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與火之歌》世界中的格局設定為什麼感覺很小?

皇宮城堡等建築算不上宏偉高大,勞勃舉行的比武大會比較簡陋。鐵王座的王廳也不夠雄偉,作為奇幻小說,這樣設定是否合理呢?


你把幾十億人口設定出來,沒設計好這些人的階層分類,職業,經濟狀態,社會狀態,精神思想,再大的格局說到底也和校園yy小說沒區別。

關鍵還是邏輯,如何能把幾十億人口的宏觀感描述出來真的很困難。要不你寫一部以現在全世界格局為主線的故事看看?美帝那麼多大片也只能局限在自己文化認知當中,不是美帝老是拯救世界,是沒有能在短時間內整出全球觀的故事。敢問有人能把全球各國的經濟狀態、社會風俗、政治體制、歷史脈絡大致描述出來,不說具體,弄全球史能弄到那水平,他的才華也沒必要再寫小說了。我就單說社會吧,你得描述哪國人愛吃什麼,流行什麼樣的娛樂,還有當地人思維,他們怎麼看待外地人,又描述外地人怎麼看待他們,再描述一群人之間又如何看待對方。當要宏觀時,需要把持的住幾百萬人的大戰,小到描述主要角色的視角。每個勢力的矛盾衝突又是否符合邏輯。

等你真把這些設定做好了,相信我,你也就是托爾金了。你以為指環王里的精靈就是一個種族,矮人就是一個種族?人類就是一個種族?精靈語學會了沒有。那麼多yy小說億萬人口皆一面,三五個種族皆套路。冰與火之歌詳細的設定下包羅萬象,眾生皆在。兩塊大陸為開始,上述歷史過萬年,七個國家為中心,國家之外有異鬼,異鬼藏著遠古之迷。七國之中有狼家,狼家六子各有命運,綠先知、私生子、貴婦人、女殺手、狼少主、核桃大帝。這些都還是挺片面的,畢竟大多數劇迷只關注幾個主要角色。而整個故事湧出的信息量讓人慾罷不能,只是題主沒感受到而已。

馬丁和托爾金都把格局定位在自己的認知面,處於可把控範圍。但題主再查查他們的創作時間,全是殺時間的創作啊。創作的想法可以來的很快,但是真要寫出來就會感到吃力,特別是做設定這事,大部分時間不是在寫,是在參考資料。如果我要設定一個國家制度,就真的會找現實中某國家為原型,大量閱讀該國制度。還有民族史來劃分種族,難不成要像郭敬明一樣簡單粗暴的火族冰族?加了個元素屬性就等於一個種族?冰與火之歌和指環王對人種可是很講究的,講究到真相就藏在人物的特徵里。設定這東西真要較真的堆積起來,故事劇情都還只是全部內容的十分之一。


幾百人的部落首領可以很有個性

幾萬人的城主就必須按照客觀經濟規律辦事

幾百萬人的國家元首自己就是歷史進程的一部分

幾億人的星球遵循心理史學的發展規律

什麼叫合理,這才叫合理。

當然,也有些人覺得,主角一聲怒吼,幾億光年之內幾百萬星球的幾萬億人民紛紛高呼響應,這才叫大格局,這才叫合理,那也是他們的自由,我們是不會在公開場合嘲笑的。

==========================================

沒想到上百人點贊,還真是有點感激呢。
小小抱怨一句,這個抖機靈的回答引用了《基地》系列的內容,我只敢在權力的遊戲相關討論中這麼做。如果在《XX》的討論中提到一句半句其他科幻小說,下面的評論基本都是一面倒的噴:「《基地》格局又小描述又假憑什麼和《XX》比」
粉絲和粉絲畢竟還是有所不同啊


題主所說的建築不大氣,其實是受困於影視劇的局限,在哈利波特和魔戒的電影中,因為經費充足,城堡都宏偉又精妙絕倫,權力的遊戲已經是美劇界經費的闊佬,但是因為第一季的小心翼翼,臨冬城和王廳已經定型,沒法再改設定了。

