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評價京劇紅鬃烈馬?

紅鬃烈馬常演不衰,但我每次看都覺得裡面充滿著違和感。雖然說現在都演不全了,但還是能從細枝末節中看到作者的另一種意圖—對無良薛平貴無情的嘲諷!


這個戲就是一聲令下,給我編一個落難又團圓的故事,就這麼編出來的。那個年代的三觀你琢磨,不能不弄了一堆忠孝節義的玩意進去。

所以唱腔藝術上絕對好,但是你要說從裡邊看思想性,這就扯淡了。

不過呢,也有一二處動人的地方。王寶釧說:「後面有路,你還不回來了。」編劇還是有點才華的。


自問自答。

紅鬃烈馬是出好戲,我也常唱著玩。但越唱越覺得不是味,老覺得薛平貴太混蛋了,低俗庸俗,說他是人渣都抬舉他了。倒是王允,我老覺得他才是正面人物……

詳細來說下吧:

三擊掌,有人看到的是為愛情不屈服的王寶釧,而我卻看到了王丞相恨女不成器的愛女之情。王允不是不愛女兒,恰恰是太愛女兒了,但他有父親的尊嚴,只能如此。包括囑咐魏虎殺薛平貴,也是想著薛平貴死了女兒就能回來了。做到丞相的人,還會嫌貧愛富?誰比他富?

探窯。寶釧媽就是個無限溺愛孩子的糊塗媽,真要是心疼閨女,那就命人把寒窯收拾收拾,別說王寶釧氣節重,當媽的跟著受幾天苦,用個苦肉計,王寶釧能硬著頭皮不接受錢糧?

薛平貴,大寫的人渣,別窯時像個人似的,招了駙馬怎麼不想想家裡?當了王也不想?不是鴻雁傳書,估計王寶釧老死寒窯他也想不起來吧,別告訴我他以為王寶釧改嫁了,派個人回去看看這麼難?你連陳世美都不如!

見面幹什麼?試試她的貞潔如何,她若守節,與她相認。她若失節,將她一刀殺死,回去見我那代戰公主。

是人么?!畜生都不如啊!莊子、秋虎,調戲歸調戲,頂多是休妻,薛平貴倒利索,一刀殺了。憑什麼啊???

算糧,王允一聽女兒回來,激動又假作鎮定,看得我好心酸。當爹的難啊!

再一個,薛平貴你丫西涼王,登龍位審唐宰相,甭問啊,你反了唄。王寶釧其實就是個借口吧,總的找個理由發兵嘛,反正王寶釧也就當了18天皇后就死了,怎麼死的?結合前面,三姐啊,我只想說,活該!!!

魏虎死了,王寶釧你二姐還能活的好么?蘇龍不錯,挑不出毛病來。王允呢?當朝一品,丟官罷職,媳婦閨女不向著自己,老人家含悲受氣,也命不久矣吧。寶釧母,大登殿時候倒是喜慶,日後呢?閨女馬上就死了,老頭跟自己也分開了,一個人就過得好?

一個王寶釧為了個叫花子薛平貴,弄的家破人亡,這不就是一個敗家娘們喪門星么!


京劇紅鬃烈馬是有點兒次,不過說實話,還不算最次的,王寶釧最後還是正宮娘娘,壓了代戰公主一頭。您還沒見老版金玉奴的結局呢,見了估計要氣死。
比較而言,川劇的全本薛平貴也是老戲,傳統演法就比京劇的好些,最後在大登殿後還有一出火燒白馬廟,演的是十八天後,平貴無道,王寶釧進諫不聽,反被三絞廢命,代戰公主兔死狐悲,為三姐報仇,火燒白馬廟燒死薛平貴,反回西涼。
這個演法好不好?按理說王寶釧死,代戰是得利的啊,可以扶正,可她就是明大義。渣男即使做皇帝也只是渣男而已。可惜因為這戲太老,現在川劇很少演了,網上只有一個音頻(川劇胡琴《火燒白馬廟》(西嶺))。
我不確定哪個演法是更傳統的正根,不過京劇天子腳下,比較地方戲,固然有很多有利的地方,確實也有很多不利的地方,很多戲要考慮公子王孫的意見,一定要搞個大團圓結局,沖沖喜。又比如八義圖,按原著程嬰最後是要自盡的,這就算是賠罪了,京劇就是沒有的。


