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當今辯論判准看諸葛亮罵死王朗?
電視劇版:
王朗:「都督,諸葛亮連佔我幾座城池,士氣正旺,明日決戰,正好挫敗蜀軍銳氣!都督可嚴整隊伍,大展旌旗。以壯軍威!明日在兩軍陣前,老夫只須一席話語,斷叫諸葛亮拱手而降,蜀兵不戰自退!」
郭淮笑到:「諸葛亮何等樣人?靠陣前術語,豈能退敵?」
王朗:「郭將軍不信,明日可到陣前觀戰,到時,便可自見分曉。」王朗:「來者可是諸葛孔明?」
諸葛亮:「正是!」王朗在馬上欠身答禮。朗曰:「久聞公之大名,今日有幸相會。
公既知天命、識時務,為何要興無名之師,犯我疆界?」
孔明曰:「我奉詔討賊,何謂之無名?」朗曰:
「天數有變,神器更易,而歸有德之人,此乃自然之理也。」
諸葛亮:「曹賊篡漢,霸佔中原,何稱有德之人?」王朗:「恩!自桓帝、靈帝以來,黃巾猖獗,天下紛爭。社稷有累卵之危,生靈有倒懸之急。
我太祖武皇帝,掃清六合席捲八荒;萬姓傾心,四方仰德。自非以權勢取之,實乃天命所歸也。
我世祖文皇帝,神文聖武,繼承大統,應天合人,法堯禪舜,處中國以臨萬邦,這,豈非天心人意乎?今公蘊大才、抱大器,自比於管仲、樂毅,何乃強要逆天理、背人情而行事?豈不聞古人云:『順天者昌,逆天者亡。』今我大魏帶甲百萬,良將千員。然而等腐草之螢光,如何比得上天空之皓月?你若倒戈卸甲,以禮來降,仍不失封侯之位。國安民樂,豈不美哉!」
孔明在車上大笑曰:「我原以為,你身為漢朝老臣,來到陣前,面對兩軍將士,必有高論,沒想到,竟說出如此粗鄙之語!我有一言,請諸位靜聽:
昔日桓帝、靈帝之始,漢統衰落,宦官釀禍;國亂歲凶,四方擾攘。黃巾之後,董卓、李厥、郭汜等接踵而起,劫持漢帝,殘暴生靈。
因之,廟堂之上,朽木為官,遍地之間,禽獸食祿;致使狼心狗行之輩,洶洶當朝,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以致社稷變為丘墟,蒼生,飽受塗炭之苦。值此國難之際,王司徒又有何作為?王司徒之生平,我素有所知。
你世居東海之濱[(bian)一聲],初舉孝廉入仕;理當匡君輔國,安漢興劉;何期反助逆賊,同謀篡位!罪惡深重,天地不容!
王郎說:「你……諸葛村夫,你敢!」
諸葛亮說:「住口!你這無恥老賊!豈不知天下之人,皆願生啖你肉!安敢在此饒舌!
今幸天意不絕炎漢,昭烈皇帝(劉備)於西川繼承大統。我今奉嗣君(劉禪)之旨興師討賊。你既為諂(chan 三聲)諛(yu 二聲)之臣,只可潛身縮首,苟圖衣食;還敢在我軍面前妄稱天數!
