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編劇真的像阿里影業所說,不如網路寫手了嗎?

阿里影業的徐遠翔日前發表了偏激言論,大有架空職業編劇,起用網路寫手之勢。編劇真的不如網路寫手了嗎?對此你怎麼看?


前面的回答里,很多人表達了對這種說法的不屑,然而,悲哀的在於,這一番看似胡言亂語的扯淡,卻直接命中了目前國產影視劇現狀的核心問題之一。

把這位老總的話提煉出來,無非是這兩個意思:故事不重要、影視劇賣臉就行;編劇的創造力不重要,完全可以找業餘人士瞎編個故事核心、然後編劇來糊水泥。再往深了說,甚至他覺得編劇的專業知識能力都不太重要,劇本湊合湊合弄出個架子大家樂呵樂呵得了。

和廣大圈外人士一臉驚詫「這怎麼可能是真的」相反的是,對編劇行業稍微有所了解的人就會知道,這是一種十分快捷地量產低質量影視劇的方法,甚至可能逐漸成為潮流,說「屌絲購票心理學」有點太繞,說成「腦殘粉經濟」大家就會明白。當大批量的受眾用遙控器和滑鼠投下了這樣的選票時,自然會有人理直氣壯地把這種捷徑當成真理來描述。

所以,無論對於原創IP的小說作者而言,還是廣大受壓迫的編劇而言,與其執著於對這位老總口誅筆伐,莫如一起努力,改變現在畸形的影視生態。作者努力寫好小說,用純正的優質IP壓倒草台班子胡編亂造的玩意兒;編劇盡量創作有質量的作品,不要輕易屈從於自己不願接受的潮流,這才是正道。不然的話,在網上把這位老總批到體無完膚,還會有新的角色站出來兜售或者實踐這種捷徑。


在以漫畫家為主角的日本漫畫《爆漫王》中,設立過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七峰透。

在漫畫中,七峰透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新人漫畫家。最初的投稿短篇《真相教室》就憑藉優秀的創意和對故事節奏老道的把握讓眾人驚艷。出場後朝氣蓬勃的形象更是讓人對這個好小伙的未來充滿氣期待。

然而實際上卻是個腹(bian)黑(tai)男。

腹黑的地方就在於,他的漫畫劇本並不是自己一個人寫的,而是在網上通過各種科(che)學(dan)的組合分析,精選了50位各行各業的大濕,結合建議合作創作出來的。

通過畫面中七峰各種老司機式的表情,不難猜到創作者大小組合顯然是不認同他的做法的。

但《爆漫王》中一個核心思想是,漫畫應該把有趣放在第一位。如果通過這樣的做法能創作出有趣的作品,為什麼不能用呢?

於是作者在接下來主角與七峰在雜誌上讀者票數的爭奪中,逐漸揭露出這種看似方便方法的不可行性。

勝負其實早在開始就決定了。當主角一行人加上編輯只有三個人,但大家是是長期合作的夥伴,在創作時,特別是遇到困難的的時候是齊心協力的。

反觀七峰這邊,雖然人數上佔了大量的優勢,但卻是一盤散沙,稍有意見上的不統一,便立刻會有人退出。

後續結果可想而知。主角團隊不斷齊心協力的突破創作中遇到的困難,在壓力之下作品質量越來越好。而七峰團隊每次遇到困難,都會因為意見難以統一而造成人員的退出,留下來的人也是各懷心事,作品越來越亂。看著主角作品越來越火,自己的則是爹不疼親娘不愛,沒過多久,曾近的大好青年七峰透就被自己玩壞了。

至此七峰與主角第一次爭鬥勝負已定。而七峰會輸的原因作者就借主角的嘴說了出來。即聚集一幫非職業的人,不管他們單個才華怎麼樣,如果沒辦法用共同的利益把他們捆綁在一起,並且用超強的組織能力把他們的意見協調好,終歸還是烏合之眾。

七峰聚集的這幫人還是因為興趣才一起創作,但阿里這位先生口中的這幫段子手似乎連這點共同利益,都被創作中的淘汰制給抹殺掉了吧。

當然你可以說像阿里這樣的公司不缺財力人力,可以組織一個完善的體系,來協調這幫人。

巧了,七峰透也是這麼想的,身為富二代的他跟老爸拿了一大筆錢,請了一幫專業人士在幾乎賠本的情況下開了個公司,並構建了完善的利益分配機制和審查整合體系。為的就是創作出阿里副總裁口中的超級IP。

不考慮成本的話,這確實是一個相當完備的體系。

然而結果並沒有變化,和上次一樣,七峰公司用這種撒錢的方式創作出來的作品,卻仍然沒有像他期望的那樣成為超級IP。

這一次,編輯點出了七峰兩次失敗的根本原因:

這裡角色說得比較中二,但是話糙理不糙。


很多投資者想破腦袋也不明白,為什麼自己花大錢請各種專家和經驗人士,在某種本以為可以顛覆時代的新機制下創作,結果卻只製作出了一堆包著糖衣的翔。

因為觀看文藝作品,歸根結底,是創作者和觀眾一次精神層面的交流儀式。所有的商業價值都是在這個基礎上附加上去的。

兩個字,走心。

如果你創作的那種顛覆性體制,是利於創作者和觀眾這種走心的交流的話,那至少你的方向沒錯。

如果不是,不論你請了多少大神抱團,三天熱度後,屁用沒有。

而且別當觀眾是傻子,真被你騙了一兩次後,名聲搞臭了,死的不只是你一個,整個行業還有被你拖累的一大幫。


阿里副總撂狠話,一石激起千層浪。

其實阿里翔總說的道理很簡單,不過是IP競爭加上編劇修改,只是形容的方式比較血腥,表述的狀態略顯亢奮。然而其中透露出的可操作性,和他辭彙篩選能力一樣幼稚。

首先IP這個近來流行得不要不要的詞,不過是資本的障眼法,IP是什麼?簡言之就是故事嘛。但是故事是靠「殺人遊戲」篩選出來的么?並不是。

一句俗套的話是:故事來源於生活。

是的,故事存在於尋常巷陌,存在於行色匆匆的路人之中,即便是玄幻和穿越,其實也是根植於你我千千萬萬屌絲睡前的一個幻夢。

而這些素材,最需要的是沉澱,期間由專業的作者或編劇擷取,將其編織成引人入勝的劇本。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而按照徐副總的說法:「要為編劇指出一條生路……不再聘請專業編劇……將IP貼吧吧主和同人作者聚在一塊兒……殺人遊戲一樣不斷淘汰。」wow,真是感謝徐副總大慈大悲普度眾編劇。

阿里的做法簡言之,邀一幫票友來編故事,搭著ip的熱度來炒作,最可怕還將重心放在票友身上,偷來IP作者靠作品苦心經營的影響力,專業編劇弱化到票友小助理的地位,用一幫票友來編故事。阿里真的這麼窮酸?

