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潔版《西遊記》哪些情節或思想和原著描述或原意相去甚遠的?
楊潔版《西遊記》(包括首拍和續集)在中國電視劇史堪稱經典了!不過之前發現有不少地方(包括情節、人物性格造型或思想和原著的不一樣的!改編了不少,也刪節了不少。這些改編有哪些是成功的哪些有誤導觀眾的可能?有大俠們指點指點!
這種情況在86版很多。
大體說來主要是兩種,一種是沒有把原著故事的本意理解到位,而只停留在表面的妖魔故事上。這種應該說是不成功的。
另一種是雖然和原著的本意不太符合甚至背道而馳,但卻雅化了、升華了原著故事,從而有了震撼人心的藝術魅力。這種是很成功的。
前者最典型的就是悟空殺六賊和真假美猴王。原著中悟空殺的六賊姓氏分別是眼耳鼻舌身意,所以寓意是悟空斬斷六意,歸於佛門。但電視劇很明顯根本沒有領會到這層意思,只把這六個人當做普通的盜賊。真假美猴王更明顯,原著說得很明白,「二心攪亂大乾坤」,六耳獼猴實際上是孫悟空有了二心,惡之意念膨脹後的產物。而央視續集除了如來「那邊二心的打過來了」「人不可有二心」的少數幾句外,沒有太明確體現出這個意思,基本還是把六耳獼猴當一個普通妖怪來處理的(其實成片還不錯了,最初的劇本是一點都沒有體現這層內涵,說六耳獼猴是什麼「久處深山,不耐寂寞」的野猴………)
後者最明顯的是女兒國故事。原著里女兒國真是驚悚,簡直就是一群欲女組成的國度,她們把男人叫「人種」(其實電視劇在唐僧師徒剛進城那裡也這樣叫了,但很少有人注意),你不和她們搞她們就把你剁了做成香袋……女兒國國王連唐僧面還沒見,僅僅聽太師說唐僧風神俊朗就已經要嫁給他了……原著這個故事談不上多少水平和深度,作者也沒特別用心刻畫,基本就是為了好玩。而86版的女王則矜持和深情得多,更重要的是電視劇把「欲」升華成了「情」,並細膩刻畫了女王在私情和唐僧的大義相悖下的痛苦,從而體現了「人間事常難遂人願」這樣具有普世意義的命題,令人震撼之餘唏噓不已。整集中,女王的無限深情,唐僧的一絲動心,結尾的餘音不盡……無不令人惘然悵然
這樣的格調無疑是非常高的,具有詩化的美,人性的韻律。這樣的故事和改編可以說已經超越了原著,我們歡迎還來不及,又怎會以僵化的「尊重原著」死板要求之呢?電視劇對被壓五行山的孫悟空的態度也屬於後者。其實,原著中對孫悟空大鬧天宮的行動並不是絕對的褒揚,作者似乎隱約感到,任顛覆者完全顛覆現有的一切,是有其危險的,所以字裡行間態度是比較保守的(比如什麼「妖猴大膽反天宮」「惡貫滿盈」等等)。而電視劇的態度完全是同情孫悟空被壓五百年的遭遇,用悲涼滄桑的音樂、畫面閃回的手法和六小齡童精湛的演繹,刻畫了一個不羈的心靈對自由驚天地泣鬼神的嚮往。雖然並不是原著要表達的,但又如何呢,已經足夠震撼人心了。這樣的改編,非有絕大之藝術才華、絕高之思想境界之創作者不能為之。
樓上的答案說了很多情節上的東西,我說個其他方面的:
跟原著相比,86版《西遊記》在人物台詞上進行了現代化、 生活化的改編。
我們可以跟同時代的《紅樓夢》、《三國演義》進行對比,那兩部電視劇都是大段大段地直接用原著台詞。
比如87版《紅樓夢》電視劇中人物說話的遣詞用語都照搬原著,像「些許認得幾個字」、「可也有玉沒有」,現代人已經不會這麼說話了。
