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和劉邦,到底誰的軍事才能更強?

看了大內義興和呂自明的回復。覺得有些迷茫。

尤其是大內義興的回答太多,太亂,看起來太困難。呂自明的回復又太簡略。


這呂自明言詞簡略卻喜歡故作高深,動不動就是非常不友善的言論,但又不能詳細說點什麼,就憑几句籠統的話就想解釋複雜的話題。有的人更甚,從秦漢到明清的歷史中都能說出點什麼來,但就是沒法觸及到當代的社會背景,捕風捉影還煞有介事的樣子,點名道姓指的就是那沈雅涵。

大內義興一來知乎就專門挑了我幾個回答里的錯誤開黑,很擅長羅列史料。但可能常年混的圈子不怎麼樣,對古代軍事一知半解的解讀,以積分形式來判定歷史人物的軍事能力,走的也很偏,知乎歷史圈要按這幾種人的思路走下去遲早藥丸。

現代軍事很繁雜,軍事武器、軍事制度、軍事思想、軍事戰略、軍事地理等等都能成為一門專門的學問,以牽制到經濟、文化思想、體制、外交等等問題的軍事,遠遠超過一個人能力範圍之外。

即便是古代軍事也是一個繁雜的問題,《孫子兵法》的《始計篇》提出了廟算指的是戰爭需要計算,需要準備,需要計劃。這些計劃包含戰略外交,軍隊思想和體制,軍隊裝備和士氣,戰略目標等等。將國策發展與戰爭結合,通過戰爭獲取利益,故而《孫子》曰:「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

真要比較軍事能力,至少也要分為軍事戰術、軍事理論、軍事建設、軍事戰略等吧?張良一個軍事謀略家,你拿張良去跟韓信軍事戰績是幾個意思?

曹操南征北戰同時創立了曹魏軍事制度,世兵制確立和州郡領兵都督制對後世影響深遠,後來的府兵制就是在這個基礎下而產生。用幾段曹操受到襲擊狼狽敗逃的史料來否定曹操在軍事上的建樹沒有任何意義,不如深入討論一下曹操軍制的利弊為好。

單純把將領的戰績羅列出來比較就等於其軍事才能是極沒意義的方法。每一場戰爭規模都不一樣,國與國之間的戰爭規模龐大,有可能曠日持久。就拿南宋和蒙古的戰爭來講,在戰爭的定義而言只發生過三次。第一次窩闊台攻宋之戰歷時六年,包含沔州之戰、真州之戰、陽平關之戰、廬州之戰 、京襄之戰五場重要戰役,其中又夾帶數不清的小戰鬥。第三次是忽必烈滅宋之戰,總共打了十二年之久,從最初的襄陽之戰到最後的崖山之戰,一共十八場戰役,小戰鬥更沒法數的清。

那麼請問按照大內義興的方式記分,是給忽必烈記分是記他滅宋之戰一分好呢?還是給他記下那麼多場戰役分好呢?這劉邦從起兵到入關中,實際上就只打了一場聯軍滅秦戰爭而已。劉邦與項羽實際上也只打了一場楚漢戰爭。也許通過羅列戰績能夠知道這位將軍何其善戰,但至少要分得出戰爭、戰役、戰鬥不同的規模。

那個樊噲就有他的記功表:「斬首百七十六級,虜二百八十八人。別,破軍七,下城五,定郡六,縣五十二,得丞相一人,將軍十二人,二千石已下至三百石十一人。」——從砍過的人頭到平定的郡縣都記得清清楚楚,但是要明白,韓信滅了三個國家。還要再明白,劉邦領導韓信、英布、彭越、張耳打贏了楚漢戰爭。身為軍事統率降低級別去拿小戰鬥做比較,那麼劉邦、韓信怎麼不去跟樊噲比誰親手砍的人頭多?

楚漢戰爭歷時五年之久,其內戰役包含有還定三秦、項羽攻齊、彭城之戰、滎陽之戰、滅魏之戰、井陘之戰、固陵之戰、陳下之戰 、城父之戰、垓下之戰等等難計其數,這些戰役彼此有因果關係,有的戰役是為了戰略部署而進行,比如韓信轉進滅魏、趙、齊三國就是為了對項羽進行夾擊。真要以唯戰績論來比較劉邦、項羽的軍事能力,直接說項羽在彭城之戰打破劉邦,劉邦不能跟項羽正面杠就等於軍事能力不如項羽,這大概就是目前大多數人對軍事能力的結論了。

曹操的戰例也挺好算,早年聯軍討伐董卓算一場戰爭,中原群雄混戰算一場戰爭,與袁紹決戰算一場戰爭,與孫權從赤壁之戰開始打到合肥之戰、南郡之戰算作一場戰爭。

還有這些人連戰前準備以及戰術也都不分析,單純的以勝負做定論,那麼擁有更多戰爭資源的人能贏不是顯而易見的嗎?單單是在戰爭中使用超凡戰術擊敗敵人,那確實也能稱之為軍事能力很好,但不等於軍事能力的全部。

劉邦與項羽硬戰沒有優勢,用謀拉攏英布、彭越,令韓信開闢北邊戰場,使離間計分化項羽、范增,這些算不算劉邦的軍事能力?有人說這些都是陳平、張良、酈食其、韓信等人功勞,與劉邦無關,這些還真就沒必要與劉邦個人能力有關。

一個龐大的軍事體系的質量看的是首腦的決策能力,而首腦的決策能力又要依靠麾下謀士團進行運算,再依靠良好的硬性條件與敵人對決。劉邦想不想得出超凡的謀略不要緊,陳平、張良代表了劉邦的質量。西漢之初的軍事對幕僚團隊還不是很看重,而到了東漢末年的諸侯都以開幕府的形式選用自己的官員,曹操本人的軍事謀略如何不重要,荀攸、賈詡、郭嘉、董昭、蔣濟等代表了曹操軍事謀略的質量。這時應該看重的是主將的性格,能夠根據局勢做出準確的判斷。

有人用火攻計出自黃蓋來黑周瑜,曹操在定軍山黑劉備本人沒謀略,暗指法正、黃權替劉備出的計策。我只想說一位軍事統帥真要離開麾下那幫精明的謀臣與善戰的將領,自身很難成為一流軍事家。劉秀麾下有雲台二十八將,李世民麾下有天策府,朱元璋有開國十八臣,主將本人有沒有軍事能力,連天下都是用武力打下來,那到底算不算軍事能力?

如果說朝代粉只是不學無術的愛裝逼,那麼唯戰績論軍事家粉就是裝逼中的戰鬥機了,時常通過莫名其妙的比較來區分軍事家的實力,亂七八糟的胡扯全都建立在忽略局勢、經濟、體制的前提下,也忽略所有客觀因素。沒有針對軍事家的軍事理論做討探,也不深究其戰術運用,某某的戰績比某某厲害,某某打贏過某某,結論也就出來了。我覺得現代各種軍事學院應該關門算了,搞那麼多軍事研究也不如多刷幾場戰績。

其實我也是個古代軍盲,我對古代不同時期的兵器製造、後勤運輸細節很不了解,對古代地理和兵書的認識也是馬馬虎虎。但我想評價古代軍事大概就那麼些方向,至少了解當時的軍制、地理、經濟、思想、裝備、局勢那麼些事情。
---------------------------------------------------------------------------
江何的答案被頂在呂自明和大內義興的上邊,印證了知乎古代軍事的平均水平,那兩人好歹是讀史料的,江何的回答卻不值一文。


看到那麼多人黑曹操,你說劉邦比曹操會做人,會用人,哪怕說他戰略眼光比曹操高,咱們都好說,不服可以討論,可今天說的是軍事才能好不好?明顯就是指狹義的作為單兵作戰能力,作為將領的指揮能力和作為元帥的戰略眼光,這幾點劉邦哪點比曹操強了,就算強,真的有你們說的那麼多?我真的是坐不住了。
有人說,比對手。
那就比比看,劉邦打匈奴是什麼戰績,曹操對匈奴又有什麼氣魄,劉邦打白登是天下已定,而曹操的外部環境呢,多線作戰。
有人說劉邦最強的對手項羽碾壓袁紹,所以劉邦更猛。這個我就不懂了,首先項羽直接在兩軍陣前輸在劉邦親自的運籌帷幄之下次數很多麼?其次曹操的最強對手真的是袁紹嗎?袁術是弱雞?還是劉備,孫權哪個是省油的燈?
羅貫中老人家都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雖然歷史沒發生過,至少說明袁紹絕對不是公認的曹操最強對手。
有人說,比才華。
這點可能魏武粉說的相對多一點,曹操碾壓沒啥爭議吧,真不知道有的劉邦粉哪裡來的自信就憑著大風歌的氣度硬要和曹操剛才華了。
有人說,比作戰。
你家劉邦手下的韓信自己都說了,劉邦帶兵啊?拉倒吧你。至於說他用將領用得好,我承認,可是這已經不是狹義的軍事能力了吧?硬扯軍事本質是政治,那直接討論曹操和劉邦誰的領導能力更強算了。我看到有人硬性認為劉邦無所謂,陳平張良的水平夠就行,蕭何水平夠就行,韓信水平夠就行,因為他們代表劉邦水平。。。。一臉蒙逼啊,你這不是等於把韓信+蕭何+張良+陳平+劉邦和曹操一個人比么?換句話說,我承認曹操集團的整體水平不如劉邦集團,so what?
有人說比膽魄。
看到什麼曹操心虛的找荀彧求安慰我就笑了,合著戰略方向舉棋不定還不能寫封信回家問首席顧問了?你怎麼不看真到了山窮水盡倆人是啥樣子,你家劉邦嚇的把自己孩子都扔了,曹操赤壁兵敗還能繼續談笑風生,這膽魄怎麼就不行了,我不是說劉邦不行,這種級別的人物有哪個膽魄會差?那麼有必要為黑而黑?
有人說比用人。
考慮一下歷史進程,確實比整體實力曹操軍團比不過劉邦軍團,不過比用人,在三國時期曹操謙虛點不當第一,超一流總算得上吧,在這一點上我傾向劉邦更勝一籌,但絕不像有的人說的那樣曹操弱的不堪。
這個點隨便寫點好了,說說個人結論吧,曹操屬於多方面的全才,劉邦在用人方面確實天才,這一點恰恰是領導者最重要的,可喜可賀的是,他的對手還是就一個范曾也不用的項羽,成功的獲得對方大批武將,如果當時劉邦對著是曹操而不是項羽,把項羽初期的兵力武將給曹操,我不覺得劉邦能贏,當然禮節性的黑一下孟德,我覺得他肯定會度過烏江不自刎的,哈哈,但是歷史不假設,至少成就上,曹操確實不如劉邦,但這個和今天的問題,毫無關係。