比如書中的臨冬城外圍是有著避冬城鎮的,但是到了劇里,臨冬城更只像個堡而不是城了。

再有這才是馬丁在設定集中欽定的王廳和鐵王座,是不是瞬間大氣了很多。
其實即是是劇里的君臨城也已經相當宏偉了,諸位可以去找找地球上的城堡,或許有些教堂非常精美,但還是跟影視劇里的城堡還是差一截,更別說大部分城堡看上去就是個土堆了。

另外七國之中也是有宏偉的建築的,比如赫倫堡

書中的描述是其中最矮的塔樓都比臨冬城最高的要高出一倍,可惜的是他毀於龍王的烈焰中。
還有七國的第一高塔舊鎮的通天塔,即使在劇中也是相當宏偉的。

從世界觀設定上來說,冰火的許多城堡比不上霍格沃茨和魔戒里的諸多城堡也是正常的,因為冰火是低魔世界,建築技術比中世紀強不了多少,是真正靠人力建起來的。
而依靠魔法建起來的絕境長城看上去就宏偉得多了。

從設定上,拿國內耳熟能詳的三部奇幻:《哈利波特》 《魔戒》《冰與火之歌》來說,哈利波特是基於人類世界創造的,所以整個格局最小,但是基本也具備著世界各國魔法界的世界觀,而且這個系列還在不斷擴展,最新的電影已經開始放眼世界。
書中對整個英國魔法界方方面面細緻入微的描述,讓很多讀者至今覺得這個魔法界是真實存在的,如果說魔戒是座宏偉的城堡,那哈利波特就是一件布滿細節的工藝雕塑,官方設定網站pottermore建立多年依然在不斷更新,國內非官方的設定集《哈利波特百科全書》厚重得能防身拍人。

魔戒更不用說了,即使你讀完了正傳和霍比特人,對於其整個世界的了解也不過是管中窺豹。這歸功於托爾金一生孜孜不倦地擴充與完善,整個系列長長地書單,不是鐵杆粉真的沒毅力看下去。她的粉絲群體已經衍生出了能與「紅學」相當的研究群體,幾十年過去了,到今天都能發現新的東西。

而冰與火之歌,據譯者屈暢所說,他在翻譯冰火的時候,總結出來的設定草稿堆了好幾堆,而官方出的設定集《冰與火之歌的世界》同樣也是實實在在的大部頭。《魔龍的狂舞》因其對九大貿易城邦風土人情,社會制度的詳細描寫,被粉絲們吐槽成《小惡魔的九大城邦旅遊指南》。冰火維基里(或者灰機)的相關詞條,粉絲們對於其暗線的梳理,各種伏筆,預言的猜測,如果編集成書,很可能比正傳還厚。而且剩下兩卷(如果真的只剩下兩卷)依然還需馬丁老爺七八年時間的耕耘。
別的不說,就沖長達數年的季節這個設定,催生出的七國完全合情合理的社會面貌,風俗人情,背後隱藏的勢力和成因,也是一般二三流寫手想不出來的。
最後難得的是這三部系列小說,創作周期長,文學性不輸大部分嚴肅文學,前後邏輯縝密,伏筆千里,情節跌宕起伏,雖然寫的是別的世界,卻映射和批判著我們當下的社會,是真正能夠傳世的經典。


不不,我覺得大家的落腳點都不太對。

七國才區區百萬人口,君臨作為首都才五十萬人口。還有皇宮城堡等建築算不上宏偉高大,特別是勞勃舉行的比武大會也太簡陋了吧。鐵王座的王廳也不夠雄偉,跟《指環王》比較起來,權游的格局未免太小,作為奇幻小說,這樣設定是否合理呢?

