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人都通過跟比自己情況差的人比較來獲得幸福感?這種幸福來源是否值得提倡?

「幸福是比出來的」、「看到非洲難民,想想自己的生活就覺得很幸福」。這種通過比較獲得的幸福感是否太殘忍了?人固然要惜福,是惜取現在所擁有的。看到過得比自己差的人,不應該是覺得難過嗎?但實際上大家都是「知道你過得不好,我也就安心了「。更多的人看到別人過得比自己好,就整個人都不好了。不但是生活中,到處都是這樣的人,社會大眾,大家都在拚命比誰更幸福。有沒有人專門研究過這種所謂的」比較幸福感「?


社會心理學中比較經典的兩種比較模式,downward social comparison以及upward social comparison,跟比自己差的比確實會收穫比較高的滿足感,而且這是一種最簡單高效的方法;那為什麼還要有upward social comparison這種比較讓人感到不開心的比較呢?研究發現他的好處是產生動力,讓人更加上進,所謂跟好人學好人嘛。。。不過在國內似乎別人家孩子沒有起到這樣的作用。
回到這種幸福來源是否值得提倡上來,個人感覺是分人的。對年青人,不提倡,因為你如果每次都是downward social comparison,奮鬥的動力也就失去了,長遠來說是有害的。但對其他人群,尤其是老年人組卻是有好處的,應當大力提倡!最近在psych aging上 frieder Lang,包括2011年S.T. Cheng,都提出,對老年人來說進行downward social comparison(例如,將自己將來的健康狀況想像成比現在差很多),對老年人來說可以有很多生理和心理上的好處。


謝邀。不值得提倡。

以前常有人問我:我常常去和優秀的人比較,並覺得自己不夠幸福,怎麼辦?
題主這個問題似乎給出了答案,這個答案也是很多人想到的:老和比你優秀的人比,這樣你當然不幸福。那和比你差的人比,比如非洲難民,你不就幸福了嗎?

幸福來得如此簡單。可這簡單的幸福常常並不可靠。主要有幾個原因:

首先:無論和「優秀」的人比,還是和「比你差」的人比,在思維上都遵循了同樣的邏輯:人是可以通過某個維度或某幾個維度衡量的。這些比較的維度通常是社會的硬通貨:金錢、權力、房子、工作等等。

這不對。即使社會給人劃分了三六九等,我們仍要承認人的豐富和獨特性:人最本質的東西,沒法用一個簡單的維度來衡量,更沒法根據一個簡單的緯度進行比較。金錢、自身優勢特長、友誼和愛、快樂或悲傷的時光,每個人獨特的命運,哪一部分不是我們自己,又有哪一部分可以抽離出來,代表你自己呢?
正因為每個人沒法簡單地概括,我們也沒法簡單地比較。

其次,如果我們做這樣的比較,我們就得相信客觀境遇決定了一個人的幸福。那些遭遇厄運的人,一定要比我們不幸,而那些交上好運的人,一定比我們幸福。

這也不對。弗蘭克《生命的意義》中提到,即使在集中營這樣極端的環境中,每個人仍有選擇自己心態的權力,這是人最後的自由。我覺得其實對於幸福這件事來說,我們的外在境遇固然重要,我們自己微妙的心理體驗、我們看待世界和自身的方式、我們和世界的相處之道,才是抑鬱或幸福的根源。

就算「總比非洲難民幸福」是自我安慰的話,它也效果不大。既然你會通過與非洲難民比較得到幸福感,恐怕你仍會忍不住暗暗和身邊的土豪朋友比較,並得出自己不夠幸福的結論。同樣的思維和邏輯,很難得到不一樣的東西。

所以,別老想著去幸福大賽世界盃與他人PK的事了,真正的幸福都是自得其樂的,何須比較得來啊?