1 比膽魄,曹操扛一個袁紹在官渡扛到一半就不敢扛了,多次寫信給荀彧求安慰。劉邦跟項羽在滎成前線來回拉鋸多次,被追殺到小孩都不要了,被干趴了馬上單騎竊韓信兵並且督促蕭何徵發關中老弱到前線繼續干,硬是扛到跟韓信形成戰略合圍,硬是把西楚霸王耗到死。比膽魄完勝曹操。


2 比用人,劉邦信任蕭何如同信任自己,以不動搖的信任任命韓信為大將。曹操到死還是自己充當唯一的方面軍總司令。後期的「任用李服而李服圖之,任用夏侯而夏侯敗亡」。夏侯淵,曹仁,張遼三條戰線一個被編成京劇一個被威震華夏……還有一個也就欺負欺負孫十萬。前兩者還是沾親帶故的。曹操到死也不敢用韓信那樣獨當一面的外姓大將。

3 比政治 劉邦入關後與民約法三章,並且放手蕭何建立穩固的大後方,廢除秦苛法;所以關中父老出死力奔赴前線支援劉邦與項羽死磕。曹操多次屠城,到了晚年關羽北伐的時候還叛亂四起,漢獻帝是廢也廢不得殺也殺不得。所以諸葛亮說曹魏不過「偽定一時」,誠哉斯言。

兩人時代是有差距。但是時代的距離,無法掩蓋二者能力上的距離。


曹操是東西漢軍事戰術理論的集大成者,劉邦自學成才型的天才。兩者對比毫無意義。上面有人說曹操失敗比劉邦多很多,這是因為曹操是少數幾個從地緣劣勢強攻地緣優勢的還活下來的並發展壯大的軍事家。劉邦從漢中衝出來一年內,勢力範圍已經和秦滅六國前的局勢差不多了。你吧劉邦放在曹操的漢末時期,就是黃巾起義中被弄死的名字都沒有的頭領,而曹操到劉邦時代,被趙高清洗之後是沒有政治資源在陳留或是任何地方首舉義兵的。時事造就英雄,而英雄推動時勢。曹操和劉邦都是「天命」選中,負責推動歷史發展的天選之人。這個層次的人,很難說誰水平更高


知乎太可怕了。。。劉邦取代諸葛亮成為智慧的象徵指日可待。。。

1,只通過史籍想完全區分兩個不同時代的將領孰強孰弱,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2,如果真的要區分,就要制定一個規則
3,如果你身處那個時代,聽說對面來了十萬大軍,將領是曹操和劉邦,哪個讓你更害怕?
個人認為是取決於這個將領的著名戰績
歷史只記錄軌跡,不記錄本質
所以我個人認為一個將領的軍事實力大約等於
x1*y1+x2*y2+x3*y3....
公式中x為著名戰績對手將領實力,y為著名戰績雙方兵力比

按照這個演算法粗略算下來,劉邦敗給曹操,因為曹操官渡之戰加分太多

我覺得知乎很多人看上去好像知識很豐富,一複製粘貼都洋洋洒洒,但是沒有基本的理工精神,最基本的控制變數都不懂就敢妄談比較,我也是醉了

其實漢末人聽到曹操大名,第一反應就是官渡,其它那些細碎的戰爭除了史官誰會跑去記?
再加上一場戰役可以分成n次小會戰,輸小贏大的事情也多的是,我把官渡隨便一拆分,就可以拆出n個曹操的所謂勝仗,有意義?
劉邦這種帝王,史書上都是以最詳細的筆觸記載的,所以會發現他打的仗似乎特別多,但是仔細研究,很多戰鬥都一點名氣都沒有,這樣的事迹,你覺得當時幾個人搞的清楚?有意義?你把研究重心放在這上面是準備去裸衣罵曹么?


下面是無聊的尋章摘句,可以不用看,無責任引用,裡面有刺別找我,我也沒仔細對過

曹操統兵三十多年經歷和指揮的戰爭數不勝數。著名的有討伐黃巾、諸侯討董、征徐州、官渡之戰、統一河北、滅呂布平袁術、征伐荊州、赤壁之戰、和東吳的拉鋸戰,漢中之戰,征烏桓。小計:
1(初平二年) 曹操引兵於東郡,大勝黑山賊白繞於濮陽(今河南濮陽西南),袁紹表曹操為東郡太守,治東武陽。【勝】
2.[公元192年] (初平三年) 春,曹操剿滅黑山賊和匈奴於夫羅部。鮑信等人至東郡迎曹操領兗州牧。【勝】
3.曹操進兵攻打黃巾於壽張(今山東省東平縣西南)之東。 冬,曹操收黃巾軍降卒三十餘萬,號為青州兵。【勝】
4.袁紹袁術兄弟不合,公孫瓚協助袁術,命劉備屯高唐,單經屯平原,陶謙屯發乾,曹操與袁紹合力攻打三路軍馬,獲全勝。【勝】
5.[公元193年] (初平四年)春,曹操屢勝袁術,袁術敗走淮北,至夏,曹操還軍定陶。 秋,曹操軍征討陶謙,連續攻下十多座城池,陶謙守城不敢出戰。【勝】
6.[公元194年] (興平元年) 春,曹操父親曹嵩被陶謙殺害,曹操欲報殺父之仇。 夏,曹軍進攻徐州,縱軍屠殺數萬人,攻拔襄賁(今江蘇省漣水縣)。【勝】
7.呂布與張邈、陳宮等攻打曹操,曹軍調頭與呂布大戰,不敵呂布騎兵,慘敗,曹操被燒傷。【敗】
8.曹軍與呂布軍對峙百日余,呂布軍糧盡退兵。 九月,曹操回軍鄄城。十月,曹操軍至東阿(今平陰縣東阿鎮),當年蝗災頻亂,軍糧奇缺。【平】
9.[公元195年] (興平二年) 春,曹軍襲取定陶。 【勝】
10. 夏,曹操用伏兵之計大破呂布軍,呂布投靠劉備。【勝】
11.八月,曹操軍圍雍丘(今河南杞縣)。 十月,漢獻帝拜曹操為兗州牧。二月,攻破雍丘,張超自殺,曹操夷張邈三族。後張邈亦被殺,兗州平定,曹軍東略陳地(淮陽等處)。【勝】
12.[公元196年] (建安元年) 春正月,曹操軍攻取武平。【勝】
13. 二月,曹操進軍討破汝南、潁川黃巾軍何儀、劉辟、黃郡、保曼等,漢獻帝拜曹操為建德將軍。【勝】
14. 十月,曹操征討楊奉。 曹操讓大將軍與袁紹,自任司空,行車騎將軍。曹操開始屯田. 劉備軍被呂布打敗,曹操收納劉備。【勝】
15.[公元197年] (建安二年) 春正月,曹操攻打宛城,張綉投降,後又反悔,與曹軍交戰,曹軍戰敗,曹操中流矢,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戰死。【敗】
16.曹操引兵還舞陰(今河南泌陽西北),後擊破張綉軍,歸還許都。【勝】
17.袁術欲稱帝,曹操出兵與袁術軍交戰大勝【勝】
18.後數遭劉表、張綉軍侵襲。十一月,曹操親自南徵到宛城,勝劉表軍,攻取湖陽、舞陰。 (湖陽、宛亦為今河南湖陽、宛)【勝】
19.[公元198年] (建安三年)春正月,曹操回軍許,初置軍師祭酒。(中、前、左、右軍師等) 三月,曹操軍圍張綉於穰(今河南鄧縣)。五月,劉表遣兵救張綉,曹軍前後受敵,於是深夜鑿險為地道,過輜重,設奇兵,大破張劉聯軍。【勝】
20.呂布部將高順打敗劉備,九月,曹操親征呂布。 十月,曹軍屠戮彭城(今徐州),圍攻下邳(今徐州東)。 曹操用荀攸、郭嘉計策,決泗、沂之水灌城,一月有餘,下邳城破,曹操處死呂布、陳宮等人,收降臧霸等將。 【勝】
21.[公元199年] (建安四年) 四月,曹操進軍臨河(今內蒙古臨河縣),大破眭固等人。【勝】
22.八月,曹操進軍黎陽(今今河南浚縣)。九月,曹操返回許都,分兵守官渡。十一月,張綉投降,被封為列侯。【勝】
23.十二月,曹操兵發官渡。 廬江太守劉勛率眾降,封為列侯。【勝】
24.[公元200年] (建安五年)春正月,董承等人暗中謀害曹操,失敗後被處死。曹軍東征劉備,獲勝,劉備投奔袁紹,曹操收降關羽、俘獲劉備家小,返回官渡。【勝】
25.二月,袁紹派遣郭圖、淳于瓊、顏良等人攻打東郡太守劉延於白馬,袁紹引兵親至黎陽。四月,曹軍北救劉延,從荀攸計策,於白馬大勝袁紹軍,斬殺顏良,解了白馬之圍。【勝】
26.袁紹軍渡河追擊曹軍,曹操在延津南用輜重誘敵的計策大破袁紹軍,斬殺文丑,還軍官渡,袁紹軍進保陽武,關羽回歸劉備陣營。【勝】
不容易,曹操幾百對幾千騎,曹操也進入戰場戰鬥。
27.八月,袁紹曹操聯營數十里對峙,袁紹軍進臨官渡,起土山地道,曹操也做土山地道相應。孫策乘官渡戰局動蕩,意欲偷襲許都,未出兵即為刺客所殺。曹操用荀攸計,派徐晃、史渙焚毀袁紹運糧車隊。十月,袁紹遣車運糧,派淳于瓊等五將領兵萬餘人護送,宿袁紹營北四十里。袁紹謀臣許攸投奔曹操,獻計燒糧。曹操自領步騎五千人夜襲淳于瓊部,士卒皆殊死戰,大破袁紹軍,斬殺淳于瓊等將。袁紹派遣張郃、高覽攻打曹操大營,張、高二將聞聽淳于瓊部被擊破,投降了曹操,袁紹軍大敗,袁紹與長子袁譚等人倉皇北逃.【勝】