看題主的最初描述,他是覺得這個世界不夠「奇幻」。他認為一個奇幻世界,就應該有繁多的人口、宏偉的建築、盛大的場面——因為奇幻的設定理應能夠支撐遠比基於普通科學法則下的現實世界更高的生產力,而更高的生產力就必然意味著更多的人口、更宏偉的建築、更盛大的場面。

然而在開場的冰火世界,「奇幻」是一個只存在於久遠歷史記憶中的東西。龍幾百年前就死了,紅袍僧壓根沒什麼魔力,乃至學城方面認為許多「奇幻」的史詩不過是人們為自抬身價而造謠出來給遠祖貼金的玩意兒……也就是說,當King Robert帶著隨從浩浩蕩蕩沿著國王大道來到臨冬城的那一刻,這就是個技術水平不超過現實歷史中世紀晚期的普通世界——法蘭西不過幾百萬人口、君堡繁榮時也就五十萬市民……建築呢?你能舉出幾個中世紀盛期的建築能比紅堡更雄偉的?

那麼像Minas Tirith那樣奇幻時代留下的宏偉遺迹呢?難道曾經的奇幻沒有給這個世界留下些什麼嗎?有啊,瓦雷利亞自由堡壘的廢墟。你可以問問Euron Greyjoy,他是唯一一個號稱從自由堡壘廢墟回來的人,畢竟除他以外都有去無回。

真正的奇幻時代遺迹是一個無人生還的禁地,它曾經所擁有的繁多的人口、宏偉的建築、盛大的場面都已隨著末日浩劫而消亡了,而那也是在狹海對岸厄索斯大陸上的一個遙遠遺迹。維斯特洛大陸自始至終處於那個雄偉古老文明的邊疆之外,只承接了其為數不多的一小部分遺產——比如龍,還都死了。

至於森林之子,這是一群追求精神理想而非物質的奇葩種族,它並沒有興趣留下什麼供人憑弔的人造奇觀。與之合作的先民也不過就是極少數精英學了些魔法皮毛的野蠻人罷了,留下的建築中只有長城、臨冬城和風息堡還算可圈可點,其中又只有長城是能讓人真正從視覺上感到遠超中世紀技術水平的——風息堡只是耐艹而非先進,臨冬城我們至今不知其真正奧秘所在。

所以,並不是一個完美的設定就必須如此落後——老爺子完全可以寫一本自由堡壘時代的歷史出來,而那一定會有繁多的人口、宏偉的建築與盛大的場面——但在冰火的時代,這個世界就是被設定成這樣破落的。而奇幻的復甦正作為一條暗線,與各家族之間的紛爭這條明線,一起推動整個故事走向高潮。