94版《三國演義》電視劇更不用說,如果原著台詞不特地配字幕,沒看過原著的人根本聽不出來說的是什麼。
但《西遊記》不同,原著中那些現代已經不使用的俗語、歇後語、諧音雙關俏皮話大部分都被刪掉。語言也都改成了現代生活日常的說法。
從「一口鐘」烏龍事件來看,我認為這是一種藏拙的改編方式。取得的效果也很不錯:如果用的是原著台詞,我們小時候就很難看懂了。
跟《紅樓夢》劇組那套豪華無比的文學顧問團隊相比,《西遊記》劇組在這方面是弱項。
原創的各種感情戲,西遊記還好只有兩段,續集變本加厲更加魔幻
1小白龍的綠帽子,搞得小白龍似乎是被綠了才出家的,更無語的是,最後居然還是靠著出賣色相奪回的佛寶舍利,好在這對男女顏值在線否則真心辣眼睛。震驚,佛門弟子色誘出軌前妻只為尋回本門法寶。
2唐僧x女兒國王,這個互動人氣頗高,甚至衍生出一群高喊兩位演員在一起的,算是唯一不尷尬的一段原創了,可憐的sm女王蠍子精,原著里他跟唐僧的互動可比女王多多了,為了故事不重複也給刪了。
3唐僧x孔雀公主,不知道該說啥好,強行加入的人物讓整個故事進入了雙線敘事模式,原本緊促的情節被肢解,後期加入大鵬上演三角戀使得畫風更加狗血。
4唐僧x河神之女,也許是腦洞枯竭了,跟孔雀一樣的做法,一樣的三角戀,一樣的被妖怪喜歡,好在這妹子的人設稍微正常點,沒啥妖氣。再加上黑水河這一段只有西續有,其餘兩版都沒拍,武指曹爺親自出馬迎戰馬超,勉強接受了吧。
5白鹿x妖狐,獅蜊怪高配版(畢竟沒被騸過),又是雷同劇情,兩位演員選的十分齣戲(沒辦法誰讓他倆的其他形象那麼深入人心),好在互動不多,倒並沒有多增尷尬,而且這段的亮點在於遲老師精彩的孫悟空戲碼,別的再怎麼齣戲都不重要了。
6寇府那點事兒,寇家夫人的人設簡直是讓我大開眼界,這一段跟西遊記仨字兒基本沒啥關係,寇家閨女也是一段俗套劇情,看這段總感覺是在看西域版鄉村愛情。。。
綜上,除了女兒國,其他完全刪掉都是完全沒問題的,而且這些感情戲普遍比較俗套甚至彼此之間還有雷同,完全搞不明白為什麼要設定成這樣。而且這些劇情跟原著更是半毛錢關係都沒有,不知道加上這些是出於什麼目的。
========
看了眼評論區,不由得不多說幾句,西遊記的續集強行插入的女角色遠不只是上面幾個,上面幾個只是有感情戲而已,沒感情戲的原創女龍套還有這麼幾個:
真假美猴王:強盜妻
鳳仙郡:農家女子,風婆婆
七絕山:妖怪直接娘化
隱霧山:樵夫之妻(還tm是跟孔雀一樣的套路)
金平府:龍女
算上取自原著的通天河鱖婆,除了沒給金兕大王安排個媳婦,其餘每個故事都有個女角色登場,而且孔雀這個套路不只是在續集里用了三次,而且壓根不是啥原創,完完全全是按照原著里寶象國的套路在一遍遍的重複。我覺得如果劇組的女角色要是實在多的沒處用了大可以去拍個七仙女什麼的,用不著硬往西遊記里塞。都說西后里的佛祖談戀愛狗血,個人感覺西續在這方面足以超越與他同時期的西後。
所以說86版西遊是兒童版、潔版的人到底有沒有認識到,西遊記並不止是吳本西遊記。甚至吳本也不是最早的西遊記內容存在形式。從傳奇平話到小說雜劇再到通俗曲藝,還有萬氏兄弟的動畫,86西遊繼承的文脈挺明確的啊,就是千百年在西遊記這一語境下的民族共同記憶啊。非拍出來吳本獅駝國人間煉獄圖就是尊重西遊了?