28.[公元201年] (建安六年) 五月,袁紹病死。 九月,曹操征討袁紹二子殘部,袁譚、袁尚屢敗退,固守不出。【勝】

29.[公元203年] (建安八年) 三月,曹軍大破袁譚、袁尚軍。【勝】

30.四月,曹操進軍鄴。五月,曹軍回師許都,留賈信屯黎陽。 八月,曹操征討劉表。袁紹二子相鬥,袁譚失利,投靠曹操。 十月,曹軍復北進,袁尚軍挫敗。[公元204年] (建安九年) 二月,曹軍攻打鄴城。 五月,曹操決漳水灌城,城內大半人餓死。七月,曹軍大破袁尚援軍。 八月,鄴城告破,曹操斬殺審配,哭祭袁紹,善待袁紹家眷。九月,曹操免去河北賦稅一年,漢獻帝封曹操為冀州牧。十二月,曹操進軍南皮,整頓地方局勢。【勝】
31.[公元205年] (建安十年) 正月,曹操軍大破袁譚,袁譚戰死,曹操平定冀州。【勝】
32.四月,黑山賊張燕率兵卒十餘萬投降曹操,被封為列侯。 八月,曹操征討烏丸。【勝】
33.[公元206年] (建安十一年) 正月,曹操軍圍壺關征討袁紹外甥高幹,高幹敗走,後被殺。【勝】
34.八月,曹操軍東征海賊管承部,獲勝。【勝】
35.[公元207年] (建安十二年) 曹操從郭嘉計,北征三郡烏丸。 曹軍受阻渤海濱,於是率軍出盧龍塞(今河北喜峰口至冷口一帶),進軍柳城(今遼寧朝陽西南)。 八月,登白狼山,烏桓之戰曹操軍大勝,斬殺烏桓王蹋頓,胡、漢降軍二十多萬。 九月,公孫康殺死袁尚、袁熙,曹操統一北方。【勝】
36.[公元208年] (建安十三年) 正月,曹操回到鄴城,造玄武池操練水軍。 六月,曹操被封為丞相。七月,曹操南征劉表。 八月,劉表病亡,幼子劉琮代位,屯居襄陽,劉備屯居樊城。 九月,曹操軍到新野,劉琮投降,劉備逃至夏口,曹操進軍江陵。【勝】
38[公元211年] (建安十六年)正月,太原商曜等叛亂,曹操派遣夏侯淵、徐晃圍破之。 【勝】
39. 三月,曹操派鍾繇討伐張魯。馬超、韓遂舉大軍叛亂。曹操派曹仁討伐,馬超等人屯居潼關,曹操下令嚴守不出。七月,曹操西征迎戰馬超軍,派徐晃、朱靈等夜渡蒲孤津,據河西為營。曹操自潼關北渡,馬超截擊曹軍,曹操被校尉丁斐用餌敵之計救回。【敗】
40.曹操軍拒渭口,多設疑兵,暗中用舟載兵入渭,造浮橋,深夜分兵結營於渭南,馬超夜裡劫營,被曹操伏兵擊破。 馬超等屯居渭南,向曹操求和,曹操不許。九月,曹操進軍渡渭水,離間了馬超和韓遂,大勝關西軍,馬超敗走涼州。【勝】
41.十月,曹操北征楊秋,圍攻安定,楊秋投降。【勝】
42.[公元212年] (建安十七年)正月,曹操回到鄴城。漢獻帝命曹操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效仿漢初蕭何故事。十月,曹操再次征討孫權。
43.[公元213年] (建安十八年) 正月,曹操進軍濡須口,攻破孫權江西大營,俘虜孫權軍都督公孫陽。【勝】
44公元214年] (建安十九年) 正月,夏侯淵與馬超、韓遂大戰,【勝】。
45.[公元215年] 三月,曹操西征張魯。五月,曹軍剿滅氐王竇茂軍。七月,曹軍兵至陽平,夜襲陽平關,大勝張衛軍,張魯潰逃巴中,曹操軍入南鄭,收復巴、漢。【勝】
八月,孫權圍合肥,張遼、李典擊破孫權大軍。張遼、樂進、李典的戰績,800破10萬。
46.十一月,張魯投降,被封為列侯。【勝】
47.[公元216年] (建安二十一年)三月,曹操親耕藉田。五月,漢獻帝進曹操爵為魏王。十月,曹操再度征討孫權。[公元217年] (建安二十二年) 二月,曹操進軍屯江西郝溪。孫權在濡須口築城拒守,曹軍逼攻,孫權退走。【勝】

_(:з」∠)__(:з」∠)__(:з」∠)__
無責任分割線

我對上述的這種流水賬式記錄其實是不以為然的,這種記錄有很多問題
比如官渡是一場戰役,延津白馬是官渡大戰的一部分,這樣拆分科學?如果可以這樣拆分,那劫烏巢是不是也能算作一個獨立戰役?那與馬超的戰爭可以拆成好幾個戰役,這種隨意拆分讓這種無差別統計毫無意義
名將因為著名戰役而出名,好比喬丹因為6和總冠軍而偉大,總決賽最後一場的絕殺則是偉大中的偉大(在戰爭中就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戰,劫烏巢,北府軍逆擊等等這種經典戰例)
常規賽的成績含金量相對就太低了
很難想像一個球星因為常規賽勝率高被捧成超級明星
統計得再多再詳細都意義寥寥


每次見到問這種問題的人我都想上去踹兩腳,這能比嗎???????時代背景都不一樣,怎麼比?就像你問我豬八戒和鋼鐵俠誰比較強,答案是:沒打過,我也不知道。上面哪些列一堆數據的,請問這個靠數據分析就能得出結論嗎?我倒是想問問,希特勒和苻堅誰軍事能力強?高俅和梅西誰足球踢得好?


什麼叫軍事才能?
能打勝仗卻拓不了地,還是拓得了地卻勝仗不多哪個軍事才能高?
大國滅小國能體現軍事才能,還是少量兵力防禦抵抗長久軍事才能更高?
一生打100次小規模戰事和一生就打過一兩次決定性戰役哪個軍事才能高?
能聽取部下建議的主帥和能出色完成主帥任務部將,哪個軍事才能高?
不說打仗,讓士兵訓練有素,令行靜止能不能算軍事才能?能發現地利優勢,打造防禦要塞的能不能算軍事才能?
上面這些怎麼比較?哪些能算軍事才能最高,不如先回答下這些問題,再比較劉邦和曹操。


我是真沒明白,光從軍事觀點出發,怎麼得出的曹操比劉邦要弱的?你如果說,劉邦有帝王之像,精於帝王之術,較之曹操要強,這還可以討論討論。
但是你也要看整個局勢來分析啊,秦末說是英雄輩出,但真正的英雄豪傑才幾人?除項羽之外還有誰能與其爭鋒?劉邦之前屬項梁,項梁定陶戰死之後,和魯公項羽一個東進,一個西伐,天下可以說就這兩個人爭奪了,先入關中者為王嘛。你還能說誰呢?吳芮?臧荼?田都?魏豹?哪一個能上得了檯面?哪一個能和高祖和霸王在同一個水平線?一個都沒有。你再看曹操,袁紹,呂布,劉備,西涼聯軍,孫氏父子,哪一方不是能割據一方的雄主?
再來看軍事能力,高祖沛縣起兵,歷大小戰役數十次,這不假,但是你看看他和被霸王逼成什麼樣?逼到稱臣,逼到只能老死蜀中,這是有多慘?要自己燒掉棧道,表現出自己再無出蜀爭奪天下的心思,才能換自己一條命。
睢水之戰,丟了多大的臉?五十六萬聯軍啊,被三萬勞師遠征的楚軍擊敗,死傷數十萬,關於這數十萬我認為是可以商討的,首先這五十六萬人本身就是各個臣服的諸侯王帶領的軍隊,漢軍本身就不多,編製混亂,烏合之眾,說楚軍殺漢軍數十萬說的應該不是殺死了數十萬,而是這幾十萬人和楚軍交戰潰敗,但因為編製混亂,撤退毫無章法,導致互相踩踏而死,最終逃至睢水,楚軍繼續追殺,漢軍在睢水被淹死,被殺死,死傷殆盡,睢水為之不流。這場仗就是高祖和霸王的直接交鋒,抵賴不了的,沒有韓信,沒有彭越,沒有英布,就是被霸王打成了這樣。
還有破三秦,我沒明白怎麼能把破三秦的功勞算在高祖身上,要知道,破三秦,淹廢丘,殺章邯章平兄弟,捉董翳司馬欣,這都是在拜韓信為將以後的事情,如果說破三秦的主導是劉邦那不就矛盾了嗎?那劉邦拜韓信這個外人為將幹什麼?那還不如讓樊噲,夏侯嬰或者曹參為將,都是沛縣人,放心啊,我用你一個淮陰人幹什麼?或者我就不需要拜將了,我能自己出蜀破三秦,我拜什麼大將?我自己來!不僅沒必要拜韓信,連棧道也不用燒了,直接出蜀把三秦幹了不就行了?所以,破三秦肯定是韓信乾的,這是沒有疑問的啊,不然你就是從邏輯上你也解釋不通。
高祖有軍事能力,這不可否認的,但是你拿他和韓信,霸王一比,他明顯就不是個。和曹操比也只能稍微談談,如果說曹操是個軍事蠢材,那呂布,袁紹,劉備是什麼?那周瑜打贏一個蠢材也沒什麼好吹的。這麼說就很沒意思。


謝邀。個人認為「軍事才能」這四個字,不適合用在劉備身上。

----------------------------------------
不好意思看錯了題目。

當然是曹操的軍事才能更強。

1.從軍生涯

看一下曹操的個人履歷。

光和末,黃巾起。拜騎都尉,討潁川賊。遷為濟南相,國有十餘縣,長吏多阿附貴戚,贓污狼藉,於是奏免其八;禁斷淫祀,姦宄逃竄,郡界肅然。

------《三國志·武帝紀》

所以說,曹操在28歲那一年,也就是漢靈帝光和末年(183年),就開始被任命為騎都尉統領羽林騎兵,討伐潁川的賊寇,後升為濟南國國相。而曹操65歲去世,曹操的從軍生涯是37年。

劉邦呢?沛縣響應起義的時候,他都已經48歲了,時間是公元前209年10月。195年劉邦逝世,從軍生涯是14年。

所以單從從軍生涯上來看,曹操比劉邦多了23年。

2.軍事功勛

曹操的軍事功勛用一句話概括就是:

破黃巾,討董卓,伐袁術,擒呂布,降張綉,敗袁紹,征劉表,滅馬騰,馬踏塞北,劍指遼東。

而劉邦的軍事功勛是在楚漢戰爭後期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一舉擊敗項羽。

看一個人的實力就要看他的對手,但從對手的數量上來看,曹操面臨的軍閥割據政權更為複雜,對手更多。

3.帶兵能力

關於劉邦的帶兵能力,韓信有個精準的評價:

"容與信言諸能各差問曰:"我能幾何?"信曰:"陛能十萬"曰:"於君何?"曰:"臣益善耳""

-----《史記.淮陰侯列傳》

就韓信的描述來說,劉邦最多能帶十萬兵。

而關於曹操呢?

