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代導演在國內基本為地下,為什麼卻能在國際電影節上屢屢獲獎?

也就是說為搞不明白第六代導演在國外比國內出名,這種情況好像真的很少見,我所說的地下可以理解為他們的作品大眾看得少,不進影院........


之前大家的答案主要是從第六代自身的風格、水準來評價和解釋,這裡我想提供另外一個角度的補充。

那就是從國際電影節的運作體系和權力機制來看,它們有不停發掘中國電影的內在需求。

以歐洲三大電影節為代表國際A類電影節(也就是以競賽為導向的電影節),本質上是一套權力機制,這跟好萊塢、奧斯卡沒有分別。如果說好萊塢電影體現的是金融資本和大眾文化的力量,那麼歐洲電影節體現的就是另外一種資本和文化闡釋權的力量。

好萊塢希望創造一個均質、透明、無差別的電影大同世界,要求電影在跨文化的語境中能被毫無障礙地理解和接受。而以歐洲為主的國際電影節,至少在表面上,是在努力追求著一種電影的多樣性。所以在選片策略上,歐洲電影節一直維持著某種世界主義視角,彷彿假定電影界就應該是大家各佔一座山頭,北美一塊、西歐一塊、東亞一塊、南美一塊、阿拉伯地區一塊、東歐一塊、黑非洲一塊……但每個山頭之間需要存在一座座暢通無阻的橋樑,彼此以達成互相理解為目標,這是電影節致力興建的電影烏托邦。

就像體育比賽是人類最好的溝通手段,歐洲三大電影節把電影辦成了奧運會或世界盃一樣的盛會,它們讓「藝術電影」這種完全不可能嚴格、精確比較的對象,成為一項定期舉辦的競賽。

世界電影市場已被好萊塢統治多年這是個不爭的事實,歐洲電影節的意義在於,它建立起一個用來保護所謂「藝術電影」和「世界電影」的體制。這個體制的基本立足點,其實還是傳統的歐洲藝術電影,但同時,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它也在儘力拉攏來自第三世界的電影新興國家,藉此保持和好萊塢的平衡。你可以說這個體制是在對抗好萊塢,但它也非常依賴好萊塢,雙方是一種很微妙的互補。

如果按地域來分,出現在歐洲電影節上的電影,總是不出以下三類。最主流的一類就是來自歐洲本土的藝術電影,其次是「半好萊塢」的北美獨立電影,再次才是來自亞非拉的第三世界電影,親疏一目了然。

我們知道,小國藝術電影經常比好萊塢大片更依賴海外市場,而歐洲電影節在小國藝術電影的全球推廣網路中處於樞紐地位。於是,來自第三世界欠發達國家的電影只有讓自己看上去越來越像歐洲傳統藝術電影,它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也許它並不想這樣,或者沒有意識到是這樣,但歐洲電影節在建造藝術電影經典殿堂時擁有的無與倫比的話語權,讓上述演變成了潛移默化的事實。

歐洲電影節的機制當然是值得檢討的,事實上各種批評的聲音早就不絕於耳,但我們終究無法否認它對保存世界電影多樣性的貢獻。缺少了這個環節,世界上不同國家的電影之間的交流將會陷入極大的停滯,因為目前我們還沒有發明勝過電影節的形式去實現它的功能。

打個比方,好萊塢的大片發行模式,是聯賽式的,已經日常化了,只要你走進電影院,它們就在那裡,因為它們事先依靠巨額經費支持的營銷推廣,已經讓每個電影觀眾都知悉了其存在。但對藝術電影來說,電影節則是賽會制的世界盃,作為一次性的集體營銷,讓一年裡最好的一批電影集中曝光,這依然是目前最有效率的藝術電影推廣做法。試想若不是通過世界盃,有多少外國人會去了解喀麥隆和巴拉圭的足球?

