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電腦時代的建築圖紙是什麼樣的?是怎麼畫成的?

比較好奇。比如小縣城八十年代建的居民樓,其圖紙是什麼樣的?是手繪的嗎?如果有實物想看一看。


謝 @周鑫 邀請。

國內的圖紙,說實話我不太了解。就這個問題展開一些吧!

說「前電腦時代」,感覺是個非常遙遠的概念。實際上,電腦製圖開始普及真的是非常晚,第一台計算機是1946年組裝完成的,windows 1.0是1985年,而真正電腦製圖開始普及至少要到90年代末。

這張照片是我在一個回答下看到的,據說是90年代Zaha 的studio工作場景。這張照片亮點非常多,但請注意一個地方:在右下角的桌子上,檯燈的下面有個黑色的長條。這個東西是什麼呢?

如果你玩過The Sims模擬人生,你會注意到有這麼個物件——製圖桌

同樣是繪畫技能,但畫得時間超級長,而且就一個橫杆動來動去。事實上,這就是前電腦時代,大家對建築設計工作的印象。這個黑色的長條叫:平行尺Parallel Straightedge

是一個非常精巧的裝置,把它固定在畫板或者製圖桌上,尺子會嚴格的平行移動。比丁字尺準確的多。原理如下:

配合這個可調角度的三角板Adjustable Triangles和整套的圓規,幾乎可以適應所有的圖形。

這基本就是電腦圖時代前夜的建築製圖裝備了。在此之前的裝置無外乎都是調腳三角板和平行尺的變體。

這就是典型的建築公司場景(一群白人男性,白襯衣,領帶,皮鞋),就像我一個同學說的:女人在歷史上根本就不存在。

這是前段時間廣為流傳的圖片:AutoCAD的前夜。

這是曼哈頓一棟大樓的細部(這個是原稿,是繪在帆布上的,並不是紙。很多圖紙是繪在布上面的,並不是紙。)

這兩張是中央車站的圖紙,全長可能有兩米以上,非常震撼(字寫得非常好的說,讓我去寫估計沒幾個人看得懂)。那個年代的圖紙並不簡陋,細節非常豐富。從場地圖到平立剖再到細節,全部手繪,所以一套圖的工作時間非常的長,建築公司需要大量的繪圖員,一棟高層,一層層拷貝下來。

但是相比之下,當時的圖紙誤差遠比現在大。一次次的拷貝之後,整體圖面有偏移或者尺寸變化是非常常見的。與此同時,由於工具限制,前電腦時代的設計和審美是非常受到局限的。最近MoMA有賴特(Frank Lloyd Wright )的展,大家路過可以去看看。賴特本身是對曲線有偏愛的,球面這個元素在他的設計中反覆的出現過,但最終成型的只有古根海姆一次,而且非常勉強。

注意看這張圖塗改的部分。從透視畫法perspective到軸側圖Axonometric,相對系統符合視覺規律的三維呈現方式已經簡化和方便了很多,但是曲線依然是非常難以表現的元素。所以手工圖時代,大規模的出現曲線建築是不可能的。如果以今天的眼光去看,蓋里Frank Gehry的建築,在建築史上地位之高是很難理解的,但是在那樣 一個時代,自由的曲線,超脫平面的空間是非常令人震撼的。

工具不會限制人們的思考,但會潛移默化的影響人們思考的模式。前電腦時代繪圖工具對建築設計的影響非常的深遠,今天有些設計的模式和方法會讓才進入建築設計領域的人感到困惑,但我們又很難找到它的來源:

1. 平面到立體的思考模式:直到現在,也很少有設計師從實體的草模開始設計。因為速度非常得慢,同時材料的選擇會極大的限制初期的設計方向。三維表現的複雜和抽象,導致大量的設計是從平面開始的。很多人的建築第一課都是「從平面圖形中轉化一個抽象的立體空間形式」,做過這個練習的人相信都非常的失望和沮喪,最後的結果離預期往往差距非常大。實際上這個練習可能是整個建築學最難的課題,不少我認識的老師認為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平面到立體是一種反直覺的思考方式。類比數學,12=2X+4這個方程,人們可以一眼看出答案;而Y=2X+3,如果要列出所有小於10的整數解,大部分人是沒辦法一眼看出的;更貼切的例子可能是X^2+3X+5=12。平面到立體的轉化就類似於後面這樣的情況,你需要同時考慮兩個甚至多余兩個的變數。因此,絕大部分時候問題會被簡化。不少這樣的轉化會變成各種平面圖形的各種抽出extrusion,而營造變化的方式,會是各種抽出的堆疊stacking。

