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射鵰英雄傳》裡面的郭靖經常被演成傻子?如何分析郭靖的智商和情商?
我認為郭靖只是憨厚實誠,不然黃蓉會對他死心塌地、成吉思汗會那麼喜歡他?
為什麼大家的印象里郭靖智商不行呢?
郭靖初學武功總是領悟得慢。跟江南七怪在大漠學功夫的時候,朱聰教了拖雷三個小招式,拖雷當即就會了,而郭靖則是「教得十招,往往學不到一招」;跟著洪七公和周伯通的時候,倆人blabla把課講完了,郭靖總是茫然不解,然後一直練一直練,啪,練成了,說哦原來是這樣啊,老師扭頭說,你這才領悟過來啊,真笨!每逢此時,金庸都不忘強調兩筆「資質顯然十分魯鈍」= =||
其實這個一點都不能說明郭靖的智商不行,別忘了我們比較的時候,參照系可是他身邊的人。他身邊都是些什麼人?小時候,他所在的圈子完全就是是蒙古精英團隊 -- 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的兒子、成吉思汗的大將……後來跟黃蓉形影不離,洪七公講了兩句,黃蓉懂了,洪七公演示了兩遍,黃蓉會了,這才顯得一直在旁邊劈樹的郭靖非常呆,可洪七公是個什麼 Level 的老師?黃蓉的智商在金庸全書里是個什麼水平?這就好比,大爆炸裡面,Howard 經常被 Sheldon 譏諷沒有博士學位,我們就覺得他學術不行,可是再放生活中想想呢,人家拿的是 M.I.T Master,參與美國火星探索計劃,你高數過了嘛?
再說了,上手的快慢,並不能全面反映一個人的水平,當初十招學不到一招,也是因為七怪教的武功,走的是小巧騰挪的路子,死壯死壯的郭靖醬,是跟哲別學著騎馬射箭摔跤長大的,上手這種功夫,怎麼快得起來?何況學韓小瑩挽劍花根本就沒必要。
馬鈺都看不過去了:
「你又不是不用功,為甚麼十年來進益不多,你可知是甚麼原因?」
「那是因為弟子太笨,師傅們再用心教也教不會。」
「那也未必盡然,這是教而不明其法,學而不得其道。」
跟著馬鈺只學了半年內功,就身輕足健,「本來勁力使不到的地方,現下一伸手就自然而然地用上了巧勁;原來拼了命也來不及做的招數,忽然做得又快又准」等到背過九陰真經之後,幾乎所有武功的進境,都是看高手打架自己悟出來的,這自學能力絕不一般。
而且郭靖思維和應變能力都很快。一個人思維敏捷與否,不是看他懂多少知識,而是要觀察他在信息不充分的情況下,能不能根據已知事實,迅速提取主要內容,做出正確的預判和決策。
王罕、桑昆叛亂,跟鐵木真對陣的時候,郭靖不明白其中究竟,但是看到都史,就猜到他多半跟金人勾結、從中挑撥,是個突破點,於是直接抓了他,瞬間扭轉了局勢。
跟黃河四鬼打的時候,「斗到分際,郭靖見敵人槍力沉猛,每一招都在想將自己單刀砸飛,招術靈動,出槍甚快,顯然是想急切之間取勝,好在三軍陣前揚名露臉,是以一味貪速貪巧」 -- 不僅在打鬥之中觀察分析了敵人的招數,連這裡面的小心思都猜到了,之後,迅速制勝。
再比如,受歐陽鋒的挑撥,全真七子和郭靖都以為自己和黃藥師有血仇,合圍他的時候,郭靖尋思:「馬道長等與他動手,是為了要報師叔弟之仇,其實周大哥好端端地活著,譚道長之死也與黃島主無涉。但若我出言解釋明白,全真諸子退出戰團,單憑大師父和我二人,哪裡還是他的對手?別說殺師大仇決計難報,連自己的性命也必不保,」轉念一想,「我若隱瞞此事,豈非成了卑鄙小人?眾位師父時時言:頭可斷,義不可失。」於是朗聲說道:馬道長,丘道長,王道長,你們的周師叔並沒死,譚道長是被歐陽鋒害死的。
可見,郭靖不是不懂人性,不是不知道怎樣用計能讓戰局對自己有利,而是他太偉光正了,不會選那些有違自己價值觀的事情 -- 自己的恩仇先放一邊,人是誰殺的,就是誰殺的,不要冤枉人 -- 一碼歸一碼,就事論事,當真是「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內不愧心」。大家都耍小心眼的時候,就你不耍,顯得你跟二愣子一樣,再深刻點看,實在是還沒人能達到郭靖的境界。
另外,郭靖在待人接物上太到位了!禮貌,謙遜,從不吝嗇對別人真誠的感謝、誇獎、讚美;善於站在別人的立場上考慮問題,能理解別人;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意志力強;特懂事兒,有眼力價,黃蓉使個眼色,立馬就明白了。這情商也絕對的不低。
總結一下,郭靖智商不低,情商也高。考慮到其他各方面,這個角色幾乎接近完美,可能是不設定一兩個弱點說不過去,所以才要再三提起「傻頭傻腦」這事。
我身邊,看過書的人討論起來,都不覺得郭靖多笨。覺得郭靖是傻子的人,基本只看過電視劇,而郭靖總被演成傻子,估計是電視劇的需要吧,和角色的關係不大。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
其實郭靖在小說裡面就是個笨人,起碼金庸就是想這麼寫的,但是金庸對笨的理解顯然和我們普通人很不一樣。
我們普通人往往把笨定義為說話結結巴巴,做事遲疑遲鈍,動不動就得罪人。大多數人心中所謂的笨人,也應該給人一種獃滯,不活躍,不討喜的感覺。
但金庸定義的郭靖的笨,很明顯不是這樣的。金庸認為,人越笨,說話越直接,反應越迅速,處事越謙和世故。所以金庸越在小說裡面越強調郭靖笨,郭靖做事就做的越好,在我們普通人眼裡好像越聰明的樣子。
這不得不說是個很有趣的現象。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一方面金庸總在小說裡面強調郭靖笨,但另一方面,郭靖在小說裡面成就斐然,同時很多讀者也並不感覺郭靖笨。
現在我們來具體分析下,先談談郭靖的語言能力。首先,郭靖先天的語言能力是不好的,按金庸的說法,郭靖4歲才學會說話。忽忽數年,孩子已經六歲了。李萍依著丈夫的遺言,替他取名為郭靖。這孩子學話甚慢,有點兒獃頭獃腦,直到四歲時才會說話,好在筋骨強壯,已能在草原上放牧牛羊。
那麼按常理來說,應該就不要奢望這樣的一個孩子未來有什麼口才了。但金庸偏偏不這麼寫。在他的筆下,郭靖就是因為笨,所以說話時候想到什麼說什麼,於是語言反而分外犀利。一開口,就把成吉思汗說吐血了。
郭靖道:「好事自然是有,而且也很大,只是你南征西伐,積屍如山,那功罪是非,可就難說得很了。」他生性戇直,心中想到甚麼就說甚麼。成吉思汗一生自負,此際被他這麼一頓數說,竟然難以辯駁,回首前塵,勒馬回顧,不禁茫然若失,過了半晌,哇的一聲,一大口鮮血噴在地下。
類似的情節到了《神鵰俠侶》又出現了一次,是郭靖在蒙古軍營的對答。這段就連忽必烈都感慨郭靖言辭犀利:
郭靖道:「想他二人學藝未成,不自量力,貿然行刺,豈能成功?他二人失陷不打緊,卻教你多了一層防備之心,後人再來行刺,那便大大不易了。」忽必烈哈哈大笑,心想:「久聞郭靖忠厚質樸,口齒遲鈍,哪知他辭鋒竟是極為銳利。」其實郭靖只是心中想到什麼,口中便說什麼,只因心中想得通達,言辭便顯凌厲。
然後再談談郭靖的武功。郭靖學武之路被無數人說笨,大家都知道。江南七怪本身教育方法有問題,我不拿他們做例子,說說洪七公教郭靖降龍十八掌時的評價,同樣是一個笨字。
洪七公道:「我對你說過:要教對方退無可退,讓無可讓。你剛才這一掌,勁道不弱,可是松樹一搖,就把你的勁力化解了。你先學打得松樹不動,然後再能一掌斷樹。」郭靖大悟,歡然道:「那要著勁奇快,使對方來不及抵擋。」洪七公白眼道:「可不是么?那還用說?你滿頭大汗的練了這麼久,原來連這點粗淺道理還剛想通。可真笨得到了姥姥家。」
這裡的笨,指的是郭靖悟性差,練了很久才弄懂掌法中的道理。按我們普通人的理解,一個人悟性差,不能弄清武功中的道理,那就應該就不能學好武功,資質平庸了吧。可是金庸不是這麼寫的。在他的筆下,郭靖悟性是差,可是無所謂,因為郭靖根本就不需要悟性。一個武功他不懂其中的道理也無所謂,他依舊能使用出來。這種能力就很恐怖了。
先看郭靖用九陰真經上的功夫解開繩索的過程。郭靖在這裡面他並沒有悟出自己該怎麼解繩索,但他也根本不需要悟出來,他自動自然就做了。郭靖在明霞島上遵洪七公之囑,起手習練「易筋鍛骨篇」,此時已有小成,基礎既佳,一經依法施為,不知不覺間就將手腳上束縛的繩索卸去。他身手之靈活,實勝於頭腦十倍,繩索雖已卸脫,心中兀自不明白何以得能如此。
和他人過招的時候也是一樣,因為他很笨,所以他根本想不出該怎麼和別人對打。但是不要緊,因為他根本不需要想出方法來,因為他的潛意識早就幫他選了最好的戰鬥方法了。
他先著擊出,裘千仞果然回掌擋架,郭靖兩臂一挺,肘錘正要撞出,突覺對方雙掌擋來軟弱無力,全不似適才交鋒時那般勁在掌先的上乘功夫。郭靖手上變招遠比心中想事為速,心中尚未決定該當如何,雙手順勢抓出,已將他兩手手腕牢牢拿住。裘千仞用力掙扎,卻哪裡掙得出他的掌握?