然而這連殺雞取卵都算不上,編劇和作者被架空,生出來蛋不用,更不去打磨,妄圖用粘在蛋上的雞屎,揉成一團來裝蛋,簡直就是本末倒置。

拿阿里影業最近操盤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放出來的公關稿看:

我們看到知名的導演、監製、演員、製片,還有高高掛起的原IP。就是閉口不談編劇,難免懷疑,阿里壓根就不care故事

而稍後的放出的拍攝計劃里,看到頗值得玩味的一句話:

這一次是評估,按照徐副總的話「「將IP貼吧吧主和同人作者聚在一塊兒……跟殺人遊戲一般淘汰。」

OMG,讓粉絲審稿就已經難以想像了,如果有朝一日將創作放權於粉絲,筆者覺得一定是一場大災難。

粉絲對於原著的熱情和如數家珍,只能作為創作者參考的大數據之一,這種將粉絲納入核心創作圈的做法,實在無異於錯把雞肋當雞蛋。

互聯網資本夾帶著互聯網思維,凌駕於創作之上。用筆者的觀點來看,用這種程序員的方式來建構故事,通過機械的篩選將IP粉納入打怪升級的系統,是否會磨滅靈氣值得商榷,這種做法和徐提出來的「群眾基礎」卻完全是背道而馳。

是想幾十個創作者閉門暗鬥,是對互聯網消解權威的莫大諷刺;而真把生產的內容放權於觀眾,劇透死全家——普通人都知道的道理,不知道徐副總明不明白。

阿里影業打著互聯網式民主的旗號,今天用IP粉替代編劇,有朝一日用IP粉,做出抄襲原著的劣質山寨IP,也未可知。

噫~影視行業被互聯網資本挾持,玩起藝術的民粹,不是胡鬧我吃屎。

其次,同樣是徐副總提出的「屌絲購票心理學」,漏洞百出暫且不表,裡面有這麼一句:「強大的明星陣容,韓國、台灣、義大利這些地方,導演身價比明星低多了。」「這個故事雖然很爛,但是有很多明星陣容,我至少看張臉也可以。」

阿里影業壓根就對故事不敢興趣,偶像的臉才是王道,一切唯粉絲馬首是瞻的俗逼嘴臉,包裝出來卻變成互聯網+民主精神或者是大數據理論,究其根本,不過是是對於創作者的著作權的強姦罷了。

對於相對弱勢的編劇和網路作者,版權被赤裸裸的剝奪之餘,還要被迫接納「殺人遊戲」這種不要臉的說辭,說姦殺都不過分。

話說過於仰賴粉絲經濟的產物,我們可以參考大冪冪的《孤島驚魂》,的確是賺的盆滿缽滿,然而干一票就拜拜的做法,和煤老闆沒有差別。像阿里影業這種美其名曰互聯網+的公司,扯得卻是已經被市場嚼爛並驗證無效的模式,任其套上什麼樣的光鮮理念,都是自毀內功,並且還處處透露出一種精於算計的小市民氣息。

再回到阿里運營的三生三世,真是和翔總的發言如出一轍「至少看張臉也可以。」對於眼球經濟的痴迷昭然若揭:

話說這楊洋何許人也,不僅僅是又一位演技呵呵的小鮮肉,他的走紅也透露著玩味。楊洋仰仗著大IP《盜墓筆記》積攢的人氣,一切由腦殘粉決定,不知道以此邏輯而誕生的作品,乾脆完全不用考慮普遍的受眾,只需要籠絡粉絲就夠了,說諂媚已經是客氣。

阿里影業不僅預謀借ip粉剽竊,順勢還要利用別的ip捧出來的超高人氣演員來暗度陳倉。

我也效法徐副總「給演員們指一條生路。」聘請楊洋貼吧的吧主和楊洋的粉絲們來PK一下,像殺人遊戲一樣淘汰,演技最好的粉絲來飾演主角,然後楊洋再來指導這位粉絲出演自己。這才是真正「互聯網+」似的民主嘛。

不過這個殺人遊戲可能很難分出勝負,個個都承襲楊洋的面癱系演技,難道以誰癱得久來決定?~

總而言之,阿里影業的邏輯是:故事、劇本都不重要,吸引眼球最重要。
高調祭出IP的羊頭,而原著作者其實不重要;聘請粉絲來胡逼搞,編劇也不重要;輪番操作選取一個別的IP養出的高人氣面癱,演技什麼的更是不重要。

希望這樣的模式能夠激蕩出新的火花,
然。
鬼才相信。
阿里,走好。阿里,不送。


大數據論言猶在耳呀,齊白石老先生有言曰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人家至少還是個國畫泰斗,正主兒都快爆汁兒了,半尷不尬的人還在 「似」 這一套呢。

不提喬布斯和福特啦,那個太成功學,就說韓寒,說南派三叔,甚至說郭敬明,哪個是養蠱養出來的?說白了,這話就是 「我有錢,而且我人工便宜」,本質上我覺得還是試圖靠人海戰術往上堆,透著人定勝天(客觀規律)的豪氣。

