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劉邦的很多發小都能夠帶兵打仗,而且都很牛逼,而他們之前有吹鼓手、賣席子的、賣狗肉的、趕馬車的。?

歷史


那是因為劉邦厲害。
任何一個單位,你會發現,那些口碑好的領導,周邊全是能人。領導對下屬欣賞,下屬對領導信服,而且這些領導去了哪裡,哪裡就風生水起。而那些口碑差的領導,他認為他周圍是一群SB,周圍人卻同時認為他是SB,外人看這個團隊也是相當無語。
好的領導最重要的能力就是知人,容人,用人。了解你的優點,容忍你的缺點,挖掘你的潛力,給你平台,讓你進步;互相幫助,共同成功。
社會上,人能力強弱的數量也是遵守正態分布的,極端聰明且完美的人和超級SB的人都是極少數,大多數人都集中在中間。而每個人都有其不同優點和長處,只要把這些優點發揮出來,就足以出類拔萃。 而好的領導就能讓你綻放光芒的領導。
現在隨著信息科技和交通技術發展,人的活動範圍大幅擴展,我們都有感覺知己太少。在古代普通人結識的,了解的最多的只能就是自己從小一起玩大,處大的兄弟,發小,同鄉。豈不是只能從這些人中尋求知己。
那麼那些leader身邊的成功者就是他最初身邊那些人。
從劉邦,劉秀到朱元璋,曾國藩我們都發現他們身邊有一大幫曾經的普通人(從事各種職業的老鄉)在歷史機遇面前大展身手。再到近代,看看我國的開國將領中又有多少湖南人。
知音難覓,但存在個別人,他懂人性,懂生活,懂社會,他懂我。他是所有人的知己。
我想,這就是所謂人格魅力的含義:跟著他,我們可以更成功。


因為你對這些職業不了解,在你現在看來平凡的職業,在當時都可是高端一技之長。殺狗的就說明是屠夫,自己養了一大堆狗,家裡是有幾個錢的。劉邦最初的打仗跟軍事沒有太大關係,其實就是古惑仔砍人,樊噲一個殺狗的心理素質總比別人強吧?樊噲第一次立大功砍了13個敵人的腦袋,第二次立大功砍了23個人的腦袋。陳浩南也是從砍幾個人,逐漸成為銅鑼灣老大,你懂嗎?周勃就不得了了,他既搞養蠶做工藝品,又懂音樂做吹鼓手,又自幼練武,有武力去做弓箭手,本來就是多才多藝。劉邦任命周勃為材官,也就是教官,就是因為周勃技能多,可以教給士兵各種戰鬥技巧。周勃多次陷城先登可不是什麼策略,他是帶著人出去砍,砍出了經驗,砍出了水平。灌嬰是商人,所以見聞廣,並且商人是有錢的,呂不韋就是商人。夏侯嬰是公務員,養馬駕車那可是府衙的公務,那不是個弼馬溫嗎?可是他還有升遷的機會,如果秦國沒滅的話,說不定哪天由他做了縣令呢。盧綰跟劉邦一起讀過書,有見識呢。真正牛逼是英布、彭越兩個職業盜賊,專門打游擊的好手。早期來說他們打仗並不牛逼,牛逼的是他們的老大劉邦,打起仗來中規中矩,兄弟們肯賣命。劉邦既是遊俠又是官吏,他的好友圈中這些人物你可以稱之為販夫走卒,也可以稱為江湖豪傑。題主怎麼不看看劉邦的好友還有王陵、張耳這種人物呢?能養活自己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包括蕭何、曹參不過小吏,總算還有工作,韓信、陳平可是不幹正事的閑人。我朝開國不就有一群打工、放牛、種地、當和尚、吃狗肉的將軍嗎?