九頭蟲那節中,安排了小白龍和公主的婚事,極大豐滿了小白龍的正面形象。
在《西遊記》原著中,小白龍本是一條忤逆龍王的孽龍,小白龍出場時菩薩是這麼說的:
「這廝本是西海敖閏之子。他為縱火燒了殿上明珠,他父告他忤逆,天庭上犯了死罪,是我親見玉帝,討他下來,教他與唐僧做個腳力。」
在這段描述中,小白龍的形象是扁平的,僅僅是一個叛逆的紈絝子弟,和家族關係也很僵,縱火燒了殿上的夜明珠,其父也不願意保他,上告玉帝治他死罪,形象和黑水河中的鼉龍類似,都是闖禍的主。但是在寶象國那一章中,小白龍在聽說唐僧被變成了虎精,他心中暗想道:
「我師父分明是個好人,必然被怪把他變做虎精,害了師父。怎的好,怎的好?大師兄去得久了,八戒、沙僧又無音信!」他只捱到二更時分,萬籟無聲,卻才跳將起來道:「我今若不救唐僧,這功果休矣,休矣!」
這分明是個一心向佛的小白龍,哪裡有半點孽龍的影子!如果說小白龍是被唐僧感化,要知道寶象國才是第30回,是師徒團隊的磨合初期,小白龍不可能這麼快就一心向佛,在81回白毛老鼠精那節中,豬八戒還嚷嚷著散夥——所以,小白龍的形象前後是不一致的。而86版西遊記在降服九頭蟲那節中,加入了小白龍與碧波潭公主的婚事:
碧波潭公主在嫁給小白龍的當晚,出軌九頭蟲,小白龍一怒之下火燒洞房,燒壞了玉帝的賀禮——夜明珠,獲罪於天庭。
這樣一改的話,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一是能夠豐滿小白龍的形象,使小白龍這個角色能夠更立體。在整部《西遊記》中,小白龍的出場次數寥寥可數,加起來甚至不如一些大型妖怪的著墨多,嚴重限制了小白龍的形象,和唐僧師徒四人比起來,可以說是被忽略的角色。但是這一加戲,就使得小白龍有血有肉,不再是那個無緣無故燒壞殿上明珠的孽龍了,而是有情有義卻被辜負的可憐龍,燒毀夜明珠也不是存心,而是盛怒之下的無意為之。加之被砭鷹愁澗,充分獲得觀眾的同情;二是殺死九頭蟲也有了非常重要的契機:九頭蟲不但偷國寶,設計毒害孫悟空,而且搶人妻子,帶壞碧波潭,十足壞到了骨子裡。原著中九頭蟲並沒有死,而是逃亡北海,但是在電視劇中,九頭蟲被二郎神射殺,死在碧波潭中;三是加強了戲劇性與電視劇觀賞性,尤其是小白龍騙回國寶那一段,有情郎怒甩負心女,甩掉的不僅僅是負心女,而是甩掉了自己屈辱的過去——小白龍獲得新生。
所以,加的這一情節,個人認為極為成功,猶如神來之筆,給86版《西遊記》又增添了光彩。
破布溜丟一口鐘
豬八戒是白豬,沙僧拿月牙鏟。
這兩個誤導都挺深的,不過貌似都不是電視劇的原創改變。
還有西遊電視劇的哪吒、二郎神,都有向封神榜靠攏的感覺。實質上西遊記原著的這兩人和封神榜原著這兩人都有區別。
一部《西遊記》,就像魔方一樣,為世人展現了很多面。玄幻,宗教,政治,反抗,修行、神話、歷史等等。一部文學、思想、藝術等各方面造詣都幾乎巔峰的文學作品,很難通過一部影視劇來展現出全貌。
楊潔版西遊記電視劇是中國影視史上的一朵奇葩。和原著作比較,電視劇雖然也展現了玄奘取經的全過程,但這部電視劇,更像是一部宣傳片。
舉個例子,通過一座城市的宣傳片,我們可以知道城市的產業、旅遊、人口、風俗等。但是,如果想深刻了解一座城市的紋理和內涵,需要切身體會。深入了解後還會發現,宣傳片也有很多「失真」的情況。因為宣傳片中,不會體現這個城市的素質多麼低,不會告訴你每年發生多少刑事案件,也不會告訴你這個城市霧霾籠罩,PM2.5居高不下。
所以,宣傳片的特點就是,通俗易懂、貼近群眾、老少咸宜、積極向上、內容健康。
楊潔版的電視劇,就是這部名著的宣傳片。事實證明,這樣的一部宣傳片達到了預期效果。這部電視劇讓《西遊記》家喻戶曉,讓行者、八戒、沙和尚等諸多經典銀幕形象深入人心,以一部神話創造了一個神話。
通觀楊潔版的電視劇和《西遊記》原著,想去甚遠的有很多很多,總大體上,可以歸納為一個字:美。
當年楊潔導演在接受採訪的時候,也說:「要把一切戲曲、電影、雜技、舞蹈的藝術形式都融進《西遊記》」「《西遊記》因為有豬八戒這樣的人物在裡頭,很容易拍俗、拍鬧、拍臟,我堅決反對這種路子,我主張美,讓豬八戒混得可愛,憨得可愛。」「孫悟空的塑造,要人來演,要有人的相貌、人的特性,又有人性化的東西,同時又是美猴王,要讓他美。」
以「美」為核心,把電視劇和原著拉開了距離。
比如,電視劇中,豬八戒、沙和尚的形象塑造。呆萌可愛,很符合中國人的審美標準。但是,在原著中,這兩個怪物形象與電視劇比,簡直就是買家秀與買家秀的區別。真正的八戒和沙僧是什麼樣的呢?