這一套東西,好萊塢早就在搞了,大工業化生產嘛,從編劇到拍攝到周邊都有數據指導嘛,但是人家也沒糙到這份兒上……這很有點兒老村長去國外取經,回來照葫蘆畫瓢,但是想著「洋人太實誠,幹啥要財務總監,用自家會打算盤的二丫頭多好」的意思。況且取其中得其下,跟著大眾熱潮跑,從立足點上就很貧弱,到執行出來,估計也就能吃點兒羹了……

更別提「一次講話得罪儘可能多人」的這種智商了……


呵呵,阿里影業的這位老總爆個大新聞的能力是有了,判斷編劇和寫手的能力高低,估計也就是個路人水平。

現在的寫手領域,和編劇領域相比,競爭的殘酷和血腥不遑多讓,但有一點是確定的,在IP形成後,影視作品殺青之前,編劇要考慮的事情比寫手多多了。

好的寫手能不能成為好的編劇?當然能。編劇入門的門檻和寫手相差多嗎?其實一點也不多。但是,編劇最重要的事情不單止是寫一個好故事,還要將好故事變成可以操作的、可以靠演員演繹的拍攝現場執行語言。不僅導演看了劇本之後可以順利地講戲,演員執行起來、演繹出來,更要符合角色和情節的需要,甚至有可能,還要減少後期剪輯的難度(例如現在要根據要求寫出一定的額外戲份,還要合理,這樣的情況多見於電視劇)。

這是一個連貫的、通暢的產品製造過程,其實和寫手打磨作品關鍵章節、關鍵情節、重塑故事線或者大力修改人設差不多,但是寫手,特別是普通的寫手,很難在講故事的時候站在全局的角度去考慮問題,而專業的編劇,在接觸素材的時候一定會去想一個問題:

我要怎麼說這個故事

而不是

我要說一個什麼故事

只要是原創題材的編劇,在創作之前,要做的事情和頂級寫手差不了多少:體驗生活積累素材,大量的調研和資料搜集,世界觀的架構,情節的搭建,人物關係的揣摩,角色的定位和分配,矛盾衝突的選擇,等等等等,幾乎都是一樣的。


此外,編劇還多幾道工序,如場景和時空的切換,如演繹和拍攝的合理性,如劇本和演員的分別定位,必要的時候編劇還要給演員說戲,這些頂級寫手不是做不到,但沒有一定的積累和學習,很難達到「專業水準」,這時候不足就要靠別的人來補,例如導演。


目前影視劇缺好IP這是事實,但缺好IP的原因並不是因為好編劇太少而好寫手太多,一個是客觀因素(你懂的)、市場環境和產業結構制約,這是老生常談的話題;再一個,流水線作業的過程中,編劇也好寫手也罷,包括其他環節,水平參差不齊;另一個就是指揮內行的外行太多,例如問題提到的這位。


單說這麼一個事件就沒什麼意思了。
我恐怕中國的影視業,正在乾和二十年前中國足球一樣的事情。

1994年開始,原本無人問津的中國職業足球,忽然成了香餑餑,足球成了城市名片。
市民愛看,市長操心(不只那一個市長),企業自然蜂擁而來,買外援,發獎金……那銀子,花得跟淌水似的。
免費場館有啥用、青少年足球有啥用?
一時間風頭無兩,以為水平再臭,觀眾也永遠買賬。
不到十年後,專業體制下最後一批精英退役,水平下滑、觀眾走人、資本認栽,直到多年後嗅覺最靈敏的恆大異軍突起,推倒重來。

2010年代開始,以電影為龍頭的影視業,配合著國家文化戰略以及公共活動空間的匱乏,異軍突起,你一個電影要票房少過3億,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兒了》這樣幾十天拍成的「電影」也能大賺。
百姓買賬,國家操心,資本蜂擁而來……
編劇有啥用?精良製作有啥用?

一時間風頭無兩,以為水平再臭,觀眾也永遠買賬。


當然,還是有不同的,影視業的繁榮更多是因為能賺錢。
那就去看看香港電影是怎麼衰落的吧。


職業編劇是羅馬軍團的士兵,網路寫手是角鬥士。
士兵受過正規訓練,懂戰術,懂陣列,能單挑,能團戰。
角鬥士能生存下來,靠的是野路子的天分,會打出令人驚艷甚至拍案驚奇的戰鬥場面,但這不足以支撐一場戰爭。

不恰當地概括:前者專業是強項,後者天分是優勢,但專業的人未必沒有天分,有天分的人也可以學習專業知識。
誰更強?套用一句老話,沒有最厲害的武功,只有最厲害的人。

編劇跟運動員一樣,是個技術工種。運動科學涉及材料學,空氣動力學,生物學,解剖學等等領域。編劇科學涉及文學,心理學,邏輯學,市場營銷等等領域。如果你什麼都不懂,只有蠻力,可能在校運動會上叱吒風雲,但到了奧運會上就懵逼。綜合實力決定你能上什麼檔次的舞台。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都是老闆的棋子,看老闆怎麼用。


所以我得出一個結論就是阿里影業投資的電影都不要看.