1. 相信我,你也有很多狐朋狗友擅長帶兵打仗。
2. 帶兵打仗本身不是最難的,最難的一是治軍,二是活著回來。
3. 倖存者偏差,不擅長的都死了。


 馬克思在批駁蒲魯東關於分工的觀點時引用了亞當·斯密的話:「個人之間天賦才能的差異,實際上遠沒有我們所設想的那麼大;這些十分不同的、看來是使從事各種職業的成年人彼此有所區別的才賦,與其說是分工的原因,不如說是分工的結果。」緊接著,他尖刻地補充道:「從根本上說,搬運夫和哲學家之間的差別要比家犬和獵犬之間的差別小得多,他們之間的鴻溝是分工掘成的。」
《分工與能力》李北方。


因為這些人大半根本不是什麼發小。

陳勝吳廣起義時劉邦都38歲了。這時候的好友還都是發小?多半是有意結交的人脈吧。


看了 @蘇沉船的回答,感覺很有感悟。
樊噲因為是殺狗的,心理素質比別人強,現在有點好奇靳歙砍人的心理素質怎麼樣,樊噲斬首記錄176,靳歙記錄90,能不能分析一下靳歙殺人的心理素質是怎麼來的?
哦,對了,還有曹參,雖然他沒斬首記錄,畢竟也有先登陷陣的,他的砍人心理素質怎麼來的?是不是因為之前做過獄掾,生死見多了,對生死比較看淡,所以心理素質更強?
其他像周勃,傅寬,灌嬰,夏侯嬰的,他們砍人的心理素質怎麼樣?
既然是楚漢,不得不說項羽了,項羽之前有沒有殺過人?有沒有經驗?直接殺了殷通那麼多人是什麼情況?是怎麼樣能一下子有心理素質砍這麼多人的?
感覺船神能不能分析一下,有點想學習一下。

不過還有一點不懂,周勃怎麼是教官了?想請船神解惑一下。怎麼感覺你又是看了一段周勃的百度百科來說的。
當是時,漢伏兵車騎材官三十餘萬,匿馬邑旁谷中。
這個是不是說漢朝埋伏了30萬教官?


上邊有人說了倖存者偏差,但是我以為是另一種倖存者偏差,有好多其他人起義了,到最後都沒成功,因為身邊的幫手不行,劉邦身邊的兄弟牛叉,所以成功了,從另一方面講,已算是天命所歸吧,蕭何韓信樊噲陳平各種牛,但是最後是劉邦做了皇帝了。


1)他們本就是能人。
劉邦起兵時,願意追隨劉邦造反的,首先就是能人。
我們對比那個年代有機會爭奪天下的各個集團,比如項氏的楚、田氏的齊,他們中的代表人物大多姓項或田,而劉邦的家族中,唯一跟劉邦一起造反的,僅有劉交,還是異母弟,做得還可能是文職。
我覺得,劉邦可能也像項羽一樣,有其他堂兄弟堂侄什麼的,但史書記載,除了劉交外,僅有一遠房堂兄弟跟他一起造反,他的親哥哥親侄子,都沒有跟他一起造反。俗話說,上陣父子兵,打仗親兄弟,連自家的親兄弟都沒有跟著一起干,足見造反的心理壓力之大,足見劉邦家族沒有能人。
而盧綰、周勃、樊噲、夏侯嬰等人能夠跟劉邦一起干,足見其膽識與能力。他們之所以以前從事的是殺狗趕車之職,只是因為他們的才華在劉邦造反前沒有用武之地。
這裡我們可以特別提一個人,這個人叫韓信,照題主的說法,早年就是個要飯的。到項羽軍中,最多只當個親兵,好像還是靠了關係。後來去了劉邦那裡,最小的官是治粟都尉,最高的官是大將軍,後被封為楚王。照題主的提問方式,他韓信只不過是一個要飯的,在項羽軍中也不過是一個執戟郎中,他怎麼能會帶兵打仗呢?正確答案是,韓信本就會,可惜一直沒有機會得到重用。

2)人是會成長的。
可能最初,盧綰、周勃、樊噲、夏侯嬰等人都是憑著一腔熱血,但仗打得越來越多,他們也逐漸在成長,在進步。
單拿樊噲來說,題主說樊噲是殺狗的,可樊噲在劉邦入咸陽和鴻門宴中的表現來看,樊噲有勇有謀,知輕知重。

