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實驗音樂在音樂中的地位不像裝置,抽象畫派等在當代藝術中那樣普及呢?

而且傳播力似乎也不如當代藝術那樣廣


謝邀@阿詩玲
這種隔閡不僅僅是在實驗音樂里,一直都存在著音樂藝術普遍被大眾的接納度要低於視覺藝術。
其一,裝置藝術和視覺藝術作品結果在觀賞時具有一個空間性,觀眾始終可以對作品的整體和局部同時進行觀賞。但是音樂與繪畫有一個重大區別就是在時間性上,即聽眾感受觀賞的只是即時瞬間的內容,而無從得知往後的發展,已經流逝的內容也無法反覆再看,只能憑藉記憶。因此對於音樂的判別解析,都依賴於樂譜和錄音等額外工具。理解更為抽象和主觀,難以形成定論。簡單點說就是畫面觀察時,感知到的信息和內容多角度的,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觀察,然後再對概念進行提取。而音樂要感知完成整個曲子所需要的時間就比視覺觀賞要長,而經過之後因為記憶的局限性概念殘破不全難以再做整體的歸納,音樂則更傾向於體驗和情感。若是大家已經熟知的在調性音樂下完美和弦,聽感體驗還是比較好的。而現代音樂,實驗音樂的體驗感又不那麼「舒適」自然難以迎合大眾的口味。

其二,視覺藝術和裝置藝術擁有一個實體,也是唯一的。隨著時間的流逝必須要進行保養工作,雖然整個工作很煩瑣,不過這也就意味著作品就這麼放著也會同時升值。然而音樂藝術的作品則是依靠播放媒體或是樂手演奏才能實現,當下實驗音樂想法再怎麼前衛,也暫時沒有脫離這個框架,或許應該說如果脫離了這個框架,人們就不把他們認為是音樂了。音樂本身是固定的,時間長了之後是音樂周邊的播放媒體和演奏家的升值,而音樂本身則是會由於同類作品越來越多,而變相的呈現出貶值的趨勢。

所以從當下的人類社會價值觀看來,實驗音樂難以像其他藝術那樣普及大眾這是一個必然結果。


一幅畫,擺在哪裡。
無論多先鋒,你不喜歡眼睛不看它就好了。
看別處,看手機,
畫,還在那掛著
自然有喜歡的人觀賞。

一段音樂
太實驗,太先鋒,
尤其是如今電子技術濫用的時代,
你不喜歡,捂住耳朵能解決問題嗎?


只能把聲源拿掉。


@雨與田和我想的比較接近, 這是音樂和畫一直都存在的區別,人人到了盧浮宮都會說好,但很多人會問古典音樂聽不下來怎麼辦。 沒幾個人不喜歡莫奈的,但聽德彪西的人就少多了。
看畫,你可以下次去博物館留意一下,觀展的人每幅畫前能停留一分鐘以上就算很給面子了。這也不怪他們,一個展如果算100幅畫,就算一幅畫停留1分多鐘,觀展時間也會超過兩個小時,是很累的。
聽音樂,你必須耐心從頭聽到尾,動輒幾十分鐘。
現代繪畫,就算看不懂,掛在那至少有個裝飾性,每天瞟一眼就看個花花綠綠也是好的,現代音樂,聲音是四面八方傳播的,而且是時序的,太吵了。

總之這是人眼的無比強大導致的,畫是空間信號,音樂是時序信號,人對畫的信息攝取速度比音樂快不知道幾千幾萬倍。如果人眼看東西是單行掃描的,我相信對他們的接受程度區別不大。。。


如果它真是實驗音樂,不是那種貼「實驗音樂」標籤的偏小眾的音樂,那它本來就不屬於任何的風格分類,你都能瞬間分類那怎麼實驗呢?
然而,裝置藝術,主要還是以媒介來分,抽象,是以風格來分。作品是不是裝置、繪畫是不是抽象跟它本身是不是實驗沒有關係,抽象可以畫得很陳舊,一把二胡可以拉得很實驗。
所以普及和接受度不一樣很正常啊,大多抽象作品在美學上還是很讓人接受的,而大多實驗音樂有可能根本不探討美學,或者它不會重複大家接受了的美學。


