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梅艷芳的演技?
如題
她曾是香港片酬最高的女星,以及囊括中港台三地影后殊榮,我們要談的是透過一個成功藝人的電影,看女性角色在香港電影中的變化。她以其特殊的地位與形象,改寫了二十年來香港電影中的女性故事,並側面反映出香港八九十年代的女性地位轉變。在香港電影的男性世界中,她演出了多樣化的女性形象。環顧中港台三地,過去二十年沒有一個電影女星像她一般成功地跨越電影類型,跨越性別界限。
梅艷芳的文藝片 一種性別傳統
梅艷芳在《胭脂扣》中的如花一角,活脫是一種最傳統的女性;她柔弱、痴情、含羞,她是一個可被消費的妓女。這種女性,楚楚可憐、惹人憐愛、命途坎坷,是男性凝視 ( male gaze ) 下的典型女性。
然而,在關錦鵬的鏡頭下,如花這個角色又並不那麼平面。如花一出場就是一身男裝,跟十二少作「男對男」的眉來眼去,這一方面可解讀為關錦鵬作為同志導演所埋下的一種曖昧的性取向想像,另外也可看成是如花這個角色的性別特質多面性。在這個愛情故事中,雖說如花是弱質妓女,但她在整個故事中的主導性卻很明顯:十二少離家出走,她以其人脈關係幫他找工作;她建議殉情,並在自殺過程中表現得無懼勇敢;最後,她毅然拋下信物,彷佛要再世為人,而十二少卻反而庸碌潦倒。電影展現了女性比男性更堅韌主動的一面——雖然這種堅韌仍只限於在愛情範疇,這種悲壯的女性角色當可與阮玲玉在《神女》中的苦命妓女媲美。
梅艷芳在不少文藝片中都演出了駕馭男性的堅韌性與主導性。《川島芳子》中的她,有橫蠻、愛權、強勢的特質,她要嫖男人 ( 片中的劉德華 ) 的一幕是香港電影中少有的性別場面;《慌心假期》的她,為救好友不惜以身犯險,甩掉丈夫一人上路。她一方面扭轉了香港電影多以男性為中心的傾向,也演出了不一樣的女性特質。
她的喜劇片 一種性別反抗
喜劇在香港從來是最重要的電影類型之一。過去二十年,由殭屍片、諧趣功夫片、追女仔系列、周星馳到新近的鄭中基,喜劇都是香港電影的一大支柱。從性別研究的角度去看,喜劇其實是一個重要的性別場域,因為,充斥在我們社會中的笑話,常常是所謂的有味笑話,而女性則是這種笑話的慾望客體 ( sex object ),是被佔便宜的對象。
女性在喜劇中的角色,被擠在邊緣化的位置:八十年代流行一時的追女仔系列,把一個個本應是「美貌與智慧並重」的港姐描繪成胸大無腦的低智商動物,以極度意淫的鏡頭瀏覽她們的身體,這已被認定是性別平權運動的一種災難,當年的李美鳳、李嘉欣、利智等女星一一在王晶的電影中被男性玩弄與窺視。周星馳的喜劇有兩種女性,一種是跟他一起爛撻撻地搞笑的,以吳君如為代表,另一種是他的性幻想對象,以張敏為代表。兩種女性在片中的地位都非常低。
喜劇中的梅艷芳卻跟上述女星相當不同。首先,因為她不是靚女,所以反而倖免被「博懵」;另外,她的阿姐氣度也令其喜劇角色與別不同。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審死官》,在這部九十年代的香港喜劇代表作中,梅艷芳的角色有兩點突破:一、她跟周星馳一起搞笑,而不須像吳君如般表現爛撻撻;二、電影把她塑造成武功高強的夫人,電影的序幕就由她施展輕功來拯救周星馳。電影甚至為了突出「大女人、小男人」的對比,故意拉開兩人的身高差距,而令梅艷芳看來比周星馳高一截。在周星馳的眾多電影中,幾乎找不到其他女角像《審死官》的梅艷芳般與周星馳平起平坐。
她的英雄片 一種性別逆轉
這裏說的英雄片泛指以黑社會及警賊相爭為題材的電影。八十年代,英雄片冒起,在那個男性世界中,女性的弱勢地位被確立;她們戲分不重,出場時表現礙手礙腳、等待被英雄救援即可;更甚者,她們在正邪相爭中被奸被殺也很平常。九十年代的「古惑仔系列」把黑幫類型市井化,但女性擔當的角色基本不變,看黎姿在《古惑仔》中的命運便可見一斑。無論是黑幫或警隊,其實都是典型的男性世界縮影,其中的槍來刀往、義薄雲天、報仇儆惡,都是男性的專利,女性角色自然被排除在外。
