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國外很多文學作品以及電影直接用人名作為書名或者電影名稱,而國內卻很少?

如題


不光藝術與影視作品,西方的政治派別、宮殿、學校院系、地名等,也都喜歡用人名。

這屬於文化差異。

首先,中國人有避諱的傳統,現在雖然表面上不那麼講究了,但骨子裡還是更常稱爸爸、伯伯、經理、處長、總設計師、康熙大弟等而盡量避免直呼其名(直呼其名的含義就是不敬)。稱名的固然有,如「霍元甲」劇、「李小龍」劇,但那都是卯著勁兒來誇一個特定的人的,不可等同視之,而且這種情況實屬近年來特有的現象,可視作西化的效果之一。

第二,相對個人,我們更傾心「宗族」,用某氏來命名,若用自己名字,怕在宗族裡受到孤立、失去支持,或覺妨害了祖宗的榮光;對外使用氏族這樣的名義也有點惴惴不安,會讓別人覺得自大!且中國的氏族實在太大了,一個姓幾千萬人,比西方一個國家還多,辨識度太低,失去意義;個人名字的話又太特異,不如乾脆完全抹掉個人印跡。而中國經典的特質也大異於聖經,多的是警句,少的是事迹與人名,從裡面尋詞句來命名比找人名要自然得多,如復旦大學、成都市等;日本也這愛好,如游就館、鹿鳴館。
大家可能以為某類血色國家熱衷 個人崇拜,其實個人崇拜並不是這類國家的傳統,而是西方國家的傳統。逼著黨員押手印發誓效忠的孫某把它學進來,蔣某和毛某兩個好學生又發揚了一下而已。傳統中國從來不興這個,你看最牛逼的秦始皇統一了六國,他怎麼說的,他說「賴宗廟」,意思是這靠祖宗保佑,他沒說「我自己牛逼」。你以為古代中國人傻嗎?一點都不傻,他說賴宗廟,別人就沒法分功;到了近代大家再不信天命,沒辦法了,才鬥爭得如此不像話。

第三,傳統中國固然有宗族主義集體主義不出頭的習慣,但用個人名義做事兒、命名公司或基金會的也有,如「逸夫樓」。這種情況不是很多,在讀歷史或看港台的時候會遇到,而大陸,因為某些不便細說的歷史進程,除獨夫之外的所有個人主義遭到全面打壓。

第四,中國的歷史太長,太悠久,文明太豐富,漫長的歷史導致幾乎所有的姓氏都脫離本義而成為純粹的符號。一個人姓秦,既不代表他對秦國秦朝有特別的情感,也不代表他祖宗害過岳飛。中國人名字的部分則過於蕪雜和隨意。這使得我們的姓名很難成為賣點,無論當事人還是旁觀者都不會對姓名敏感,不會對其生髮特殊聯想。舉個例子,說到奶茶MM,雖然大都知道其名字,有幾個人會瞬間想到那三個字呢?又有誰會因而對身邊一個姓章的妹子生出特別的情愫?她名字來自易經中澤天夬這一卦,也算有來歷了,但誰又在意夬卦甚於奶茶這一意象呢?
西方人名字少,所謂教名大多來自聖經或略作變換,常見的就那麼幾個,而姓氏極多(日本情況類似)。姓氏眾多、可辨別度高,聯想能力強,便於命名,如電影「莫扎特」,英文名是Amadeus,這是莫扎特的中間名,哪怕再沒文化的西方人,也能從中讀出「上帝寵兒」的意味。


中國也不少,央視剛播完《聶XX、》、《毛XX》兩劇,過去也有《霍元甲》、《陳真》。

歐美直接拿人物全名做名稱的反倒例子不多。《Lincoln》、《Juno》都只是名字的一部分吧,擱中國,拍個片叫《毛》,還以為是A片呢。


這個問題我也糾結過。後來能想到的可能的原因是,在國外很強調每個個體的獨立,很尊重「個人」這種思想吧。很奇怪的一點,看過一些用人名做電影名的外國電影,比如朱諾,比如本傑明巴頓奇事,比如瑪麗與馬克思,這些人名在看過電影之後都印象非常深刻。但是國內電影的話,反而是對劇情印象更深,不知道是不是我自己的原因。不過話說回來,我更喜歡國內的影片命名方式,哈哈。


推薦閱讀:

喬治·奧威爾為什麼被稱為先知?
为什么东北历史像一个谜?穿成线的东北历史应该是什么样的?
現在國內正版繪本貴嗎?為何有人會覺得買正版繪本浪費錢還不如去買盜版繪本?
如何評價笛安新書《南方有令秧》?

TAG:閱讀 | 電影理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