豬八戒:卷上蓮蓬吊搭嘴,耳如蒲扇顯金睛。獠牙鋒利如鋼挫,長嘴張開似火盆。 沙和尚:青不青,黑不黑,晦氣色臉;長不長,短不短,赤腳筋軀。眼光閃爍,好似灶底雙燈;口角角丫叉.就如屠家火缽。撩牙撐劍刃,紅髮亂蓬鬆。一聲叱吒如雷吼,兩腳奔波似滾風。
可愛嗎?這樣的形象如果出現在電視劇中,哪有半點可愛可言,這樣拍,西遊記就成了驚悚片了,且不說廣電總局這一關,老百姓這一關也過不了。
再比如,電視劇中,我們看唐玄奘,器宇軒昂、一臉正氣。然而原著中,唐僧的性格確實這樣式兒的:愛哭。
唐僧剛剛走到大唐邊境,遇到了獵戶劉伯欽。劉伯欽送唐僧一程:
正走到半山之中,伯欽回身,立於路下道:「長老,你自前進,我卻告回。」三藏聞言,滾鞍下馬道:「千萬敢勞太保再送一程!」伯欽道:「長老不知,此山喚做兩界山,東半邊屬我大唐所管,西半邊乃是韃靼的地界。那廂狼虎,不伏我降,我卻也不能過界,你自去罷。」三藏心驚,輪開手,牽衣執袂,滴淚難分。
牽衣執袂,滴淚難分。。。。你儂我儂,忒是基情,嘖嘖嘖。
再看,在鷹愁澗,小白龍吃了唐僧的馬。
三藏道:「既是他吃了,我如何前進!可憐啊!這萬水千山,怎生走得!」說著話,淚如雨落。行者見他哭將起來,他那裡忍得住暴燥,發聲喊道:「師父莫要這等膿包形么!你坐著!坐著!等老孫去尋著那廝,教他還我馬匹便了。」三藏卻才扯住道:「徒弟啊,你那裡去尋他?只怕他暗地裡攛將出來,卻不又連我都害了?那時節人馬兩亡,怎生是好!」行者聞得這話,越加嗔怒,就叫喊如雷道:「你忒不濟!不濟!又要馬騎,又不放我去,似這般看著行李,坐到老罷!」
看看,這唐僧,娘娘們們的,手無縛雞之力,還老愛哭,悟空都煩了,「師父莫要這等膿包形么」,一句話把悟空的無奈和哭笑不得展現得淋漓盡致。
但是,電視劇中,為了保全唐僧的形象,導演故意淡化了這些情節。放到今天,如果要尊於原著來演這個娘娘們們的唐僧,恐怕只有一個人合適了。
大家好,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是我心中的唐僧@lh。
當然,形成鮮明對比的,還有各種妖怪的描寫。電視劇中妖怪,看著都是卡通版的,卡哇伊,大家可以腦補一下各個怪物,與金剛狼、蝙蝠俠之類的,沒什麼太大區別么,妖怪住的洞府,也跟美麗鄉村一日游差不多。
但是,原著中的怪物和場景,卻是十分驚悚,不僅驚悚,還是分噁心。
比如,獅駝國的描寫:
骷髏若嶺,骸骨如林。 人頭髮躧成氈片,人皮肉爛作泥塵。 人筋纏在樹上,干焦晃亮如銀。 真箇是屍山血海,果然腥臭難聞。 東邊小妖,將活人拿了剮肉; 西下潑魔,把人肉鮮煮鮮烹。
「美」是電視劇西遊記的一大主題。而造成這一主題的,我想有幾個方面原因吧。
一是政治需要。電視劇西遊記是當時在大首長授意下拍攝的,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產物,政治正確是第一位的。
