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理解「心遠地自偏」?

不太理解此句中的因果關係,為何不是「地偏」導致「心遠」;而是「心遠」導致「地偏」?


抖個機靈,老人有句話叫心靜自然涼


這正是陶淵明的思想獨特之處。
許多人都認為先地偏,後心遠。
也就是說,只有身處的地方遠離世俗,自己的心靈才能超脫世俗的枷鎖。
而陶淵明認為,只要一個人的心靈能遠離世俗的弊病之處,那麼無論他在哪裡,他都不容易受到周圍環境對他造成的影響,自然也就「地偏」了。
所謂的小隱隱於野,中隱隱於市,大隱隱於朝也是一樣的道理。


嘮嗑(四十)讓心靈走出喧囂

原創 2017-02-18 天瓶雲水 閑人碎語

友:老師,您說的人生在世,身可以累,心不能累。這句話的確令人嚮往。但人在紅塵中忙碌,心怎麼才能走出來呢?


我:這就是修心的問題了。通過修行把身心分開,也就是把真假我分開,心就走出來了。人要吃飯,身累不可避免,它是命運使然;心在身內,獨立而自足,本可不累,然世人之心痴迷肉身,以假當真,虛實顛倒,執著不醒,心隨身走,從此就難免心累了。


心累無非是煩惱、痛苦、焦慮等等感受,這些感受都是由心產生的。而心的這些感受都是來自於肉身的遭遇,如失戀、失業、破產、貧窮、生病等等情況。當心靈感悟到肉身並非真正的自己時,肉身遭遇的一切就不會讓自己動心了。心不動,自然就沒有煩惱痛苦的感受了,這樣,心靈就從肉身中走出來了,心就不累了。反過來,如果心靈執著於肉身,把肉身當成自己,那麼心就會隨著肉身命運的起伏而喜怒無常,從此迷失在滾滾慾海中了。所以,不放下對肉身的執著,真正的快樂是不會降臨的。


友:嗯,明白您的意思。我執其實就是自私,對嗎?


我:也可以這麼說,但它們是因果關係。自私是我執帶來的,沒有我執就沒有自私。

友:心遠地自偏,心走出紅塵的境界令人嚮往,但修行卻又是一個令人迷惑的問題,我們該怎麼做呢?


我:修行沒那麼複雜。從修行的角度看,根器利者,如慧能、顏回、陽明之資,可直接從心上去體悟,實修實證,找到真我,真假我一分,我執立消,自私即除。這就是直指人心,明心見性,直接上達。


人世間,根器利者畢竟稀少,絕大部分人皆中人以下,所以只能從去除私慾入手,時時處於覺察觀照的狀態。自私一露頭,立即去除之。陽明先生曰:「聖人之所以為聖,只是其心純乎天理而無人慾之雜。」,所以,「去人慾明天理」就是關鍵。堅持做下去,一旦人慾除盡,心中剩下的自然都是天理良知。此時,本體呈現,真假我立分,我執即除。這是通過下學而上達。


這兩種方法就是佛家頓悟和漸悟,慧能禪宗和凈土宗的區別。也就是王陽明的兩種引導人的方法。

友:覺悟就自動去私心了?不對吧,不是還要悟後起修嗎?


我:覺悟的含義就是在認清了肉身虛妄的同時,也認清了「真我」的永恆,真我是良知,是道,是本體。它清清明明,本來具足,無善無惡,無欲無求。既然已經致良知,善惡對錯已經分明,何來自私?至於悟後起修,修的是習性。


友:嗯,知道了。覺悟的標誌是什麼呢?


我:快樂。也就是王陽明說的「本體之樂」,亦即「孔顏之樂」。覺悟意味著找到本體,快樂是本體的自然屬性,所以,找到了本體就找到了快樂。本體如如不動,喜怒哀樂不能入,這樣就只有快樂留在心中了。一旦覺悟,心外的任何人或事情都無法動搖他的心靈之樂了。


覺悟的另一個標誌就是慈悲。覺悟者首先感悟到的就是「萬物一體」這個真相。世間萬物如同「量子糾纏」一樣,任何一個物體都是整體的一部分,難以分離。


既然萬物一體,不僅你我一體,就是小貓小狗、山水樹木也是和我們一體的。這樣,愛萬物就等同於愛自己,傷害萬物也就是傷害自己。一般人通過自己的眼睛和大腦對物質世界的表面進行判斷,所以會認為「萬物一體」只是聖人的一個說法。其實不然,它就是宇宙的實相,現代科學已經證明了這一點。只是它是形而上東西,無法通過言語表達和大腦思考而已。