3)倖存者偏差。
造反打仗不是請客吃飯,是把腦袋別在腰帶上的。
樊噲、周勃等人恰恰是活下來的,而紀信、周苛等早年追隨劉邦的能人沒有活下來。
中學時學《鴻門宴》,大家一定都記得一個叫曹無傷的人,當時曹無傷已經官至左司馬,因一念之差,想投靠項羽而被誅,可見曹無傷很可能是比樊噲、周勃等還厲害的人,可惜因革命立場不堅定,最終沒能見到五星紅旗升起的那一天。
而周苛就更慘了,他替劉邦守滎陽,殺了反覆的魏王豹,抵住了項羽多次進攻,最終兵敗被俘,項羽許諾萬戶侯,周苛不降,能讓項羽許諾萬戶侯,足見此人本事,奈何沒有活到最後,對了,周苛還有個弟弟,叫周昌,也是漢初名臣,劉邦最寵愛的妃子戚夫人之子趙王如意的丞相。


不要以他們的出身來談論他們的成就,他們趕上那樣一個風雲際會的時代,握住了時代的脈搏,並在槍林彈雨之中活了下來,所以歷史記住了他們。

拿今天的中國互聯網來說,騰訊公司的五位創始人,最高學歷的僅是南大碩士,網易丁磊的學歷是電子科大本科,京東劉強東的學歷人民大學,創辦阿里巴巴的馬雲學歷是杭州師範,而百度的李彥宏是留美的碩士,李彥宏妻子是留美博士,搜狐張朝陽是留美博士,但你看今天,誰更成功呢?

出身並不能決定一切,如果你在人生路上放棄了成長,如李彥宏,雖依舊是中國互聯網的三巨頭之一,但從市值上看,落後其他2家很多,為什麼呢?就是因為李彥宏放棄了成長,縱觀過去四年李彥宏和馬化騰的發言來看,李彥宏對移動互聯網的認識是落後於馬化騰一個身位的。

推薦閱讀:
李彥宏和馬雲活在過去經驗的延長線上,而微信之父張小龍活在當下和未來


根本上你就弄錯了。
首先,劉邦的發小只有一部分人是處於第一集團功勞。
漢初功勞最大的第一集團,依次是:蕭何,韓信,張良,彭越,英布,陳平,張耳,曹參。
史記漢朝世家列第一位的是蕭何。其次是張良,陳平,周勃。
蕭何不用說,漢初第一功臣,名列世家首位,且百官爭功時,劉邦力排眾議,認為蕭何功最大。
韓信,武功第一。
張良,謀略第一。
彭越,之所以能擊敗項羽,彭越是關鍵。
黥布,原始股東。
陳平,奇計第一。
張耳,原始股東。
曹參,「平陽侯身被70餘創,功最多,當第一」。

至於其他發小····
樊酈滕灌列傳,一篇文章來記載舞陽侯,酈商,滕公,灌嬰。
韓信盧綰列傳。
至於周勃,名次那麼高,有相當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誅呂和後來的周亞夫。

劉邦原班人馬就蕭何曹參是第一集團功勞的,題主你想多了


滾雪球+倖存者偏差,他可能還有些發小死在了第一戰,第二戰…


第一,劉邦生活的圈子大概就是縣政府官、吏,縣裡的三教九流包括殺狗的、治喪的等等。官基本上是被革命的對象。
第二,初期參加劉邦團伙的也許不止樊噲一個殺狗的,但是革命不是請客吃飯,是血與火的洗禮,最能大浪淘沙,也最能激發人的潛能,還特別考驗人品,所以你最後在史書上看到了殺狗的樊噲,卻不知道更勇猛但是被冷箭射死的樊一噲,不知道看到現場直接尿褲子逃回家務農的樊二噲。


劉邦手下牛逼的發小不多的啊,打仗的韓信彭越英布,參謀陳平張良,都不是劉邦的發小,穩定後方的蕭何也只是同鄉,算不上發小
發小雚嬰、夏侯嬰、盧綰、樊噲、周勃之流,都不是統帥級人物,主要是跟著吃肉,護主倒是很賣力