那個時代,能批准拍攝西遊記這樣的鬼神故事,已經是文藝事業的進步了,還想要啥自行車?所以有取有舍也屬正常,比如唐太宗地府還魂,這是唐僧西天取經的導火線之一,但是被硬生生的砍掉了。
但也要看到,這正是楊潔導演的智慧之處。
二是現實需要。上世紀八十年代,傳統文化市場經歷浩劫剛剛起步,我國普通大眾的文化水平、藝術欣賞水平、接受能力都處於起步階段,老少皆宜的電視劇顯然更適合推廣,更符合宣傳工作的需要,這一做法,在今天依然是精神文明建設的常用手段。
用現代化說就是,接地氣。
最後,關於作品思想上的差異。這個實在不可同日而語。楊潔導演的電視劇,主要藝術創作上的價值和作品的歷史意義,但作為西遊記這部千古奇書的所展現的思想,電視劇展現的不足百分之一。
《趣經女兒國》。原著里唐僧是聖僧,對美色毫不動心,一切都是為了拿到通關文牒而做戲。
電視劇把唐僧改得更有人情味,甚至說出了「只待來生」這樣的話。
小說里是孫悟空變臉嚇退女兒國君臣,電視劇是女王送行。
我覺得改得挺好,「趣經女兒國」這個題目尤其好。
老說「符合現代人審美」,這個改編算是範例,既讓人看得很有趣味,又不過火。
小說里蠍子精的故事發生在女兒國之後。
電視劇把兩個故事交織在了一起,避免了接連兩次「桃花劫」的重複,也節省了時間。
好像沒人說86版《西遊記》對唐僧的改編,完全贊同。
西遊和三國為了合理化主角團隊的失敗選擇貶低領導人,劉備變成好哭鬼、阿斗變成傻子、唐僧也被黑。
三個徒弟這麼強,為了能跟妖怪們有來有回,唐僧必須扮演那個拖後腿的。但原著中取經路上的唐僧就勇敢了兩章,本來差點被妖怪吃了都不哭,自從遇到猴哥,為了反襯變成慫包一個。
小白龍吃了馬,唐僧就大哭。。
三藏道:「既是他吃了,我如何前進!可憐啊!這萬水千山,怎生走得!」說著話,淚如雨落。行者見他哭將起來,他那裡忍得住暴燥,發聲喊道:「師父莫要這等膿包形么!你坐著,坐著!等老孫去尋著那廝,教他還我馬匹便了。」三藏卻才扯住道:「徒弟啊,你那裡去尋他?只怕他暗地裡攛將出來,卻不又連我都害了?那時節人馬兩亡,怎生是好!」
被黃風怪抓走,也哭。
旁邊擁上七八個綁縛手,將唐僧拿去,好便似鷹拿燕雀,索綁繩纏。這的是苦命江流思行者,遇難神僧想悟能,道聲:「徒弟啊!不知你在那山擒怪,何處降妖,我卻被魔頭拿來,遭此毒害,幾時再得相見?好苦啊!你們若早些兒來,還救得我命;若十分遲了,斷然不能保矣!」一邊嗟嘆,一邊淚落如雨。
獅駝嶺太白金星警告,唐僧又大哭。
長老合掌道:「徒弟,快趕上他,問他那裡另有個路,我們轉了去罷。」行者道:「轉不得,此山徑過有八百里,四周圍不知更有多少路哩,怎麼轉得?」三藏聞言,止不住眼中流淚道:「徒弟,似此艱難,怎生拜佛!」行者道:「莫哭,莫哭!一哭便膿包行了!
總之到處都哭,膽子這麼小都是唐朝最勇敢的和尚。。。
電視劇就合理的多,沒有哭過一次。他可以是略顯迂腐的聖母狂信徒,不能是愚蠢自私的小市民。塑造有血有肉的勇士,可以有貪財、莽撞、好色等缺點,卻不能怕死,這叫前後矛盾人設衝突。
尤其原著里為了戲劇性,還把唐僧寫成了傻逼!