2. 平面圖的美學:平面圖的重要性在這種設計模式之下是不言而喻的,與此相對的就是對平面上美學的追求。無數的建築師試圖用平面的變化去加強空間的豐富性,再延伸一些可以是對Mapping的推崇。由Mapping對空間的轉換實質就是另一種平面到立體。我一位老師有個非常有趣的觀點:她說她是從來不用Mapping的方法的,Mapping很難轉化為豐富的有美感的空間。很有意思的是處在一個空間之中,人對平面的感知是非常弱的。讓你現在立刻畫出你家的平面圖,大部分人都難以完成。因此平面上營造的空間美感也是很難被感知到的。極端一些來看,這很難界定為一種空間的美感。

3.表皮:這個點非常有意思。這裡我想說的是立面,但實際上屋頂也包含在其中。這很大程度上構成了一種樸素的對「建築美」的理解。建築在這樣的設計流程之下就像一層層的蛋糕堆疊之後,再鋪上一層奶油,裱上花。這其中的每個步驟都可以在二維的紙面上完成,這種邏輯是高效的。我有很長一段時間不理解為什麼建築模型在展示內部效果時,要精心設計剖面切割線,不可以直接把屋頂拿掉或者拿掉一個立面;明明這樣做又方便又直觀,剖面模型很多時候非常難計算和分解每個裁片。這樣一種對建築的分解方式就來源於平面到立體的邏輯。平面和表皮是相互獨立的存在,二者可以是完全沒有關聯的存在。

4.大鳥瞰Aerial Perspective,這種表現方式是一種非常符合直覺,但非常令人費解的。這個視角下的建築在生活中是非常難以遇到的。這並不是一種人的尺度,但是又異常的清晰。這個視角可以說是最容易展現內容同時最不需要空間想像和美術功底的展現方式。很難想像MIR的渲染圖視角在沒有三維建模之前如何去實現。繪畫或者Fine Arts的專業內容在建築教育中的作用,可能是當時建築教育的迷思吧。

回頭來看,就在十年內,軟體換了一輪又一輪。最早我小學的時候,我爸單位的同事給我看autoCAD,感覺好複雜啊,那時候天正都沒聽說過。到後來我可能初中了才見過有人用3D Max。然後就是Sketch Up席捲全球,我記得我不少同學玩兒,但無奈我到現在都用不好(抓地形得舔著臉到隔壁找師姐援助)。第一次聽說Rhino是考大學前了,當時補習班裡一老師構成畫得巨牛逼,我當時第一次會用丁字尺,他說:等你大學了,哪兒還用這玩意兒,到時候犀牛卡卡卡一切。你們這些都是糊弄人的。到我出國的時候,學校里直接連sketch up都沒有了,班上同學只有零星幾個沒畫過revit。回頭來看,就這麼三十年不到,建築的工具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這些工具帶來了設計方式和思考的革新。Neri Oxman說,她父親告訴她:「你最終的設計,其實在你決定用什麼材料做模型時就已經決定了。」 而今天對於工具這個問題,我想是同理的。


我兩年多前在微博上看到的圖。
基泰工程司當年的圖紙。
放手機里一直沒捨得刪。來源見圖片水印。


大城市90年代的建築圖紙也通常是手繪的,手繪在繪圖紙上,描圖員描在硫酸紙上,曬製成藍圖,用紅色鉛筆塗的部分曬出來就是淺藍。

那時候的效果圖通常是水粉或水彩繪製。建築設計周期較長,多數比較簡單,改圖較少,變更較少,構造層次較簡單。

現在我們要做舊建築改造擴建,還要把原來手繪的圖紙用CAD重新畫一遍再改。

如下圖,成卷的是硫酸紙底圖,下面是藍圖。(照片是用百度搜索來的)


大家都在說那個年代圖紙如何精緻,如何佩服,其實忘了一點:那個年代建築設計行業的收入和地位。不費勁的說,當年的建築設計院都是大爺,兩三年買套房的節奏。現在呢?物價都煩了多少倍了,設計費十多年不漲反跌…
不是吹,如果還有那個行情,現在的建築師都能比當年雕琢得精。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就出碗陽春麵的錢還要吃牛排大餐?