因此,在這種類型電影中,女性角色的變異甚有意義。在過去二十年的香港,演過女俠的女星除了楊紫瓊,就數梅艷芳。《英雄本色III夕陽之歌》是一部大膽地逆轉性別角色的英雄片,電影從片名 ( 用的是梅艷芳的歌名 )、海報 ( 梅艷芳占的位置比周潤發更大更重要 ) 到劇情 ( 以梅艷芳為主線 ),竟全是以女性主導。梅艷方的角色名叫「周英傑」,已有巾幗英雄之意;電影中的周潤發與梁家輝是無名小卒,而梅艷芳則是幫會中位高權重的人物,從頭到尾,她一直忠肝義膽、有勇有謀、洞悉形勢,電影中真正的英雄根本是梅艷芳。這個角色,幾乎是香港黑幫電影史上最重要的女性。
我們不難發現,由梅艷芳擔演的類似電影都有較強的女性角色,另一個例子是《給爸爸的信》。電影這樣處理兩男一女的關係:在梅艷芳與劉松仁的關係中,女性是更強的、撇脫的一人;在梅艷芳與李連杰的關係中,前者更在後者危難時從天而降施以援手。梅艷芳以她在娛樂圈的地位與形象,逆轉了不少電影中的性別分工與角色塑造。
沒有梅艷芳的梅艷芳 有趣的性別書寫
梅艷芳生前本來要演《十面埋伏》中飛刀門的大師姐一角,雖然她後來演不成,但我們從這電影還是看到非常有趣的性別書寫。
電影有這一場戲:劉德華面對變了心的章子怡,他把她壓在地上想要強暴她,然後,一把飛刀刺進劉的背脊,飛刀門大師姐在後面氣定神閑說了一句:「女人不想做的事,不要勉強她。」這場戲,大概是華語電影史上獨一無二的強暴戲。一般電影中的女人被強暴時,結果通常有兩種:一是施暴者得逞,二是由英雄救美。《十面埋伏》讓一地位超然的女性制止一次強暴,並說出一句警語,是為非常例外的處理方法。而這個女角,強藝謀一直堅持要由梅艷芳擔演,就算她去世了也不易角,只以一個用大帽子掩著臉的演員代替。再回顧張藝謀的作品,他常常強調女性的情慾自主 ( 如《紅高梁》) 與女性主權 ( 如《秋菊打官司》),可見由梅艷芳演大師姐是有用意的性別書寫。
梅艷芳從影二十年,於文藝片、喜劇片、英雄動作片中游刃有餘,其跨度是八九十年代女星之冠。她演過的角色,展示了八九十年代香港電影中的女性形象的傳統與變異,側面反映出在經濟起飛的二十年中香港女性的地位提升,打破了不少刻板印象。因為有梅艷芳,我們知道一級女星可以不賣樣不賣身材;因為梅艷芳,我們知道一個女人就是在黑幫與警隊都可以比男人強。梅艷芳為性別研究與文化批評提供了一片處女地,其意義與價值,有待研究者開發。我是因為川島芳子這部電影入坑的,梅艷芳在這部電影里個人覺得演技爆炸,畢竟演技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東西,我不是專業我只能說說自己的看法
出塵脫俗的前國公主雲飛(新仙鶴神針)
膽小怕事的超市老闆伊玲(紅番區)
武功高強的狀師夫人宋氏(審死官)
性感強勢的多金富婆朱迪(龍過雞年)
鐵骨錚錚的蒙面飛俠東東(東方三俠)
自私自利的可悲舞女曼璐(半生緣)
功成名就的歌壇巨星艷梅(金枝玉葉2)
還有正義感爆棚的方督察(赤子威龍),
還有黑道大姐大周英傑(英雄本色3)…………不論是正面角色,還是反面角色,梅艷芳總能演得深入人心,看她的電影時,會讓我忘記她是個歌手
以上是我個人看法,現在貼一下業內的認可吧
電影獎項
- ? 2003 第8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女主角獎 男人四十 (提名)
- ? 2002 第39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男人四十 (提名)
- ? 2002 第2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男人四十 (提名)
- ? 2002 第2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女主角獎 男人四十 (獲獎)
- ? 2002 第6屆中國長春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55] 男人四十 (獲獎)