真假美猴王那裡被山賊搶劫,唐僧嚇尿。
正走處,忽聽得一棒鑼聲,路兩邊閃出三十多人,一個個槍刀棍棒,攔住路口道:「和尚!那裡走!」唬得個唐僧戰兢兢,坐不穩,跌下馬來,蹲在路旁草科里,只叫:「大王饒命,大王饒命!」
孫悟空來了,唐僧還賣隊友。
那長老得了性命,跳上馬,顧不得行者,操著鞭,一直跑回舊路。
給山賊念經,念的是
拜惟好漢,聽禱原因:念我弟子,東土唐人。奉太宗皇帝旨意,上西方求取經文。適來此地,逢爾多人,不知是何府、何州、何縣,都在此山內結黨成群。我以好話,哀告殷勤。爾等不聽,返善生嗔。卻遭行者,棍下傷身。切念屍骸暴露,吾隨掩土盤墳。折青竹為香燭,無光彩,有心勤;取頑石作施食,無滋味,有誠真。你到森羅殿下興詞,倒樹尋根,他姓孫,我姓陳,各居異姓。冤有頭,債有主,切莫告我取經僧人。
你徒弟是孫悟空,你老大是觀音如來,你怕山賊殺你,你怕死人索命?
86版的改編——嚴格來講是正本清源很合理,唐僧就是肉眼凡胎認不出妖怪還有點聖母會被騙,這樣拖後腿就夠了。非要搞對比一大老爺們沒事就哭,這劇誰還看?
荊棘嶺一眾樹妖,楊潔給了他們一條生路。
女兒國深夜鑒寶,楊潔給了觀眾一個念想。
小白龍勇闖碧波,楊潔給了敖烈一場大戲。這帖已經完全成了我開腦洞了。
除了唐僧一如既往的傻白甜,可能差了一丟丟一根筋的想當然自私勁。
人設崩了,孫悟空的野性恣肆和豬八戒的油滑精明全改沒了。
豬八戒的懶不是草履蟲式的好吃懶做,是天官幹部遭到意外貶斥後仕途無望的下鄉鍛煉的應付心態。否則他何以在高老莊挖地那麼賣力呢?
孫悟空是壓抑太久,看到妖怪就想殺生,看到神仙就想調戲,現在老子可是奉旨辦事公幹在身,再以多欺少搞我啊?你不是位列仙班嗎?偏要拽你鬍子逗你玩,誒誒誒誒誒……略略略略略……
沙和尚是吃人肉的生番本來就不愛說話,再一看走仕途混黑道都搞不過別人,誰都惹不起所以更不想說話了。
簡之,這個故事的主線其實是這樣的,孫悟空本事大脾氣大,卻是天上地下頭號黑幫頭目,這讓仙界政權很不滿意,圍剿打不服,招安喂不熟(主要是輕敵大意,給的官小)。仙界顏面掃地,搬如來當救兵制服孫悟空。然後神佛聯手吸取教訓,覺得直接給個位子封個王官方承認孫悟空太兒戲了,而且未必奏效。所以安排孫悟空伺候唐僧這樣的傻白甜羞辱折磨他。再搭上銀河海軍兩名將領作伴。你看,豬八戒隨時要散夥,沙悟凈懶得說話。孫悟空前期幾次想走,實在是疼的受不了只能認頭。二弟三弟不得已配合仙界演戲,又搞不過孫悟空,這是一波制衡。豬八戒是眾所皆知的作風問題,政治生命死亡,態度最為消極。沙悟凈是莫須有,興許還能起複,所以時不時又湊腔勸前上級幹活。
為了天庭振興收拾人心,仙界演戲給芸芸眾生看,看我們教育孫悟空,非要把他歸置到人路上來,非要讓他過一遍組織程序考驗一下,洗白案底變成自己人再禮送出境找補回神仙的面子。你想想為什麼一遇上事,孫悟空一找人就能找到?以前當混混閑逛鬧事的時候天庭管理多鬆散?就是要讓孫悟空沒遍沒數的找人回話賣臉長記性。還把兩位穿軍裝的高級幹部調整成穿袈裟的宗教人士,雖然事成以後提了級別,心裡苦不苦誰知道。
為此天庭付出了巨大的外交資源跟佛教做利益交換,書里說了世上有四大部洲,地球在南瞻部洲,佛祖生在西牛賀州。東土主要祭拜道教世俗多神系統,也就是天庭諸神。佛教大舉進入擴招,將要分走多少信眾用戶,多少流量香火,天庭心裡沒點×數嗎?可是為什麼那些神仙默認了?否則一個眼色隨便誰家的寵物分分鐘就把唐僧吃了啊。為啥不呢?想想不瘮得慌么?