最後再說說郭靖的情商。郭靖不懂揣摩別人的心思(尤其是女孩兒家的心思)這點黃蓉和華箏都說過。按我們一般的理解,一個人不懂人心,應該會到處得罪人,但金庸偏偏不這麼寫。按金庸的設定,郭靖不能洞察人心,於是他選擇的策略就是能不和別人發生衝突就不和別人發生衝突。於是很多事情的處理上,郭靖的做法反而顯得圓滑得體。
最經典的例子就是面對洪七公的時候郭靖和黃蓉的反應了。黃蓉聰明,一眼就看透了洪七公的身份,所以對七公十分恭敬謙遜。而郭靖正因為完全猜不出洪七公的身份,所以對七公不敢有絲毫怠慢。於是從行為的角度出發,郭靖雖不如黃蓉眼睛銳利,但是做法和黃蓉是一樣的。郭、黃兩人尚未回答,他已大馬金刀的坐在對面,取過背上葫蘆,拔開塞子,酒香四溢。他骨嘟骨嘟的喝了幾口,把葫蘆遞給郭靖,道:「娃娃,你喝。」郭靖心想此人好生無禮,但見他行動奇特,心知有異,不敢怠慢,說道:「我不喝酒,您老人家喝罷。」言下甚是恭謹。
綜上所述,郭靖的傻和笨,和我們平時理解的傻和笨是有很大差距的。金庸筆下的郭靖雖然笨,但他言語犀利,行為敏捷,做事迅速,而且與人相處左右逢源。這是普通的傻子能做到的嗎?很明顯不是的。這說明了什麼?說明郭靖不是我們通常理解的那種笨人。
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們可以這麼認為,郭靖的笨只是一個外殼,裹在外面的是他自己認為的笨嘴拙舌和悟性奇差,不夠精明。但是那內核裡面的郭靖,是個內心十分通透,反應極其迅速的智者。又換種方法來說,那就是郭靖外表雖然笨,但是他卻是個有著超強直覺和超強潛意識的人。在他自己都沒意識到的時候,他的直覺和潛意識,總是幫他做出了最聰明的決策。不同意前面答主說的,郭靖其實不笨的說法。
首先要說,郭靖肯定是笨的,資質魯鈍。這一點書中經常強調,很多人也都說過,而且在他小時候就顯現出來了。
「忽忽數年,孩子已經六歲了。李萍依著丈夫的遺言,替他取名為郭靖。這孩子學話甚慢,有點兒獃頭獃腦,直到四歲時才會說話,好在筋骨強壯,已能在草原上放牧牛羊。」
「郭靖說起剛才所見,雖是結結巴巴的口齒不清,卻也說了個大概。李萍見他眉飛色舞,並無俱色,心想孩子雖小,人又蠢笨,終是將門之後,倒也大有父風,不禁又喜又悲。」
郭靖他媽一個普通農村婦女,都覺得郭靖「獃頭獃腦」、「人又蠢笨」,而且普通孩子一兩歲就會說話了三歲就能交流了,他卻四歲才會說話,可見智商不高。
再看這裡對江南七怪想法的敘述。
「郭靖正自獃獃出神,不知在想些甚麼,茫然搖了搖頭。七怪見拖雷如此聰明伶俐,相形之下,郭靖更是顯得笨拙無比,都不禁悵然若失。」
雖說拖雷不是一般人,和他比好像不太公平,但是這裡有一個「更」字,說明平時郭靖就笨拙,只是跟拖雷這種水平的一比顯得更加笨拙了而已。
另外注意,這裡說的是「都」不禁悵然若失,也就是說江南七怪七個人都這麼覺得。且不說江南七怪里除了朱聰其餘人智力都是普通人的水平,就說裡面有一個老四南希人、一個老五張阿生,書里是這麼說他們的:「南希仁微微一笑,道:「我小時候也很笨。」他向來沉默寡言,每一句話都是思慮周詳之後再說出口來,是以不言則已,言必有中。六怪向來極尊重他的意見,聽他這麼說,登時猶如見到一線光明,已不如先時那麼垂頭喪氣。張阿生道:「對,對!我幾時又聰明過了?」連智商本就不高的人都覺得郭靖笨,難道還能說他聰明嗎?
再來看看洪七公的話。
「洪七公道:周伯通不是全真教的道士,是俗家人,他武功是王重陽親自傳授的。嘿,你這楞傢伙笨頭笨腦,你岳父聰明絕頂,恐怕不見得喜歡你罷?」
洪七公此時還未傳郭靖武功,根本是靠初步接觸的印象來判斷郭靖的。若說洪七公的武功精妙,郭靖一時半刻學不好,洪七公作為前輩嫌他笨也就算了,但這裡可不是啊。
如果說以上還不夠客觀,那再來看瑛姑對黃蓉說的話。
瑛姑聽她嘲罵自己,但心中疑團打破,反而欣慰,臉上卻仍是冷冷的不動聲色,說道:「既有人愛蠢笨如豬的郭靖,自也有人喜歡頑劣如牛之人。你媽媽怎麼又給老頑童害死了?」
瑛姑為了去桃花島研究了二十年的數學題,就數學題而言,她研究了幾十年研究出了個二年級奧數題里的九宮格,還自以為天下獨創的秘法,就算當年研究數學的人少,她也沒受過數學教育全靠自學,但總說不上是十分聰明的人吧。但她也說郭靖笨,且和學武無關。
還有更直接的例子:「正吃得高興,郭靖忽道:"蓉兒,你剛才這一著確是妙計,但也好險。" 黃蓉道:"怎麼?" 郭靖道:"若是老毒物不來掉換,咱們豈不是得吃師父的尿?" 黃蓉坐在一根樹丫之上,聽了此言,笑得彎了腰,跌下樹來,隨即躍上,正色道:"很是,很是,真的好險。" 洪七公嘆道:"傻孩子,他若不來掉換,那臟羊肉你不吃不成么?" 郭靖愕然,哈的一聲大笑,一個倒栽蔥,也跌到了樹下。」 這段是黃蓉捉弄歐陽鋒,設計誘他吃淋了尿的烤羊肉。這裡就不用多說了吧……
所以說,郭靖的確是笨了,至少比普通人笨了點。
其次要說,郭靖笨但他並不是傻,很多人總是把笨和傻混為一談。智商極低才是傻,傻姑那個才是真傻,是腦子有問題,要是她腦子沒問題只是智商低一點就該叫笨姑了。郭靖憨厚,再加上他重情重義,是非觀非常重,對自己的價值觀有一套嚴格的操守,常常顯得人很死板,更要命的是,郭靖身邊總是戳著一聰明絕頂的黃蓉,動不動就一皺眉心生十幾計,顯得郭靖更笨了。因此,郭靖的水平是比一般人智商低一點,但終究是普通,所謂笨鳥先飛、勤能補拙,若說他因為知道刻苦努力就不算笨了,那這兩個成語就成了悖論了。
郭靖的笨有一種大智若愚的傾向。周伯通給他講《九陰真經》來源的故事時,他就說真經是害人的東西,還說燒了更好,和當初悟道的王重陽不謀而合,天下多數人都痴,他卻看得破。
原文這樣寫:「郭靖沉思半晌,忽地跳起,叫道:"對啊!正該好好的藏起來,其實燒了更好。"周伯通一驚,雙眼盯住郭靖,說道:"我師哥當年也這麼說,只是他說幾次要想毀去,總是下不了手。兄弟,你傻頭傻腦的,怎麼居然猜得到?"郭靖漲紅了臉,答道:"我想,王真人的武功既已天下第一,他再練得更強,仍也不過是天下第一。我還想,他到華山論劍,倒不是為了爭天下第一的名頭,而是要得這部《九陰真經》。他要得到經書,也不是為了要練其中的功夫,卻是相救普天下的英雄豪傑,教他們免得互相斫殺,大家不得好死。"周伯通抬頭向天,出了一會神,半晌不語。郭靖很是擔心,只怕說錯了話,得罪了這位脾氣古怪的把兄。周伯通嘆了一口氣,說道:"你怎能想到這番道理?"郭靖搔頭道:"我也不知道啊。我只想這部經書既然害死了這許多人,就算它再寶貴,也該毀去才是。" 」 我記得很久之前,看到金庸的一個採訪,具體記不清怎麼說的了,但大意是,他說自己在「聰明」和「智慧」里還是選「智慧」,因為那樣比較不容易有煩惱,還說郭靖就是大智若愚什麼的。