我不是針對誰,我是說在座各位的「前電腦時代」還是太年輕了。

補充一個我在河北博物院看到的戰國時期中山國的建築圖紙——《錯金銀銅版兆域圖》,是中山王厝陵區建築規劃圖,於1977年發掘。據稱是中國已經發現的最早的建築平面圖,長者中的長者,堪稱國寶。

圖上共標有各種文字註記33處,數字註記38處,有金文字四百餘個。圖上所有線條符號及文字註記均按對稱關係配置,推算比例尺為1:500。全重32公斤(評圖彙報的時候掛起來想想就帶勁),圖線用金銀線勾出,比當今3D列印模型不知道貴到哪裡去了。

我自己手機里拍的照片光線太渣看不清楚,文物照片是網上找的。

(注意上面的文物原件是上南下北,與習慣相反)

復原圖

值得一提的是,兆域圖上有詔令:

王命賙為兆法闊狹大小之制﹐有事者官圖之﹐進退法者死無赦﹐不行王命者殃連子孫。

換成白話就是:

不按甲方要求做的會死全家哦。

看到這件文物(陳列的位置不好,很容易被水過去),除了無比的驚嘆,我不禁想:當年的建築師如果被甲方要求改圖的話豈不是要爆炸,跪著用刀片去刮。


發個前前前電腦時代的圖紙,1967年的 (第2張圖片上有日期)。

年代久遠,圖紙已經不全了,沒法拍更多的了,這些是前幾年拍的了。


謝謝 @周鑫 孜孜不倦地邀請
是時候祭出這張朋友圈了


快速瀏覽了大家的答案,針管筆、硫酸紙、曬藍圖都有人提到了,估計繪圖桌、丁字尺、雙面刀片也很容易想到。我就補充一個比較偏門的吧!

時間回到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我被學校分配到建設部設計院(現在叫「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某所實習,算修一門叫「建築師業務實踐」的課。剛去幾天就發現建築師要掌握的業務技能居然還包括踩縫紉機!
那時幾乎都用針管筆在硫酸紙上畫圖,畫好的圖需要把四邊折起來縫一下,以減少在曬藍圖過程破損的幾率。所以所里有個擺了台縫紉機的房間,每個建築師都在那裡縫自己的圖紙。
因為小時候玩過媽媽的縫紉機,我一上手就咔咔咔踩得行雲流水,真是技驚四座(的女同學們)!


1、手繪可以畫的很好,有非常出色的作品,但是極少。

2、絕大部分手繪的圖紙,深度不如而今乙級院擴初水平。CAD製圖帶來的巨大的效率進步由此可見。


3、建築設備專業還算好,結構直接是吧效率提高到十倍,淘汰了80%的人。以前算一品框架要一摞稿紙呀。現在同樣的工作量(一品框架那種)才畢業的上軟體,分分鐘搞。


文末有更新。

------------------------------------------------------------------------------------------------------------------

很高興能看到一個適合我這樣的半老頭子回答的問題。

本文中所有圖片都是網上搜的圖片,侵刪。

本人上世紀九十年底初大學畢業,專業是工業與民用建築。在當時大學的課程里,開設有建築製圖課,當時課上講述的內容,有一部分就是手工製圖的方法。

主要用具見下圖:

圖中的用具有:圖板,丁字尺,繪圖模板,三角板,曲線板,比例尺,圓規,擦圖片,鉛筆,針管筆,橡皮,美工刀等等。三角板、圓規、鉛筆、美工刀什麼的就不用介紹了,下面對大家不太熟悉的東西介紹一下。

圖板,就是一塊平整的木板,這個沒什麼好說的。其尺寸有2號,1號,0號,對應於A2、A1、A0圖幅的圖紙,最常用的是1號圖板。

丁字尺,就是圖上最下方那個長長的直尺,其實左端還有橫檔,這個圖上看不清楚,可以看下圖:

使用的時候,先把空白的圖紙固定在圖板上,然後把丁字尺的橫檔靠在圖板的側邊上,上下移動,就可以在不同的位置畫出水平線。再結合三角板,就能完成所有水平線、鉛垂線的繪製工作,如下圖:

繪圖模板就是圖一裡面那三個綠色的矩形繪圖用具。模板的主要作用是快速畫出一些圖紙中常用的符號或圖形。比如建築圖紙中的軸線編號外面都會有一個圈,這個圈的直徑是有規定的,使用模板畫的話效率就比用圓規高很多。

模板有建築製圖模板、機械製圖模板、電工製圖模板等,上圖中的這個是電工模板,但是都大同小異。

其他的模板樣式:

繪圖的時候,圖紙上線的粗細也是有規定的,為了快速畫出符合規定寬度的線條,就要用針管筆了,就是圖一左側盒子中的那三根筆,下面的圖看的更清楚點,筆管上寫的0.1、0.2之類的數字,指的就是線條的寬度,以mm為單位:

圖一左上角那個是三棱比例尺,每個棱的兩側,各提供了一種比例,具體的數字我忘了。當製圖比例換算比較麻煩時,採用比例尺畫起來很方便。放大了看如下圖:

以上是畫直線,如果畫曲線,就用曲線板,如下圖:

我在上製圖課的時候,由於是學習,老師要求我們用鉛筆,當時是直接畫在白圖上。實際工作中,是用針管筆畫在硫酸紙上。硫酸紙是一種比較厚,硬而又半透明的紙。既然是手工畫,就有可能畫錯,畫錯了就要修改。用鉛筆畫在白圖上的時候可以用橡皮擦除,如果是用針管筆畫在硫酸紙上,用橡皮就擦不掉了,這時候就用刀片把畫錯的部分刮掉。由於硫酸紙比較厚,把上面一層刮掉後,還可以繼續畫。刀片就用那種老式的剃鬚刀片效果最好。

由於圖紙上線條比較多,在密集的地方修改可能會把沒畫錯的地方也刮掉,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在修改時就要用到擦圖片,就是下面這個:

把擦圖片蓋在硫酸圖上,只露出畫錯的部分,就不會把沒畫錯的部分也刮掉了。

畫圖的時候,在桌子上放一個帶斜坡的架子,然後把圖板放在架子上,這樣圖板傾斜,畫的時候就方便些。

硫酸圖畫完之後,還不是最終的成品。需要把硫酸圖放到晒圖儀上,通過一些工藝流程,把硫酸圖上的內容曬到圖紙上去。這時候曬出來的字和線條都是藍色的,圖上空白的地方也會是淺藍色,所以會有「藍圖」這種叫法。這個過程有點象以前的洗照片,硫酸圖就相當於底片。

對了還有寫字。圖紙上的字也要靠手寫,當時製圖統一要求寫仿宋字,在學校上製圖課時還有仿宋字作業,如下圖:

我上學的時候仿宋字寫的不好(練字的時候我都跑去混機房了),很羨慕那些仿宋字寫得好的同學。一張圖紙拿出來,且不論畫的內容如何,如果字寫得好,就很容易給人留個好的印象,而我的字就經常遭到老師的批評了。

當時的設計院里,有些級別比較高的院,會配專門的繪圖員做一些繪圖工作,而大部分的工程師,還是要自己畫圖的。因此工程師很大的精力,其實是浪費在繪圖這種半體力勞動上。由於畫圖時長期需要彎著腰趴在圖板上,很多工程師的腰都不太好。八十年代及以前的圖紙,都是靠這些前輩一筆一筆的畫出來的。也正因為如此,當時的設計周期也長,設計變更也少。

好在在我畢業工作不久,我所在的設計院就全面轉為計算機製圖了,這時候該那些字好的同學羨慕我可以不看鍵盤盲打了。上面這些東西,也基本沒怎麼用,就束之高閣,現在估計正在老家屋子的某個角落吃灰吧。

寫到這裡,非常感慨,計算機給建築設計行業帶來的改變太大了。從當年的手工繪圖,到我最早用的DOS環境下CAD 10.0版本,現在估計已經到AUTOCAD2016了吧。我也從一個毛頭小夥子,到現在的高級工程師、一級註冊結構工程師。只是現在設計院生存的環境,倒不如以前了。雖然繪圖軟體帶來了繪圖效率大幅度的提高,但是設計院的工程師們加班卻越來越多。非常慚愧,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已經跟不上這樣的節奏,做了逃兵,現在跑到一家甲方單位混飯吃,在此向那些依然奮戰在設計院的同齡人、年輕一代的工程師們致敬。

————————————————————————————————————————

看了評論裡面的回復,才知道現在大學裡面還在學手工製圖,我還以為已經取消直接學計算機製圖了。這讓我心裡有些許的平衡,雖然現在只是局限在大一製圖課不用於課程設計,但是畢竟趴在圖板上畫圖寫仿宋字這些罪,你們也沒全部逃掉不是:-))

跟大家開個玩笑~~~,今天我又想起另外一件事情。大家都知道許多項目要做建築效果圖,這個是建築師們(也就是本科學建築學的同學們)的活。現在效果圖都用軟體出了,當時的效果圖,還是要靠建築師們手工畫。效果圖基本都是用水粉,圖面尺寸當時也基本都在2號圖以上。在畫效果圖大面積塗色的時候(比如畫藍天什麼的),會用到噴筆,如下圖:

左邊是噴頭,畫圖時把顏料放在那個圓形罐子里,右邊用橡皮管接到氣泵上,一開氣泵,突突突的聲音像個小拖拉機一樣。

我是結構工程師,不會用這個,剛上班的時候同屋的建築師兄弟經常用這個,我和一眾其他專業的人在旁邊看(那個時候一個辦公室裡面建築結構水電暖什麼專業的都有)。當時很羨慕那哥們調著顏料、拿著畫筆噴槍,一副文藝青年的范,偶爾來個甲方或者別的單位的妹子,眼中更是對著文藝青年作星星眼,惹得我們一眾旁觀的土鱉羨慕不已,後來就學乖了,他畫好之後放在辦公室自我欣賞的時候我們就挨著個的去挑毛病,直挑到他跳腳大怒才罷休。

在我離開設計院的時候,效果圖的製作都已經使用軟體來完成了,而且做效果圖已經成為一名專門的產業,由專門的效果圖公司來製作。不知道現在學建築學的同學們還用過這玩意沒有。


@周鑫謝邀

沒見過符合原提問的圖紙,姑且發一張在美國看到的圖,某禮堂,建築師Howard Crane(1885-1952)

可惜只拍了一部分,原圖簡直令人嘆為觀止
還有我校博物館擴建工程(1915)藍圖,建築師Wilson Eyre

向那個時代兢兢業業的繪圖員致敬~


知乎首答 母后大學畢業後就從事建築設計行業,看到這個問題第一時間就發給了她

只可惜沒有建築圖了 只有幾張手繪的效果圖 應該是剛畢業時畫的


不是建築圖紙,是鐵路方面的圖紙。這一張是1915年投入使用的,感覺應該是手畫的。

放大細節如下:


圍繞題目補充幾個相關細節:英雄針管筆三種規格的.3,.6,.9的就夠用了,畫出圖來一樣粗細有致。紅環針管筆是夢想工具。一字尺畫平行線容易,丁字尺用起來靈活。克數重的硫酸紙耐刮。說到刮圖,一定預備吉列或飛鷹刀片,犀牛的太厚,完全沒法用。圈板(圓模板)是必須的,圓規可以淘汰了。能用好曲線板的都是牛人。
畫一張圖費勁,一張圖畫好幾天,畫好不易,畫完很有成就感。


其實,每年那一次考試的時候,還是有幾門課這麼乾的。


手繪,當年設計部門是大爺,甲方求著設計院給出圖,還不敢催,更不可能改設計,要命一條,改圖不可能。

現在?當天簽合同,第二天就催圖,甚至能派個人來設計院盯著項目組的人畫……然後開工了幾乎每天都要出變更,有時候一天好幾個變更,各種匪夷所思的變更,甚至有時候不會某種大樣做法也要變更,難道施工單位不去買套圖集的嗎?


藍色的。藍圖就是因此得名。

不光是建築,整個工程界包括IT界最後的存檔資料都是藍圖形式,因為油墨沒法長期保存。父親是機械工程師,母親是油脂化工這邊的,各種工廠的設計藍圖我都見過。高票答案中的製圖桌就一直存在我小時候的記憶(爸爸的老上司家裡有一座)

另外藍圖好像最後是畫好後曬出來的,過程是化學反應,可以保存百年以上,很小的時候媽媽和我講過,不過具體記不清的了。


我只知道,現在這幫建築的改圖頻率,換以前早被砍死了。


不對,是砍死一萬遍了。


現在在美國一家小建築公司工作,老闆60歲,非常老派的一位建築師。拿到方案的第一件事是勾勒草圖,第二件事就是拿著拷貝紙,用比例尺、一字尺把方案一筆一筆的畫出來。第三件…就是讓我出成cad圖紙。

趁老闆不在偷拍幾張,你們感受一下

老闆的工作桌。都是尺規作圖的工具。一字尺,三角板,比例尺,拷貝紙,膠帶,還有各種半徑的圓的尺子。底下那個金屬是用來捲圖的。

這是我來之前的一個項目。拷貝紙畫完以後直接撕下來粘在大圖上。還蠻有感覺的


前2天在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拍的


推薦閱讀:

ETH的那種真實的渲染技巧(包括剖面渲染)究竟是如何做出來的呢?
容積率是什麼?買房為什麼要看容積率?容積率越高好還是低好?
習慣了 su 的建模思路,用 rhino 做方方正正的建築如何提高效率?
建築是不是出現了問題?

TAG:建築師 | 建築 | 建築史 | 建築設計 | 房屋建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