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無忌為人討厭在哪裡?
一篇舊文,湊個熱鬧,權作對各位觀點的補充。
在評價張無忌之前,一定要記得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張無忌是外國人。
好吧,我只想強調:張無忌出生長大在與世隔絕的冰火島,十歲上下才返回世界。在此之前,他所認識的全部人只有謝遜、張翠山和殷素素。而後張翠山和殷素素相繼去世,謝遜為什麼對他如此重要,關鍵就在於此。
這說明了什麼呢?說明,張無忌是一個隱士。
金庸小說中,多數主角的最後結局是歸隱。連韋小寶也不例外。然而不同之處在於,令狐沖和袁承志之流乃是看透了紅塵俗世之後,飽經滄桑,幾番心理鬥爭,最終歸隱。可能楊過的情況比較特殊一些。但是總體而言,歸隱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都是從現下的生活中拔出來,進入一種全新的生活,多少都有點心不甘情不願與心灰意冷。
但是,對於張無忌而言,歸隱生活才是最適合他的生活。他本來就來自於那裡,他是天生的隱士。無論何時,想要思考張無忌這個人和倚天屠龍記這本書,都應該將這點牢記於心。
冰火島原始的隱居生活給張無忌帶來了很多。比如說,張無忌的父母可以長時間陪伴著他,再比如說,會有謝遜這樣宗師級的人物教授他武功。論到童年的成長,張無忌可以說是很健全的。
賈雷德·戴蒙德在他的書中提過,巴布內亞叢林生長起來的孩子雖然可能在智商測試中會落敗給城市的兒童,但是論到聰明程度,經歷豐富、動手能力極強的原始部落少年,卻會有更高的可塑性。
從書中的表現來看,張無忌無疑是個天才。他最出名的兩樣技能,一樣是醫術,一樣是武術,全都是自學成才。他甚至能依樣畫葫蘆,現學現賣,當場模仿一個龍爪手出來!其聰穎智慧,放在金書中,應該是前幾名的。
哎呀我不是來黑張教主的嗎?怎麼誇起他了?好我繼續黑。
張教主最大問題,在於優柔寡斷,特別是在愛情中的表現,更加做實了他這方面的名聲。這一點大家黑過無數次了,我就不多講。但是,請各位仔細想一想,張無忌真的寡斷嗎?
我覺得並不能這麼說。當他和常遇春被胡青牛趕出來之時,張無忌不是立馬硬氣起來了嗎?後來金花婆婆和殷離要帶走張無忌,他不是立馬痛下殺嘴,咬得殷離魂飛魄散,讓殷離魂牽夢繞嗎?後來在崑崙派,被何太沖夫婦陷害,儘管年紀幼小,張無忌不也把用小小的藥丸,把何太沖夫婦玩得團團轉嗎?
張無忌一生最高光的一刻發生在光明頂之上。在那場戰役里,張無忌以一己之力,或以力降服,或行事權詐之術,將六大派挨個擊退。其中不免有變數,卻都被張無忌機智地化解掉了。張無忌在這場鬥爭種,所變現出來的智商、情商、能力和口才,都是頂級的,找遍金庸所有的角色,再無一人有他這樣全面的天才!
並且,他還有著黑白兩道通吃的深厚背景,以及天下第一的武功,最後不當選教主,實在天理難容。有人說張無忌的教主職位得來太容易,我只能說,僅憑他在光明頂上的傑出表現所展現出來的能力,明教要是不趕緊抓住這個天生的教主,那麼明教中人也算是白活了。
總而言之,我的觀點是,張無忌可能是有點優柔,但是絕對不寡斷。鬼點子極多,判斷也很準確,決斷能力非常出色。有人黑張無忌,覺得他特別聽周邊人的話。按照我的理解,這絕對是誤解。張無忌對事情有自己的判斷,並不是一個無能的人。但是為什麼這個人最後會表現越來越差呢?
很簡單,那都是關鍵時刻的關鍵表現。
怎麼講呢,他在冰火島長到十多歲,然後一回武當就被打傷,養傷又養了許久,之後又在谷中修鍊神功,此後20歲在光明頂上一戰成名。但是細算起來,在此之前,他有一半多的時間都是在與世隔絕但是又衣食無憂的環境中生活。這導致了什麼呢……導致了,張無忌這個人是慣於離群索居的慢性子。
也就是說,只有事情到了他不得不出手去解決的地步,他才會精神抖擻,奮力而為,想出各種各樣的方法來去解決。然而如果事情只要還能勉強維持下去,那麼他也就會偷偷懶,麻煩的事情能放就放。
許多人總問,為什麼周趙兩位姑娘這麼厲害,竟會喜歡上張無忌?回想起來,各個姑娘喜歡上張無忌的時候,不就是在他大放異彩的時候嗎?周芷若全程目擊了張無忌在光明頂上的表現,而趙敏則對張無忌在碧柳山莊的詭計印象深刻。金老說這兩位姑娘是有政治才能的,她們會看得上一個無能的男子嗎?