歐洲電影節絕對不是藝術電影的唯一標準,我知道有些人為圖省事會這麼簡單地認為——那將非常乏味和單調,並導向另一種無人樂見、和好萊塢一樣可怕的霸權。

所以在歐洲電影節的這種體制下,發掘來自遙遠的中國的電影,是一種內在的需求。中國崛起的經濟地位迫使歐洲電影節無法忽視中國文化的存在,但反過來,即使中國像過去那樣貧窮,發掘「老少邊窮」地區的電影,照樣是歐洲電影節一直以來的動機。

以中國的人口、經濟體量,來評判歐洲電影節對中國電影的關注比重,就會發現並不存在「畸重」,也沒有「畸輕」。如果把第六代和第五代那時候比的話,其實關注程度是有所下降的。這同樣正常,人家不可能永遠盯著你發掘,世界那麼大,總得到別家看看。成批次的高質量創作者也不會一直投胎在一個國家。


謝邀。

題面「為什麼」之前與之後的內容基本沒什麼關係。

首先,國外電影節不是中國廣電總局辦的。

其次,「地下」與否和藝術水平無關。

第三,全世界電影節有好幾百個,大小不論攤下來,一年下來一天一個都不止。被國際製作人協會認可的也有50個左右。所以,只要片子不是很糟糕,不怕搭上路費報名費,影展報得特別勤,總會擼到獎的。真正最有分量的歐洲三大,那是真難拿的,特別是戛納,大陸的金棕櫚到現在也就一部《霸王別姬》。

第四,第六代如果將其視為鬆散群體的話,整體風格還是偏藝術電影的,比較合影展口味。東西好不好,還是難講。即便是三大,因為是評審團制,所以也難免出些個怪胎。比如王全安拿了柏林最佳編劇銀熊獎的《團圓》,劇本爛出翔。


我覺得 @黑色菠蘿 沒說到點上,本來是評論的,越寫越多乾脆直接發出來。
所謂從「個人」和「時代」來區分,來衡量獲獎這個事情,其實不夠精準。第六代同樣沒有忘記時代,只是沒有特彆強調時代背景而已,小武也好,站台也好,其時代的特色背景非常鮮明,最多是手法有變化,不再有那麼宏大的敘事,歲月的變遷。但大時代裹挾小人物,小人物推動大時代,這個沒有變,你看《活著》,再看《三峽好人》、《24城記》、《17歲單車》、《我11》,都能找到相通的精神氣質,一個人在一段時光下的悲歡浮沉。區別的是敘事手法和畫面風格而已。第五代的敘事手法受昭和黃金一代導演和前蘇聯的影響很大,戲劇化的氣質比較重,比如最早的《一個和八個》,到黃土地紅高粱荊軻刺秦王,三一律明顯,團體操的畫面也很多,現實生活很難見到,但有其獨特的舞台魅力。放到第六代導演群體上,他們更偏生活化、紀實化,同樣也出了很多好的片子,也有不少國外影展成績,只是時代不同,不能再像第五代那個時代能夠引起那麼大轟動而已。《圖雅的婚事》拿了金熊,普通人有多大反應?《白日焰火》又有多大反應?不稀奇了,當年《紅高粱》可是因此進了人民大會堂,後來引起主流媒體激烈爭論。《圖雅的婚事》拿了金熊,王全安一舉成名,可是呢?行業里會有不小影響,但再也不會有從前那麼大傳播力了。
目前電影行業的變化很明顯,拿獎固然是一個很好的因素,但是否對市場流行的胃口,是否能讓人花錢,這才是核心。拿獎的導演,如果不能為主流意識所認同,不能為市場票房所認同,再拿獎也只是供起來的份,甚至反而悄無聲息,比如排出盲井的李揚。王全安《白鹿原》之後也是典型,最後還弄出個爛事進去了,估計翻身不容易。刁亦男今年挺火,但未來能咋樣不好說。哎呀跑題了……
說到底,第六代導演面臨的時代不同,觀眾可消費的選擇更多了,對於電影娛樂性的要求更高,這與電影行業本身對藝術性的追求是有一些衝突的。紅高粱那個時代,群眾沒啥選擇,有個拿獎的片子就當個大事看。現在看看預告片不滿意,回頭看美劇韓劇去了,哪裡有時間去經受精神熏陶。拿獎的影響力肯定不如過去。別說藝術類電影,商業類電影又何嘗不是如此,《少林寺》那種5分錢一張票還能整出1億票房,觀影人數過10億,現在再也沒有了。片子當然好,但現在誰還去進影院狂刷10遍20遍啊?我當年是在電影院里看了9遍的。