P.S 是有研究證明了,你在自己的社交圈中,和周圍人相比的經濟和社會地位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你是否幸福。不過這只是證明了這種思維的根深蒂固,並不說明這種思維對。


要做切合實際的比較,切合實際的積極比較(向下比較)讓自己快樂,消極比較(向上比較)讓自己進步。
Michalos(1985)提出了多重比較理論,即個體的滿意度取決於現有狀況同其他一些狀況的多重比較結果,這些狀況包括其他的人的狀況、個體過去的狀況以及個體的理想和目標。這些狀況不止包括各種客觀佔有,還包括各種主觀體驗,包括優於自己現狀的也包括不如自己現狀的。
在遠古時代,個體族群成員較少,消極的社會比較可以讓我們獲得進步的動力,以獲得更多的資源,使得自己的基因延續,積極的社會比較讓自己獲得自信,發揮自己所長。而在當今,隨著各種媒體的普及,人們常常把自己同媒體樹立的典範做比較,這種比較會讓自己感覺到差距大,從而覺得不幸福,也會讓自己的自尊下降。而實際上這些典範的宣傳常常有誇大成分,同時我們大多數人的資源有限,精力也不足以讓我們投入一個專業的領域。Diener等人(1999)的研究就顯示,把自己的境況做切合實際(自己、讓人、目標理想)的比較,可以增強個體的幸福感。
另外,Bryant和Veroff(2007)曾把向下比較作為品味(savoring)積極體驗的一種方式,其中品味是個體增強積極體驗的過程,它強調對積極體驗的發現與專註。
因此,比較可以帶來幸福,也可以讓人進步,不過比較不是拿自己同非洲難民比較,也不是拿自己同遠高於自己的典範比較,而是要做切合實際的比較,與周邊人比較,找到自己長處和不足,與自己設定的實際目標做比較,這樣就可以增強自尊,找到動力,加強積極體驗,提高幸福感。


有的時候人們會對當下的狀態感到麻木,從而失去最初的幸福的感覺。比如在美好的藍天白雲下生活時間長了人們可能也會感到麻木,麻木甚至厭倦,突然有一天去到空氣污染嚴重的城市轉了轉,才想起藍天白雲的好。比較是正常的。
再者,幸福本來是沒有既定標準的,完全是內心的感受。但人們常常會感到迷茫,於是就用某些標準去「擬合」它,以此來進行自我暗示。有了標準就有了比較,比較是正常的。
要給幸福設定出「完全獨立於其他精神感受」、「完全獨立於物質條件」等等類似的標準,這也是人為設定標準。所謂「真正的幸福」之「真正」,也是出於想像和自我暗示。我們沒有必要規定自己必須拿「本質」這樣誰也說不清的東西去衡量「幸福」,正如沒有必要規定自己必須拿某概念的「定義」去證明一道數學題一樣。他說他很幸福,我們就當他是幸福的,這樣不是很好嗎?背地裡證明一通他不是「真正的」幸福,又能怎樣呢?

而且不管是「哪一種」幸福感,都沒法「提倡」啊。或者,你能怎麼去提倡你所信仰的幸福感、宣傳八榮八恥那樣?

有的時候人們會對當下的狀態感到麻木,從而失去最初的幸福的感覺。
感慨萬千。


我自己也時常有題主這樣的困惑,和身邊朋友(外國人居多)探討幾次之後,發現一個有趣(但不一定正確)的現象——這種通過比較而得到「成就感」「幸福感」的想法,看起來是來自發展中國家或者新興市場國家的人的共通點

對於第一個問題,為什麼有這種心態?
對這種心態,先要分辨下類別。
「看到非洲難民,想想自己的生活就覺得很幸福」,是想說看到困苦的情況,才知道珍惜自己的所有呢,還是帶有自私色彩的安心感比較強烈呢
前者還挺正面積極的,人之常情。
後者其實也不應該去全面否定它。
人畢竟是社會動物,按照馬斯洛的人類需求五層次理論來說,繼解決生存,溫飽,感情層面的需求之後,尊重的需求就變得很重要了
一個人在社會上處於什麼位置是很難正確衡量的,當然金錢,權勢,家庭完整等等都是衡量的標誌,可誰能看到整體社會中渺小自己的定位呢
所以一般人,也只能通過自己的世界,哪怕是多麼狹隘的世界,去比較,去判斷了。
能夠用來比較信息的越多,那麼人們給自己的社會定位越準確。
像這樣和非洲人民比較,或者和某個特別悲慘的人比較,倒並不一定是幸災樂禍。也許很多人看多了身邊比自己好的,那麼他們就會認為自己在這個社會中的地位比較低。所以當TA看到比自己更差的,自然而然心中那桿秤的秤砣就往上層移動一些,自然而然就發出感慨:
(我以為自己混得可差了)和TA比我還好些啊!
所以聽到這種感慨時,說明TA只是在心中給自己的社會定位做調整呢。