龍母在劇集中說,沒有了龍,坦格里安家族不過就是一群普通人。那麼在這個開場時「沒有」奇幻的世界,也不過就是個「普通」的中世紀世界。

但當故事開始,奇幻復甦,世界就再也不「普通」了。


因為維斯特洛大陸的環境承載不下去呀!
-
首先,我不知道你七國加起來區區百萬人口是怎麼算的,七國軍隊加起來二十多萬是有的,考慮動員能力,一兩千萬差不多。
-
為什麼現在地球人口這麼多?因為工業革命,因為化肥農藥讓土壤可以出產更多的糧食,因為有天氣預報有人工降雨有大棚有種子公司不用太看天吃飯,因為世界相對穩定人們可以放心生,因為城市發展工業發展需要。
在從採集社會到農業社會之間,也有一次人口大增長,因為居住固定,因為有了固定的食物來源不用完全看天吃飯,因為有諺語有簡單的水利工程,因為母親可以不在四處流浪。
-
再看看冰與火之歌的世界,首先看看大小,按照馬丁說法大概有南美洲那麼大,可實際上按照官方地圖集也就歐洲那麼大。而社會水平也大致相當於中世紀水準。那麼中世紀歐洲人口有多少呢?中世紀很長,從查理大帝大概3000W到黑死病前最多約1億,再到之後黑死病大爆發死掉30%-60%,大概用5000W參考吧。看起來是比歐洲人口少不少欸...
-
然!而!冰!火!有!大!坑!就!是!四!季!隨!機!啊!
四季不能預測的啊!
-
古代農業社會,要想人口增長,通常都要求這麼幾項,一個是風調雨順,遵循農時就可以有好收成,一個是國泰民安,大家都能好好種地好好生娃。
-
可是這在維斯特洛玩不通……
這裡氣候是玩一樣的,實際上還真的是玩一樣。
一會一個長夏,大家歡歡喜喜好好種地好好生,然後打一仗打兩仗死幾個人,反正天氣好過幾年就生回來了嘛!
然後,凜冬已至,君臨都下起大雪,一下一兩年過去,大家死呀死呀……根本沒得生。
春天來場大瘟疫,帶走君臨十分之四的人口。再發場洪水,讓你冬天好不容易留的種子泡爛一片。
嗯你以為終於快到夏天了?
啊哈逗你的!又是冬天。
夏天也有可能大旱,莊稼還是死。
哪有什麼農時,現在種下的種子,長出了幼苗,下個月就可能被嚴冬凍死。
-
而且維斯特洛也特么不太平
-
不說伊耿登陸之前了,那會天天混戰。就說第一個全國統一政府吧。
征服者戰爭征服六國之後,討多恩。
殘酷的梅葛與教會叛亂
血龍狂舞
少龍王再討多恩
黑火叛亂
黑火的入侵與鐵種反叛(搭配瘟疫嚴冬酷暑食用效果更佳)
風息堡反叛
九銅板王之戰
勞勃反叛
……
每次戰爭,都是對整個大陸的一次蹂躪。每次戰爭都會徵集大量百姓參戰,這些人將無法從事生產。戰爭之中,無數農田被破壞,多少人家家破人亡,又消耗了多少儲備的糧食。戰爭之後,逃兵成了土匪四處流竄,受傷的人沒有足夠的醫療照顧,最後又來一波自然災害。嗯,大陸你樂意就好。
-
之前有一個問題《冰與火之歌》的世界為什麼沒有出現工業革命? - 生活 - 知乎
其中一個回答就是,

因為災難性的氣候會破壞資本的原始積累,在周期性的寒冬中人口大量死亡,城邦被付之一炬,文明陷入衰退,直到下一個長夏的到來。在本書中,文明已發展至頂峰,凜冬將至。——歡迎再次登陸
北風三代

-
在本篇的故事中,實際上維斯特洛的人口已經達到了一個高峰,在勞勃的無為而治下,實際上很長時間沒有什麼大的戰事,正好又趕上人們記憶中的最長的一個長夏,而在歷史上,整個大陸人口將會更少。
-
但是你看看東部大陸嘛!你看看自由貿易城堡嘛!人家就不在乎氣候這些事情(在熱帶),人家人口多多。
-
另外,中土大陸人口一點也不多好嘛。gilluin的回答已經非常詳細了,事實上魔戒里的幾個國家,就幾個城市……薩魯曼拿出令人驚嘆的奧克大軍,也不過幾萬,而自古以來奧克都是完全靠人數堆的,精靈和人類不是更少嗎,怎麼靠人口得出比冰火格局大的。如果你說場面大,你找預算部門去,拿電視劇比電影不是逗嗎。
-
再補充一下,題主說建築不夠大氣,多半是沒錢拍的緣故,不信你看WesterosCraft的Minecraft作品,看著我的眼睛,告訴我,大氣不大氣?

WesterosCraft / A Game of Blocks

-
還有,一開始看到題目的時候,是問的「《冰與火之歌》為什麼格局這麼小」
拿人口去看格局,是很不合適的。YY小說可以隨口堆出一千萬人的大戰,但他的描寫格局,還不如兩個班的小學生打架來的大。能把小學生打架描寫好並不容易,為什麼打?每個小學生的家庭如何?他們之間的關係又怎麼樣?能搞明白很難,寫好更難。更何況是一塊大陸。
冰火的格局大,不大在萬人大戰,野火燒船。冰火的格局大在每個地區的社會生活,大在160多種食物的描寫,大在老奶媽的歌謠與數千年的歷史;大在數百個家族之間的愛恨情仇,陰謀背叛與合作,上一輩乃至數百年的恩恩怨怨糾纏不清;大在每個地區每個人的生活,瓦蘭提斯的象虎相爭,幾大宗教的發展,多恩人的食性,北方人的性格;大在丹妮莉斯解放奴隸,奴隸的價格就會上漲;大在安達爾人的七星與君臨里的魚梁木;大在戰爭期間的通貨膨脹、布拉佛斯的商業貿易……冰火的格局,大在,它在表面的,只是冰山一角,而故事的真正主角,這片大陸,則在水下暗中推動著一切。