還要說的是,討論郭靖笨不笨不能單用郭靖後期的表現來說,尤其是《神鵰》時期,那時候的郭靖,都經歷了多少事了,況且整天與黃蓉在一起,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多少也長進了,自然不可同日而語了。
郭靖在《射鵰》後期有時表現出的能看透一些事,不是因為他其實很聰明,而是因為他成長了。而且能看起來像是郭靖很聰明的地方,大都是郭靖對和武學有關的事情分析。郭靖後期武功修為已經很高了,在君山丐幫大會的時候只比裘千仞遜了半籌,丐幫幾個長老也覺得他武功和裘千仞在伯仲之間,而且他還在一路不斷提高。這樣一個武功水平的人看別人打架當然分析的準確,因為自己就是行家嘛。而且後期即便看起來聰明了許多,也是他閱歷增長和經驗豐富的緣故,加上人成熟了,思考問題也深刻了,早已經不是剛出場時的郭靖了,但這些和他天生資質根本沒關係,怎麼能混為一談。
=======剛才寫了篇更新,放在這裡=======
金庸曾經在採訪里說過,郭靖不聰明但有智慧,而比起聰明,他更希望自己有智慧。郭靖天資不高是確定的(作者全書都在著意強調),他的武功進境快根本不能說明他天資好,那是因為他主角光環常有奇遇,加上心無雜念做事專註,並且肯下苦功,所謂的笨鳥先飛、勤能補拙。
要是按照答主的邏輯,極聰明卻因為不把心思放在學武上而進境沒有郭靖快的黃蓉豈不是天資很差,那先飛的鳥就都不笨了,這個成語豈不是悖論。
金庸小說里的學武進境有一個貫穿始終的大邏輯,就是越是不急於求成、沒有名利心的,越學得快,越是想要快點學成的越學不成,這跟聰明不聰明根本沒關係。郭靖學武有成書里說了,是因為他心無雜念加上肯下苦功,別人練一天兩天他能練十天半月。
原著里明確說:「原來郭靖心思單純,極少雜念,修習內功易於精進,遠勝滿腦子各種念頭、此來彼去、難以驅除的聰明人,因此不到兩年,居然已有小成。」
郭靖和楊康打鬥的時候用的是江南七怪的武功和全真內功,並非只用的學了兩年的全真內功就超過了楊康。郭靖學了全真內功只是把從小學的江南七怪武功的威力增加了。況且這段打鬥雖然很膠著,但楊康一直是上風,先前楊康贏了,他扣住了郭靖咽喉,郭靖只能發力扭斷他手腕。但又動了兵刃,最後未分勝負被彭連虎打斷。楊康養尊處優,郭靖皮糙肉厚也佔了原因。原著說:「郭靖斗發了性,他自小生於大漠,歷經風沙冰雪,冰戈殺伐,那小王爺究竟嬌生慣養,似這樣狠斗硬拼,竟有點不支起來。」
金庸在用上帝視角敘述的時候也明確說:「江南六怪各有不凡藝業,每人都是下了長期苦工,方有這等成就,要郭靖在數年間盡數領悟練成,就算聰明絕頂之人尚屬難能,何況他連中人之資都還夠不上呢。」這是原著原話,說他中人之資也夠不上。而且不是小說人物的觀點,是作者評價性的的敘述。
學降龍十八掌時,作者敘述也說:「郭靖雖然悟性不高,但只要學到一點一滴,就日夜鑽研習練,把這十五掌掌法學得頗為到家,只是火候尚遠為不足而已,一個多月時間,武功前後已判若兩人。」這裡都說了,武功進境是因為他日夜鑽研習練,這一點很多聰明人也根本做不到。而且學之前作者就說過:「郭靖資質魯鈍,內功卻已有根底,學這般招式簡明而內勁精深的武功,最是合適。」
通《射鵰英雄傳》全書,洪七公前期教郭靖時,根本沒有對郭靖的武功嘖嘖稱奇過。實際上,洪七公最初堅決不肯收郭靖為徒,理由就是:「憑郭靖這小子的人品心地,我傳齊他十八掌本來也沒甚麼。可是這麼一來,他豈不是成了我老叫化的弟子?這人資質太笨,老叫化有了這樣的笨弟子,給人笑話,面上無光!」這是他把降龍十五掌傳給郭靖以後(已經過了兩個月時)的評價。
郭靖學會十五掌之後並沒有打過歐陽克和梅超風,前者是有洪七公幫忙,否則已經落敗,後者是有黃蓉用「十招之內贏不了就算輸」的理由激住了梅超風,而梅超風反悔後也是被黃蓉利用眼盲的缺陷坑了,但後來她還是傷了郭靖。他中毒後之所以能打敗梅超風,那是因為受傷中毒後速度變慢,出招時的聲音變小,說白了還是利用了梅超風的眼盲缺陷。當黃藥師以「彈指神通」給梅超風指點代替眼睛時,郭靖很快就落了下風。
專註和勤奮在《射鵰》世界觀設定里的作用有多大,通過周伯通的原話就能看出來:「周伯通道:『我在桃花島耗了一十五年,時光可沒白費。我在這洞里沒事分心,所練的功夫若在別處練,總得二十五年時光。』」郭靖厲害就厲害在,他不用跑到沒人的孤島山洞中也能做到勤修苦練、心無雜念,而且他沒有功利心,做事只為了心中的道德追求。這是他武功一直能不斷提高的最重要的原因,也是別人做不到的。
洪七公曾親口說自己好吃懶練;黃藥師琴棋書畫、醫卜星相無一不精,並未全心全意投入在練武上;歐陽鋒倒是一心向武,可他功利心太重,一心搞陰謀詭計要成為天下第一;一燈前期也有功利心,因此才猶豫要不要為救瑛姑的兒子而損耗功力失去下次論劍奪冠的機會,後來出家後又看破紅塵,連《九陰真經》都不在乎了,一心向佛;周伯通一生玩樂,他雖然淳厚質樸,但自己也說在島上無人才專心。這些都是當世武功最好的一群人,可誰也做不到郭靖這樣的專註堅毅。周伯通就說:「這傻小子這份呆功夫,老頑童自愧不如,甘拜下風。」
周伯通的武功是道家一派,郭靖有馬鈺教的內功,而且前面說了已有小成,他整天勤奮練功,到桃花島時肯定更長進了。此時學習周伯通的武功,肯定更容易習得。周伯通說:「你若不是練過我全真派的內功,能一神守內、一神遊外,這雙手各成方圓的功夫哪能這般迅速練成?」
提到「雙手互搏」的武功,周伯通在《神鵰俠侶》里說過:「這左右互搏之術是我想出來的,後來我教了郭靖兄弟,他只用幾天功夫就學會了。但他轉教他婆娘,你別瞧黃蓉這女孩兒玲瓏剔透,一顆心上生了十七八個竅,可是這門功夫她便始終學不會……好像越聰明,便越加不成」作者也在後面敘述中說:「只因周伯通、郭靖、小龍女均是淳厚質樸、心無渣滓之人,如黃蓉、楊過、朱子柳輩,那說什麼也學不會了。」可見這門武功也是因為郭靖的心無雜念認真專註才很快學會的。