皓首匹夫!蒼髯(ran 二聲)老賊!你即將命歸於九泉之下,屆時,有何面目見漢朝二十四代先帝?!二臣賊子!你枉活七十有六,一生未立寸功,只會搖唇舞舌,助曹為虐!一條斷脊之犬,還敢在我軍陣前狺狺狂吠!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原著原文:
王朗縱馬而出。孔明於車上拱手,朗在馬上欠身答禮。朗曰:「久聞公之大名,今幸一會。公既知天命、識時務,何故興無名之兵?」孔明曰:「吾奉詔討賊,何謂無名?」朗曰:「天數有變,神器更易,而歸有德之人,此自然之理也。曩自桓、靈以來,黃巾倡亂,天下爭橫。降至初平、建安之歲,董卓造逆,傕、汜繼虐;袁術僭號於壽春,袁紹稱雄於鄴土;劉表佔據荊州,呂布虎吞徐郡:盜賊蜂起,奸雄鷹揚,社稷有累卵之危,生靈有倒懸之急。我太祖武皇帝,掃清六合席捲八荒;萬姓傾心,四方仰德。非以權勢取之,實天命所歸也。世祖文帝,神文聖武,以膺大統,應天合人,法堯禪舜,處中國以臨萬邦,豈非天心人意乎?今公蘊大才、抱大器,自欲比於管、樂,何乃強欲逆天理、背人情而行事耶?豈不聞古人曰:『順天者昌,逆天者亡。』今我大魏帶甲百萬,良將千員。諒腐草之螢光,怎及天心之皓月?公可倒戈卸甲,以禮來降,不失封侯之位。國安民樂,豈不美哉!」
孔明在車上大笑曰:「吾以為漢朝大老元臣,必有高論,豈期出此鄙言!吾有一言,諸軍靜聽:昔日桓、靈之世,漢統陵替,宦官釀禍;國亂歲凶,四方擾攘。黃巾之後,董卓、傕、汜等接踵而起,遷劫漢帝,殘暴生靈。因廟堂之上,朽木為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狼心狗行之輩,滾滾當道,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蒼生塗炭。吾素知汝所行:世居東海之濱,初舉孝廉入仕;理合匡君輔國,安漢興劉;何期反助逆賊,同謀篡位!罪惡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願食汝肉!今幸天意不絕炎漢,昭烈皇帝繼統西川。吾今奉嗣君之旨,興師討賊。汝既為諂諛之臣,只可潛身縮首,苟圖衣食;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稱天數耶!皓首匹夫!蒼髯老賊!汝即日將歸於九泉之下,何面目見二十四帝乎!老賊速退!可教反臣與吾共決勝負!」
王朗聽罷,氣滿胸膛,大叫一聲,撞死於馬下。後人有詩讚孔明曰:「兵馬出西秦,雄才敵萬人。輕搖三寸舌,罵死老奸臣。」
謝@陳建宇 的提醒,原答案跳躍到價值觀,沒有直接回答原問題,現補充:
諸葛亮的這番辯詞,是高舉當代(明代)核心價值觀(忠君),直擊對方最脆弱的部位(篡漢),讓對方無顏以對,甚至當場氣死。即使去掉裡面的人身攻擊,此辯論手法在當今辯壇也屬於高明的招式。然而……(後面的話才是原答案想表達的)
~~~~~~~~~~~~~~~~~~~~~~原答案分界線~~~~~~~~~~~~~~~~~~~~~~~~~~~~~~~~~~~
主流價值觀變了,所以看前人的東西經常產生困惑。演義中的諸葛亮是高舉明清推崇的價值觀罵死了王朗,明清人看這段會覺得諸葛亮罵的無懈可擊,而今天來看很多人覺得諸葛亮就是撒潑而已。
《三國演義》是明朝的作品,正是儒家忠孝價值觀流行的時候。而諸葛亮所處的時代,這是「忠君」這個價值觀崩潰的時代,顧炎武在《日知錄》甚至批評這個時代是「亡天下」的時代。具體可以看看這個回答:為何別朝之亡皆自亡,宋朝之亡亡天下? - 中國古代歷史
換句話說,在三國、魏晉時代換個主子效忠就像今天跳槽換老闆一樣,沒有什麼道德的約束,這在後世的明清是無法理解的。在那時的價值觀看來,漢朝、劉家是正統天子,曹操、曹丕、司馬懿、王朗等等都當過漢朝的官,食漢朝的俸祿。曹丕居然把獻帝趕下台自己當皇帝!那些漢朝的舊臣居然不知廉恥地向曹丕效忠!這些行為在明清讀書人眼裡是大逆不道的極點。