而周趙兩人早就看透了張無忌的慢性子的特點。周芷若為了讓張無忌早下決心,使出了上吊這一招,不可謂不下血本,不過成功地逼迫了張無忌立馬同意和她結婚。而趙敏更狠,直接搶新郎!其目的都很明確,就是逼迫張無忌儘快做決定。
即使當上教主之後,張無忌在關鍵時刻做出的決策,依然是正確的,大的如在蝴蝶谷群雄聚義通過的革命綱領,小的如在大都萬安寺妙用乾坤大挪移,這些都是成功的案例。但是,張無忌在面對眾多愛人的糾纏,以及面對教內的派系鬥爭之時,表現卻非常差勁,這真的沒什麼可說的。
我總結,張無忌的硬智力,是沒有問題。他的情商和智商都沒有問題。然而由於他天生是個隱士,和正常人類社會接觸不多,逍遙自在慣了,故而養成了一種「慢節奏、能拖就拖」的拖延症性格。於是在處理許多事情的時候,他自己明知道該怎麼做,但是就是不去做。他知道自己對趙敏,對周芷若各是什麼感情,門兒清,但他就是不做。這種人屬驢子的,不抽不走,不給壓力不幹活,這是張無忌最大的缺點。明教好好的一盤棋,被他玩成那樣,也是相當無奈。最重要的是,他明明有能力處理好的!
張無忌常常使我想起非洲草原上的雄獅。雄獅整日懶洋洋的,只在關鍵時刻站出來保衛獅群。在原始社會中,男性的狀態跟雄獅也有點像。張無忌來自荒野,是一個充分發展的普通人,這是他魅力的本源。然而人類文明和人類本性本來格格不入之處甚多,張無忌性格如此,在文明社會處處碰壁,顯得拙劣一些,也就很正常了。
張無忌從小沒啥玩伴,失去雙親得早,身有重傷,周圍人整天琢磨的就是怎麼給他保命。
坦白的說,他缺愛。
因為缺愛,四位佳人只要其中對他好一點,他就愛得不行。
你們很討厭對嗎?
張無忌的濫情。
可是這輩子誰難道只喜歡過一個人?
我很認真的說,
對於張無忌,
念念不忘的兒時,
永為參商的遠方,
相愛相殺的痴狂,
不顧一切的相許,
哪一個不值得深愛?
只是不巧,她們同時出現了。
不巧,就是人生。
大概是沒有我們印象里那種大俠的樣子。
具體體現在一點:沒殺過人。
正兒八經被他殺死的有名有姓的人物,大概是簡捷薛公遠。這還是因為人家要把小張宰了吃,他才用毒蘑菇毒死了人家。
朱長齡騙他騙得夠苦吧,老朱假裝跌下山崖時他還跳下去救人家。何太沖夫婦對他夠狠吧,最後看到這對伉儷被三渡打下懸崖,他倒覺得這一派宗師這種死法也太慘了。
殷素素在武當山上跟小張說"這些人一起上山來逼死了你爹爹。你別急著報仇,要慢慢的來,但是一個也別放過。"小張的反應居然是"我不要報仇,我要爹爹活過來。"對比一下郭靖,郭大俠可算是心地善良宅心仁厚的典範了吧?從小到大便心心念念不忘報仇,完顏洪烈的腦袋最終還是讓他割了去。
玄冥二老給他拍了那個手掌印,害得他受寒毒煎熬,幾乎掛掉。他對這倆人的態度居然是"我見到你們心裡便有氣,非好好打你們一頓出出這口惡氣不可"。。在萬安寺高塔下,他居然施展神功接住了從塔上掉下來的玄冥二老。俞二叔這等修道之人都忍不住拍了鶴筆翁一掌,小張這心性究竟到了什麼境界?
從靈蛇島回來時,小張因為船上那些元兵對他以禮相待,看到謝遜和芷若滅了他們的口還感到十分不忍。。這可算是政治立場極其不正確的大錯誤了吧?郭靖縱使饒過蒙古兵,也只是饒一些他的舊屬,像小張這樣對陌生的敵人也懷有惻隱之心的,怎麼看來都是個爛好人,哪有一副大俠的樣子?
一開始以為害死殷離的是趙敏,他遇到了趙敏也沒像自己發的誓那樣殺了她為表妹報仇。後來得知是芷若所為,無忌居然只是嘆一聲"你又何苦如此?"其實說白了,就是他根本下不了手去報仇,就像他自己跟趙敏說過"我有時候在想到底是誰害死我爹娘,可不論是誰,就算我去殺了仇人,我爹爹媽媽總是活不過來了。"
私以為小張的角色性格體現了金庸創作思路的升華,也是《倚天》之境界超出雙鵰的體現。
在雙鵰中,金庸強調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寫的是大義,是家國天下,是大俠。無論是郭靖還是楊過,乃至五絕,鐵木真,沒有一個手上沾了鮮血。裘千仞說"你們誰沒殺過人便可來取我性命",洪七公只能說自己沒殺過好人來痛斥他賣國求榮。可要是換成小張來,八成不會強調自己沒用武功殺過人,而是給他講起了謝遜在地牢下誦的那段經,開解他"世間無不可渡之人"。
這也正是金庸在《倚天》里所強調的俠義之道:俞二叔教育小無忌"人死不能復生,便是大奸大惡之人,也須得放他一條生路,給他改過自新的機會。"謝遜揍了成昆兩拳七傷拳,念及他雙目失明,武功盡失,再也不能在世間為惡,這便算是報了一家一十三口的仇。張三丰教育翠山"正邪本無區分。正派弟子有邪念便是邪徒,邪派中人心存正義,便是正義中人。"這個思路和張無忌對滅絕的斥責不約而同。"師太殺人多過他們殺人十倍。蝠王用牙齒殺人,師太用劍殺人,都是殺人又有什麼分別?"