每次郭靖自己悟到什麼東西(天罡北斗陣法、黃藥師和歐陽鋒以樂曲比拼內力)都是在他已經有了基礎,又記住了原理,加上別人給他說過(周伯通給他講解空明拳原理,他十分鐘領悟不到一分,在看到黃藥師和歐陽鋒以樂聲相鬥才又領悟了一些)但他沒領悟的大前提下悟到的,這時候看見、聽見這些東西,如同再給他講解一遍,自然能悟懂。就像是給一個已經有了基礎且記住公式的人講解題目一樣。而且讀者的視角和郭靖是不一樣的,郭靖武功已經不弱,一個行家裡手看東西,當然比外行更容易領悟。郭靖本身學了道家內功,有了基礎又記住了《九陰真經》,自然看見別人演示就參透了。以他道家內功的理論水平,在趙王府時就已經能解答梅超風的問題。梅超風靠他的幾句話都治好了癱瘓,這種基礎,要是真換了黃蓉這種絕對高資質的,多半只看真經中講解就能參透(當時在牛家村密室,郭靖沒看懂全真七子的陣法,黃蓉沒背過《九陰真經》,只練習過易筋鍛骨篇,卻一眼看透了七子是按北斗星座的方位而坐且內力相連)。郭靖也是經她這一句提醒,才想到《九陰真經》的道理。其實真經已經把這道理說過了,他能參悟天罡北斗陣也是因為真經已經有解釋,他只是背會了卻沒明白辭句的意思而已(原著:「……原本不知其意的辭句,這時看了七子出掌布陣之法,竟不喻自明的豁然而悟……畢竟他心思遲鈍,北丐與西毒二人的武功又皆非真經一路,是以領悟有限,此時見七子行功布陣,以道家武功印證真經中的道家武學,處處若合符節,這才是真正的一大進益。」)。
而且郭靖也不是一下就參透了那麼神奇,他是今天懂一點,明天悟一點,慢慢領會的。比如天罡北斗的變化,他先在牛家村懂了一些,隔了幾個月才又在軒轅台看星辰變化懂了一些,在煙雨樓看全真七子打鬥才能真正運用自如。
原著說:「《九陰真經》為前輩高人自道藏中所悟,與馬鈺所傳的全真派道家內功、全真七子的天罡北斗陣皆是一脈相通,只不過更為高深奧妙而已,只是郭靖悟心實在太差,事隔多月,始終領會不到其中的關聯之處,此時見到天上北斗,才隱隱約約的想到了。」
另外《九陰真經》的設定就是一本開掛的書,一燈按照最後梵語翻譯過來的心法練習,幾個月就能頂得上五年日夜勤修苦練之功。洪七公武功盡失按照那心法練習,居然還能恢復功力。梅超風和陳玄風在毫無道家內功的基礎下,只練了下卷兩門功夫就橫行江湖了(梅超風僅次於五絕、裘千仞,和後期的靖蓉)。郭靖後期一直在修習《九陰真經》,而且一燈還傳授了他梵語心法,自然武功越來越好。
郭靖在西征時屢戰屢勝,大都是黃蓉以《武穆遺書》來指點他,和他自己看書領悟完全是兩碼事。
總有人想給他翻案,其實根本沒必要。郭靖確實有智慧,他總能直接看到真正的大道理,恰恰是因為他內心淳樸毫無雜念。他的智力和天資雖差,卻無法掩蓋他的浩然正氣。相反的,也不能因為他武功高,道德修養好就美化他的天資。這兩個根本就不挨著。郭靖一生在大節上從未猶豫過,道德品行、個人修養堪稱完美。這樣的人天資差又怎樣,何必過分洗白。
況且丘處機都說了:「咱們學武之人,品行心術居首,武功乃是未節。」
如果郭靖笨的話,請解釋一下他是怎麼在名射手如林的大蒙古僅用十年時間就成為哲別的。
主要是導演不知道如何表現黃蓉的聰明,於是就把無辜郭靖的智商拉下去做對比。
《神鵰俠侶》第十二回中,黃蓉傳魯有腳打狗棒法,總也教不會,就一遍一遍耐心解說。金庸寫道「黃蓉自十五歲上與郭靖相識,對資質遲鈍之人相處已慣,因而並不著惱」。這裡的「資質遲鈍」四個字,自然是說郭靖。
郭靖是笨,因為耿直正義,也因為腦筋不靈,這一點從小就可以看出來了。
《射鵰英雄傳》第三回里,小郭靖六歲,看到兩蒙古軍大戰。敗軍頭領哲別身負重傷,誤闖到他家門口。萍水相逢,他要水郭靖就給他水,要喂馬郭靖就給他喂馬,鐵木真的追兵趕到時,郭靖為了掩護他還挨了狠狠的幾下鞭子。但是因為人笨嘴拙,對方讓他說,他不曉得講「我不知道」,反而講「我不說,我不說!」讓人家耍得團團轉。
正是他的憨厚善良,讓哲別豁出命來也要救他報恩,歸於鐵木真旗下後,更是傳授了郭靖一身好本領,為他的筋骨和箭術打下了好基礎。但也是因為他的憨,沒有靈氣,江南七子指點他許多年也不見他有什麼進步。假若之後沒有洪七公和周伯通這樣的絕世高手悉心傳授,郭靖的功夫只怕也是空有蠻力,難成氣候。初學降龍十八掌時,他練成一招「亢龍有悔」,卻不知變通,於是在與梁子翁對打時,翻來覆去地用這一式亢龍有悔。對方一開始還不能化解,但看他來來去去就這麼一招,使了個暗器就將他拿下了。
郭靖的傻,是蠢萌天真,既能逗人發笑,又能讓人一見傾心。他每次見到江南七子都要一一叩首,念一輪「大師父、二師父、三師父、四師父、五師父、六師父、七師父」。馬鈺教他習練內功,但不收他為徒,也不告訴他自己的身份,他就不好奇,不問也不偷偷揣測。他不懂得審時度勢,在做梅超風的人質時坦白說出是自己殺了她的丈夫,因為誠實差點丟掉了自己的性命。
黃蓉之所以愛他,也是因為他的這份簡單真誠。他們初遇時,黃蓉還不是絕色少女,只是一個灰頭土臉的假小子。郭靖看「他」可憐,給「他」饅頭,被「他」丟掉了,又請「他」進餐館,可沒想到「他」金口一開就是十六種果子、八道大菜、十二件下飯菜、八樣點心和張家口最好的江瑤柱。郭靖不惱也不制止,反而覺得「他」有趣極了,心甘情願地為「他」埋單。黃蓉說冷,他就把身上穿的貂裘送了「他」。黃蓉說喜歡他的小紅馬,他竟然也肯把自己貼身來的汗血寶馬送給「他」。
郭靖知道什麼是貧窮、什麼是優渥,但不貪財不好色,萍水相逢就願意把自己的一切傾囊相授。黃蓉怎麼能不愛他?她離家出走就是因為缺愛,滿世界遊走,只求一顆真心,而郭靖就是那顆真心。
以郭靖的智力,能平平安安走江湖,不能說是沒有命運相助。但拋開幸運的因素,郭靖一直在以勤補拙,學降龍十八掌時,黃蓉看一遍就能照葫蘆畫瓢地打下來,郭靖卻在一步一步地練習,一點一點的悟。古龍說:「聰明人吃不了苦頭,學不成絕頂武功。」黃蓉做事一點就透,從不多費力氣,像雲一樣在空中飄來飄去,機靈可愛,但對付不了強敵。郭靖則反過來,起點低到地下,然後緩慢地一寸一寸生長,長成一棵參天大樹,風吹不倒,雨淋不透。
此外,他雖然不聰明,但絕不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郭靖遇人遇事很愛思考,而且一個問題想不通時,絕不會拋在腦後,反而像習武時一樣慢慢琢磨。楊康搶了打狗棒後,在丐幫大會上加害他,他卻因為在觀察天上的星象規律,忘記了逃跑或者保護自己。黃蓉很著急,我讀到這裡也跟著干著急,卻看他不緊不慢地思考著九陰真經,死到臨頭才想起來還手,用悟出來的功夫以一擋百,好不痛快!