在明朝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後,為了要充實自己故鄉鳳陽的富裕,下令把江南富庶地方的蘇州、松江、杭州、嘉興、湖州一帶有錢人家十四萬戶遷移到鳳陽,不准他們返回原籍。那些人家不敢違反皇帝的禁令,但又想回鄉掃墓探親,只好在冬季借口年荒,打鼓唱曲賣藝回鄉,來年春季再回鳳陽。隨後相沿成俗,不論豐收災荒,仍要到江南去唱一番「花鼓」。鳳陽花鼓又以這種賣藝的形式走遍了四方。
有記載的最早歌詞是:"家住廬州並鳳陽,鳳陽原是好地方,自從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而今天所唱的歌詞是:"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本是個好地方,自從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從頭到尾一直補兵收人頭還不死,隊友配合默契,對方還老是有人掉線掛機送人頭,再廢的英雄到最後也能打的飛起


題主忽略了一個事實,樊噲屠狗,想是有材力,史記上屢屢記載他「先登」,鴻門宴上也表現了他的武力;周勃吹簫,但是又說他「材官引強」,也屢屢提到「先登」,換言之,他們本來就是有才的勇士,只不過沒有機會或者還沒有意願表現出來。還有蕭何,題目當中沒有提到,這裡順便說一下,當時的身份是縣吏而已,看起來也很微末,但是是「豪吏」,泗水郡的領導已經想提拔他了,但他大概看到天下將亂,沒有領情,所以說,天下不亂,他也有機會上升——以上內容散見史記的蕭相國世家,絳侯世家,樊滕酈灌傳。


倖存者偏差,不牛逼的都死了


逐步成長的


那是因為劉邦勝利了,當時了皇帝。項羽牛逼嗎?跟他的三千子弟你們知道幾個?


看了樓上的高贊回答,趕緊百度了一波:
周勃百度百科:【周勃是沛郡豐縣人,祖籍卷縣,是漢高祖劉邦的同鄉(同為豐縣人)。周勃以編織養蠶的器具為生,經常為有喪事的人家做吹鼓手,後來又做了拉強弓的勇士。周勃出身貧苦,定居沛縣後,因距邑城較近,故青年時期以蘆葦編織葦箔、蠶具營生,間或為人婚喪嫁娶之時充當吹鼓手維持生計。但他自幼習武,弓馬嫻熟,孔武有力。「周勃,以材官(訓練步兵的低級武宮)從高祖,戰功居多。高後時,勃與陳平議誅諸呂,迎代王即位,封絳候。就國卒,謚武侯。」 [4]】

手一滑多打了幾個字,又出來這麼一段。
絳侯周勃世家-百度百科:絳侯周勃者,沛人也。其先卷人,徙沛。勃以織薄曲為生,常為人吹簫給喪事,材官引強。
下面也有翻譯,估計是從某個版本的書裡面搬過來的。

這個「材官引強」作何解釋......百度的時候詞條不要打得太簡略......實在覺得百度百科有問題,去找本《史記》或者《漢書》翻翻

下面不用說了吧,都會上網的。其他的,感覺沒必要再貼了


倖存者偏差,絕對是。
你也可以問:
為什麼中共的名將基本都是井岡山上下來的?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不是說因為劉邦的手下是屠狗輩所以他們能夠成為領兵打仗的將軍,而是因為他們這些隨著劉邦一場又一場打,打的規模越來越大,最終成名,並且在史冊上留下名字的人,年輕的時候恰為屠狗輩罷了。

換句話說,他們都是普通人。拼的命多一點,運氣好一點的普通人。


誰扯大旗搞事業的最初團隊不是身邊幾個小兄弟啊。


推薦閱讀:

漢初至漢武帝時期的對匈作戰是否有意義,是否很重要?
如果你是西漢藩王,你該如何應對推恩令?
韓信、蕭何、張良對於劉邦來說,誰更重要一點呢?

TAG:漢高祖劉邦 | 漢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