金庸自己也說了,張無忌的性格比較像一個普通人。他所寫的《倚天》,便是普通人的武俠。絕世武功是次要,血海深仇也是次要,只有寬恕和仁愛才是凡人最寶貴的品質。
所以小張不像一個大俠,而像我們的好朋友。
但這種性格究竟是令人討厭還是喜歡,只能說物以類聚吧。
張無忌做任何事都上心,努力,但是不強求。
喬峰最後的博愛之心,郭靖楊過的俠之大者。張無忌出道既有,猶有過之。而喬郭楊等人都是歷經磨難才悟到。
張無忌不僅有著段譽的佛心,他也有著自己的信念。
我們討厭張無忌是因為他太好了么?
金口一諾千里送不悔,期間九死一生。
十年不忘胡青牛簡單一句話,十年後看到鮮於通後替胡青牛之妹伸張正義。
他對芷若好也是源於一飯之恩,永不敢忘。
他好色?
和趙敏躲在皮鼓裡時他多大年紀了?還是處男之身。
他對最丑最丑的殷離也萬般容讓愛護,對擠眉弄眼怪異無比的小昭毫無厭棄之意。
張無忌對女孩的好不是你們所想的那種好,他比你們真誠。
說他愛情墨跡拖沓,見一個愛一個。
他只是跟著自己的感覺走,他把每個人都想的善良美好,他不忍更不會拒絕別人,他是受不了別人的好,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那種人。
但是最終像那句「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下仕時」。張無忌只是在長時間接觸之後才會懂的愛情,人心。
就像他最後所說的,沒有了小昭,表妹,芷若,他都會心痛,但是沒有了趙敏,生活還有什麼味?我覺得他才是那位真正懂得愛情的人。
是的,他對壞人始終心慈手軟,因為他總是自帶上帝視角。
何太沖對他恩將仇報,在看到他面對蒙古人的錚錚風骨時,他也會默默點個贊。
勢利紛華,不近者為潔;近之而不染者為尤潔。智巧機械,不知者為高;知之而不用者為尤高。
千里迢迢去昆崙山的路上,他和不悔相依為命,遇見多少人心險惡。
但他始終沒有丟棄一顆赤子之心。
張無忌只是不夠事故,不夠老練,就像他在光明頂上說的那番話,完全是書獃子腐儒作風。
他永遠講道理,在心裡會給別人找各種各樣的借口來說服自己寬容別人。
「群豪白衣如雪,一個個走到張無忌面前,躬身行禮,昂首而出,再不回顧。張無忌想到如許大好男兒,此後一二十年之中,行將熱血撒遍中原大地,忍不住熱淚盈眶。」
在這樣被萬眾崇拜的場景中,能夠有這樣悲天憫人的心念,我不知道還能有誰。
也許《天龍八部》結尾時的喬峰,也許《神鵰俠侶》里的郭靖,但在二十幾歲的年紀,身居高位而毫不倨傲,張教主真正做到了「憐我世人,憂患實多」。
我一直認為,這個社會,達到張無忌段位的人寥寥無幾。
說什麼張無忌靠主角光環,沒有人格魅力,我就呵呵了。
張無忌的任何收穫都是源於他的選擇。
他選擇遵守承諾送不悔找爸爸才會踏進昆崙山,而九陽神功就在大山深處。
然後他還很有愛心地為白猴治病,才拿到經書。
他把不悔交給楊逍時不卑不亢,不邀功,不哭訴,楊逍也暗自佩服。最後成了他下屬也無話可說。
他選擇救銳金旗救阿離才會被裝進乾坤一氣袋,藉此九陽神功大成。
他對奇醜無比的小昭尊重愛護,小昭才幫無忌習得了乾坤大挪移。
他不貪婪,不強求,才會捨棄乾坤大挪移第七層的修鍊,卻因禍得福。
。。。。
他的每一個選擇都當的起雖千萬人吾往矣。
換成其他任何一個男主角都做不到張無忌這般吧,更毋論你們。
他十幾歲就折服了胡青牛,常遇春等怪人。光明頂上幾句話折服了空性大師,高矮老者,讓他們不僅僅是敗服,更心悅誠服。
他沒有拜把子,但是所有教眾無不畢恭畢敬。
楊逍,蝠王,彭和尚,銳金吳勁草,殷野王等多人在張無忌當上教主之前就有所接觸,無不敬仰他的為人。
少林屠獅會,張無忌遇險,所有人都抱著寧願自己死也要救下教主的心思。
這些都不是權謀,城府,心計得來的。
所謂義薄雲天形容張大教主又有何不妥?
他的見義勇為,坦誠真實都不算人格魅力嗎?