薛平貴回來戲妻,那不是京劇文本弱智,那是那個年代本是如此。女人本來就那麼個地位。照很多人吐槽,你們看紅樓夢看的啥呢,林黛玉還笑襲人是嫂子,你們怎麼不批呢?搞笑。

紅鬃烈馬這齣戲,不說它的唱腔,就單說文本,寫世情寫得那叫一個入木三分啊。上面說寫得差的人,再給你們兩百年時間活,你們未必寫得出來。

武家坡里薛平貴一句「手把羅衫用目看,才想起寒窯受苦的王寶釧」,一個「才」字,用得多麼出神入化啊,我到番邦十八年,不是不能來接你,是我根本沒想到你。這個字你換個別的詞兒試試看。

薛平貴說三姐容顏不似彩樓前,不信照鏡子啊。王寶釧說,寒窯內哪有菱花鏡?薛平貴說,水盆裡面照容顏。這種細節,你寫得出來?十八年來的貧困和無望等待,一筆描出來?你來試試。看過越劇《雙玉蟬》么?最悲慘的時候是老妻聽說少夫中了狀元,起來梳妝照鏡子,鏡子上沾了一層灰,作死的用水袖擦鏡子,這個才叫人悲從中來。女為悅己者容,這都不指望了,人生之凄苦可想而知。

薛平貴渣,但是王寶釧未必有大家想的那麼弱雞。

三擊掌的王寶釧跟她爹爭執,跟著薛平貴跑了,你說這是看上賤男哪兒了呀,非得嫁窮的?你也不想想當時王寶釧多少歲啊,不懂事啊,更不知貧困之滋味兒,就是現在這樣的姑娘少嗎?三擊掌的王寶釧跟她爹對著干,難道沒有叛逆心理?

好了,時間過了十八年,到了武家坡的王寶釧,認了老公後,王寶釧問的什麼,十八年你做的是什麼官?薛平貴還嘲笑她,進的窯來不問吃的不問穿的,先問我有無做官?王寶釧接著就說,我是餓怕了啊。後來就跪地討封號。

你說這十八年王寶釧的變化不大?
有人說這十八年她不知道回娘家?人有臉皮的好不好?好馬都不吃回頭草,而且她回了娘家有好日子過?看她其餘兩姐都嫁的誰?聊齋里有篇叫鳳仙的,一個狐仙找的老公是三個女婿中最窮的,結果老丈人有什麼好吃的,先遞給有錢的女婿。

你要說王寶釧盼著薛平貴回來,是個念想不錯,你說她還是愛他愛得要死,這未必。


到了大登殿,王寶釧見了代戰公主,怎麼想的?代戰女打扮得像天仙,我丈夫就被她霸佔了一十八年,有敵意沒有?有啊。但是又怎麼辦法呢?薛平貴都靠人家活,何況你?於是只能故作大方,來來來,見過一禮。

到了大登殿封了後,王寶釧甩了個威風,在她爹跟前,我大姐嫁了誰誰誰,我二姐嫁了誰誰誰,只有我王寶釧命最苦,綵球單打薛平貴,但是如今我也巴拉拉巴拉當皇后了。是炫耀?當然是窮人翻身的炫耀,但是這炫耀中未嘗不是心酸。
她當時的處境已經騎虎難下了,只能強自打起精神,維護自己的一點周全而已。


這麼看,是不是就你們想得那麼極品了。
看戲,看的是人自己的體會,結合你對事情的認知看法,再看戲就有感慨了。


這出是女權主義鬥士批判京劇的封建殘餘和直男癌罪狀的最好靶子


劇情該斃但腔兒好,沒轍。想想這不就是一個屌絲的一場夢嘛,越想越像


武家坡一段,薛平貴離家十八年,回來看見狼狽的結髮妻子,第一反應不是憐惜,而是試探。試探這十八年來她是不是一心一意,潔身自好。夫妻情誼是什麼?若是她改嫁,難道你一劍將她刺死么?若不是有一封書信,寒窯里的貧賤妻子怕是死都不會再見了。畢竟,比起已經和父親斷絕關係的丞相之女,公主顯然更有權勢。王寶釧的十八年苦等,統統餵了狗!