黃蓉假死,鐵木真統一蒙古後,郭靖為屠城的慘狀驚心,開始反思起自己的人生。他認為自己幫了鐵木真,卻弄得生靈塗炭,拜師學藝,卻害得師父慘死,當初立下的報國之志毫無用處,卻害苦了自己的母親、黃蓉和華箏。他想不通,就開始怨恨自己,把一切的過錯都攬到自己身上。他看到歐陽鋒為了武林秘籍害人,周伯通因為痴迷武藝而發瘋,江湖中人仗著自己武功高強就欺凌弱小,便以為習武是件壞事,決意再不用武功。
等到了華山之上,他又看見洪七公棒打裘千仞,怒斥他濫殺無辜、通敵賣國,以致於裘千仞放聲大哭,當下開始痛改前非。郭靖這才意識到習武的用處,才明白是非善惡本在人心,武功只是行惡或揚善的工具,便打定了主意要繼續習武,並將它用在正義之途。他之所以能成長為一代為國為民的「大俠」,這一段心路歷程,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可見,童話里講的龜兔賽跑,古人口中的大智若愚,說的都是這個道理。郭靖的確笨,一生中總是因為走得慢而落於人後。但他真誠勤奮,一步一個腳印,走著走著,就遠遠地超過了所有人。
用蓉兒的話說,郭靖資質遲鈍。郭靖有些事,明白的確實是慢一些。
先說智商。
練武功,郭靖有自己的辦法:別人練一遍,他就練十遍。清楚自己資質不行,已經算是個明白人了,知道自己資質不行還用心彌補的,能做到這一點的不算笨了吧。到了神鵰時代,郭靖已經算是天下第一那一檔次的,起碼算是並列吧。碰到了李莫愁,他的反應是要是黃藥師在,我們找岳父一起打李莫愁,就好了,他說越練越覺得自己功夫不行。有這種認識,也挺難得了。畢竟死於自己無知和傲慢的聰明人比比皆是。
武功之外的心理波動,就更遲鈍了。
比如武功殺人那一段,他先是執著於殺人不好。之後又殺了參仙老怪,內心開始愈發動搖,甚至要找老頑童學忘記武功的方法。到最後看到洪七公痛斥裘千仞凜然生威,才想明白了本來就平易簡單的道理。
要我將一身武功用於仗義為善,又何須將功夫拋棄忘卻?
書中評價,經此一反一復,郭靖的為善之心反而更加堅定了。而同樣的道理,張無忌十三四歲的時候就明白了,確實有差距。
過了一會,張無忌去看簡薛四人時,只見每人臉色發黑,肌肉扭曲,死狀甚是可怖,心想:「毒物能殺惡人,也就是能救好人。」
蓉兒說郭靖資質遲鈍,是沒有問題的,領悟武功也慢,領悟道理也慢。可是像郭靖這樣知道自己想的慢,就慢慢想,一直想,知道自己領悟武功慢,別人練一遍我就練十遍,這就真的很難得了。
再說情商。
你說像貝錦儀、儀清那種落落大方、看人說話的本事,郭靖確實沒有。
我記得有句我做不到、看上去也挺雞湯的話:老實是一種永不過時的美德。你想想,如果你身邊有郭靖這麼一個誠懇、踏實、謙虛的青年,你會不會主動和他結交,就算他木訥一點,想的慢一點,我想你也不會嫌棄他,反而會很願意吧,郭靖這種人設,他不需要情商,他有滿腔的情義,除了反派,沒有敵人。情義無價,如果你在現實生活中被別人的情義感動過,或許就明白,情商是很落下風了。
舉個例子咱們說待人接物有禮有節算是情商高的表現之一吧,你既然有禮我必須有節,多了也是累,也會想有個老實的朋友,不必擔心禮節上得罪了他,就是說說事聊聊天,不也挺好。
演員演技比較,我是外行,就不多說了,想來有特點的人好演,踏實普通的性格不好表現吧。
郭靖自然是傻的,你看他根本就不會說話:
郭靖道:「好事自然是有,而且也很大,只是你南征西伐,積屍如山,那功罪是非,可就難說得很了。」他生性戇直,心中想到甚麼就說甚麼。成吉思汗一生自負,此際被他這麼一頓數說,竟然難以辯駁,回首前塵,勒馬回顧,不禁茫然若失,過了半晌,哇的一聲,一大口鮮血噴在地下。
這一段如果換了一個聰明人,面對天下共主,武功赫赫,打下古往今來第一大版圖的大汗陛下,不說諛詞潮湧,馬屁連發,那至少也要稱讚一下功績,喊喊大汗聖明之類的口號才對啊。不然言語衝撞之下,天顏震怒,一聲令下拉出去砍了,豈不是嗚呼哀哉?而若是捧得大汗滿意,隨手賞下點什麼,甚至重提金刀駙馬之議,將來裂土封茅,也弄個汗國稱王稱霸,豈不是美滋滋?
可郭靖這傻子,心裡想什麼就說什麼。我覺得你打仗是厲害了,但是殺了這麼多人,到底有功有罪還很難說,把大汗陛下氣得吐血,什麼賞賜也休要再提。後來還斗膽抗拒大蒙古天兵,逆民族統一大潮流而動,終於落得身死城亡,惜乎哉。
再看這一段:
楊過問道:「郭伯伯,你說襄陽守得住嗎?」郭靖沉吟良久,手指西方鬱郁蒼蒼的丘陵樹木,說道:「襄陽古往今來最了不起的人物,自然是諸葛亮。此去以西二十里的隆中,便是他當年耕田隱居的地方。諸葛亮治國安民的才略,我們粗人也懂不了。他曾說只知道『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於最後成功失敗,他也看不透了。我與你郭伯母談論襄陽守得住、守不住,談到後來,也總只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八個字。」
換了一個聰明人,這時定要變色呵斥了。是何言歟!當今聖上英明神武,京中也是眾正盈朝,君臣上下一心。況我大宋富有萬里,兵精糧足,正可謂形勢不是小好,是一片大好。區區蒙古,蕞爾跳樑小丑,一時僥天之幸得了勢頭,待我大宋緩過氣來,反掌便可剿滅。總之在皇上的英明領導下,在諸位大臣的全力支持下,在滿城軍民的共同奮鬥下,不過城池一座,給蒙古人一百年便也攻之不下啊!你小子在這裡胡言亂語,是想亂我滿城上下的軍心么?要不是看你是故人之子,有些顏面,說不得此時就要借你頭顱一用!還不速速退下!