- ? 2002 第7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女主角獎 慌心假期 (提名)
- ? 2001 第3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慌心假期 (提名)
- ? 1998 第3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女配角獎 半生緣 (獲獎)
- ? 1998 第1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獎半生緣 (獲獎)
- ? 1996 第1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紅番區 (提名)
- ? 1993 第1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審死官 (提名)
- ? 1992 第1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何日君再來 (提名)
- ? 1991 第2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何日君再來 (提名)
- ? 1989 第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胭脂扣 (獲獎)
- ? 1989 台灣金龍獎最佳女主角 胭脂扣 (獲獎)
- ? 1989 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 胭脂扣 (獲獎)
- ? 1987 第2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胭脂扣 (獲獎)
- ? 1985 第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獎[56] 緣分 (獲獎)
- 總而言之她是一個天生的演員,歌手
阿梅的演技沒的話說,初入影壇,<緣分>即拿下金像獎最佳女配。87年<胭脂扣>橫掃香港金像、台灣金馬以及金龍獎、亞太影展,一躍成為四料影后。<半生緣>中對曼璐角色的準確拿捏使其再度榮膺金像獎,後期返樸歸真,在<男人四十>中飾演的家庭主婦,平淡細膩的內心刻畫使其摘奪長春電影節影后桂冠。
梅艷芳的電影作品正如她的演唱,是百變和多樣的,她既可以是風塵多情、憂鬱婉轉的如花(<胭脂扣>),也可以是正義凜然、悲憫溫柔的"女飛俠"(<東方三俠>、<現代豪俠傳>)、有仙風道骨的"白雲飛"(<新仙鶴神針>),還可以是昏庸好色的齊宣王(<鍾無艷>)、飽受爭議的川島芳子,等等等等。
梅艷芳飾演的角色跨度非常大,她在文藝片、喜劇片、武俠動作片上都有非常驚艷的表演,這也與她的性格有關,梅艷芳本身身上就但有些俠氣與霸氣的,但又不失女人的溫柔與多情,所以她能將不同角色的不同性格、情懷拿捏的恰到好處,可以說是實力派影后實至名歸。
梅艷芳的演技還用質疑嗎,82年7月18歲新秀歌唱冠軍出道的梅艷芳,84年就憑喜劇電影《緣分》拿到了金像獎最佳電影配角,85年和許冠文,許冠英合作主演的神探朱古力可以說啟發了她的喜劇天分,86年拍攝《胭脂扣》,87年拿到金馬獎影后,之後又憑這部電影拿到金像獎,金龍獎,亞太影展影后,90年代初雖然沒有拿到重要的電影獎項,但是《何日君再來》提名了各大電影節獎項,也提名了國際A類電影節東京電影節提名,足以證明她的演技,97年半生緣拿到金像獎和金紫荊最佳女配角,02年《男人四十》提名兩岸三地各大影后,最後得到華語電影節影后和長春電影節影后。合作過的周星馳說她是百年難得一見的演繹天才,許鞍華導演說梅艷芳演戲,只要跟她說抽象的東西,她自己就可以演出來,關錦鵬也說梅艷芳成就了胭脂扣這部電影。
非常好!