至於王寶釧,父親生她養她寵她十幾年,為了見面不過幾次的陌生人,生生斷絕了父女關係。這位深閨小姐,怕是被才子佳人的戲碼沖昏了頭腦,將自己活成了一出悲劇。這麼無怨無悔的一輩子,真是咎由自取!

有夫薛平貴,有女王寶釧,簡直家門不幸!


謝邀。

我中學時候經常想,為什麼解放初期很多傳統戲會被禁掉呢?自然是其中思想太過骯髒,免得人學壞。這其中就以《紅鬃烈馬》為尤。

後來上了大學,知道的社會真相多了,也明白無非是執政需要。當時覺得他們真傻,不應該禁掉這些戲,讓大家對比來看,不就更恨萬惡的舊社會了么?不智啊不智。宣傳婚姻法,弄什麼《劉巧兒》啊,就演《紅鬃烈馬》啊!

後來又大了點。發現豈止是《紅鬃烈馬》啊,傳統戲哪有幾齣又紅又專的?《四郎探母》、《龍鳳呈祥》、《四進士》……骨子老戲沒幾齣是非分明的戲啊!《搜孤》又怎樣,程嬰逼的老婆放棄孩子又是什麼君子了?公孫杵臼自己死就死了,搭上程嬰一世罵名、程妻一生孤苦,程子襁褓而亡,又是什麼慈悲了?《玉堂春》又如何?王金龍、蘇三、紅藍袍、一秤金、沈燕林、皮氏,哪個又是好人?崇公道還騙雙餉貪贓枉法呢!

《捉放曹》怎樣?曹操亂殺無辜,陳宮始亂終棄。《烏盆記》怎樣?劉世昌強迫老頭,張別古許供不還。就連包公,也錯打張別古,賠錢抹稀泥。《珠簾寨》?《桑園寄子》?《文昭關》?就連《竇娥冤》、《清風亭》也不過有善良可憐的角色,而少有道德模範。

再看看當時的新編歷史戲《鎖麟囊》、《楊門女將》、《將相和》、《野豬林》、《赤桑鎮》。這些戲現在無疑也是傳統戲了,但是價值觀和骨子老戲完全不一樣。這些戲正邪分明,正能量充沛,「勸人向善」。

在此沒有陰謀論的意思,並不是說當政者愚民政策或者編劇者存心不善,這幾齣新戲也不都是解放後的作品。只能說社會變了,眼光變了,審美變了,有些是政治所迫,有些其實也是自然而然。有趣的是,不僅中國,外國也是。古希臘戲、莎劇,又有什麼正能量了?哪個又是地道好人?反而是19、20世紀的戲劇作品,也開始有大正大邪,大是大非了。

這裡當然有很多的複雜原因,我也不能說清。總體來說呢,是時移世易,說咱都懂的,叫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封建禮教在那會不是壞東西,可到了今天就不如民主法治;弒君撇妻在那會未必是道德瑕疵,而今天卻又不同。存在即是合理。在生存艱難的古代,狡黠的劇本倒是一種引人向善,教人自保。而今天,正能量亦不能說是導向不良,那也是社會需要。古人看今天,今人看古時,都不客觀,都不理智。一台蒸汽機改變的不光是生活,也是天理人心。沒有對錯,沒有善惡,無非進化而已。

再看《紅鬃烈馬》,薛平貴的狠、王寶釧的賤、代戰的二、王允的軸、蘇龍的面、魏虎的陰,誰不是為了生存呢?難道《清風亭》、《竇娥冤》里好人早死就是值得推崇的么?生命為了食色,在生產力限制下做出選擇,又有什麼可說的呢?