回到開頭的現象,發展中國家,尤其是新興市場國家,正是社會財富積聚的快速成長期,其中當然有不少人獲益了,生活變好了。大部分人解決了溫飽,幸福感來源的比重開始向感情需求和社會的尊重需求傾斜。而發達國家的人,大多已經經歷過了這個階段,變得注重最高層次的需求——自我實現。這個時候,自我的實現成了幸福感的主要來源,社會定位如何,社會上怎麼看待自己等等就變得相對不那麼重要。但也要注意的是,發達國家社會中階層比較靠下的人,可能還停留在社會的尊重需求那裡。

第二個問題,我覺得還是要講究個度,這種比較意識需要適可而止。
理由有二:
第一,就算有尊重需求,這種需求的實現也應該通過自尊和外部的認可並行才行。如果太過依賴橫向比較,那不管社會地位增加再多,還是很難體會到幸福感的——因為缺乏了自尊
第二,最高層次的需求是自我實現,這是需求發展的最終結果。其實,現在有不少國人在收入,知識水平上都開始接近發達國家的水準了,那麼逐漸向自我實現的需求轉移是有必要的。但是所謂隨大流,當大部分人都在互相比較找優越感、幸福感時,個人的需求升級就會顯得有點格格不入。(當一個人要另闢蹊徑自我實現點什麼的時候,就會被評價為裝13,怪,二等等等等...)

總而言之,比較的心理是人給自己的社會定位的一種方法,這種心理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但還是主要通過跟自己的縱向比較,更容易感到幸福


個人認為,幸福感這個東西本身就不該是用比較得來的。
和比自己情況差的人比較得來的不該是幸福感,而是一劑強心針,一管雞血打進體內,可以用反向推論:有一些人,某些方面比我欠缺,可都在很努力的生活,為什麼我不能?
並且這種所謂比較是要在恰當時候遇恰當事情逢恰當時機自我去補給能量的一種方式。
而不該是用來找幸福的方式。
幸福沒有定義。所有的幸福都在於自我感知到的愉悅,是自然而然的狀態。並且幸福也不一定持久。有時片刻甚至瞬間的幸福,都可以大喊出來:我很幸福。 每一種都是幸福。
希望所有人都幸福。包括自己。


這個哪是什麼幸福感,都是被壓迫久了又沒文化的人的無知感。真正的幸福是一個健康身體,有正確的期待,和當前環境較和諧的關係。比如小時候看到陽光與雨露就會打心底愉悅,一天都是安靜愉悅的。也許這就是幸福感吧


幸福本身就是比較出來的 沒有比較 就沒有準則底線沒有衡量標準
比較才有幸福


不勞而獲是人類的終極目標。
目標的自我定製越低越幸福。
『我滿足於每天家裡打麻將,有三餐,能八卦,偶爾廣場舞。我好幸福。』
『我滿足於人與人的聚會裡,有別墅,有好車,偶爾上節目。我好幸福。』
『我滿足於蹲在一個牛臀後,有屎餅,有泥餅,偶爾能吃飽。我好幸福。』
這三者的生活方式截然不同,so what!?
難道他們感受到的幸福就不能等重了嗎?
因此,有以下想法。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管他如何作秀,能快速高質量完成責任的才叫幸福。幫助別人,欺負別人,還有一大堆有錢有閑才能做的事,只是力比多過剩,發泄方式不同而已。』

以上都是昨晚看完黑鏡子第二季那隻藍色小熊的閱後感。不談劇情,也就這樣吧。用名言做推脫離開。。。
『和你們這些少爺比起來,我們僅僅是活著就已經是竭盡全力了。』
這種『竭盡全力』,就是『幸福』。
答主要去探親,等回來二修。


