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地說,莫言、余華、賈平凹等當代作家是否已經超越了魯迅、老舍、沈從文?

後三個可謂是中國現代文學的「三座大山」,但事物總是發展的,當代作家吸收了這麼多的西方文學先進技術,是否能超越前輩們?


老舍沈從文不清楚,就題主舉的這三個人絕對不可能超越大先生。

大先生越來越像一塊牌坊,牌坊太硬了總是招人恨,但人恨的是那塊牌坊而不是他的本質。

從文學性來看,先生的語言簡練又有趣,簡練實為一種能力,有趣就更不容易,特別是在要保證思想性的前提下,做到戲而不噱,幽默而不輕浮,而且語言具有跨時空性,不過時,就「趙家人」這個典故知乎現在還在用。

說到缺點,如果連文白混雜都能算缺點,那我只能說沒有他們那一群知識分子當時在文白混雜的語言里的探索,我們今天還在用著詰屈聱牙得文言文(並無貶義),在白話文發展得如此完善的今天,你大可以為自己會寫幾個段子會抖幾個機靈而自以為是語言大師,但你不能站在前人肩膀上摘蘋果還嫌人肩膀咯腳。


然後再說思想性,說先生的思想性說的最多的大概是反封建愛國主義這一類的,但是我覺得先生寫得最好的是寫國民性的,將一切都看破卻不好為人師,有些觀點也很深刻獨到,比如當時的潮流是女性的出走和解放,然而先生卻能想到出走以後呢?只能是要麼死,要麼回去。 這一點在《傷逝》里有詳細說明。

寫這麼多寫得有些偏題,並不是一味的厚古薄今,吹捧前人,只是先生這本書,實在太厚重


哪方面超越?

如果是講文字的運用,魯迅那個時期是文言文到白話文的實驗階段,大家還在摸索白話文的運用。那現在大家的文字相比當時華麗多了,運用的方法也豐富了。線索和段落的穿插,很多手法可以用了。可是魯迅的雜文,他當初提煉的很多觀點,對現在的中國人都還可以一針見血,這厲害之處貌似前面三個人都做不到。

老舍和沈從文的語言則本來就很厲害,寫東西是真的無法加插什麼東西進去了。真的就錘鍊得很好。

新一定勝過舊,這種是該算雞湯唯心主義吧?莎士比亞也是那麼多年前的人了,戲劇上有幾個敢說自己超越了他啊。文學不是科學,很多東西不是站在前人肩膀上就可以的吧。


話說古體詩近體詩發展了這麼多年,怎麼沒見有人超過杜甫李白?(滑稽臉)

這麼多人把學習寫作與學習理科的難度等同起來,我也是醉了。科學中一個命題只有一個解,文學完全不是這麼回事(吐槽臉)

文學的理論技術對作者作用遠不如理科的理論技術,與其說是提供一個平台,還不如說是提供了一個指向針,而且自己用起來還不一定需要這個指向針。

如果說科學是要求統一的真實,文學就是無數歧路,而且文學的對象還在不斷變化。所以如果說科學發展是正比例函數,文學就是三角函數。

我只是來糾正什麼現代新文學一定比舊文學成就高的,這是很錯謬的觀點。(嚴肅臉)