梅是個天才的演員,真的是天才,沒有過科班培訓,周星馳說過百年難得一見的演藝天才
只放一張圖。
服裝造型不說了,單是搭配這服裝造型的表情、站姿、神態,讓你一眼就覺得,這就是三十年代的女人該有的樣子。
『當年,梅艷芳一站在台上,她已經徹底跟以前的世界說再見。』筆名梁款的香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吳俊雄在香港電台節目《不死傳奇》中這樣評價梅艷芳。如果說,梅艷芳以她百變形象與多元曲風重新定義了Cantopop,甚至創造出一種前無古人的華人女性形象,那麼在電影方面又如何?都怪舞台上的她太成功,以致電影中的她被忽視了。
電影中的梅艷芳真的那麼不值一提?就算不提她曾是兩岸三地的影后,不提她得過三座香港電影金像獎,不提她曾是香港片酬最高的女星,我們也可以從她的電影看到女性女性角色在香港電影的變化舞台上,她是百變的,電影中她也是戲路縱橫:《胭脂扣》(1988)《半生緣》(1997)及《男人四十》(2002)等文藝片中的她憂鬱哀怨,演活苦命女子;《審死官》(1992)《鍾無艷》(2001)及《醉拳2》(1994)等喜劇中的她幽默搞笑,是香港少有的女笑匠,《英雄本色3夕陽之歌》(1989)《亂世兒女》(1990)及《東方三俠》(1993)中的她豪氣干雲,是女俠的代言人。
在香港電影的男性世界中,梅艷芳突破女性形象,過去三四十年的華語電影,沒有一個女演員像她一樣成功跨越電影類型,跨越性別界限。而這種跨越,又跟她在樂壇上的突破,以及她幕後的人生有微妙關係。究竟,她的百變歌后與獨立女性的身份與形象,如何影響她的電影事業?
梅艷芳初登銀幕,電影就利用她的歌星形象:她在《歌舞昇平》(1985)《偶然》(1986)及《歡樂叮噹》(1986)中都演歌星,其中又以偶然一片最特別,片中她是孤女,父母雙亡,她獨自一人從大陸來香港生活,更曾在荔園表演,造就了她堅強獨立的性格,這個人物既借用她的歌星形象,也取材於她的真實人生,類似的例子,在她的電影生涯中多次出現,這些角色斗豐富了香港電影的女性形象。
文藝片中的梅艷芳:有故事的女人
梅艷芳的代表作毫無疑問是《胭脂扣》,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電影最初公布選角時,卻有人質疑,當時已經唱過〔壞女孩〕〔妖女〕的她被認為太西化,難以勝任一個三十年代穿旗袍的妓女角色,結果,《胭脂扣》令人跌破眼鏡,票房報捷之餘她的旗袍造型於凄怨眼神都令如花一角色活現屏幕,她演技出色是事實,但舞台上的她跟如花一角卻未必是南轅北轍。
拍《胭脂扣》之前,雖然梅艷芳的舞台形象以西化豪放著稱但她卻有一種早來的滄桑感,她的聲音低沉而有磁性,初出道即唱出〔心債〕〔赤的疑惑〕的憂鬱,二十一歲更唱出了似水流年的歷盡滄桑,她的幽怨早熟,其實暗暗為她的電影角色出鋪路,雖然十八歲出道,十九歲就拍電影,但她沒演過青春玉女,而並非標準美女的她也無緣演『花瓶』,一開始,觀眾就從她的身世(五歲開始在荔園賣唱)與她臉上的早熟(被認為完全不像十八歲)得知,梅艷芳不是無知少女,而是個有故事的女人,當時傳媒也用『跑慣碼頭』去形容她。中午,她遇到《胭脂扣》的如花並以她的特質豐富了這個角色。