謝邀
以人口拿來衡量格局大小的話,那魔戒的格局豈不是更小了?第一紀元精靈最屌的時候可只有十幾萬大軍(淚雨之戰還有憤怒之戰,憤怒之戰算上維林諾外援了)以精靈永生不死的設定,就算四個精靈一個兵吧,精靈最鼎盛時期人口也沒有過百萬。
第二紀元的時候,關於努曼諾爾的資料太少,人口不詳,但是那麼一個島國,以那時候科技水平,再強盛也不可能有太多人口,估計不超過百萬。
最後同盟之戰聯軍東拼西湊出十萬大軍。彼時精靈已經沒什麼人口了,十幾萬吧最多,人類可能也就二三十萬人口這個規模。
第三紀元
忽略精靈吧,全族能拉出一萬大軍就算他屌了。
人類?最鼎盛時期的剛鐸加北方王國亞爾諾估計也不過百萬,魔戒聖戰時期,一說剛鐸有二十萬左右總人口,洛汗不超過十萬,亞爾諾墳頭草十丈高,整個北方七七八八的人類不超過五萬,這個數據個人覺得嚴重高估了。
矮人這個族就比較有意思,資料奇缺。可以肯定的是人口,很少。第一紀元有一族出動萬人大軍的記錄,第三紀元有全部七族東拼西湊到一萬人的記錄。第三紀元人口?絕對不超過五萬。到魔戒聖戰時期,矮人在孤山腳下打了一仗,有人類幫助還有外掛一樣的裝備和地形優勢,國王都打沒了。這時全中土矮人估計不超過一萬。要知道五軍之戰矮人出動了513大軍。
orc這種東西,統計他人口毫無意義。第一紀元最鼎盛時期魔苟斯帶過五十萬以上orc吧,是傾巢出動。
魔戒聖戰時期最大規模戰役,帕蘭諾平原之戰索倫帶了四萬五千聯軍,包括兩萬orc,18000哈拉德林人,7000其他人。
自由民有洛薩那奇200士兵,林羅谷300人,黑根谷500弓箭手,安法拉斯150人,拉密頓約50名戰士,伊瑟約100漁民,皮那斯傑林300綠衣戰士,多爾安羅斯1200人,包括500天鵝騎士,南部各省共支援2800人,米那斯提力斯原有守軍2000,洛汗6000騎兵,阿拉貢率領30北方遊俠和1000南方士兵共計
11250
去掉洛汗的六千鐵騎,剛鐸才出動了五千多人,當然這些絕對不能代表魔戒聖戰時期剛鐸的實力。畢竟在奧斯吉力亞斯送了一波主力,南方各省又被牽制,但是能湊出的也就這些吧。
黑門之戰聯軍出動6000人,魔多至少有他們十倍人數,而且是傾巢出動。所以弗羅多和山姆一路上最大的問題是找水而不是躲orc。
好了回到題主問題。
這麼說來魔戒的格局很小了好嗎。
為什麼呢?
中世紀的歐洲,本來人口就少。
那以中世紀為歷史背景參照的奇幻小說,人口當然少。
但是反過來?動輒百萬大軍互a的網路小說,格局難道就大了?人口不太適合衡量一部小說格局大小吧。
—————————————————————————
再多補充說明一些吧
並沒有看過有關冰與火之歌的無論是原著還是改編作品或是惡搞等任何相關作品,因此不做任何評價,有機會再看吧。
但是我還算是一個較資深的戒迷了吧。
看了那麼多人的答案發現大家都不認同拿人口作為衡量一部作品格局大小的標準,那毫無疑問的是魔戒,以及相關的中土世界的全部作品所構成的中土世界,毫無疑問是我所見過格局最大,最完整,而且從其出現在公眾視野之日起就基本達到完善且自洽的想像世界。
中土世界的綱領性作品《精靈寶鑽》出現於托老創立兩門後來被成為辛達林語和昆雅語的所謂"精靈語"之後,托老也表示過中土世界是他為了給這兩門語言找母語者而創立的。就從語言上看,辛達林語和昆雅語在中土歷史上不同時期甚至有不同的文法語法發音,每個改變都能從歷史上找到相關的背景,完善而自洽。精靈,人類,矮人等種族的發展變遷也都有完整的脈絡,有億萬年前創世神話,上古的諸神之爭,有精靈流落中土之後七千年近乎完整的歷史故事,或許這些故事在已經出版的作品中只有隻言片語,但是在諸如《中土世界的歷史》這樣的手稿集中可能就有完整的敘述。
因此有人說魔戒最大的魅力就是你所不在意的每一句話都可能有其歷史背景,而你在讀完魔戒之後讀中土世界的其他作品,更像是在考古,在發現一段曾經真實存在的歷史。