莫言和大江健三郎都說了和他沒法比。問個屁,肯定沒讀魯迅。

PS:
有人恕我,說我略重口氣。但我想,改也就是改成「問個毛」,這也意義不大。我貼我回答大江健三郎評魯迅為亞洲第一的話吧。大江也是後來者,也是吸取前人的大師。

愛思想有一篇:高旭東:魯迅小說不如張愛玲小說嗎?
《阿Q正傳》寓有很多精妙的象徵。阿Q本身就是一個象徵性的大典型,是對中國的國民精神在近代的墮落的象徵。《阿Q正傳》的一些細節,如果僅僅從寫實而不
從象徵的角度,就不好理解。舉例來說,阿Q抓進監獄的時候,他沒有煩惱,他大概覺得人生天地間,本來就是要抓進抓出的;可是有一件事讓他非常煩惱,他努力
要畫好那個讓他送命的圓圈卻畫成瓜子模樣,沒畫好圓圈,這是一個形狀上污點,卻讓他非常懊惱。這從寫實的角度就不好理解:一個人進了監獄不煩惱,畫不好一
個讓自己送命的圓圈卻徒生煩惱;但是,從象徵的角度就非常好理解了。在魯迅看來,這個圓圈就是中國文化的一種象徵符號。不同於西方文化那種直線的朝向一個
目標,中國古代的時間觀是一種循環的時間觀。循環的就是個圓圈,《周易》就是個圓圈,中國整個文化的符號就在《周易》那裡,而且這個圓圈跟黑格爾的那個是
不一樣的,黑格爾的圓圈是否定之否定,是螺旋式上升的,中國的圓圈是合縫的,是完全循環的。我們的歷史觀也是一個循環的圓圈,《三國演義》一開始就說:天
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魯迅說的「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的所謂「一治一亂」也就是這麼一個循環的圓圈。中國的戲劇也是個圓
圈,最後來個大團圓結局,所以魯迅就讓阿Q來畫圓圈,這樣才能理解為什麼阿Q抓進監獄不懊惱,而圓圈畫而不圓顯得那麼懊惱,因為在這個地方作者試圖表明阿
Q對中國文化象徵符號的熱愛,已經超過他的感性生命。而且這個圓圈又是雙關的,它是中國文化的象徵符號,又是一個死刑判決書的畫押符號,正是這個符號殺死
了阿Q,這在象徵意義上意味著中國傳統文化殺死了阿Q,所以在這裡,魯迅提出的是對傳統文化的控訴,跟《狂人日記》里提出的禮教吃人沒有什麼兩樣。雖然
《狂人日記》的控訴是顯性的,而對中國文化缺乏研究的人,也很難領悟到《阿Q正傳》暗含的深層意義。從夏志清對《阿Q正傳》的分析上,就足以證明他對中國
文化的無知和藝術分析上的粗淺:

《吶喊》集中的最長的一篇當然是《阿Q正傳》,它也是現代中國小說中唯一享有國際盛譽的作品。然而就它的藝術價值而論,這篇小說顯然受到過譽:它的結構很
機械,格調也近似插科打諢。這些缺點,可能是創作環境的關係。魯迅當時答應為北京的《晨報》副刊寫一部連環幽默小說,每期刊出一篇阿Q性格的趣事。後來改
變了原來計劃,給故事的主人公一個悲劇的收場,然而對於格調上的不連貫,他並沒有費事去修正。

  
《阿Q正傳》轟動中國文壇,主要因為中國讀者在阿Q身上發現了中華民族的病態。阿Quei(這個名字被縮寫為阿Q,因為作者故弄玄虛,自稱決定不了用那一個字作Quei音的中國字)……[1](p34)


你們看完夏志清再看魯迅對別人的回答,那才叫一個現代主義者的超越性深刻:

如此草率地評論《阿Q正傳》,也就難怪夏志清要把張愛玲小說看得比魯迅小說高了。我們無需一一加以駁斥,僅就格調的不統一而論,鄭振鐸也曾認為那樣的一個
阿Q似乎做不了革命黨,魯迅當年就回答說,正是那樣的一個阿Q才會做革命黨。因為《阿Q正傳》的象徵還蘊含著這樣的一層意思:這些具有團圓心理的國民,導
致了一場劃圓圈式的循環性「革命」,結果就是舊制度的重建,而沒有什麼新的東西。「知縣老爺還是原官,不過改稱了什麼,而且舉人老爺也做了什麼——這些名
目,未庄人說不明白——官,帶兵的也還是先前的老把總。」這就是革命的結局。接下來我們來看阿Q是怎樣理解革命的:他的革命理想就是「我要什麼就是什麼,
我歡喜誰就是誰」——這在中國,就是那個權力無邊不受制約的皇帝的理想。因此,阿Q的革命即使成功了,和中國傳統的改朝換代也沒什麼兩樣,還是一個圓圈。
魯迅在這裡通過圓圈象徵了很多東西。可以說,從「優勝記略」到「大團圓」,魯迅的文氣是一以貫之的,絕非有什麼格調不統一的地方,而在「序」里,在作者查
考阿Q案卷的時候,就已經預示了阿Q的結局。也就是說,小說全書的構思在一開始就已經設計好,絕非像夏志清說的,魯迅對藝術那麼不負責任,中間寫厭倦了就
隨便給阿Q一個悲慘的結局。

魯迅是一個思想深刻、文化寓意豐厚的作家,小說的任何一個細節都可能有豐富的意義蘊含在裡頭,這也包括對小說的題目以及小說中的人名的處理。由此我們還可
以解釋為什麼魯迅把小說叫做《阿Q正傳》,為什麼不叫《阿A正傳》,或是《阿B正傳》。「Q」不就是個圓圈嘛,還有個小尾巴,魯迅是要打破大團圓嘛,或者
說西洋文明已經進來了,圓圈已經不能再圓了,甚至像阿Q這樣喜歡中國文化象徵符號的人,努力想把他畫圓都畫不圓了。如此用心的藝術設計,怎能僅以一個「故
弄玄虛」了得!