表面上,如花是一個傳統女性,她柔弱,她痴情,含羞,更甚者,她是一個可被消費的妓女。這種女性,楚楚可憐,命途坎坷,本來是男性凝視下的花瓶。然而,這個角色絕不平面。如花以一身男裝出場,跟十二少作『男男』的眉來眼去,這既是一種曖昧的同志想像,同時也暗示她的剛烈一面。如花雖是弱質妓女,但她在整個故事中的主導性很強,十二少離家出走,她用其人派關係幫他找工作,她建議殉情,並在自殺過程中表現的無懼勇敢,最後,她毅然拋下信物,決定在世為人,而十二少卻窮困潦倒。如花雖是幽怨,但又不欠剛強。多年後,關錦鵬談到他當時如何刻畫如花一角色時表示:了解到梅艷芳的硬朗性情後,他決定不把如花刻畫成千嬌百媚的妓女,反而強調她的主動與執著。
梅艷芳在不少文藝片中都有駕馭男性的一面。《川島芳子》(1990)中的她橫蠻,愛權,強勢,她要嫖男人(片中的劉德華)的一幕是香港電影中少有的性別逆轉情節,《荒心假期》(2001)中的她,為救好友不惜以身返險,在異鄉甩掉丈夫一人上路,她扭轉了香港電影多以男性為中心傾向,也演出了不一樣的女性特質。
喜劇中的梅艷芳:不被意****
早期的梅艷芳多演喜劇,例如《青春差館》(1985)《壞女孩》(1986)及《一屋兩妻》(1987)都是賣座作品。她才出道兩年,就憑愛情喜劇《緣分》(1984)得到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她的喜劇演出跟她的音樂事業不無關係。許冠文提到當年找她演的《神探朱古力》(1986)是因為看到她在台上唱輕鬆快歌時樣子很有喜感。事實上,她一出道就唱IQ博士,在1983年宣傳唱片《飛躍舞台》時,她在音樂特輯《三色梅艷芳》中一人分飾多角,其中包括『吱吱渣渣』的女生及口是心非的**空姐。在八十年代的香港,喜劇當道,什麼角色適合剛出道的她?答案是――惡婆。
梅艷芳外形傾向成熟,常化濃妝,加上有時帶點兇悍的眼神,她的形象從來不是弱女,她多次在喜劇中飾演惡婆,《青春差館》她是兇惡差破,《壞女孩》中的她打麻將,欺負男友。《殺妻二人組》(1986)中的她亦是惡妻。這些喜劇有些粗製濫造,這些角色也無深度可言,但惡婆形象卻間接令她以後戲路更廣。
過去數十年來,從殭屍片,諧趣功夫片,到許冠文,周星馳及後來的鄭中基,喜劇都是香港電影的一大支柱。從性別角度去看,喜劇充滿男性趣味,而充斥在我們社會中的笑話往往亦是所謂的『有味笑話』,當中女性是被佔便宜的對象。喜劇中的女性,也常被擠到邊緣位置,八十年代流行一時的追女仔系列,把一個個港姐美女呈現為胸大無腦的低智商動物,以極度意淫的鏡頭瀏覽他們的身體,當年的李美鳳,李嘉欣,利智等女星一一在王晶的電影中被男性玩弄與窺視,是慾望客體。至於周星馳的喜劇則有兩種女性,一種是跟他一起搞笑的,以吳君如為代表,另一種是他的性幻想對象,以張敏為代表(她在《賭聖》(1990)的名字就是『綺夢』)。兩種女角在片中的地位都非常低。
梅艷芳卻跟上述女性都不同。首先,她不是標準靚女,所以從不被博懵,意淫,這些喜劇反而發揮了她的阿姐/惡婆氣度。最佳例子就是《審死官》。在這部經典中,她的角色有兩點突破:首先,她跟周星馳一起搞笑,而不用像吳君如般表現的爛笪笪(對女性的醜化);另外,她飾演武功高強的宋夫人,電影序幕就由她施展輕功拯救周星馳。為了突出『大女人,小男人』的對比,鏡頭甚至故意令她看來比周星馳高一截,在周星馳電影中貨如輪軸的星女郎,但有演技發揮的寥寥無幾。有影評人曾指出,可以在喜劇中跟周星馳分庭抗禮的女星只有梅艷芳一人。