以九州為例,聚集一幫有水平和想像力的創作者,失敗原因在於功成名就之後的才子們得意忘形文人相輕,同樣現實並不是答主說的不可能成功,必須認識到文學創作本來就是一個垃圾玩意兒,狗都能超越大文豪的行業。也就是說,再垃圾的網文作者如今都可以多讀書把其中理念總結出來篡改一下寫成段子,而由幾位有思想更好水平的編劇總結起來,否則讓編劇幾個人又想像又細節又劇情又經費又可行性是累死的,而網文通過激烈競爭,已經誕生了大批善於幻想雷奇葩劇情的作者,這些人匯聚了大批網路屌絲讀者,而非知乎用戶,他們覺的影視劇和名著枯燥,但網文作者把名著大學課本里的故事理念融入屌絲逆襲傳里,在無味苦澀的思想著作中加入大量的糖和鴉片,讓屌絲用戶在爽的同時去理解思想和文化的基調。
同樣,日漫會在銀河英雄傳說及fatezero等中加入大量簡單而引人深思的哲學問題,這些問題已經被大量的中國人認定為是日本作家發明的並把他們當做神來崇拜。江南就曾經對有人指責他抄襲日漫中劇情表示反感:他明確表示某劇情是自己想出來的而非抄襲甚至在日漫作者之前。
這個時代飛速發展,所謂高深的思想哲學情節手法隨便一個網路寫手都能輕鬆運用,抄起來比那些正牌編劇和作家強多了。
無論是臨高啟明,還是清客雅騷,還是蠻荒記,還是極品家丁,還是慕容雪村的,還是陳二狗的妖孽人生,還是慶余年,十錦緞,各種網路小說輕鬆虐殺平凡的世界百年孤獨之類的垃圾文學作品。
不要憤怒,從今人的眼光看,無論是牛頓笛卡爾還是達爾文還是魯迅還是金庸還是加西亞馬爾克斯,我們都是站在他們的肩膀上,從小就學習古人的巔峰作品並且千萬人分析總結其中的技巧理念,如果我們凡人超越不了古代大師,那才是垃圾。古代大師的能力撐死也就和當代的大師一個水平,只是百尺竿頭難進一步而已。
古代大師與當代大師的水平相比只有不如沒有超越,畢竟人類是進化淘汰的。古代大師的作品和認識與當代大街的乞丐只有不如沒有超越,畢竟乞丐小學都知道馬克思的共產主義和毛澤東的人民思想,隨便一個乞丐跑到近代歐洲都能玄虐馬克思,馬克思思考了一輩子才明白的共產主義運動之精華,後人列寧斯大林毛澤東鄧小平補充的精華,我們滿大街誰不知道?想看隨便一家書店都能看到?
因此,文人作家編劇,放下你們的清高,在這個知識普及的時代,你們的創作很難大幅度超越凡人並成為宗師。你們撐死也就比凡人強那麼一丁點,不然就不會出現成績差的才學文這種奇葩現象,文史哲無非是多讀多記細膩思考邏輯推理大膽想像而已,隨著心理學邏輯學哲學的發展,它們逐漸從文學中脫離出來,文學已經從以前的神秘女神變成人盡可草的妓女,所以老作家面對網文的各種惡搞諷刺抄襲能怎樣?
無論是郭敬明抄襲,還是於正被告,還是大風刮過被抄襲,以及各種寫作軟體,都表明文學在大眾化,搬磚工都能從慶余年裡看到獨裁專治的可怕,都能說兩句仰望星空。文學創作侵權是不對的,但大眾想像力之豐富狗血神奇天馬行空也不是你們正牌創作者壓得住的。
無論是張三丰異界游,還是無盡恐怖,還是從零開始,還是史上第一混亂,還是竊明,還是新宋,還是回答明朝當王爺,無數網文都用熱血簡單的白話文闡述了初高中文科課本中的大道理。毫無疑問,網路文學在未來將會代表中國文學思想文化哲學科普書的主流,網路文學是古今中外最恰當的高端思想文化哲學普及教化大眾的最佳工具,也是最受人歡迎的,他深深的把那些道貌岸然卻無法超越前人只會反覆抄襲古人爛饅頭的當代儒家學著思想家打臉打的腫起來。儒家把哲學邏輯政史地全匯總起來還牛逼,結果西方文化把哲學邏輯政史地的研究改造成嚴格的理性思考,文學的下體被大家看的一清二楚不過如此原來這樣而已,還怎樣裝逼?大眾的開化就是對高高在上的裝逼學著拉下神壇。
毫無疑問,正牌編劇無法跟上網文讀者的想像力需求,還在把人家當傻子待,視覺效果不如好萊塢,劇情不如垃圾網文,中國的電影這幾年在和好萊塢合作改進視覺效果,但和網文作者聯合改進劇情才是提升電影內涵的重要途徑也是必經之路。
這位副總說的沒錯,放下你們的身段和裝逼和臉面,你們在學校學的那點學院派編劇技巧就是西方傳來的垃圾,你們全是垃圾,狗屎一樣的編劇編出來枯燥虛無味的電影給誰看?狗都不看。
人是在進步的,看了好東西就想看更好的。周星馳現在拿90年的水平蒙21世紀的觀眾,自己砸招牌,西遊降魔和美人魚都只算維持90的水平,抹去這三個字西遊降魔就是暴力血腥毀文化,美人魚就是鄧超吳亦凡演的爛片(政府投資的垃圾環保教育片)。盜墓筆記這麼好的小說劇情,你編劇編成狗屎~啥?你說那位編劇實力不錯只是被別人隨意改動?好吧人日本的偵探理論都發展成啥了陳思成才想學著編一個無聊幼稚的唐人探案四格探案來圈錢?還特么裝逼的說出來:一陰一陽,四格探案。這麼明顯的裝逼我也是醉了。編劇們,正牌作家們,不得不說你們低估了中國人的水平。幾千年的文化,幾十年的國內外名著熏陶,網路和諧,早就把中國人對「美畫面高內涵神劇情」的追求憋壞了,你們還停留在幾十年前想著拿個新奇玩意兒能傻子呢?不看看網路小說遍地開花,你們拿出一部超前電影么?
這文章主要矛頭是那些裝逼卻垃圾的正牌編劇,順帶故意誤傷中國傳統作家。兩個群體都是一點上進心沒有,一點超越能力沒有,一點創新意識沒有,全都吃了自家傳統文化老本抄國外,只有網路文學在思想內涵上突破自我,雖然這前提基礎是平庸媚俗的,但平凡的土壤中百花盛開了大眾基調上來了才可能激發超越時代的東西,你們卻不思進取只把大眾當傻子?沒生殖能力還裝逼,有資格嘛?
中國的編劇?買斷了人家小說版權結果寫的劇情不如作者?編劇都是吃屎的嗎?人家都給你寫好整個劇情了你抄都不會抄?把不適合拍被和諧畫面做不到的刪除掉劇情精簡一下都不會,學了那麼多白學了?幾十年的編劇生涯都活豬腦袋身上了?
網路電視的劇情還有幾部算中等水平,要知道中國幾千年文化歷史近代學習西方,在小說創作的要求和水平上應該是玄虐歐美日韓的,結果現在在編劇上被人吐槽韓國虐中國?就韓劇韓國電影那糙的沒變幼稚可笑無聊的現實電影愛情電影假兮兮的悲劇片都能虐中國了編劇吃屎都不配啊!
放著網路上那麼多的好網文小說你抄啥不好買誰的不好你買一群抄襲者抄襲的小說都抄不好劇情?跟著那群只知道錢的影院導演吃錢吃成豬頭了嗎?
把斗破蒼穹翻譯成外文都能贏得老外的劇情讚歎,情節「百轉千回天馬行空跌宕起伏」你們哪個電視哪個電影做到了?把蠻荒記改變一下,請一堆好萊塢特效,都能做成玄虐魔戒哈利波特的史詩巨作,放著這麼多的好網文,這麼牛逼的網路作家高能高產,你們每天在幹啥?本來應該通過電影大放光彩文化入侵的中國強大文學被你們作賤的成啥了?還有臉說網文怎樣差?是,許多網文水平很爛,隨便高中生就敢寫,但有沒有好的網文作者?賊道三痴,樹下野狐,貓膩,烽火,無罪,慕容雪村,算不算有水平的?你們編劇呢?有一個拿的出手嗎?
人家外國,是編劇有思想有手段有速度的編出神劇玄虐作家,把一本普通小說改成神劇,中國呢?一堆垃圾編劇導演把一本神小說改編的狗屎一坨還聯合正牌作家嘲諷網路作者低俗?你倒是拿出個清高的作品?成天吹票房,之所以這麼爛的中國電影都有人看,完全是國民開始流行看電影好嗎?真以為你拍的好了?當然大聖歸來捉妖記等電影視覺特效不錯,但被人詬病的恰恰就是劇情,人家韓國這種沒歷史沒文化的國家都能做好,你中國放著無數編劇作家做不好?
阿里副總的話恰恰代表了國民心聲:你們這些學院派編劇和導演行不行,寫出的劇本狗屎一樣噁心無聊枯燥垃圾?不行就滾,讓網路作家來,人家開價少水平高有文化會幽默,比你們強多了!一群什麼玩意兒?成了食神了裝逼騙錢還難伺候?
這裡順帶說說中國作家:人家網路作家產量高水平中,完成了教育大眾開化民智的任務,你們呢?哦于丹易中天拿著民國大師的研究著作來講廢話?百家百家,你們拿出點超越時代的新東西新思想來呀?有這個能耐沒?成天傳統文化你倒是把傳統文化雕出個新花樣來呀!成天吃老本有意思?儒家儒家,你倒是拿出個新時代的治國方案理念來啊?一群頑固保守無知無能的老東西,還不讓學習西方的哲學思想成天傳統文化有意思?研究了半天于丹被噓下去,復旦教授認定同性戀婚姻合法會害的人類滅絕?