不戰而屈人之兵比之血戰聚賢庄高明多了。
我為自己洗地
第一,你們不知道我有多喜歡喬峰,說話做事分寸感極好,出場那一回十分壓場。
這個答案是我出於中和的目的寫在另一個問題的,那邊喬峰被吹成神,張無忌被貶成狗。
絕對的對與錯連喜羊羊的世界裡都不存在。
這也應了我的第一條,我喜歡喬峰,但是我也喜歡張無忌。
世界紛呈異象,社會人鬼共存。
我為什麼說張無忌有佛性,是因為他理解善惡有因,天下皆為名利。
喬峰可以在泰山大會連創7名高手,為的是丐幫。
張無忌在光明頂面對無法解開的積怨半和解半鎮服,未傷一人,為的是更多人的性命。
我覺得張無忌的座右銘是地藏王的誓言,不度盡地獄惡鬼誓不成佛。
喬峰是武俠世界裡的標杆王者,而張無忌脫離了武俠世界。
張無忌不討厭,討厭張無忌,是因為不懂他。很多人看張無忌想看的是他快意恩仇,殺伐果斷,走上人生巔峰,這樣才是大俠,才是成功人士,這種人生追求特別好理解,但張無忌的追求不是,張無忌的追求是超越恩仇,超越生死,這種追求比做大俠,做皇帝要難理解得多。
張無忌的性格,初版和我們目前看到的版本差別很大,初版的張無忌還是心機深沉矢志復仇的,新版的張無忌就變成了現在的樣子。
我們看到的張無忌,其實還有最初的影子,比如少年時期的張無忌明顯就比成年後的張無忌剛強暴戾得多,咬蛛兒手的曾阿牛還是一個狠少年。
長大後的張無忌的性格是一直為人所詬病的,是他的性格懦弱,優柔寡斷,但其實不是,張無忌的性格根本就不懦弱,相反他比世間的人剛強得多。
武俠小說里的名門正派也好,邪魔外道也好,追求武林秘籍,內功心法這些東西到底是做什麼用的?武功又是什麼?武功是暴力,有了武功,也有了生殺予奪的權力,武功是武俠世界唯一的硬通貨,有了武功也就有了一切。可是這世界最大的暴力是武功嗎?不是,這世界上最大的暴力是國家。
在武俠世界之中,還有一個隱秘的統治者,皇帝。武俠世界裡對武學的追逐本質上也是對權力的爭奪。《倚天屠龍記》里武林群豪對倚天劍和屠龍刀趨之若鶩,倚天劍里的是《九陰真經》,屠龍刀里的是《武穆遺書》,一個武功,一個秘笈,都是權力的象徵。
「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
在《倚天屠龍記》里,金庸首次把江湖正邪善惡混在一起,邪派人物有正,正派人物有邪。為了爭奪權力,為了武林至尊,號令天下,無論正派邪派,都撕開了自己的面具。滅絕師太可以草菅人命,何太沖人格卑劣,連少林寺的高僧也在交換《九陽真經》時使小伎倆,而身為魔教的明教中人卻也不乏常遇春這樣光明磊落的漢子。
張三丰說:「正邪兩字,原本難分。正派中弟子若是心術不正,便是邪徒:邪派中人倘若一心向善,那便是正人君子。」
可惜的是,不是人人都有張三丰的慧眼和超脫,江湖上的名門正派和邪魔外道,甚至官府和義軍,還是在這名利場中打滾。
在這裡,冠冕堂皇的理由和正大光明的口號背後,都是權力的爭奪,幾乎所有人都在權力面前失去了自我。
這樣的江湖是一個俠義已經泯滅的江湖,所有人盤根錯節,在這裡糾結在一起,謝遜的家人為成昆所殺,也有可憐之處,謝遜殺盡武林中人,其他人當然也有充分的理由向他復仇;滅絕師太的師兄孤鴻子為楊逍所殺,自然應該仇恨,可為了仇恨要犧牲徒弟紀曉芙,又實為可憎。
每個人都有自己似乎不可辨駁的借口,然而在這些借口下面或多或少包藏著自己難以言說的野心,謝遜真的只是單純想為家人復仇,他在拿到屠龍刀的時候,真的沒有想過號令江湖的念頭?楊逍、韋一笑、五散人真的是一心護教嗎,他們難道對教主寶座沒有一絲垂涎?滅絕師太真的只是斬妖除魔那麼正直嗎,在她光大峨眉的背後,又是怎樣旺盛的慾望 ?
在這裡,慾望和道德,善和惡,正和邪交織成一個死結,這是一個人間的修羅場。
這個死結以往的主角是解不開的,楊過到了《倚天屠龍記》里,或許會成為謝遜一樣的人,因為光是一些風言風語就讓他險些殺了郭靖,郭靖到了《倚天屠龍記》里,大概會是常遇春,為王前驅,驅除韃虜。
武力和權力不能解開這個結,武功和權力帶來的只能是冤冤相報。
在這樣一個修羅場,方能顯出張無忌的可貴。張無忌是最接近權力的人,金庸筆下的主角中,他是最有可能履足九五之尊,染指最高權力的人,而面對這種世人為之癲狂的誘惑,張無忌幾乎沒有任何糾結,沒有任何掙扎就放棄了。
這种放棄在很多人看來就是懦弱無能,優柔寡斷。可若張無忌真的選擇復仇,真的選擇登高一呼,那麼他與那些蠅營狗苟勾心鬥角的普通江湖中人又有何區別。
張無忌是真正能放下的人,也是真正具有大仁大勇的人。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化解《倚天屠龍記》的死結。
張無忌自小生在冰火島,這裡是冰火共生之地,既有萬古玄冰,也有火窟(活火山),他自小所見的人也是至善至惡,義父是江湖人人慾殺之而後快的大魔頭謝遜,母親是魔教妖女殷素素,父親卻又是名門正派武當的弟子素有俠名的張翠山。冰火島是自然的烘爐,那麼張無忌自小所經歷的就是人性的烘爐,幸喜的是,在這個人性烘爐里生長的張無忌只有善良淳樸。
張翠山是道教信徒,殷素素和謝遜雖然是明教(摩尼教)信徒,其實明教在傳播過程中已經深受佛教影響,張無忌身上深受道家和佛家的影響,道家的清靜無為和佛家的善良悲憫是他身上最明顯的特質。
張無忌十歲回武當,誰知突遭大變,父母慘死,自己 又身中玄冥神掌,自此隨時處於死亡邊緣,這種苦難並沒有讓他心性大變,反而加強了他天性里的悲憫,對生死無常別有一番感悟。
很多以為張無忌沒有原則,其實他的原則十分堅定,只不過他的原則是救人。
張無忌的身份與其說是一個大俠,不如說是一個醫生。
整個江湖都病了,能救這樣一個江湖的也只能是張無忌這樣一個醫生,在這個江湖裡隨波逐流並不是英雄,堅守自己的道義才是。
張無忌面對的總是兩難的境地,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明教蝴蝶谷大會,萬安寺救六大門派,少林寺英雄大會,張無忌舉手投足就能左右武林乃至天下的前途,只要張無忌有一絲復仇之心,有一絲野心,有一點偏倚,就是血流成河的結局。張無忌只要一步踏錯,他就不是醫生張無忌,而是惡魔張無忌。
他若站隊,是應該殺盡六大門派還是屠盡明教?是應該袒護義父,殺了天下向謝遜復仇之人?還是大義滅親,殺了謝遜博取聲名?