一個人有了萬物一體之心,就必然對人類以及眾生的苦難產生深深的慈悲,就會像釋迦摩尼、孔子、蘇格拉底、耶穌一樣,「知其不可而為之」,歷千難萬險奔走傳播真理,啟發世人智慧,覺悟和喚醒世人,把快樂帶給還在苦海里掙扎的世人。


友:覺悟之人的境界太高了。但我能夠理解這種狀態,因為我開心快樂的時候的確很大方寬容,什麼都好說。而煩惱的時候就沒有耐心了,特容易怨天尤人。我知道,我的這個開心並不是真正的快樂。


我:當然。


友:為什麼不覺悟就不能做到寬容和博愛呢?


我:因為你有分別心,有親疏感,沒有領悟到你和萬事萬物是一體這個真相。所以,作為沒有覺悟的普通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千古不易的修行良方。不能對那些被強大的命運壓得透不過氣來的人起嗔恨心,因為這是不道德的。


友:嗯,我記得您有篇文章談過愛和慈悲的理由,就是因為存在著人類萬法抗拒和改變的命運,這個理由是令人信服的。但像我們這些沒有開悟的凡夫俗子要想做到愛和慈悲看來只有用您說的第二種方法,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了?


我:是的。就是用漸悟的方法修行修心。要換位思考,將心比心,要想到,如果你是天生殘疾;如果你身患絕症;如果你創業失敗;如果你失戀,別人嘲笑你,你樂意嗎?反過來,你如果嘲笑別人是不是很殘忍?你又如何確定自己將來不會出現同樣的狀況呢?


任何人,不管你是聖人還是偉人,在「無常」的命運面前都是被動而無能為力的。韓信胯下之辱;關羽父子同赴黃泉;拿破崙被囚孤島;馬克思的孩子餓死;霸王別姬;毛澤東被迫長征;王陽明被打板子、被追殺、龍場受難、病魔纏身;貝多芬和王陽明都是57歲去世等等,這都是無法改變的命運。人們出於貪慾動不動想改命,如果命可以改,這些天才和大英雄為什麼不想辦法改?難道他們的智慧和修行還不如你?


所以,提出改命的人,不管他用如何冠冕堂皇的說辭,也不管他如何千方百計地狡辯,其本質無非是貪婪之心作怪,想變得大富大貴。他們不珍惜和感恩上天的賜予,反而要與天命作對,何等愚昧啊!


莎士比亞說:「命運加在人們頭上的,人們只得忍受。遇到逆風逆水,要想抗拒是無濟於事的。」。

友:忍受豈不是痛苦?


我:是的。普通人除了忍受還能幹什麼?抗拒就更痛苦。像貝多芬那樣不服命,要「扼住命運的喉嚨」,抗爭的結果呢?耳聾、疾病、失戀、未婚,傷痕纍纍,飽受摧殘,57歲去世,身邊一個人也沒有。可見命運之強大。不信命認命怎麼行呢?


友:我知道修行的重要性。但人生苦短,忍受命運是苦,修行也苦,反正逃不脫命運的折磨。


我:你相信輪迴嗎?


友:不相信。


我:既然不相信有輪迴,那麼人生就是這麼短暫的一輩子了。看來你準備像芸芸眾生一樣,在喜怒無常中度過一生,最後稀里糊塗地死去,是嗎?你既然知道人生苦短,就這樣像動物一樣了卻一生,是不是太草率了?如果有輪迴,人身難得,中國難生,今世不修行,轉世入三惡道,連人也做不了了。今世苦,轉世更苦,你豈不是荒廢了自己寶貴的一生?


友:唉,我只是感覺人生很迷茫和無奈,修不修都很難解脫。


我:既然你不想修行,為什麼又和我討論,浪費時間呢?


友:對不起。剛才您提到了貝多芬,我突然感覺命運弄人,人生顯得很無奈和虛幻,所以發出了一番感嘆。老師您不要介意,我當然想修行,否則就不會經常向您請教了。您說對待命運的正確態度是什麼呢?