這幾年實在被國產電影的低劣劇情噁心壞了,借這問題吐槽吐槽,算了還是去看日漫和玄幻吧。
另外,高票答案說人家根本不關心劇情純粹胡扯。
人副總意思是你們垃圾編劇辦不了的事不用你們辦,我低價找一群網路作家都寫得比你們好一百倍,一群讀書讀傻的蠢蛋編劇還想獨霸劇情業?算了換人吧,正牌編劇以後可以去寫網文還賺不到錢了。跟苦逼有能力的網文作者換過來算了。


謝邀@趙小樂 @單小諾
在IP時代,傳統劇作行業應該何去何從這個問題本身就是客觀存在的,只是這層窗戶紙恰巧被這位徐氏捅破了而已。但也不至於搞得整個編劇行業雞飛狗跳,真是有辱斯文。
從立場上講,我恰巧是一個有點經驗的編劇,也恰巧在互聯網公司工作,所以可以毫不諱言地說,我是完全理解這段話所闡述的語境的。而在之前的相當長一段時間裡,這個問題便已經在困擾著我了。既然有這樣一個機會,我就藉此簡單地說一說自己對這個問題思考的結論吧……

1,IP時代的到來並非編劇的生路,自然也不是什麼死路。編劇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行業中的一個環節,其生存狀況一直處於邊緣地帶,權益和自身成長都很難保證。再加上諸如政策和審核等外因的存在,導致編劇行業很難通過機制形成良性淘汰和組織進化,因此在編劇圈內往往更看中資歷而非個人水平或者藝術天分。如今這個IP(這個詞的具體解釋其實現在還沒有形成共識)時代所發生的網路公司和網路資本蜂擁進入影視行業的這種現象與以往的商業電影熱和動畫投資熱之間並沒有本質的區別(至少對於編劇們而言),無非就是當年的煤老闆換成了馬化騰馬雲,編劇們受欺壓和剝削的現實並沒有改變,但說實話也沒惡化到哪裡去,畢竟網路公司的薪酬還是要比傳統行業高很多的。

2,編劇是什麼?從徐先生的言論中很明顯可以看出來他對於編劇這個工種的職業素養和作用是不清楚的。文中所指的IP創作者和擁有者,也就是網紅、吧主、段子手甚至作家們,其實都未必能夠勝任一個編劇的工作。因為除了創作,劇本更重要的用途是指導拍攝工作的進行方向,為影片提供實現其藝術價值的藍圖。換言之,在整個影視動畫生產線中,編劇的作用更像一位工程師,而非設計師。沒有長久的影視創作經驗,與整個影視生產環節沒有契合度的人是無法勝任編劇這個職務的,而這與天賦,與入行門檻高低與否,與手中擁有何種資源完全無關,就是一個簡單的稱職與否的問題。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這道理天經地義,不因為語境換成了編劇而變得特殊。

3,編劇圈內良莠不齊,這點前面說過,因為現有的劇作體系完全不健康,沒有形成良性淘汰,優秀的個體無法得到持續的發展,而在編劇領域裡卓有成就的人往往又容易固化,很難接受新觀念、新思想、新規則,因此往往在變局和機遇面前顯得過分遲鈍和保守。以我個人的經驗而言,過分保守者和名不副實者在編劇行業中比比皆是,很容易對編劇行業整體產生不信任的印象