以為張愛玲的小說超過魯迅的人,大都著眼於小說的技巧。但是,我們借用形式主義和新批評的話問:有脫離小說內容的技巧嗎?契訶夫的小說,我覺得技巧非常的
好,而且他實驗了許多不同的文體與表現方式。包括契訶夫的戲劇技巧上也很優秀,《櫻桃園》寫得多麼完美!但是契訶夫文學成就為什麼就不如陀思妥耶夫斯基?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說,故事的敘述有時候讀起來令人感到沉悶,特別是小說中那些大段大段的宗教議論,不耐著性子有時候覺得就讀不下去。……但是,當你讀《罪與罰》的時候,你會大吃一驚:那個大學生的思想不就是尼採的超人哲學嗎?陀思妥耶夫斯基
早就感到,如果在上帝缺場的語境中,就會出現尼采超人的獨白!

我今天無意間看了看魯迅專欄,貼了這一點。我其他關於魯迅的答案已經說的很明確、很夠多了。願意在思想中深入、進步和交流的可以去看。


利益相關,我還是早點承認的好,我是魯迅萬年吹,魯迅是千秋萬世大宗師。

從列舉的這幾位來說,某些方面超越了。

從文學作品整體的數量和質量看,當代文學早已超越了民國文學。

文學是個過於複雜的東西。它又不是百米賽跑有設置好的跑道給你一目了然的比較。我個人更願意把文學比喻成風景,各有各的風味,比如從某一特質來說,你喜歡繁華,那看過了香港,就不必要再看所謂「小香港」的重慶夜景,但是不是重慶就全不值得一看?也不見得。看你喜歡的口味和路子了。

文學,什麼嬗變、復調、零度、文本等等這樣那樣的文學概念,歸根結底就是兩個問題,寫什麼和怎麼寫,除了這個沒有別的問題,文學是寫什麼和怎麼寫如何達到完美統一的問題。進一步說,就是成品的表現力問題。

跟民國作家對比的時候,最好還要注意一個問題,就是筆力的問題。構思再巧,還得想想你有沒有這樣的筆力完成。

筆力首先體現在對語言材料的佔有,算了我直接說結論好了,懶得解釋,從大清亡了國以來,凡寫漢字的,沒有人的筆力能跟魯迅相比,原因不為別的,就是讀書少。

魯迅自稱提筆作小說時靠的就是讀過百十來部西洋小說。技術上肯定沒有當代作家玩的花哨。


可以把勃哥祭出來了


講真,說超過了的人,你真的讀過幾位先生的書么?
我都讀過。
別人你們爭議一下也就算了,畢竟也是各有特色。但是你說超過魯迅?
剛好我手邊就有魯迅的書

隨手翻開一頁

只能說他們只是站在了巨人的胯骨上,別說超越了,連肩膀都沒夠著。


瀉藥。從題主列的這份名單來看,更多談的是小說方面。 當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關公戰秦瓊,沒有絕對高下。但另一方面,五四這代人作為白話文的草創人,絕不是不可逾越的高峰,如果到現在還沒超越他們的意識只能說我們沒有進步。

題主這個陣容也更多是按照社會知名度來排的,這些作家之間差異就很大,我們姑且假設為兩代作家的頂尖水平做比較。
1.小說技巧。這個不用說,當代比之於五四,是高科技和石器時代的差距。
2.文字。五四一代是白話文的初創者,文白雜糅,間雜翻譯體,文字上是有不通的。當代作家是文革成長一代,先天不足,傳統文學功底較五四一代雲泥之別。
3.思想。魯迅是個特別的存在,其他作家多少脫不了法國大革命和蘇聯十月革命的影響。當代作家接受的哲學更多元,思考的角度也更豐富了。
4、最後,論歷史地位,當代作家無法跟五四作家相比。因為在當代,作家只是作家;而在五四那一代,作家是歷史人物,他們可以跟王侯將相平起平坐,甚至可以影響歷史。你看丁玲可以跟毛主席在一個炕上談笑風聲,而莫言就只能坐在台下聽習大大教導「作家不要以國外得獎為目的」。五四作家有那麼多名人軼事,當代作家的事迹就只有悶在屋子裡寫作了。作家在當今已經是邊緣化了。這反應到文本上,五四作家無論文字如何粗糙,那種胸懷天下、為生民立命的氣勢,當代作家只能望洋興嘆了。


簡而言之:連時代和師父都沒超越,怎麼跟超越了時代的前輩比呢?