信乃與州吏萬潛等至東郡迎太祖領兗州牧。遂進兵擊黃巾於壽張東。信力戰死,僅而破之。購求信喪不得,觽乃刻木如信形狀,祭而哭焉。追黃巾至濟北。乞降。冬,受降卒三十餘萬,男女百餘萬口,收其精銳者,號為青州兵。

-----《三國志·武帝紀》

在初平三年,也就是192年,37歲的曹操得到黃巾降兵三十多萬,盡數收編,組成「青州兵」。

也就是說,早在37歲的時候,曹操就能夠帶兵超過30萬了。

4.用人眼光

曹操前期的主要軍事謀略家是郭嘉,而劉邦則一直都是依仗韓信。

曹操對郭嘉剛開始是什麼態度呢?

太祖與荀彧書曰:「自志才亡後,莫可與計事者。汝、潁固多奇士,誰可以繼之?」 彧薦嘉。召見,論天下事。太祖曰:「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表為司空軍祭酒。

------《三國志·郭嘉傳》

郭嘉是軍事天才無疑,曹操見郭嘉第一面開始到交談,就明白郭嘉能夠使自己成就千秋大業,而郭嘉此前並沒有任何軍事功績。而曹操能夠如此信任年僅21歲的郭嘉,說明曹操和郭嘉在軍事看法和軍事思想上,其實具備某種程度的不謀而合。

劉邦對早年韓信的態度就差多了。

坐法當斬,其輩十三人皆已斬,次至信,信乃仰視,適見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為斬壯士!」滕公奇其言,壯其貌,釋而不斬。與語,大說之。言於上,上拜以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史記·淮陰侯列傳》

同樣是引薦,劉邦對韓信「未之奇也」的態度,說明他一開始並沒有欣賞韓信軍事才能的能力和水平。

」何曰:「諸將易得耳。至如信者,國士無雙。王必欲長王漢中,無所事信;必欲爭天下,非信無所與計事者。顧王策安所決耳。」王曰:「吾亦欲東耳,安能鬱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計必欲東,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終亡耳。」王曰:「吾為公以為將。」何曰:「雖為將,信必不留。」王曰:「以為大將。」何曰:「幸甚。」於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無禮,今拜大將如呼小兒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擇良日,齋戒,設壇場,具禮,乃可耳。」王許之。諸將皆喜,人人各自以為得大將。至拜大將,乃韓信也,一軍皆驚。

直到第二次蕭何的引薦劉邦才不情願地拜韓信為將軍。

從領導對軍事人才的識別和任用這方面的態度很容易折射出領導本人的真實軍事水平,從這個方面來看,劉邦也是不如曹操的。

5.軍事謀略

(1)降張綉:投之亡地而後存,置之死地而後生
三月,曹操包圍張綉於穰。夏五月,劉表遣兵救綉,以阻斷曹軍後路。曹操率軍回師,張秀後面追擊,到達安觽,張綉與劉表合兵守險,曹軍陷於絕境。時在許昌的荀彧大為擔心,曹操回信安慰說:賊兵阻斷我的歸路,陷我於死地,我軍必以死戰,我因此知道我必勝也。

(2)敗劉備:了解敵方將領的心理,善用奇兵
五年春正月,曹操離開許昌,揮師東進,直逼徐州,大舉征伐劉備。曹操將自東征備,諸將皆曰:「與公爭天下者,袁紹也。今紹方來而棄之東,紹乘人後,若何?」公曰:「夫劉備,人傑也,今不擊,必為後患。袁紹雖有大志,而見事遲,必不動也。」郭嘉亦勸公,遂東擊備,破之,生禽其將夏侯博。

(3)破袁紹:穩定軍心,故顯寬仁

公與紹相拒連月,雖比戰斬將,然觽少糧盡,士卒疲乏」。

正當曹操軍糧不濟之時,袁紹謀士許攸來投,曹操採納許攸計,親帥五千步騎劫燒袁軍糧車,斬殺淳于瓊等五人將兵萬餘人。袁軍震動,眾將紛降。「紹觽大潰,紹及譚(袁紹長子袁譚)棄軍走,渡河。」曹操「追之不及,盡收其輜重圖書珍寶,虜其觽(部眾)。公收紹書中,得許下及軍中人書,皆焚之。」


(4)審時度勢,欲擒故縱

「遼東單于速仆丸及遼西、北平諸豪,棄其種人,與尚、熙奔遼東,觽尚有數千騎。初,遼東太守公孫康恃遠不服。」等到曹操大破烏丸後,有人勸曹操趁熱打鐵,不料曹操不再追擊殘寇,對眾將說:「公孫康自會取袁尚兄弟的首級獻我,」後果如操言。


(5)反間計,挑撥韓超

馬超遣使求和,曹操公用賈詡計,偽許之。「韓遂請與公相見,公與遂父同歲孝廉,又與遂同時儕輩,於是交馬語移時,不及軍事,但說京都舊故,拊手歡笑。」以此使反間計,「他日,公又與遂書,多所點竄,如遂改定者;超等愈疑遂。」至此,反間計奏效。馬超與韓遂內訌,韓遂分兵出走。「公乃與克日會戰,先以輕兵挑之,戰良久,乃縱虎騎夾擊,大破之,斬成宜、李堪等。」從此馬超遠走涼州。


(6)白馬之圍聲東擊西

二月,袁紹遣郭圖、淳于瓊、顏良攻東郡太守劉延於白馬,紹引兵至黎陽,將渡河。夏四月,曹操北救延。時敵眾我寡,曹操用荀攸的分兵之計,先將渡兵,佯攻袁紹後路,袁紹果然分兵西應以迎敵。等袁紹分兵西應後,然後出其不意,輕兵襲白馬,掩其不備,斬殺大將顏良。「遂解白馬圍,徙其民,循河而西。」等袁紹發現中計後,便派大軍追擊曹操。時曹操騎兵不滿六百,身後袁軍大將文丑與劉備率六千步騎掩塵而來。曹操勒兵駐營南阪下,使登壘望之,(兵士)曰;「可五六百騎。」有頃(一會兒),復白(報告):「騎稍多,步兵不可勝數。」公曰:「勿復白。」乃令騎解鞍放馬,地上白馬輜重散落一道,呈現潰逃之狀,以此誘敵。當後面追兵紛紛搶奪地面遺棄之物時,曹操才下令縱兵出擊,大破之,斬丑。「良、丑皆紹名將也,再戰,悉禽,紹軍大震。公還軍(回師駐紮)官渡。紹進保陽武。」


總而言之,曹操對孫子兵法的理論運用幾乎到了一種出神入化的境界,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


對比劉邦。


在楚漢戰爭前期,劉邦屢屢敗北。後來知人善任,注意納諫,能充分發揮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聯合各地反對項羽的力量,才終於反敗為勝。


公元前205年5月,劉邦乘項籍深陷於齊國,無力抽身的機會,率領諸侯聯軍56萬一舉攻佔西楚都彭城。短暫的勝利是劉邦失去理智,天天與諸侯們喝酒慶祝。導致最後被項羽一舉擊破。


由此可以看出,楚漢之爭前期劉邦的軍事能力並不成熟。


公元前205年冬,項羽發動反攻,圍困滎陽,形勢十分危急。劉邦用陳平反間計,使項羽懷疑范增,不用其謀,迫使范增怒而歸鄉。劉邦又派紀信裝扮成自己去楚軍詐降,乘機逃出滎陽。項籍加緊圍攻滎陽,並奪取成皋。


親自帶兵打仗的大部分都是韓信,計謀是陳平出的,並沒有體現出劉邦個人的軍事才能。

楚、漢訂盟後,劉邦本想退兵,在張良、陳平提醒下,下令全力追擊楚軍。公元前203年11月,兩軍戰於固陵,項羽小勝。公元前202年1月,劉邦以封賞籠絡韓信、彭越、黥布等 ,垓下一戰重創楚軍。


張良、陳平不提醒,劉邦還沒打算全力追擊楚軍,說明他並不能及時抓住戰機。


而能否抓住戰機是衡量一個軍事將領軍事才能的很重要的指標。


韓信揮軍進攻,採用誘敵深入戰術,前軍先詐敗,信引兵後退,命左、右翼軍包抄攻擊楚軍後部步軍。楚軍久戰疲勞後軍迎戰不利,漢軍將楚後軍與項羽前軍騎士分割兩半,韓信再指揮全軍反擊,楚軍大敗,陣亡四萬餘,被俘兩萬,被打散兩萬,僅剩不到兩萬傷兵隨項羽退回陣中。


具體的戰術也是韓信出的。


後楚軍退入壁壘堅守,被漢軍重重包圍。楚軍兵疲食盡。韓信命漢軍士卒夜唱楚歌,歌云:「人心都向楚,天下已屬劉;韓信屯垓下,要斬霸王頭!」。


韓信攻破的敵軍最後一道心理防線...