對呀,格局的確不大(或者說已經很大,只是很難再大了),只能說人力有時而窮,以一人之力殫精竭慮目前就只能做到這個地步了(還越寫越長連年拖稿)

在設定中維斯特洛可是個有南美洲大小的大陸,但是實際發生的事情讓人感覺像是伊比利亞半島大小;

我們知道冰火寫作過程中大量借鑒了英倫島歷史,這也導致裡面的各種政治格局和衝突基本也是英倫島級別的——想想歷史上有南美洲大陸級別大小的土地全面陷入崩潰性混亂的時刻是什麼樣吧,德意志帝國崩潰的結果是三十年戰爭,秦漢帝國完全傾頹的結果是八王之亂,全都是連綿幾十年的大亂世,與之相比五王之戰和維斯特洛的紛爭說實話烈度大概也就比玫瑰戰爭高一些…

當然不可能是馬丁不願意寫或者思維深度不夠,事實上已經幾乎沒人比他做的好了,他最開始也想把時間線放長,本來劇情早早就該進入五年之後主要角色們成長後的故事呢(想想八王之亂和三十年戰爭都是分多個階段愈演愈烈的,雖然說冰火上代人的事也可以看做一個前奏階段吧)。結果呢?單是現時空發生的事就越寫越長線索越來越多根本剎不住車…

無他,我們看總是很快的,真的去寫,去編織設定一個宏偉的世界是很很很難的,而宏大和真實往往是存在某種意義上的對立的,所以題主會有如此感受也很自然,理解就好。

比起這些,我們還是祈禱馬丁長命百歲吧!


至於說「 皇宮城堡等建築算不上宏偉高大,勞勃舉行的比武大會比較簡陋。鐵王座的王廳也不夠雄偉 」,那恐怕是電視劇預算問題···當然另一方面冰火本質上是偏現實主義的文學作品(魔戒是浪漫主義的),而現實中中世紀歐洲還真未必有後世敘事中那麼亮麗就是了。


一看說格局小,我就愣了,趕緊點進來才發現題主說的格局小是指人口,我就放心了,哈哈哈哈,這個問題的視角很獨特嘛


題主怕是對格局這個詞有什麼誤解……


首先,不談格局大小,有必要掃個盲,維斯特洛絕對不只有百萬人口,冰火的世界觀是一個標準中世紀晚期社會,而且是個低魔世界,所以需要遵守中世紀生產力進行估算。

一個高度發達的中世紀國家,平均人口密度可以從每平方英里30人到每平方英里120人不等。比如14世紀法國每平方英里100人,德國每平方英里90人,不列顛地區每平方英里40人。好的,冰火的故事是參考玫瑰戰爭時期的英國,同時作者說過維斯特洛大概有南美洲大小,但是根據書迷測算,作者有口胡成分,真實面積大致為歐洲大小,那麼就是約為3922779平方英里,其中有一半面積是人煙稀少的北境,所以我們先只計算人口稠密的南部六國。人口密度取不列顛同時期數據40人/平方英里,40*1961389=78,455,580,約為七千八百萬人口。這似乎聳人聽聞,但是在冰火的世界中擁有一種當時歐洲不存在的高產作物,馬鈴薯。