當然,也可能是如來攥著孫悟空坐地起價的結果,啊手背好癢好想撓撓,尊貴的玉帝先生您還要繼續考慮嗎?我不大舒服想休息了。
唐僧怎麼來的呢?他是金蟬子轉世這回事是觀音告訴孫悟空的。這是什麼?這不就是喇嘛教搞的靈童轉世?人為操縱的結果。唐僧只是正好生在神仙想做局的那個時點的凡人,被賦予了意義的符號而已。唐僧肉恐怕根本就沒有長生不老的療效,那是佛教系統編的謊話。唐僧從長安出發時虛歲31,周歲30。天上一天,地下一年。正好等於天上一個月。
壓了孫悟空500年,取經14年,倒推回去大概等於1年5個月。基本還是符合輿論傳播規律的。你看看天庭的處理思路,出了沒面子的事件,把孫悟空抓起來晾了1年又4個半月,提前一個月安排一個廢渣累贅唐僧,再做一個時長半個月的局調教他,給他一個不大不小的教訓。
我猜這兩禮拜,天庭就跟前線輪戰一樣,各路放狗咬人的神仙全體就位輪班倒,手搭涼棚在雲上看戲,一看孫悟空要來差不多了趕緊回房坐好正正領帶蹭蹭皮鞋抿口茶。
否則,每次唐僧死到臨頭又絕處逢生,這種情節如果只是為了高潮最大化,重複次數太多了,真的要教人懷疑作者的藝術水準的。
所以,它一定有更深的原因。那就是為了神仙一見孫悟空,噢嚯好久不見啊,什麼?我不知道啊,我們去豬圈看看,啊呀,怎麼只剩下韁繩了,屈指算來這畜生大前天跑脫,在人間已經為禍三年有餘了啊!大聖大聖!快帶我去!
孫悟空心裡其實真想啐神仙一口,我有一段素質三連不知當講不當講。×你×!××!我×你××!$%3fh43ryuifh23a^(*^(*()%^$!#$%^+)(*)(*hfdshfi……
你懂的。
孫悟空是打不壞殺不死的永生體質。所以神仙把他困在局中,戴著緊箍咒,背著拖油瓶,等於綁著手被天庭這群臭不要臉的戲耍。
孫悟空是太可憐了。
原著故事妖怪都挺兇殘的,電視劇里都挺呆萌的。
簡言之,86版的改編是修正糟粕,於情於理,恰到好處,升華主題。98版的改編是用情泛濫,強行加戲,過猶不及,生搬硬套。
謝邀,先說個有意思的,小說中挑擔子的是豬八戒而不是電視劇中的沙僧。豬悟能負重行走,難怪八戒吃的那麼多呢!