一切,都是時間在作祟。發展的看問題吧。


因為第六代相對於第五代導演來說,有一個的變化。第六代導演的作品多是「個體」的作品,而第五代導演的作品多以「時代」作品為其代表。

在時光網組織的一次活動中,我曾對 @王小帥 導演提過一句:「前有好萊塢巨鱷的堵截,後有局子管制的剪刀,國產電影如今新題材不斷,佳作也不斷,還有什麼理由去咒罵它呢?商業上更是宏圖大展,萬達已經收購了AMC,還有什麼不能期待的呢?唯一可惜的是,近年來鮮見真正的藝術精品。五代之後的導演們,視野和胸懷都不及張陳二人。一個沒有史詩的電影世界是可悲的。」

王導的答覆我覺得或多或少就解釋這個問題 :「」史詩當然重要,但當一個時代不認知個體表達的重要性,也就會忽略對個體生命的尊重。而我們都是組成這個宏大社會的一個個個體。尊重個體才是最宏大的史詩。「

第六代導演對個體的重視,是中國電影另外一種嶄新的面貌。這種不同,反映了80時代之後,中國一個個特殊個體的生活現狀,而五代導演作品中的人物,更多體現出來的是一種「時代」特性。6代相對於5代,不是退化,也未必是一種進步,但可以肯定的是,6代導演為外界提供了一種新的了解中國和中國人的電影。為什麼不給予嘉獎呢?

賈樟柯的《小武》是其中的代表,也是整個第六代導演關注個體表達的旗幟性作品。《小武》、《站台》、《任逍遙》、《三峽好人》、《天註定》,在賈樟柯的這些代表作里,每一個人物不似張陳二人作品裡那樣具有傳奇色彩般的絢爛,但每一個都彷彿生存在我們身邊,是一個個真實存在過的人。因為他的視角所對準的,是普通個體的表達、生活、情感與遭逢。這其實也就解釋了,為什麼這些電影往往如題主所說是「地下電影」(我權且理解為是無法上映的電影吧),因為他們的電影人是活生生的,拿著剪刀的人不想讓大眾看到罷了——但或許真實就是如此。

國際影壇對6代導演的嘉獎,應該是對中國電影人向真實追求的嘉獎。


我基本還是贊同 @黑色菠蘿的看法的。飛鳥兄的觀點,我認為主要是評論第六代好還是不好的問題,但是問題本身並沒有這個判斷的意向。

就我的看法,之所以他們以地下電影(或者說冷門電影)的方式而能屢次獲獎,其主要原因在於,中國對電影的評價體系和西方電影節的評價體系是不一樣的。

中國電影的評價體系,有官方和民間兩個體系,官方的評價體系自不待言,主要是「弘揚主旋律」,要麼就是「宣傳正能量」。
對於一些藝術電影外表的電影,官方則很曖昧。一方面,他們不太喜歡其作品滲透出來的脫離官方意識形態的自由感,一方面有想假借其光彩奪目的包裝來個「雙贏」。而這個雙贏局面,也是大家最能接受的,所以,他們對一些大製作的嚴肅題材,也會推波助瀾。
但是官方電影有一個鐵的評價標準,就是「宏大敘事」。關於如何是宏大敘事,我已經寫了不少了,就不多說。差不多,你理解為「上綱上線到民族,國家,大歷史……」就差不多。

民間電影評價體系,往往看上去和官方相悖,比如對於那些所謂喜劇電影,與官方標準差異甚大,使得官方屢次站出來斥責其低俗。但是民間電影評價體系,並沒有和官方標準走得太遠,兩者有一個共同的價值取向,就是:大眾化。