結果郭靖這傻子,還是心裡想什麼就說什麼。我覺得這城遲早守不住的,但是道義所在,也就是和城共存亡了,沒別的可想。
做人實誠到這程度,說你不傻,別人都不信!郭靖是一個憨厚老實的普通人,不傻。
能遇上那麼多貴人也是運氣,不過如果不是他,遇上那麼多貴人也沒用。
金庸在書里寫的就是這樣,但他寫的很矛盾,他想把郭靖塑造為一個沒有過人天賦、甚至有些蠢笨的懷有赤子之心的主角,可是金庸另一方面還是忍不住把郭靖寫成擁有過人天賦的主角。
所以金庸寫出了黃蓉這個專屬於過境的人性外掛。
在遇見黃蓉之前,郭靖習武簡直是個災難,跟著江南七怪學武十多年,效果很不好,有人說是江南七怪教育水平不行,但是全真七子之一來了一樣沒教明白郭靖。
而自從遇見黃蓉後,郭靖的外掛之旅就開始,遇到洪七公,雖然洪七公也說沒見過郭靖這麼笨的人,但事實卻是郭靖在跟著洪七公學武之後沒幾年就可以和歐陽鋒這樣的絕頂高手過招了。要知道江南七怪加一起都不夠歐陽鋒碾壓的。
有人說洪七公會教徒弟。我覺得只是金庸寫的矛盾而已,他說郭靖沒有過人天賦,但卻把他寫成了有過人天賦的人,只是不說這點而已,並且是在遇見黃蓉後才開始有的這種逆天天賦,很多人習慣於從開頭看結尾,認為主角人物的天賦不會有改變,但這並不適合於郭靖。
郭靖的天賦一直在變,從射鵰最開始寫的天賦低劣,到射鵰結束的可以和老四絕之一對打而不落下風,再到神鵰里習練九陰的超凡天賦,可以說是極為矛盾的,只能說金庸一直在強調郭靖天資平庸,卻一直在給他開掛,讓他成為絕頂高手,這是金庸人物設定的矛盾。
我以為這很明顯,卻沒發現很多人都沒發現,或者說是發現了卻不願意承認。郭靖只是一個被說成天資平庸的傢伙而已,實際上有了黃蓉的他甚至可以說比金庸小說里其他所有男主角的天賦都要強。其實《射鵰英雄傳》剛出的時候,是在香港《商報》連載,而不是一下完整出一本書。載著載著出現前後設定不完美對應的現象,也屬正常。後來金庸著手整改作品的時候,估計也看到了這些,但為了情節推動啊人物形象啊肯定也不好大改,所以就出現了很多人覺得郭靖笨但也有很多人覺得其實不笨的現象。
從對郭靖出生後的幾句描述來看:
【 忽忽數年,孩子已經六歲了。李萍依著丈夫的遺言,替他取名為郭靖。這孩子學話甚慢,有點兒獃頭獃腦,直到四歲時才會說話】
確實稱不上聰明,資質比普通的小孩子還差。
江南六怪著手教郭靖功夫的時候,也不停強調郭靖很笨:
【 郭靖天資頗為魯鈍,但有一般好處,知道將來報父親大仇全仗這些功夫,因此咬緊牙關,埋頭苦練。】
【 六怪雖是傳授督促不懈,但見教得十招,他往往學不到一招,也不免灰心,自行談論之際,總是搖頭嘆息 】
【 韓小瑩思想自己七人為他在漠北苦寒之地挨了十多年,五哥張阿生更葬身異域,教來教去,卻教出如此一個蠢材來,五哥的一條性命,七人的連年辛苦,竟全都是白送了,心中一陣悲苦,眼淚奪眶而出,把長劍往地上一擲,掩面而走 】
但這些只是說明郭靖笨,學得慢,資質差,卻不是傻。【 柯鎮惡道:「四弟,你說怎樣?」南希仁道:「很好。」朱聰道:「甚麼很好?」南希仁道:「孩子很好。」韓小瑩急道:「四哥總是這樣,難得開一下金口,也不肯多說一個字。」南希仁微微一笑,道:「我小時候也很笨。」他向來沉默寡言,每一句話都是思慮周詳之後再說出口來,是以不言則已,言必有中。六怪向來極尊重他的意見,聽他這麼說,登時猶如見到一線光明,已不如先時那麼垂頭喪氣。張阿生道:「對,對!我幾時又聰明過了?」 】
但是,轉折出現了。
郭靖得馬鈺傳授全真派內功,只是在山崖頂每天呼吸睡覺打坐練氣,居然也武功大進。【 如此晚來朝去。郭靖夜夜在崖頂打坐練氣。說也奇怪,那道人並未教他一手半腳武功,然而他日間練武之時,竟爾漸漸身輕足健。半年之後,本來勁力使不到的地方,現下一伸手就自然而然的用上了巧勁:原來拚了命也來不及做的招術,忽然做得又快又准。 】
來到中原後洪七公傳授郭靖降龍十八掌【 郭靖資質魯鈍,內功卻已有根柢,學這般招式簡明而勁力精深的武功,最是合適 】【 他本想只傳兩三招掌法給郭靖,已然足可保身,哪知黃蓉烹調的功夫實在高明,奇珍妙味,每日裡層出不窮,使他無法舍之而去,日復一日,竟然傳授了十五招之多。郭靖雖然悟性不高,但只要學到一點一滴,就日夜鑽研習練,把這十五掌掌法學得頗為到家,只是火候尚遠為不足而已,一個多月之間,武功前後已判若兩人 】
由此可見名師和因材施教的重要性。。。。。。
長大後郭靖已經悄然間不那麼笨了。變成了心思單純,練抱元守一的道門內功更容易精進,而內功有根基後練招式簡明的降龍十八掌更是讓人刮目相看。
以後他的進步更加神速。
軒轅台上,郭靖的表現:【 郭靖本來手足被鋼絲和牛皮條紋成的繩索牢牢縛住,絲毫動彈不得,一直在仰觀北斗,潛思全真七子當日在牛家村所使的陣法,再和記得滾瓜爛熟的《九陰真經》經文反覆參照,許多疑難不明之處,一步步的在心中出現了解答 】。
這是笨嗎?這是那個江南六怪手把手演練招式卻十招學不會一招,但只是靠回憶全真七子的陣法來對比《九陰真經》的經文就可以對經文的許多疑難大有領悟的郭靖?你要知道《九陰真經》可是武林中一等一的絕頂秘籍,真經中的疑難又豈是泛泛?
前後設定不對應越發明顯。
再看黃蓉受傷得一燈大師救治,郭靖在外面守護不經意間見到一燈大師施展點穴妙手這段:
【 心中暗誦經文,但見一燈大師出招收式,依稀與經文相合,只是經文中但述要旨,一燈大師的點穴法卻更有無數變化。一燈大師此時宛如現身說法,以神妙武術揭示《九陰真經》中的種種秘奧。郭靖未得允可,自是不敢去學他一陽指的指法,然於真經妙旨,卻已大有所悟 】
同樣的大有所悟。
當他又得一燈大師譯出了真經總綱的梵文,進步更是驚人,能很快舉一反三了。被歐陽鋒脅迫練功的時候能很快根據《九陰真經》上的經文破解歐陽鋒的招數。這已經不是笨了,是非常聰明了。你要知道歐陽鋒可是五絕之一,能很快破解他的招數,可見郭靖已經不是那個四歲才學會說話的笨小孩了。【 嗯,他剛才這一抹,我該當如何拆解?」遍思所學的諸般拳術掌法,並無一招可以破解,卻想起真經上載得有一門「飛絮勁」的巧勁,似可將他這一抹化於無形 】
綜述,郭靖剛開始的設定是一個資質普通甚至可以說很差的平凡男主人公。但連載在報紙上的《射鵰英雄傳》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為了推動情節的發展,金庸只能讓郭靖不那麼差勁,這樣才吸引更多讀者,然後就出現了前後設定不完美對應的郭靖。
@高涵玙 對郭靖的分析很到位,我來說一下「為什麼《射鵰英雄傳》裡面的郭靖經常被演成傻子」。
影視作品,尤其是電視劇或武俠電影這類通俗作品,重要的是「人物形象鮮明」。要做到這一點,最常用的手段就是:獨特定位、性格特點、商標言行。具體到《射》,主角之一的郭靖最好用的工具就是傻。
- 傻郭靖——這好記吧?跟別人不一樣吧?你看整部《射》,還有哪個主要人物是有「傻」這個定位的?
- 有了傻這個定位,性格——或者說一貫的言行標準——也不用多想,情節設計就有了指導,60集的篇幅,每集花個2分鐘體現郭靖的傻,相當於你看一部時長兩小時的電影,名為《傻郭靖言行錄》。
- 在這部電影中,如果類似或相同的橋段一再使用,你想忘記這傻貨(指某部影視作品中的郭靖)都難。
為什麼不把人物設置的複雜——或者說忠實於原著——點?
雖然我想金庸的出發點是把郭寫成大智若愚,但是這個「若」在電視上是很不好表現的。他是真傻還是裝傻(讓人覺得狡猾不可愛)還是心裡明白但為了大義不惜干傻事(連描述都這麼長)?讓觀眾上來就想、就含糊了,這個人物就失敗了。
那就先真傻吧。
反正篇幅長,以後再想辦法,體現他的心裡明白,體現他高尚的情操。先沿著高速開一會兒,慢慢再拐到北戴河去。
有時候就拐不回來了。
塑造不平面的人物,難哪。
ps:我們經常看到對演員敬業的描述是「在開拍前專門看了一遍原著」,所以。
pps:其實,有時候編劇、導演對原著的了解,也是從開拍前開始的……
郭靖的情商基本沒有什麼爭議,普遍認為他是情商超高的,包括郭黑.
有爭議的是【智商】
反對一些以郭靖【懂得XXX】,【達到了XX程度】,【用多久就XXX了】來證明郭靖智商的說法,請注意,這些都是結果,用結果來推定智商是不科學,不公正的.
根據郭靖超凡拔卓的武學造詣來反推定他的武學資質,無異於根據韋伯拿了灌籃大賽的冠軍來推定韋伯是很高的.(這句話後面會解釋)
金庸百問中有人問金庸:
為何您的小說里,男主角幾乎都是資質魯鈍,傻傻憨憨甚至像韋小寶那樣粗魯不學無術,可是卻可以獲得眾多女孩子的青睞,是不是您要表現出什麼心態?這跟您的生長背景有關嗎?
金庸:沒有多大關係,我的小說男主角也沒有資質魯鈍,只是我比較喜歡外表看起來傻傻其實很聰明那一型的,我不喜歡張揚招搖的男人.
======================以上來自網路==================
很多人都用這個做論據來證明郭靖不傻.然而作品誕生的那天,作者就失去了對他的權威解釋權.因此金庸是沒有資格更改自己書中的內容的.