張無忌永遠有選擇,可所有選擇都有可能讓他行差踏錯,萬劫不復,但這樣的考驗,張無忌一次也沒錯過。
在另一個時空,也許張無忌將成為成昆,也許張無忌成為朱元璋,但無論怎樣,張無忌都不是以俠客的面目出現,而是以魔頭。
魔頭之所以成為魔頭,成昆有成昆的理由,謝遜有謝遜的理由,周芷若也有周芷若的理由。
而張無忌最有理由。
張無忌如果想恨,以他遭遇的苦難和不公而言,他有充分的理由恨,全天下都是他的敵人,而如果他要復仇,他也有足夠的力量復仇,張無忌是金庸武俠中武功最高的主角,又接近最高的權力,他比成昆謝遜周芷若更強大,更聰明。
他的復仇,他的野心會給江湖和天下帶來什麼,是不言而喻的。
很多人之所以覺得張無忌平庸,是認為理想中的張無忌應該既復仇,又得天下,還抱得美人歸,他們不知道,張無忌一旦復仇,就得暫時放棄善良和道義,這些人眼裡,善良和道義是一種工具,當善良和道義於自己的慾望有利,則善良和道義是應該遵守的,若善良和道義阻礙自己的慾望,則善良和道義是可以棄之若敝履的。
而張無忌不是,善良和道義是融入他生命里的,所以在「舉世皆濁」的世間,他能獨善其身,還能治病救人,他早就勘透生命的奧義,「來如流水兮逝如風,不知所來兮何所終」。
既然人生苦短,那麼又何苦用有限的生命爭那蝸角微名,搶那蠅頭小利,又何苦用仇恨束縛一生,任你英雄豪傑,到頭來不過一死,"生亦何歡,死亦何苦「。
所以張無忌對人只是善良,縱然神功蓋世,也盡量不傷一人,縱然是大奸大惡,也放他一條生路。
只有這樣的張無忌才能教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倚天屠龍記》的最後,謝遜終於放下了,周芷若也放下了。
《倚天屠龍記》雖然格局很大,重點卻在討論一個人生命的意義。
只有這個看似平庸樸實的青年和修道多年的張三丰,才真正懂得生命的意義。
張無忌是金庸筆下第一個開始寫出厚度的人,這種關於生命的思考,要遠比快意恩仇,深情不渝要難理解得多。
首發:頭條號 霍老爺的小木屋(霍真布魯茲老爺 頭條號簽約作者)
http://weixin.qq.com/r/OUM9JcvEw5a8rY9G9xYr (二維碼自動識別)
他不討厭,是我們要求太高。作為一個普通人的我認為,無忌完全達到心目中男神的標準,尤其是還得不到。大家詬病最多的就是無忌軟綿綿的性格,好吧,記得上學那會特中意軟綿綿的類型。性格各有各的好,這個要自己慢慢體會,心軟的男人有一種別樣的魅力。。。他們處事不決絕,當然對你也不會決絕,他們執念不強,自然也不會苛求你,相處起來灰常舒服。
謝 @竹取 邀
如果你是和張無忌處在同一世界的人物,認識張無忌,和他有交往,那這個相貌不差,性情溫和,還很有本事的張無忌恐怕並不算討厭。現在被黑的比較多的地方,一個是和四個女孩子不清不楚,一個是優柔寡斷沒主見。前者應該沒得洗,不過後者存在一些疑問:張無忌在一些橋段中的表現,顯然是與「優柔寡斷」這個評價不符的。
比如說倚天屠龍記第十四回
張無忌綁紮完畢,說道:「楊伯伯,我沒負紀姑姑所託,不悔妹妹已找到了爸爸。咱們就此別過。」楊逍道:「你萬里迢迢,將我女兒送來,我豈能無所報答?你要甚麼,儘管開口便是,我楊逍做不到的事、拿不到的東西,天下只怕不多。」張無忌哈哈一笑,說道:「楊伯伯,你忒也把紀姑姑瞧得低了,枉自叫她為你送了性命。」楊逍臉色大變,喝道:「你說甚麼?」張無忌道:「紀姑姑沒將我瞧低,才托我送她女兒來給你。若是我有所求而來,我這人還值得託付么?」
雖然張無忌小時候也有過怒咬小殷離導致人家一輩子對其念念不忘的光輝事迹,但咬人事件不過是倔強,而這幾句話撂在這裡,義正言辭擲地有聲,便是楊逍這等人才也只能自覺慚愧。
而在光明頂上,張無忌更是有極其耀眼的表現,比如第二十一章中斗鮮於通一段:
那知剛說了一個「胡」字,突然間一股沉重之極的掌力壓將過來,逼在他的胸口,鮮於通喉頭氣息一沉,下面那「……說八道」三個字便咽回了肚中,霎時之間,只覺肺中的氣息便要被對方掌力擠逼出來,急忙潛運內力,苦苦撐持,耳中卻清清楚楚的聽得張無忌說道:「不錯,不錯!你倒記得是姓『胡』的,為什麼說了個『胡』字,便不往下說呢?胡家小姐給你害得好慘,這些年來,你難道不感內疚麽?」鮮於通窒悶難當,呼吸便要斷絕,急急連攻三招。張無忌掌力一松,鮮於通只感胸口輕了,忙吸了口長氣,喝道:「你……」但只說了個「你」字,對方掌力又逼到胸前,話聲立斷。