靠比較得來的不是真正的幸福感吧,只能算是一種心理上的優越感。幸福感是不需要比,也不需要曬的


你關注什麼,就會看到什麼。
所謂你認為的比你差的人其實並不一定比你差,可能只是在你自己定義的維度上比你弱。
你關注的東西,也應該是你奮鬥的目標。

在朝目標努力的過程中,難免焦慮,不確定,不知道目標什麼時候達成,不知道現在自己所處的位置。這時候,那些在你關注的領域「比你差的人」,也許就像游標上的刻度,看著他們,能讓自己肯定自己的成果,讓自己安心。
另外,群居性動物,競爭意識也深植心中,在所難免吧。
要想幸福感源於內心,而不是源於比較,需要眼界與自信。


幸福不問出處。


雖然這題已經冷了,但還是給大家提供一個新的視角吧。

一個很簡單的寓言:兩個朋友在森林中遇到了一頭熊,陷入死境。這時,其中一人換上跑鞋跑在前面,通過獻祭拉下的朋友而擺脫了追蹤。當逃出生天后,他肯定會因劫後餘生而產生幸福感。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幸福來自於兩樣東西:滿足和安全。如果無法保證絕對的滿足與安全,相對滿足感和相對安全感也是好的。於是就有了一種小富即安的心態:天塌下來有高個頂著,有人活得比我差。在這個比較中,被比較對象的實際情況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的認知與判斷。所以,這個比較無所謂無知不無知,也無所謂實際不實際,因為它本質上是一種自我說服和自我安慰。又因為它是一種內生的自發過程,所以也無所謂提倡不提倡。提倡,你的幸福感不會提高;不提倡,你也無法剋制這個過程。

展開來說,這種比較出來的幸福感算是一種傳統文化,你可以在相當多的文藝作品中發現這種心態。在一定程度上,這種心態讓我們變得更有韌性,或者說更能忍。但也不要急著讚揚這種邏輯,向下比會覺得幸福,向上比又會覺得沮喪了。若是心胸狹隘些,還會對下層進行歧視,同時又會對上層產生嫉恨。都不是什麼好心態。當然,如果你發現某人的生活實在太過困苦,也不妨用這套邏輯安慰他,就像我們千百年來做的那樣。活著嘛。

那麼,真正的問題就不是這個比較幸福感了,而是人為什麼會執著於追求幸福?以及,幸福的產生機制是什麼?還有,什麼東西能產生幸福?

相關閱讀:
從心理學的角度解析下什麼是幸福? - 旁白的回答 - 知乎
鄙視鏈現象普遍存在的深層原因是什麼? - 旁白的回答 - 知乎


思考緯度的不同決定了攀比的對象。這是一種社會學現象。

已經有很多人舉例了,我也就不舉例了。做個總結: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同樣套用在你的問題上。
如果您覺得攀比能夠讓自己充實和有趣,你就去比的。這是一種正能量,但並非適合所有人。
有些人喜歡攀比比自己更優秀甚至拿行業的第一來跟自己比較,脫離現實而且不合實際。但是對他們來說這就是最好的激勵方式,因為他們覺得這才有趣。

所謂的幸福感,就是適合你的狀態下你的自我良好感受。


你幸福嗎?這個提問在網路火了好一陣子,不光是街頭的採訪,幸福指數也成為學術界的熱門話題,社會科學或政府部門的調查課題老喜歡拿幸福感來研究。確實,這個簡單的問句帶給很多普通人許多複雜的思考。

「別人的老公事業都蒸蒸日上,忙碌地出差應酬,年收入上百萬,我老公天天4點就下班了,無所事事也不知上進……」一位來訪者如此抱怨著老公,在她的回憶里,剛結婚的幾年一切都很幸福,但不知道為何,這幾年總感覺在遭受各種感情方面的「負能量」侵襲。