在關於郭靖的作品中,無論是旁白,獨白,烘托,描述,郭靖都是個資質魯鈍的人.
以下是原文,熟稔者跳過.
每到晚上,江南六怪把郭靖單獨叫來,拳劍暗器、輕身功夫,一項一項地傳授。【郭靖天資頗為魯鈍】,但有一般好處,知道將來報父親大仇全仗這些功夫,因此咬緊牙關,埋頭苦練。雖然朱聰、全金髮、韓小瑩的小巧騰挪之技他領悟甚少,也學不來柯鎮惡發射暗器和鐵杖的剛猛功夫,只韓寶駒與南希仁所教的紮根基功夫,他一板一眼地照做,竟練得甚為堅實。可是這些根基功夫也只能強身健體而已,畢竟不是克敵制勝的手段。
《九陰真經》為前輩高人自道藏中所悟,與馬鈺所傳的全真派道家內功、全真七子的天罡北斗陣皆一脈相通,只不過更為高深奧妙而已,【然郭靖悟心實在太差】,文理又不甚通,對真經經文領會有限,事後細思,始終悟不到其間的關聯,此時見到天上北斗,這才隱隱約約地想到了。
郭靖雖將「空明拳」拳訣讀得爛熟,【但他悟性本低】,周伯通又不善講解,於其中含義,十成中也懂不了一成,
洪七公瞪眼道:「你才是笑嘻嘻的小壞蛋,一心只想為你的靖哥哥騙我那三掌。憑郭靖這小子的人品心地,我傳齊他十八掌本來也沒甚麼。可是這麼一來,他豈不是成了老叫化的弟子?這人【資質太笨】,老叫化有了這樣的笨弟子,給人笑話,面上無光!」
說著兩眼上翻,臉色慘白,吸了一口氣,道:「【你天資也不好】,可千萬要用功。想要貪懶時,就想到五師父這時的模樣吧……你一生為人,要……要俠義為先……」
【何況他連中人之資都也還夠不上】。江南六怪本來也知若憑郭靖的資質,最多只能單練韓寶駒或南希仁一人的武功,二三十年苦練下來,或能有韓南二人的一半成就。
他知【郭靖領悟甚慢】,教得甚是周到。 郭靖試了【數十遍】,仗著已有全真派內功的極佳根柢,【慢慢也就懂了】。
他大吃一驚,危急中力求自救原是本性,何況【他腦筋向來遲鈍】,不及轉念,左臂運勁迴圈,已搭住全金髮的雙臂,使力往外猛甩。
郭靖一生之中從未遇過如此為難之事,他【心思本就遲鈍】,這時聽了黃藥師之言,茫然失措,獃獃的站在當地,不知如何是好。
郭靖見混濁的江水束在兩旁陡峰之間,湍急已極,心中暗自計議,【但他心思遲鈍】,又計議得出甚麼來?
小龍女道:郭夫人聰明之極,我聽過兒說道,當世只怕無人能及。【郭大俠的資質卻平常得緊】。周伯通笑道:甚幺平常得緊?【簡直蠢笨無比】。你說我是聰明呢還是傻?
黃蓉自十五歲上與郭靖相識,【對資質遲鈍之人相處已慣】,魯有腳記心不好,她倒也並不著惱。
【郭靖只消機靈得半分】,聽得她聲音如此凄厲,也必回頭向她瞥上一眼,但他念著人家救命之恩,想來救我性命之人,當然是大大的好人,更無絲毫疑忌,立即照實回答:「是啊!
女兒自己選中的那姓郭小子【愚蠢可厭】,又殺了自己的弟子陳玄風,當年雖恨陳玄風盜經,待知他為人所殺,便即轉而生憫,更生憐惜,對郭靖想起來便心中有氣。他自負聰明才智,世所罕有,女兒也是千伶百俐,他招個女婿,非才智過人不可,否則「【桃花島主招了個笨女婿】」
黃藥師哼了一聲,岔開話題,道:「我要找西毒去,靖兒,你也去罷。」他本來於郭靖的【魯鈍木訥】深感不喜,心想我黃藥師聰明絕頂,卻以如此的【笨蛋作女婿】
郭靖正自獃獃出神,不知在想些甚麼,茫然搖了搖頭。七怪見拖雷聰明伶俐,相形之下,郭靖更顯得【笨拙】,不禁悵然若失。
郭靖道:「是啊,前幾日你郭伯母和我談論襄陽城守,想到了杜甫這首詩。她寫了出來給我看。【我很愛這詩,只是記心不好,讀了幾十遍,也只記下這幾句。】」
似乎與周伯通所授的拳理有些相近,跟著便模擬照學。【可是剛學到一半,洪七公與歐陽鋒又有新招出來,他先前所記得的又早忘了。 】
===========分割線 以上為原文====================
這樣的描述,雙鵰有幾十處,這種互相對應的描寫如果不能算數,那說他聰明的方面更加不能算數.一直到倚天時代,張三丰還用郭靖做教材來教育主角.
現在我們回到開頭那句話,我相信很多人都覺得我那句話是有破綻的.
韋伯不到170,卻能扣籃,絕不是因為他的身高很高.但身高之於扣籃,能否等同於資質之於武學?
這件事很簡單,資質,有時候也叫天賦,是上天賜予的.在成熟以後,就幾乎不存在修鍊更改的餘地.這和身高是很接近的,無論你如何努力,30歲以後也幾乎不能增長.
而韋伯扣籃其實倚仗的是非凡的跳躍力,這個跳躍力當然也受到天賦的影響,但本質上是可以鍛煉培訓的。
換而言之,如果韋伯不是169公分,而是269公分,他可能不需要任何訓練就可以扣籃,但如果他是69公分,最終他如何訓練,也是不可能扣籃的.
這就是天賦的力量.
然而天賦,並不是智商,智商,也並不是智力的真實水平.
答主在門薩上測智商,一次138一次136,聽起來我應該屬於普通人裡面比較聰明的了,但其實我在學校就是個學渣,比我智商低30的朋友倒是TOP2的學霸.
智力測驗得到的智力商數,只是在科學範疇內盡量公正嚴密的智力評測標準,應該說真正的聰明人智商往往很高,但智商高的卻未必是聰明人.
資質,或者說天賦,應該是一個不可完全量化的複合指標,它應當是長期的,有波動的,不可短期評測的屬性.
所以郭靖成功的法門,應該是不同於常規資質,或者智力的另一種東西.
這個東西,等同於韋伯的跳躍在其扣籃事業中的地位.
這個東西是什麼?
聖鬥士星矢裡面,這個東西叫第七感.
你別笑,車田正美不是傻子,他對聖鬥士的分級和金庸是很接近的.
雙方作品中的人,武力和威能與認知是配套的,掛鉤的.
金庸筆下武功最高的角色,往往思想境界也是最高的.
車田正美也一樣,黃金聖鬥士之所以屌,全是因為他們參悟了第七感,而五小強參悟了以後,就能擁有與之匹敵的力量.
金庸筆下的第七感,就是第七識,又叫末那識。
在唯識宗的說法里:
所謂八識:第一眼識,實即視覺;第二耳識,實即聽覺;第三鼻識,實即嗅覺;第四舌識,實即味覺;第五身識,實即觸覺,此五識,通稱「前五識」。第六意識,義近通常所說的心識。前五識,只能攀緣「了別」、色等外境,第六意識,則能緣慮內、外諸境。第七識,末那識,由它而有第六識,故第六識又是意「之」識;第七識在不停頓地起思慮作用,第六識的思慮作用則時有中斷。第七識依第八識而有,第七識所「緣」的也是第八識,第八識既是第七識的「所依」,又是第七識的「所緣」.
我們平時所說的智力,資質,天賦,基本都屬於第六識的範疇,了不起相當於青銅聖鬥士.
而郭靖第六識並不發達,卻仍然能取得非凡的成就,比如幾年全真內力趕超七子,20歲接近五絕,修習內功勝過聰明人,同樣九陰完爆黃蓉,武學修為震鑠古今可以解釋為末那識超人一等的緣故.
所以作為半個郭黑,我可以負責任的說,狂吹郭靖智商高,其實是在貶低他,郭靖擅長和發達的領域,已經超出了智商的範疇,他已經達到了黃金聖鬥士的級別,因此俗世的成功對他來說幾乎是唾手可得,何況區區武學小道.
=============分割線===================
目測又要有人說我過度解讀了.
首先郭靖的成就來自於善用末那識並不是我首創的觀點,而是以前金庸吧一位高人「潛水員氧氣不足」所提出,但原文我找不到了,上面是我自己瞎扯的.