張無忌道:「大丈夫一身做事一身當,是就是,非就非,為什麼支支吾吾,吞吞吐吐?蝶谷醫仙胡青牛先生當年救了你的性命,是不是?他的親妹子是給你親手害死的,是不是?」他不知胡青牛之妹子如何被害,無法說得更加明白,但鮮於通卻以為自己一切所作所為,對方已全都瞭然於胸,又苦於言語無法出口,臉色更加白了。
張無忌在光明頂上的表現不止這一處,對崆峒派、對少林,張無忌都可以說是恩威並加,「以鬥爭促團結」,完全「折服」了對手的;而對何太沖和班淑嫻則是假借「金蠶蠟丸」智取,並順手置於崆峒派控制之下。張無忌這樣拉幾派打幾派,在為自己贏得好感的同時,又分化瓦解了敵人,顯然是有相當的手段的。而在武當山上面對蜂擁而至的敵人時,以及在少林寺獨自面對三渡的圍攻時,張無忌同樣表現出了足夠的機敏。
但是這樣的能力並非貫穿張無忌行動的始終,於是我們可以看到,小張無忌會輕易信任何太沖,向其吐露並沒有給五姑吃毒藥的真相,導致自己和楊不悔差點被殺;在靈蛇島上,張無忌看不出陳友諒的陰險,反而意味他是個重義氣的好漢子;英雄會上,他對周芷若手軟,結果自己身受重傷;以及最後被朱元璋奪去權力。
張無忌並不是個笨人,相反從前面的情節可以看出,他很聰明,有手段,當他確認對方是敵人,或者有著明確的行為方向時,他的手段絲毫不比金書中的聰明人差。真正的問題在於,張無忌沒有主動辨別敵人和選擇方向的能力。在前面的楊不悔事件中,他的行為準則是受人所託,忠人之事的義;在光明頂和少林寺的一系列事件中,他的行為準則是建立在對謝遜的信任和對成昆的痛恨,以及對於胡青牛的個人恩情之上;在武當山上,他的行為準則是建立在朝廷(趙敏)和武當乃至全體武林的對立之上。也就是說,在上述體現出優秀的決斷力的場合中,都有一個建立好了的「義」存在,張無忌對於自己的選擇和行為有著充分的判斷標準。而在這些宏大的「義」不存在,更多需要的是個人層面的判斷時,張無忌則明顯缺乏相應的意識。
當然,這不能算是一種缺點,至多是說對於張無忌這種圍繞了無數光環的主角,缺乏這種能力導致最後無法大殺四方搶了皇帝的鳥位,會有些令人怒其不爭或者惋惜。不過有一件事,也是張無忌為數不多的在僅涉及個人事務上做出了決斷的,是令我作為一個趙敏粉最為討厭的。這件事發生在全書的第三十四章,即趙敏闖婚禮的環節:
趙敏道:「我偏要勉強。」轉頭向張無忌道:「張無忌,你是明教教主,男子漢大丈夫,說過的話作不作數?」張無忌眼見趙敏到來,心中早已怦怦亂跳,只盼楊逍能打開僵局,勸得她好好離去,聽她突然問到自己,只得答道:「我說過的話,自然作數。」趙敏道:「那日我救了你俞三叔和殷六叔之命,你答應為我做三件事,不得有違,是也不是?」 張無忌道:「不錯。你要我借屠龍寶刀一瞧,你不但已瞧到了,還將寶刀盜了去。」
張無忌顯然是能夠意識到這句話的後果。就在本章後面,還提到了他在婚禮上不向周芷若解釋清楚的原因是:
要知眾賀客之中,除了明教和武當派諸人之外,幾乎人人慾得謝遜而甘心,不是報復昔日他大肆殺戮之仇,便是意圖奪取屠龍寶刀。
既然張無忌能意識到不能暴露謝遜的意義,同理,他也一定知道暴露屠龍刀下落的後果。趙敏本身已經是中原武林的公敵,如果再加上盜取屠龍刀一項,恐怕連這個婚場都難走出去。然而張無忌還是這麼說了,目的無非是由於趙敏突然出現,讓他手足無措,想以最便利的手段將趙敏逼走,而滿庭賓客的壓力,自然是一個好工具。
但是張無忌這樣說,有任何依據嗎?沒有。儘管從海外回來時,張無忌認定趙敏是殺殷離的兇手,欲除之而後快,但在與趙敏共患難,特別是親身經歷了雪谷中被武當眾人冤枉的事件之後,張無忌對於事件真相已經產生了極大懷疑:
趙敏冷冷的道:「莫七俠是你殺的么?為甚麼你四位師伯叔認定是你?殷離是我殺的么?為甚麼你認定是我?難道只可以你去冤枉旁人,卻不容旁人冤枉於你?」這幾句話如雷轟電震一般,直鑽入張無忌的耳中,他此刻親身經歷,方知世事往往難以測度,深切體會到了身蒙不白之冤的苦處,心中只想:「難道趙姑娘她……她……竟然和我一樣,也是給人冤枉了么?」
那趙敏被他認為是敵人嗎?恐怕也不是。在經歷了前述一系列事件後,特別是在大都酒館中發生的情況看,張趙之間已經和解,無非是張已與周有婚約,無法與趙成為情侶而已。而張無忌離開婚禮之後,立刻投入了與趙敏的打情罵俏活動之中,半點也沒有敵對的意思。退一步講,即便在婚禮當場,張無忌將趙敏當作敵人,當作兇手和竊賊來對待,那麼大可直接將趙敏拿下,但是張也沒有這樣做,他想做的無非是逼走趙敏。
因此,張無忌在內心並未真正認同趙敏的敵對身份,也無任何依據的情況下,在中原武林人士雲集的婚禮上直指趙敏是盜取屠龍刀之人,意圖借這種壓力逼走趙敏,卻毫不顧忌這種指控會給趙敏帶來的巨大危險。再看整部書,趙敏為張無忌犧牲了那麼多,而張無忌又給過趙敏什麼好處呢?