4,傳統編劇行業在內容高度需求的新商業環境下,明顯準備不足。前面雖然提到編劇的作用和編劇的重要性,但是必須承認的是,即便在傳統的流水線式影視拍攝流程中,編劇所能得到的成長環境依然不夠樂觀。極少有編劇能夠親眼目睹自己的劇本如何進入生產環節,並有機會根據生產過程中的具體情況而修繕自己的劇本,更不要說在這個基礎上進行自我提升,並通過交流進行成果轉換。雖然這點是長久以來編劇地位沒有得到正確建立,編劇權益沒有進行正確維護的結果。但毫無疑問,大多數已經習慣了這種封閉式工作環境的編劇在面對需要進行密集交流,通過網路進行資源疊加來產生效益的互聯網模式的時候會感受到強烈的不適應

5,所謂的什麼「屌絲購票心理學」,只是一個很簡單的用戶分析模式,是策劃師和產品經理的入門本領,實在不值得大加炫耀,而且這個概念格調極低,輸出這種話實在非常自降身份,實為徐先生口誤之至也。但是話也說回來,因為傳統的流水線式影視生產體系中,編劇的位置往往也十分尷尬,除了少數擁有大量資源的牛人編劇之外,不管是否原創,編劇往往都在進行著命題作文式的創作。劇本雖然美其名曰為一劇之本,然而明眼人也都很清楚,在如今這個越來越強調感官刺激的娛樂文化發展趨勢面前,故事的重要性一直在持續地被削弱著。因此,編劇必須為自己尋找職業的突破口。而這樣的突破口有兩條,其一是以編劇為出發點,深入影視製作環節,轉職為導演。其二是以編劇為立足點,向前突破,轉職為策劃人,專職生產定位明確的內容產品。而這樣的自身職業發展方向規劃,是目前的編劇們普遍欠缺的。

6,除了這些要害的話,本次發言中的其他內容基本可以笑笑而過,完全是一個出入門檻的初學者所發表的輕薄直言而已。但作為企業家,這樣的舉動著實還是有失體面,令得很多無關人站到了要等他難堪,看他笑話的立場上去,怎麼想也都不是一個聰明的行徑。

7,結論,以IP代替傳統劇作這種想法並非僅限於徐一人,而是目前整個正在逐漸互聯網化的文化行業中人們的一個共同想法。編劇圈的反感和抵制並不能讓這種想法徹底消失,更改變不了傳統編劇行業受到互聯網規則衝擊這一現實。但是傳統的劇作模式之所以能夠長久生存,與其所積澱的文化內核和人們的審美習慣息息相關,講究短平快的互聯網式文化產品應該更多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逐漸滲入到主流的文化生活需求當中,以染色的方式來逐漸實現與傳統劇作模式的融合和補充,壓根不會出現非此即彼的情況

傳統的劇作模式還將會長久存在,而互聯網的加入應當是近五十年來中國劇作領域最大的轉機,雙方更應該思考如何做到優勢互補,而非一時的口舌之爭。


謝邀。

這個問題,一言以蔽之就是:
這傻逼根本不懂電影。


不但如此,他還覺得自己特別聰明,而且最重要的,
他 還 當 眾 說 出 來 了。


唉,真是的,逼我爆粗口。
現在有些做互聯網的人,以一副救世主的架勢,妄圖用互聯網的套路做成所有事情,以為一切都可以量化,淘汰,迭代,反饋。
做做別的也就算了,連電影,這個沾著藝術的邊兒的東西,也要讓他們革我的命?
好萊塢的IP劇本也淘汰,但是人家是在幾個正兒八經的編劇里選,或者幾個編劇一起創作署名。這新聞我看到貼吧倆字嚇了一大跳,心想要是有一天所有劇本都是這麼來的,我一定懸樑自盡。

嚴肅的說,一部電影,最重要的永遠是故事,然後是表演,然後攝影等等。沒有好的故事,就是神仙來演也是爛片一部。而創作一個好的劇本,需要一個專業編劇的知識、情感和經驗,創作劇本不是寫同人小說,不是作文比賽也不是殺人遊戲。互聯網改變的是編劇獲取信息的方式,而不是淘汰編劇。不是每一個故事都適合拍成電影,當然同人作者們寫出的故事也不一定。

徐總 的屌絲購票心理學,第一條是有一個IP,也就是有一個故事。然而緊接著,他說有沒有故事不重要,看臉就行了。然後又說,要有逆襲的概念,那又是要有故事。我覺得我們兩人里一定有一個智商有問題。我知道徐總覺得自己看透了電影市場,開發出了一套可以預測一部電影票房的牛逼標準,覺得自己只要以用戶為導向,從用戶出發,迎合用戶口味,就能收穫票房。
我覺得,他一定是AV看多了。

事實證明,近期符合他的標準的電影都,成功地,虧本了。
包括《使命召喚》《貴族大盜》《明日世界》《駭客交鋒》《木星上行》等等。

我還用說什麼?