另外,射鵰末的郭靖面對了一項自省,我為什麼要學武功,武功高了真的好么?與歐陽鋒的「我是 誰」遙遙呼應了末那識的基礎思維,在這個階段,郭靖已經具備了自創武學的能力.但他最終選擇了自己的前進方向「被傳承者」.
郭靖最終成為了最傑出的被傳承者,只要他學過的東西,都能達到非凡的高度,降龍十八掌如是,九陰真經亦如是.但他卻不善於教育傳承給他人,這也很符合末那識「自我意識」的真義.按照金庸的本意,郭靖肯定是個比較笨(當然還不至於到傻的地步),智商偏低情商也一般的人
但武俠小說這種東西,主角就是會有各種光環,這特么就囧了,你要真傻,人家練十年的武功你要練二十年,不合適吧……於是我們看到聰明人耶律齊只能學會十四掌降龍十八掌,而笨人郭靖可以在不長的時間內學全……普通人就算給他本牛逼的兵書也不可能學會打仗,笨人郭靖拿著武穆遺書(當然還有智囊黃蓉)就能成為大軍統帥……
聰明與否,這世界上有一定的標準么?
金庸的書,往往是個寓言。
郭靖是個偏科的nerd 。
你讓他學營銷做經理人,那他註定死翹翹。
這世界,演出來的聰明太多。
我認可老北京一句話:誰比誰傻一炷香 ?
智商和情商一般,但不傻,給人以傻的感覺是被身邊的人襯出來的。
在蒙古的時候,他身邊的人是托雷哲別;來了中原,身邊的人是洪七公黃藥師;連對頭也是歐陽鋒裘千仞這樣級別的;關鍵他老婆還是黃蓉。
試想一下,如果我們身邊的人是政治局的委員們,然後還有李彥宏張維迎周星馳這些人,我們在什麼方面都會被被襯托的很傻很low。而且還不能像郭靖一樣迅速成長到能跟歐陽鋒裘千仞正面對抗的級別。
郭靖算傻的話,我們大多數人也要算傻了。
1. 演成傻子是因為市場需要。你起點上寫小說寫得跟莫言似的都沒人看。
2. 金庸所有小說當中,左右互搏術就周伯通郭靖小龍女三個人能學會,周伯通和小龍女你覺得像傻子嗎?
3. 書里多次借他人口說郭靖笨,這正是大智若愚啊。書里還說心思複雜的人學不會左右互搏術呢,信不信?怪不得讀書的時候老師說「你們很聰明,就是沒用功學」,也會有人信啊……
首先我想說,這個問題有點像我們小時候考試那種「這段文字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和思想」。我們不是金大人,所以我們不知道他為什麼這麼寫,我們只是從自己的理解談一談。
郭靖笨嗎?我不同意很多人說他不笨,我覺得至少是不聰明。兩個細節:
1、尹志平到蒙古大漠給江南七怪送信,跟郭靖比划了一下,江南七怪都覺得郭靖不如尹志平。後來聽說楊康比尹志平入門還早,頓時一片崩潰。這裡可不是什麼黃蓉、楊過、洪七公、黃藥師,尹志平的資質至少不能說很高吧?
2、《倚天》,張三丰說過(原話記不住,大致意思是):「武功修為不完全取決於資質,昔日郭靖大俠據說資質也不甚高,最後卻又一番震鑠古今的大成就。」雖是肯定,但張道長的話也從側面證明郭靖至少不算聰明。
那麼,金大人為什麼把主人公設定的不聰明呢?下面是我的展開。
我一直認為,金庸的作品中,「俠」是一直在進化的。
《書劍》和《碧血劍》里陳家洛和袁承志是最初級的,基本沒有什麼「俠」的內核,更說不上性格,個人評價基本是《三俠五義》那個級別的內核。
《射鵰》的郭靖是金庸創作武俠轉入成熟的標誌。金庸為「俠」注入了儒家內核——為國為民,俠之大者,郭靖一生所有選擇都是出於道德範疇——抗金、抗蒙古、華箏和黃蓉的搖擺、對楊康的態度、對江南七怪和全真教的態度。而且,郭靖的這種道德是典型的儒家道德,即我的愛是有層次的,有遠近的(例如蒙古和南宋的選擇),不是那種墨家的「兼愛」。
《神鵰》的楊過和《雪山》《外傳》的胡斐也是儒家俠客的延續,只不過他們表現得沒有郭靖那麼純粹,但大是大非面前的選擇絕對是正統儒家的(除了楊過的感情,因為這個儒家的話,作品就不存在了)。
《倚天》里的張無忌完全沒有之前的儒家精神,他是凡人的內核(勉強殘留了一點點儒家內核),猶疑、搖擺、軟弱、不清楚自己要什麼,但和之前陳家洛們不同的是,張無忌的性格塑造很豐滿。
《倚天》之後,金庸創作了兩位內核「極端」的「俠」——蕭峰和石破天。
蕭峰是墨家內核的大俠,入世者。他真正做到了「兼愛」,明白一切是非,試圖拯救一切。他就像墨家門徒一樣,四處奔走,吃不好睡不好,苦逼一輩子,幫助了所有人,結果所有人都不說他好——唯一說他好,就是在他自殺之後。
石破天是佛家之俠,出世者。他也是「兼愛」,也幫助了所有人,但他完全不用像蕭峰活得這麼累,因為在佛的眼中,眾生本就平等,眾生的是非佛是不屑去辨別的,因為無論誰是誰非,佛看來只是可笑罷了。正因此,最後他修成別人一生修不到的正果(太玄神功),順帶贏得所有人的尊重。不過這在佛看來同樣好笑,他始終是那個「狗雜種」。
寫到這麼極端的「俠」,金大人不得不為後面的俠找找出路。於是,我們看到了道家理念、無為而治的令狐沖。東方不敗、任我行、左冷禪、岳不群、林平之、余滄海……一些人折騰了一輩子,最後一個沒有內力、把和小師妹在一起作為最高目標的、與世無爭的人成了天下第一(葵花寶典和辟邪劍譜不復存在,這個身兼獨孤九劍、吸星大法和易筋經的人理所當然是天下第一)。然而,令狐沖從來沒想過那這些去爭什麼、救什麼,最後和心愛人一琴一簫回歸田園——無為即有為。就連令狐沖的本領,也是道家理念的——獨孤九劍,無招勝有招——無勝於有,這不是道家是什麼?
然後,韋小寶出來了。這個我一兩句說不清,大家都知道。至於這位「大俠」的內核,進化到這裡,自己總結吧。
郭靖為什麼不聰明?儒家大俠嘛!巧言令色是儒家最討厭的,儒家認為君子就該是「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就應該是「木訥」,就應該是「敏於事慎於言」。你把一位儒家大俠塑造成令狐沖韋小寶那樣,怎麼想孔子交待。
所以,郭靖必須要「木訥"一些,要」入太廟每事必問「。這不是真傻,是大智慧,「是禮也」。
射鵰英雄傳中的一段:
柯鎮惡默然不語,過了一陣方道:「蓉兒給他捉了去,就算不死,也不知給他折磨成甚麼樣子。靖兒,你快去救她,我是要自殺謝她的了。」郭靖驚叫:「不行!你千萬別這麼想。」只是他素知師父性情剛愎,不聽人言,說死就死,義無反顧,於是道:「大師父,你到桃花島去報訊,待見到黃島主,請他急速來援,弟子實在不是歐陽鋒的對手。」
柯鎮惡一想不錯,持槍便行。
看得出傻來么?
不太同意票數第一的答案。
原著里有提到」李萍依著丈夫的遺言,替他取名為郭靖。這孩子學話甚慢,有點兒獃頭獃腦,直到四歲時才會說話,好在筋骨強壯,已能在草原上放牧牛羊。「
四歲才會說話,這在現代快要夠得上小兒腦癱的診斷標準了……郭大俠即使不說是智商低,至少也是大腦發育遲緩。而且要不是馬道長教了內功,他的功夫渣的連尹志平都打不過,笨的程度到了能把韓小瑩氣哭的地步……內功金庸也特彆強調了,就是要心思單純的人才容易學。
所以我覺得吧,郭大俠是真笨……但架不住主角光環機遇好,遇到各種名師,以及一個開掛的女盆友。當然他自己將勤補拙,就像@youngoo說的,是認真的天才。
金大俠寫他的目的說不定也正是這個,哪怕你資質魯頓(這個詞他無數次用在郭靖身上的),只要你肯勤學苦練,一樣可以成為頂尖高手。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