"你世居東海之濱,初舉孝廉入仕;理當匡君輔國,安漢興劉;何期反助逆賊,同謀篡位!罪惡深重,天地不容!」這句話就是一針見血,說你王朗這個曾經的漢臣背棄漢朝了,你這個事情就定性了,不忠!沒得翻案。然後就是基於此的一大段痛罵,估計明清士人也會跟著大聲叫好。
然而幾百年過去了,現在這個時代價值觀又變了。很多人覺得以前的主子不好了,踢開換一個,求得自身更好的發展是聰明人的行為,死忠與一個老闆的反而是愚蠢的。因此這段罵詞全無是處,就是撒潑耍賴而已。
題主點贊了,繼續更。。。。
實名反對最高票答案,題主的問題是從當今辯論來看這次對話,直接甩一個價值算什麼鬼。
這次對話從賽制上來說,除了自我介紹等廢話,雙方的申論時間都很長,而且中途沒有打斷,也沒有類似質詢、對辯、攻辯,自由辯論等短兵相接的環節,整體上類似與01年及之前的新加坡賽制,所以我也按照這個賽制來拆雙方的論點,小說原文沒有細查,以題主的電視劇版本作答。
回合一:
正方一辯王朗:
「天數有變,神器更易,而歸有德之人,此乃自然之理也。」
反方一辯諸葛亮:
「曹賊篡漢,霸佔中原,何稱有德之人?」
正方論點:
論點一:天下應該歸有德的人.
論點二:論點一是雙方辯論的前提,屬於不證自明的真理。
反方論點:
論點一:我同意雙方辯論的前提,即天下應該歸有德的人(這一點沒有明說但實際默認了)。
論點二:曹操篡漢(這點只給了結論,缺乏論證)
論點三:篡漢行為不屬於「有德」,不能擁有天下。
從第一輪交鋒來看,難得雙方達成了一個共識,因此討論可以繼續的深入下去,主要的分歧點在於對「有德」的定義不同。
回合二:
正方一辯王朗:
王朗:「恩!自桓帝、靈帝以來,黃巾猖獗,天下紛爭。社稷有累卵之危,生靈有倒懸之急。
我太祖武皇帝,掃清六合席捲八荒;萬姓傾心,四方仰德。自非以權勢取之,實乃天命所歸也。
我世祖文皇帝,神文聖武,繼承大統,應天合人,法堯禪舜,處中國以臨萬邦,這,豈非天心人意乎?今公蘊大才、抱大器,自比於管仲、樂毅,何乃強要逆天理、背人情而行事?豈不聞古人云:『順天者昌,逆天者亡。』今我大魏帶甲百萬,良將千員。然而等腐草之螢光,如何比得上天空之皓月?你若倒戈卸甲,以禮來降,仍不失封侯之位。國安民樂,豈不美哉!」
這兩段屬於正方的大篇幅申論,但是渲染詞比較多,核心論點如下:
論點一:正方承認曹操奪取了天下;
論點二:曹操的天下是打黃巾打出來的(迴避了有沒有「簒」的問題);
論點三:現在曹操是中國的實際統治者,管理效果較好,大家都很認同。
第一段的三個論點其實槽點很多:
首先論點一和論點二等於是承認了首回合里反方的論點二,即曹操篡漢(這點後面被諸葛亮抓到了),畢竟反方的定義里,不管天下是不是打出來的,只要沒有合法身份就屬於「篡」,這點正方直接認了,很可惜。
其次論點三邏輯有問題,「老天讓曹操統一天下--所以曹操拿到了實際控制權--因此曹操拿到天下控制權是符合天意的」,看出來沒?典型的循環論證。
第二段拆解如下:
論點一:你牛逼,是管仲樂毅這個級別的人物;
論點二:這個級別的人物是不會不會幹這麼傻逼的事;
論點三:曹操比你牛逼多啦,再不跑就死慘啦,還是投降吧。
這一段的邏輯問題就更大了,首先「曹操統一天下是天理」這個點就屬於循環論證,反方基本不會認的,所以論點一、二基本就廢掉了,論點三屬於赤裸裸的人身威脅,類似於「要是你辯論贏了我叫爸爸打你屁股」,就辯論而言,屬於可信度比較低,很惡俗的觀點,這種水平的申論被抓住小辮子噴死也是很正常的吧。
反方一辯諸葛亮:
孔明在車上大笑曰:「我原以為,你身為漢朝老臣,來到陣前,面對兩軍將士,必有高論,沒想到,竟說出如此粗鄙之語!我有一言,請諸位靜聽:
昔日桓帝、靈帝之始,漢統衰落,宦官釀禍;國亂歲凶,四方擾攘。黃巾之後,董卓、李厥、郭汜等接踵而起,劫持漢帝,殘暴生靈。
因之,廟堂之上,朽木為官,遍地之間,禽獸食祿;致使狼心狗行之輩,洶洶當朝,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以致社稷變為丘墟,蒼生,飽受塗炭之苦。
值此國難之際,王司徒又有何作為?王司徒之生平,我素有所知。
你世居東海之濱[(bian)一聲],初舉孝廉入仕;理當匡君輔國,安漢興劉;何期反助逆賊,同謀篡位!罪惡深重,天地不容!