這方面太複雜了,我簡單說幾點吧
首先說人物形象,在小說中唐僧的三個徒弟的外貌都是十分醜陋。孫悟空是尖嘴縮腮、毛臉雷公嘴、羅圈腿、拐子步、紅屁股、長尾巴;豬八戒是黑豬一個, 長嘴巴、蒲扇耳、黑臉短毛、身粗肚大……而沙僧相比之下, 不僅更丑, 還吃人,脖子上掛的是骷髏頭。電視劇中,沙僧脖子上的骷髏頭不見了。豬八戒也變白了,完全融合了「豬」「神」「人」的神韻,反正挺可愛的。
其次,事件的起因也有改動,畢竟電視劇不能宣傳因果報應。
朱紫國國王之所以與王后分別三年, 全因他年輕時射傷了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薩之子, 因此, 讓其拆鳳三年。至於烏雞國、天竺國的遭遇也類似。
烏雞國是因為文殊菩薩變做一凡僧,問國王化些齋供。烏雞國王不識文殊,把他一條繩捆了,在御水河中浸了三日三夜。
天竺國則是因為
你那真公主也不是凡胎,就是月宮裡素娥仙子。因十八年前,他將玉兔兒打了一掌,就思凡下界,投胎在你正宮腹內,生下身來。那玉兔兒懷恨前仇,所以於舊年間偷開玉關金鎖走下來,把素娥攝拋荒野,他卻變形哄你。這段因果,是太陰君親口才與我說的。
再說人物的性格,電視劇明顯簡單化,類型化,豬八戒過於滑稽,唐僧過於虔誠。
小說《西遊記》中唐僧「似扁型而實圓型,似蒼白而實豐滿,具有其內心世界的複雜性,是個現實主義的典型。」電視劇於原著的基礎上,著意渲染他的悲苦身世和立志普濟眾生、不避艱險、求取真經的堅定信念,減少了原著中描寫他膽小無能,動輒跪地求饒,及屢屢呵斥悟空、頻頻念緊箍咒的場面,使這一形象既有『愚氓』的性格特點,又是一個有頭有腦,有情感的血肉之軀。
最後是語言,小說是古代人的語言,電視劇做了修改,符合現代漢語。
例如 車遲國鬥法,孫猴子吃了隔板猜物的桃子,八戒與沙僧微微冷笑道:「還不知他是會吃桃子的積年哩!」
電視劇改成了「猴哥是吃桃的行家」
故事都是那個故事,什麼三打白骨精,偷人蔘果,大鬧天空,等等,但是細節上體現的不一樣,表達手法上更不一樣,寫作是個人創作,評書是藝術加工再創作,等到電視劇則是集體創作,其中主要包括演員,編劇,後期剪輯,配樂,當然還有導演。
你接觸這個藝術作品時候,如果你不是業內的,很可能突然驚艷到你,而你覺得真是平地一聲雷,突然出現,可是當你了解整個行業,或者說這個學科時候,清楚它的歷史,你就會明白藝術就是互相借鑒,說到這兒,我的意思就是,這問題不存在,因為小說更多的是描述,而不是直接告訴讀者:你們聽好,我的思想是:%@#¥ 。那換了表現形式,所呈現出來的東西,理解都不一樣,有可能我理解成這樣,你覺得不是,咱倆吵一架也沒什麼意義。
原著就是原著,後邊的都是借雞生蛋,蛋又成雞,就不再是原來那隻雞了。
謝瑤。
雖然經常看,但是沒怎麼總結過,說不太好了。
西遊記原著,摻雜了不少睚眥必報,妖怪有殺錯沒放過的思想,就算打殺了無辜的妖怪,也算不得什麼難以接受的壞事。
電視劇裡面,盡量去掉了這種表述,而是給人一種很三觀正的感覺。
這一番,猴王不分上下,使鐵棒東打西敵,更無一神可擋。只打到通明殿里,靈霄殿外。幸有佑聖真君的佐使王靈官執殿。他見大聖縱橫,掣金鞭近前擋住道:「潑猴何往!有吾在此切莫猖狂!」這大聖不由分說,舉棒就打。那靈官鞭起相迎。兩個在靈霄殿前廝渾一處。……當時眾神把大聖攢在一處,卻不能近身,亂嚷亂斗,早驚動玉帝。遂傳旨著游弈靈官同翊聖真君上西方請佛老降伏。
在原著中,唐僧本人一直受到六丁六甲、五方揭諦、四值功曹、一十八位護教伽藍輪流保護,師徒四人在途中還經常受到他們的接濟以及獲得情報。電視劇為了簡化故事,相關情節都被刪去,從而孫悟空的能力顯得更為神通廣大。
我只能說,原著無論是按修道、參禪,還是「索隱派」式的政治諷刺來理解,其文本證據都不足以強大到支持一個影視劇。
最後,按照吳閑雲理解原著的答主,叫囂什麼兒童版,潔版的,專門愛看什麼誰是誰兒子的,都是友善度。
推薦閱讀:
※類似為虎作倀、含沙射影等與神話怪獸有關的成語還有哪些?
※有哪些在民間藝術中廣為流傳,但不屬於原著內容的西遊記故事?
※女媧娘娘因紂王的淫詩決定降罪殷商是不是太過了?
※《西遊記》為什麼沒有黃瓜精柿子精一類的妖精?
TAG:電視劇 | 西遊記書籍 | 中國古典小說 | 西遊記1986電視劇 | 中國神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