這個意思就是說,電影之所以好看,之所以打動我,是因為這裡面說的事兒,是通用的,放之四海皆準的,是老少咸宜的,是大小通吃的,是南北通透,文武昆亂不擋的,是你我他人人都能套進去的,是貫穿歷史的,是古今中外都愛的,是普世的,超價值觀的,是全體人民喜聞樂見的,是面向廣大人民群眾的,是……

總之吧,是群眾的,大眾的……

第三帝國的宣傳有句名言:「宣傳只有一個目標:征服群眾。所有一切為這個目標服務的手段都是好的。」。在元首看來,他的眼裡沒有個體,只有「群眾」。

第六代被中國普通人所不喜,實在是太正常了。我們國人不斷地踩他們,貶低和謾罵,除了電影確實有點不過關之外(其實沒多少人真的從電影本體上評價),主要原因還在於骨子裡面的不喜歡和痛恨——受不了一種把「群眾特別看重特別在意的那種存在感不當回事兒」的優越感。
關於這一點,其實很多人都懂,無須諱言。

@黑色菠蘿 所說的第六代電影關注個體,這個我是比較贊同的。在我的「硬影像」iTunes- Podcast播客裡面早就說到這個。西方電影節,從總體上,還是推崇個體審美的,是喜歡關注個體的。這顯然正對第六代的路數。
而第六代同時代的中國其他電影,很明顯是大眾的,也只有第六代恰好是講個體的。這是一種必然的結果。
@飛鳥冰河 說,第六代電影做的不好,即使反應個體,也沒反應有多好。我贊同。但是這並不是說,沒表現好,就沒有去表現。第六代確實是想去表現,只不過功力有限而已。
電影節給與獎勵,主要是是一種新鮮感。他們早已習慣中國電影所表現出來的「群眾性」,當這些電影到來的時候,他們是驚喜的。
沒有必要把電影節太當回事,但是對西方電影節不斷貶低,甚至詆毀,我只能呵呵了。


我很希望問題能反過來 為什麼中國第六代導演在國際屢屢獲獎的作品在國內卻淪為地下


看過超過3000部電影的人路過,我在人生30年里,各個階段看這個問題是不一致的..
15歲左右:認為中國廣電局、權威媒體、主流文化不允許異端、不允許電影反映假惡丑。當時的態度是大罵。
20歲左右:認為世界文化圍剿終歸或者是中國文化對抗世界,鬼子故意和我們做對,反映了鬼子對中國的一種普遍認識態度。當時的態度是憤怒。
27歲左右:認為是中國的年輕導演為了出位,特地拍些偏門,能激起大批勞苦大眾對上層的不滿,能在國際上博個獎項,為以後鋪路。當時的態度是疑惑。
32歲(就剛剛):我感覺也許真是年輕導演的水平上來了,國際文化一體化的影響下,學習交流的機會增多,資料文件接觸的多了,藝術水平在交流和摩擦中提高了,加上年輕人學習能力強,不會固步自封。也許就是變強了。
我就一愛好電影的吊絲,也分析不出所以然來。


說起第六代,就不能不說第四代。
第六代導演在我國很特殊,他們經歷了比第五代導演更加系統的專業訓練,而且第四代手把手給他們教了很多東西,包括那濃濃的人文主義情懷。我無緣上鄭洞天老師的課,但是聽過他的講座,那種入世的責任感是很有意思的。
而第六代們有基本都有著社會巨變的人生經歷,這更讓他們心中的人文主義情懷被放大了,同時第六代接受了第四代的傳承,喜歡更現實的講故事,而不是像第五代那麼浪漫。

《我11》上映的時候,跟小帥導演聊過一次結尾的問題,我說為什麼不在那片枯黃的野草中就結束掉呢,看上去多浪漫啊。他說,他追求的是另外的東西。

於是,就出現了這種現象。第六代追求的,國內不認可,國外認可。

因為天朝的各種問題,現實主義的影片是不受歡迎的。但是在國際上可不是這樣。
當年跟田壯壯老師有過一次關電影本質的問題的討論,我對這個問題的理解為:電影,是寫實的,其本質是在追求真實,或是塑造真實。從梅里埃到希區柯克到拉斯馮提爾,不管哪種流派,風格,都是意在為觀眾創造一個讓他們認為是真實的世界。
真實,更電影一些。