馬鈴薯,高產,適應力強。起初從美洲穿入歐洲時,除了愛爾蘭地區其他各國並沒有大面積種植。直到七年戰爭,長期的戰亂嚴重地影響了農業生產,各國都面臨糧食危機。在這樣的特殊時期,作為糧食作物,馬鈴薯成功幫法國避免了大饑荒。之後歐洲各國開始鼓勵大面積種植馬鈴薯,人口贏來快速增長。在1700年至1900兩百年間,馬鈴薯的引進至少造成歐洲四分之一的人口增長以及促進了歐洲的城市化進程。在明末馬鈴薯等高產作物引進,直接促使當時中國人口破億。可見馬鈴薯對人口增長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所以,以維斯特洛的面積,種植高產作物,完全有條件養活龐大人口。

從另一個城市人口角度,君臨人口50萬,應該是參照全盛時期的君士坦丁堡,同時期拜占庭人口在查士丁尼大瘟疫前曾達到三千萬。不要忘了一點,七大王國是分封制,而拜占庭是大一統的帝國,所以周邊王領供應君臨的難度只會大不會小,農民人口也只會更多才能養活君臨這樣的龐然大物

再換個角度,從軍隊數量管中窺豹,以下數據來源於官方2005權游RGP手冊:

北境:45000人,步騎比例4:1,無海軍。
鐵群島:20000人 ,全步兵,500長船,超過100槳的只佔少數。
河間地:45000人,步騎比例3:1,部分領主家裡有偵查河道的水軍。
東境:45000人,步騎比例3:1,除了Gulltown有隻水軍,其他領主沒有。
西境:50000人,步騎比例2:1,一隻50-60隻戰艦和未知數量長船組成的海軍。
河灣地:100000人,步騎比例2:3,雷德溫家族200隻超過100槳的戰艦組成的海軍。實力在君臨城的皇家海軍之上。
風暴地:30000人,大部分為步兵,沒有海軍,但是城堡防禦極強。
多恩:50000人,騎兵佔比很高,一隻小的艦隊。
這其中任意兩家打起來,戰爭規模都不次於百年戰爭,其中光提利爾一家就能動員十萬大軍,如此體量,中世紀能動員十萬大軍的國家我只能想到神羅。所以我估計維斯特洛的人口規模至少是中世紀西歐的人口總和。

至於為什麼題主會有一種七國人少的錯覺?因為中世紀的城市化率非常低,16世紀英國城市人口樂觀估計最高也不超過10%,一般取7%,倫敦當時最多也只有8萬人口,大量人口分散於鄉間田野。其次是極低的軍隊徵召率,七國採用的並不是募兵制,除了財大氣粗的蘭尼斯特能維持一支常備軍,其他家族都要依靠戰時臨時從領地和封臣徵召軍隊,這樣背景下能動員的部隊寥寥可數,質量也參次不齊。如果與同期的西歐對比,題主也許只會覺得更加寒酸。


題主可能是中國玄幻小說看多了,大陸動輒幾百億人口,男主動輒幾百億挑一的天賦,大陸都是三方勢力打架,什麼洪荒幾百億里之類的,那冰火的格局的確小


雖然是奇幻小說,奈何有現實背景參考,歐洲的中世紀大概就是這麼點人口,符合當時生產力水平


謝邀

題主說的格局 太過細小

小說的格局 靠的是人物 情節 世界觀等等撐起來的 而不是靠建築和人口 純靠建築和人口 那是遊戲了


如果你對歷史有一定了解,就不會問出這樣的問題了。 秦漢時期 全國人口才2、3千萬,一直到明末也沒過億,而西方國家人口更少。古羅馬最鼎盛時期,人口也不過4千萬。羅馬衰敗後,歐洲進入中世紀,之前連年戰爭也導致人口驟減。
另外你也可以去了解一下小說的創作背景資料,對故事發生的時間和地理位置 等相關數據有詳細的設定參考。比如對維斯特洛大陸的設定 就描述為與南美洲大致相等。