所以說,其實,也許,我們根本就沒有權利評論。

多說一句,如joker同志所言,《紅鬃烈馬》里有了水盆照鏡、後面有路、十擔乾柴、擊掌算糧,已經理所當然的是好戲,是佳作了。


即使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紅鬃烈馬》也不符合道德標準。薛平貴殺妻的念頭過於狠毒,不念知遇之恩、不顧夫妻之情,是個十足的小人;王寶釧也很功利,將一切賭在丈夫身上,對歸來的丈夫一味索取,沒有關心的舉動。京劇應該體現的恩、義、情在這兩個人身上幾乎沒有體現,反而王允是好父親,代戰公主是好妻子。

故事是個好故事,劇本寫得不好,編劇把成功看得太重,一心想著報仇、做官、當皇后,主人公就沒有人情味了。

其實武家坡裡面也有動人之處(人格分裂的我←_←),比如「後面有路你也不回來了」,窯門內外相認一段都很感人。薛平貴在窯外邊一大段原板轉流水有兩版唱詞:

唱腔上「提起當年淚不幹」更好聽,我一直聽楊寶森先生那版,楊先生的嗓音很有英雄不得志的悲苦和對妻子的思念。我更喜歡「二月二日龍發顯」,它更在訴說別離的無奈,對妻子的感念,詞作上更感人。

這麼好的一個故事,怎麼就寫成狠心殺人魔坡前戲妻了呢?

我記得當初第一次看到《南天門》的劇本的時候,我就覺得這個戲沒什麼,到了升仙的部分還挺噁心的,是奴役人民的封建糟粕,一個票青衣的小夥伴說看了這個戲感受到的是近於親情的主僕情誼,我看了也很感動,曹福身上兼有父愛和忠義。南天門的確是一出好戲。《三擊掌》也是不錯的。

我想說的是,京劇作為一種舞台藝術,一字一句並不足以判斷一齣戲的好壞,人性的複雜也不是京劇的表達重點。如果要評價一部戲,要看程式化表演和唱腔中體現出的人情美。
再看《武家坡》《大登殿》,整體上並不令人十分感動,雖有好的詞句,可是劇本寫得實在不好,編劇的格局太低了。以前看有的評論文章捧「八月十五月光明,薛大哥月下修書文」幾句,說劇情感人……唱詞可以,劇情讓我想打人,捧這個就沒道理了。

相聲《曹操打嚴嵩》里有這麼一番評論:

滑稽在這個夫妻久別重逢的場景下更顯得諷刺。一個好好的故事卻把主人公寫成這樣薄情寡義,挺可惜的。聽說程長庚先生不唱武家坡,大概就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吧。老藝人對藝術和品行一絲不苟的嚴謹態度,和戲台上的正生一樣,著實值得尊敬。這物我合一的境界令人嘆為觀止。

「把正生給染了」,讓我想起我對京劇最開始的認識,古代戲劇對正生正旦的嚴格出於古人的文化道德觀念,它就是要用簡單的劇情說一個故事,讓人們有所感觸。正生身上的忠孝仁義確立於古代戲劇誕生的時刻,在戲台上品出的古人的親情與忠義才是京劇最吸引人的精神內核。

(老師說寫作文最後要扣題,但我寫這段只是為了掩蓋一下混亂的邏輯)我最開始看京劇是因為老生一舉一動中透露出的正義感,聽了幾齣戲以後聽說板式、派別和唱腔,又僅僅關注音樂上的特點,最後才發現這兩樣是完全分不開的。
《武家坡》確實很好聽,但是細想它不是好戲。學校里有一位我很尊敬的老師說這個戲不好,我越琢磨越對,就不唱了。《紅鬃烈馬》雖然主線是兩個不怎麼樣的人,但是《平貴別窯》就是真感人,《三擊掌》的王允、《趕三關》的代戰公主也都是讓人喜歡的人物。

(不知道貴乎有沒有這規矩)今天是春節,給大家拜年啦~


這就是民間故事的倫理bug啊


就什麼才子佳人那點JB破事兒,白居易一眼就看出來不對路啊!主張「止淫奔」,到現在不也有一幫人犯傻氣、在道德高地上,罵白居易維護封建禮制、壓抑自由婚戀的衛道士么?