這是我作為一個趙敏粉,最討厭張無忌的一點。
討厭在特么的張無忌的表現怎麼有時候這麼像我
同和@王小帥洗地,不同意@波小野結衣的觀點:她的回答想說明張無忌性格平庸、沒有力度導致「主角沒有配角出彩」,如理解錯望指正。
下面舉反例,首先是「主角沒有配角出彩」。《蝙蝠俠:黑暗騎士》中的小丑就是典型的「出彩配角」,他原本的瘋狂、歇斯底里的形象,加上希斯萊傑精彩地演出撐起了《黑暗騎士》的架構。最終奧斯卡小金人也部分證明了這一點。
但是漫畫電影,特別是像蝙蝠俠一樣系列電影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觀眾要對主角有一定地了解。不可能每部電影都講一遍journey of hero。試想把蝙蝠俠父母雙亡,直面內心恐懼學藝,最終確定將高登為己任的經歷一併加上去,小丑還會是最出彩的那一個么?並不一定吧?
這就引出一個條件,主角的刻畫都是需要放長線慢慢來的。而配角性格體現的空間就局促很多。那麼如何讓人物飽滿呢?只能「著力刻畫」 。通觀《紅樓夢》前八十回,妙玉出場也就幾千來字,要不是她嫌棄劉姥姥的「精神潔癖」和「品茶」「作詩」的獨到品味,誰也不會記住一個悶葫蘆。
因此「部分」配角在有限空間比主角「出彩一些」這是有寫作要求在裡面的。
說回張無忌,他平庸、事事求全的性格就不能出彩?不同意啊不同意。倆例子:
一是碇真嗣,中二君同學的性格能有歇斯底里的地方么?可以有,因為中二嘛...但是像蕭峰一樣大戰聚賢庄?像楊過一樣把丐幫大選活生生辦成個人show?他倒是想,但是做不到啊...
那這麼平庸、懦弱、被動的主角出彩么?特么太出彩了!痞子就是想說這群死宅動動啊!答主深切感覺被啪啪扇耳光啊!沒能力要承擔後果啊!難得雄起一把發現too naive啊!收!
這是就個人性格上,平庸懦弱可以讓人有強烈的共鳴和感同身受。可以很出彩
二是契訶夫筆下的馬夫姚納,這是另一種方法,作者就想表現人與人的冷漠,和社會底層民眾切實地苦難和無奈。姚納有脾氣么?不斷地重複「我的老爺」,希望通過附和和服從換回別人的關注與同情,說重一點就是「麻木的奴性」。姚納主動么?姚納悲憤起來有做過驚天動地的事么?並沒有,因為他沒有選擇。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放棄自己的口糧來喂馬,那是他唯一的聽眾和依靠。他的無能照映的就是整個社會的冷酷。
那張無忌呢?他的性格成長於「塞外冰火島」與世隔絕。到了江湖,恰恰就是一張映照世情的白紙。白首之約的周芷若、懵懂心動的朱九真、有叔侄名分武當五俠,曾為敵人後為妻子的趙敏,誰沒有算計過他?滅絕師太、成昆、朱元璋等等這些人的陰謀陽謀,都和張無忌形成了鮮明對比。這點上,他空有一身武藝,依然像姚納一樣無助和被動。
再說,他武功當真蓋世?是很不錯,但是真到了說行就行的地步么?射鵰神鵰天龍最後,武功敢說比郭靖楊過喬峰高的只有老頑童、掃地僧這些「友方單位」,整部倚天,張無忌但從武功層面就是達不到破「金剛伏魔圈」,明擺著告訴你武功就是不夠,和智商城府沒關係。那夠了又怎麼樣?張三丰最好了吧,然並卵,照樣死了仨徒弟,照樣得低三下四求少林救無忌。張無忌所有的武藝都是機緣巧合,是被動的,就像碇真嗣被選為駕駛員。既然只有他們有這些機遇,那麼他們的所為你都只有承擔,買定離手。
設定這樣的主角,反映整個江湖的背景,告訴你命運的無奈和個人的渺小。他雖然沒有哈姆雷特報仇的決心,但可能背負著更多的責任和欺騙,因為我們期待他不僅像哈姆雷特一樣「破」還有要反元的「立」。
這還不出彩?把所有談戀愛的部分去掉,你就會發現張無忌不僅不討厭,而且特別有魅力了
張無忌的本質,是隱士。
仁愛、無為、慎獨、逍遙;但同時將正義視為本能,視為最基本的責任,不求回報。
這一切源於他的幼年,隔絕於社會「地氣兒」的骯髒,心靈是純真赤誠的,這種幼年「環境影響」下的樸素價值判斷會在餘下地一生中趨於穩定。