所以,寫實的第六代在國際上很受追捧,自然會獲獎無數。


第六代的作品大部分都是比較作者風格的,其影像本體的思路導致敘事和審美趣味都不太符合商業片的要求。加上題材大部分比較邊緣或者敏感,也很難通過審查。
但是第六代導演的作品確實是有其藝術價值的,無論是關注社會現實還是邊緣人物的題材,都有不錯的呈現。這對於國外電影節,尤其是歐洲三大電影節而言,是非常對味的。
商業電影絕大部分應該都是敘事本體的,比如好萊塢幾乎每一部作品都是這個思路。太過追求影像上的藝術性而忽略敘事結構等問題,是很多第六代導演的通病。第六代導演更願意在舊有的藝術基礎上做突破,而對類型片產品並不太感興趣,那麼相應的投資和發行路線和院線電影肯定都是不一樣的。
簡而言之,第六代導演更願意為影評人等電影精英拍電影,而不願意為渴求類型作品的院線市場拍電影。小眾化的趣味取向註定其無緣大屏幕,也不能為大眾所熟悉和接受。


我想是因為反人類的審查制度吧。

這些導演在國內不是沒有市場,而是迫於審查再轉入地下。


五代主題多是宏大,六代主題是渺小。
自古多為貴族立傳,少有平凡的簡述。

匱乏的年代藝術性電影能被更多的大眾所熟知,豐富的年代卻被追逐娛樂的主流所忽視。。。不知道算不算一個悲傷的故事。

總局寧可你多活在虛幻的感官泡影,也不願你醒悟過來關注現實。。。


第六代更多關心一些所謂"下層人" "小人物",而這些人恰好反應了我們的一些人性,比如貪婪,自私,虛榮等等,所以有著"人文主義關懷"的標籤的片子自然就被國外喜歡,當然,也聽過有種說法是歪果仁對中國人有"窺視"心理,所以他們很喜歡看我們內心的陰暗思密達。。。而五代導演,他們的片子很少關注點在小人物身上,他們好像更喜歡討論一些國人也喜歡看的更宏大的東西,比如什麼哲學思想,愛情,歷史洪流啊什麼的~


只能說這一代電影人講的不是故事,而是自己的心情


這不是個好問題,卻有好答案。地下狀態和國外拿獎沒有任何矛盾,電影節最不在乎的指標之一就是票房。
特別同意@magasa 「挖掘老少邊窮」的評論,第六代拿獎與其說是贏得認同,不如說是滿足了期待。
至於為何如此期待,是否有故意迎合期待的創作意圖,那就又是另一個新問題了。


1題材不能通過審核,第六代偏愛的大多是審核禁區如文革等
2自身功力不夠,賈樟柯在這一代算是不錯了的吧,可是對比張陳等人,差距仍然是一眼可見的
3觀影人群越來越年輕,沒幾個人有興趣花幾十塊錢坐幾個小時看導演反思文革反思當代生活
4第五代導演合作的演員明顯都是大陸娛樂圈的佼佼者,第六代導演合作的演員大多名氣不夠,受到的關注也不能比


三角眼單眼皮小眼睛高顴骨的女性符合中國大眾審美嗎?老外就很好這口,他們就覺得這樣的東方女性美。

老外覺得美,就是美了嗎?