我:順!儒家孟子有:「莫非命也,順受其正」,「順天者存,逆天者亡」,注意這個「順」字。一切要順著命。順來自於「敬畏」,就是孔子的「畏天命」。道家莊子的觀點也是安時順命,要順著命而動,不要逆著來。莊子曰:「知不可柰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莊子.德充符》),「安」字即「順」的意思,意指對於命運,應加以順應,隨遇而安。還有,《莊子.列禦寇》中說道:「達大命者隨。」,「隨」也是「順」的意思。

友:一味地順從,這樣的人生觀是不是太消極了?


我:這恰恰是最積極的人生觀。莊子曰:「知窮之有命,知通之有時,臨大難而不懼,聖人之勇也。」(《莊子.秋水》),你看,只有知命知時的人才具備真正的勇敢,才能做到臨大難而不懼。普通人呢?口號叫得震天響,勵志奮鬥,貪婪無度,一遇大難立刻崩潰,痛不欲生,哭天搶地,萬念俱灰。這是個什麼積極的人生觀?


你看莊子,他領悟到人在命運面前的「不可奈何」所以就「安之若命」,然後擺脫肉身這個「大患」,心靈如大鵬展翅遨遊於天地之間。這就是大智慧,大逍遙,大快樂。由此可見,安時順命是一種大勇,是最積極的人生觀,裡面隱含著巨大的智慧和勇氣,是最理想的人格。這種高不可攀的境界豈是凡夫俗子那一顆可憐的私心可以臆測的?

友:嗯,王陽明說的「恭敬奉承天命」也是這個意思吧?


我:是的。恭敬奉承就是順,不抗拒。你看陽明先生在龍場自述道:「某之居此,蓋瘴癘蠱毒之與處,魑魅魍魎之與游,日有三死焉;然而居之泰然,未嘗以動其中者,誠知生死之有命,不以一朝之患而忘其終身之憂也。」


我們從陽明先生的這句話可以看出三點:1、如此惡劣的環境,「日有三死」,王陽明怎麼不試圖改變命運呢?因為他「誠知生死之有命」,即知道《論語》所教誨的「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的道理,命是不可能改變的。2、致良知的功夫在於「居之泰然,未嘗以動其中者,」,這就是莊子的「臨大難而不懼」,泰然自若,「安時順命」。可見,儒釋道聖人的終極追求都是一樣的。3、他的「終身之憂」就是能否致良知,即「一生只致良知一事」。


這段話已經告訴了我們陽明心學的本質:內求,去人慾,致良知,知天命,找「真己」,心靈強大,臨大難而如如不動。以達「本體之樂」,快樂無憂。至於什麼經世致用、建功立業和惡劣的環境一樣,都是天命對「一團血肉」這個「假己」的安排。你縱有建功立業的願望,那也要等到「天降大任於斯人也」的時候,事來用良知應事即可。天命決定一切,豈是人力可為?「順」、「畏」、「恭敬奉承」就是聖人對待人生和對待命運的態度。有了這個態度,心自然就走出了紅塵的喧囂,進入一種如如不動的狀態。


什麼是心學的功夫?陽明先生答:「養得心如如不動」,「常快活就是功夫」,而貪婪的人們卻把百戰百勝看作是功夫,可見糊塗。


友:您的這番話讓我的思路清楚多了。說實話,我當初接觸陽明學也是帶有私心的,想從陽明學裡找一點管理企業的辦法和絕招。您今天一說我就更加清晰了。謝謝老師啊。老師反反覆復談敬畏天命真是用心良苦啊,可惜我們這些俗人就是不開竅,真是有愧於老師。


我:不是有愧於我,而是有愧於你自己。不信命的人無非是和自己過不去,自尋煩惱而已。

友:我也經常把您的思想觀點介紹給家人和朋友,他們總是和我辯論,加上我自己也不是十分堅定,所以每次都是無果而終。讓人信命認命怎麼就這麼難呢?


我:因為這是人與自己的私慾作鬥爭,人為了維護自己的私心所以不肯信命認命。本來,吃飽穿暖是天理,無可厚非。但人們卻很難知足於此,他們總是有太多的私慾要滿足,他們為了欺騙自己和忽悠別人,會為這些私慾取個高大上的名字,如夢想、理想、目標、事業、成功等等,其本質卻都是私慾。可嘆很多學習傳統文化的人不知道,接受命運的觀點就意味著認可聖人的教誨,意味著「去人慾明天理」,意味著致良知,意味著在領悟聖人學問的路上前進了一大步。最重要的是,它意味著平靜和快樂。


