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學生走向社會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大三即將結束。過去的半年, 我花了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在建築表現上。有時候覺得好迷茫,我究竟要做什麼。有人說設計才是本質。有人說人際交往很重要。我是應該一心做設計呢。還是好好練幾手軟體。還是多跟人接觸交流。覺得事情好多。做不過來了。畢業後,我究竟拿什麼本事跟人掙飯碗呢?


正常來說,你畢業後,是沒有本事跟別人爭飯碗的。不奇怪。

建築以人為本,建築師首先的核心素質應該是關心人類,理解人類,服務人類。你有這樣的價值觀和方向,其他才有意義。
具體的,建築是綜合學科,你需要了解非常多綜合的複雜的問題,所以也動則需要幾十年去學習提高,廣泛閱讀,廣泛遊歷,深入思考。你這才兩三年,不迷茫就怪了。你剛畢業的時候,也是沒有什麼競爭力的,這是事實。單說設計還是藝術還是技術還是規範還是人脈,都不是建築的核心競爭力。
最後,建築是實踐學科,你現在學校里學的只是壓壓腿拉拉筋的熱身,知識學的只是入門,離真正能實踐還早呢,不著急,慢慢來,四五十歲的時候就能真幹起來了,真有競爭力了。拳練百遍其義自現。


2015屆建築學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壓力可謂是三十年來史上最強,不知道題主有此一問是否也受到了師兄師姐找工作不易的影響?不管怎麼說,隨著市場形勢日益嚴峻,這確實是一個需要直面的問題:我們的職業競爭力,如何才能高效的隨著學習或工作年限的增長而加強呢?


答案只有一個:樹立「職業感悟專業積累」的意識。(好官方的語氣,表打我,表關閉頁面,聽我把話說完。。。)

這裡面有兩個維度,一個是職業,一個是專業

所謂職業,首先認識到,建築師是一份工作,是設計團隊中的一員。我們接受的傳統建築教育更多的強調建築師個人英雄主義的一面,對建築師的團隊屬性有所忽視,這極易造成畢業生入職後的心理落差。「職業感悟」,意思是通過對項目運作流程的觀察、理解,清晰的定位自己在項目流程中的位置,明確自己能夠輸出的價值(說人話:知道自己能幹啥,把能幹的干好了~),如果每個人都儘可能做到這一點,那麼我們的設計團隊就可以高效順暢的運轉,效率提高了,我們的競爭力自然就變強了,在實際工作中,能幫助團隊高效運轉的成員永遠是最受歡迎的;

所謂專業,是建築師的安身立命之本,行走江湖,我們靠的是功夫。「專業積累」,意思是通過有意識的學習,基於幾年的工作經驗,逐漸開始專註於某一建築類型的設計,使自己超越「萬金油」的狀態,慢慢成為對某一領域有獨到經驗的職業建築師。當然我們也會聽到一種說法,說建築師應該是「萬金油」,這個說法有他的道理,在傳統設計行業語境中,建築學作為行當里的龍頭專業,建築師需要通識各專業的基礎知識,甚至包括產業鏈上游的項目策劃、項目管理等相關知識。但在互聯網時代,信息流通速度快、成本低,僅僅做「萬金油」是遠遠不夠的,我們應該通過有意識的積累,超脫萬金油的狀態,成為某一領域的專家,只有成為專家,才能以自己的專業功力更好的統籌各方力量,更好的組織與管理項目。

在咱們這個行當里,對職業有理解,對項目有經驗,才有專業話語權,才具備成為一名合格的建築師的必要不充分條件。

注意,是必要不充分條件。有同學要問了,那充分條件是個啥?太多了,一言難盡,有機會再聊吧~:p


一個主教美術方向的老師說的感覺比很多學建築出生的老師講的都有道理,他說:

和人交流永遠是最低等的方式,
要和自然直接交流。
而現在的太多人,都只會和人交流,甚至連和人交流都不會。


熬夜


我認為學建築的學生在剛畢業的時候,都一定是靠專業技能和人際交往能力上位,當你的專業技能足夠牛逼的話可以無視後者,但你無法用牛逼的人際交往能力來彌補專業技能的不足。作為學生,在學校里最重要的還是學習專業知識,有人說需要在大學發展人脈,多交友多接觸社會,我認為這種行為是完全沒必要的。進入社會五年後當年悶頭學習的學霸,和進入社會五年後的當年學生會主席相比較,你會發現他們人際交往的水平都相差不多,但對專業的理論基礎的掌握絕對是前者較強,兩者的能力孰強孰弱也就不言而喻了。


建築師牛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又懂法律醫學,你看看,這麼牛的人到那兒也是一把刀啊,少年好好學。


剛畢業就想搶飯碗?也許你沒聽過一句話,做這行,越老越值錢,除非你是年少成名的大師,不然就踏踏實實做好別人交待你的每件事,然後有一天,你再踏踏實實交待別人做好每件事。


推薦閱讀:

学「建筑学」到底是学什么?
如何看待建築設計行業「日益萎縮」與建築教育的「自恃清高」?
美籍華人建築師貝聿銘為 1983 年普利茲克獎得主,有哪些是他坐落在亞洲地區的代表作?

TAG:建築 | 建築學 | 建築設計 | 建築設計院實習 | 建築表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