綜上所述,劉邦的軍事謀略水平大不如曹操。


6.軍事理論


曹操好兵法,自著兵書十萬餘言。 又集錄諸家兵法為 《接要》。所著《孫子略解》(即《孫子注》),開創整理注釋《孫子》十三篇的先河,豐富和發展了中國古代軍事理論。其「兵以義動」的戰爭觀,因事設奇、任勢制勝的「詭詐論」,注重後勤保障和加強水軍建設的遠見,頗受後世推重。他的軍事著述大部亡佚,中華書局輯校的《曹操集》,彙集有曹操存世的用兵文書。

劉邦著兵書:

所以,曹操的軍事水平強於劉邦。

做了一點微小的工作。


書生輕議冢中人,冢中笑爾書生氣


謝邀。

曹操這種9次戰場逃命,苦戰30年才割據北方的軍事蠢材也配和高皇帝劉邦比高皇帝可以甩曹操八條街

劉邦的征戰經歷在早先作為起義軍與秦軍交戰有過三次小負以外,也只有被項羽冒頓能夠困擾

而劉邦勝率、效率、成就完勝曹操

但劉邦的出身、戰場逃命次數不敵曹操

對於劉邦的軍事才能總結的完成,首先要感謝楚漢吧和劉邦吧的各位同仁,是他們給了我很多思路,部分觀點也取自於他們,當然也有相左的觀點。

對於標題里的劉邦軍事才能楚漢第一的名號不用介意,當時寫這個標題是有目的的,劉邦的真實的軍事才能的水準大體在楚漢三、四名左右

原創的發布的第一個地址:三國藝苑論壇。
替劉邦洗地,論劉邦楚漢第一的軍事才能

原創的發布的第二個地址:百度貼吧的亮黑老巢,葛賊吧。
【再談戰爭】劉邦的勝負問題,論劉邦楚漢第一的軍事才能

--------------------------------------------------------------------------------------------------------------------------------------------
一,曹操和劉邦各自逃命次數列表:曹操9次戰場逃命,4倍於2次逃命的劉邦。
二,劉邦一生大小五十餘戰的列表。

三,所謂與秦軍3次戰【不利】的戰敗原因分析。

四,劉邦的彭城慘敗,純屬大意【置酒高會】,而被項羽奇襲。

五,劉邦在滎陽,與項羽【大戰七十,小戰四十】之後,才逐漸被圍困。

六,劉邦在固陵與項羽交戰是互有勝負,但被司馬遷在本紀隱瞞,卻寫入其他人傳記。

七,白登山之戰是劉邦的一系列的勝利,被圍困只是個小插曲。
八,司馬遷刻意抹黑劉邦。

  • 高皇帝四十七歲亭長出身,三年滅秦,又四年擊敗項羽,後而稱帝,然後又數年時間消滅各路反叛諸侯,開炎漢四百年之基業

  • 高皇帝一生大小五十餘戰,與秦戰三次不利,彭城,固陵兩次敗給項羽,被項羽冒頓兩次圍困,還有三次攻城不克,其餘全勝

  • 高皇帝光在滎陽與項羽焦灼對峙一年有餘,就大戰七十,小戰四十,其戰爭之密集與酷烈,遠非曹操這種軍事蠢材可比

--------------------------------------------------------------------------------------------------------------------------------------------
一,曹操9次戰場逃命,4倍於2次逃命的劉邦。

曹操9次:

1,汴水之戰

三國志曹洪傳:太祖起義兵討董卓,至滎陽,為卓將徐榮所敗。太祖失馬,賊追甚急,洪下,以馬授太祖,太祖辭讓,洪曰:天下可無洪,不可無君。遂步從到汴水,水深不得渡,洪循水得船,與太祖俱濟,還奔譙。

2,譙沛兵亂

太平御覽曹操別傳:還譙、沛,士卒共叛,襲擊之。操得脫身亡走,竄平河亭長舍,稱曹濟南處士。

3,壽張之戰

魏書曰:太祖以賊恃勝而驕,欲設奇兵挑擊之於壽張。先與信出行戰地,後步軍未至,而卒與賊遇,遂接戰。信殊死戰,以救太祖,太祖僅得潰圍出,信遂沒,時年四十一。

4,濮陽之戰

三國志武帝紀:布出兵戰,先以騎犯青州兵。青州兵奔,太祖陳亂,馳突火出,墜馬,燒左手掌。司馬樓異扶太祖上馬,遂引去
獻帝春秋曰:及戰,軍敗。布騎得太祖而不知是,問曰:曹操何在?太祖曰:乘黃馬走者是也。布騎乃釋太祖而追黃馬者。門火猶盛,太祖突火而出

5,陳地之戰

三國志武帝紀:邈詣袁術請救,為其眾所殺,兗州平,遂東略陳地。
魏略曰:袁術部黨與太祖攻劫,太祖出,為寇所追,走入秦氏,伯南開門受之。寇問太祖所在,答云:我是也。遂害之

6,宛城之戰

三國志武帝紀:公與戰,軍敗,為流矢所中,長子昂、弟子安民遇害
魏書曰:公所乘馬名絕影,為流矢所中,傷頰及足,並中公右臂。
世語曰:昂不能騎,進馬於公,公故免,而昂遇害

7,赤壁之戰

山陽公載記曰:公船艦為備所燒,引軍從華容道步歸,遇泥濘,道不通,天又大風,悉使羸兵負草填之,騎乃得過。羸兵為人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眾。軍既得出,公大喜,諸將問之,公曰:劉備,吾儔也。但得計少晚;向使早放火,吾徒無類矣。備尋亦放火而無所及。

8,渭河之戰

三國志武帝紀:公自潼關北渡,未濟,超赴船急戰。校尉丁斐因放牛馬以餌賊,賊亂取牛馬,公乃得渡,循河為甬道而南。
三國志許褚傳:超將步騎萬餘人,來奔太祖軍,矢下如雨。褚白太祖,賊來多,今兵渡已盡,宜去,乃扶太祖上船。賊戰急,軍爭濟,船重欲沒。褚斬攀船者,左手舉馬鞍蔽太祖。船工為流矢所中死,褚右手並溯船,僅乃得渡。是日,微褚幾危
曹瞞傳曰:公將過河,前隊適渡,超等奄至,公猶坐胡床不起。張郃等見事急,共引公入船。河水急,比渡,流四五里,超等騎追射之,矢下如雨。諸將見軍敗,不知公所在,皆惶懼,至見,乃悲喜,或流涕。公大笑曰:今日幾為小賊所困乎!

9,漢中之戰

諸葛亮集曰:及至孟德,以其譎勝之力,舉數十萬之師,救張郃於陽平,勢窮慮悔,僅能自脫,辱其鋒銳之眾,遂喪漢中之地,深知神器不可妄獲,旋還未至,感毒而死
漢晉春秋曰:司馬宣王謂夏侯玄曰:春秋責大德重,昔武皇帝再入漢中,幾至大敗,君所知也。

想想曹操滎陽冒進,壽張奇兵,宛城大意,渭水避箭,要沒曹洪共馬,鮑信拚死,樓異扶馬,典韋送命,曹昂讓馬,伯南替身,許褚擋箭,丁斐放牛,再加上祖宗洪福,自己的運氣小名曹吉利,恐怕有幾條命都不夠用

劉邦2次:

1,彭城之戰

史記項羽本紀:楚軍大亂,壞散,而漢王乃得與數十騎遁去,欲過沛,收家室而西;楚亦使人追之沛,取漢王家:家皆亡,不與漢王相見。漢王道逢得孝惠、魯元,乃載行。楚騎追漢王,漢王急,推墮孝惠、魯元車下,滕公常下收載之。如是者三。曰:雖急不可以驅,柰何棄之?於是遂得脫

2,滎陽之戰

史記高祖本紀:將軍紀信乃乘王駕,詐為漢王,誑楚,楚皆呼萬歲,之城東觀,以故漢王得與數十騎出西門遁


二,劉邦一生大小五十餘戰列表。

起義伐秦14戰


1,胡陵-下方之戰(勝)


史記絳侯周勃世家:勃以中涓從攻胡陵,下方與。


2,第一次豐縣之戰(勝)


史記高祖本紀:秦泗川監平將兵圍豐,二日,出與戰,破之。

3,薛縣之戰(勝)


史記高祖本紀:泗州守壯敗於薛,走至戚,沛公左司馬得泗川守壯,殺之。


4,第二次豐縣之戰(平)


史記高祖本紀:沛公引兵攻豐,不能取。(平)


5,蕭西之戰(負)


史記高祖本紀:東陽甯君、沛公引兵西,與戰蕭西,不利。


6,碭縣之戰(勝)


史記高祖本紀:還收兵聚留,引兵攻碭,三日乃取碭。


7,下邑之戰(勝)


史記高祖本紀:因收碭兵,得五六千人。攻下邑,拔之。

8,第三次豐縣之戰(勝)


史記高祖本紀:沛公還,引兵攻豐。集解徐廣曰:表雲『拔之,雍齒奔魏』。


9,東阿之戰(勝)


史記高祖本紀:居數月,北攻亢父,救東阿,破秦軍。


10,城陽之戰(勝)


史記項羽本紀:使沛公、項羽別攻城陽,屠之。


11,濮陽之戰(勝)


史記高祖本紀:軍濮陽之東,與秦軍戰,破之。


12,雍丘之戰(勝)


史記高祖本紀:沛公與項羽西略地至雍丘之下,與秦軍戰,大破之,斬李由。

13,外黃之戰(平)


史記高祖本紀:還攻外黃,外黃未下。


14,第一次陳留之戰(平)


史記高祖本紀:沛公與項羽方攻陳留,聞項梁死,引兵與呂將軍俱東。


西進滅秦16戰


15,道碭-成陽之戰(勝)


史記高祖本紀:乃道碭至成陽,與杠里秦軍夾壁,破二軍。


16,成陽南之戰(勝)


史記高祖本紀:楚軍出兵擊王離,大破之。


史記曹相國世家:其後從攻東郡尉軍,破之成武南。擊王離軍成陽南,復攻之杠里,大破之。


17,昌邑之戰(負)