我讓她回憶,這些影響幸福感的「負能量」是何時開始出現的。她回憶了下,自從發覺身邊的同學、朋友都過得比自己富裕、自由之後,就逐漸開始覺得不幸福了。

女人大多都有虛榮心,沒有誰不想要更好更體面的生活,尤其是結了婚的女人,對幸福的參照比較,最後都變成了老公能力的對比。別人的幸福在你的眼裡,你的幸福也似乎在別人的眼裡,很多時候,女人所要的幸福很直接,就是能夠活在別人羨慕的眼光里。

所以,那個不幸福的感覺,其實是自己告訴自己的。中國人的幸福感一直都是參照性的幸福,改革開放幾十年,經濟飛速發展,客觀上的幸福一定超越了幾十年前,但人們主觀上的幸福感似乎並沒有什麼進步。領導發了1000元獎金,作為意外之財,夠讓一個員工竊喜一陣子了,但若探頭詢問一圈,發現每個同事都有獎金,那幸福感立刻下降50%,若是還發現業績不如自己的同事得到2000元獎金,那幸福感可能瞬間蕩然無存,甚至還有憤怒。

我們總是在比較中,把自己已獲得的東西,忘得一乾二淨,就像是急著趕路超越,總是無暇休息,也錯過了一路的美景。想要真正留住幸福感,還是必須先駕馭好自己的比較心。

文章開頭所提到的來訪者,她曾經活在很平靜的小幸福里,但逐漸地,要命的挫敗感來源於,她覺得自己沒有那些外界用來衡量幸福的實實在在的指標,比如大房子,昂貴豪車,每年的國外旅遊等等。這時,對於凡夫俗子而言,幸福已經不再是內心的感受了,而取決於別人的評價和認可。

羅素在幾十年前就說過,參差多態乃幸福之源,相互比較則是幸福第一殺手。

其實意識層面很容易想明白這一切,但似乎人們還是容易犯同樣的錯誤,自己總看不見錦衣夜行的自己。


幸福感本來就是很主觀的感覺。例如今天很累,泡個浴缸就很幸福……


聲明一下,不是雞湯
-------------------------------
題主兩個問題:
1.為什麼有人這麼比?
2.值不值得提倡?
我的答案:
1. 因為簡單,因為有效,因為能讓你迅速得到滿足感,所以我覺得有這種心理非常正常。
2.不談值不值得向別人提倡,只談對於我自己:我很正常,所以我也有這種心理,但我不希望被這樣的思維方式主導。這種思維方式的後果是:要麼沉醉虛擬的最好中不敢面對現實、只關注那些自己能做的好的東西、或者只跟比自己差的人在一起以滿足自己的幸福感,這就導致視野變窄,越來越不敢嘗試;要麼失去進取心,隨波逐流,反正始終有比自己差的人。當然我說的這兩種情況都是極端情況,我想大多數人(包括我)只是偶爾借用一下這種方式,或勉勵一下自己,或放鬆一下心情,這沒什麼不好。不過我覺得最好的幸福感應該來自 知道自己要幹什麼,知道自己要怎麼干,相信自己能幹出來,以及正在干,而且干出來等老了以後不會後悔,還有即使干不出來也不後悔(好像想多了,想得太完美了,anyway,我在路上,我想觀察、體驗、思考這個世界。。。怎麼有點酸了,估計雞精放多了)


人本性如此。我們就是喜歡比較,就是在意別人的看法,就是覺得外表美比心靈美更值得重視,就是自私自利以致某些主義理想註定不會實現。。。但因為這些特點常常讓人類感到痛苦,所以我們要反覆說服自己和教育年輕人,說那樣是不對的。

愚以為,去承認和接受人性的弱點,才能使它們帶來的傷害最小化。


幸福來自內部而不是外部,外部的幸福都是不靠譜的。我國文化有很多問題,不注重心靈和人文,一元價值觀,導致大部分人的世界觀都是賽場和醬缸模式。


叔本華說,人的幸福有三個來源,人是什麼,人有什麼,以及人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比較的確能增加相對值,但以上三點任何一點都不會得到增加。


推薦閱讀:

為什麼很多男人結婚後變得摳門小氣,見不得老婆花錢?
怎麼提高幸福感和存在感?
有哪些事讓你覺得活著真好?
車內車上有什麼很棒的物件且 不影響安全又實用還能提升逼格?

TAG:心理學 | 幸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