《牆頭馬上》的女主是男人始亂終棄,還有像什麼崔鶯鶯,最初設定也是渣男始亂終棄,後來民間戲劇興起,都改成了大團圓結局——小屌絲傍上白富美、科舉or戰功、走向人生巔峰——紅鬃烈馬就是這一指導思想下的產物啊!這還不是中國民間特有的現象,外國也這吊樣,浪子唐璜的各類文藝作品那就多了,堂吉訶德不就是諷刺中世紀甚囂塵上的龍傲天么?

這說明了什麼?說明了民間文學興起後主要的受眾是男性。而這幫子民間文學沒節操啊,壓根不會考慮女方及人娘家的感受啊!你個臭屌絲說勾引白富美就勾引白富美、說走上人生巔峰就走上人生巔峰,你當你誰啊?也不拿風月寶鑒照照自己什麼吊樣?

我跟你講,如果代入現實,白富美傻乎乎地被一個底細不明的小子騙走,最可能的事情是什麼呢?——司馬相如之故技,騙色是其次,主要就是坑人娘家錢。當然!這就算好的了,好歹還是個正妻位置,《井底引銀瓶》里女人跟著男人跑了,結果混了個妾的地位,慘不慘?從父母家族的掌上明珠淪為了人形飛機杯。當然!這還算不錯,你像王寶釧蹲了十幾年苦窯,慘不慘?

當然!蹲苦窯就不錯了!就古代那交通通訊法制狀況,男人就是把女方賣窯子裡面去,誰又知道?!

所以說,民間文學啊,經不起推敲的太多,不差這一個。

為君一日恩,誤妾百年身。
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將身輕許人!

——白居易就算挺良心的,雖然自己也沒少玩妾婢,但對當時古代社會的良家女子還是勸解與同情的。


要把這個故事的原委搞清楚,這個戲講的是什麼呢,那就是「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一個人只要命中注定能大富大貴,哪怕是乞丐也能當皇帝。類似的民間故事我爺爺,我二叔不知給我講過多少。
王寶釧為什麼要把綵球拋給薛平貴呢?因為她在花園燒香的時候,看到牆角的薛平貴身上冒火,金龍護體,走進一看,蛇鑽七竅。這是要當皇帝呀。那我要是嫁給他,不就是娘娘了嗎?
明白了吧。
最後,王寶釧終於當上娘娘了,實現了自己的理想。很勵志的故事。
這個戲要看梆子,最好是秦腔,京劇已經把很多東西改沒了。鏈接一個我整理的本子:http://vdisk.weibo.com/wap/s/CehJZqf3eBJmf/1409922960


看了高票的評論,合著薛平貴就是羅成啊!


毒草有毒草的用處,批判了封建,教育了人民。

《珠簾寨》那樣的才真是麻醉人民維護統治的福壽膏。


早前跟一個朋友討論過這事,都覺得這戲純屬扯淡,三觀不正容易帶壞小朋友。看戲看的一個人情,聽戲聽得一個味道。唱腔經過幾代藝人的加工,自然是不錯滴,可惜劇情實在狗血。用我那位朋友的話說,這戲可以結尾再加一折,就演平貴突然醒來,發現從彩樓配起都是自己的一場黃粱之夢,沒有什麼王三姐沒有什麼代戰女,自己依然身處寒窯,什麼娶三姐,當皇帝都是自己YY逆襲的故事,皆因為自己名為平貴,想到本朝有一仁貴,一字之差天壤之別,於是幻想自己若是封妻蔭子,遂夜有所夢。


記得很多年前在《讀者》上看過一篇關於《紅鬃烈馬》的文章,很好的回答了這個問題。可惜因為沒記住文章名而沒有找到。

這齣戲極好的滿足了古代男性的意淫。

一個貴為宰相千金的王寶釧,只因繡球拋中對方,就能不要榮華、不要富貴 ,「事夫擬定同死生」的嫁給一個素不相識,一無所有的薛平貴,甚至因父母的反對而與父親三擊掌斷絕關係。