記得有個人在mitbbs上簽名是:其實西方人不關心中國(或其他第三世界)的發展,只要這些地方還可以當他們的度假地就行了,最好那裡的人依然戴著斗笠騎車自行車,保持著「質樸自然」的生活方式,最好到哪裡都有一群小孩興奮的圍過來,討要他們口袋裡的糖果。
所以電影越想像他們想像的中國就越能獲獎


據我有限的觀察,能在國外獲獎的中國文藝作品,都是暴露新中國黑暗面和展示舊中國光明面的,凡是展示新中國光明面的和暴露舊中國黑暗面的,在國外似乎都不怎麼吃香。
似乎外國人更喜歡看到的是迷信、落後、原始生態的靜止的香格里拉中國,而不喜歡看到一個現代化、工業化的、不管付出什麼代價都要不停前進的中國,我不是電影行家,不過對文藝方面的作品有所關注,有些想法,因此發表點意見,不過可能會錯。
例如賈樟柯,他的獲獎作品描寫的是中國妓女,中國小偷,失意的中國下崗工人、中國民工,又比如移民法國之後獲得諾貝爾獎的高行健,代表作《靈山》,描寫的是迷信、巫術、自殺等事物,如果你作為一個外國人,僅僅通過這些文藝作品來了解中國,中國到處是小偷、妓女和生活失意的民眾,似乎中國與非洲差不多,到處透露著絕望、荒涼和壓迫,這與我作為一個普通中國老百姓的所見所聞基本不同,的確中國有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但是這個社會畢竟還是在向前發展的,比如醫保等福利的範圍在擴大,雖然貧富差距也在同樣地擴大,不過這幾十年來生活水平也大多是提高的,因此我無法理解為什麼在國外獲獎的文藝作品中的中國人大多是這個形象。


因為他們拍的片子國外人愛看唄。。。
目標很明確,先國外獲獎,然後國內出名。
這條路比直接拍商業片混市場經濟來的稍微容易點(90年代末,21世紀初國內電影行業那個蕭條啊,遠不是最近幾年可以比的)。而且逼格多高啊你說是吧。你看看張元。。早期拍文藝片的時候很牛逼,現在一拍商業片就成了傻逼。他的能力也就能拍拍文藝片了。不要想當然的認為文藝片就多高大上。拍出好的商業片也是十分困難的。

而且他們這一代人經歷了80年代,90年代,這20年是理想主義在國內徹底完蛋的時代。他們在青年時期經歷了整個過程,對社會有一套自己的理解和記憶。正好第六代的這些風格還和第五代導演裡面一部分人一樣,特別受到國外觀眾的喜愛。因為他們印象中的中國就是70,80年代的那個樣子。而且這麼多年也沒怎麼更新。第六代導演里的很多人願意繼續活在他們那個理想主義的時代,拍自己喜歡的類型,也不去考慮什麼商業價值(這些人倒是值得尊敬的),有人也緊跟市場就一頭紮根到商業化大潮里來了。第六代導演混國內的,搞商業片的也多啊,寧浩不就蠻好的。陸川也算第六代吧。

等90後導演興起後,你會發現又是一種新風格。
--------------------
另外上面有人提到了外國電影節的評選制度問題,有的是評選團制度,靠的是極少數電影圈的人推薦,然後再由不多的幾個評委選出的。有時候會偏向一些國內的片子。這個和奧斯卡評選要經過幾千人層層篩選是不一樣的。而且奧斯卡的門檻也高,還要在美國公映。


真的沒必要把歐洲的那些電影節看的多麼的高大上,文藝電影,本質上就是一小群精神異於常人的人在哪裡說夢話,然後為一堆只能用「情懷」來提高逼格的小資提供裝B的材料,而大眾在一邊看猴戲打醬油的遊戲。
我也算是喜歡看電影和美劇的人,最多把奧斯卡獎的獲獎名單作為觀影指南,至於歐洲的那些電影節,我又不裝B,根本無感。
所以為什麼得了國際大獎在國內還是地下?因為普羅大眾真的沒興趣陪一群裝B販子在哪裡玩裝B的遊戲。


推薦閱讀:

如何無劇透地評價電影《你的名字》?
電影藝術在新浪潮(60年代)之後有沒有發展?
《銀翼殺手》中人造人最後的獨白表達的是什麼意思?
黑澤明導演的《影子武士》好在哪裡?
如何評價電影《Gone girl》以及它的結尾?

TAG:電影 | 影視評論 | 電影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