一個寫手,強於100個於X。


看看《盜墓筆記》,還真是響亮的一巴掌


高分答案已經對題目做出了回答,但我在評論里發現大眾對編劇有太多誤解,我多說幾句編劇的創作吧。
擺到最前邊的一條定律是,100分的劇本若遇見好導演和好團隊能還原出100分的影片,遇見大師,60分的劇本也能拍出100分,若遇見好導演而差團隊,或直接就是一般導演,能拍到60分就算不錯了。
編劇想在這行有好片子拿出手,至少要有寫出120分的本子的能力才行。
其次,就因為偏見,導致編劇成為影視行業門檻最低的行當,以為會寫文章會寫小說有才華就能寫劇本。就像四年前剛寫完長篇小說的我,因為想改編而跨入編劇行業。剛入行時我以為自己大學學的就是影視學專業,看了那麼多電影,長篇小說都寫過兩部了,劇本跟說明書一樣,有何難?結果,打臉打得我手抽筋。後來才明白編劇有編劇的規律,最基礎的就是要有強烈的鏡頭意識和畫面感,其次,怎麼讓每一場戲都有完美的敘事和戲劇邏輯,一,不能有絲毫水戲,必須場場都在推進情節或人物,二,同樣要表達一個信息如何才能更高明。當然,最關鍵的要屬緊湊又完美的故事構架及影片節奏,這些功力除了規律和經驗,最重要的就是感覺,也就是這行的才氣了,怎麼構架故事,這場戲怎麼設計才能一拳打在人心上。
舉個例子,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改編劇本作品《禁閉島》,原作《隔離島》,改編最出彩的就是結尾,小李子的那句話直接反轉了整個劇情,你相信院長的話也行,你覺得整個事件是陰謀也行,原著里沒有這點。而劇作呈現的時候,除了前邊精心地鋪陳,還有最後那場戲的四兩撥千斤,就一句台詞便徹底顛覆,這是全局與細節的極佳把握。原著是傳統文學敘事,宏大但信息散落,你找個外行改改試試,宏觀上就算讓他照搬線索和每個情節點他也不知道如何構建每場戲,讓它有效傳達情節信息,更不用說戲劇邏輯和影片節奏了。
還有最經典的例子《教父》,原著只不過是一本暢銷小說的水準,跟東北黑道風雲差不了多少,為什麼影片成為經典之作?極好地說明了文學和電影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敘事模式。而電影可不是一個人的功勞,哪怕沒有一個好服化師都會功虧一簣,更別說一劇之本了,它可是導演的創作藍本,除了個別文藝片導演,沒有一個導演可以扔掉劇本直接拍片子。

再說最後一點,編劇功力。
北電文學系,這是業內公認的最專業,業務能力最強,水平最高的編劇來源,事實的確如此。可即便是北電的編劇,剛畢業時的能力也很有限,先拋開大線索構架的意識不說,就說每場戲的設計,還是比較稚嫩不高明的。比如我入行第二年的時候,那時我還僅僅處於掌握了戲劇感的階段,有次開個短片的劇本會,講述兩個兄弟離家闖蕩的不同命運,討論第一場戲怎麼開頭時,北電剛畢業的學生想的是:兩人各自看到了兩份招工信息。我說的是:在人頭攢動的火車站,兩張合著的車票,一張北京一張深圳,兄弟二人像抓鬮一樣各抽了一張,然後各奔東西。雖然我的也不算高明,但比乾巴巴的看招工信息要好,也更有宿命感,而那個畢業生說的還停留在學生作業的水準上。
我稱這種感覺叫戲感,在這行做久了你一眼就能分辨出這個編劇說出的想法是學生作業的水平還是電視劇水平還是電視電影(央6自製的那些數字電影)水平還是電影的水平,戲感的優劣讓作家來分辨,他們會連差異在哪兒都不知道。好孬都分不出,就敢說寫好?
文學作品有文學作品的規律,劇作有劇作的規律,不是說寫好小說了就能寫好劇本,也不是說寫好劇本了就能寫好小說,術業有專攻。當然,如果一個寫手很有才華和想像力,經過一兩年的訓練,掌握了編劇規律後,確實可以成為合格編劇。但把寫手直接抓過來就去寫大投資的電視或電影作品,就等著浪費資源吧,我是見過太多這種不倫不類的劇本了。
很慶幸,當年我放棄了傳統文學的創作,跨入編劇這一行,它符合我的思維模式。這是一個除了要求文采和想像力,還需要更多創作思維的職業。
我用了兩年的時間才摸到編劇創作的規律,又用了兩年時間才有了商業電影的編劇能力,我還打算去北電進修一下,打牢創作思維。我一直記得一個北電同行的話:在北電學習編劇,老師教你的是十層樓高的思維,但剛開始實際工作時要用第二層樓高的思維,這是課堂上學不到的。所以才有了我上邊提到的北電畢業生的例子,但如果我不進修或一直保持提升,將來他可能會走得更遠。
如此可見一斑。
好萊塢輝煌近一百年,電影語言、形式、技術一直在革新,唯有行業規律歷久彌新。
這就是每個行當的道。

-----------------------------
補充一點,阿里剛出這事兒的時候,我的朋友圈都刷瘋了,罵聲一片。我倒不覺得怎樣,一個公司的副總而已,又不是國家出台政策說槍斃所有編劇。我是堅信行業規律的,就像外行覺得畢加索的畫不過爾爾,我也會畫!殊不知沒有紮實的功底如何懂得解構?
前陣子編劇界召開了一個懷柔論劍,討伐ip大行其道,這件事兒我反而贊成,因為那個會議不是編劇們怕丟飯碗封殺IP,而是這行的精英在警醒業內人士不要一貫跟風,唯IP是尊,最終成為這場泡沫的犧牲品。


中國現在為什麼這麼多爛片?就是覺得專業編劇沒用的老闆太多了。


介於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本來就是抄襲的,阿里鬧了一圈IP粉來搞siao,是作死。

且不說IP粉的故事架構如何,原作者就是抄襲,水平未可知,再加上幾個水平未可知的IP粉,做出來的東西更是作死。

不過沒關係,改編么,就是要原著粉去操啊,像是我這種沒看原著的,他改成大型歌舞劇上春晚了我也不會看。沒意義。不過就是在形式上搞噱頭然後讓更多的原著粉來操。

覺得這種搞siao一般的行為就能夠碾壓國內編劇結構一朝譜寫歷史詩篇,請不要在IP黨搞完框架以後叫國內編劇糊牆,不然你們的biger在哪裡呢?體現不了啊!