維斯特洛科技水平大概14世紀,中世紀晚期。
當時世界上人口超過五十萬的城市,一隻手數的過來,差不多一半在中國,整個西歐就沒有。當時城市化率不過一成,而且分散在各地的小城市裡。近兩千萬人口的法國,首都巴黎還不到十萬人。五十萬人口的首都,估計一下全國得有多少人?
至於人口,幾百萬不知道你是怎麼估算的,南美那麼大的地,去掉長城以北之類的邊角,算剩下一半也有800萬平方千米。人口密度按10人/km^2,這可就有8000萬人了。別覺得多,中世紀法國的密度最多時是這個數的三倍,這密度已經和古羅馬的時代差不多了。
那些宮殿你就更別嫌小了,我都覺得電視劇有誇大,你可以去故宮找找有沒有那麼大的廳…


這些只看網文還只看白文爽文的真是夠了。

人口少格局就小?德先生和塞先生兩個人就首先不服。
地圖小格局就小?先去了解下尼克松訪華時候他們會談的屋子才多大。

動輒吹人數,結果這些人數里提到人都沒血沒肉背景也體現不出他們過什麼樣的生活,這格局才真正小。
動輒一塊大陸一個星球出去結果這些個大陸星球啊連環境都沒有這才是真格局小。


1:這些玩意叫炫酷,不叫格局。

2:冰火格局確實不大,和星戰一樣有深度不足的問題。

3:好小說與格局大並不直接掛鉤。


因為根據它各大家族紋章的使用情況,粗略對應的是很早很早以前的歐洲時代。對於在歐洲長大的本人和大部分歐洲人來說,看到劇里的紋章盾就能明白這一點。

舉個例子。整個劇里出現最複雜的盾屬於King Joffrey,表現了他Baratheon鹿氏和Lannister獅氏結合的家世(當然我們讀者和觀眾都是樂呵樂呵看熱鬧)

我看到它第一次在劇里露面時內心是拒絕的,開玩笑嗎!內行看門道啊,歐洲各個教堂城堡莊園里的盾是什麼樣子的?

鬧不鬧心?

刺不刺激?

找了個最極端的,近親結婚狂魔哈布斯堡家族的老巢Hohenzollern 城堡里掛了一個最大的也差不多是這個風格。

盾表示國家或政權時往往簡單些,就一塊。表現家世就像上面例子一樣恨不得把所有顯貴紋章都亮出來,和帶大金鏈子小金錶的心態有異曲同工之妙。
神聖羅馬帝國:

而劇里的盾都是什麼樣子?

用來表示政權還沒什麼問題,可劇里同時用來表示家世問題就來了:與之對應的歐洲是什麼時代?

Bayeux Tapestry, 公元1077
諾曼Dothraki部落入侵啦!

一幫殺來殺去的白蠻子,互相通婚的貴族階級還沒形成,格局怎麼大的了。


其實不用我說,大家也能隱隱感覺到。
無論馬丁嘴上說維斯特洛大陸有多大,比什麼南美洲還大,但我們在讀書看劇的時候,無論是從人口、人在大陸上的移動時間、領主數量與實力哪個角度來看:
維斯特洛大陸它就是不列顛那麼大。
至於一個小小的不列顛為啥從南到北氣候差異這麼大,那可能是因為他們這個星球小。
所以大家以後再看權游,把維斯特洛大陸當不列顛島那麼大來看,一切問題都變得正常了。人也不瞬移了,人口密度也合理了。至於衣櫃們——誰告訴你人家是線性南移了?人家明明就是在蘇格蘭布朗運動復活死屍,第七季才整備完畢向南移動的。


巨大的「格局」


推薦閱讀:

冰與火之歌的prologue是什麼意思?
你對《冰與火之歌》結局有哪些預言?
《冰與火之歌》中小指頭對凱特是真愛嗎?
如果將《三國演義》按照《冰與火之歌》的風格來改寫,你會選哪些人做pov人物?為什麼?

TAG:權力的遊戲美劇 | 冰與火之歌書籍 | 西方奇幻小說 | 魔戒 | 喬治RR馬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