當年,她也憑此片提名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多年後,同樣在杜琪峰的鏡頭下,她在《鍾無艷》反串飾演齊宣王,女扮男裝對她來說是毫無難度,她充滿喜感的演活了這昏君的膽小,好色,昏庸。其中一幕戲講述齊宣王為逃出皇宮不惜男扮女裝;而梅艷芳以女兒之身穿上女裝要令人信服她是個扮女人的男人,是反串再反串的高難度演出,但這完全難不倒她。另外,由她演咸濕昏君跟鍾無艷(鄭秀文飾)及夏迎春(張柏芝飾)打情罵俏,一方面提供『酷兒』(Queer)的曖昧想像,另一方面其刻意帶點誇張的演出亦對懦夫角色有所嘲弄,為電影提供另類性別論述。
動作片中的梅艷芳:有情有義的女人
梅艷芳電影生涯中另一種不可或缺的角色,是女中豪傑。當時,黑幫片大行其道,拍到第三集的《英雄本色3夕陽之歌》落在徐克手上,他大膽啟用梅艷芳飾演黑幫大姐周英傑。徐克的選角,其實跟她之前演過的惡婆不無歡迎,而周英傑的獨立強悍,有情有義,也跟她的幕後人生對照。
梅艷芳私下的豪邁性情廣為人知,她年紀輕輕就收了草蜢,許志安等徒弟,她『食客三千』的氣派亦常被報道。更重要的,是她熱心公益,執著公義,她出錢出力,『xxxx』事件後,她拒上大陸拍戲,辭演關錦鵬為她度身訂造的《阮玲玉》(1992)。之後,在多個慈善賑災活動中,她都以演藝界領袖的姿態出現,她在電影中的俠氣與大姐氣派,部分來自她台下的真性情。
在八十年代冒起的黑幫英雄動作片脫胎自六七十年代的張轍的陽剛武俠片,是個不折不扣的男性世界,裡面的女性角色多是弱者,她們戲份不重,出場時表現礙手礙腳,等待被英雄救援,更甚者,她們在正邪相爭中被殺也很常見。九十年代的古惑仔系列把黑幫類型市井化,而女性地位基本不變,看黎姿在《古惑仔》中的命運便可見一斑。無論是黑幫或警隊都是典型的男性世界縮影,裡面的槍來刀往,義薄雲天,報仇儆惡,都是男性的專利。
因此在黑幫片中,女角的變異便甚有意義,《英雄本色3夕陽之歌》逆轉性別角色,電影從片名(用的梅艷芳的歌名),海報(梅艷芳占的位置比周潤發更顯著)到劇情(梅艷芳多次救周潤發),都以女性主導,這人物名叫周英傑,甚有巾幗英雄之意;電影中的周潤發與梁家輝是無名小卒,而梅艷芳則在幫會中位高權重,她帶著兩個男人在越南闖蕩江湖,從頭到尾,她有勇有謀,洞悉形勢,是電影的真正英雄,這個大姐角色,在過去的三十年的香港黑幫片中幾乎絕無僅有。
之後,在科幻動作片《東方三俠》及《現代豪俠傳》(1993)中,杜琪峰塑造了三個女俠:梅艷芳,張曼玉及楊紫瓊。原來,救國的民族英雄一定是男人,但在這兩部時代背景不明的電影中,聯手拯救世界的卻是女人;而且,三個女人再加一個小女孩的畫面甚有母系社會或女同家庭的意味。片中,梅艷芳飾演的女飛俠東東,武功高強,行俠仗義,但她不止是個硬綳綳的打女,也有女性溫柔。甚至充滿母性,而且,這個角色也映照著梅艷芳的真實性情。
劇情講述東東嫁為人婦之後退出江湖,但當見到旁人有難,她總是忍不住出手相助。後來世界大亂,她便披起戰衣拯救世人。梅艷芳一直希望結婚生子,退出演藝圈,而這兩部電影彷彿用東東的故事去想像婚後的她:就算有了家庭,梅艷芳看到不平事,她仍然是會挺身而出,因此她骨子裡是個俠女。一個蓋世女俠是可剛可柔――那恍如梅艷芳的寫照,一個獨立強悍而情感細膩的現代女性。
超越『電影研究』的『明星研究』
梅艷芳生前本來要演張藝謀的《十面埋伏》(2004)中飛刀門的大師姐一角,雖然她後來病情直轉急下,未能參演,但這角色仍然值得討論。
電影有這一場戲:劉德華面對變了心的章子怡,他把她壓在地上想要強暴她,然後,一把飛刀刺進劉的脊背,大師姐在後面氣定神閑說了一句『女人不想做的事,不要勉強她』。這場戲,是華語電影甚為罕見的強暴戲。一般電影中當女人被強暴,結果有幾種:一是施暴者得逞,二是由英雄救美,很少數是女人自行逃脫。《十面埋伏》讓一個地位超然的女性制止一次強暴,並說出一句警語,是非常例外的處理方法。而這個女角,張藝謀一直堅持要由梅艷芳擔演,就算她去世了也不易角,只以一個用大帽子掩著臉的演員代替。再回顧張藝謀的早期作品,他常常強調女性的情慾解放(如《紅高粱》1987)與堅強自主(如《秋菊打官司》1992),可見走梅艷芳演大師姐是有用意的性別書寫。
梅艷芳從影二十年,拍過四十部電影,她在文藝片,喜劇片,動作片之間遊刃有餘,其跨度之廣,幾乎無人能及。她的電影角色展示港片興盛時期的女性足跡,也側面反映出香港女性的地位提升。今天的華語片,已不見類似梅艷芳的人物。然而,這些電影不能獨立來看,無論是妓女,俠女,惡婆,昏君,電影中的梅艷芳一方面連結了她在歌壇的男裝麗人,壞女孩,妖女,性感女郎等形象,另一方面亦對照幕後那個直率敢言,廣結好友,為公義發聲的她。
香港在那個娛樂工業非常蓬勃,文化又比較開放的年代,讓梅艷芳得以在歌星兩個領域盡情發揮。當時,港片不是沒有粗製濫造的,廣東歌不是沒有濫竽充數的,然而,台前幕後仍有不少人才大膽創新,寫下經典。梅艷芳趕上了香港最好的時代,香港最好的時代也遇上了梅艷芳。她的歌,她的電影,她的人格,化成了香港文化的重要文本,成為香港故事的一部分,已超越傳統電影研究的範疇。
『看見梅艷芳,我看見香港』梁款一針見血地道出梅艷芳對於香港的意義。也因此,研究電影中的梅艷芳已不是傳統的影評或電影研究可以解決,而必須引用明星研究(Star Studies)的框架――把她的一切看成是『明星文本』(Star Text),探究她如何從一個藝人變成代表整個城市的『香港的女兒』。再去挖掘其人其事其作品如何成為社會現象與文化符號,這種思考路徑的目的,不只是為了探究梅艷芳及港產片,而是為了更了解香港這個地方。
《群芳譜》
港台女明星里,已故的只有鄧麗君和梅艷芳讓我想到用芳華絕代來形容,有的人真的活著就是傳奇。
我覺得阿梅是個天才 至少她的演技我找不到破綻 看她的能入戲 。另外她的聲音好好聽
梅姐和哥哥都是那種老天賞飯吃的人,且不說橫掃各大頒獎典禮最佳女主角的《胭脂扣》,就連只是演女配角的《半生緣》,梅姐的氣場都碾壓女主角吳倩蓮。
記得有個影評人說過一句話,在周星馳的所有電影里,女主角幾乎都是陪襯他的,但只有梅艷芳在這方面上完全不遜色於周星馳,她是唯一一個能夠hold住星爺電影的女演員,連周星馳都說梅姐是百年難得一見的演藝天才,詳情可參考《審死官》和《逃學威龍3龍過雞年》。
如果當年梅姐沒有因病辭演《阮玲玉》,說不定香港第一個柏林影后可能就不是張曼玉,而是梅艷芳了。
金馬金像收集者,還能如何。
《東宮西略》梅演齊宣王,總分100分,我給100分。
英雄本色三裡面梅艷芳扮演的周英傑看得我,嘖嘖,沒法說。
我喜歡她和小孩的對手戲,比如東方三俠和給爸爸的信,那種眼神暖暖的,滿滿都是愛!
還有我覺得她是唯一一個和周星馳對戲能平分秋色的女演員…
梅姐的演技最好了,一舉一動,一顰一笑,自是風情,她就往那兒一站,一個眼神都是故事,千嬌百媚又堅強勇敢,梅姐是我心中最靚麗的風景
《鍾無艷》
梅艷芳真的很厲害
把如花演活了,把配角演成主角了。
以致到她死,我都幻想她會幻作如花漂到人世間。
周星馳:「梅艷芳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喜劇天才,能與她合作是我的榮幸」
忘了是誰說過
阿梅如果當演員 在演戲方面的成就會比唱歌還要高
原話記不太清了 大致就這樣
風華絕代。香港的費雯麗+夢露
因為她不漂亮,只能靠演技和氣質,所以要表演效果出眾其實很難。
舉一個小例子。《英雄本色》和《逃學威龍》的1和2其實都很平庸很爛,老闆估量著3要虧本了。就直接請來梅艷芳和徐克擔綱這兩部的3,他倆就是票房保證。
不僅是票房保證,而且給影壇留下無法超越的經典。
被英雄本色3里的周英傑吸粉的不要不要的
我不知道什麼叫演技好,但看到anita在《川島芳子》里的表演時,竟然看不出這是在演戲。
![](http://i1.wp.com/pic4.zhimg.com/50/v2-bf38f7a4b846f1ee49aa82def627e40b_hd.jpg)
![](http://i1.wp.com/pic1.zhimg.com/50/v2-5d1f7f89ff83fa59ce2a989813ac4fa4_hd.jpg)
![](http://i1.wp.com/pic3.zhimg.com/50/v2-50563b7ff076053a87f2e52a0d2c9e0e_hd.jpg)
![](http://i1.wp.com/pic1.zhimg.com/50/v2-713b7c0141a97ec0fcb133a9247e47bc_hd.jpg)
![](http://i1.wp.com/pic2.zhimg.com/50/v2-59acf0a3f1e4271768a0dddf23c87c01_hd.jpg)
![](http://i1.wp.com/pic2.zhimg.com/50/v2-7b5e3da81591672e0900561bbdefec79_hd.jpg)
![](http://i1.wp.com/pic4.zhimg.com/50/v2-b186801ddbe76e10ab0bc77a285b0f53_hd.jpg)
每個表情都不一樣,把這個歷史上頗有爭議的女間諜瀕死一刻的掙扎和開解詮釋的絲絲入扣。所以才知anita的好。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楊洋在《微微一笑很傾城》中的表現?
※如何評價丹尼爾·雷德克里夫( Daniel Radcliffe)的演技?
※如何評價辛芷蕾這位女演員?
※彭于晏如此俊朗帥氣,怎麼沒有大紅大紫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