真心覺得,如果這種形式成為主流,才是真的做得一手好死。

用不了多久,都不用觀眾抱怨沒有好片子,大家很快就會真的再沒有好的片子可以看了。


我是你們這些編劇的救世主,你們快混不下去了,我來給你們指條生路。
電影導演編劇通通都是扯淡,我90%預算都用來請演員,誰火請誰。
你們這些買票的都是屌絲,沒什麼內涵,就愛看臉,什麼內容你們不在意。

所以他不是覺得網路寫手寫劇本更厲害,他是覺得劇本這東西根本就不重要,那麼既然不重要,找非職業的便宜啊

我覺得他這麼想也沒什麼,但是他竟然就這麼說出來了!這個情商真是real耿直!我欣賞你徐總!可勁作,何愁不死!加油!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徐遠翔又不是廣電總局局長,他不過是一個影視公司的副總而已,何必把他隨便寫的一篇文太當回事。阿里影業並不能代表整個市場,徐遠翔想這麼拍電影,不代表網路寫手水準就高過編劇。有人熱衷屌絲電影,也總有人會去拍一些高級點的片子,總不見得王家衛侯孝賢就這樣餓死了。

在行內把故事交給小說家來寫,由職業編劇改編成劇本的做法也並不希奇。事實也證明這條路走得通,畢竟像雷蒙·錢德勒、湯姆·羅伯·史密斯這樣的多面手很少的。庫布里克也不會要求阿瑟·克拉克直接交一個能拍的劇本給他。「改編」本身就是編劇工作的一部分,「故事」和「劇本」分工這種操作方式沒什麼可指摘的。

再說,會有越來越多的小說家參與到影視行業不是好事么?你們老是講中國的編劇不爭氣,講了這麼多年,現在換小說家來試試看不好么?

所以你看到大眾多難伺候了。

其實最後還是要靠片子來說話,片子出來,編劇和小說家孰高孰低自然見分曉。在知乎上為徐遠翔的幾句話爭吵根本一點意義都沒有嘛!


阿里不是第一個想用互聯網思維魔改影視行業的公司,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但如果互聯網思維只是為了創新而創新,或者我就是要做別人不敢做的事情,那互聯網思維對影視行業的改造將會是非常有限的。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要先從早年講起。

前幾年,互聯網公司們懷著天不怕地不怕的勇氣和錢進入影視行業,那時還沒有IP的概念,大家都喜歡原創。
於是一堆堆奇怪的網劇作品被創造出來,然後悄無聲息的死去。那段時間,互聯網公司們咬來咬去,可是養活了不少影視公司的。
這差不多是第一個階段。

大約去年的時候,IP這個概念被提出來,畢竟再搞原創風險太大,就算有錢,老是拿錢買三十條命還打了半天都沒打到最後一版,是很傷自尊的。
另一邊,政策也在收緊,天不怕地不怕也不代表什麼都不怕。

那就炒IP唄。這是第二個階段。

一個好的IP加上搜索指數最高的明星加上專業的製作班底就一定能做出票房(收視率)和口碑都好的影視作品!
嗯,互聯網公司們總喜歡下注在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上呢。
雖然這個論斷局部正確,但至少目前來看,還是玩壞了。

第二個階段的高潮,自然就是挖坑筆記的網劇了。
很多人會問這玩意為什麼會被生出來,很簡單。
先有一個IP,於是有人看到了市場。
看到市場的人收了這個IP,開始吹泡泡。
然後這個IP開始轉賣、加價,IP的價錢被幾倍幾倍的提高,等IP的價錢炒得差不多了,再以轉包給印度阿三的模式,交給一些小公司來製作,業內最不缺這樣的公司了呢。
做出來的東西讓原作者倒抽一口冷氣,但這個時候木已成舟。
投資方倒是不害怕,給所有有興趣播放的平台看樣片,平台一看我去這什麼玩意?但我不播總有其他人播,你買一集這個價,另一個平台兩倍給!播么?搶著播!
每個人都知道這玩意一定會被罵,一定藥丸,但每個人都希望它播。因為從IP到變成劇播出,這個IP的價格已經翻了不知道多少倍,養活了不知道多少人。除了原作者和觀眾,其他參與在裡面的人都挺高興的。
這個過程我稱之為吃大便。

你問玩壞了一個IP怎麼辦?這不是還有無數其他IP么?最近小說IP收得差不多了,不都去漫畫網站收漫畫IP了?

千萬IP,億萬榮光。

阿里現在的動作,顯然是發現了炒IP的問題了。
可惜他們提出的解決辦法並不科學,反而有點把吃大便進化成花樣吃大便的感腳。
這或許是第三個階段的開始呢!

我並不認為阿里這次的嘗試會成功,但我也覺得這不是一件多大的事兒。畢竟阿里這次的言論是符合互聯網生態的。
互聯網行業的競爭和養蠱其實挺像的。昨天滴滴和快的還在互相咬呢,今天就合併了。
說不定明天,愛奇藝就和優酷土豆合併了呢?
畢竟有錢的互聯網爸爸們每一家網站都投了錢呢,象徵性咬咬就行了,該合併就合併。
那我之前把對方咬得滿身是血,幹嘛呢?一片焦土,浪費青春。

所以,阿里們,繼續試吧,我權當是開腦洞,收集素材了。


我覺得編劇網路寫手作嚴格的區分是沒有意義的,很多ip在影視花的時候原作者也參與編劇工作了,比如今年火了一個夏天的《花千骨》,從任何程度上來說都是成功的,原作者提供故事架構,保證主線故事可以立得住。專業編劇則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讓影視劇更對普羅大眾的味口,更有利於導演將文字語言轉化為鏡頭語言,同時還要滿足廣電總局審核的要求。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是不是職業編劇也不應該成為評價影視作品好壞的標準。在今年之前絕大多數的影視劇均出自專業編劇之手,但其中的爛片雷劇還少嗎?網路寫手中也有轉行當編劇成功的,比如豆瓣9.3分的《琅琊榜》就出自原作者海宴之手。在《琅琊榜》之後,海宴又操刀了電視劇《他來了請閉眼》,總體上還是符合預期水準的。
網路小說,自帶粉絲基礎,在開播之前就能吸引大量的關注度,拍成影視劇的風險是比較小的。預期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網路小說作者走上職業編劇的道路。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陝西省周至縣人民醫院院長帶人毆打記者事件?
想求助知乎,怎樣才能擺脫家庭暴力?

TAG:電影 | 編劇 | 社會現象 | 網路寫手 | 阿里影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