新婚不久,丈夫薛平貴就拋下她出門在外,十八年未曾回家看望過她,王寶釧孤守寒窯,始終無怨言、無悔意。

而薛平貴在幹什麼呢?他在西涼另娶了代戰公主為妻,還繼承了公主父親的王位。

至於那位為了他,拋了宰相之女的富華寶貴不要,為了他,與父母斷絕關係,為了他,守著他貧苦了寒窯十八年的結髮妻子,他卻從來沒有回來看過。

終於有那麼一天,他想起他還有這麼一位妻子,他是怎麼做的呢?是問她有沒有苦著?是問她十八年怎麼過的?不是,都不是。他是要去試王寶釧的貞潔。去調戲因為闊別十八年而早已不認識自己的結髮妻子。並且打定主意,若她對自己稍假辭色,就砍下他的人頭,去見自己的代戰公主。

幸好王寶釧做到了「妾心古井水,波瀾誓不起」。其實這真的很險,要是王寶釧認出了他,將計就計的和他調笑了一下,可就沒命了。或者他覺得王寶釧的表現不足夠三貞九烈,可也就沒命了。還要提著她的人頭去見代戰公主。哪怕王寶釧曾為他拋棄富華富貴,曾為他與父母斷絕關係,曾為他苦守寒窯十八年。

是的,他帶王寶釧去回西涼了,封她做了皇后。但她只做了十八天的皇后便死了。守了十八年寒窯,做了十八天皇后。

可代戰公主呢,她的丈夫附炎她的權勢,因為她而繼承了她父親的王位。結果不辭而別,給她帶回了一個正妻。自己由一個公主成了妾室。

在這點上,甚至可以說王寶釧死得很識相,她做了皇后,讓薛平貴得了美名,不至於負心,又十八天就死了,讓丈夫與代戰公主之間不至於尷尬。

王寶釧在人物塑造上滿足了古代男性在兩性婚姻關係中對女性的意淫:「奉獻、隱忍、貞潔、以夫為天、無怨無悔」。甚至可以說代戰公主也符合了這點。女性為了男性,拋棄一切,拋棄所有。

女性,奉獻的女性,不管你是宰相千金,還是金枝玉葉的公主。哪怕對方只是一個乞丐。


京劇的戲別管背景是什麼帝王將相才子佳人,其實骨子裡都是小市民生活的衝突和矛盾。只是為了做戲把一些情節衝突放大了,往往看上去就不真實,不合理,價值觀有問題了。你把這齣戲的人設緩和一下。王家也就是一個小康家庭,女兒和薛平貴自由戀愛遭家庭反對,一意孤行嫁過去後生活窘迫。丈人家給窮女婿壓力要他外出打工,一去經年(未必18年)。薛在打工的公司被老闆賞識做了小幹部。過年回家見老婆公司還排司機(代戰公主)開車送回。薛擔心兩地分居影響感情,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和老婆試探(未必就是調戲)。年飯局上,薛終於能抬起頭來了,還把以前受的冷眼還了回去。


看過別人寫的,就記下了:
少年子弟江湖老,
紅粉佳人兩鬢斑,
三姐不信菱花照,
容顏不似彩樓前。
紅鬃烈馬,寫的其實是命運和時間。

可是,同意大家答案,有好句好唱腔,全劇的思想性仍然不敢恭維,封建糟粕,這四個字完全恰當。


N多年前張愛玲就評價過:這部戲無微不至地描寫了男性的自私,男豬致力於他的事業18年,泰然地將他夫人擱在寒窯里像冰箱里的一尾魚。然後有一天突然不放心起來,星夜趕回家,考驗完了封皇后,在一個當權的妾手裡討生活,難怪十八天後女主就死了~


這戲寫的好。大家看出王八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我外婆最不喜歡這個了,她覺得扯的沒邊了。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男的太渣,女的太賤,難登大雅之堂,不知咋的居然還在演。


推薦閱讀:

票友們第一次登台唱戲出過什麼糗?
孫毓敏和劉長瑜之間孰強孰弱,聽說兩位都沒學全?
唱詞都聽不懂怎麼欣賞京劇?

TAG:京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