孔子說「學問為己」,這是做學問最關鍵的地方。自己不覺悟如何讓別人覺悟?自己沒智慧如何讓別人有智慧?自己不快樂如何讓別人快樂?可嘆今天的中國學者們都是「學問為人」,學了一堆與己無關的知識,講講課出出書,目的是混口飯吃。他們頂著一大堆頭銜,東奔西走,追名逐利,六神無主,那顆貪婪的私心依舊愚昧。


很多學者自身煩惱多多,工作生活亂作一團,遇名利小事心神不寧,遇生死大事立刻魂飛魄散,這哪裡是做學問的人?一本正經地談經典談文化卻始終不知道智慧和快樂為何物。可憐啊!更可憐的是媚俗的大眾,他們一聽說什麼「大師」、「著名學者」、「博導教授」、「資深專家」等等稱呼,立即頭腦發熱,趨之若鶩,頂禮膜拜。就是不知道,他們都是「學問為人」之人,你即使和他們擁有同樣多的知識,也還是煩惱的凡夫俗子一個。

陽明先生提醒道:「心即理也。學者,學此心也;求者,求此心也。孟子云:「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答顧東橋書》)。


「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注意「無他」二字,就是沒有其他,只求放心。「放心」就是學問的目的,就是「學問為己」,學習聖人的學問就是為了「放心」二字。如果是為了心外的「其他」,那就不是聖人的學問,而是騙人的成功學了。「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是前提,陽明學除了「一心」以外,沒有什麼其他。

「放心」就是王陽明的「心如如不動」,就是道家的「無為」之心,佛家的「安心」,也就是儒家的「孔顏之樂」。孔子一輩子的功夫就是「立志、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順、從心所欲」,無他!這才是儒釋道學問的根本和功夫。

作為普通人,我們不要由著自己的私慾和小聰明懷疑聖人之言。聖人和聖人的經典都是不朽的,如果他們說的沒有道理早就銷聲匿跡了,還用得著今天的你來懷疑?多少個朝代的腥風血雨啊,帝王打不倒它,歪理邪說淹沒不了它,聖人到今天依然屹立不倒,如果他們說的不是真理,怎麼可能做到千年不倒?所以,學習聖人的學問前提是信,不信就不要學。


有些人帶著私慾讀經典,在經典里尋尋覓覓,目的是找兩句有利於自己私慾的文字,然後維護和安慰自己的貪婪之心。你說這樣的貪婪之人還談什麼學問?這些人都是不到黃河心不死的人,回頭很難。世上還有一種根本不可教之人,他們就是假裝學習之人。


友:什麼是假裝學習呢?


我:就是虛榮和顯擺之心導致的附庸風雅之人。他們假裝也在讀經典,其實他們從骨子裡就不相信聖人,聖人讓他畏天命順天命,他卻無知者無畏地要改天命;聖人讓他找「真己」,他卻盯著「一團血肉」的名利色不放;聖人讓他在心內求,他就是要跑到心外去求,一天到晚不是咬文嚼字就是「事上磨」掛在嘴上,整天口口聲聲要建功立業平天下,根本不顧自己心靈上雜草叢生,是顆貪婪兇殘的「桀紂之心」。「桀紂之心」就是王陽明對這種人的定義。


你說這樣的人是不是假裝學習的偽君子?他們有了點知識就「傲」氣衝天,目空一切,毫無修養和羞恥之心。他們學點雜七雜八的知識就是為了在人前顯擺,吹吹牛,獲取掌聲。如果他們遇到知天命的君子,他們就狡辯抬杠,胡攪蠻纏,醜陋不堪。


假睡的人是永遠叫不醒的,因為他本身就不想醒。這樣的人其實就是老子所說的「大笑之」之人,也就是孔子說的「下人」和釋迦摩尼說的「斷滅種性」之人。


友:句句刺骨,慚愧啊。您說的這些毛病我多少也有點。勝讀十年書啊。啥也不說了,容我反省反省,有所領悟再請教。現在唯有感恩,再次感謝老師您。


感覺陶靖節從來不是刻意的隱士,要做什麼孤高的岩穴之士。所以結廬人境,所以卜宅素心,所以停雲思友,所以悅親情話。擁有一顆沈靜的心,然後真實地生活,能享受孤獨,也能消受熱鬧。


或許當年毛主席在鬧市中讀書的舉動恰好印證了這句話。


推薦閱讀:

請問張公子是不是就是傳說中的過目不忘,患有超級記憶力綜合症的人啊?
古代的笑話是什麼樣的?
恭王府後院的一句古文,求教?

TAG:文學 | 古詩 | 古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