這種「完人之仁」不是多數人會擁有的體會。
這種極高的道德要求,會令很多普通人難以感同身受。
人們會理解復仇的怒火,能感同義士的衝動;
容易被財富誘惑,曉得男女私情,理解懦弱和妥協,看的清臉譜化的善惡。
但是極度的仁愛之人,必須要極度的仁愛之人才能體會。
社會本身就是叢林化的,在這個社會中活著的多數人,都習慣了弱肉強食的日子。
多數人都是這樣的普通人,他們能夠欣然體會甚至享受韋小寶的狡詐與猥瑣,卻很難坦然面對擁有極高道德標準之人的仁愛與猶豫。
哪怕張無忌再高尚,也會被認作是虛偽。
本來么,不討厭張無忌,後來看到有人說,倘若一個抗日組織的領袖,丟下同樣陣營的未婚妻,跟著日本高級女特務跑回日本自由自在去了,該女特務及其手下還曾拷打殺害我抗日民眾(殺害六大派眾人或削手指),盜取我方機密(武功),攻打我方抗日根據地(少林武當)並進行大屠殺,結果他倆還真愛去了。這樣一想分分鐘想把這倆人浸豬籠,哈哈~~這樣就能理解明教眾人對趙敏的敵視了,非我族類。無論如何周芷若也還是統一戰線的呀。張教主這算不算大節有虧,好像也不至於……他又沒當漢奸……頂多就是不愛江山愛美人。
不過我還是不怎麼討厭他,雖然我喜歡周芷若。不知道為什麼,大約因為他性情比較溫柔?不偏激?
評論畫風美如畫 一群殺人犯啊哈哈哈哈哈哈 那些胖子都殺了么zzzz
以前一直最喜歡楊過,放蕩不羈,生性瀟洒。 可現在卻越來越喜歡張無忌。 無忌這個名字來源於謝遜夭折的兒子。 可窮其一生 他都沒做到無忌,一直有太多的忌憚。 他有著當時最豪華的背景,卻連一個最低等的下人的性命都忌憚。 想一下,咱們生於武俠世界也許就是個小販 是個打雜的 是個小老闆, 你願意被人快意恩仇的一刀殺了 還是願意被無忌 忌一下。 關於愛情, 這麼奇妙的東西 都必須用條條框框圈住 也是沒意思了。 只是張無忌不能在我們 暢想在武俠中快意恩仇時 不夠爽快。 就討厭他 真的很不公平。 小時候打你一頓的胖子 你已經殺了他么?
反正我要是趙敏,我會喜歡他的
有著比韋爵爺還要好的條件卻偏要當柳下惠。。。
讀遍金老名著,小說讀了無數遍,從小學起,每到寒暑假必讀金老名著,翻來覆去,覆去翻來,最愛的還是《倚天》。就像金老後記中說的,「這部書情感的重點不在男女之間的愛情,而是男子與男子間的情義,武當七俠兄弟般的感情,張三丰對張翠山、謝遜對張無忌父子般的摯愛」,我也許就是被書中男子之間的情義所感動。但是,我更多的是被張無忌的善良感動。郭靖從小被灌輸報殺父之仇的思想,苦練武功為了有朝一日可以手刃仇人。楊過在無意之中得知自己的最敬愛的郭伯伯和剛剛和自己解開心結的郭伯母是殺父仇人,便置國恨於眼前而不顧,聯合外敵想要殺了郭靖。殷素素臨終前告訴無忌「這許多人」逼死了你爹爹,讓他一個也不要放過,但是張無忌說只是想要爹爹,不要報仇。後來,他在胡青牛處也救了部分「這許多人」,送楊不悔的路上救了何太沖小妾,光明頂一戰更是屢次以德報怨。
有人說他懦弱,私以為他是一個剛柔並濟的人。在「當道時見中山狼」一章中,屢次挺身而出保護楊不悔,我沒有看出他一絲一毫的懦弱。面對姑娘們,張無忌表現的很柔情,沒有郭靖的傻,沒有楊過的輕薄,沒有令狐沖的油嘴滑舌。
最愛還是張無忌。不是我黑張無忌啊。
可是比起童年坎坷後來主角光環加身的張教主,我總還記得那個一步錯、步步錯,最後終於萬劫不復的宋青書。
武功蓋世,醫術高超,家世深厚,一代教主,善良聰明,天賦異稟,朋友多,美人多。
來來,你再看看你自己
鄰居家的張無忌,真的很討厭啊。金庸小說里最喜歡的主角 因為他最像普通人
推薦閱讀:
※古龍有哪些不太出名但是很值得一讀的小說?
※金庸小說中有哪些溫馨時刻,日後回想都會覺得很溫暖?
※金庸小說中最刻骨銘心的愛情是哪段?
※為什麼知乎里關於金庸小說的問題比古龍的多?
※客觀講,東方不敗個人能力是否強於前任教主任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