這一段該怎麼說呢。。。額,氣勢上做的很足,場面效果也很好,但是內容么,這就是紅果果的人!身!!攻!!擊!!!啊!!!!話說孔老師不是號稱大蜀國第一雄辯家么,王老師申論里那麼多問題一個都沒抓,直接一大段排比問候人老祖宗去了,作為一場辯論賽,我還能說啥?
論點一:你的論點爛透了;
論點二:現在百姓很慘;
論點三:你居然幫曹操這個漢賊,天地不容!
拆下來有木有發現,這三個論點之間毫無關聯,和王老師的申論也對不上,完全的自說自話,很類似於93年國辯蔣昌建的結辯稿
(待續。。。)
這是演義的劇情,歷史上沒有這段,光就演義來看的話,諸葛亮並沒有給出什麼有效的論點和論證,他之所以能贏,是因為他人身攻擊,氣死了道德感很強的老學究...這就好像現在許多年紀大的人很容易氣病,一個道理,我個人覺得沒有多大學習意義。
其實以前看三國演義就覺得罵死王朗罵得莫名其妙。。諸葛亮罵王朗是這個流程和邏輯:
王朗:「我們曹老闆吊的媽都不見了。當時東漢都不行了,桓帝靈帝萎的不行,天下造反的造反,挨餓的挨餓。幸好曹老闆強打逆風局,掃清各路英豪,成功守住泉水,拯救了百姓。
曹丕作為第二任老闆,悶聲發大財,努力憋裝備,百姓紛紛歸順。
現在你們劉家,一塔都沒推,強行跟我們打團戰,這不是找死嗎。還不如20投算了,幹嘛要逆天呢?」
諸葛亮:「你JJ小。」
王朗:「你,你tm敢罵我!!」
諸葛亮:「你性無能。」
王朗:「啊!啊!氣死偶嘞。。」
就是這樣,邏輯上講王朗說的字字珠璣,邏輯嚴密,說的其實很有道理,而且時事也是如此。諸葛亮從正面反駁確實很難。所以另闢蹊徑,進行人身攻擊。雖然沒有什麼邏輯可言,但是確實氣死了王朗。
其實這能給我們吵架帶來很大的啟示。
【吵架吵的不是道理,是氣勢】
跟人吵架如果想吵贏,千萬不要把重點放在為自己辯護上,那樣只會讓你陷入被動,就算你有道理,也並沒有什麼卵用。
一定要把重心放在對手身上,不要急著辯護,記住一點,狂噴對手就是了,特別是拿道德綁架,有奇效。
怎麼大家都覺得諸葛在自說自話嗎?明明是就著王朗的話說的。本來諸葛士氣正旺,你去勸降,不找罵嗎?說人家出師無名,人有玉帶詔啊!說曹丕是有德之人,篡位之人何談有德。說天下亂了才改朝換代,天下是被你這種吃裡爬外見風使舵的人弄亂的。然後王郎也氣的罵人了,諸葛能給他這機會嗎。我覺得如果置身在三國演義的世界觀價值觀里,諸葛的每句話都說在了點上。當然,可能我已脫離了主流價值觀,我自己不知道罷了。
吵架的一個很好用的辦法就是完全不聽對方說什麼只管噴他,王朗不僅聽了諸葛亮說的話而且還往心裡去了,不氣才怪。
罵死王朗的中心思想並不是標榜正統;而是罵利己主義者。
「廟堂之上,朽木為官,遍地之間,禽獸食祿;致使狼心狗行之輩,洶洶當朝,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
「值此國難之際,王司徒又有何作為?」
「你既為諂諛之臣,只可潛身縮首,苟圖衣食」
你要注意到,這段台詞提倡的不是簡單的忠義,而是講人格,講理想,講做人的境界。王朗的心理基礎是「我順應豪強,我面對現實,我有權有勢風風光光」,在他眼裡「封侯之位」是很重要的;諸葛亮指出的是「你做人不上檔次,竊取國家資源,吃相難看,一生碌碌無為,你應該感到羞恥。事實上人人都知道你風光背後的醜陋」。
講以王朗為典型的一些人,只顧自己利益,白活一世,受了國家人民的培養(世食漢祿),卻沒有為國家人民做任何有益之事,所以才叫「皓首匹夫,蒼髯老賊」,是「你白活了一輩子」的意思。
這段詞無情鞭笞利己主義者,把利己主義者的渺小猥瑣暴露出來。就算到了今天,這段詞罵貪官污吏也是最合適不過的。
時代變了,大家可以不屑於正統;但忠誠,忠誠,忠誠,重要的事說三遍,在現今的契約社會,也是重要的原則。不管是談戀愛結婚,還是做事業;不管是搞政治,還是搞公司團隊,忠誠還是很重要的,不是嗎?
三國其實可以這麼去理解。正統只是一方面,正統背後包含的是秩序和道德,包含的是當政者應該講的原則。東漢末年固有的政治秩序和道德受到挑戰,豪強瓜分國家資源,吃相難看,這和天下大亂是連著的。雖然司馬氏統一了天下,但司馬氏就是吃相比較難看的,比較無道德無秩序的政治勢力,所以司馬氏的朝代很混亂,很腐敗,八王之亂,五胡亂華。劉備諸葛都講究仁政,注重原則,劉備在愛民方面毫無污點,諸葛則是建立了非常清廉的政府,這是諸葛很重要的成就。要是他們的政治抱負得以伸張,絕對不會像司馬氏的國家那麼腐敗,五胡亂華的民族危亡很可能也就不會出現。即便諸葛失敗了,他的人格和行為也為整個民族展示了一種可能性,成為民族的榜樣,塑造了民族性格,影響了歷朝歷代的英雄兒女,這種人格榜樣的作用,對漢民族的延續功莫大焉。
沒儘管司馬氏得了天下,但司馬氏無底限竊取國家資源的風格,導致司馬王朝政治腐敗國家混亂,成為五胡亂華漢族危亡的歷史罪人(當然我也知道五胡亂華和曹操的民族政策有關,但司馬氏的政治腐敗肯定是直接原因);
儘管諸葛亮失敗了,但諸葛亮的政治原則,道德榜樣和人格榜樣,感召了歷朝歷代很多人(這是有史實為證的),諸葛為後世的有志者,樹立了一種做人的可能性。他的感召力,對漢民族的延續,功莫大焉。
我這種說法當然也是片面的,但絕對有一定道理。
回到罵死王朗這段書。歷史上並沒有罵死王朗的史實。我考慮,罵死王朗可能是根據「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的劉備精神而來的。從這個角度我給大家翻譯一下。
王朗:「你明明很有能力,為什麼不順應時代潮流,現實一點,好好賺錢,過上人人羨慕的生活呢?」
諸葛:「人人都只顧自己,無底限地竊取社會資源,公眾就承受了巨大的損失。你一輩子只知道謀取個人利益,到頭來也只是一個渺小的人。」
你看的是諸葛亮和王朗的一段對罵,不過我腦子裡出現的是這樣的場面:
:
自光緒、溥儀以來,列強猖獗,軍閥紛爭,社稷有累卵之危,生靈有倒懸之急。我黨我軍,掃清六合,外禦敵寇,萬姓傾心,四方仰德,此非以權勢取之,實乃天命所歸也!我太祖毛主席,神文聖武,救我人民,應天合人,統領中華,處東方以治環宇,這豈非天心人意乎?今公退居孤島,人盡凌辱,汝等何乃要逆天理,背人情而行事?豈不聞古人云:順天者昌,逆天者亡。今我共和國陳兵百萬,飛彈千枚。諒爾等腐草之螢光,如何比得上東方之紅日?你若倒戈卸甲,以禮來降,仍不失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之位,國安民樂,豈不美哉?