每次看到實驗就想提KRAFTWERK
這就是個實驗成功的案例


我認為是這樣的:
1.裝置藝術和抽象畫派在當代已經屬於是主流藝術了,可以看到當代藝術品很多都是抽象畫和裝置,已經不算是有多實驗了。而實驗更多是在探索完全不一樣的東西。
2.音樂和視覺藝術不同,視覺藝術是很直觀的藝術,基本上配合適度的講解甚至不需要講解你就能欣賞,哪怕你看不懂,不喜歡。而音樂是時間的藝術,一段曲子有多長你就得花多長的時間去欣賞,時間成本要高很多很多。
3.音樂要比視覺藝術大眾化的多。會唱歌的(放鬆時會哼兩句的)要比會畫畫的(沒事兒就喜歡塗鴉的)多得多。唱歌和聽音樂是最大眾的消遣方式之一,而視覺藝術卻不是。所以相對高大上的視覺藝術在那些會去關注視覺藝術的人看來並不是什麼多稀奇的東西。但是實驗音樂對於平時都聽流行的普羅大眾來說太稀奇了。
4.拿視覺藝術的流派和音樂的流派類比並不適合。


是因為很多實驗(即興)音樂都和行為,空間,狀態在探討關係。所以一切都是即時發生,大多數沒有嚴格的可重複性(錄音或記譜)。除非親臨現場,作為影響聲音的一部分因素,才能說是在這個藝術行為之中。所以實驗音樂的發生有著諸多的隨機性不可逆性。
這種隨機性和不可逆性會給消息媒介帶來困難,既然難以宣傳,所以曝光就少。所以不會像一幅畫一樣,可以複製翻拍傳播。


這樣來講,除開專業學習音樂的人,大眾聽得更多的是流行音樂,旋律性極強。尤其是一些較為膾炙人口的歌曲,旋律更加朗朗上口。這些流行歌曲時間短,基本是一段主歌一段副歌交織組成。雖然也有結構相對多一些的歌曲但是佔少數。所以流行歌曲大致結構比較簡單,淺顯易懂,就沒有古典音樂之類的感情豐富複雜。流行歌曲之所以能流行就是因為它夠簡單,能讓即使對音樂上的情感沒有這麼豐富的人也能輕易的聽懂。

而更深層次的古典音樂就感情就很複雜了。想要深入的理解一首曲子,你要知道了解作者與事件背景,曲子的段落,句子等,需要聽眾如抽絲剝繭般細緻的體會其中的情感。

而實驗音樂所表達出來的東西,更加的深奧。實驗音樂不會被大眾內心中音樂定義的框架所束縛。它可能是一段節奏,一段噪音或者是一段聽起來有點像"亂彈琴"的旋律。例如幾年前的忐忑,因為忽上忽下的旋律感和奇怪的歌詞,還有龔琳娜演唱時誇張的表情,讓人冠上了"神曲"這一名號。實驗音樂所表達的東西之複雜之抽象,不能讓大眾所接受,讓它只能有限的傳播。

個人觀點,能力有限表達的東西比較粗糙。請各位多多關照,有錯誤也請指出討論一下謝謝。


沒法聽呀,不規則泛音會把人聽死的,一聽就渾身毒素呀。


看畫有圖解,看裝置有說明書,放音樂有提示嗎?沒提示屁民怎麼聽,統一划為豬叫。


一幅畫不入眼,你不看就好。一段音樂你不喜歡聽,也得聽。聽完以後出去罵大街。全世界都知道有人搞了個刺耳的破音樂,誰還會再試啊。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推薦閱讀:

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的終樂章是否過於冗長?
豫劇聽起來都是一種哭腔?
你為什麼學音樂?
就音樂而言,貝多芬和莫扎特誰的成就更好?

TAG:藝術 | 音樂 | 實驗音樂 | 當代藝術 | 現代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