史記高祖本紀:沛公引兵西,遇彭越昌邑,因與俱攻秦軍,戰不利。


18,第二次陳留之戰(勝)


史記高祖本紀:食其說沛公襲陳留,得秦積粟。


19,開封城外之戰(勝)


史記樊酈滕灌列傳:復常奉車從擊趙賁軍開封。


史記曹相國世家:追北,西至開封,擊趙賁軍,破之,圍趙賁開封城中。


20,開封之戰(平)


史記高祖本紀:乃以酈食其為廣野君,酈商為將,將陳留兵,與偕攻開封,開封未拔。


21,曲遇東之戰(勝)


史記高祖本紀:西與秦將楊熊戰白馬,又戰曲遇東,大破之。


22,潁陽之戰(勝)


史記高祖本紀:南攻潁陽,屠之。


23,平陰之戰(勝)


史記高祖本紀:當是時,趙別將司馬昂方欲渡河入關,沛公乃北攻平陰,絕河津。


24,雒陽東之戰(負)


史記高祖本紀:南,戰雒陽東,軍不利。


25,犨東之戰(勝)


史記高祖本紀:還至陽城,收軍中馬騎,與南陽守齮戰犨東,破之。


26,宛城之戰(勝)


史記高祖本紀:圍宛城三匝......乃以宛守為殷侯,封陳恢千戶。


27,丹水之戰(勝)


史記高祖本紀:至丹水,高武侯鰓、襄侯王陵降西陵。


28,胡陽之戰(勝)


史記高祖本紀:還攻胡陽,遇番君別將梅鋗,與皆,降析、酈。


29,武關之戰(勝)


史記高祖本紀:沛公以為詐,乃用張良計,使酈生、陸賈往說秦將,啖以利,因襲攻武關,破之。


30,藍田之戰(3次大破,勝)


史記高祖本紀:又與秦軍戰於藍田南,益張疑兵旗幟,諸所過毋得掠鹵,秦人憙,秦軍解,因大破之。又戰其北,大破之。乘勝,遂破之。


楚漢13戰


31,陳倉之戰(勝)


史記高祖本紀:邯迎擊漢陳倉,雍兵敗,還走;止戰好畤,又復敗,走廢丘。漢王遂定雍地。


32,東略之戰(勝)


史記高祖本紀:二年,漢王東略地,塞王欣、翟王翳、河南王申陽皆降。


33,河內之戰(勝)


史記高祖本紀:三月,漢王從臨晉渡,魏王豹將兵從。下河內,虜殷王,置河內郡。


34,彭城之戰(負)


史記高祖本紀:漢王以故得劫五諸侯兵,遂入彭城。項羽聞之,乃引兵去齊,從魯出胡陵,至蕭,與漢大戰彭城靈壁東睢水上,大破漢軍,多殺士卒,睢水為之不流。


35,下黃之戰(勝)


史記樊酈滕灌列傳:王武、魏公申徒反,從擊破之,攻下黃,西收兵,軍於滎陽。


36,京索之戰(勝)


史記高祖本紀:漢王稍收士卒,與諸將及關中卒益出,是以兵大振滎陽,破楚京、索閑。


37,廢丘之戰(勝)


史記高祖本紀:引水灌廢丘,廢丘降,章邯自殺。


38,成皋之戰(勝)


史記高祖本紀:漢王引兵北,擊破終公,復軍成皋。


39,汜水之戰(勝)


史記高祖本紀:士卒半渡,漢擊之,大破楚軍,盡得楚國金玉貨賂。大司馬咎、長史欣皆自剄汜水上。


40,安陽之戰(勝)


史記傅靳蒯成列傳:(靳歙)從攻安陽以東,至棘蒲,下七縣。


41,朝歌-邯鄲之戰(勝)


史記傅靳蒯成列傳:(靳歙)從攻朝歌、邯鄲,及別擊破趙軍,降邯鄲郡六縣。


42,陽夏之戰(勝)


史記樊酈滕灌列傳:(樊噲)從高祖擊項籍,下陽夏,虜楚周將軍卒四千人。


43,固陵之戰(負)


史記高祖本紀:至固陵,不會。楚擊漢軍,大破之。


44,垓下之戰(勝)


史記高祖本紀:五年,高祖與諸侯兵共擊楚軍,與項羽決勝垓下。淮陰侯將三十萬自當之,孔將軍居左,費將軍居右,皇帝在後,絳侯、柴將軍在皇帝後。項羽之卒可十萬。淮陰先合,不利,卻。孔將軍、費將軍縱,楚兵不利,淮陰侯復乘之,大敗垓下。


掃平叛王11戰


45,燕地之戰(勝)


史記高祖本紀:十月,燕王臧荼反,攻下代地。高祖自將擊之,得燕王臧荼。


46,潁川郡之戰(勝)


史記高祖本紀:其秋,利幾反,高祖自將兵擊之,利幾走。


47,武泉-雲中之戰(勝)


史記樊酈滕灌列傳:(夏侯嬰)以太僕從擊代,至武泉、雲中,益食千戶。


48,代地之戰(勝)


史記絳侯周勃世家:(周勃)以將軍從高帝擊反韓王信於代,降下霍人。


49,晉陽之戰(勝)


史記絳侯周勃世家:(夏侯嬰)因從擊韓信軍胡騎晉陽旁,大破之。


50,平城之戰(平)


史記高祖本紀:會天寒,士卒墮指者什二三,遂至平城,匈奴圍我平城,七日而後罷去。


51,句注北之戰(勝)


史記絳侯周勃世家:(夏侯嬰)復以太僕從擊胡騎句注北,大破之。以太僕擊胡騎平城南,三陷陳,功為多,賜所奪邑五百戶。


52,第一次東垣之戰(勝)


史記高祖本紀:八年,高祖東擊韓王信餘反寇於東垣。


53,邯鄲之戰(勝)


史記高祖本紀:至邯鄲,上喜曰:豨不南據邯鄲而阻漳水,吾知其無能為也。」聞豨將皆故賈人也,上曰:吾知所以與之。乃多以金啗豨將,豨將多降者。十一年,高祖在邯鄲誅豨等未畢。


54,第二次東垣之戰(勝)


史記高祖本紀:豨將趙利守東垣,高祖攻之,城降。


55,蘄縣之戰(勝)


史記高祖本紀:秋七月,淮南王黥布反,高祖自往擊之。


史記黥布列傳:遂西,與上兵遇蘄西,會甀。布兵精甚,上乃壁庸城,望布軍置陳如項籍軍,上惡之。與布相望見,遙謂布曰:何苦而反?布曰:欲為帝耳。上怒罵之,遂大戰。布軍敗走,渡淮,數止戰,不利,與百餘人走江南。

--------------------------------------------------------------------------------------------------------------------------------------------

三,所謂與秦軍3次戰【不利】的戰敗原因分析


1,蕭西戰【不利】


史記高祖本紀:沛公怨雍齒與豐子弟叛之,聞東陽寧君、秦嘉立景駒為假王,在留,乃往從之,欲請兵以攻豐。是時秦將章邯從陳,別將司馬枿將兵北定楚地,屠相,至碭。東陽寧君、沛公引兵西,與戰蕭西,不利。還收兵聚留,引兵攻碭,三日乃取碭。因收碭兵,得五六千人。攻下邑,拔之。


史記曹相國世家:擊秦司馬枿軍碭東,破之,取碭、狐父、祁善置,又攻下邑以西。


史記絳侯周勃世家:擊秦軍碭東。還軍留及蕭。復攻碭,破之。下下邑,先登。賜爵五大夫。


史記樊酈滕灌列傳:(樊噲)與司馬枿戰碭東,卻敵,斬首十五級,賜爵國大夫。

  • 第一,在高祖本紀里這場不利,東陽寧君的名字在劉邦之前,說明主將輪不到劉邦。

第二,結合劉邦、曹參、周勃、樊噲傳四人的傳紀,即使劉邦在蕭西戰【不利】,也只是退回留縣休整,而司馬枿則退往碭縣東邊,不久劉邦又率曹參、周勃、樊噲等人在碭縣東面大破司馬枿,然後三天就攻下碭縣,再以周勃先登攻克下邑。


綜合來看,在蕭西的戰【不利】主將還是東陽寧君,隨後劉邦退回留縣,然後單獨出兵擊破司馬枿取得勝利,所謂的【不利】實在很難算作是劉邦真正的敗仗,因為劉邦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2,昌邑戰【不利】


史記高祖本紀:沛公引兵西,遇彭越昌邑,因與俱攻秦軍,戰不利。


史記魏豹彭越列傳:沛公之從碭北擊昌邑,彭越助之。昌邑未下,沛公引兵西。

  • 從彭越傳可以看出【戰不利】是指和彭越攻打昌邑,而沒有攻下,沒有攻下城池壓根就不屬於敗仗,用【戰不利】的原因可能只是攻打昌邑導致傷亡很大而已。

3,雒陽東【軍不利】


史記高祖本紀:趙別將司馬昂方欲渡河入關,沛公乃北攻平陰,絕河津。南,戰雒陽東,軍不利,從轘轅至陽城,收軍中馬騎。


史記樊酈滕灌列傳:(酈商)從沛公攻緱氏,絕河津,破秦軍洛陽東。


史記樊酈滕灌列傳:(夏侯嬰)因復常奉車從擊秦軍雒陽東,以兵車趣攻戰疾,賜爵封轉為滕公。

  • 在高祖本紀里在雒陽東是【軍不利】,而在酈商傳里卻是【破秦軍洛陽東】,即使在夏侯嬰傳里也是表功,考慮到史料的互補性,洛陽東之戰應該是劉邦雖然一度戰局不利,但最終還是擊破秦軍。

--------------------------------------------------------------------------------------------------------------------------------------------

四,劉邦的彭城慘敗,純屬大意【置酒高會】,而被項羽奇襲。


史記高祖本紀:漢王以故得劫五諸侯兵,遂入彭城。項羽聞之,乃引兵去齊,從魯出胡陵,至蕭,與漢大戰彭城靈壁東睢水上,大破漢軍,多殺士卒,睢水為之不流......六月,立為太子,大赦罪人。令太子守櫟陽,諸侯子在關中者皆集櫟陽為衛。引水灌廢丘,廢丘降,章邯自殺。更名廢丘為槐里。於是令祠官祀天地四方上帝山川,以時祀之。興關內卒乘塞。是時九江王布與龍且戰,不勝,與隨何間行歸漢。漢王稍收士卒,與諸將及關中卒益出,是以兵大振滎陽,破楚京、索間。


