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纔)」的虛詞用法何時出現?
「才會」、「才有」(強調因果關係)、「才長三寸」、「才剛天亮」(僅僅之意)、「才吃過午飯」、「方才」(剛剛之意)中的「才(纔)」字是何時出現的?何時開始具有上述幾種用法的?
先說結論:這個虛詞最早見於漢代。當時,是用「裁」或「纔」表示的(《康熙字典》所引的最早例子是《漢書》裏的),「才」的寫法似略遟於前兩者(《康熙字典》所引的最早例子是《晉書》裏的)。到了中古,這個虛詞的相關分析信息,已經被當時的韻書、字書、音義書專門記錄了(見後文所列)。
漢語裏的單字體系(單字指構詞單位),是一個在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不斷擴容的體系。而本題裏的這個虛詞,似乎就是在擴容過程中,從漢朝口語裏增補到書面語裏的。
在「裁/纔」這兩個較早的寫法裏,「虛詞裁」自然本來就按「裁」的字音讀。那「纔」是否本來就是讀如「裁」音的呢?這不一定。理論上,「虛詞纔」既可能是一開始就是讀如「裁」音的會意字,也有最初是按「聲旁爲毚的形聲字」的讀音讀的然後再按「虛詞纔/虛詞裁」同義互訓而讀爲了「裁」音的可能性。但至少中古的韻書字書音義書裏都已衹將「虛字纔」讀如「裁」音了。
(補充:假如「虛詞纔」最初按形聲字來讀,則按後文所引,可能與「暫」有詞源關係,「毚斬」兩個聲旁的先秦音韻地位都是s-類聲母、-am韻。以及,「毚」聲旁的「儳」也有「暫」的意思。《禮記》:「毋儳言」。《經典釋文》:「毋儳:徐仕鑒反又蒼鑒反又蒼陷反暫也」。)
以及,我推測,或許在「裁/纔/才」的選字上還有「盡量不出現歧義」的攷量。「裁/才」還有其他常用的實詞義項,用爲虛詞似容易引起歧義;而「纔」的實詞義項並不常用,用爲虛詞就有專字專用的感覺了。但這衹是或許,暫備一說。
《康熙字典》:
纔:…《前漢。鼂錯傳》遠縣纔至。註。纔淺也猶言僅至也。…
裁:…又通纔。《前漢。功臣傳》。戶口可得而數裁什二三。…
才:…又《正韻》與纔通。古用才爲纔始字。《晉書。謝混傳》。才小富貴便豫人家事。…
《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切韻》的唐代增補本,《切韻》原作者是隋朝的陸法言):
纔:昨來反[dzoi]僅。
纔:所銜反[?am]帛靑色又昨來反[dzoi]。
([dzoi]是中古音,對應於今音cái,後同)
《原本玉篇殘卷》(顧野王,南朝梁):
纔:使監[?am]仕緘[???m]二反說文帛雀頭色也一曰微黑色一曰如紺也一曰淺也漢書纔數月耳文穎曰音聲野王案此亦音似來反[dzoi]猶僅能方能也鄭玄注周官禮記亦爲裁字東觀漢記及諸使賈逵注國語並爲財字也。
(「似來反」直接拼出的是[zoi],但玉篇音系裏z可切出dz,折算到切韻音系裏是[dzoi])
《一切經音義》(釋慧琳,唐朝):
纔出:藏來反[dzoi]考聲纔蹔也顧野王雲纔猶僅也鄭注禮記音爲裁字漢書及東觀漢記諸史書及賈逵注國語並爲財字說文音讒今不取…。
身纔:在災反[dzoi]纔僅也劣也不久也廣疋纔暫也三蒼纔微也。
裁有:在災反[dzoi]僅也劣也不欠也廣雅作纔暫也三蒼纔微見也諸書裁纔並用無定體也。
(此書裏有多例,但注釋都較爲類似,因此衹摘了上述幾條)
戰國
《鶡冠子》 乃纔居曼之十分一耳。
《黃帝內経》
即彤雲纔見,黑氣反生,
纔施黃埃而布溼,
推薦閱讀: