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禪修與心理諮詢相比各自的優劣都有哪些?

因為對心理諮詢很好奇,而且了解到正念在心理諮詢中很火,甚至發展出一些治療流派,所以想了解一下各位心理諮詢師對正念禪修的看法

介紹一下正念

正念,最早的文獻出處,來自佛教《四念住經》,它在二千六百年前被佛陀第一次正式介紹,是原始佛教中最核心的禪法。有時正念也被稱為「觀禪」或「內觀禪」(Vipassanā)。
正念在產生後,在亞洲地區,特別是東南亞被廣泛傳授,它在傳承中因為地區和文化的原因逐漸演化為正念禪、禪、大手印等多種形式,但本質是相當一致的。
正念在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被介紹到西方,為心理學界所注意,由喬﹒卡巴金等學者介紹和科學研究,漸漸改良和整合為當代心理治療中最重要的概念和技術之一(mindfulness),並因此誕生了正念減壓療法(MBSR)、辯證行為療法(DBT)、接受實現療法(ACT)、正念認知療法(MBCT)等當代著名心理療法。

那麼

正念禪修和心理諮詢各自的優勢分別都有哪些呢?

心理諮詢有哪些禪修無法取代的優勢呢?

禪修相比心理諮詢有哪些優勢呢?

ps:我匿名邀請不了,麻煩各位幫忙邀請一下心理學大神


謝邀!試著來談談禪修起效的心理機制,以及這種心理機制與心理諮詢起效機制的類似之處。

評價與覺察之間,是一個此消彼長的關係。習慣於評價的人,很難有覺察的態度;而保持在覺察狀態下的禪修者,則較少有評價性態度。陷入在評價性態度的人容易體驗到焦慮與抑鬱的情緒,而與覺察相對應的是平和與愉悅的心境。抑鬱症患者習慣性的批評自己,「我應該」、「我不好」之類的評價性內部對話非常頻繁。禪修剛好是對治自我批評的良藥,長年禪修的人,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也保持覺察的習慣,充分的抑制導致抑鬱情緒的自我批評。

禪修的主要目的是去發展出自我覺察的習慣,逐漸地修正評價性的態度。隨著自我覺察功能的提升,自我批評的功能弱化了,從精神分析的角度來看,意味著一個人的超我變得柔和了,超我的柔和是心理諮詢起效的重要因素。在這一點上,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諮詢與禪修有共同之處。精神分析主張節制、匿名、中立等非評價性的態度,只是去呈現與討論內心現實,而不去評價與判斷,這相當於在培養一種覺察的功能。來自於諮詢環境下的非評價性態度,有助於修正一個嚴厲超我者的習慣性的自我批評,而後者是導致心理痛苦的重要原因。

一個來訪者的分享她的諮詢收穫。讓她最有感觸的是諮詢師從不要求她什麼,或說「你不應該這樣想」、「我應該怎麼做」之類的話。她覺得諮詢師這種非評價性的態度對她影響很大,因為在這種安全的氣氛下她可以自由的呈現自己而不會有太多的防備。這個來訪者成長於一個苛刻而嚴厲的母親身邊,對她來說,幼時飽受條件性關注的折磨,非評價性的態度是多麼的難能可貴。是啊,如果你留心去觀察一下現實生活中的人們,評價的東西實在太多了,非評價性的態度可真是稀缺資源。

心理諮詢的優勢是提供了情緒的體驗與表達的空間,對自我的理解與探索的機會,以及與諮詢師形成一種工作的同盟,從第三者的角度來看待自己的視角等等,這些方面禪修不太具備。心理諮詢的劣勢在於費時又費錢,而且效果也不確定。禪修的優勢在於方便、簡單、有效,缺點在於費時(每天都得練),起效慢,要經歷較長的適應期(幾個月)才能逐漸養成禪修的習慣並體驗到禪修的益處,所以容易放棄。而一旦放棄禪修,那些習性反應會很容易再一次呈現出來,所以需要不斷地練習才能鞏固效果。

心理諮詢與禪修是可以互補的。事實上很多心理諮詢師平時都會打坐,我也不例外。打坐是補充能量的練習,也是培養覺察心的練習。對於心理諮詢師而言,非評價性的覺察態度太重要了,所以需要通過禪修來不斷地培養它。對於來訪者而言,禪修也有助於更好的接受心理諮詢,用禪修的方式去消解在諮詢過程中可能喚起的種種負面情緒,而不至於因為痛苦而輕易脫落。


參加過心理諮詢師的培訓,但沒去考試的,可以來回答問題么?畢竟接觸梅村六年,參加過MBSR,且正在參加正念教師培訓。

什麼是正念禪修,僅僅是一種心理治療方法么?

這恐怕還得從什麼是禪修說起。簡單說,禪修是mind exercise,就好像身體鍛煉之後會變得結實一樣,禪修之後可以變得身心清明,安穩自在。請注意這是一種【體驗】,一種從自己練習而獲得體驗。絕對不是看書,用腦子想能想出來的。

而卡巴金在讀大學的時候,接觸到了三寶教団,這是來自日本的曹洞和臨濟傳統。之後也跟隨來自越南的一行禪師、來自韓國的崇山行願禪師學習。還在內觀協會學習和教書。當然,不可避免的也學習了哈達瑜伽。他在不到三十歲的時候,已經參與建立Cambridge Zen Center。可以說,在一大堆閃亮的名校頭銜之外,也請注意,他擁有極其豐富的禪修體驗。(以上卡巴金資料來源Jon Kabat-Zinn)豐富到在國內的我無法想像的程度。牢騷一下,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日本人將禪修介紹到西方,所以今天禪的英文翻譯是ZEN。從那時到今天,老外讀大學的時候穿個牛仔褲、破Tshirt,去學禪修,並不少見,包括名校。更有不少學校,中小學就有禪修啦。

言歸正傳,(牆內三無,以下憑記憶寫,不無可能為腦補產物)卡巴金博士畢業之後,去了一家校醫院工作。醫院忙啊,病人要死要活啊,甚至就是作死、等死。個么,這種情況下,一位有豐富禪修體驗的人,會怎麼做呢?肯定要教大家禪修啊。

可他會遇到什麼困難呢?第一,太多人誤以為禪修是佛教,一旦涉及宗教,很多人會因為誤解而反感。第二,佛教哪怕僅僅禪修的理論和實踐,太過複雜,從哪裡開始入手呢?作為八正道不可分割一部的,正念練習,如 @俞林鑫 提到的,這種覺察、不評價的練習,簡單易用是很好的突破口。於是,金博士根據安那般那,止觀的練習,研發了一套可以用於現代日常生活的八周練習。比如說把傳統的經行,改變成趕地鐵的練習。效果很好,很多人受益之後,自己繼續接受培訓成為老師。這種系統練瑜伽的同學可能會熟悉。而關於MBCT的科研論文在過去五年中,爆炸似的增加,早就遠遠不止減壓、抗抑鬱,從HIV到生娃到教育大把大把。那些正念相關的東西,甚至成為太多報紙和雜誌的封面。

可是在國內,不客氣的說,聽完大師兩小時講座的,就敢自稱為大師弟子的人並不在少數。佛教、禪修之普及又如此地不盡如人意,由佛教而轉攻心理往往科學素養差強人意。特別是幾十年的人文教育空白,社會結構的突變,人和人之前有太多不信任、恐懼、仇視……所以目前情況下,國內的正念禪修是否可以代替心理諮詢,甚至是否可以稱為一種心理治療手段,我都抱有懷疑態度。但這不等於說,我不相信禪修,或者正念禪修,能帶來無法想像的巨大好處,擁有無比明亮的前景。OVER


PS:才看到這個,也許可以回答題主的問題。Most Popular Complementary/Alternative Therapies。呼吸練習、禪修、瑜伽、太極、氣功,都是最常見醫療補充治療方法。

@肖恩 勞駕,請看過來^_^


答案當然是不能
就像你問輪子能不能代替車子,
面板能不能代替手機,
鍵盤能不能代替電腦,
黃瓜能不能代替男人。。。

禪修只是心理諮詢當中使用的其中一種工具,目前主要運用於抑鬱症領域的輔助治療。禪修和心理諮詢的關係是禪修被包含於心理諮詢當中。

禪修這幾年的確很火,無論國外還是國內,尤其國內很多寺廟藉機開展一些相關活動,還請了一些心理學界知名的人士參加,而且參加活動還是免費的。我特意去看了哈佛大學還有斯坦福大學教授關於正念冥想禪修效果還有作用機制的論文,研究結果發現對於抑鬱症和焦慮症,禪修的效果要小於傳統的認知行為療法(哈佛大學教授得出,忘了出處了),參見斯坦福大學公開課:如何像心理學家一樣思考。論文上說這是由於目前禪修的理論和技術尚不完善,系統的禪修流程沒有建立,懂這方面技術的諮詢師人數不足。

心理諮詢當中有各種理論和技能,這些技能各有優缺點,沒有哪種技術可以包治百病,如果有一種技術可以包治百病,那心理學院可能就要和尼姑庵為伍了。

心理諮詢包含了很大的範圍,在日常生活當中,更多的是非病理性的事件,所謂家長里短,雞毛蒜皮,比如誰誰誰要離婚了,某個學生和戀人分手之後墮落消沉,某某宿舍誰和誰不對付,在多數情況下,其實用得最多的,往往是諮詢師的基本功,也就是諮詢師設身處地為來訪者著想的能力、尊重來訪者的能力、反應的能力、相互建立信任的能力等等。說白了就是心理諮詢師能不能看透對面坐著的那個人,並且真正理解這個人目前身處何方,他是怎麼來的,他要去哪,他怎麼去到他應該去的地方。


打通佛學和心理諮詢、靈修的橋樑

這篇文章是我在國內某佛學院學習時,一時興起所留,如今整理髮布。

引子:我來寺廟禪修的原因,就是因為我本是對「靈性修養」、「心理諮詢」感興趣,想看看和佛學之間有什麼共同性,有什麼互補性。就好像佛教是一個水井, 別人都是從上面的土層,由上往下打井,而我則不同。我是在附近一處,打了一口深井(靈修、心理諮詢),但是現在要橫著挖過去,把兩者連接起來,融會貫通。

聽佛學老師打趣說,「出家人就是垃圾桶,來寺廟的居士和天下人把所有的煩惱都往你這裡倒」。在這裡反應的佛學的職能之一,即是「心理諮詢」。當然室友有也提示,心理學最早就來自於宗教,例如基督教的隔斷小房提供給信徒懺悔,佛學的有個領域叫「唯識學」和心理學有很大交際。當然佛教還有教育的職能,例如古代培養僧人的學校「叢林」,就是在那個世界觀不健全的時代,傳播佛教自己的世界觀。

內容:

1、佛學的藝術性、具象性+修佛的多方式性、融合性=佛學的自愈性

1)佛學的藝術性、具象性

藝術性指的是,佛教把很難接納的苦,用藝術性的故事(公案)來淺顯地解釋給大眾聽,便於理解能力不高的普通大眾理解,也便於傳播。佛像不是神,而是佛家的藝術性的教具。比如菩薩顯靈故事,三世輪迴。

具象性指的是,佛教的這種世界觀的解釋,效率很高,就是花費很少的成本(時間成本),但是輔助人們理解的效果很大。

2)修佛的多方式性、融合性

修佛用的方式很多,包括

(1)食療,比如說素食裡面要求不包含蔥姜蒜,因為這些食材刺激荷爾蒙,容易產生慾望。

(2)音樂療法,包括聽吟唱、聽佛咒,感受自己在其中的渺小,身體一些部位彷彿有電流通過。

(3)「心流」,唯識學講得說一念滅,才有一念起,如果你全神貫注於善念,惡念就不會進來。換成心理學的話語,把注意力集中在念經、誦咒、日常滿滿的勞作,那麼你就會感覺很充實,很快樂,甚至陶醉於「心流」所帶給你的快樂,彷彿你塗「神秘花園」的繪本那種全神貫注的快感。例如,可能持續誦經的你,就會不再其淫邪之念,而是全神貫注於誦經,陶醉得甚至當停止誦經時,你會有依依不捨。

(4)氣功健身,打坐時間久了,很容易疲勞,引入一些身體活動的方法。

融合性指的是,多種方法不是生硬地堆砌在一起,而是融合起來,連貫的銜接成一個整體。例如,念咒的同時也聽咒;不僅通過佛理減少你的慾望,還避免吃刺激性的食物。

2、為什麼要強調懺悔和感恩?

答:讓自己往內看,而不是往外看。便於自愈,而非去無謂的對抗現實。

我曾接觸過,夫婦參加基督教後,夫妻關係改善的案例。夫妻兩文化程度不高,丈夫一個勁的說,信基督好。我問他說,好在哪裡呢?他說,我倆最開始總是吵架,火一點就著,東北人嘛,脾氣有時候急。後來先是妻子去了教堂做禮拜,即使有分歧,回來也就不和我吵了,我也就覺得好奇。後來我也就去教堂聽牧師講夫妻互敬互愛,感覺就像心靈被洗滌了似的,原本淤積的情緒,就好像鋪滿灰塵,現在每次聽牧師講經,就會平心靜氣下來。

佛家也有詩云,"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說的正是情緒發泄出來,後心靈被洗刷的感覺。這詩是出自出家人,說明不僅是來訪者(信徒)有過這種體驗,諮詢師(出家人)也有。心理諮詢師如果自己有情緒問題,就會找「督導」,也就是類似佛教里「上師」,也就是道行更高的人引導自己。

而另一首「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講的是如果你長時間處於有覺知的狀態,那麼情緒自然可以自由來去,不被阻礙,未來不憂,過去不留。高僧畢生追求的是這種狀態,而好的心理諮詢師也被要求面對來訪者時,內心不評價,全然接納,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不稱「來訪者」為「患者」,因為那會附加一些評價。而在諮詢室的那段時間裡,諮詢師彷彿一個容器,承接來訪者的情緒,結束後,暫存的情緒會自然流走,不會滯留。

3、為什麼要強調要虔誠,信則靈,不信則不靈。

答:諮詢師和諮詢者之間的第一步,是建立信任,而對佛虔誠、相信,就如同諮詢者對諮詢師建立信任。

4、如果你問佛教的心理諮詢方法有沒有缺點(或不同),會不會治療失敗,甚至把人逼瘋?

那麼把人逼瘋還真的幾率不高,因為相當於三個階段:

誦經自己校正(自我調整模式,適應所在環境)——問禪師(向心理諮詢師求助)——寺院出家(住院治療,隔離原始環境,另立新模式)。三個階段和心理諮詢的方法 很是對應,所以在處理扭曲程度較輕的家庭和人的時,是比較有效的。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壓力閥值,有可能在這三個階段中,超過閥值的,可能就瘋了。

5、為什麼佛學相比心理諮詢,更強調道德規範等等?

為了應對現實情況:講道的人多,悟道的人少;在思維(潛意識)下的人多,在意識下(有覺知的)的人少;凡僧多,聖僧少。

按道理,如果人一旦處於覺知狀態下,其實是可以臨在地觀察自己的。但是進入意識狀態(有覺知狀態)是如此的難, 原因之一就是,進入覺知狀態的一個方法就是,觀察你身體中的情緒升起,它可以提示你:你不是你的情緒,而是另一種更高緯度的意識存在。但是生活中,你的情緒波動不會很大,甚至小到你毫無覺察,這樣也就少了一個進入有覺知狀態的窗口。

所以為了給那些仍然在潛意識管控下的普通大眾,一些脫離痛苦之法,就利用反覆重複「道德規範」,來形成重複性的思維模式,形成纏繞在日常生活的「舊唱片」、「背景音」。這樣即使沒有覺知,不能臨在的觀察自我(自覺),仍然可以通過日常的健康的行為規範,通過千絲萬縷的聯繫,影響諮詢者外部的世界。

當然,在心理諮詢裡面,重點是要找到諮詢者性格來源的童年經歷。但是找到以後幾乎心理諮詢就告一段落了。但其實,雖然諮詢者明白了童年經歷與現在情緒模式之間的關係,也發泄出了積壓的情緒,但是也許他回到生活中會很容易又陷入受害者心理,陷入到原來的心理。

再例如,在扭曲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雖然了解了自己的成長環境導致了扭曲的性格,但是他在有孩子的時候,依然傾向於採用他原生家庭的教育方法,因為他不知道正確的教育方法是什麼,他沒見過。所以心理諮詢裡面,才有種說法,如果原生家庭不和諧的人如果想做父母,建議要去別人健康的家庭參觀一年,就見習正確的教育方法。當然,條件限制,可能很少人能夠做到,但是佛家用最樸素的辦法,就是去讀經書,經書裡面描繪的「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等等就是讀的,無法實地見習,就讀書參照吧,用經典這個尺子去比照自己,自己校正自己,以求自愈。

簡而言之,就是他知道了什麼是錯的,但是沒見過什麼是對的,所以還是容易用錯的老辦法。為避免這樣,所以讀佛家的經書,儒家、道教的經典,來參照校對,以求自愈。

當然,也有些心理諮詢流派,例如「認知行為流派」,強調「行為規範,心智模式」。轉載 簡里里書中的故事:

黑塞的《 盧迪老師》裡面,講述 了個故事[ 1]。大意是說在「 聖經時代」, 有兩個出名的醫治者,一個是年輕的 Joseph( 約瑟夫),一個是年長的Dion( 戴 恩)。年輕的Joseph用寧靜的傾聽來治癒求助者,人們將痛苦和焦慮講給他聽之後, 這些令人備受折磨的東西便消失不見。人們像朝聖 一般,對Joseph充滿信任。而Dion則像個父親, 他嚴格、積極地干預,他制定規則、獎勵和懲戒, 無數人從中獲得裨益。 終於有一天, 年輕的 Joseph 陷入煩惱, 生活 進入無邊的黑暗, 自殺的念頭揮之不去。 於是他決定向偉大的治療師 Dion 尋求幫助。 在朝 聖路上, 一片綠洲之中, 他碰到一位年長的旅者,年長的旅者提議和Joseph 結伴一起去尋找 Dion。 在漫長的旅途之中, 年長的旅者終於承認自己的身份: 自己正是 Joseph 所尋找的 Dion。 兩人之後 一起生活了多年, 互為師友。 多年之後, Dion 在彌留之際, 將 Joseph 叫至床前, 向他坦白: 當年在 樹下遇見之時, Dion自己亦正處在無邊無際的黑暗之中, 而綠洲相遇之時—— 這簡直是個奇蹟—— 他 正走在尋找 一個叫 Joseph的偉大醫治者的路上。

所以,無論是強調干涉,還是傾聽,都有效果。

6、為什麼要佛學故事體系總要基於以下假設:六道輪迴,三世因果,貪嗔痴?

最開始的時候我總是不理解為什麼總是要強調這些呢?

這樣的世界觀讓我想起古代歐洲的哲學剛剛興起的時候,歐洲哲學的的發展經歷了「演繹(地球在大象龜背上等)」到「歸納(達爾文,孟德爾實驗)」的轉變。

那個時候的哲學家,包括亞里士多德等等,都是講一個故事,用演繹的方法推導解釋世界。例如藝術是如何產生的這個世界觀時,先講世界的起源,是「無」,然後分離成兩部分,無意識的地球母體和人這個子體,藝術的產生是由於人這個子體想要和母體連接,返回程完全體,所以有意識的人需要一種無意識的表達方式,那就是藝術了。

後來類似的哲學家大多各有一套世界觀(哲學),來解釋世界,但是不久以後,大家都放棄了,原因是它太完美了,因為你既不能證明它是對的,也無法證明它是錯的,所以也就沒辦法再繼續發展。人們逐漸也就放棄了通過做假設,演繹推理的方式來解釋世界,取而代之的是類似達爾文這樣,幾乎不錯任何假設,只是去各個島嶼採集動植物標本,依此為依據進行歸納推理,這也就是後來「科學」出現的雛形。

所以我每每想到「六道輪迴、三世因果」,總是會令我想到古歐洲的哲學,後來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待為何佛教總要強調佛教世界觀的時候,我才恍然大悟。

這樣的世界觀有兩方面的好處。

1)如果面對一個挫折,很難令人接受,「靈修」的書籍會怎麼告訴讀者呢?它會說,你不得不接受,為什麼?因為事實最大,事實已經發生了,你接不接受它都在那。反過來說,你不接受,就是在頭撞南牆、自尋煩惱。也就是說,「靈修」的書籍相當於很簡單粗暴地強迫你,必須接納現實。

但是佛家的聰明在於,它會藝術性地講一個故事(公案),來幫助你。你之所以遭受苦難和挫折,是因為你前世積的業,福報不夠;你想不想解脫?想的話,就要在這一世積德行善,這樣才有果報。你幾乎只需要「相信故事+一秒鐘」,就可以迅速接納事實,而把關注點從外界的不公,轉向反思自己,感恩外在。用這種樸素的方法,為沒有覺知的普通民眾提供一個捷徑,來接納現實,感覺不那麼苦。而「貪嗔痴」則為沒有開悟的人,提供一個避免苦惱的方法,就是提醒自己克制慾望。畢竟頓悟這麼難,而剋制慾望這麼簡單,容易操作。

2)而對於僧人來說,可以為他們提供人生的使命。特別是那些已經頓悟,有覺知的高僧,一切皆空,可能原本就想藉助小乘佛教,只求利己,自己脫離苦海,修個羅漢果就好。可是佛教說不行,你已經一切皆空了,因為什麼慾望都不能使我心動,什麼痛苦都不能使我苦惱,如果只是為自己豈不是會變得很消極。於是,它利用大乘佛教賦予僧人使命感,提出要渡世人脫離苦海,有大慈大悲的心。這樣就把僧人的從精神上凝聚起來了。

7、為什麼在修行順序講究的「苦集滅道」中,要先強調「苦」,為什麼不是糾結?仇恨?怒火?

對於凡僧(沒有覺知的僧人)或信徒,先心理暗示,強調世界之苦,喚醒他們的「受害者心理」,因為同情自己的受苦經歷,所以普度眾生,拯救別人其實是想拯救過去的自己。2)對於聖僧(已經有覺知的僧人),真正的慈悲是超越同情心的,你和眾生共享著光明的永生,已經認為萬千生靈都是一樣的,沒有分別心,也會普度眾生

8、為什麼要念「阿彌陀哦」?

這句話相當於一句提示語,提示你接納現實,也有兩層含義:

1)對於沒有開悟的人來說,念「阿彌陀佛」可以提示他們剋制慾望,這樣藉助三世輪迴的故事幫助他們儘快接受現實,把關注點放在當下。

2)對於已經開悟的人來說,即使沒有情緒波動,依然可以藉助提示語,在平時就提醒自己關注當下。

所以,佛家總是有兩套方法幫助大家,對於大部分沒有覺知的人,給與一套簡單易行的接納現實的方法,對於少部分有覺知的人,是另一套提醒關注當下的方法。佛教就好像兩列車,一列是地上的巴士,一列是地下的地鐵。雖然都助人運行,但是這倆之間被厚厚的大地隔開,想從地下(沒覺知)轉到地上(有覺知),不容易。


9、最後附上,我自己對佛學術語「緣起性空」的理解:(過於枯燥可忽略)

緣起性空有兩層含義,但是這兩層含義其實又是一個意思。

「緣起」指的在各種機緣、條件下,而「空」

1)「空」指無常,整個意思是,在各種條件下,事物是變化無常的,這裡偏向於指外界事物的變幻無常,時好時壞,世事無常。

2)「空」指的是內心有覺知,意識到你不是你的成績,你不是你的財富,你不是你的官位,這些都不是真正的你,那些都只是思維、小我、潛意識帶給你的虛像,當你看到這些只是小我製造出的虛像的時候,你就能看空一切。

這裡「空」不是什麼都沒有,反而表示有很各種各樣的東西,什麼意思?就好像你照鏡子,你的鏡子里什麼都有,但是你知道鏡子里的是虛像,不是真的。你知道鏡子里的你是小我,是受潛意識控制的,真正的你的本體在鏡子外,臨在地觀察著你的潛意識(鏡中像),所以你覺得鏡中像很「假大空」。


同樣你知道,你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情緒模式,是因為過去的經歷,童年成長經歷等等。這些過去的經歷,或者說過去你經歷的過去的外在機緣(緣起),通過千絲萬縷的聯繫影響了現有的內在的情緒模式(性空)。而你現在的通過有覺知,理解了自己的情緒模式來源於過去的經歷和機緣,也進一步調整改變了自己,在潛意識層面調整了自己的情緒模式。現在自身內在的變化,再通過千絲萬縷的關係,影響未來的外界境遇。


May.8.2016


禪修打坐從來都是一個人進行,無論在哪裡都沒有誰是利用談話方式進行的,為什麼這麼多年一直沒變?

心理諮詢從來都是有人陪伴,要麼自說自話,要麼互動進行,為什麼?

想清楚就明白不同了。


我曾經每天半小時打坐,持續了3個月。個人感受確實有效果,可以提高人的心靈品質。焦慮有緩解,但是當時不抑鬱所以這個說不好。諮詢體驗過,持續半年。個人意見,如果你有人格方面的缺陷,成長中發育不良的地方,這個一般人自己是看不到的,你不會認為是問題。因為你只體驗過自己的內心感受,自己的系統沒有別人的沒有對比,所以不會認為是問題。但是據我了解每個人都有一些。有些嚴重了會影響我的生活。(當然,因為不知道,所以覺得這不是事。或者覺得自己能解決。其實不然,人無法靠自己了解自己。)或是心理創傷。這個能不能靠打坐平復我就不好說了。功夫深也許會?但是功夫淺肯定沒戲。心理諮詢就是找個人,陪著你,在互動中,讓你加深對自己的了解。可以提高你自省的能力。(有了這個你以後再有問題,有些就可以自己搞定了。有些還是不行。)你會發現原來你有很多自己不了解,不知道的地方。我想你說的,你經過禪修感覺還有可能就屬於後面這幾類。這些是要在互動中發現,然後一點點修復的。我了解有的佛教徒,只學佛,不認可心理諮詢。我之前也接觸過這樣的人。但是以我個人的體會這兩個不衝突。就好比的一個金字塔只有底座結實了才能往上蓋。心理諮詢可以起到修補漏洞的作用。抑鬱好比一個杯子被染上顏色。你打坐可以讓它慢慢沉澱。有用。但是如果你一個建築物,本身就有設計漏洞,那打坐估計不管用。(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定的人格發育不良。)自己也看不到。這時諮詢是一條比較快的路。如果你堅持禪修也許功夫深了能做到?我不知道,沒有體驗過。但是有那時間做諮詢就解決了。如果你經濟條件允許的話。祝好。


心理學碩士,有過心理諮詢體驗,現有一年正念禪修經驗。

心理諮詢是通過諮詢師和來訪者創造一種溫暖的關係,諮詢師通過這種關係來滋養來訪者,修復來訪者的心理機能,從而達到療愈。而正念禪修是通過培養觀察者自我,來滋養自己,使自己的心靈更加健壯。兩者都是從使心靈得到滋養。前者是從外,後者是從內。

心理諮詢是與心理諮詢師建立關係,在這種關係中諮詢師可以利用自己的經驗和專業知識通過移情,防禦等的分析等進行療愈。在這種有陪伴的探索中,可以體驗自己無法體驗到的東西。

而禪修,更像一種心智的鍛煉。其作用在與強化已經發展出來的觀察者自我。


我同時在接受心理諮詢,也在開始練習正念。感覺兩者有很大不同。

1、心理諮詢,在你之外有一個觀照者,這就是諮詢師。諮詢師可以與你交談、討論、對抗、引導,因而可以看到你自己看不到的部分(知識四象限中「你不知道你不知道」的部分、以及「你不知道你知道」的部分,這裡「知識」可以替換為「情緒」或「感受」)。心理諮詢可以幫助你走出黑暗,看到光明。

2、正念,是自己觀照自己,是看到當下,全然接納自己的過程。這個過程是一種療愈,一种放松,一種全然自在。這個過程全然不涉及知識,但對情緒和自我接納有極大的益處。如果有光,正念是每個生命中自然產生的光。如果有黑暗,正念是放下恐懼,擁抱黑暗,讓自己與自己融為一體。

從個人感受來說,兩者一為外,一為內;一為動,一為靜;相輔相成,陰陽相濟。


作為一個擅長正念認知療法的心理諮詢師,我把正念看作是一種生活方式,而心理諮詢則是發現某種生活方式的窗口。

正念的好處就是無門檻,收益範圍廣,但缺點是見效慢,很難點對點解決具體問題。一般人可以那它領上添花。
心理諮詢需要特殊的環境和諮詢師,但是見效快,可以針對具體問題探索改善方案。對有需要的人來說是雪中送炭。


原理上講,兩種方式其實就是異曲同工,都是使潛意識裡的內容意識化,從而使焦慮得以解除。
正念的優勢更多一些,成本地,更直接地去探索自己的內心世界,使用範圍比較廣。
心理諮詢引入的因素就複雜多了,諮詢師是不是專業,甚至是不是騙子,諮詢師的擅長方向是否和你匹配,諮詢師自身的人格是否足夠成熟,兩個人的互動是否能使問題體現出來。而且最大的障礙是成本太高,一般人承受不了。

當然正念也有禁忌的地方:

?正念練習中導致精神疾病的發生(Jack Engler,1986)

?邊緣人格、自戀人格性患者練習正念會導致一系列阻礙康復或惡化病情的問題,例如有些來訪者利用正念或信仰形式來防禦內部的空洞感,而引起更嚴重的心理問題(Elisha
Goldstein, 2009)

下面的鏈接是我剛寫好的一篇博客,描述了我練習正念的一些理解和體驗。僅做參考


我的正念練習 ---- 通過正念練習促進人格成長的體驗


《超越自我之道》第七章

  即使最好的靜坐者也有舊時的傷口需要療愈:靜坐與心理治療的結合

  傑克·康菲爾德

  對大多數人來說,靜坐練習並不是「萬靈丹」,靜坐最多只是通往複雜的開啟和覺醒之路的重要部分。我以前相信靜坐能導向較崇高、更完整的真理,而心理學、人格和我們自己的「渺小劇本」是個別而較低下的範疇。我希望事實就是如此,可是實際經驗和非二元化的實相本質,都不支持這種看法。如果我們要結束痛苦、找到自由,就不能把我們生命中崇高和低下的兩個層面分開來看。

  對心靈和身體各個部分的覺察,並不能自由滲透到其他部分,對某些部分的覺察並不能自動轉成對其他部分的覺察,特別是在我們深感恐懼或受傷的時候。所以我們常常發現,對呼吸或身體有深刻覺察的靜坐者,卻幾乎完全覺察不到自己的感受,而其他認識心靈的人卻對身體一無所知。

  只有在我們願意把注意力導向痛苦的每一部分時,觀照才能有效運作。這並不表示要陷入個人過去的事件中(許多人害怕會這樣),而是學習如何處理這些事,使我們能真正地釋放自己,脫離過往巨大又痛苦的「障礙物」,這種療愈的工作往往要在與別人的治療關係中,才能得到最好的效果。

  靜坐和靈修很容易被用來壓抑和逃避感受,或是逃避生活中的問題,很難碰觸到我們的悲傷。許多人否認根源於自己和心理上的痛苦;在真正體驗我們的身體、我們的過去史、我們的限制時,痛苦是如此巨大,可能比靜坐時浮現的普世苦難更難以面對。我們害怕自己的哀傷,因為我們沒有學會如何將之轉成修行的助力,以開啟我們的心眼。

  我們需要細看自己的一生,並自問:「我在什麼部分是清醒的,而想逃避的是什麼?我是否利用自己的修行來隱藏它呢?我在什麼部分時有意識的,在什麼地方會感到害怕、卡住或不自由呢?」

  許多範疇的成長(哀傷和其他未竟之事、溝通與關係的成熟、性慾和親密、生涯和工作的問題、某些害怕和恐懼、早期的創傷等等),由良好的西式治療處理,會比靜坐更快速、更為成功。這些存在的重要面向不能用「性格問題」就一筆帶過。弗洛伊德說他希望幫助人去愛和工作,如果我們不能去愛、不能為地球做一些有意義的工作,靈修又有什麼意義呢?靜坐對這些範疇也有幫助,可是如果靜坐了一陣子,還是發現自己有問題需要處理的話,就該去找一位好治療師或以其他方式,來有效處理這些問題。

  當然了,有許多二流的治療師和效果有限的療法,但就像靜坐一樣,你必須找出最好的。有許多新的療法是以很強的靈性基礎發展出來的,比如心理綜合法、芮克呼吸法、沙療,以及各式各樣的超個人心理學。最好的治療就像最好的靜坐練習一樣,會運用覺察來療心,關心的主要不是我們的故事,而是恐懼、執著,以及兩者的釋放,並能觀照到妄想、執著的情形、不必要的痛苦。有時候,我們也可能藉由某些超個人心理學的方法,認識到最深層的無我和不執著。

  我們應該用心理治療來取代靜坐嗎?不盡然如此,真正的答案也不是心理治療,而是意識!意識以螺旋而上的方式成長,如果你要尋找自由,我所能告訴你最重要的事,就是靈修總是以循環的方式發展。有些屬於內心的時刻是需要靜默的,接著會有生活中向外的時刻,並把靜默所得的體認整合起來,有時也會需要深入的治療關係的幫助。發展一種自我又放下它,並不會造成問題,兩者都是一直持續下去的。練習靜坐的時候可能進入三摩地和寂靜的境界,接著是體驗到新一層的創傷和家庭過去的問題,然後是極大地放下,接著又體驗到空無,然後又是更多的個人問題。在靈修的背景中,仍然有可能處理不同層面的狀況,重要的是有勇氣面對出現的所有事,如此才能找到我們所尋求的深度療愈-----為我們自己,也為我們的星球。

  總之,必須把我們對靈修的看法擴展到能涵蓋所有生活,就好像禪宗「十牛圖」所顯示的,靈性之旅會帶我們深入森林,也會一再把我們帶回市場,直到我們能在每一種範疇中都找到慈悲,並確定心得到釋放。


有輔助作用,但最終還是要心理諮詢。建議還是認真研讀佛學而不是什麼靈修


我最近發現自己的性格缺陷。一直在努力改變,發現這個事確實很難,因為改變的東西是需要你相信的新的東西,這些東西是你問題所在,也是你從前不相信的東西。
要想治療自己不光認識到問題。還要有足夠強大的內心徹底的拋棄以前的觀點,接受新的洗禮,如同重生一般。過程極度痛苦,那種性格的慣性無時無刻影響著你的思維模式。
你說打坐禪修,我覺得確實有助於完成這個過程。
打做的時候你能更好的思考,拋棄外物的打擾,但是主要還是看你的決心,要麼狠要麼忍。你受困於抑鬱,卻又享受安於抑鬱,害怕打破這種狀態,你自卑卻又遲遲是不起自信。這應該是為什麼需要心理醫生
自己做不到需要醫生幫助做,可是自己真的做不到么。應該是害怕那種陣痛
僅是自己的一些體會


瑜伽冥想 調節心靈超脫慾念感受萬源之源 意識原型完全專註在萬源之源 治療系音樂新世紀音樂 古箏古琴音樂

爵士貓33 分鐘前

音樂療法,不會有副作用。治療系音樂【新世紀音樂】主要是使你的意識信息波的頻率和諧,與禪修靜坐有類似的功效。瑜伽音樂也是類似。

恐懼與焦慮時期,就是音樂幫了我。音樂也要選擇。只能是舒緩的,安靜的,與人的平和有關的。搖滾,民謠,現代流行音樂,不能聽,他們是有害的。應該從新世紀音樂中,選擇的聽。

Deuter 德國:新世紀音樂家

Deuter 德國:新世紀音樂家

網易雲音樂

標籤:New Age治癒

介紹: 研習心理治療音樂已經有些時日了,總覺得自己沒什麼長進,但也還是搜集到許多有用的東西,這個只是其中一部分,以前在TOM博客和大家分享過,可湯博關閉許久了,此次整理電腦時,再次發現,拿出來和大家共享,希望對失眠的朋友有所幫助。
在靜心冥想和心理治療音樂領域上,德國音樂家 Deuter 是一位舉世聞名的先鋒者與領航員。在他將近30年的音樂生涯里,他浸淫不同文化的傳統音樂,同時發展出被全世界認同的獨特新世紀冥想音樂風格。他的作品完美地把他所專精的放鬆、冥想意境詮釋在平靜和諧的音符中。因此,Deuter 的音樂成了心理治療師和身體工作者(SPA,Massage)的最愛,在醫藥及心理治療師的臨床實驗更是備受歡迎。聆聽 Deuter 的音樂,可以讓心靈享受平靜、和諧的力量,充滿喜悅。Deuter,全名 Chaitanya Deuter,出生在德國的一個名叫Falkenhagen的小鎮上,曾學習過長笛,後來自學了吉他,但一直沒有發展自己的音樂事業。然而,1970年的一次幾乎致命的車禍讓他鼓起信心去追求自己的夢想。他的首張專輯於1971年由Kuckuck公司發行。這麼多年來,Deuter 對於精神領域探索帶他走遍了全世界,最多到訪的是印度,他曾居住在阿什拉姆鄉間的供靜養之地研究印度音樂,並錄製了多張專集。在80年代中期,他移居美國,最終定居在新墨西哥州的首府——聖菲。

作為全球新世紀音樂的主要音樂人之一,似乎 Deuter 就是為新世紀音樂而生。他的音樂往往體現的不止是音樂本身,通常還有其他的內涵。如同許多擅長現代樂器的藝術家一樣,Deuter 將合聲電子樂器、宗教音素和自然音素結合起來。音樂風格以舒緩的旋律和歡愉的節奏為特點,並且他將東西方不同的風格一起融合進音樂中,同樣使之大受歡迎。

德國冥想音樂大師 Parijat

Parijat - 歌手 - 網易雲音樂

Parijat 帕里加特,全名 Prem Parijat,德國冥想音樂大師,名字的含義是「愛之花」。他的音樂致力於創造真正靜謐、平和的氛圍,適合於冥想、瑜伽,具有治癒功效。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在音樂中感受到美妙而寧靜的空間。他說:「我的音樂是從靜謐中來,為靜謐而作。」

城之內美莎

城之內ミサ(じょうのうち みさ) - 歌手 - 網易雲音樂

城之內美莎是著名音樂家,本名吉岡美佐,出生於東京市中野區。5歲起開始學習彈鋼琴。年輕時曾是一名流行歌手。40歲後成為指揮家,曾指揮巴黎國家歌劇團演出她的交響樂作品,她是繼小澤征爾之後第二位,同時也是首位指揮此樂團的女藝術家。她也曾在卡內基大廳舉行音樂會。城之內美莎是很有才華的音樂家,她不僅是一名作曲家、指揮家,還同時是鋼琴演奏家和歌手,並活躍在世界音樂舞台上。和平之月出品的「天山北路音樂行記」是她重要的代表作之一。
日本和平之月城之內美莎《華Asian Blossoms》【自由原創】日本和平之月城之內美莎《華Asian Blossoms》原版【百度WAV+CUE】百度,日本,和平

==========================================================

瑜伽冥想

冥想是瑜伽中最珍貴的一項技法,是實現入定的途徑。

一切真實無訛的瑜伽冥想術的最終目的都在於把人引導到解脫的境界。一名習瑜伽者通過瑜伽冥想來制服心靈(心思意念),並超脫物質慾念。感受到和原始動因(The Original Cause萬源之源)直接溝通。瑜伽冥想的真義是把心、意、靈完全專註在原始之初之中。

中文名瑜伽冥想外文名Yoga流傳於喜瑪拉雅山區源 於梵語

目錄

  1. 1 定義
  2. 2 練習方法
  3. ? 走動式冥想
  4. ? 觀想
  5. ? 燭光冥想
  6. ? 語音冥想
  7. 3 石鑒月論冥想
  8. 4 闡述
  9. 5 原理
  10. 6 十二原則
  11. 7 坐姿
  12. ? 簡介
  13. ? 簡易坐
  14. ? 單蓮花坐
  15. ? 雙蓮花坐
  16. ? 至善坐
  17. ? 雷電坐
  18. ? 吉祥坐
  19. 8 靜坐前期調整
  20. ? 調飲食
  21. ? 調睡眠
  22. ? 調身
  23. ? 調息
  24. ? 調心
  25. 9 冥想音樂

定義

據印度傳說,早在7000多年前就有瑜伽術流傳於喜瑪拉雅山區。而瑜伽這個詞源於梵語(Yoga),意為連結、聯繫之意,是為了達到冥想而集中意識的方法。《石氏奧義書》認為,瑜伽是「堅定地控制心和各種器官的活動」。《瑜伽經》也說:「瑜伽是控制心識的活動。」

由於各宗、各派、各乘、各部的要求和形式不同,瑜伽名目繁多,其中共同的有嚴持戒律、調息鍊氣、凝神冥想等。《瑜伽經》提出瑜伽有「八支行法」即八個部分:禁戒、持戒、坐勢、調息、制感、持攝、靜慮、三昧。

佛教中有許多經典,或涉論瑜伽,或專研瑜伽,使瑜伽成為佛教修鍊方法的組成部分。而瑜伽術的最終深意,就是「冥想」。它將自己的願望、愛、希望,都集中在同一法則之下而進行深層的冥想。[1]

練習方法

冥想是一種對生命系統能量釋放,重組、修復、優化的綜合過程,經過冥想透徹洗禮之生命會更加平和與寧靜,這對整個機體有著意義深遠作用的寧靜狀態,是難以用一兩篇文章可以說得清的。簡而言之,在寧靜中,也只有在寧靜中,才能達到自我實現瑜伽。下面為大家介紹常見的冥想方法:

走動式冥想

  動作分解:帶著覺知感受當下邁出的腳步,當意識完全專註時,身心達到聯結,喜悅、寧靜由內而生。

觀想

  1.在大自然中,身心很容易得到平靜,一花一草都可以成為我們觀和想的對象。停止所有思考,靜靜地觀察花、草、樹木、藍天、白雲......感覺自己與觀想的對象完全融合為一體,享受大自然的能量。

  2.在家中也可以隨時進入觀想。只要找一個觀想對象就可以了,譬如:水晶石、魚缸、盆栽、圖畫等,任何你喜歡的對象都可以。這些物體能幫助我們集中注意力,漸漸排除外在的干擾,慢慢轉向內心世界,體會寧靜和安詳!

燭光冥想

  功效:舒緩眼睛疲勞,促進眼睛周圍血液循環、排除毒素、增強視力、使眼睛有神。提升專註能力、充分吸收燭光的能量,使內心光明自信,消除內心的恐懼,心靈更加平靜。

  動作分解:

  01.選擇自己舒適的坐姿坐在瑜伽墊上,挺直脊柱。先閉上眼睛,調整呼吸;放鬆全身,慢慢睜開雙眼,視線由大腿慢慢向上。

  02.開始凝視燭光,專註地觀察它的內焰、外焰、顏色、大小、形狀。盡量不要眨眼睛,讓眼淚自然流下。

  03.慢慢閉上眼睛,觀想燭光在眉心處直到對燭光的印象變得模糊時再次睜開眼睛凝視燭光,重複5~8次,保持專註和放鬆的狀態。最後,讓自己平躺下來,全身放鬆。

語音冥想

在所有的瑜伽冥想體系中,沒有哪一種比得上瑜伽語音冥想的功效那麼直接、久經時間考驗或廣為人們使用。如前所述,瑜伽語音冥想可以和提升生命之氣的功法一起配合著練中,也可以中身單項地練習。

瑜伽語音冥想又稱曼特拉( Mantra)冥想。梵語詞「曼特拉」可以分為兩部分,即「曼」( man)和「特拉」( tra)。「曼」的意思是「心靈」。「特拉」的意思是「引開去」。因此,「曼特拉」的意思是能把人的心靈從其種種世俗的思想、憂慮、慾念、精神負擔等等引離開去的一組特殊語音。一個人只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他的瑜伽語音上,就能逐漸超越愚昧無知和激情等品質,而處身在善良品質的高度上。從這一步,瑜伽冥想更往深處發展,逐漸演變為完美的禪,而最終地進人人定狀態。

瑜伽冥想詞1:想像自己躺在一片綠色的草地上,軟軟的,綿綿的,陣陣清香撲面而來。藍藍的天空沒有一絲雲彩。潺潺的小溪,從身邊緩緩流過,叫不出名的野花,爭相開放。遠處一隻母牛帶著它的崽崽在散步,身邊孩子們盡情地嬉戲玩耍著。一隻蛐蛐在地里蹦來蹦去,還有那樹上的鳥兒不停地在歌唱。

瑜伽冥想詞2:你,用心去聽,遠處有瀑布瀉下的聲音;你,深吸一口氣,手中有玫瑰散發的幽香;你,認真地去體會,自己忽而飄浮在安靜得湖面上,忽而又深入到蔥鬱的山谷中。你,要用心去感覺,你的身體變的很輕很輕,輕的幾乎能在空中漂浮著,你的身體又變的很重很重,重的就要陷進地下。

優美,舒緩的音樂,猶如股股清泉湧入心田,頓時,心情變得豁然開朗,身體也得到了最大、最好的放鬆。

經常用這種方法調節身心,你會發現,你變的越來越美麗,越來越漂亮,也越來越自信,充滿陽光。

冥想,是用你的想像力來調節心身,緩解壓力。對絕大多數人來講,視覺的想像遠比聽覺的想像要生動的多,有力的多。而聽覺想像則需要誘導。所以通常情況下冥想時都要有相適應的音樂伴隨始終。

想像,主要是為了激發某種記憶,尤其是身體的記憶,這個記憶就是體驗,軀體的體驗。其實,人的大部分記憶都是儲存在身體的皮膚、肌肉、內臟器官里,而不是大腦里。

瑜伽冥想詞3:實際上,冥想一個從來沒有體驗過的情景是沒有實際意義的,一個雖然到過、體驗過,卻沒有深刻的軀體或心理記憶,如舒適,驚詫,激動的情景,也沒有多大意義的。

所以說,冥想,也可以叫做喚醒,一種記憶體驗的喚醒。增加對大自然的興趣,對美的事物的追求,培養對音樂的愛好,有助於冥想的效果。同時,也會讓我們的心胸更加得開闊,對未來更加的充滿信心。從而使自己變得越來越美麗,越來越健康。

冥想是比較難講解的內容,涉及到很多不能夠用話語表達的東西,很多書都說:冥想是不可以說、是不可以講的。但我們古代的老子說過:「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說不可說的東西還是可以說出來的,儘管說出來的東西不是原來的東西,還是要去體會,盡量去闡述他。在YOGA修行裡面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字眼:DHYANA,冥想這個詞就來源於梵文的DHYANA。在古代把這個詞翻譯成「禪」,練習SAHAJA YOGA 可以很快達到天人合一,在中國有很多地方已經有印度瑜珈這種靜坐法,能夠大規模地提升人體內的能量。這個本是我們與生俱來,卻沉睡的能量,古代通過達摩祖師傳給中國,又由中國傳給日本,在日本叫ZEN。

在西方的語言里找不到DHYANA這樣的辭彙,只能翻譯成MEDITATION(心靈的藥物)來源於MEDICINE(藥物)。冥想來自於MEDITATION的翻譯,也會把MEDITATION翻譯成為靜心、靜修,基本上在網路上把奧修的東西翻譯成靜心。

在一般人看來,冥想二字是在非常安靜的地方,閉目盤腿打坐,手指或手掌還有個特別的擺法。可是,這種特定的打坐姿態,並非真正的冥想。確切地說,良好的姿態只是冥想前的預備練習。瑜伽冥想的真意是把心、意、靈完全專註在原始之始中。瑜伽語音冥想是達到禪定和三摩地境界的一個最簡單的方法

石鑒月論冥想

瑜伽之祖帕坦伽利所著《瑜伽經》中曾對冥想下過這樣的定義:「凝神就是將心集中在身體的靈性意識中樞內,或某種神聖形式上;入定是流向專註對象的連續的意識流;三昧(三摩地)是在冥想中,對象的真實本性放出光芒,不再受感知者的心的扭曲,這就是三昧」。[1]

顯然,真正的瑜伽冥想,指的是「凝神、入定、三摩地」三個階段。當然。這三個階段都是可以在靜坐中完成的,所以也可說成「靜坐冥想」。但在冥想階段,靜坐已不是十分重要,所謂行、立、坐、卧皆可入禪,不象在調息調心階段,靜坐(調身)是必要的配合手段。因此,筆者在此將靜坐與冥想分開來敘述,只是表明冥想的前行調息、調心階段與冥想階段對靜坐的要求是不同的,同時也表明靜坐只是冥想的前行或輔助手段,而不是冥想本身。

缽顛闍利在其所著八支分法瑜伽經中把執持、禪和入定描述為瑜伽冥想術的三個階段。在執持階段,冥想者的心總是傾向於從冥想注意的對象事物上遊離開去。在禪階段,冥想者的心專註一點地保持在冥想對象事物上。這種心專一點狀態的最高的完美境界就叫入定。那些不理解真正的瑜伽冥想是什麼的人會認為:一個人從執持進到禪,最終進到入定狀態,是因為他們的注意能力有了增強。但是,情況並不是這樣的。

注意力對一個冥想中的人的推動作用是有限的。心靈的本性是,它總是冀求一些新鮮的東西。試圖憑藉注意力使心靈保持專註在某一對象事物上,是違反心靈的能力的。這樣做是困難而徒然的。這實際上也是違反瑜伽冥想術的原則的。在瑜伽冥想術中,你要經常設法把心靈集中在某一對象事物上,如果心靈要離開這事物,你就設法逮住它,把它帶回來。但這是做得極為柔和的。這並不是人們通常理解的「強行集中注意」這個說法的意思。然而即使是這樣的「鬆動」的注意本身,對於獲致瑜伽冥想術的成功來說,也是不夠的。

一個人對某個對象事物所作的冥想要能夠成功地從執持階段發展到禪的階段,然後最終進入入定境界,惟一的途徑是:那受到注意力集中的對象事物能夠對這個人的意識永遠地產生愈來愈大的滿足和吸引的作用。換言之,冥想對象本身必須是永遠新鮮的、無限的。其深度和吸引人的各種特點必須是永無窮盡的。如果不是這樣的話,那麼冥想對象就不可能永遠對心靈產生一種新鮮感了。心靈就會對這個對象事物感到厭倦。於是,它又會遊離開去,到別處尋求滿足了。

發展內在修養的瑜伽語音冥想課程的始初階段,一個人的心靈總是相當頻繁地從瑜伽語音冥想練習遊離到其他事物上面。這就是執持(Dharana)階段。在這個階段,你應在心靈遊離開去時試圖逮住它,輕柔地把它帶回這超然的語音上來。但是,隨著心靈通過瑜伽語音冥想練習而變得更加純潔的時候,你就會更加自發地受到吸引。隨著你的心靈更加純化,你會在這超然的語音中發現日益增加的深度和滿足。你不再感到這語音只是一種人為注意的淺薄事物。這樣,這超然的就開始在這單一的冥想對象(即,由完美智慧的瑜伽語音冥想reg;聖者,以口授一脈相傳地延續下來的超然語音)中發現深刻和具有重要意義的豐富內涵。換言之,你的意識開始自然和自發地移向這超然的語音。而當你的意識專註一點地集中到這超然的語音上時,這就叫做禪(Dhyana)。這種專註的最高狀態就叫入定(Samadhi)。

換句話說,隨著發展內在修養的瑜伽語音冥想練習,你的心靈就逐漸變得純潔起來。而當這樣的情況發生時,你自己,即心靈的觀察者,就開始直接體會到與這種通過瑜伽師徒相傳的正統權威性體系傳下來的超然語音相結合。當心靈進一步得到純化時,你就進入禪境。當心靈徹底純化——清澈透明——時,你,即純粹的意識,就和這充滿喜悅的語音完善結合(入定)。

練習發展內在修養的瑜伽語音冥想reg;體系簡便易行。沒有什麼硬性的嚴格的規定。有時候是心與口同時反覆誦念,有時候只是默念而已。出聲念誦時,有時是低聲悄語似地反覆念,有時用普通語音響度念,有時又是用有節奏的歌唱方式來誦念。有時誦念與呼吸保持同步節奏,有時又不必如此。有時是坐著念,有時站著念,有時走著念,等等。練習者雙眼有時是閉合的,有時是部分地閉合的,有時是完全張開的。有時候,習瑜伽者一邊反覆誦念一邊傾聽自己誦念的聲音,而有時候,別人誦念,他就傾聽別人誦念的聲音。但有一點始終不變:習瑜伽者要將其注意力集中在語音上——這是發展內在修養的瑜伽語音冥想reg;體系的基本原則。這是在研習瑜伽語音冥想reg;體系時要始終記住的最重要的一點。

冥想的最終目的是什麼呢?在《瑜伽經》中,曾對此作了闡述,指出「最高的冥想是由真我與宇宙聯合而產生真理、明辨、喜樂的知覺」,應該說,這也是瑜伽的最高目標。「真我與宇宙聯合」,便是瑜伽內涵中的「相應」、「結合」、「連接」。由於這種聯合,而產生了有關於真理、明辨、喜樂的知覺,這便是定中的覺受,依這些覺受的進一步變化與演進,則可以在三界九地中次第進升,直至達到三界之頂。

如何達到這個目標呢?《瑜伽經》提出的八支行法就是一個完整的修證方法。對於冥想,則列舉了五種方式或途徑:

一是由捨棄世俗和持久的鍛煉達成,「不執是一種自我掌控,它擺脫了對所見所聞之物的慾望」。這是一種在生活與修鍊中銷磨劣根性的方式,直至心靈高度凈化,達到清靜無染的定境。這是一種漸修法,需要長期的堅持與進取。

二是修證無分別心,「專註於不包含任何對象的意識只有潛意識的印跡,如同燒過的種子」。無分別心即是平等心,這可以通過長期的修行獲得,也可以通過定中的思慮觀察而悟成。

三是次第修證法,「通過信、力、念、定、慧達到」。這種方式強調經久不息、嚴格按一定次第修行鍛煉,是一種智慧解脫的方式。

四是通過願力來實現的修證法,強烈的願望能形成願力,這是一種強大的能量,「能量強盛的人會很快修成瑜伽」。

五是對超然神力的崇敬達到,「通過虔信自在天也能達到專註……自在天是一種特殊的存在,不受無明及其產物的污染,也不受業、潛在業力和行為結果的影響」。這是一種依靠全身心的信仰皈命而趨入宇宙本體的方法,《瑜伽經》指出神靈的象徵「便是那神聖的聲音(唵)」,認為此聲應常念誦,便可達到成功,由它可達至宇宙的意識,並使一切毫無障礙。這是以語音冥想為主的修持方法。

在這裡我們先將冥想的三個階段(凝神、入定、三摩地)作個大致的了解與區分。

《瑜伽經》關於凝神、入定、三摩地的定義,已經很明確地概括了它們的內涵與區別。值得注意的是,此時的意識,已不再是靜坐初始的意識,而已是「獨頭意識」狀態;此時意識聚焦之處、之物,已不是體內、體外某一點或某一物了,而是心識想像或記憶之中的物象。凝神的過程是將獨頭意識再指向意識之內的某一事物影像,入定是持續於所緣對象上靜慮伺察,靜慮的結果,是導致「定中獨頭意識」的出現;三摩地則是定中獨頭意識的高級境界。

一、凝神

凝神,又譯為「專註」,又稱執持、內醒、攝念,是冥想的第一個階段,這時要求心注於一處一物,但此處此物,已不是調息調心階段的體外一物或體內某一點,而是意識之內的某一影像。

《瑜伽經》對凝神的闡釋為:「把心集中在身體的靈性意識中樞內,或體內、體外的某種神聖形式上」。

《商積略奧義書》闡釋為:「攝念(凝神)有三:攝持意念於『自我』中;攝持外空與心空中;攝持地、水、火、風、空五中之元神形相」。這裡的「自我」,指的是脫離了世俗相的「真我」,也就是寧靜而無染的自我心相。而「外空」則指身外之虛空境相,以太空之空闊虛無可以引發自心之虛空止寂。而五大元素的元神形象,實際上也是脫離世間名相的「真實影相」,也可以說是自我的真實心相。總之,此處的三相,皆不離自我心中之相,應該指的是記憶或想像之相。

將《瑜伽經》與《奧義書》的兩種闡釋對照起來,可知凝神的基本對象,一為莊嚴之形象(有相);二為虛空相「無相」。無論是有相還是無相,都是心相,也就是說只能是「記憶」中之形象。

在調心階段,運用意識與某一感官的結合,完成了多俱意識向獨頭意識的轉變。此時的獨頭意識,既不是定中獨頭意識,也不是夢中獨頭意識,而是散亂獨頭意識。之所以說它是「散位」,是因為這種意識的凝注力尚弱,總還是傾向於從觀想注意的對象上遊離開去。在凝神階段,則要控制散亂獨頭意識的這種傾向,全力使之指向觀想的目標,導向「定中獨頭意識」。

那麼,凝神階段觀想對象,與調心階段獨頭意識產生前夕的所指對象是否應該是同一物象呢?應該說不是。因為調心階段是以某一根(感官)配合意識而心繫一物的,此物必與所用的根(眼耳等)相對應,如與眼對應的是物、光等色相;與耳相應的是聲響、音樂等。而在進入獨頭意識之後,五根不起,意識獨行,意識則不必依靠五根來尋攀體外體內的一點,而是回到內心,將意識記憶影像中的某一點作為觀照對象,這一對象的特徵與前一段的對象相比,多出了「莊嚴」(神聖)的要求,甚至可以說「抽象意義」更強一些。

再修持這一階段時,首先要注意藉助前一階段(即調心)的境相,在心境止寂、注意力集中的前提下,再進入凝神,如此效果更佳。其次要注意,觀想的對象或為空、或為心中影像,不能是身外眼前之物、耳畔之聲、鼻端之香、舌尖之味、肌膚之觸覺,也不能是體內之息。因為,六根一動,便又倒退到了五俱意識或單俱意識狀態,其時已遠離凝神而去。

二、入定

入定又稱靜慮、冥想或禪那,為冥想的第二個階段。入定是對於對象「周流不斷的知覺」或曰「連續的意識流」。這裡的知覺就是指凝神階段開始時心繫一處的那種意念,就是一直維持著這個境界,不棄不離,莫失莫忘。

《商積略奧義書》論述靜慮有「有功德者」與「無功德者」兩種,「有功德者,謂之於神之形相而靜慮也;無功德者,如自我之真性而靜慮者也」。也就是說,有功德入定,觀相對象帶有「神聖」色彩;而無功德入定,則純為觀想「自我真實」。或者說,有功德定,是有賴於神聖的「他力」;而無功德定,純依賴於「自力」。

《奧義書》對入定的兩種情形劃分,還是從前一階段「凝神」的不同關注對象延續引伸下來的。不光是在入定階段,其實在凝神階段也就存在兩種不同的對象——有相的神明與無相的空或「自我」。

這裡有一個問題:在調心階段,強調「精神脫離知覺」,知覺與感覺的消淡,才使得注意力突出,而此處又突出「知覺」的作用,是否矛盾呢?應該說,此處的「知覺」,不同於認知過程中「知覺、感覺、記憶」的那個知覺,如果將此處的知覺說成「覺知」或「靜慮」,可能更易讓人理解。事實是,在入定階段,不再是對觀注對象的簡單攀緣,而是細微的尋伺觀察,此時記憶、思維、注意力,協同而用,使意識以所緣對象為契機,深細觀察思慮其中的真相、真理,思慮的結果,便是使妄想雜念進一步消除,獨頭意識愈加澄清,達到極凈時,便轉向了「定中獨頭意識」。定中獨頭意識的產生,精神主體便進入定中,行者就進入了三摩地的修行階段。

三、三昧

三昧,又稱三摩地、等至、等持、心一境性,為瑜伽冥想的第三個階段。《商積略奧義書》稱其為:「情命自我與超上自我合而為一,無有三端(知識、能知、所知),以無上阿難陀(真智)為自相,以純粹靈明為自性者也」。這與《瑜伽經》中「對象的真實本性放出光芒,不再受感知者的心的扭曲」的闡釋是一致的。

經過長時間專註的靜慮,到了三昧時,意守的主體與意守的對象開始合而為一,意識主體對自身的知覺消失,也不再受記憶與自由聯想的干擾,思維也趨向於無分別的狀態,觀注者成為被觀注者;以自心觀注自心本身而不是關注其他。正如《瑜伽經》所云:「當所有精神渙散得以消除並且心注一處時,便進入三昧狀態」。

三昧是修習瑜伽的最高境界,也是「梵我合一」而消泯了知識、能知、所知「三端」的境界。要知道,所有這一切,都是在一心之中實現的,從靜心到制感,再到獨頭意識、定中獨頭意識,無不是對心的活動的控制;而控制此心者,也正是自己的心。所以有人說這叫「以幻心破妄心」。而在三昧時,身心無二、心境無二,此時,我、心、境已融合為一,這個合一體,便是「真我」,只有真我才能證得「真理」,並與明辯、喜樂的覺受相應,而真理、明辯、喜樂的結合,又使三摩地的境界由低至高,由欲界散地定到四禪、四空定、九次第定。

按照印度原始禪定論的說法,三昧包含了很多種類,通常有等持與等至兩大類,等持包括了欲界散地定與色界四禪在內。等至音譯「三摩缽提」,涵蓋了有心無心、有漏無漏一切定體,也包括了無色界四空定、無想定、滅盡定等,也有將「等至」代指四禪八定的,稱為「八等至」,或者再加上滅盡定,稱為「九等至」。

四、冥想的境界

冥想的境界,尤其是三摩地的境界是不能以一般的思維來測度的。因為定中獨頭意識,已不是普通的思維形式,以心入心,以心入境,已經沒有了觀者與被觀者的對立,一切歸於直觀的明證。因此,在最後一節,隨著冥想階段的深入,我只能越來越少地使用文字了。事實上,從「凝神」開始,已沒有多少技法與流程可言,越接近三昧,越是要求你不要用功、不要用力,也不要用「心」。三摩地的境界是靠一念契入的,而不是靠工夫「作」來的,因為三昧本身不是一種物象,它不是外在於心的一個實體,三昧只是你自已的心與心之間達成的一種突髮式的默契、相印,那一瞬間,觀照者、被觀照者的界限消失了,觀照的能力瞬間變得無限卻又不必為觀照者所用,因為已經沒有了觀照者與被觀照者的對立,觀照轉換成了「親證」(直接進入體證)。由此,觀照者便會打破肉體凡心的局限,伴隨那二元合一的定體,進入色界、無色界,真正實現梵我一如、天人合一的至高目標。

五、冥想的「觀」法

前面關於冥想的論述,大都立足於意識通過凝於「一物或一事」而漸次進入凝神、入定、三昧。在冥想理論與實踐的發展中,冥想由簡單的「事」相上用功,逐步升華到「理體」上作觀。而冥想,也漸漸演變為「定」與「禪」兩個層面,定為「靜」、為「止」為「寂」,靠的是遏止感官而獨存「定中獨頭意識」;禪為定中之「慮」之「觀」。無怪於唐玄藏譯《瑜伽師地論時》,直接運用了「止觀」的概念,而佛教密宗大師宗喀巴所著《菩提道次第廣論》則直接以「止觀」代替禪定一詞。對於冥想三階段「凝神」、「入定」、「三昧」來說,雖仍有「止法」,但相對於瑜伽八支的前幾支來說,「止」的作用漸微,而「觀」的地位增勝。因此,在冥想討論的最後,有必要重點討論一下冥想的「觀」法。

對於理體上的「觀」,最根本、最重要的,便是如何「入空」的問題。因為「自我」的本質或真實的自我梵、梵我、神我,無不以「空」而居,觀達「空」性之理,也就是證悟「梵我」根本,這既是深入三昧各層次——四禪八定、九次第定的基礎,也是瑜伽最終實現超然解脫的基礎。因此,討論瑜伽冥想的「觀」法,首要討論的就是「觀空」的問題。

闡述

印度瑜伽派闡述:冥想是一種持續不斷的覺知狀態,那是與一切萬有的重新連結,與神合一的狀態。所需要做的只是奉獻你的全心、全身、全靈在每個瞬間、每個當下, 純然地處於"在"的狀態之中。

佛教瑜伽闡述:冥想"如是"靜觀、是入定、是合一、是喜樂、是自在、是慈悲、是智慧、是完善、是一切萬有、是生命之能、是本體實相。持續不斷的覺知力將會自發的擴展出來, 由自身的局限到一體意識的察覺。

修習的瑜伽冥想所要達到的目的就是心靈的安寧與和平。通過冥想來達到和實現無限的精神之愛。而我們修習冥想術就是為了把我們的精神引導至解脫的境界。通過冥想術制服心靈。制服了心靈也就制服了各種慾望。就像「自覺」一樣,我們修習冥想術的根本目的也是要達到可以掌控心靈的境界。

冥想不僅僅是一門健康身心之道,更是開啟人性智慧,回歸自我,凈化人心的特別方法。

冥想是―種修行、是入定、是靜觀,它是經由個體化的自我表達到自我創造後完成的自我的實現,它實現了我們的真實本性。

吠陀經、吠登塔經等諸多經典闡明:通過冥想達到完全的自我認知,能產生自身完美的力量, 能釋放被隱藏於內心深處的種種過去的陰影與不適。

原理

冥想字面上的解釋:冥,就是泯滅。想,就是你的思維、思慮,冥想就是把你要想的念頭、思慮給去掉,找到感知。

冥想,大家都誤認為只有坐在那裡才是冥想,甚至還專門為冥想設立了一堂課程,實際上隨時隨地可以進入無思慮的這種狀態。例如體位法、觀察呼吸也可以進入DHYANA,做體式的時候通過呼吸移動身體,當用呼吸移動身體,當身體達到極限的時候已經處於一種DHYANA的狀態,有人把體式運動叫做移動冥想。移動冥想從什麼作為入口,通過一段時間來觀察我們的身體,會發現在身體里有可控的部位和非可控制的部位。

可控:比如移動身體、眨眼、吸氣、閉氣,是你可以控制的。

非可控:比如指甲、頭髮的生長是你無法指揮他的,是你不能夠控制的。

冥想是從我們身體的可控部分為入口的。例如:把手做一個高度的彎曲,當你彎曲伸展,伸展到極限的時候,思維在這個時候就停止了,瑜伽很多體式要求盡量做到身體的極限,到達身體的極限後意識進入到了感知的狀態,進入DHYANA的狀態。PRANAYAMA中的YAM具有另外一層意思:無限擴充,無限伸展的意思,做一個體式達到無限伸展的時候,就進入了DHYANA這種狀態,練體式是使用了身體的極限,身體的運動後很多老師會設一些燭光冥想、OM聲冥想、觀照呼吸的冥想等等,原理都是相同的。燭光冥想是用眼睛,眼睛張開,不要眨眼,其實只要掌握了原理不使用蠟燭也可以掌握冥想,不使用蠟燭,把眼睛睜開,盡量不眨眼,可控系統達到非可控的時候,眼睛睜開了一會,疲勞了需要眨眼來保護眼睛,但是你控制他,不眨,這時頭腦的思維就停止了,這時候沒有了任何思維。冥想的鍛煉實際上是利用身體可控的部分切斷思維,呼吸也一樣,很多老師會教呼氣、吸氣、屏氣。我們來實驗一下,深吸一口氣後屏息,在屏息這一瞬間頭腦進入真空狀態,無法進行思維。就進入了DHYANA。

當思維切斷的時候,有一種能量自動流淌,進入感知,感知和思維是很難同時存在的,當思維存在太厲害的時候感知就會消失。

DHYANA這種狀態是處於一種感知,這種感知是智慧的。不是小孩或瘋子沒有思維的感知。小孩和瘋子的思維是低級的尚未啟動的,其感知是無知的和無智慧的。DHYANA是知覺和智慧高度的統一。

十二原則

選擇一個專門的地方來練習,這樣可以幫助你找到安寧感,易於進入瑜珈冥想狀態。

選擇一個固定的時間——清晨和傍晚比較理想。

利用相同的時間和地點,讓精神更快地放鬆和平靜下來。

坐下來後,讓背部、頸部和頭部保持在同一條直線上,面向北面或者東面。

在冥想的過程中,保持身體溫暖(天涼時你可以給身體圍上毯子),引導你的意識保持平靜。

讓你的呼吸有規律的進行——先做5分鐘的深呼吸,然後讓呼吸平穩下來。

建立一個有節奏的呼吸結構——吸氣3秒,然後呼氣3秒。

當你的意識開始遊離不定,不要太在意,也不要強迫自己安定下來。

安靜下來以後,讓意識停留在一個固定的目標上面,可以在眉心或者心臟的位置。

利用你選擇的冥想技巧進入冥想狀態。

在非常純凈的冥想狀態到來之前,不要強迫、讓遊離的狀態繼續自然地存在。

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遊離的思想狀態會慢慢消息,最終進入純凈三摩地(最高意識的知覺狀態)。

在進入正式冥想階段前,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選擇一個你感覺很舒服、放鬆的姿勢來練習,如果可以的話,用蓮花坐的姿勢;但如果你不能做這樣的姿勢,你可以選擇簡易坐來練習。正確、穩定的坐姿是冥想成功的關鍵,因為不穩定的姿勢會使思想、意識也變得不穩定。

盡量不在冥想前進食,因為這會影響你集中精神狀態。

開始時試著每天做一次冥想,以後可以增加到每天兩次。冥想的時間由5分鐘慢慢地增加到20分鐘或者更長,但不要強迫自己長時間地靜坐。

如果你利用一種冥想方式練習幾次都感覺不舒服,那麼你可以放棄這種方式而選擇另外一種更合適自己的方式。

不要急於求成,不要期望在很短的時間內就達到預期的效果。

坐姿

簡介

瑜伽冥想的目的在於獲得內心的平和與安寧。真正的瑜伽冥想的姿勢都是打坐式的。打坐又再細分為七種:即,簡易坐,半蓮花坐,蓮花坐,至善坐,吉祥坐,悉達斯瓦魯普坐,雷電坐。

通過瑜伽的這些坐姿我們還能獲得身體的受益,加強了兩髖,兩膝,兩踝,補養和加強了神經系統,減輕和消除風濕和關節炎。

簡易坐

簡易坐是一種舒適安逸的坐姿。你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來調整坐姿,比如可以兩腿盤坐在墊子上。如果膝部有疾病,可以單腿或雙腿向前伸直。

坐在地上,兩腿向前伸直

彎右小腿,把右腿放在左大腿跟處

彎左小腿,把左腿放在右大腿之下

可以把雙手結個手印,放在兩個膝蓋上,最好兩手相疊,拇指相對放在腿上

以此姿勢坐著,可以10分鐘,20分鐘遞增

單蓮花坐

坐在地上,墊一個小墊,便於穩定,兩腿向前伸直

彎右小腿,把右腳緊頂在放在左大腿內側

彎左小腿,把左腿放在你的右大腿上面

肩背正直,下頜內收,兩手相疊,拇指相對放在腿上

以此姿勢坐著,可以10分鐘,20分鐘遞增

患坐骨神經痛的和骶骨毛病的不適合做這個練習

雙蓮花坐

坐在地上,墊一個小墊,便於穩定,兩腿向前伸直

彎右小腿,把右腳放在左大腿上,腳底朝上

彎左小腿,把左腿放在右大腿上面.腳底朝上

肩背正直,下頜內收,兩手相疊,拇指相對放在腿上

以此姿勢坐著,可以10分鐘,20分鐘遞增

每次打坐完後,按摩兩膝,大腿,兩踝和兩小腿腿肚

益處: (1)盤著的雙腿減少並放慢下半身的血液循環,從而加強上半身,特別是胸膛和腦部的區域的血液循環;(2)有利於直身端坐,使呼吸系統毫不受阻,極為有利引發暢順的呼吸;(3)對患哮喘和支氣管炎的人有益處;(4)使神經系統充滿活力,強壯脊柱和腹部器臟。蓮花坐興奮消化系統,放鬆兩踝、兩膝,使大腿結實,使兩髖、兩腿變柔軟;(5)有助於預防及治療風濕症;(6)儘管流向下半身的血流減少了,卻和普通坐在椅子上的坐姿不同,不會發生充血現象;(7)有助於使人的身體穩定而安寧,心靈和平、活躍而警覺;(8)對患有神經和情緒問題的人們有益;(9)從瑜伽角度看,這個姿勢極為適宜於做呼吸練習和冥想。它導致生命之氣普拉那從脊根氣輪延中經上升的結果。它之所以產生一種更為和平寧靜而警醒的心靈狀態,就是這個原因。它之所以對控制性衝動和維持禁慾修行有用,也就是這個道理。

注意:每次打坐之後,要按摩兩膝和兩踝。一旦兩膝或兩腿開始感到難受,最好立即解除這個姿勢。在你間歇的試做了一個月之後,還不能感到這樣的疼痛感、辛苦感已經消失,那就不要再試它了。

至善坐

至善坐被認為是最重要的一種姿勢,瑜伽哲學中講人身上有七萬二千條經絡,而我們的生命之氣就在這些經絡里流通,所以至善坐有助於清理這些經絡,使之暢通無阻。

坐在地上,兩腿拼攏並同時向前伸展。

彎曲左小腿,用雙手抓住左腳,用左腳的腳跟緊緊頂住會陰部位。(就是陰道和肛門之間)

然後彎曲右小腿,把右腳放在左腳踝之上。

把右腳跟靠近恥骨,右腳底板則放在左腿的大腿與小腿之間。

背、頸、頭保持直立。

閉上你的眼睛,開始內視。內視其實就是在閉上眼睛之後用你的心眼來看閉眼之後的一切。我最強的時候看到過光團。一般練氣功的人都會看的到的,並不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一般人會不知道該看什麼,能看到什麼,所以,當你閉眼內視的時候,就先讓雙眼凝視你的鼻尖部位。有了一個目標後就會舒服很多。

保持這個閉目內視的姿勢儘可能長的時間。視個人情況而定。有些人剛開始可能就只能堅持幾分鐘。當可以慢慢的靜下心時,就可以堅持很長的時間了。

睜開眼睛後,放開雙腳,休息幾分鐘,換另一條腿再做一次。

溫馨提示:隨意一點坐下也可以,但一定要背、頸、頭保持直立。

功效:鎮定安詳,並且對脊柱下半段和腹部器官有補養增強的作用。提升生命之氣,並且有控制性慾的效果。

雷電坐

兩個膝蓋跪在地上,兩個小腿和腳背貼在地面上。

兩膝靠攏,兩個大腳趾相互交叉,這樣便使兩個腳跟向外指了。

伸直背部,將臀部放落到兩個分離的腳跟之間。

溫馨提示: 動作非常簡單易做,初次練習時會覺得兩個腳趾相互交叉有點困難,多練習幾次就可以了。

功效:可以在飯後5-10鍾後做不僅能夠非常好的促進我們的消化系統, 同時還可以治療胃酸過多,胃潰瘍等胃部疾病。有助於按摩生殖器的神經纖維,對盆骨肌肉有伸張的作用,所以也適合產前練習。

吉祥坐

坐於地面,兩腿向前伸直;

彎曲左小腿,左腳板頂住右大腿;

彎曲右小腿,右腳放在左大腿和左小腿腿肚之間;

兩腳的腳趾應該楔入另一腿的大腿和小腿腿肚之間;

兩手放於兩腿之間的空位處或放在兩膝之上,頭、頸和軀幹保持在一條直線上。

這個姿勢除了會陰不被頂住之外,其他各方面完全和至善坐一樣。

醫療效果:這一姿勢效果和至善坐大致相同,只是程度稍遜。由於會陰並不被頂住,就不會自動地把性衝力引導向上、沿脊柱上升。這就意味著它不僅對性的控制沒有至善坐的相同效果,而且象鎮定安神、警醒機敏等益處也多少有些減弱。

注意:患有坐骨神經痛或骶骨感染的人不應做這個姿勢。

靜坐前期調整

靜坐又稱是瑜伽冥想修行的第一方法,對於身心健康,十分有益。印度文獻記載:「修者靜坐,可減少身痛、心亂、麻痹等疾;修者靜坐久,可減少妄念,禪之靜定生智,減少煩惱或愚昧。

瑜伽冥想或修禪坐在此前需要經歷五個步驟的調整:

調飲食

人身與飲食有著十分重要的關聯活動,飲食若調整不好,容易影響身安心靜;當我們進食時,通過食物咀嚼,進入胃中調和消化,並轉入為對身體的滋養,各類營養精華化於血液,以供全身使用,因此說飲食與生命之體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然而食物不可過多,即不要吃的過飽,飽食者令胃腸不宜消化,往往增加了腸胃功能的機能疲勞,不易吸收精華,反而排泄於體外,此類人叫身貪,見飲食無法自制,飲食美味令感官細胞興奮過度,往往在飽食後身體懶散,鬆懈;這正是增加胃腸加倍工作所產生的疲勞,這種疲勞的結果是氣機虛滿身體,氣滿浮躁上行,造成身體火大,令靜坐不得安寧;但飲食太少,營養不夠,則造成體弱力衰,靜坐難以有成效。因此,我們說調整飲食結構時,飲食適度最為佳.

調睡眠

人生活與工作,行做身心體力,離不開休息時間,睡眠的目的是為了恢復人體的體力與精神,因此休息好亦至關重要。平常睡眠我們都知道,以八小時為適度,古人說:"久卧傷神,少卧神傷",睡的過多則精神困昧,不利於靜坐;睡過少則體力不能恢復,精神恍惚,也不宜靜坐。因此睡眠要保持節制有度,當我們神志清明,精神氣爽時,安身靜坐,效果豐厚。

調身

靜坐前,在我們的行住坐卧四儀規中,要常保持寧靜安詳的心態,時刻牢記瑜伽八支分法的第一條:道德尊范.不可有粗暴與不安的舉動,粗暴與不安的舉動對自己不利外,與環境也不相應,境相氣粗,心意輕浮,必難人定。人靜坐時,須寬衣解帶, (坐墊須後高一二寸)從容人坐,腿或雙盤、或單盤,自行選擇,然後安置兩手,把右掌的背疊在左掌上面{男士,女士相反},貼近腹部,輕放腿根上;然後把腿左右搖動四五次,以做放鬆調和,然後端正身形,脊骨勿挺勿曲,輕盈自然、頸正端莊、不低不昂;鼻子與臍輪{腹部}如垂直線相對;開始呼吸吐納腹中積氣三到七次,把舌頭抵上額,由鼻徐徐吸人清氣,輕閉兩眼,坐久或覺身有俯仰斜曲,隨時矯正之(坐之時間根據自身的能力)。

調息

鼻中氣體出入名為呼吸,一呼一吸完成名為調息。靜坐人手最重要工夫在調息。呼吸有四種:1,喉輪呼吸:即侯頭呼吸,此呼吸最淺短,僅在喉頭出入,不能盡肺葉張縮的力量,因此達不到吸氧吐碳{二氧化碳}功用,血液循環不能優良,如此呼吸是屬於不良作用,因此要改變。2,胸式呼吸:此較喉輪稍好,氣體能達胸部,充滿肺部,通常廣播體操的呼吸活動,女性也常採用此呼吸,能做此呼吸,仍不算調息。3,腹式呼吸:一呼一吸,氣體能到達腹部{臍輪部位},在吸氣時空氣人肺充滿遍體,肺底舒暢擴張,把膈肌壓下,這時胸部空松,腹部外凸;又呼氣時腹部緊縮,膈肌被推而上,緊抵肺部,使肺中濁氣盡量外散,這方算是靜坐的調息,此調息能有效調整身體的放鬆。學修者還要注意:呼吸絲毫不可刻意或用力,鼻息輕細深長,自然達到腹部,連自己的耳朵也不聞出入息聲,方是調息相;呼吸經歷由粗到細,細到微細,微細到懸吸最終入體息階段。4,體呼吸:此呼吸為靜坐功深者能夠作到,呼吸細微的無法再細緻,出入不知,如無呼吸,雖有器官作用,但無覺用,而氣息彷彿從全身毛孔出入,至此既是達到調息之極至,可人深定.

調心

心有真心與妄心,真心是心的本體,妄心是心的虛妄作用。我們自有生以來,迷昧真心,都在妄心用事,念念不停,眼,耳,鼻,舌,身,意,組成妄心身用,猶如意馬心猿,難調難伏。我們靜坐,可有兩種心象:一是心中散亂,支持不定;二是心中昏昧,容易瞌睡。治散亂病,要把心中一切放下,看透身體也是外物,置之不睬,專心一念嗡字音輪於小腹間,自可人定。治昏沉病,要把心提起,注意鼻端,使精神振作;或起而徑行再坐;或修數息觀,從一到十,數到不亂,心息相依,綿綿密密,昏散兩除。

通常來說心經歷的由染而凈要經五個層次:第一、散亂心,隨著外境心念紛飛。第二、昏沈心,痴鈍朦朧,陷於昏睡。第三、不定心,散亂多於安定。第四、一心,心能凝住於一境。第五、定心,心狀澄靜。後二者便是修行瑜伽所得的現象。

以上五種境地調整好了,就安身靜氣的進入你的專一冥想或者禪修事態中.

冥想音樂

編輯

瑜伽冥想音樂的特點是抒情、自然、休閑,再沒有別的什麼冥想功法能像瑜伽語音冥想音樂一樣,在經受過如此悠久歷史的考驗後還這般廣受歡迎並被普遍使用。瑜伽語音冥想音樂使人獲得內心的和平安寧與快樂幸福,從而達到身體健康安泰的效果。

首先,聆聽並在瑜伽語音中歇息著。基本簡單的原則就是聆聽瑜伽語音,讓瑜伽語音進入耳朵和心意,與你為伴。一點都不費力氣。無論年齡職業或職位的高下,我們都需要一處可遠離現代摩登生活的需索、壓力、焦躁、寂寞、空虛和個人瑣事的庇護聖地。介紹你一個在哪都能練習的巧方妙法,得以迴避此類事項的煩擾。

然後,跟著大聲唱或柔聲低吟。(隨個人喜好,不拘是輕聲低吟或揚聲高歌),出聲誦念的同時,也又一次地由耳接聽。

也可以不用瑜伽音樂伴奏來做瑜伽語音冥想音樂---比如說,可以配合著呼吸來做。大家還可以隨著比較輕鬆的瑜伽旋律,一邊拍掌跳舞,一邊聆聽瑜伽語音音樂,並且跟著唱誦。

不必擔心瑜伽語音誦念得準確完美與否。瑜伽師已經肯定:哪怕發音不完全精準,但效益已經在那兒了。您也可以在不播放DVD或CD的情況下,自己吟唱並休憩在語音中。

===========================================================

聽古琴有助於治療抑鬱症~

2017-10-16 12:39抑鬱/抑鬱症

某機構的跟蹤調查顯示,音樂對緩解焦慮、抑鬱等都起到了積極作用。而有些古箏彈奏的樂曲,也作為「治療音樂」銷售得很好。

該機構研究者強調,樂器特性和樂曲內容賦予了古琴卓越的表現力,讓其更有藝術感染力。「任何一種藝術都能緩解人們的壓力,但古琴所表現的音樂更豐富、更細微、更深入、更有力量。」

伯牙與鍾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諸葛亮在城牆上悠然撫琴,嚇退了司馬懿……這些關於古琴的故事人們耳熟能詳,但時至今日,不少人對古琴的認識仍然停留在「古琴就是古箏」的誤解上。

從樂器特點來看。首先,音色豐富並且極具對比性的質感,低音古樸深厚,餘音綿長不絕,高音則清潤明亮,極富穿透力,而其「同音異弦」等特點能更精微細膩地刻畫人心。其次,表現手法豐富,古琴琴曲的節拍多變,讓演奏者的心境表達得淋漓盡致;而古琴所特有的「走手音」能使音線輕重疾徐的同時,還有剛柔、方圓、濃淡等變化,給人以趨於意境悠遠、神韻無限之感。古琴屬中低音區樂器,從人的心理通覺感受來說,更為沉著深切,常常加深了幽遠深邃的意境,因此有李白「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的名句。