史記項羽本紀:四月,漢皆已入彭城,收其貨寶美人,日置酒高會。項王乃西從蕭,晨擊漢軍而東,至彭城,日中,大破漢軍。漢軍皆走,相隨入穀、泗水,殺漢卒十餘萬人。漢卒皆南走山,楚又追擊至靈壁東睢水上。漢軍卻,為楚所擠,多殺,漢卒十餘萬人皆入睢水,睢水為之不流。圍漢王三匝。於是大風從西北而起,折木髮屋,揚沙石,窈冥晝晦,逢迎楚軍。楚軍大亂,壞散,而漢王乃得與數十騎遁去,欲過沛,收家室而西;楚亦使人追之沛,取漢王家:家皆亡,不與漢王相見。漢王道逢得孝惠、魯元,乃載行。楚騎追漢王,漢王急,推墮孝惠、魯元車下,滕公常下收載之。如是者三。曰:雖急不可以驅,柰何棄之?於是遂得脫......是時呂后兄周呂侯為漢將兵居下邑,漢王間往從之,稍稍收其士卒。至滎陽,諸敗軍皆會,蕭何亦發關中老弱未傅悉詣滎陽,復大振。楚起於彭城,常乘勝逐北,與漢戰滎陽南京、索間,漢敗楚,楚以故不能過滎陽而西。


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漢王敗走,賀方將軍擊楚,追騎以故不得進,漢王顧謂賀:子留彭城,用執圭東擊羽,急絕其近壁。


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今陛下起豐沛,收卒三千人,以之徑往而卷蜀漢,定三秦,與項羽戰滎陽,爭成皋之口,大戰七十,小戰四十,使天下之民肝腦塗地,父子暴骨中野,不可勝數,哭泣之聲未絕,傷痍者未起,而欲比隆於成康之時,臣竊以為不侔也。

  • 結合各方史料可以看出,劉邦四月【得劫五諸侯兵】,打進彭城,然後放鬆警惕【日置酒高會】,結果被項羽【乃西從蕭,晨擊漢軍而東】而奇襲,導致漢軍敗退

根據項羽本紀,項羽到【日中】就【大破漢軍】,結果【殺漢卒十餘萬人】。當然,這種數字看看就行了,淞滬會戰中日雙方百萬大軍廝殺三個月,雙方總共傷亡三十餘萬;凡爾登絞肉機法德雙方廝殺十個月,雙方陣亡相加才三十萬。一戰二戰熱兵器槍林彈雨,飛機大炮廝殺數個月才陣亡十萬數十萬,所以冷兵器時代項羽在彭城到【日中】就【殺漢卒十餘萬人】直接可以當笑話看了。

劉邦的損失到底如何呢?


劉邦的立馬就讓賀方【將軍擊楚,追騎以故不得進】,阻止了楚軍。隨後【引水灌廢丘,廢丘降,章邯自殺】,消滅了章邯。接著劉邦【稍收士卒】,再加上【蕭何亦發關中老弱未傅悉詣滎陽】,於是就在京索大敗楚軍。隨後楚漢之間爆發了兩年多的成皋鏖戰,其中【大戰七十,小戰四十】,其戰事之密集,程度之酷烈豈是彭城可比?


從劉邦四月兵退彭城到六月消滅章邯,直到在京索擊破楚軍,之間隔了兩個月而已。與其後的成皋大小百餘戰相比,劉邦在彭城只是局部失利,其嫡系一百四十多個列侯一個沒有損失,因此彭城之戰劉邦的損失並不大。

--------------------------------------------------------------------------------------------------------------------------------------------

五,劉邦在滎陽,與項羽【大戰七十,小戰四十】之後,才逐漸被圍困。


史記高祖本紀:與項羽相距歲餘。項羽數侵奪漢甬道,漢軍乏食,遂圍漢王。漢王請和,割滎陽以西者為漢。項王不聽。漢王患之,乃用陳平之計......漢軍絕食,乃夜出女子東門二千餘人,被甲,楚因四面擊之。將軍紀信乃乘王駕,詐為漢王,誑楚,楚皆呼萬歲,之城東觀,以故漢王得與數十騎出西門遁。令御史大夫周苛、魏豹、樅公守滎陽。諸將卒不能從者,盡在城中。周苛、樅公相謂曰:反國之王,難與守城。因殺魏豹。漢王之出滎陽入關,收兵欲復東。袁生說漢王曰:漢與楚相距滎陽數歲,漢常困......漢王從其計,出軍宛葉間,與黥布行收兵。項羽聞漢王在宛,果引兵南。漢王堅壁不與戰。是時彭越渡睢水,與項聲、薛公戰下邳,彭越大破楚軍。項羽乃引兵東擊彭越。漢王亦引兵北軍成皋。項羽已破走彭越,聞漢王復軍成皋,乃復引兵西,拔滎陽,誅周苛、樅公,而虜韓王信,遂圍成皋。漢王跳,獨與滕公共車出成皋玉門,北渡河,馳宿修武。自稱使者,晨馳入張耳、韓信壁,而奪之軍


史記淮陰侯列傳:六月,漢王出成皋,東渡河,獨與滕公俱,從張耳軍修武。至,宿傳舍。晨自稱漢使,馳入趙壁張耳、韓信未起即其卧內上奪其印符,以麾召諸將,易置之。信、耳起,乃知漢王來,大驚。漢王奪兩人軍,即令張耳備守趙地。拜韓信為相國,收趙兵未發者擊齊。


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今陛下起豐沛,收卒三千人,以之徑往而卷蜀漢,定三秦,與項羽戰滎陽,爭成皋之口,大戰七十,小戰四十,使天下之民肝腦塗地,父子暴骨中野,不可勝數,哭泣之聲未絕,傷痍者未起,而欲比隆於成康之時,臣竊以為不侔也。


史記秦楚之際月表:漢三年五月,楚圍(漢)王滎陽。漢三年七月,王出滎陽,八月,周苛、樅公殺魏豹。


史記酈生陸賈列傳:漢三年秋項羽擊漢,拔滎陽,漢兵遁保鞏、洛。

  • 漢三年的時候,劉邦在滎陽與【項羽相距歲餘】,歷經【大戰七十,小戰四十】,才逐漸被【項羽數侵奪漢甬道】,從而導致【漢軍乏食。劉邦依靠紀信的犧牲進行了突圍,雖然比較狼狽,但也算成功了。其後,項羽在【漢三年秋】才【擊漢,拔滎陽】。

但司馬遷在劉邦突圍的時間上出現了嚴重的矛盾,史記秦楚之際月表記載【漢三年七月,王出滎陽】,而史記淮陰侯列傳卻記載【六月,漢王出成皋,東渡河】,就跑到韓信營地里來奪軍了。

此外司馬遷對劉邦奪軍的記載實在太假。


劉邦自【自稱使者】後,結果韓信的營衛沒有任何防備,於是劉邦就直接衝進韓信的營地,韓信莫非連周亞夫【天子先驅至,不得入】都做不到嗎?這【自稱使者】要是萬一是刺客怎麼辦?


等到劉邦衝進營地以後,韓信等人【未起】,結果劉邦【即其卧內上奪其印符】。我的天,一個不知名的使者直接衝進大將的卧室,而那韓信軍隊的防範意識也太差了。


更可怕的是韓信還沒起床,這個使者卻在韓信大帳里翻廂倒櫃找兵符,韓信的衛兵居然會熟視無睹?這【自稱使者】真要刺殺韓信估計就要得手了。


這些事情可能發生在大軍事家韓信身上嗎?


其實很簡單,實際上不是劉邦【奪韓信軍】,只是劉邦和韓信之間一次普通的兵權交接而已。司馬遷採納各種流傳下來的故事,並將它小說話而已,要不然如史記所記載,韓信的前後表現就成了笑話。


而在【八月,周苛、樅公殺魏豹】之後,項羽才攻克滎陽,如果劉邦是在六月【奪韓信軍】的話,說明劉邦當時的情況並非危險。司馬遷這樣記載矛盾,渲染劉邦突圍並奪韓信軍,無非是告訴讀者,劉邦慘到窮途末路,只有靠搶韓信的兵才能夠得以捲土重來,從而達到抹黑劉邦的目的。

--------------------------------------------------------------------------------------------------------------------------------------------

六,劉邦在固陵與項羽交戰是互有勝負,但被司馬遷在本紀隱瞞,卻寫入其他人傳記。


史記高祖本紀:項羽解而東歸。漢王欲引而西歸,用留侯、陳平計,乃進兵追項羽,至陽夏南止軍,與齊王信、建成侯彭越期會而擊楚軍。至固陵,不會。楚擊漢軍,大破之。漢王復入壁,深塹而守之


史記項羽本紀:至固陵,而信、越之兵不會。楚擊漢軍,大破之。漢王復入壁,深塹而自守


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丁義)以卒從起留,以騎將入漢,定三秦,破籍軍滎陽,為郎騎將,鍾離昧固陵,侯,六百七十戶。


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靈常)以荊令尹漢王五年初從,擊鍾離眛及陳公利幾,破之,徙為漢大夫,從至陳,取韓信,還為中尉,從擊布,功侯,二千戶。


史記樊酈滕灌列傳:(樊噲)從高祖擊項籍,下陽夏,虜楚周將軍卒四千人。圍項籍於陳,大破之


史記樊酈滕灌列傳:(灌嬰)與漢王會頤鄉。從擊項籍軍於陳下,破之,所將卒斬樓煩將二人,虜騎將八人。賜益食邑二千五百戶。

  • 按照高祖本紀的記載,鴻溝和議之後,劉邦繼續追擊項羽,由於【信、越之兵不會】,導致漢軍在固陵被【大破之】,劉邦只能【復入壁,深塹而守之】,但這並非全部,司馬遷隱瞞了部分真相

結合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的記載可以看出,劉邦部將丁義【破鍾離昧軍固陵】,靈常也【擊鐘離眛及陳公利幾,破之】。而靈常本是楚將,在【以荊令尹漢王五年初從】,固陵之戰正好發生在漢五年的第一個月(楚漢時期以十月為歲首),可見靈常恰恰是在固陵之戰時投降劉邦的,而楚軍大將為何會向戰敗的漢軍投降呢?