:
哈哈哈哈哈哈哈,我原以為你身為黃埔老臣,來到陣前,面對國共將士,必有高論。沒想到,竟說出如此粗鄙之語!我有一言,請諸位靜聽:昔日袁世凱之時,國統衰落,軍閥釀禍,國亂歲凶,四方擾攘。北伐既成,日寇便興,佔據滿洲,屠戮南京。日寇之後,廟堂之上,朽木為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腐敗無能之輩洶洶當朝,官僚資本家族紛紛劫掠。以致使社稷變為丘墟,蒼生飽受塗炭之苦啊!值此國難之際,你國你黨又有何作為?汝之生平,我素有所知——你世居瀟湘之濱,聯俄容共入武,理當匡君輔國,安國興民,何期割據建國,圖謀篡位?罪惡深重,天地不容!……今幸天意不絕民國,先總統蔣公於台北復行視事!我今奉嗣君之旨興師討賊,你既為篡竊之匪,只可潛身縮首,苟圖衣食,怎敢在王師面前妄稱天數!皓首匹夫,蒼髯老賊,你即將命歸九泉之下,屆時有何面目去見國父孫文!貳臣賊子,你枉活XXXX,一生未立寸功,只會搖唇鼓舌,喪權辱國!一條斷脊之犬,還敢在王師陣前狺狺狂吠!我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至於你支持誰,你自己選吧。不過我覺得要靠後面那段話氣死前面那個人,恐怕有些苦難。)
PS:本人曹魏正統論者,因為王朗的那段話和我國教科書上論述TG合法性的方法如出一轍,如果我站到諸葛亮的位置上,我會拆自家的台
不自覺就唱出來了
自從逛了b站再也不能好好看這辯論了_(:_」∠)_
如果不是王朗年老體衰有心臟病/重度高血壓/腦溢血,靠這麼幾句肯定罵不死。
另,題主所引的好像不是小說原文。網路論戰最重要的不是說服對方 而是煽動觀眾以及讓對面窩心
國服第一噴子諸葛孔明
簡單說,王朗的邏輯是,漢朝自己統治的不行,弄得蒼生塗炭民不聊生,所以改朝換代,現在天下姓曹了,諸葛亮你要識時務,趕緊投降。諸葛亮的邏輯是,漢朝末年確實天下大亂生靈塗炭,但天下大亂的原因是什麼,就是一幫奸臣搞壞的。而你王朗當時不就是漢朝的大臣嗎,當時敗壞朝綱弄得天下大亂的朝廷里不是也有你一份兒嗎?你那兒有資格談改朝換代,你這種人自己擾亂朝綱然後又投降了,卻說改朝換代是天意,這就叫無恥。
推薦閱讀:
※為什麼在辯論賽中每次覺得自己這方表現的特別好,肯定能贏的時候,但是往往都會輸掉呢?
※三國演義曹操和諸葛亮誰更適合當領導人的這個辯題屬不屬於一邊倒的辯題?
※如何反駁文言文無用?
※任何事情都是守恆的,這句話對嗎?
※大學在辯論隊四年是一種怎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