從樂曲內容來看,古琴樂譜中不僅有儒家文化中的平和仁愛,道家文化中的清凈超然,更有不被流派所限的豐富的人生智慧,比如《梅花三弄》的瀟洒浪漫,《酒狂》的自由狂放,《廣陵散》的慷慨豪壯。樂曲內容後面熟悉的歷史人物,一脈相承的文化氛圍,都讓國人容易被曲中的思想意識、情感所感染。自己演奏,效果更好。

研究者還認為,古琴曲目對心理減壓、情緒平和的作用也講究「相反相成」,既要有清微淡遠,也要有昂揚洶湧。在焦躁不安或是疲勞沮喪時,《平沙落雁》描繪出的沙白風清、雲飛天遠、雁陣從容的自然景象,讓人聽之天地一寬。而同時,時而潺潺、時而洶湧的《流水》,其活力十足的特性也令人明朗超脫。「總體來說,效果雖然隨人而異,選什麼曲目,什麼時候聽,聽多長時間,都以喜歡、投入為宜,而皆可有助於身心健康。」

而美國某學者也發現,演奏古琴對身心有獨特的作用。首先,自由豐富的演奏方式讓演奏者的情感充分宣洩;其次,左右手複合指法有4000種之多,有助於左右大腦半球的均衡發展;再次,演奏者在「感物而形聲」時,大腦中表激動的β波會減少,頻率更低的α「平靜波」或θ「歡樂波」出現,引發腎上腺素的降低和內啡肽的分泌,讓人平和愉悅。

最後,對想以古琴音樂平復心情、安靜神慮的人,如果只選五曲,研究者推薦了優美生動的《平沙落雁》、《良宵引》、《鷗鷺忘機》,《梅花三弄》和《漁樵問答》。

========================================================================

多聽聽古箏能治療抑鬱症

「我們院有一位教授在化療時,聽了我的古琴兼即興演奏CD上的音樂,感受到了消減痛苦的作用。」李祥霆先生說。在「非典」時期,他的唱片曾被作為「醫保用品」用於醫護人員,中日友好醫院的跟蹤調查顯示,這些音樂對緩解焦慮、抑鬱等都起到了積極作用。而他在美國發行的兩張和美國音樂家即興重奏的唱片,也作為「治療音樂」銷售得很好。

古琴能盡表心境

被問到這種「悅心」效果的原因時,李祥霆先生強調,樂器特性和樂曲內容賦予了古琴卓越的表現力,讓其更有藝術感染力。「任何一種藝術都能緩解人們的壓力,但古琴所表現的音樂更豐富、更細微、更深入、更有力量。」

伯牙與鍾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諸葛亮在城牆上悠然撫琴,嚇退了司馬懿……這些關於古琴的故事人們耳熟能詳,但時至今日,不少人對古琴的認識仍然停留在「古琴就是古箏」的誤解上。

從樂器特點來看。

首先,音色豐富並且極具對比性的質感,低音古樸深厚,餘音綿長不絕,高音則清潤明亮,極富穿透力,而其「同音異弦」等特點能更精微細膩地刻畫人心。其次,表現手法豐富,古琴琴曲的節拍多變,讓演奏者的心境表達得淋漓盡致。而古琴所特有的「走手音」能使音線輕重疾徐的同時,還有剛柔、方圓、濃淡等變化,給人以趨於意境悠遠、神韻無限之感。古琴屬中低音區樂器,從人的心理通覺感受來說,更為沉著深切,常常加深了幽遠深邃的意境,因此有李白「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的名句。

從樂曲內容來看,古琴樂譜中不僅有儒家文化中的平和仁愛,道家文化中的清凈超然,更有不被流派所限的豐富的人生智慧。比如《梅花三弄》的瀟洒浪漫,《酒狂》的自由狂放,《廣陵散》的慷慨豪壯。樂曲內容後面熟悉的歷史人物,一脈相承的文化氛圍,都讓國人容易被曲中的思想意識、情感所感染。自己演奏,效果更好。

可能是受從事中醫的父兄的影響,李祥霆先生認為,古琴曲目對心理減壓、情緒平和的作用也講究「相反相成」,既要有清微淡遠,也要有昂揚洶湧。在焦躁不安或是疲勞沮喪時,《平沙落雁》描繪出的沙白風清、雲飛天遠、雁陣從容的自然景象,讓人聽之天地一寬。而同時,時而潺潺、時而洶湧的《流水》,其活力十足的特性也令人明朗超脫。「總體來說,效果雖然隨人而異,選什麼曲目,什麼時候聽,聽多長時間,都以喜歡、投入為宜,而皆可有助於身心健康。」

而前美國馬里蘭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所長梁銘越也發現,演奏古琴對身心有獨特的作用。首先,自由豐富的演奏方式讓演奏者的情感充分宣洩;其次,左右手複合指法有4000種之多,有助於左右大腦半球的均衡發展;再次,演奏者在「感物而形聲」時,大腦中表激動的β波會減少,頻率更低的α「平靜波」或θ「歡樂波」出現,引發腎上腺素的降低和內啡肽的分泌,讓人平和愉悅。

最後,對想以古琴音樂平復心情、安靜神慮的人,如果只選五曲,李祥霆先生推薦了優美生動的《平沙落雁》、《良宵引》、《鷗鷺忘機》,《梅花三弄》和《漁樵問答》。


一些基礎的兩者的概念前面大家都已經有提到了,就不贅述了。

我這裡只討論從基本佛教發展而來的禪修(有實證研究表明效果的),不討論靈修(這個概念比較偏宗教,並且在現代被泛濫應用,並沒有多少真正的科學實證,不予討論)

我覺得其實重要的點還需要提到的:

1:禪修(從佛教發展而來的)是基於東方思想的,而心理學是西方宗教沒落以後出現的一種對宗教對人們心理困擾的替代(有學者曾說最開始是從向神父禱告尋求解脫到向心理諮詢師傾訴以追求解脫的一個轉變),東西方整體思想的不同對兩者影響也是十分重要的,這裡涉及到對大腦和意識的認知的不同等,詳細展開可以成為一本書。。。

2:禪修追求整個精神世界的從「苦」(不滿足)里解脫,而心理諮詢是針對不同的精神癥狀,例如焦慮,抑鬱,強迫症等等,一個試圖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一個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3:禪修和心理諮詢對「自我」這個概念的認知是不一樣的。禪修追求「無我」,放棄固話的對自我的執著,從而達到放棄對外在物質等的慾望,達到放棄我執,認識到無常這些概念,而心理諮詢,無論是精神分析還是人本主義,追求的都是建立一個「自我」,達到對「自我」的認識,沒有達到無我的層面。(當然,禪修也是有基本條件的,心理諮詢構建的完整的紮實的正確的自我觀念是禪修的一個基礎,有精神分裂等,嚴重創傷的人是不會被建議和同意進行禪修的)

4:心理諮詢針對mind,禪修針對spirit

細節上來說,心理諮詢無法隨時進行,而禪修可以隨時隨地,並沒有要求很多的儀式

並且也不能武斷的說誰包含誰。如果僅僅把禪修當做MBSR,那麼它確實算是心理諮詢的一種方式,但是如果從追求心理解脫的角度來講,禪修可能會高於心理諮詢的追求。

當然,做禪修的一個基本點就是non-judgement,所以一般大家不會把它和心理諮詢進行孰是孰非或者優劣的比較。兩者可以相輔相成,共同促進mental health well-being。


作為一枚心理諮詢師半成品,說一下自己淺薄的認識。個人覺得心理諮詢和禪修兩者最大的不同點,絕不僅僅是一個費時一個費錢。
第一,心理諮詢有禪修不可替代的優點,比如兒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問題,絕不太可能用禪修解決,因為那麼小的孩子不可能自己有覺悟去練禪修,即使練了個人覺得也很難領悟到其中的精髓,很難大悟。而心理諮詢師能針對性的幫助和引導孩子,而且孩子都是相信老師和權威的。
第二,人們更容易接受一個心理老師,卻不容易接受當個和尚每天念經。心理學是一門科學,而禪修往往被認為是只有出家人才會修的東西。因此心理諮詢能夠被更多人接受,特別是文化層次越高的人,越相信科學。
第三,個人認為禪修就像江湖郎中賣的萬能良藥,號稱一葯治百病,我是不太相信有這種葯的。人類心理如此複雜,至今也沒完全研究清楚,僅憑一個禪修就能解決所有心理問題未免有「萬能論」的嫌疑。而心理諮詢則有非常多的流派,針對不同的心理問題有非常多不同的治療方法,是非常嚴謹和科學的。而且個人認為正念和禪修更像是心理領域的認知主義流派,那麼,精神分析、行為主義、人本主義這三大流派,難道都沒有用了嗎。


心理諮詢有人引導,你說的這個禪修純粹是100個人100種理解,方向要是錯了要起反效果呢


什麼是正念禪修呢?就是活在當下,是無為法,跟心理諮詢還是有點區別


對於心理諮詢,請參考 @李松蔚先生的文章。

關於禪修……這個野路子太多了,我真不知道誰精通此道。

大體上說,心理學是一門科學,遵循科學的方法。但是由於意識本身的複雜性以及心理學的發展尚處於初期,所以魚龍混雜,可以說是亂七八糟。

禪修的歷史就長了,且不說禪宗,佛教自身的歷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兩千年前。佛教的理論是可以在現代哲學中找到對應的,在千年以來對意識世界的研究過程中,也產生了非常多的理論、經驗和實踐。

但是我所見過的佛教的信徒普遍排外,並不願意將佛教作為一門科學來研究,這和中醫的態度一樣。因此,佛教的禪修存在「信則靈不信則不靈」的現象,個體間差異極大,經驗很難複製。

所以,選擇心理諮詢還是禪修,都有很大的風險性。無論你選擇哪一個,我都建議找專家,至少靠譜些。


禪修是取代不了心理諮詢的,兩者有交叉,心理諮詢更基礎一些,最好先心理諮詢,心理諮詢解決不了的問題,禪修可能會解決。按照肯威爾伯的觀點,它們屬於不同的意識層面,而心理諮詢是比較低的層面的問題。
推薦一本書:《超越自我之道》,書中的第七章是:即使最好的靜坐者也有舊時的傷口需要療愈 (評論: 超越自我之道)
因此禪修肯定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很多獨居的修行者回到世俗當中就迷失了。我覺得是需要禪修的,只是需要在現實的生活中去「修行」才是正道。中隱隱於市,大隱隱於朝吧。

如果自己遇到問題,建議先心理諮詢。如果對禪修有興趣,可以諮詢使用正念療法的諮詢師,或者去拜訪一些修行者吧。

正念禪修和心理諮詢各自的優勢分別都有哪些呢?
個人認為正念禪修可以深一步地「修行」,有可能達到一些東方神秘主義所獨有的超常經驗。而心理諮詢主要解決一些現實的問題。
ps:東方神秘主義不一定就是不科學,可能是現在的科學解釋不了而已,不過已有一書說明東方神秘主義和量子力學的研究是殊途同歸的,參考書目:物理學之道-近代物理學與東方神秘主義 (豆瓣)

心理諮詢有哪些禪修無法取代的優勢呢?
心理諮詢的方法、流派、取向很多。針對不同的人、不同的問題有不同的解決方法。而禪修則比較單一,一部分人是不適合的,不是所有人都能堅持禪修(研究發現一般能堅持禪修的人有以下特點:對內在經驗感興趣,對不同尋常的事保持開放的態度,並有較高的自我控制力,情緒比較穩定,並有高度的專註力和較少的心理困擾,也比較願意承認自己不受歡迎的特質)。
另外有很多的問題禪修是解決不了的額。
任何單一的心理學或者靜觀技巧,都無法解決所有的問題!!!

禪修相比心理諮詢有哪些優勢呢?
似乎對那些願意禪修的人的幾乎所有心理問題都有作用。比如以正念為基礎的接納與承諾療法ACT幾乎可以適用所有的心理問題。禪修最主要的優勢就是有可能達到一些高深的境界,成為開悟的人。


推薦閱讀:

怎樣走出失去至親的痛苦?
大二休學,已輕度抑鬱,可否?
被繼父性性騷擾多年, 以瘋了, 現在打算殺人, 你認為除了殺人還有更好的方法嗎?

TAG:心理諮詢 | 正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