所以固陵之戰是楚漢雙方互有勝負而已,而司馬遷在高祖本紀里只記載劉邦的敗仗,把勝仗隱瞞了。固陵之戰後,劉邦就主動出擊,先【圍項籍於陳,大破之】,然後直到垓下之戰消滅項羽。


可見固陵之戰不過是劉邦消滅項羽的前哨戰而已,即使劉邦短暫失利,都能【深塹而守之】並且反擊,擊破鍾離昧,迫降楚將靈常,算是劉邦反敗為勝。

--------------------------------------------------------------------------------------------------------------------------------------------

七,白登山之戰是劉邦的一系列的勝利,被圍困只是個小插曲。


史記匈奴列傳:冒頓復問左右,左右皆怒曰:東胡無道,乃求閼氏!請擊之。冒頓曰:柰何與人鄰國愛一女子乎。遂取所愛閼氏予東胡......高帝自將兵往擊之。會冬大寒雨雪,卒之墮指者十二三,於是冒頓詳敗走,誘漢兵。漢兵逐擊冒頓,冒頓匿其精兵,見其羸弱,於是漢悉兵,多步兵,三十二萬,北逐之。高帝先至平城,步兵未盡到,冒頓縱精兵四十萬騎圍高帝於白登,七日,漢兵中外不得相救餉......高帝乃使使間厚遺閼氏,閼氏乃謂冒頓曰:兩主不相困。今得漢地,而單于終非能居之也。且漢王亦有神,單于察之。冒頓與韓王信之將王黃、趙利期,而黃、利兵又不來,疑其與漢有謀,亦取閼氏之言,乃解圍之一角。於是高帝令士皆持滿傅矢外鄉,從解角直出,竟與大軍合,而冒頓遂引兵而去。


史記韓信盧綰列傳:其與白土人曼丘臣、王黃等立趙苗裔趙利為王,復收信敗散兵,而與信及冒頓謀攻漢。匈奴仗左右賢王將萬餘騎與王黃等屯廣武以南,至晉陽,與漢兵戰,漢大破之,追至於離石,破之。匈奴復聚兵樓煩西北,漢令車騎擊破匈奴。匈奴常敗走,漢乘勝追北,聞冒頓居代谷,高皇帝居晉陽,使人視冒頓,還報曰「可擊」。上遂至平城。上出白登,匈奴騎圍上,上乃使人厚遺閼氏。閼氏乃說冒頓曰:今得漢地,猶不能居;且兩主不相戹。居七日,胡騎稍引去。時天大霧,漢使人往來,胡不覺。護軍中尉陳平言上曰:胡者全兵,請令彊弩傅兩矢外鄉,徐行出圍。入平城,漢救兵亦到,胡騎遂解去。漢亦罷兵歸。


史記樊酈滕灌列傳:(夏侯嬰)因從擊韓信軍胡騎晉陽旁,大破之。追北至平城,為胡所圍,七日不得通。高帝使使厚遺閼氏,冒頓開圍一角。高帝出欲馳,嬰固徐行,弩皆持滿外向,卒得脫。益食嬰細陽千戶。復以太僕從擊胡騎句注北,大破之。以太僕擊胡騎平城南,三陷陳,功為多,賜所奪邑五百戶。

  • 史記韓信盧綰列傳記載劉邦率領漢軍與匈奴交戰,先在晉陽【大破之】,追到離石又【破之】,當然匈奴存在誘敵的意圖。然後劉邦在斥候偵查認為【可擊】的情況下追擊冒頓至平城,結果估計劉邦率領騎兵追擊匈奴騎兵【先至平城】而【步兵未盡到】,於是被冒頓的大股騎兵包圍在白登山上,差不多七天。

按照史記匈奴傳的記載,劉邦派間諜賄賂冒頓的閼氏,才得以突圍而出,但這原因想想也搞笑。要知道冒頓當初可是弒父淫母,又【遂取所愛閼氏予東胡】的人,豈會因為閼氏的一通枕邊風【今得漢地,猶不能居】的搞笑理由而放過劉邦?


最神奇的是劉邦在萬軍圍困之中,還能夠派人去找冒頓的女人。要知道冒頓和劉邦可是第一次交手,冒頓是哪個劉邦都不一定知道,居然能認出躲藏在隊伍後方的冒頓的女人。而漢軍使者也不怕出營剛露頭就被匈奴射成馬蜂窩了?


好吧,就算漢軍使者安全到達匈奴營地,那冒頓也應該在第一時間知道,哪能從眼皮子底下溜過直接去見閼氏?好吧,就算使者躲過冒頓見到了閼氏,那【厚遺閼氏】的金銀珠寶在劉邦輕軍冒進的情況下是怎麼捎上的?


韓信盧綰列傳記載到【漢救兵亦到,胡騎遂解去】,可見劉邦先前【步兵未盡到】的大部隊終於到了,所謂閼氏的枕邊風是順水推舟還是司馬遷採集民間傳說寫的,那就不得而知了。劉邦解圍後,與匈奴還有戰鬥,在夏侯嬰傳里【復以太僕從擊胡騎句注北,大破之】,也就是說在冒頓退軍後,夏侯嬰跟著劉邦在句注北還追著冒頓一頓吊打。


結合史料來看,就是劉邦在晉陽、離石連續擊破匈奴,然後率領騎兵冒進在白登山被包圍七天,解圍後又在句注北大破匈奴,因此白登山之圍只是劉邦這一連串輝煌勝利的小插曲而已。


八,司馬遷刻意抹黑劉邦。

  • 一般正史帝紀尤其是開國君主,史官在其中完全會專美,狼狽的地方多少會掩飾一下,而司馬遷直接在本朝高祖本紀里寫【漢王得與數十騎出西門遁】,史官誰會在本朝開國帝王本紀里對帝王本人用【遁】字

後漢書蔡邕傳就記載【允曰:昔武帝不殺司馬遷,使作謗書,流於後世】,可見司馬遷受到宮刑,心懷憤怒,寫史記毀謗諸漢帝。


劉邦一生可考據的有大小五十餘戰,三年平秦,四年滅楚,是歷代奪取天下時間最短的,【自開關以來,其興立功勛,未有若漢祖之易也】,石勒就說過【朕若逢高皇,當北面而事之,與韓彭競鞭而爭先耳。若遇光武,當並驅於中原,未知鹿死誰手】,至於【曹孟德、司馬仲達父子,欺他孤兒寡婦,狐媚以取天下也】,因此劉邦的軍事才能在楚漢時期完全堪稱前三的名將


我一直以為關公戰秦瓊是個段子,相聲里才會討論的事情,沒想到還真有這麼多人煞有介事。


這問題有毒


個人意見:光比軍事才能高祖比不過曹操,人家畢竟行伍出身,也算久經戰陣。反觀高祖,說好聽點是個國家小公務員,說難聽點就是個無賴啊!真要拿刀砍砍殺殺的估計早溜了。
但張良+蕭何+韓信+等等,這個組團秒殺曹操應該無異議吧。
曹操的軍事才能在中國歷史上是能排上號的,前十或者前十五或者其它另說。但漢高祖劉邦識人用人的才能,堪稱古往今來第一人啊!第一人啊!這是屬於天生自帶的開掛屬性。
和你單挑搞不贏你,組團打架分分鐘滅你。這就是高祖的本事!


看你怎麼定義軍事才能了,要是說整個大的戰略眼光,劉邦和曹操還有的比,但要是實打實的論指揮軍隊打實仗,那根本沒什麼討論的,曹操完爆劉邦。
劉邦麾下有軍事天才韓信,項羽手下有誰?曹操手下有誰?說白了人家兩個都是打實戰的。

直接看軍事最高峰——光說以少勝多,人家兩個人一個打過巨鹿之戰,彭城之戰(順便把你高祖打的跑路了),一個打的兗州之戰,官渡之戰(三大以少勝多戰役之一),你高祖打過什麼?倒是韓信打過不少,這功勞也算你高祖的?
曹操把外族烏桓打的不要不要的,你高祖呢?
沒有韓信,你高祖真的啥也不是;但反觀曹操,說白了,曹操用人實在不行,曹操打敗仗的情況大部分都是被內部人出賣了。
所以僅就軍事才能,曹操真的完爆劉邦。
——人家至少有可以彪炳史冊的官渡之戰,是吧?
當然,赤壁之戰曹操是敗了,但你不能說一個得了奧斯卡的人演了一部爛片就否定他的演藝才能吧?那劉邦呢?劉邦的代表戰是什麼?


- - 為什麼討論的人這麼多
我覺得這個問題毫無爭議,不知道劉邦的軍事能力哪裡趕得上曹操一點半點了。。
劉邦識人、魅力強,但我不知道能從哪裡看出劉邦的軍事能力。
曹操一輩子都在東征西討。
我覺得拿劉邦跟孫權比軍事能力都比不過。


這種問題么,由於史料記載的不清楚,比如劉邦往往都是攻某地,破某人,具體怎麼打的,誰謀劃的很難了解。但曹操的記載就比劉邦詳細多了,比如攻二袁,打馬超,曹操都在這些戰役中提出了哪些想法。但是按照時人的評價,可以得出是曹操更強。劉邦是善將將,而曹操則是該韓白之奇策。可以說劉邦是個好的董事長,曹操身兼董事長ceo兩方面。


曹操連個劉備都沒幹得過,怎麼和劉邦PK?

差距太大


曹操可是世家子弟,基本盤好劉邦太多。帝王里也就朱八八比劉邦還慘。劉邦用人方面千古一帝。


曹老闆


推薦閱讀:

如果少年時代的唐玄宗李隆基和少年時代的曹操一起穿越到漢武帝時代會怎麼樣?
為什麼曹操厭惡楊修?
「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之意?
曹操的謀士中,誰最有才幹、最牛逼?
自古有仁者無敵之說,那又何以解釋曹操和劉備的勝敗歸宿呢?

TAG:三國 | 曹操 | 漢高祖劉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