多的錢;

不管承認與否,這個社會的每個階級、每個人都離得越來越遠;越來越多的人不會去理解(或者說「自認為沒有義務去理解」)其他人的內心世界。

(PS: 大師不愧是大師,李安不愧是李安。)


從球迷角度看《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挖掘點非球迷不知道的梗
由於個人拖延症發作,直到11月10號當天才去看票,果然早就賣光了,11/12的也沒啥好位置,最後就選了13號晚上10點的場,1個人默默的刷,身邊都是無知群眾,沒地方吐槽。

首先,這部電影在11/11日上映不是為了迎合電商圈錢的,在美國雙11是老兵節,相當於中國的建軍節。所以這部電影從一開始就是一部美國的主旋律電影。

上映在雙11,故事時間是發生在感恩節。感恩節大賽是NFL非常重要的比賽日之一,因為感恩節是每年11月第4個星期四,NFL比賽在美國時間分別是周四夜賽、周日下午到半夜、周一夜賽(對應國內就是周五、周一、周二),所以每個感恩節必有NFL夜賽。為了讓美國人民在感恩節玩得更high,NFL在感恩節特別多安排2場夜賽,也會從下午一直打到晚上。前兩場比賽分別在底特律雄獅和達拉斯牛仔的主場進行,對手則按照固定的循環順序選擇。而第三場感恩節賽則沒有固定的對手,這一場比賽是在2006年才開始增加的。

在歷年的感恩節大戰中,達拉斯牛仔隊自1966年以來全勤,比春晚趙本山還持久。除此以外,牛仔隊一直是夜賽上鏡率最高的球隊,也由此收穫了全美國最多的球迷,人稱」美國之隊「。

電影里的」達拉斯牛仔「並不是真實的那支球隊,真實的牛仔隊老闆叫Jerry Jones,電影里應對的人物是那個滿頭白髮的老頭Norman。正因為不是真實的球隊,所以電影里總是不遺餘力地在黑牛仔和Jerry Jones。

當主角們第一次在達陣區合影時,背後球迷大喊」Cowboys Sucks!「算是對牛仔近20年運作不佳的發泄。自1995年牛仔奪冠後,再也沒有進入過超級碗,隨著首發四分衛連年傷病,球迷也對他失去了耐心。

不過這部電影是在2016賽季之前完成的,李安肯定不會遇見到今年牛仔的強勢回歸,兩名新秀如同絕代雙驕一般,帶領牛仔領跑全聯盟。

主角在待建工地上抽煙聊天時,也提到牛仔戰績差,但還是有很多人買票看。確實如此,達拉斯牛仔在德州,美式橄欖球最火爆的地區,牛仔不僅是美國之隊,老闆Jerry Jones的大嘴巴也就略遜特朗普,在美國始終是焦點之一。

當電影演到40分鐘的時候,終於出現了JJ Watt和Richard Sherman,120幀4K第一視角的感受真心不錯,好像這倆巨星面對面站在你面前,一臉懵逼的問著問題,JJ Watt算是2010年後最強防守球員,電影里不像球場上有著王霸之氣,反而像個鄉下傻大個,頂級角衛Sherman也不像斯坦福學霸那樣自信睿智,反而顯得有些拘謹。

當這個鏡頭結束時,我甚至激動的想:想看的已經看了,是不是現在可以走了?

電影里牛仔隊的體育館好像叫未來體育館,而真實的達拉斯牛仔主場叫ATT,兩者外形十分相似。

感恩節賽也有中場表演,電影里的中場嘉賓是真命天女合唱團——碧昂絲-諾利斯、拉塔維婭-羅伯遜和萊托雅-拉科特。大家都知道這個組合2005年就解散了,最後一次合體還是在2013年第47屆超級碗中場秀上。

在臨近結尾的時候,主角來到上層包廂,面見球隊老闆諾曼,或者說Jerry Jones,當時老闆正在沖著比賽發火,說球隊太爛了,應該打XXX戰術,於是一旁的小弟拎起電話給場下的球員教練傳達老闆的命令。
實際上來說,Jerry Jones應該不會奪教練權去叫指揮,儘管他一直認為牛仔隊主教練是個辣雞,戰術叫得一塌糊塗。他只是同時作為球隊經理,招募、解僱球員,這在所有NFL球隊里也是獨一無二的,沒有任何一支球隊的球隊經理同時是球隊老闆。所以說,牛仔隊連年戰績不佳,老闆負有很大責任,主角班長也不止一次這麼黑過他。作為球迷,片中一直尋找NFL元素,不會覺得無聊,劇情也很清楚,推薦觀看。如果還看出什麼梗,歡迎交流


比利和戰友們在街頭巡邏的時候,來了群當地小孩子推銷影碟,我記得有海底總動員什麼的。然後有一個戰友說:我要買給我女兒看。
朋友你真的要在中東買美國動畫片然後從中東帶回美國嗎?
不擔心是盜版過不了海關嗎?
如果不是盜版,不鎖區的嗎?
尼克楊式問號


推薦閱讀:

你喜歡的古風句子或者歌詞有哪些?
如何優雅地接 「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是你,冰河也是你 」?
有哪些類似於「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風塵」這樣的句子?

TAG:電影 | 文藝 | 李安導演 |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