1、魯迅的思想水平世界頂級,洞察力超越時代,這一點深刻地反映在他的作品中,兩百年來沒有任何作家比得上這一點。
魯迅對白話文發展的歷史貢獻無可取代。
魯迅在小說、雜文、翻譯等方面均有極高成就。
魯迅對於後世文學、哲學、美學、歷史學研究的學術影響力,兩百年來中國作家第一。

莫言先生作為馬爾克斯徒弟、福克納徒孫,有三寶:長篇小說方面的高超技法和成就、中國鄉土特色、魔幻現實主義。

2、老舍我不太了解,只看過《茶館》節選。但可以肯定的是,老舍對於時代性的把握是絕對到位的,而余華遠沒有,看看《活著》裡面為強行反映時代而導致的劇情的尷尬和敘述的乏力吧。

按閻連科的批評,余華等中國當代作家最大的問題是:想像力遠遠落在了現實的複雜性之後

3、賈平凹我看過一點,跟余華一樣有硬傷,至少在單純的文學水平上比沈從文差一個檔次。
從文先生的思想水平相對於魯迅先生而言比較膚淺,但賈平凹也不怎麼深刻啊。
向從文先生的粉絲道歉並澄清下:從文先生對於文字的駕馭也是獨一無二、後無來者的,我從未試圖否定這一點。


客觀地說,斬釘截鐵地說,沒有。無論從文學品質,文學影響,還是文學的文化學視野,都!沒!有!先佔坑,有空來答。


你對比一下《阿Q正傳》與《活著》,對比一下《四世同堂》與《廢都》,對比一下《邊城》與《紅高梁》。然後內心底就會有答案了。


不能把時代撇開談成就


按某些人時代發展、後浪拍死前浪的說法,莎士比亞、巴爾扎克等巨匠是不是早就被現代的歐美作家秒成渣渣了?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不是也早就被現在的老師們秒殺得一文不值了?各自在不同的時代做出不同的成就,貢獻出文學作品和思想,篳路藍縷、開拓發展的功績,就這麼容易被抹殺?
不要覺得人類社會是一直向前發展、人類是不斷進步的,魯迅先生的文章現在再讀依然振聾發聵、言猶在耳,兩千多年前諸子百家的思想後人也未必能企及。物質水平豐富了精神層次未必就提高了,不妄自菲薄,更不能妄自尊大。


你要是講超越老舍的事情,那恐怕是值得議論一番 。但要跟魯迅比的話,我看可能王小波更為合適。


魯迅的巔峰是《野草》。
《野草》的文學水平絕對會震撼你。


如果你完整的把《野草》看完,你就不會再問這個問題了。


「這個時代不會阻止你自己閃耀,但你也覆蓋不了任何人的光輝。我們只是繼續前行的一些晚輩,不敢造次。」


接著
韓寒 郭敬明又趕超前輩
不料沒幾個月
他們又被唐家三少趕超


在文學領域說誰超過了誰本來就是扯淡。每個作家都是獨特而有機的,不可能有一個完全意義上的高下。現代的中國嚴肅作家們最重要的功績其實是拓展了文學的廣度,著眼了新的時代變化下的人物們。所以把魯迅和余華等人放在一起比較其實是很荒謬的一件事。你說說,卡爾維諾超過歐里庇德斯了嘛?


評價作家要看作品吧,個人覺得莫言余華賈平凹雖然都有出色的代表作品,但還是沒有足以超越魯迅老舍沈從文的作品啊。


個人淺見,以可被複制、可被理解的技術層面,今人早已超越古人。同時,文學與藝術並非全由「可被複制」的部分組成,從古至今的歷史裡面,是一顆顆璀璨光輝的靈魂,你不能去比較這個靈魂和那個靈魂誰更具靈性,哪位更有光輝,能做的也只不過是低下頭顱,致敬前輩們一生的光輝,能照亮後來者前行的路。


推薦閱讀:

怎麼看余華的《活著》?

TAG:魯迅 | 余華作家 | 中國文學 | 沈從文 | 莫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